標籤:

《圍爐夜話》:原文及譯解(下篇)

 

 

111、深思熟慮 委曲求全


[原文]

    凡遇事物突來,必熟思審處,恐貽後悔;
    不幸家庭釁起,須忍讓曲全,勿失舊歡。

[注釋]

  貽:留下。釁起:有了瑕隙。

[譯文]

    大凡遇到突如其來的變故,必須要深思熟慮後再慎重處理,以免處理過後又後悔;家庭中如果不幸發生糾紛,一定要有忍讓之心委曲求全,不要因此失去過去的和睦歡樂.

[評語]

    人們常說:「急者緩之,緩者急之。」一件事情突發於意外,並不是人們所熟悉和掌握的,此時宜冷靜鎮定,沉著分析事件起因,才能採取果斷措施。很多情況下,「退一步海闊天空」,家庭的事亦如此。維繫美滿的家庭,離不開家庭成員的相互體諒。尊重對方的意見,才能形成共同的意見,興旺家庭。委曲求全,但絕不委屈。

    所謂「急者緩之,緩者急之」,又說,「欲速則不達」,一件事情突然發生,必然不在我們的預料之內,亦非我們所能熟悉與掌握的。因此,若不明白它的因果,而任意為之,很少不出差錯的。既然明白它的因果,而能力尚不足以為之,至少也要把損害降到最低點。絕不能毫不考慮地就去做,就像對著大象亂開槍一樣,打到卻未必打中,反而被他踩死了。

  而家庭是一個人最寶貴的東西,有什麼爭執會比自己的父母妻子更重要的呢?爭執是一時的,家庭卻是長久的,我們忍心為了逞一時之快,而把千年的寶貝給打碎嗎?眾人在船上爭執,結果將船弄翻,就算被人救起,船已不再是自己的船了。「退一步路,海闊天空」,家庭的事尤須如此。任何事皆有調合之道,和諧才是美。

 112、聰明不外露 耕讀可兼營


[原文]

    聰明勿使外散,古人有纊以塞耳,旒以蔽目者矣;
    耕讀何妨兼營,古人有出而負耒,入而橫經者矣。

[注釋]

  纊:棉絮。旒:帽子前面下垂的飾帶。負:扛著。耒:耕田用的農具。

[譯文]

    聰明的人也不要過於外露,古代的人有用棉花堵塞耳朵,用帽飾遮住眼睛的做法;耕田和讀書不妨兼顧,古代有人白天扛著工具出去耕種,晚間回家則捧著經書閱讀。

[評語]

    古人云:「纊以塞耳,旒以蔽目。」聰明人善於收斂,排除雜事干擾,集中精力於該做之事,達到專攻而博學。在今天,不妨將耕讀兼營理解為踏入社會工作後,仍需以讀書來充實自己。工作不忘讀書,也會對所讀之書有更深刻的理解。

  聰明豈在耳目?實在是在一個心啊!「纊以塞耳,旒以蔽目」,目的在使心不為雜事所干擾,不把時間浪費在無意義的事上罷了。聰明豈有因外散而失去的呢?聰明的人往往心志專一,如果心志不專一,必然聽而不聞,視而不見,思而罔然。何況把聰明浪費在無意義的事情上,又豈是聰明人的作為呢?

  耕讀原本就不相妨礙,反而有相成之效。只耕不讀,造成無識;只讀不耕,造成文弱。耕所以養身,讀所以養心,有耕有讀,才是一個有心有力的人。現在的年輕學子要靠打球來鍛煉,卻未必長久,也無生產可言。倒不如古人寓耕於讀,既能天天活動,又可年年生產,來得聰明些。

113、知恩知福 學不知足

[原文]

    身不饑寒 ,天未嘗負我;
    學無長進,我何以對天。

[注釋]


    長進:增長進步。
[譯文]


    過日子不挨餓受凍,就是上天沒有虧待我;學問沒有長進,我有什麼面目去面對蒼天。


[評語]


    一個人的成長要感謝很多人,自己的努力只佔百分之一。所以做人應心存感激,報答父母,反哺社會。人從出生到卓然而立,只有欠人的,若多生貪念,真是枉生為人。學習上要不知足,一是因為學問如海,淺嘗輒止是永遠無法擁有足夠的知識的;二是因為學問既然是用來服務於社會的,社會前進了,知識自然需要更新,懷著不知足的熱情,才能學以致用。

  做人要常存感激之心,無災無病,不凍不飢,便是幸福。如果立在這種基礎上,還不能力思上進,報答父母,反哺社會,豈不令人慚愧?

  一個人在社會上成長,要感謝許多的人,自己的努力只佔百分之一。因此,人出生到卓然而立,只有欠人的,而沒有人欠的,如果再為非作歹,真是枉生為人。

  尤其是讀書人,所能貢獻的便是他的學問,他的知識,如果尚不能在這方面下工夫,使學問增長進步,社會豈不是白養他了嗎?更不要論那些以文亂德,混淆視聽的人了。

114、勿與人爭 惟求己知


[原文]

    不與人爭得失,惟求己有知能。

[譯文]

    不和他人去爭名利上的得與失,只求自己能夠具有智慧與才幹。

[評語]

    名利是短暫的,而智慧和能力則是長久的。但人們往往著重在小處,而忽略了大處。得失不能以成敗而定,只要有所心得就不用再去計較誰輸誰贏,機會還在後頭。如果因為已成定論的成敗而耿耿於懷,只怕下一次成功的時機出現時,又只能無奈再見了。可見,不爭得失的人才是真正聰明的人。

  事情的得失,名利的有無,都是短暫的,而智慧和能力的獲取卻是長久的,不變的。然而人們往往著重在小處,而忽略了大處。

  一件事既已了結,其得失就不在成功與失敗上,偏偏大多數人只注意這些已經不能更改的事實,甚至拚命去爭奪,而失去了獲得真正好處的機會。

  聰明的人則不然,當他完成一件事後,首先會想到這件事給了我多少經驗和教訓。無論成功或失敗,成功必有成功的理由可保存,失敗必有失敗的教訓可記取,這才是彌足珍貴的。就像一棵樹長成,結出果子時,人們只知食肉而棄核,惟有聰明人能去其肉而取其核,依當初種樹之法而種之,建立一座結實累累的果園,供大家品嘗。

115、察倫常於細微 化鄉風以德義
[原文]

    郭林宗為人倫之鑒,多在細微處留心;
    王彥方化鄉里之風,是從德義中立腳。

[譯文]

    東漢名士郭林宗觀察人世間為人處世的各種教訓,往往在細微之處謹慎留心;東漢人王彥方感化家鄉的風氣,是以道德和正義作為立足的根本。

[評語]

    「誠於中而形於外」,日常行為雖然瑣碎細小,但也是內心使然。所以既要懂得在細節里總結出處世為人之道,又要讓他人從自己的細微言行中感受到和氣。純樸民風是不能靠幾句口號就能實現的。道義的力量不得以發揮,就沒有號召效果。反之,就能化己為師,感化他人。

116、既循規蹈矩 也靈活變化

[原文]

    為人循矩度,而不見精神,則登場之傀儡也;
    做事守章程,而不知權變,則依樣之葫蘆也。

[注釋]

  矩度:規矩法度。傀儡:木偶。章程:書面訂定的辦事規則。權變:通權達變。

[譯文]

    如果為人只是機械地循規蹈矩,卻體現不出一點生氣,那麼只不過是像戲台上任人擺布的木偶罷了;事情只會遵守章程,卻不知道隨機應變,那就像依樣畫葫蘆,沒有什麼創新。

[評說]

    將原則性和靈活性完美結合的提出「一國兩制」的鄧小平。「一國」,是堅持檢產黨領導的一個中國的原則;「兩制」是實現統一的靈活性。不只是偉人能做到原則性和靈活性相統一,常人在日常工作中其實也能做到。

  規矩是人訂的,一個規矩的訂立,必有其意義存在,如果徒知規矩而不知本意,往往本意扭曲了。

  傀儡是用線牽動的,只能登場唱幾句詞,而沒有自己的主見,它永遠不能像活人一般,具有生命和自然的表現。任何一種規矩都有其自然的彈性,能隨外在環境的不同,採取不同的處理方式。否則只能如同木偶一般,失去了真正的生命,徒具外殼而已。

  墨守成規也是如此。天下事紛紛擾擾,不是任何章程所能概括和適用的。只能在不失大原則的前提下,去完成任務。每見有人將大部分的時間用在反覆討論如何才能合於章程的會議上,事實上利用這些討論時間,早可將事情完成了。這就像照著葫蘆畫葫蘆,叫他畫個柿子就不會了。其實真正懂得畫法和線條的人,有什麼不能畫的呢?

117、文章似山水 富貴乃煙雲
[原文]

    山水是文章化境,煙雲乃富貴幻形。

[注釋]

  化境:變化之境。

[譯文]

    文采華章的境界就好像清山秀水一樣神妙;富貴榮華就如同煙雲一樣,是虛無的影像。

[評說]

    山水為實,煙云為虛。文章給人智慧,實實在在;富貴長不過百年,實在有如恍然一夢。讀文章有如在山水間逍遙,一路風景,好不自在;守富貴恰似置身煙雲,目光短淺,無法放開。前者令人賞心悅目,後者叫人迷惑混沌。二者如何取捨,自己分曉。

  山水是實景,煙雲是幻境,山水不移不變,煙雲轉瞬即逝。以現實的眼光來看,文章既摸不到,也看不到,不如富貴那般,可觸可及。然而以山水比文章,煙雲比富貴,確是看到了文章和富貴的本質。

  就時間而言,美好的文章,在數千年後仍能喚起人們心靈的感動,就如山水一般,千年不變。而富貴再長久,亦不過百年,即煙消雲散,垣殘瓦摧。就空間而言,文章可以納無盡的山水於一篇,使我們如臨勝境,如歷耳目。而富貴卻只能給我們一方小小的空間,又須費力去維持,不像文章能讓人徜徉其中,而自得其樂,甚至體會到無盡的智慧與生命的契機。所以,以山水比文章,煙雲比富貴,實在是恰到好處。

118、忍讓非懦弱 自大終糊塗
[原文]

    甘受人欺,定非懦弱;自謂予智,終是糊塗。

[注釋]

  懦弱:膽怯怕事。

[譯文]


    甘願忍受他人欺侮的人,肯定不是軟弱無能的人;認為自己很聰明的人,結果肯定是個糊塗透頂的人。

[評語]


    韓信願受胯下之辱,不是膽小怕事,而是不想理會無意義的鬥爭。看來,聖人之所以能忍受欺侮,是因為他們看得到大義。自謂聰明的人看不到糊塗之處,自謂糊塗的人卻能看見自己的糊塗,實際是高明一籌。看不到糊塗之處的「聰明人」難免會因失誤而受挫。


    所謂「泥菩薩還有幾分土性」,天下沒有願受人欺侮的人,懦弱的人在背後還會講兩句氣話。真正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人,除去無知無覺的人不論之外,大概只有聖人和胸懷大志的人了。

  聖人如耶穌,人唾其左臉,他把右臉也一併送上,因為在他心中早無計較之意。佛家的偈中曾云:「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到面上,隨他自幹了;我也省力氣,他也無煩惱。」這是何等的修為和胸襟,換了平常人,早就打得頭破血流,鬧出人命了。至於韓信受胯下之辱,全身而退,而不用在無意義的爭鬥中,正是其大智大勇之處,他能成為漢朝的開國功臣,豈是偶然的?

  事實上,自謂聰明的人,往往見不到自己的糊塗處,因為他太過自信;而自謂糊塗的人,往往比那些自稱聰明的人要聰明得多,因為他們看得到自己的糊塗處。因此,楊修若能在曹操面前裝糊塗,也就不致招來殺身之禍了。

119、閉目養心 閉口防禍

[原文]
     神傳於目,而目則有胞,閉之可以養神也;
    禍出於口,而口則有唇,闔之可以防禍也。

[注釋]

  胞:上下眼皮。

[譯文]


    人的精神通過眼睛來表露,而眼睛有上下眼皮,閉合眼皮可以養神;人的災禍往往是言語不謹慎造成的,而嘴巴則有上下嘴唇,閉起嘴巴右以防止因說話惹禍。

[評語]


    人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口」。不同的心理,就有不同的神態。眼睛運動時,心就無法休息。閉目養神,實為閉止養心。閉目可以排除引起雜念的事物,心自然能獲得寧靜。禍從口出,絕不誇張。言語看似無形無跡,但它時而如雨露春風滋潤心田,時而也是尖刀利刃傷害情感。因此,說什麼和說不說都格外值得三思。
    天下有些事看得,有些事看了徒然擾亂我們的心,這個時候,倒不如把眼閉上,來得清靜些。開眼看外界,要能見人所不能見,閉眼是看心靈,要見自之身種種缺失,這些就已經夠費神了,那還有精神去接受五光十色,徒亂心思呢?

  嘴可以為福為禍。該講的話張嘴便是福,不該講的話閉嘴便是福,該講的不講,不該講的卻講,那便是禍了。言所以傳心,該講不該講,要由自己的心來判斷。

  有一種玩偶,是三隻猴子,一隻蒙眼;一隻蒙耳;一隻蒙嘴,十分有意思。雖然它的原意也許十分深奧,但是也可以告訴我們,五官的運用是經過選擇的,怎樣才能達到一種清凈無妄的運用,這便在於我們的心了。
 

120、富貴難教子 貧窮要讀書

[原文]


    富貴慣習驕奢,最難教子;
    寒士欲謀生活,還是讀書。

[注釋]

  寒士:貧窮的讀書人。

[譯文]

    豪富的人家習慣於奢侈豪華,最難教育好後代;貧寒的人想尋求發展的道路,只有通過讀書這條途徑。

[評語]


    富貴人家教子也有難處。雖然不愁沒錢,但衣食無憂的生活容易讓孩子看輕讀書的價值,更糟糕地是膨脹孩子的物質慾望。所以道德教育尤其應放在首位。
貧窮可以改變的,而知識是改變貧窮的根本力量。切莫因一時貧窮斷了讀書之志。


    富家人教孩子,不如平常人家來得容易。因為富家人過慣驕奢的生活,一來子孫並不覺得讀書有什麼用;二來外界的引誘多,一旦染上惡習慣,要他讀書簡直比登天還難。尤其以為富貴是長久的人,認為子孫只要衣食無缺便夠了,殊不知這樣只養活他的身體,卻悶死了他的心靈。所以富貴人家多敗子,這和其對教育的態度很有關係。

  讀書人往往是窮的,因為他不妄求非分之財,不願用正當的手段去獲取金錢。然而讀書人的窮只限於開始,因為書讀了是要用的,在用的當中自然能掙得一己酬勞。尤其現在是重知識的社會,知識就是力量,書讀得愈好的人,往往生活也過得愈好,因為他所能付出的愈多。在現代社會,只要有真正的內涵,遲早總會成功的,就怕沒有內涵,成功也不長久。

121、苟且不能振 庸俗不能醫

[原文]


    人犯一苟字,便不能振;
    人犯一俗字,便不可醫。

[注釋]

   苟:隨便。

[譯文]


    一個人只要染上了苟且隨意的毛病,就難以振奮;一個人若沾上庸俗的習氣,就不可救藥。

[評語]


    有志才成大器。懷著苟且之心,無法凝結精氣,是不可能為某一目標去奮鬥的,更不用說有所成就了。精神不是萬能的,但沒有精神是萬萬不能的。若精神生活一片空白或相當貧乏,想通過一般醫術是無法彌補的。精神文化修養屬分內之事。誰也不能越俎代庖。


    苟縣城是一種怠惰的心,這和生命到了一種境界,對某些無意義的事情不去計較是不一樣的。它是一種生命的浪費,而不計較無意義的事則是生命的精進,是不可同日而語的。苟且又是一種生命的低能,因為他活在生命的最差的糟粕之中,而不知改進。在苟且當中,我們可以斷定一個人生命境界的低落與生命價值的喪失。  所謂俗,指一個人精神的境界不高,甚至無精神生活可言。人活在世上,除了物質的生活,還有精神的生活,然而許多人卻只活了一半。只活一半的人,其精神生活是空洞的,這不是別人,或是用醫藥可以治的,必須由他自己的內心去覺醒,去發出要求。物質生活是人類與動物所共有的,惟有精神生活是動物缺乏的,然而許多人卻只知追求物質生活而捨棄精神生活,活得像動物而不像人。

122、志大成大功 瞞錯成大禍 [原文]

  有不可及之志,必有不可及之功;
    有不忍言之心,必有不忍言之禍。

[譯文]


    有難以輕易達到的志向,一定會建立偉大的功業;有不忍心指出別人的錯誤的想法,一定會因不忍心指出而造成禍患。

[評語]


    人的潛力存在極大的空間。要將這些空間充分利用,自然得多付出一點努力。能夠做到「 一覽眾山小」,必是早已懷有登上泰山之頂的志向。多一點自信,多一點鍛煉,我們會比想像中的更出色。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愛之深,責之切」。愛一旦成了溺愛,錯也是對,壞也成了好,被愛之人就更加無法認清自己。所以愛他不要誤他。

  

  同樣是立志,也有大小之分。就像是登山,有的人發願要登上最高的山,有的人卻只想攀上丘陵。登高山固然辛苦,只要堅持到底,必能如願,那種「一覽眾山小」的境界,豈是登上丘陵的人所能了解的?有些人怕自己達不到目標,所以選擇了小志。其實許多事不去做根本不知道自己做不做得到,何況人的潛力是開發出來的,現在不能,在面對問題時未必不能。所以,在拿破崙的字典中沒有「不可能」這三個字,這是他給自己的信心和期許。

  愛之能勿責乎?所謂「愛之深,責之切」,無論對人對事都是如此。所以古代的君主要有諫臣,因為國家大事稍有差池,便足以釀成巨禍。而一般人在待人處事,乃至於教育子女上也是如此,切不可礙於情面或疼愛子女而不言,要知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船微裂而不補必至沉溺。要完美就要指出缺點,要毀壞便隱忍不言。為人子女以及父母者不妨三思。


 
123、退一步易處世功將成莫鬆勁


[原文]


    事當難處之時,只讓退一小,便容易處矣;
    功到將成之候,若放鬆一著,便不能成矣。

[譯文]
    遇到事情難以處理的時候,只要能退一步思考,就容易解決了;事業將要成功的時候,如果稍有放鬆,就不能最後成功。

[評語]


    一件事難以解決,常常不是因為真的沒有辦法可行。或者是問題的雙方各執己見,不願形成共識,或者是處事者陷入一種方法,進入了牛角尖。這時,無論是兩方還是一方只要平心靜氣,換個角度思考,事情總能迎刃而解。「一招不慎,滿盤皆輸」,事情不到最後,成功也不是定數。切不能為現有的成績洋洋得意。始終保持冷靜的心態,才可圓滿成功。

  
一件事之難以處理,有人和事兩種原因。人的原因是意見不能協調,各執己見。在這個時候,如果大家能就事情本身的最大利益去看,事情就不難解決了。就事的方面來看,有時難處並不真正的困難,而是把一件事情的解決之途想偏了,鑽到死巷子去了。這時只要從巷子里退出來,便能發現其他可以到達目的地的路。

  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有它的時機。然而時機並不久住,一旦失去了便不復得。所以,要成功,一定要付出努力。就像我們要搭飛機,一定要先買機票,到機場,最後才能坐飛機到達目的地。如果我們不小心睡著了,錯過了起飛的時間,那麼便搭不上這班飛機了,但是總還有下一班。然而成功的時機卻稍縱即逝,未必有下一班。

  「為山九仞,功虧一簣」倒還無妨,只要提起勁兒,再補上一簣,山總是在那兒等著你。事情卻未必會一直在那兒等你。因此一件事要成功,除了要付出努力,愈是接近成功時,愈不能放鬆,否則「一子之失,全盤皆輸」。軍旅之事,尤其如此。

124、無學為貧 無德為孤
[原文]


    無財非貧,無學乃為貧;無位非賤,無恥乃為賤;
    無年非夭,無述乃為夭;無子非孤,無德乃為孤。

[注釋]

   夭:短命夭折。孤:老而無子。

[譯文]


    沒有財富還不能算是貧窮,沒有學問才是真正的貧窮;沒有地位不能說是卑賤,沒有廉恥心才是真正的卑賤;年歲不長久不能說是短命,一生中沒有文章傳世才是真正的短命;沒有兒女不能算是孤獨,沒有品德才是真正的孤獨。

[評語]


    創造財富的是學問。學識淺薄才是真正的貧窮。更何況金山銀山也能吃空,惟求學問可以綿長永久,求一時之財不如求一世之學。政治地位不表示一個人在他人心中的地位。地位顯達,若不憑良心做事,終落得萬人唾罵,被社會遺棄,這不是最大孤獨嗎?往往有一些平凡的人,卻能做出高貴的行為,像不食嗟來之食的餓漢。

  
人的富有在於心滿足,心不滿足,即使富可敵國亦是貧困,由此可見,錢財並不能代表一個人的貧富。沒有學問的人,由於缺乏心靈世界,弱水三千,而不得一瓢飲,即使擁有充裕的物質世界,也不會感到滿足。賤是無價值的意思;恥是一種人格,一種心的尊貴。無恥之人不但心地低賤,連人都稱不上。世上有許多居高位的人較平常更無價值,因為他無恥,反倒是一些沒有地位的人,卻能做出高貴的行為。

  人的生命並不在壽命的長短。顏淵早死,至今猶為人稱道而尊為「復聖」。古來人瑞多矣,但是生無益於時,死無聞於後,雖生猶死。若顏淵者,可說已活數千年而不為過。他如孔子述而不作,孔教至今猶行;司巴遷著《史記》,千古學人無不神往,這才叫長壽。而有子無德,子亦棄之而去;有德無子,非其子亦親近愛戴,所以說無子非孤,無德乃孤。

125、知過能改 抑惡揚善
[原文]


    知過能改,便是聖人之徒;
    惡惡太嚴,終為君子之病。

[注釋]

  惡惡:前「惡」作動詞解,指厭惡。後「惡」作名詞解,指惡事惡人。嚴:激烈。

[譯文]


    知道過錯就能改正,就算是聖人的弟子;憎恨邪惡過於嚴厲,終究會成為君子的過失。

[評語]


    知過能改,不是件容易的事。這需要勇氣,不怕在人前自暴其短;還需要智慧,明辨是非,才能知錯向善。能做到的人就是人上人了。人皆有善性。對待明理的人,應多加鼓勵,才能廣傳正道;對一時糊塗的人,應加以引導,幫助他走出混沌,回歸正道。

  
「知過能改」要從兩方面來談,一是知過,一是能改。世人大多自以為是,鮮有自我反省的。在自我反省當中,又要知道什麼是對,才能發現自己的錯,而加以改正。能改則需要勇氣,甚至於毅力。有些人好面子,不肯承認自己的錯誤。又有些人積習已久,不肯下決心去改,或改之又犯,這都不能算改。因此,「知過能改」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有些人小過能改,大過卻不能改;有些人易改的改,不易改的就不改。所以,能做到凡過必知,凡錯能改的人畢竟是少之又少。

  「攻人之惡,毋太嚴,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過高,當使其可從。」君子教人,不當以攻為能事,而當以改為目的。惡人惡事,因為君子所不容,然而總要思其因,或為是非不明,或為本性蒙蔽,才會如此。若讓一惡人自覺其非而改之,即是成就一善人。人皆有善性,君子教導惡人,更要善加誘導。徒事攻擊,只會增其偏執,終非社會之福,這便是君子之過而非君子之德了。

127、詩書立業 孝悌做人
[原文]

    士必以詩書為性命,人須從孝悌立根基。

[注釋]

  性命:安身立命的根本。

[譯文]

    讀書人將讀書看做自己立身處世的根本,做人必須以孝順友愛作為基礎。

[評語]

    讀書 一可授人以學識,二可傳播高尚情操。只有從學習中培養情操,才能懂得以所學用之民。讀書根本目的也正在於此。孝字推廣則為敬重一切可敬者;悌字推廣則為愛護一切可愛者。做人從最基本的孝悌做起,就不難「老吾老能及人之老,幼吾幼能及人之幼。 

  
只有知識,雖能有益社會,畢竟缺乏生活情趣;只有情趣而知識不足,則無法服務社會,二者總以並重為佳。《詩經》是生活的記載,《書經》是歷史的記錄,前者屬生活的情趣,後者為知識的累積,所以,古人將《詩》、《書》列於經書之道,視為必讀的課業。孔子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人性本善,無邪即是善。安身立命之本在於揚善棄惡,《詩》既無邪,《書》亦無邪,故能成為讀書人處世的根本。

  孝是「順事父母」,悌是「友於兄弟」。能順事父母則為人必不致違法犯紀,重恩而不背信;能友於兄弟,則為人必善與人處,重義而不忘本。孝子推廣則為敬事一切可敬者;悌字推廣則為愛護一切可愛者。做人由最基本的孝悌做起,自然能逐漸推廣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境界。

128、得意勿忘形 苦心終有報

[原文]

       
德澤太薄,家有好事,未必是好事,得意者何可自矝;
      天道最公,人能苦心,斷不負苦心,為善者須當自信。

[注釋]

  德澤:自身的品德和對他人的恩澤。自矜:自以為了不起。

[譯文]

    如果積下的品德和恩澤太單薄,即使家中有好事降臨,也不一定是好事,那些春風得意的人有什麼理由自高自大;上天的大道最公平,如果世人能夠下苦功夫,上天不會讓這片苦心白白付出,做善事的人要充滿自信。

[評語]

    好事降臨,必是因為行善在先。有自知之明的人,在遇到意外的好運時,總會捫心自問,自己有何德何能佔據好運呢?說不定降臨的好運正是他人設下的陷阱,不留意就誤入圈套了。可見,得意不可忘形。
「苦心人,終不負,三千越甲可呑吳」,只要能努力,就能變不利為有利,變理想為現實。

   好事降臨,往往由不德者居之。如果己身之德不及,且於他人無恩,那麼好事之來,未必真是好事,可能在背後隱藏著什麼禍苗。因為事起無由,必有不正當的理由在支持,若坦然接受,很可能牽連入禍事中。一個有自知之明的人,在受到突如其來的好運時,往往會自問,到底自己有何德而能居之?如果找不出理由,則不免惶恐,因為是福是禍尚且不明,哪裡還敢以此自矜呢?

  天道無非一個「理」字。雖說人事無定,是一個變數,然而也正因為它是一個變數,才可以改變和掌握。一件事的開始,往往萬事不足,然而事在人為。只要能下苦心,尤其是行善,條件自然會湊齊的。為善最怕沒有信心,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有其阻礙,沒有信心怎麼會成功呢?連武訓那樣的乞丐都能夠興辦學校,天下還有什麼善事不可為呢?只怕沒有這個苦心啊!

129、自知之明 不卑不亢

[原文]

    把自己太看高了,便不能長進;
    把自己太看低了,便不能振興。

[譯文]

    過高估計自己的才能,便不能再長進了;過高估計自己的成就,就失去了再奮發向上的動力。

[評語]

    人只要有上進之心,就能和其他人處在平等的地位上。沒什麼事真正值得自卑,也沒有什麼事可以自負。正如沒有登不上的高山,也沒有下不去的深谷。把自己看得過高,無非是自欺欺人;把自己看得過低,又不異於畫地為牢。看清自己的腳步踏在什麼地方,就能避開羈絆登上理想的高山。

  有的人有自大狂,有的人有自卑感,這些都是虛像,人應該在一種不卑不亢的心境中求進步。一個人只要有一顆向上的心,他永遠可以和其他人在平等的地位上前進,因為他的本質和其他人是相同的,甚至比其他人更要令人嘉許,因為他有一顆上進的心。

  沒有任何事情是真正值得自卑的,也沒有任何事是真正值得自負的。聖人尚且不輕初學,初學又何必自卑自慚?該卑慚的是無心上進,則永遠不能自振自興;該卑慚是自以為足,則永遠無法更進一步。

  沒有登不上的高山,沒有下不去的深谷。把自己看得過高,無非是自誤誤人;把自己看得過低,無非是畫地為牢。

  人的眼光要常向下看,才能發現自己並不是最低的;人的眼光也要常往上看,才會發現自己並不是最高的,人更要看到自己有兩隻腳,無論現在是高是低,總是可以再往上爬,如此才會永遠進步,生命的境界才會更趨完美。

130、有為之士不輕為 好事之人非曉事

[原文]

    古今有為之士,皆不輕為之士,鄉黨好事之人,必非曉事之人。

[注釋]

  鄉黨:鄉里。曉事:明達事理。


[譯文]

    古往今來有作為的人士,都不是輕舉妄動的人;鄉里中的好事之徒,一定不是通曉事理的人。

[評語]

    一個人的能力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做事之前應仔細掂量是不是力所能及;事有巨細之分,不是所有的事都是自己最應做的,急所應急,行事才能合理有效。好事之人往往不是為了通曉事理,而是以隻言片語作為自己炫耀和閑談的資本,至於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從未放在心人。這樣的人與追求真理的人是迥然不同的。

  「有為」和「不輕為」是一體的兩面,這和君子重然諾、不輕易答應事情,凡答應的事一定做到是相似的道理。「不輕為」可解釋為不輕易答應一件事,或者不輕易去做一件事。一件事的成功,必定要經過事先的觀察,周詳地計劃,和不懈的實行。如果貿然答應別人,而未考慮自己的能力,到時無法履行。豈不失信於人?同時事有大小輕重,生命有限,若將生命花在無足輕重的事上,這豈是有為之士應有的態度?

  至於鄉里那些好事之徒,有時爭論的只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未必懂得真理所在,眼光亦未及於國家社會。他們之所以好事,乃是因為所為皆是小事,而小事易為,所以輕易便可去做。寶珠一顆難求,塵沙萬斛易得。有為之士莫不在有生之年,求其可為之事,當然不像鄉里好事之徒,逐塵沙而自喜。

131、種田要儘力 讀書要專心

[原文]

    地無餘利,人無餘力,是種田兩句要言;

    心不外馳,氣不外浮,是讀書兩句真訣。

[注釋]

  要言:重要而謹記的話。真訣:真實而不變的秘訣。

[譯文]

    地土地要充分開發利用,人的力量也要全力發揮,這是種田要謹記的兩句話。精神要專註,心氣要不向外散,這是讀書的兩句訣竅。

[評語]

    如何讓有限的土地帶來最大的利益,在於「勤」字。勞動投入與收穫是成正比的。種下種子,棄之不理,收穫的將是茅草;精耕細作,收穫的就是金穗。讀書要三勤----手勤、口勤、心勤。手記筆記,口問疑難,心加思索。如果不聚精會神,怎麼能做到手、口、心並用呢?

    種田必須充分利用土地,發揮全部的人力,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生命原本是一塊田地,就看你如何去發揮它的效用;倘若偷懶不去耕種,它便是一塊荒地;倘若種下香草,收成的便是香草;反之,種下蒺藜,收成的便是蒺藜。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得到最高的收穫,正如同以有限的生命,去完成最有價值的事情是一樣的道理。而其要言就在「地無餘利,人無餘力」這兩句話上。

  「心不外馳,氣不外浮」,如果讀書時,一心以為鴻鵠之將至,哪裡還能專心讀書呢?或是讀書時,沒有沉住氣將一篇文章好好看完,才看三個字就要看窗外,再看三個字又想去逛街,這樣又怎能將書讀好呢?讀書首重專心,既不好高騖遠,亦不勞騖,沉著氣,定著心,才可能通達。否則就像一樹花種了沒兩天就要移到別處,隔兩天又要換種其它品種,如此反反覆復,竟沒有一種花種得成,開得。

132、和氣待人 藏器待時

[原文]

    和氣迎人,平情應物。撫心希古,藏器待時。

[注釋]

  抗心希古:心志高亢,以古人自相期許。器:指才華。藏器待時:懷才以待見用。

[譯文]

    心平氣和地與人交往,以平常的心情去處理事情。仿效古人,具有高尚的志向,胸中韜略無限,等待可以發揮的時機。

[評語]

    內心保持公正,自然可以做到和氣待人。看待問題堅持其本來面目 ,不因一己之利而有所偏袒,內心就不會受到干擾,待人接物也就一片祥和了。心情平和,言語也隨 之溫婉,辦事亦能順利。不少人抱怨沒有好的機會來臨。人能成功根本原因不在於機會,而在於人是否有真才實幹。如果內在無才,機會來了也無法抓住。多學能幹,不僅是被動地等待機會,還能主動創造機會呢。 

         與人交往,若能保持和氣,可以避免許多不愉快的事發生。在和氣的心情下,不論言語和行為,都不會有過分之處,處處給人親切的感覺,自己也會因此辦事順利,心胸開闊。因此,只要一個「和」字掌握得好,便得一種最高的交往方式。

  我們在應對事物時,要以公正平等的心去看一切,而不要抱成見,如果自己的心先不平,判斷事物就會不正。即使事情不順遂,或是遭人議論,仍然要保持公正和平靜。因為心情平靜才能看清事情,如果心情一亂,事情也會跟著紊亂的。

  抗心希古是要以古人的高尚志節來自我期許,以「古人能,為何我不能」來自我質問。其實今日的環境未必比古化惡劣,古之亂世與今之亂世亦無太大分別,只是今人較古人不能堅守道理。反證於心,道理並不因外在環境而改變,只是人心以此作為遁詞罷了,然而能明白這點,而仍以古人志節自許的人畢竟是少之又少。

  一個人的才能要能守、能藏,非其時不用。亂世有許多高人隱士即是此理,若迫於奸人之下,豈不是助紂為虐?有才能者如和氏璧,終有成為寶器的一天,怕只怕沒有真才,再好的時機也是枉然。

133、耐性坐板凳 光陰莫錯過

[原文]

    矮板凳,且坐著;好光陰,莫錯過。

[譯文]

    板凳要坐十年冷,一舉成名天下知;大好光陰要努力,錯過光陰徒傷悲。

[評語]

    「沒有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讀書是件吃苦的事,也只有懂得吃苦才能嘗到學有所成的甜。今天苦學知識,明日幸福立業。

    郭沫若說過:「人世間,比青春再可貴的東西實在沒有。然而青春最易消逝,誰能保持得記遠的青春,便是偉大的人。」郭老先生所說的「保持記遠的青春」不是花錢做保養,而是讓有限的青春發揮無限的熱情和動力,投入到求知中。這樣的人生永遠年輕。

    這兩句是夢中聽來的話。夢有許多種,有些是我們經歷過的,有些是我們未曾經過的,有些卻是我們內心的希冀。但也有些時候,是令人流連忘返的情景,使我們感受到生命中從未有過的圓滿境地,然而那只是夢罷了。

  你可曾記得何時坐過矮板凳嗎?對了,那就是童年。那是一段發光的日子,一段不知「夢裡花兒落多少」的日子,時光好像就在無憂無慮中偷偷溜走了。人生中有多少這種美好的時光呢?在生命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些美好的事物,那時不妨也如兒時一般,坐在矮板凳上,暫時駐足欣賞吧!

  生命甚短暫,處世如大夢。有道是:「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許多事不必太執著,太想不開,一切只求盡其在我。時光很寶貴,如何使世上的每一個人都放棄爭鬥心和苦惱心,使人人過著美好的日子,這才是最重要的下無處非花,此花落,彼花開,夫復何求?

134、不失良心 要行正路

 [原文]

    天地生人,都有一個良心;

    苟喪此良心,則其去禽獸不遠矣。

    聖賢教人,總是一條正路;

    若舍此正路,則常行荊棘之中矣。

[注釋]

  苟:如果。去:離開。荊棘:困難的境地。

[譯文]

    天地創造的人類,都要有一顆良善之心,如果喪失了這顆良善之心,那麼就離禽獸不遠了。聖賢教導眾人,總是勸人走一條正直大道,如果離開這樣正道,那麼就如同行走在荊棘之中。

[評語]

    仁、義、禮、智、信是做人的正道。如果依著這五點去做,必定事事順利,前途平坦。這五點能指導我們一言一行憑心而動,不會淪為恬不知恥的禽獸。除了律己修身之外,多接觸聖賢的思想哲理也是有效的途徑。

    孟子說人性本著,並指出人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又說:「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這些都不須向外求取,而是本來就有的,所謂「求則得之,舍則失之。」禽獸是無惻隱、無羞惡、無恭敬、無是非的,如果一個人無惻隱、羞惡、恭敬、是非這四種人性的基本良知良能,自然和禽獸沒有兩樣。

  聖賢教導了我們很多事情,以仁、義、禮、智、信之五點來說,便是做人的基本原則,如果依著這五點去做,必然事事順利,前途平坦。反之,如果違背了這些原則,必定處處碰壁,招人唾棄,有如走在荊棘中,不但會把自己刺傷,而且可能無路可走。這是因為聖賢憑其智慧的觀照所發出的言論,無一不是人心和事物最正確、最無損的運轉原則。捨去這些原則,就如無輪而欲推車一般困難。

135、務本業常樂 為百姓常憂

[原文]

    世之言樂者,但曰讀書樂,田家樂。可知務本業者,其境常安。

    古之言憂者,必曰天下憂,廊廟憂。可知當大任者,其心良苦。

[注釋]

   廓廟:朝廷。

[譯文]

    天下人談起快樂,都會說讀書 有樂趣,種田有樂趣,由此可專心從事本業的人,他們的生活常常充滿安寧快樂。古代的人談到憂愁,總是說為天下百姓擔憂,為國家大事擔憂。由此可知,肩負重任的人,他們總在為人類的命運擔憂。

[評語]

    大樹植根土地,要部不斷各上輸送水分和養料,枝幹才會長出美麗甜美的果實。根部的輸送工作就像工作所會出的努力,而結成的果實便是從工作中得到的快樂。懂得工作意義的人才能從工作中獲得快樂。「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人實在難能可貴。為己憂,為己樂是常情,但先憂他人,後樂自己就是難得了。

  所謂本業,就是自己所從事的工作。一件事之樂與不樂,往往在於本身是否安於這件事上。而「安樂」二字,有如樹之根本,由於根本在土中,所以樹身才能穩健地成長,又由於根部不斷地輸送水分和養分,所以枝幹才能逐漸茁壯,生出甜美的果實。樹就像一個人的工作,根就是一個人的安樂,養分和水分則是加諸於工作上的努力,而結成的果實,便是從工作中所得到的快樂。如果樹根不吸收及輸送養分,樹榦便要枯死,更遑論結出快樂的果實了。事實上,懂得工作意義的人能從工作的本身獲得快樂,果實只是和他人共享的成果罷了。

  范文正公在《岳陽樓記》中曾說道:「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由此可知小民之樂固易得,聖賢之憂實難去。一個人心中的悲憫愈深,必然在全天下的人都得到安樂了,自身才能得到安樂。因為他實在已是以天下人之樂為樂,天下人之苦為苦。

136、身不正無好子弟 依勢者有真對頭

[原文]

    薄族者,必無好兒孫;薄師者,必無佳子弟,君所見亦多矣。

    恃力者,忽逢真敵手;恃勢者,忽逢大對頭,人所料不及也。

[注釋]

  薄族:刻薄對待族人。薄師:不尊重師長。恃力:仗力欺人。恃勢:倚勢壓人。

[譯文]

    對親族之人冷淡刻薄的,全定也培養不出好品行的兒孫;對待老師不敬重的人,一定教育不出好後代,這樣的情形已經見得很多了。依靠強力欺人的人,也會突然遇到真正可以與他抗衡的對行;依靠權勢作惡的人,也會忽然遇到冤家的對頭。這些都是人們所始料不及的。

[評語]

    長輩對兒女的影響是潛移無聲的。老師對學生的教育不僅僅是在課堂。他們本在言行中所體現出來的道德高下,對晚輩的良莠有很重要的影響。「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切不可因為自己有一定的權勢就驕縱橫行,這樣只會招來更不利的強敵。 
         如果連自己的親戚族人都要苛刻對待的人,可見此人心胸狹窄,毫無愛心,這種人要說他會對社會有所貢獻,不是可能的事,他所教育出來的兒孫,也難以有善心。師是啟蒙的人,如果連師長都不知尊敬,分明是鄙視知識學問,這種人的子弟還會好好求學,成為有用的人嗎?多半是不學無術之徒。俗語說:「惡人還有惡人磨。」又云:「一山還比一山高。」倚仗力氣和權勢的,難道沒有比他更有力氣和權勢的嗎?樹太高了還要遭到雷擊呢!擋在路上的樹還怕沒人砍它嗎?事實上,狗不擋路人還不去踢它,老虎吃人還有人要殺它,恃力仗勢忽逢真敵手或是大對頭,哪裡會是偶然的呢?

137、靜敬為學 教除驕惰

[原文]

    為學不外靜敬二字,教人先去驕惰二字。

[譯文]

    做學問不外乎要做到靜和敬兩個字,教導他人要戒除驕惰兩個字。

[評語]

    學深似海,要在學問上真正有所心得,內心平靜不可少。因為靜而後能發,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恭敬之心也是不可少的。做學問總是循序漸進而行,如果不恭不敬就會淺嘗輒止,無法學成正果。教導他人為學首先應讓對方去掉驕慢心和怠惰心。實際上這也是教人做到心靜且敬。


  
學問之道深矣!遠矣!《大學》之中有謂:「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由上可知求學要有所得,一定要先靜下心來,然後才能安、能慮、能得。


  至於敬字,不僅是為學之道,也是做人之道。做任何事,首先要培養一顆恭敬之心。譬如學問,若是沒有恭敬的心去學它,所學就不會認真,也不會謹嚴,自然就不會有好處,可見「敬」字多麼重要。


  因此,在教導他人時,若要讓對方學到真東西,首先要除去他的驕慢心和怠情心。因為驕慢則無法再增加,怠惰則無法再學習,若不能除去驕慢心和怠惰心,那麼教什麼都不可能學好。所以無論學什麼,首先要謙虛,承認自己的不懂,接著要勤奮地下工夫學習,如此才會教者喜歡,學者有得。

138、直道教人 誠心待人

 
[原文]

    以直道教人,人即不從,而自反無愧,切勿曲以耱容也;
    以誠心待人,有或不諒,而歷久自明,不必急於求白也。

[注釋]

  直道:正直的道理。自反:自我反省。求白:求說明以洗刷清白。

[譯文]


    用正直的道理教導他人,他人即使不聽從,而自我反省也會問心無愧,所以千萬不要違心地改變自己去迎合他人;以誠懇的態度對待他人,他人或許不能理解,而經過時間的檢驗他人自然會明白沒有必要急切地表白自己。

[評語]


    勸告他人是一種藝術。找到一種對方易於接受的方式,目的更容易達到。但無論是何種方式,都應是教導他們走向正路只有自己內心的正義不失,才能指引他人走上正途。以誠摯的心對待他人即使對方一時還不能諒解,但自己可以問心無愧。何況時間也會證明一切的。

  有很多人以為有些事說了也沒用,別人反正不會聽從,不如不說,其實這是錯誤的想法。因為人在歧路上是不辨方向的,雖然他也許一時不肯聽從你的勸告,一旦有一天他發現了自己的錯誤,再想起你的話,往往就能很快地走回正道來。勸告他人的時候,要懂得方法,口氣要婉轉,最重要的是要使他容易接受。每一個人都有他易於接受的方式,我們可以採取這些方式逐漸引他走向正路。但是,最重要的是自己心中的正道不可失去,否則連自己都迷路了,如何能指引他人走上正確的路呢?


  我們以誠摯的心對待他人,即使他人對自己一時有不諒解之處,如果事情容易解釋,而對方又是明理的人,盡可向對方說明。即使對方始終不能諒解,但是至少自己無愧於心,於人於誠皆無所失,也是可以安心的。

139、粗糲能甘 紛華不染

[原文]

    粗糲能甘,必是有為之士;

    紛華不染,方稱傑出之人。

[注釋]

  粗糲:粗服劣食。紛華:聲色榮華。

[譯文]

    能夠甘願穿粗布衣服的人,一定是有作為的人;能夠不受聲色榮華影響的人,才能稱為傑出的人。

[評語]

    儉樸的生活能磨鍊意志,鍛煉吃苦耐勞、堅韌頑強的精神,使人們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披荊斬棘、奮勇直前。如果把時間和精力花在個人生活上,迷戀於吃喝玩樂,既消磨人的意志,又會分散工作精力。這樣的人必定是平庸之輩。翻開史岫,執著追求嗜欲、聲色和名利的人為數不少。若要超脫世俗,獨我自清,非傑出優秀人才之望塵莫及。首先必須能控制自己,一個人如果不能完全掌握自己,就易於受環境影響,同流合污。

  不厭粗服,可見這個人不好虛名;不棄劣食,可見這個人不貪口欲。這樣的人對於名利是不會動心的,在實踐聖賢之道上阻礙自然就少。宋儒汪民曾說;「得常咬菜根,即做百事成。」能嚼得菜根,便是能吃得下苦,在實現自己的理想上,必能腳踏實地去完成,而成為一位有為之士。所謂「無欲則剛」,剛者則能直道而行。


  怎樣才算是一個傑出而優秀的人呢?首先他必須能控制自己。一個人如果不能完全掌握自己,那麼便很容易被環境帶動,這就成了境帶人,而非人帶境。一個人會被環境所帶動有兩種原因:一種是自己沒有完全的自覺,不明白自己該做什麼;另一種便是執著於環境的某一點而不能放下,因此只能隨著該點而運轉。大部分人都執著在嗜欲、愛好,乃至於聲色、名利之上。真正能如《華嚴經》上所說,「猶如蓬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悉除一切惡道苦,等與一切群生樂」那般,對自己生命所遇的一切都不執著,而能完成自己理想與抱負的畢竟不多,這樣的人才是傑出的人。

140、執拗不可謀事 流通始可言文

[原文]

    性情執拗之人,不可與謀事也;

    機趣流通之士,始可與言文也。

[注釋]

  執拋:固執乖戾。機趣流通:天性趣味活潑無礙。

[譯文]

    性情固執怪僻的人,往往無法和他一起合作做事。敏捷活潑具有情趣的人,我們才可以各他談論詩文。

[評語]

    討論不同於爭吵。討論是為了使事情更加完善,雙方互相尊重彼此的意見才有利於解決問題。若只依著自己的性子,以一己觀點為中心,不顧及事情的客觀需要,討論也就變成爭吵了。童趣又是一種原始的最單純的對美的體驗。隨著人的成長,這種美感也漸漸染上了功利的色彩,加入了世俗的觀念。這時,再要去討論文章中的美,就難以達到至聖的境界了。只有那些能欣賞萬物本趣的人,才值得和他談文說理。

  討論事情最重要的是不可先有成見,如果心有成見,事情已無更改餘地,那麼再談也是浪費時間。討論的目的在於使事情更加完善,因此必須虛心地提供意見才是上策。只知依靠著自己的性子去做事,而不顧理性的人,外不能見事情真正的需要,內不能見自己的偏執和缺失,和這種人一起做事,不但於事無益,而且處處礙事,使事情不能活潑運轉。


  文學藝術是由我們內心天性所流露出來的,這種天性原本存在於每個人的天賦之中,然而在成長的過程中,往往因外在的種種力量,使得這種天性逐漸被蒙蔽而滯礙不通了。在孩提時期,大部分人都能欣賞一片雲,一朵野花,因為在孩童的心中沒有分別取捨,只有無盡的專註,這就是天趣。等到長大了,便失去了這種天趣,在看世界的時候,心中已無純然的真,而加入了許多世俗的觀念。這時即使要他去寫文章,在他的心中已無真正的文章了。因此,惟有能欣賞萬物本趣的人,手中無詩而心中有詩,方可以與之談文論理。

141、念祖考創家基,不知櫛風沐雨

[原文]

    念祖考創家基,不知櫛風沐雨,受多少苦辛,才能足食足衣,以貽後世;

    為子孫計長久,除卻讀書耕田,恐別無生活,總期克勤克儉,毋負先人。

[注釋]

  櫛風沐雨:形容工作辛苦,借風梳發,借雨洗頭。貽:留。

[譯文]

    緬懷祖先創立的家業,不知道經過多少風風雨雨,經受了多少艱難困苦,才能做到豐衣足食,將家業傳給後世;為了子孫長久考慮,除了讀書和種田,恐怕再沒有別的生活出路,一定要保持勤勞儉樸,不要辜負了祖先。

[評語]

    「創業艱難百戰多」。一個朝代或國家的建立,無不經歷腥風血雨和千萬人的前赴後繼。國家如此,家亦如此。豐衣足食的生活家境,皆是祖輩們苦心經營、吃苦受累創下的。後人自當飲水思源,恆念創業維艱。社會的進步包括物質文明的發展和精神文明的前進。「耕田」在今天可以說是抓物質建設,而「讀書」可以說是抓精神文明,做到了「兩手抓」,社會的文明程度就更進一步。但作里中不可缺少之人,便為於世有濟;必使身後有可傳之事,方為此生不虛。

    在過去的農業社會,一個家庭的興起,往往是經過數代的努力積聚而來的,為了讓後代子孫能體會先人創業的艱辛,善守其成,所以常在宗族的祠堂前寫下祖宗的教誨,要後代子孫謹記於心。


  現在我們雖然已經很少看到這一類的古老的祠堂,但是我們心中的祠堂又豈在少數?五千年的歷史文化,無一不是先人艱辛締造的,這歷史的殿宇,文化的廟堂,便是整個民族的大祠堂。


  為後代子孫著想,在古代無非是要他們讀書以明理,耕種以養體,現在又何嘗不是如此呢?讀書便是使文化不至於墜落,使文明更向前推進。耕種以另一種角度而言,便是去發展我們的經濟,使社會不致受貧窮所苦。這些難道不是我們當前重要的課題嗎?先人的智慧與教誨,以現代的方式去了解,不是仍然充滿著睿智和啟示嗎?時代固然在變,然而人生的道理和一些基本的原則還是不變的。

142、無愧於心 收效桑榆
 [原文]

    夙夜所為,得毋抱慚於衾影;

    光陰已逝,尚期收效於桑榆。

[注釋]

  夙夜:早晚。衾影:《宋史》蔡元定傳:「獨行不愧影,獨寢不愧衾。」「無慚於衾影」是指獨處時沒有愧對於心的行為。桑榆:指晚年。

[譯文]

    第天所作的事情,一定要對得信自己的良心;光陰已經消逝,還希望在晚年有所成就。

[評語]

    「人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人最怕做虧心事,弄得寢食難安,即使有舒適的物質條件,也無法獲得內心的定靜,只有三省吾身、揚長避短、改過自新,才能真正做到問心無愧。

    要想老來無所悲哀,不覺生碌碌無為,年輕時應早早努力。正如桑榆之所以可以晚照,無非是早種桑榆,才不會錯過大好的陽光。

    「無愧」可從多方面來說,有無愧於天地,無愧於父母,無愧於妻子兒女,無愧於國家社會,這是就外在而言;就內在而言,就是無愧於心。內外兩者,原是一體的兩面。由此看來,無愧似乎是很難的一件事。其實,說起來並難,只要能做到不取非分,其次對人對事盡的一己之心,自然也就無可愧之事了。

  能對父母盡孝,對妻子盡情,對朋友盡誠,對社會儘力,國家盡忠,對自己盡生命之長,對任何人或任何事都已盡了心,這樣的人即使隨時死去,都是清清白白,是最輕鬆、最快樂的人了。人最怕對人對事有所虧欠,弄得睡不安寢,食不下咽,即使外在生活再舒適,也是無法快樂的。

  「桑榆暮景」是形容人的老年,所謂「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桑榆所以晚照,無非早種桑榆,否則陽光照了一天,又何得而美好。因此,要老來無所悲哀,毫無人生徒然之感,必須及早努力。莫要在一日的陰雨的之後,連個夕陽也見不著,更別說滿天的繁星了。

143、創業維艱 毋負先人

 [原文]

  念祖考創家基,不知櫛風沐雨,受多少苦辛,才能足食足衣,以貽後世;

  為子孫計長久,除卻讀書耕田,恐別無生活,總期克勤克儉,毋負先人。

[譯文]

    緬懷祖先創立的家業,不知道經過多少風風雨雨,經受了多少艱難困苦,才能做到豐衣足食,將家業傳給後世;為了子孫長久考慮,除了讀書和種田,恐怕再沒有別的生活出路,一定要保持勤勞儉樸,不要辜負了祖先。

[評語]

    「創業艱難百戰多」。一個朝代或國家的建立,無不經歷腥風血雨和千萬人的前赴後繼。國家如此,家亦如此。豐衣足食的生活家境,皆是祖輩們苦心經營、吃苦受累創下的。後人自當飲水思源,恆念創業維艱。

    社會的進步包括物質文明的發展和精神文明的前進。「耕田」在今天可以說是抓物質建設,而「讀書」可以說是抓精神文明,做到了「兩手抓」,社會的文明程度就更進一步。

144、生有濟於鄉里 死有可傳之事

 [原文]

    但作里中不可缺少之人,便為於世有濟;

    必使身後有可傳之事,方為此生不虛。

[譯文]

    只要能夠作一個鄉里中不可缺少的人,就是對社會有幫助;一定要使死後有可以傳頌的事迹,才是不虛度這一生。

[評語]

    濟世不分大小,服務千百人也好,服務十人也罷,就算只能服務幫助一人,也是替社會解決問題,減輕負擔。吸要盡己所能,在多小的社區也可以做到濟世。

    值得世人傳頌的人總有可歌可泣之處。雖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出「驚天地,泣鬼神」的事情來,但是從日常小事中體現出來的美德,就足以值得稱頌了。     所謂濟世,並不是想像中那麼困難的事,有的人以為一定要「赴湯蹈火,在所不辭」才算有為,倒也不盡然。社會中需要大的齒輪,也需要小的螺絲,二者同樣是不可缺少的。

  一個人只要盡一己所能,即使在鄉里中也能做濟世助的人事,服千百人之務雖好,服百十人之務亦佳。就算能力再差,服一己之務也是行的。如果連一己之條也服不了,大概就是那種需要服務的人吧!能幫助一人,便是替社會解決問題,亦是在替社會減輕負擔,濟世並不一定非要在大處上著眼。

  「可傳」是值得傳頌的意思。如果一個人一生一無所成,或是惡名昭彰,那有什麼值得傳頌的呢?「可傳之事」首先必然不是惡事,其次是對眾人有益的事,至於身後還讓人傳頌,可見這個益事還澤及後人,否則後人怎會稱頌?一個人能在生前受人稱頌已算是不虛此生了,何況澤及於後世呢?

145、積善有餘慶 多藏必厚亡

[原文]

    桃實之肉暴於外,不自吝惜,人得取而食之;

    食之而種其核,猶饒生氣焉,此可見積善者有餘慶也。

    栗實之肉秘於內,深自防護,人乃剖而食之;

    食之而棄其殼,絕無生理矣,此可知多藏者必厚亡也。

[譯文]

    桃子的果肉露在外面,毫不隱藏,人們都可以取來食用,食用後將它的果核種植在地下,還能再發芽長出生機盎然的樹苗,由此可知多做善事的人,一定要會有福分遺留給後代。栗子的果肉深藏在殼內,緊緊地保護自己,人們只好剖開食用它,食用後將它的果殼丟棄,絕對再沒有發芽生根的可能了,由此可見,愈是隱藏很深,吝嗇小氣的人,必然容易走向失敗。

[評語]

    孫中山一心救國,死而後已。後人四處為他立像以瞻仰膜拜。而那些帝王處心積慮為自己建造結實的陵墓,卻也逃不過浩動。可見,生死之道不在表面。往往不愛生者得永生,而貪生怕死的人卻常死。多積善,德澤後世;吝付出,則自取滅亡。  

146、修身求備 讀書求深

[原文]

    求備之心,可用之以修身,不可用之以接物;

    知足之心,可用之以處境,不可用之以讀書。

[注釋]

  求備:追求完備。

[譯文]

    追求完美想法,可以用在加強自身的修養上,卻不可用在待人接物上;知足常樂的心理,可以用於對環境的適應上,卻不可以用在讀書求知上。

[評說]

    「知足」和「不知足」各有各的適用範圍。在待人接物上不宜太苛刻,要知道世上有更好卻沒有完美;在學業上,卻要馬不停蹄,擴大知識的廣度和深度,才能學有所得。如果將「知足」和「不知足」用錯了地方,在物質上不知足,只會陷入慾望的深淵,在學業上知足,就無法有所發揮和突破。

  追求完備要看面對的事物而定。就像種花,如果種的花是蘭花,當然要求它長得愈美愈佳;若是罌粟,又豈能要它長得太好?物質的需求是永不會滿足的,只要過得去也就可以了,慾望本身是一個無底深淵,絕不可能將它填滿。至於個人心性的修養,雖然也無止境的,然而較之物質的追求,一個是走入深淵,漸失光明;一個則要攀登高山,迎向旭日。心性的和悅是長久的,而慾望的刺激的短暫的,究竟何者當追求,何者不宜太過,是十分明顯的事。人之歡喜畢竟在心而不在物。


  相同的,知足之心亦當善於運用,在不好的、惡劣的環境中,要常感滿足,如此可以避免怨天尤人,使心境保持平和,在平和中求進步,而不致於失偏激。但是在求學問的進步上,卻永遠不可知足。若是太過知足,便無法在知識和智慧上求上進,那麼在能力和生命的境界上,都無法做更大的發揮和突破。

147、求教受勸 向善進德

[原文]

    遇老成人,便肯殷殷求教,則向善必篤也;
    聽切實話,覺得津津有味,則進德可期也。

[注釋]

  老成人:年長有德的人。殷殷:熱心切。篤:深重。切實話:非常實在的言語。

[譯文]

    遇到經驗豐富做事穩重的人,就主動虛必求教,那麼求善之必定十分誠懇;聽到懇切實在的話,便覺得津津有味,那麼品德修養的提高就可以看得到了。

[評說]

    宋朝的游酢和楊時有「程門立雪」,可見他們的拜師之心多麼真誠、崇敬,求教這心多麼急切。像他們這樣求教怎能學不到知識呢?「殷殷」求教,並不只對於比自己年長的人,只要是德業和學問有所成就的人,就向他們虛心請教,總會有所收穫。能聽進切實之話而津津樂受的人,必能接受一切正確的意見和勸告,又因為他們有一顆無虛妄的求真之心,故而能知過必改,實在是進德可期了。
         向善必篤可由「殷殷求教」這四個字見得,所求教的必為自己所未具之善,或是未明之理。而殷殷二字可見求教之熱烈炙盛,換了平常人,見到老年人能起尊重之心便已不錯,能起求教之心更是少見。事實上,善不必在老,也有年輕時,便在德業或學問上有所成就的人,皆是可以求教的對象。重要的是是否具有那顆對道理殷切渴慕之心,有了這顆心,在任何地方都可獲得教誨和益處。

  能聽切實話的人,必已具有實在之耳,方能聽得進。有些人你講你的切實話,他惟恐來不及掩耳,只怕聽了你的好話,砸了他的壞事。又有些人聽時兩眼茫然,右耳進去,左耳出來,或是聽時頭頭是道,明日忘得一乾二淨,那又有什麼用?因此,能聽進切實之話而津津樂受的人,必能接受一切正確的意見和勸告,又因為他們有一顆無虛妄的求真之心,故而知過必改,豈非進德可期嗎?

 148、有真涵養 寫大文章

[原文]

    有真性情,須有真涵養;

    有大識見,乃有大文章。

[注釋]


  真性情:至真無妄的心性情思。真涵養:真正的修養。

[譯文]

    要具備樸實無華的性情,必須先要有真正的涵養才能達到;要有高明的識見,才能寫出不朽的文章。

[評說]

    人從出生到長大,內心難免會惹上世俗的塵埃。若能反觀於心,將它的蒙塵洗凈擦亮,再藏之於懷,那麼當初的真性情就不會再失去了。這就是後天的涵養功夫。文章的意義不在辭藻的工巧妍麗,而在它的要義。偉大的文章可以引導人生取向直至人類的未來。徘徊於風花雪月的文章則是無法做到的。

  人生下來,性情本是至真的,純然無雜的。然而在成長的過程中,外界的環境未必如此純然無雜,因此,原本至真的性情,便逐漸淹沒而不顯。等到成長以後,經過許多苦樂的感受,才逐漸感到許多選擇都非真心所願,於是返觀於心,趕忙將它從塵土中掏出,洗凈擦亮,藏之於懷,再也不讓它沾上一點灰塵。


  從自覺苦樂,到返觀於心,乃至再度找回,牢牢把握,這些都是後天的涵養功夫。未經歷練的天真是容易失去的,通過歷練後苦還能再度找回,那麼這個真性情就不會再失去。其實在本質上,幼童之真與成年人之真並無分別,只是是否落入塵埃的不同罷了。


  文章由見識而生,在於它的內涵,而不在文字的工巧妍麗。傳大的文章,往往足以導引吾人生命的取向,乃至於人類的未來,前者須對生命有大認知,後者須對人類有大識見。若無這個大認知與大識見,一篇文章終稱不上偉大。

149、為善在讓 立身在做

[原文]

    為善之端無盡,只講一讓字,便人人可行;

    立身之道何窮,只得一敬字,便事事皆整。

[注釋]

  端:方法。

[譯文]

    做善事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只要能做到一個讓字,那麼人人就可以行善;做人處世的方法也很多,只要做到一個敬字,那麼就事事能夠井然有序。

[評語]

    讓的含義有兩個層次:一是不與人計較得失;二是能捨得財物去助人,能捨得知識去救人,捨得自己的生命去盡忠,捨得自己的享受去服務社會。看來,做到一個讓字,則百善皆可行了。

    敬字也可以由三方面來說:一是對他人和氣恭敬;二是無愧於自己的人格;三是盡忠職守。處世做到一個敬字也就事事不差了。

  「讓」可以由兩個層面來說,一個是「不爭」,另一個是「能舍」。能做到「不爭」便不會去與人計較,更不會為了名利而做出不善的事。「不爭」雖是消極的「不為惡」,若是人人都能做到,天下便不可少去很多不好的事。能不爭之後,更要積極的「能舍」,能捨得財物去助人,能捨得知識去教人,能捨得自己的生命去盡忠,能捨得自己的享受去服務人群。因此,為善的重點在一個「讓」字,能「讓」則百善皆可做得。


  「敬」也可以由三方面來說,一是對人敬,二是對事敬,三是對己敬。對人敬則和氣自生,不與人爭,而且能相處愉快。對事敬則能盡心儘力,謹慎行事,而不會有虧職守。對己敬則不會做出不敬之事,有虧自己的人格,更會要求自己在道德學問上有所精進,絕不許有一點自我的浪費。因此,處世之道雖多,能做到一個「敬」字,也就能使事事不差,都上軌道了。

150、是非自明 得失自知

 [原文]

    自己所行之是非,尚不能知,安望知人?

    古人已往之得失,且不必論,但須論己。

[注釋]


  安:哪裡。

[譯文]

    自己所做原事是對還是錯,自己都不能判斷,還怎麼希望別人能夠做出評價?前代古人的得與失,暫且不必去評論,只需要認真審查自己的言行。

[評語]

    一個人對自己的錯誤都不知道,很難想像出他能指出別人的錯處。宋代詩人楊萬里說:「見人之過,得己之過;聞人之過,得己之過。」看到別人的過失,就得知自己的過失;聽到別人的過失,也就得知了自己的過失。有些人喜歡大做文章批評古人,但往往這些人連自己的對錯尚不能明白,又何以能知道古人的對錯?即使古人的確有所失,我們應以古為鑒修正自己的行為,而不是忙於吹毛求疵。

     「好批評」是許多人都有的毛病,然而對自己所行的事情之對錯,能十分明了的卻不多。一根歪了的柱子,又怎能知道別的柱子是不是歪的呢?自己的眼睛瞎了,又怎能知道別人眼睛是否瞎了?人先要知道自己的一切心思言行是否正確,然後才能批評他人。然而能這樣反省自覺的人並不多,往往看到別人衣上有一些污點就大聲嚷嚷,卻不見自己的一張臉全是黑的。


  更有些有喜歡大作文章批評古人,若真是為歷史作考據,使賢人不至被埋沒也就罷了。但是,也該想想近如自己的對錯尚不能明白,又何能知道遠如古人的對錯?古人賢,自己能賢否?古人善,自己能善否?「往者已矣,來者可追,」古人已成過去,是非曲直已無法改變,而今人所行所為,仍有賴自己的表現。倒不如從自身上下工夫,使古人之非不再在今人身上重現,這才是「以古為鑒」,以歷史作為經驗的最主要意義也在於此。

151、儒家仁厚 今人虛浮

[原文]

    治術必要儒術者,念念皆仁厚也;

    今人不及古人者,事事皆虛浮也。

[注釋]


  治術:治理國家的方法。儒術:儒家的方法。

[譯文]

    治理國家是大學說的運用,儒家的學說之所以一直為我國所奉行,乃由於它的一切思想皆出自一個「仁」字。「仁」所以追求的才有所安、幼有所長、鰥寡孤獨皆有所養的樂園正是現代最先進國家所致力追求的。

[評論]

    古人凡事講求實在,有本有源。現代人則不一樣,許多事只顧今日不顧明天,只看眼前不看將來。懷著一顆僥倖之心,做事不踏實的現代人和古人相比實在有所不及。

    一種學說能否運用於社會,往往決定於它是否能使社會得到安樂。治理國家是一種大學說的運用,儒家的學說之所以一直為我國所奉行,乃在於它的一切思想皆出自一個「仁」字。因為有仁心,所以不忍見人痛苦,要使每一個人都幸福,要使老有所安,幼有所長,鰥寡孤獨皆有所養。這樣的理想,正是現代最先進國家所致力追求的,也就是一種人間樂園的理想。而儒家治術之所以一直為歷代所重用,亦在於它這種由仁出發而臻世界於大同的理想。


  古人凡事講求實在,有本有源,絕不做一些虛浮無根的事。現代人有的則不一樣,許多事只顧今日不顧明日,只看眼前看不將來。今天才會走,明日便想飛,終日想天外有橫財飛來,盡想投機取巧,這便是做事不踏實,盡打高空而不知從根做起。所以今人不如古人,內缺所實的內涵,外欠確實的作為。

152、不忍起禍 不可不謹
[原文]

    莫之大禍,起於須臾之不忍,不可不謹。

[注釋]


  須臾:一會兒,暫時。

[譯文]

    天大的禍事,都是由於一時不能忍耐造成的,所以行事不能不謹慎。

[評語]

    只有能夠控制自己的人才能忍。無論做什麼,如果情緒激動,都容易壞事,正所謂「小不忍則亂大謀」。看看那些見諸於報的殺人、搶劫或其他不義的的行為,大都是由一時不忍而導致,結果給自己和親人都帶來了無法挽回的傷痛。為了自己或是為了他人,一個人的言行都宜謹慎。

    「忍」是一門很大的學問,只有能夠控制自己的人才能忍。忍的首要要求是「冷靜」二字,無論任何事情,如果情緒激動,都容易壞事。七情六慾如果太過,都可能造成不好的後果。


  忍並不僅指忍不下怒氣而已,有時頭腦一時不能冷靜,但是可以知道自己是在一種激動的狀態下,這時就不要作任何付諸行動的重大決定,一定要等到情緒平靜下來,再回頭來判斷當時所想的是否正確,這就是謹慎。


  我們打開報紙,常常可以看到許多人所犯的錯誤,無論是殺人,搶劫或是強姦,無非都是由於一時不能忍,而造成終生的遺憾!


  忍又有可忍與不可忍之分。個人一己的意氣與利益盡可忍得,國家和民族的大義卻不可忍。然而不可忍卻仍要忍,在冷靜的心情下來謀事,這就叫「大義之忍」。革命先烈在推翻舊制之前的種種策劃無一不是忍,結果達成起義時的「文王一怒而安天下」的正義呼聲。


  真正洞觀世情的人心中沒有忍字,因為他的內心已無往而不自得。所謂「從心所欲而不逾矩」,這又非我們能窺的境界了。

153、體察他情 有益他人

[原文]

    家之長幼,皆倚賴於我,我亦嘗體其情否也?

    士之衣食,皆取資於人,人亦曾受其益否也?

[譯文]

    家中老小都依靠我生活,我是否也體會得到他們的心情與需要呢?讀書人的衣食溫飽完全依靠他人的生產來維持,他人是否也享受到讀書的好處呢?

[評語]

    親人對自己的依賴,並不僅在衣食上,更重要的是情感和精神。衣食只能滿足於肉體,而不能及於心靈。所以為了體會親人的感情,就要去了解他們對自己的期望,讓自己一言一行不負其望。

    讀書人的衣食大部分靠別人努力生產得來,所以用學問來報答別人自然合乎情理,這也是對社會衣食之恩的最好回報。

   家中幼對自己的倚賴,並不僅是衣食上,更重要的是情感和精神。子游問孝,孔子回答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者,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這就是講到精神和心靈的問題。衣食只能滿足肉體,而不能及於心靈,要使他們心靈上感到滿足,情感上獲得幸福,就要靠自己在體會,去了解,更重要的一點,是要知道他們對自己的期望。在行為上要謹慎,不要做錯一步,使親人痛苦。


  讀書人不事生產,衣食皆是別人努力生產的結果,承受於別人的既多,而能夠報答並回饋的,無非是學問。只要能勤奮向學,以學問為濟世之本,便是對社會的衣食之恩最好的回報了。

154、讀書積德 事長親賢

[譯文]

    富不肯讀書,貴不肯積德,錯過可惜也;

    少不肯事長,愚不肯親賢,不祥莫大焉!

[譯文]

    家中富有卻不願意讀書上進,地位高貴卻不願意積德行善,錯過這些讀書和積德的機會十分令人惋惜;年輕人不願意侍奉長者,愚笨的人不肯向賢良的人學習,沒有比這更危險的事情了。

[評語]

    富有的時候最能提供良好的讀書環境,且不必為生計操心;顯達的時候正是憑著地位和力量去行善事,造福社會的時候。錯過這些良機,再想去全心讀書,多積陰德,已是困難重重了。

    少年往往無知,行事莽撞,沒有長輩的督促,很容易誤入歧途。愚昧卻剛愎自用,不虛心請教,就會永遠停在無知的領域,難成氣候。

  富有的時候最能提供良好的讀書環境,且不必為生讓操心;顯達的時候正是可以憑著地位和力量去,造福社會。然而卻不知道把握時機去讀書,去積德,一旦這些良機消逝了,再想全心讀書,多積功德,已是困難重重。所以,人要懂得掌握時機,更要懂得在此種時機中做有意義的事。


  少年人不肯敬奉父母,甚至忤逆長上;愚昧的人不肯向賢者請教,而剛愎自用,這兩者都是極危險的事。因為少年人往往無知,憑其血氣之勇行事,若無長輩在一旁敦促,極可能誤入歧途,自毀其前程。無知的行為所造成的損害是難以估計的。「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摔下去的頂多是自己;若是「盲人開機車,白日闖鬧市」,那害死的人就不少了。有些災害的起因其實就是愚昧,歷史上多見例證,造成的災害和禍患更是無可彌補。

155、錢造福也生禍 葯救人也殺人

[原文]

    錢能福人,亦能禍人,有錢者可不知;

    葯能生人,亦能殺人,用藥者不可不慎。

[譯文]

    凡事不能委託別人去做,一定要自己親自去做,才能對自己有所幫助;凡事不能固自己的意見,一定要集思廣益,才會避免之後遇到困難。

[評語]

    無論外表多麼誘人的水果,若不親自去品嘗,就不會知道它的果肉是否也一樣鮮美,許多事情的意義和滋味,就在實行的過程中。凡事依賴他人,就無法嘗到勝利果實的滋味。

    尋找寶藏,不但需要帶上地圖,還需要向人打聽途中可能遭遇到的危險,多收集有關信息和經驗。做一件事的時候,也要盡量聽取各方面的意見,不僅可以節省時間和精力,說不定還能找到全新的解決方法呢。

156、耕讀成其業 仕途不玷污

 [原文]

    耕讀固是良謀,必功課無荒,乃能成其業;

    仕宦雖稱顯貴,若官箴有玷,亦未見其榮。

[譯文]

    耕種和讀書本來是好的謀生之道,一定要努力學習勤於耕種,才能成就功業。入仕為官固然聲名顯赫,如果做官有過失,也不見得是什麼榮耀的事。

[評語]

    耕讀書可掙一時之餐,而讀書則能掙一生之餐。在知識經濟潮流中,最有回報忍氣吞聲投入就是多學學問。知識在現代社會是最能發揮經濟效益的,這對讀書人不是立業的最佳捷徑嗎?

    一些官員以「人在河邊走,怎能不濕鞋」為自己的貪行做辯護,其實他們的結局總是不但「濕鞋」,還被慾望橫流所呑沒。為官不正,實際上是自掘墳墓。

157、博學篤專 神閑氣靜

[原文]

    博學篤志,切問近思,此八字是收放心的工夫;

    神閑氣靜,智深勇沉,此八字是干大事的本領。

[譯文]

    學識廣博志向堅定,誠懇向人請教,並仔細地思考,這是追求學問的重要功夫;神情悠閑,氣不浮躁,擁有深刻的智慧和沉毅的勇氣,這是創造偉大事業所要具備的本領。

[評語]

    求學不僅要「勤」,更要掌握方法。廣博地吸收知識,才得以見天地遼闊;堅定志向,才能專心致志;善於請教,才能通達所學;勤于思考,才能有所創新。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做大事更需要平心靜氣,這樣才能腳踏實地,準確地分析局面,做出恰當的對策。若心浮氣躁,只會動搖軍心,破壞了團體的士氣。

158、益友規我過 小人偏我私 [原文]

    何者為益友?凡事肯規我之過者是也;

    何者為小人?凡事必徇己之私者是也。

[譯文]

    什麼樣的人可以稱為益友?凡是我有過錯就願意規勸我的人就是益友;什麼們的人是邪惡的小人?做任何事情只會徇私情滿足自己私慾的人就是小人。

[評語]

    益友為「義」,小人為「利」。真正的朋友敢於指出對方的過失,這樣互為明鏡,德業就能逐漸進步。而有些人表面上好像朋友一樣熱情,但如果對方的過失與自己的利益相關,指出後無利可圖,他是絕不會指出來的。與這樣的人交往,只能使自己蒙蔽在錯誤中,將來受到挫折還不知所為。 

159、待人宜寬 行禮宜厚

[原文]

    待人宜寬,惟待子孫不可寬;

    行禮宜厚,惟行嫁娶不必厚。

[譯文]

    對待他人應該寬容,但是對待子雙調和千萬不能寬容;禮尚往來應該豐厚,但是辦婚事時不宜太誇張。

[評語]

    待人寬厚,一方面是涵養自己心中遼闊的天地,使不至於狹隘,動輒生氣。另一方面是避開相處時產生的一些小摩擦,不生事端,而且可以化不愉快於無形,使生活變得更圓滿。

行禮宜厚,並不是指物質上的豐厚,而是情意上的豐厚。只要情意真誠深厚,形式不必追求鋪張。

 160、觀已然知未然 盡其然聽其然

[原文]

    事但觀其已然,便可知其未然;

    人必盡其當然,乃可聽其自然。

[譯文]

    事情只要觀察已經表現出來的情形,就可以預測還沒有顯露的本質;一個人一定要盡自己的責任,然後才能聽其自然發展。

[評語]

    事情的發展像一條河流,自有它的來龍去脈,所以借已有的經驗就能推測未來大致的情形了。對過去有準確的認識,才能為可能的不幸做準備,或者使將臨的成功更可靠。

    常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自己定要先做一番努力,才能順其自然。上天也許會給你機會,但不會再給你一雙手,自己的努力誰與無法代替。

161、觀規模大小 知事業高卑 [原文]

    觀規模之大小,可以知事業之高卑;

    察德澤之淺深,可以知門祚之久暫。

[譯文]

    觀察規模形式的大小,便 可以知道這項事業本身崇高還是卑微;觀察被恩澤的厚薄,便可以知道家運是繁榮長久還是曇花一現。

[評說]

    事來的創業規模就可以體現它將來的潛力;人也一樣,小時候若有良好的教化,加以努力,將來一定有出息。

    對子孫的潛移默化對家業的維繫十分重要。子孫賢德,窮苦之家會興旺;子孫不肖,富貴之家定會衰敗。

162、君子尚義 小人趨利

 [原文]

    義之中有利,而尚義之君子,初非計及於利也;

    利之中有害,而趨利之小人,並不願其為害也。

[譯文]

    道義中也存在利益,而追求義行的君人,最初並沒有考慮到是否有利可圖;利益中也包含有禍患,而那些追逐利益的小人,並不希望招致禍患。

[評語]

    為義而行的人,反倒能得到好運;為利而行的人,苦心積慮卻反被聰明誤。或許,上帝對每個人就是這樣公平吧?宣孟無意中接濟了一位桑樹下饑民,沒想到這位饑民就成了日後宣孟的救命恩人。相信「善有善報」,內心自會坦坦蕩蕩。

 

163、小心謹慎無咎 高位難保其終

[原文]

    小心謹慎者,必善其後,暢則無咎也;

    高自位置得,難保其終,亢則有悔也。

[譯文]

    小心謹慎的人,遇事後一定會妥善地處理善後小事,這樣保持謹慎就會永遠通達不會犯下過錯;身居高位的人,難以保持此地位的長久,因為事物達到頂峰後必然會走下坡路。

[評語]

    《易經》中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之句,所以無咎,無非是因為小心謹慎,不犯過失。即使權高勢重,如不自善其後,也會自毀前程。

天下事不可能恆常不變,萬物都有盛衰,「月滿則虧」就是這個道理。高山之旁必有深淵,若為自己的榮華富貴洋洋得意,跌入深谷的日子遲早會到來。

164、勿以耕讀謀富貴 莫以衣食逞豪奢

[原文]

    耕所以養生,讀所以明道,此耕讀之本原也,而後世乃假以謀富貴矣。

    衣取其蔽體,食取其充饑,此衣食之實用也,而時人乃藉以逞豪奢矣。

[譯文]

    種田是為了滿足生活所需,讀書是為了追求真理,這就是種田和讀書的本來意義,而後世之人卻借耕田讀書謀取富貴。衣服是為遮羞和禦寒,食物是為了充饑,這些就是衣服和食物的實際價值,而現在的人卻以此作為顯示奢侈的手段。

[評語]

    古人以田多為富,已失耕種本意,這和現在許多人以炒地皮,買賣房圖利,而無耕作、居住之實是一樣的。讀書是用來明理的,以讀書 求富貴,同樣失去了讀書的本意。

    穿衣原是為了保暖和蔽體,吃飯原是為了免除飢餓。講究衣食可以說是一種審美情趣,但超過了一定限度,就轉變為虛榮了。虛榮的背後往往都是一顆寒酸的心。

 

165、貴而無能則恥 官而不管亦羞  [原文]

    人皆欲貴也,請問一官到手,怎樣施行?

    人皆欲富也,且問萬貫纏腰,如何布置?

[譯文]

     人人都希望地位高貴,請問官位到手後,怎樣去施行政務?人人希望富有,請問那些腰纏萬貫的富翁們,如何安排使用這些金錢。

[評說]

    金錢可以有很多用途,如果不懂去使用,這筆錢和一堆廢紙又有什麼區別呢?

    為官不是去享受他人勞動成果,而是保護他人的勞動成果,如果為官的不民服務,和沐冠陋猴又有什麼區別呢?

166、安得一服清涼散,人人解醒  [原文]

    醒食中山之酒,一醉千日,今之昏昏逐逐,無一日醉。趨名者醉於朝,趨利者醉於野,豪者醉於聲色車馬。安得一服清涼散,人人解醒。

[譯文]

    飲了中山人狄希釀造的酒,可以一醉千日。今日世人迷於俗情世務,終日追逐聲色名利,可說沒有一日不在醉鄉。好名的人醉於庭官位,好利的人醉於民間財富,豪富的人則醉於妙聲、美色、高車、名馬。如何才能獲得一劑清涼的葯,使人人服下獲得清醒呢?

[評語]

    飲了中山酒,要醉上千日,千日之後,還有醒時。而能使世人昏昏逐逐,一生猶不醒的,無非是以名利作曲、以聲色為水,所釀出來的慾望之酒。這種酒初飲時心已昏醉,不知身在何處。再飲之後因渴而求,求而愈渴,渴而愈求,終至一生性命與之,而不復醒。此時若問「心在何處?」心已失落在名利聲色之中;若問「身在何處?」身已追逐幻影而不止歇。中山酒只能醉人千日,千日之中不能自主;慾望之酒可以醉人一生,一生之中不能自主,但世上很多為此至死而不醒的人。

    酒醉的人,只要給他喝下「醒酒湯」就能清醒,然而,在名利聲色中沉醉的人,要如何喚醒他呢?有什麼樣的清涼劑能喚醒心的迷醉?也許只有清醒人留下的清醒語吧!在醉夢中做的事都是紛亂的、幻影的事,只有醒來才能做一些真實的事,因此,"醒』是第一要務,惟有醒了,生命才可貴,天地宇宙才真實。

167、澹泊之守,鎮定之操

[原文]

    澹泊之守,須從濃艷場中來;

    鎮定之操,還向紛紜境上過。

[譯文]

    淡泊清靜的操守,必須在聲色富貴的場合中才試得出來。鎮靜安定的志節,要在紛紛擾擾的鬧境中考驗過,才是真工夫。

[評語]

    蓮花被人視為純潔的象徵,是因為它出污泥而不染。一個人心境的澹泊,亦是如此,真正的恬淡不是未經歷過世事的空白,而是經歷任何聲色豪富的境遇,都能不著於心。有的人在貧窮中守得住,在富貴中卻守不住;有的人在富貴中守得住,在貧窮中卻守不住。能夠澹泊,就是不貪濃艷之境,而這澹泊之心,有的是從修養中得來,也有的是天性如此。

    「定」是不動搖的意思,世間的五光十色,驚聲軟語,足以誘動心志的事物實在太多,而身處塵世能不動搖的又有幾人?大多數人在名利中動搖,在身心的利害中動搖。泰山是不動搖的,但泰山崩於前,卻不能不動搖。動搖的人是受環境的牽動,環境要他向東,他便不能向西。不動搖的人是不為環境所動的,反之,環境將以他為軸心而轉動。在紊亂的環境中能保持安定的心境,才能掌握自己的方向。

168、市恩不如報 德之為厚

 [原文]

    市恩不如報德之為厚,要譽不如逃名之為適,矯情不如直節之為真。

[譯文]

    給予他人恩惠,不如報答他人的恩德來得厚道。邀取好的名聲,不如逃避名聲來得自適。故意違背常情以自鳴清高,不如坦直的做人來得真實。

[評語]

    故示他人恩惠以取悅對方稱為「市恩」,有買賣的意思,因此,「市恩」大部分是懷有目的的,或者是安撫,或者是冀望有所回報,這和買賣並無不同,恩中既無情義,也不足以令人感謝。但是,無論是市恩,或是出於誠意的恩惠,總以回報為上。一個人一生承受自他人的恩德不在少數,報之猶恐未及,豈有時間故示他人恩惠呢?所以,市恩不如報德為厚。而最大的報德在於以德報之,不在於報惠。

    所謂盛名累人,人人都想獲得名聲,並以此為榮,殊不知名聲只是一種空洞的聲音,雖能滿足某些虛榮感,無形中卻會成為一種束縛人的東西。許多知名人士,言行舉止戰戰兢兢,便是最好的例子,倒不如逃名來得逍遙自在,免除心理上的負擔。

    做人只要真實,保有一己的人格就夠了,何必做些假象,不但弄得自己不自在,久而久之,別人也會不敢信任。所謂「真」,就是出於「誠」,做人要出於誠意,凡是不出於誠意的表現,就是矯揉造作。

169、使人有面前之譽,不若使人無背後之毀

 [原文]

    使人有面前之譽,不若使人無背後之毀;使人有乍交之歡,不若使人無久處之厭。

[譯文]

    要他人當面讚譽自己,倒不如要他人不要在背後毀謗自己。令對方對自己產生初交的歡喜,倒不如相交久了而不會令對方產生厭惡感。

[評語]

    人多是虛偽客套的,要讓他人當面讚美自己並不困難,而要他人背後不批評自己,卻不是容易的事。即使有不對的地方,由於礙於情面,或是利害關係,鮮有願意撕破臉,當面指摘對方的。在背後就不同了,要他人不罵自己,除非自己不犯錯,沒有可被人評議之處才能勉強做到。因此,面前之譽並不表示自己做人成功,背後之譽才算成功。背後之譽遠不算完美,背後無毀更為難得。

    人初相識總是充滿著一份好奇感和新鮮感,因彼此的契合而歡喜,然而這時的交往就個人而言,不過是冰山尖端的互望而已。人在初見面時不會把自己的缺點暴露出來,見到的往往只是好的一面,因此,第一印象遠較平日來得完美。但是,日久見人性,一旦新鮮感消失,最初的親切感也會因為缺點的增加和距離的拉長而改變。

    事實上,最初的親近和歡欣經常只是幻像,必然會遭到破滅。交往長久後的親切才是真正的親切,因為那時整個缺點都已被了解和接受,而能以完整的人格交往,此時的歡喜才是真正的歡喜。「使人有乍交之歡,不若使人無久處之厭。」一方面要我們不要在初見時掩藏自己,只以好面目與人交往,這樣才不會有日後感到不實的厭惡感。

170、天薄我福,吾厚吾德以迎之

[原文]

    天薄我福,吾厚吾德以迎之;天勞我形,吾逸吾心以補之;天厄我遇,吾亨吾道以通之。

[譯文]

    命運使我的福分淡薄,我便增加的品德來面對它。命運使我的形體勞苦,我便安樂我的心來彌補它。命運使我的際遇困窘,我便擴充我的道德使它通達。

[評語]

    福分薄,是指外在的物質環境不豐厚,或者生命的外緣常有缺憾,如果內心沒有深厚的修養,往往要怨天尤人,感到不滿足。相反地,深厚的心靈修養能使人安然自適,將一切驅出腦際。有時命運會使我們的形體十分勞苦,倘若我們的心也跟著緊張,那真是要身心俱疲了。形體的疲勞並不能使心靈疲勞,如果將心放在輕鬆甚至快樂的境界中,那麼,即使形體再勞苦,心情還是愉快的。

    人的際遇無常,困厄在所難免,此時更不可灰心喪志,不如充實自己的學問,擴充自己的心胸和道德。困厄的產生,往往是自己能力不夠的緣故,若能抱如是想,必能在一種寬闊的心境下將困厄突破或解決,即使不能解決,有開闊的心胸和通達的道德,至少內心不會因此而沮喪。

  171、澹泊之士,必為濃艷者所疑

[原文]

    澹泊之士,必為濃艷者所疑;撿飾之人,必為放肆者所忌。事窮勢蹙之人,當原其初心;功成行滿之士,要觀其末路。

[譯文]

    恬靜寡慾的人,必定為豪華奢侈的人所懷疑。謹慎而檢點的人,必定被行為放肆的人所嫉恨。一個人到了窮途末路,我們應看他當初的本心如何。一切功成行就的人,我們要看他以後要怎麼繼續下去。

[評語]

    過慣豪華奢侈生活的人,並不相信有人能過淡泊的生活,認為甘於淡泊是沽名釣譽,非出於本心。吃慣肉的人決不知菜根的香甜,所以他們不免要加以懷疑。行為放肆的人,常要忌恨那些言行謹慎的人,因為這些人使他不能自在,使得他的放肆有了對照,而令人大起反感。事實上,檢飾的人不過是在自我約束,而放肆的人則不能忍受自己的放肆,所以才要忌恨謹慎的人。

    一個人會走到窮途末路,要回溯到他最初的發心,和整個過程中用心的轉變。有許多原本成功的人,後來失敗了,就是在成功之後用心有了轉變,或是最初發心時便已埋下失敗的種籽。一件事情的歷久不衰與一個人的發達,無非是行其可行而不倒行逆施,加上長久的努力不懈。若是最初心意便不正確,或是成功後改變原有的精勤,那麼,即使一時成功,也無法持久,終將走到事窮勢蹙的地步。一個現時十分成功的人,我們也要如此地看他,得意不可忘形,上至峰頂還要順路下至山谷,才不至於困在山頂,跌得鼻青臉腫。

172、好醜兩得其平,賢愚共受其益 

[原文]

    好醜心太明,則物不契;賢愚心太明,則人不親。須是內精明,而外渾厚,使好醜兩得其平,賢愚共受其益,才是生成的德量。

[譯文]

    分別美醜的心太過明確,則無法與事物相契合。分別賢愚的心太過清楚,則無法與人相親近。內心應該明白人事的善處與缺失,處事卻要仁厚相待,使美醜兩方都能得到平等,賢愚都能受到益處,這才是上天生育我們的德意和心量。

[評語]

    美醜並無一定的標準,要看個人的喜好而定。如果對事物美醜太過挑剔,則世上沒有幾件事是我們能夠接受。老子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善惡美醜原是相對的,如果執著於自己所相信的美,而不能接受整個世界的本有現象,那便是「與物不契」。相同地,賢愚之分也是如此,孔子教人不分愚賢不肖,倘若只接受賢者,而摒棄愚者,豈不是使賢者愈賢而愚者愈愚了嗎?普天之下又有幾人能成為他人眼中的賢者?尚賢棄愚,難怪要與大多數人不親了。


    處世應當心中明白而外表渾厚,所謂心中明白,就是知道人事的缺失,而外表渾厚,則是悉數接納,使賢而驕者謙之,愚而卑者明之,各獲其利。就像陽光之化育萬物,既照園中牡丹,也照原野小草,使兩者皆欣欣向榮,這才是上天的好生之德。

173、情最難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

[原文]

    情最難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終不失性。

[譯文]

    情愛最難保持長久,所以情感豐富的人終會變得淺薄無情。天性本有一定的常理,所以率性而為的人終不會失去他的天性。

[評語]

    「情到深處情轉薄」,一方面是因為情甚苦,一方面是因為情愛難久。情是一種執著,因此不得必苦;情又是一種難以捉摸的思念,因此掌握甚難,再加上生命短暫,環境多變,見人不見心,見心不見人。能由情愛之中得到短暫歡樂的人畢竟只是少數,而無常迅速,至親至愛也敵不過生死的摧殘。所以,多情之人在備嘗捉弄之後,多半要遠離情感,而變得寡情了。

    任性並非放肆,而是返觀本性而順隨之。人性在未受外界誘惑之前,原是天真淳樸,自由快樂的。然而,因為種種物慾名利的牽連,知識的分割,很容易便會受到蒙蔽。但這種天性並未失去,在人擺脫物累,忘卻塵勞時,又會炯然呈現。因此,率性而為的人仍不失人的本性,而放肆於美酒聲色的人,卻戀物而迷失了本性。

174、真廉無名,大巧無術

[原文]

    真廉無廉名,立名者,所以為貪。大巧無術,用術者,所以為拙。

[譯文]

    真正的廉潔是揚棄廉潔的名聲,凡是以廉潔自我標榜的人,無非是為了一個「貪」字。最大的巧妙是不使用任何方法,凡是運用種種技術的人不免是笨拙的。

[評語]

    為廉潔而立名,雖不貪利,卻是貪名。這和許多人做了好事一定要把名字公布出來是一樣的,無非為了博取一個善字而已。其實,廉潔原是本分,由於有貪官污吏的存在,才使廉潔成了難得的事。廉聲能為世人稱道,是因其難得,若是官官都能廉潔,廉潔成了稀鬆平常的事,又何必為此而立名呢?

    一術對一事,此巧不可對彼事,因此,用術之人若為術所困,這個時候,巧術便成了拙術。真正的巧在來時不立,立而不滯,這樣才能應萬物而生其術,不因一術而礙萬物。所以說大巧無術,要能兵來將擋,若是滯於術之為用,一旦事出突然,便毫無辦法了。

175、厭名利之譚者,未必盡忘名利之情  [原文]

    譚山林之樂者,未必真得山林之趣;厭名利之譚者,未必盡忘名利之情。

[譯文]

    好談山居生活之樂的人,未必真能由山林原野中得到樂趣。好在口頭作厭惡名利之論的人,未必真的將名利完全忘卻。

[評語]

    有許多事情,表面和事實往往相差甚遠。就如好談山林之樂的人,總以久處塵囂中的人居多,真正了解山林之趣的人,早已身處其境而不返了。有許多樂趣,是言語所不能道盡的,世人掛在口頭以為風雅的,又豈能得到其中的真趣?能談的不過是耳聞目見的事罷了,那些耳不聞目不見的事,就無從說起了。

    好作厭名利之論的人,內心不會放下清高之名,這種人雖然較之在名利場中追逐的人高明,卻未必盡忘名利。因為這些人形雖放下而心未放下,口是而心非。名利猶如賭博,是以全部身心為籌碼,去換取空無一物的東西。但名利本身並無過錯,錯在人為名利而起紛爭,錯在人為名利而忘卻生命的本質,錯在人為名利而傷情害義。就如酒,淺嘗即可,過之則醉。然而普天之下又有幾人飲下此酒而不醉?即使是反對名利之人,到底是反對名利的本身呢?還是反對人對名利的迷戀呢?如果本身已完全對名利不動心,自然能夠不受名利的影響。

176、伏久者,飛必高;開先者,謝獨早

[原文]

    伏久者,飛必高;開先者,謝獨早。

[譯文]

    伏藏甚久的事物,一旦顯露出來,必定飛黃騰達;太早開發的事物,往往也會很快的結束。

[評語] 

    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準則,在長久的潛伏下,已將內涵歷練得充實飽滿,一旦表現出來,必定充沛淋漓,而能「不飛則已,一飛衝天。」如果沒有這些長久的潛伏,又何能「飛必高」呢?

    「開先者,謝獨早。」也是很合理的,因為太早開發,各方面無法配合,自然很快就竭儘力量而凋萎。「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就是因為太早開發,不到中年便都成了平庸的人。倒是那些年輕時沒沒無聞的人,在歲月中不斷儲備實力,而終成了晚成的大器。生命之經驗和寶藏的開發也是如此,就像一罐酒一樣,愈陳愈香,要讓它在歲月中醞釀、成熟,才會是一罐好酒。

 177、天欲禍人,必先以微福驕之

[原文]

    天欲禍人,必先以微福驕之,要看他會受。天欲福人,必先以微禍儆之,要看他會救。

[譯文]

    天要降禍給一個人,必定先降下一些福分使他起驕慢之心,目的要看他是否懂得承受的道理。天要降福給一個人,必定先降下一些禍事來使他引起警覺,主要是看他有無自救的本領。

[評語]

    老子說:「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又說:「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舉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天道尚且如此,何況人事。

    得微福而驕慢,驕慢便是禍根,福本不厚,又以驕慢削之,可見不堪受福,惟有降禍了。驕慢非但天不降福,人也不助其福,因為人人皆厭惡驕慢之人。天寵既失,人和又無,微福必無法維持長久。福盡禍來,不堪受福,又何堪受禍?若得微福而不驕,即使是禍來,心也不驚。受福不驕,受禍不苦,是深明福禍之道,只有不為外物動心的人才能做到。

    欲降福而先降禍,是天之善意。不明禍何能降福?一旦福去禍來,又豈能消受得了?先以微禍儆之,若能救助,即使是他日禍來,也能如此救助。達人處禍不憂,居福不驕,知福禍在於一己所為天意雖然不測,總之在能自救,心則常保泰然。

178、世人破綻處,多從周旋處見

[原文]

    世人破綻處,多從周旋處見;指摘處,多從愛護處見;艱難處,多從貪戀處見。

[譯文]

    世人多在與人交際應酬時,在行為上有了過失。指責對方,是出於愛護的緣故。而會覺得放不下,則是貪愛留戀所造成。

[評語]

    好在人情場上作周旋的人,必定在人情場上見過失。交際應酬,本難面面俱到,此處應付得了,他處必定不及應付,恁是八面玲瓏的人,也難免落得個虛假油滑之名。何況交多必假,窮於應付,難免虛與委蛇,全天下都是好友,就是聖人也難以做到。周旋到煩人處,恩多反怨,種種嫌隙生。

    愛之故而責之,責備是要他好,如果不愛,任他死活,毫不相關,又何必責之。責也有道,要責其堪受,以愛語導之。若是不堪接受,那麼愛中生怨,責之又有何效。

    人情的艱難,往往在於留戀。貪生者畏死,戀情者畏失。大凡著於何處,何處便難;難捨何處,何處便難。惟有能舍一切難捨,不貪一切可貪的人,才能自由自在行於世間,而不為一切所縛。

179、山棲是勝事

 [原文]

    山棲是勝事,稍一縈戀,則亦市朝。書畫鑒賞是雅事,稍一貪痴,則亦商賈。詩酒是樂事,稍一曲人,則亦地獄。好客是豁達事,稍一為俗子所擾,則亦苦海。

[譯文]

    山居本是愉快的事,如果起了貪戀,又與俗世有何不同?愛好書畫是高雅的行為,但過於無厭,跟商人並無二致。作詩飲酒原是樂事,若是屈從他人,敷衍應付,則如同地獄。好客交友是令心胸舒暢之事,一旦成了俗人喧鬧的場所,亦成了苦海。

[評語]

    山居的本意是要遠離塵囂。如果對山林起了熱情,豈不是有違本意嗎?每見名山勝景,大興土木,原味盡失,加上遊人缺乏公德,滿地果皮紙屑,那麼山林又何異於市場。寫字繪畫,原本是風雅的事,若必以巨金購置名家之作而後甘,則淪為買賣,雅意盡失,成為炫財傲富的事。

    作詩飲酒,要起之於興,發之於情,倘若既無興緻,又無情趣,徒然為了應付而為之,就十分痛苦了。好客亦是如此,可以舒展胸懷,若是來者不拒,喧騰一堂,或者俚曲艷調,吆五喝六,不僅令人頭痛,避之猶恐太遲。所以,事不能貪,不能俗,一旦流於貪俗,則與世俗無異,又何來勝事、雅事、樂事和豁達事之分呢?

180、輕財聚人,律已服人 
[原文]

    輕財足以聚人,律已足以服人,量寬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譯文]

    不看重錢財可以集聚眾人,約束自己則可以使眾人信服,放寬肚量便會得到他人的幫助,凡事率先去做則可以領導他人。

[評語]

    任何事情均有其相成之道,在相處方面,則是指做人的態度。財是眾人所希求的,如果太重視錢財,而將利益一把抓,他人得不到利益,便會離開你。相反地,將利益與他人共沾,甚至捨棄個人的利益,他人心存感激,自然就不會背叛你,所以說「輕財足以聚人」。自我約束是使人心悅誠服最重要的方法,因為人人心中都有個平等觀念,你能做的事他便能做,如果不能約束自己,又怎能要他人約束自己。律已甚嚴,使人心生敬意,自然就肯聽從你了。

    俗話說:「宰相肚裡能撐船。」肚裡不能撐船,早就下台鞠躬了。肚量狹窄,必然不能容人,也無法得到他人的愛戴,而紛紛離去。大廈失去了支柱,豈有不塌之理。因此欲得人才而善用之,首先要有容人的雅量。凡事帶頭去做,才足以領導他人。因為,事情來時,多數人都是猶疑不定,或者不信任,或者畏懼,如果領導的人也如此的話,事情便難望辦成。反之,能洞燭先機,解除疑惑,不畏艱難地去做,那麼他人便一掃疑惑,而欣然跟從了。

181、將難放懷一放,則萬境寬

[原文]

    從極迷處識迷,則到處醒;將難放懷一放,則萬境寬。

[譯文]

    在最易令人迷惑的地方識破迷惑,那麼無處不是清醒的狀態。將最難以放下心懷的事放下,那麼到處都是寬廣的路。

[評語]

    「迷」就是失去了自己的道路。生命中有許多事情會讓我們迷惑,智者在未迷失自己之前就已識破,故而不取;愚者卻連一些簡單的歧路也不能看出,甚至因此往而不返。倘若能識破這種虛假,就不會再浸沉其中,可惜人們往往走出這一個迷惑,又進入另一個迷惑之中。就個人而言,如果最令人沉醉的事物都能一一看破,那麼就很少有能讓他迷惑的事了,自然就能處處清醒。

    讓人覺得難以放下的,無非是名利、得失和憎愛。難捨名利的人,如果沒有名利便覺得呼吸困難。生命不可愛,一旦得到名利又怕失去,仍然覺得呼吸困難,生命難可愛。而心懷憎恨的人眼中看到的人可恨,心中想到的事可恨,連腳下踩的路都會令他生厭,何況是難捨的事。至於情痴愛聖們,則你愛我不愛,我愛你不愛,好不容易兩人相愛了,今天吵架,明天冷淡,後天又不得不分離。

    人心牽牽纏纏,天地卻始終遼闊。眼前無路往往是心中無路,心中無路則是自己搬來石塊擋道,如果將石塊拿走,自然萬境寬廣,諸事順遂。

182、大事難事看擔當,逆境順境看襟度

 [原文]

    大事難事看擔當,逆境順境看襟度,臨喜臨怒看涵養,群行群止看識見。

[譯文]

    逢到大事和困難的時候,可以看出一個人擔負責任的勇氣。遇到逆境的時候,可以看出一個人的胸襟和氣度。而逢到喜怒的事時,則可看出一個人的涵養。在與群眾同行同止時,也可看出一個人對事物的見解和認識。

[評語]

    一般人遇到自己所不能解決或是無力承擔的事時,往往容易採取逃避的態度,或自我保護的措施。但若人人都採取這樣的態度,豈不是無人來擔重任了嗎?所以,逢著大事或難事時,便可看出一個人的擔當。一有胸襟氣度的人,在面臨逆境時不會怨天尤人,他能接受順境,也能接受逆境,因為他明白世事不可能十全十美,尤其需要人的努力。

    喜怒最易使人心動而失去正確的判斷力,喜要能不得意忘形,怒要能明白事理,所以有涵養的人往往不易為喜怒所動,一方面是真正可以喜怒的事並不多,一方面也是怕因喜怒而判斷錯誤。一般人容易隨別人的行止,而和他們做出同樣的事,但別人所做的事不一定是對的,真正有識見的人心中自有取捨,而不會盲目地追隨。

 183、以我攻人,不如使人自露

[原文]

    良心在夜氣清明之候,真情在簞食豆羹之間。故以我索人,不如使人自反;以我攻人,不如使人自露。

[譯文]

    在夜晚心境平和的時候,容易看出一個人的真心,而真實的情感在簡單的飲食生活中,最能流露出來。因此與其不斷去要求人家,不如使其自我反省。與其攻擊他人的弱點,不如使其自我坦白錯誤。

[評語]

    白日喧擾,無暇靜想,人較易依一時的慾念而昧理行事。等到萬籟俱寂,一燈獨坐,細想一日言行,才覺多有不是,而生慚意。因此,夜氣清明時,最容易自我反省。

    真情不在錦衣玉食,而在簞食豆羹,因為錦衣玉食味濃,人心易貪戀而忘情,簞食豆羹味淡,人心不生執著反易流露。就如以酒交友多入昏沉悔恨,以茶交友反見情意長久,道理是相近的。

    為了改變一個人的行為而不斷去要求他,不但自己疲累,他人也會生厭,倒不如讓他自覺其非,才是根治之道。同樣的,與其去攻擊他人的惡行,使他惱羞成怒,不如使他自慚而向人坦白,才是最好的辦法。如此既不會疲累生厭,也不會令人惱羞成怒,不是一舉兩得的事嗎?

184、寧為隨世之庸愚,勿為欺世之豪傑

 [原文]

    寧為隨世之庸愚,勿為欺世之豪傑。

[譯文]

    寧可做一個順應世人、平庸愚笨的人,也不要做一個欺騙世人、才智高超的人。

[評語]

    大好大惡之人,往往才智高人一等。多見世人死於欺世的豪傑之手,而不見世人死於庸愚之口。才智不足,固不足以為論,而才智匹配的人,如果心術不正,專圖一己之利,其才智無非是吃人的工具,如何稱得上是豪傑?如王莽、曹操之輩即是。

    豪傑之為豪傑,在於能運用才智造眾人之福,否則只能稱之為梟雄寇盜,所謂欺世之豪傑,便是指這一類的人而言。一般人不甘做庸愚,而寧願做豪傑,無非是為了表現自己,少有發心為眾人謀福利的,這樣的發心,即使才智足夠,難保將來不欺世盜名。倒不如安守平庸,免得貽人口實。豪傑之心甚苦,不能擔其苦的不足以為豪傑。庸愚易為,守善隨世,又有幾人甘心為之?人貴自知而不自限,庸愚之徒與欺世之輩相較,卻是大大的豪傑呢!

 185、習忙可以銷福;得謗可以銷名

 

[原文]

    清福上帝所吝,而習忙可以銷福;清名上帝所忌,而得謗可以銷名。

[譯文]

    清閑安逸的享受是上天所吝惜給予的,如果使自己習慣於忙碌,則可以減少這種不善的福分。美好的名聲是上天所禁忌的,如果受到他人的毀謗,則可以減輕由名聲所帶來的負擔。

[評語]

    清閑安逸的日子並非人人都能過的,不僅上天不容許如此,人們也不容許太過清閑的人。人在清閑中容易懶散,逐漸失去生命的活力,甚至生出悲觀的思想,這是因為身體閑了,腦子卻不得閑。每見一生辛苦的人,一旦退休下來,卻不懂得如何排遣生活,過不了幾年,就衰老而死這是上天吝福呢?還是人不堪無聊么?倘若能夠利用這難得的空閑,做些有意義的事,就不至於如此了,所以說「習忙可以銷福!」

    名聲是不容易維持的,而且也是累人的事。所謂「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完美的名聲有時也會帶來禍害。因此,如果遭到他人毀謗,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因為名聲既然受損,就不易遭人嫉妒,而可以擺脫盛名之累,做些自己喜歡的事。

186、一念之善,吉神隨之 

[原文]

    一念之善,吉神隨之;一念之惡,厲鬼隨之。知此可以役使鬼神。

[譯文]

    一個善的念頭,可以獲得降福的吉神呵護,而一個惡的念頭,就會招來為禍作災的惡鬼,明白這一點便可以差使鬼神了。

[評語]

    我們內心的每一個念頭,雖不具備吉神惡鬼的形象,由於心念與之相通,心懷善念的人,自蒙吉神呵護,心懷惡念的人,自與惡鬼同途。任何善惡的念頭,未發諸行為之前,在心中已然自己承受。心中充滿恨意的人,心已在地獄;心中充滿善意的人,由於善意帶來的歡喜,便如同身在天堂。

    善惡而付諸行為的,在佛家又有三種承受的方式,一是今生承受其果,作姦犯科而遭制裁的便是此類。另外兩種是下一生或是來生再承受。所謂吉神與厲鬼,其實完全在於我們自己。鬼神不能禍人,福禍惟人自取。為善的人心胸舒坦,本身就是自己的吉神。為惡的人心中充滿蒺藜,本身形同惡鬼,還會有惡鬼不認他為同類,而黏著他嗎?

187、夢裡不能張主;泉下安得分明

[原文]

    眉睫線交,夢裡便不能張主;眼光落地,泉下又安得分明。

[譯文]

    雙眼閉上,在夢裡便不能自作主張。眼光落到地下,想到夢中都不能自主,死後又怎能了了分明呢?

[評語]

    人在白日凡事諸多主張,追逐聲名美色,爭強鬥勝。但是夜來,眉睫才一交合,或為虎狼所追逐,或為惡人所包圍,或與所愛而分離。即使最親愛的人,夢中也彷彿對面不識。這與白日的意氣風發,事事必以自己為中心大異其趣。然而,白日的自己又何嘗是自己的主人,夢中以為真實的,白日不也一樣以為真實嗎?反倒是夢中的自己,說明了自己的渺小。好夢固然留不得,惡夢也避不去,較之受到種種環境牽制與命運擺布的白日,夢又何嘗不是更真實的一面呢?

    佛家說生命有六道輪迴,又說死後有四大分離的種種可怕現象,稱我們這個色身為幻身,都是不無道理的。我們所追逐的一切在永恆的時空看來只是渺小的幻影,因此,在面對死亡的時候,許多事情都可以釋懷了。

188、人了了不知了,不知了了是了了
 [原文]

    佛只是個了仙,也是個了聖。人了了不知了,不知了了是了了;若知了了,便不了。

[譯文]

    佛只是個善於了卻執情的神仙,也是個善於了卻煩惱的聖人。人們雖然耳聰目明,卻不知該了卻一切煩惱,不知凡事放下便已無事,若心中還有放下的念頭,便是還未完全放下。

[評語]

    人自以為很聰明,卻不知整日活在煩惱慾望的束縛中而不能自己。很多事情未來時起渴望妄執,已來時生非分追逐,去後復在心中念念不忘,全不知放下的快樂,而不斷地以慾望自我煩惱束縛。

    也有人明了到這一點,便躲到山中將心放去,認為這才是放下一切的方法。殊不知這種以為自知的了了,其實是不了,因為心中還有對放的執著,這個「放」字成了無形的枷鎖,使他動彈不得,不敢接觸任何事物。這在佛家看來是小承不究竟的做法,是為佛所呵責的。蓮花居水而不沾水,若為了怕水而種在旱地,它就會枯萎而死。如果在心中能將煩惱根本放下,連放下的念頭也除去,生於世間而不著於世,那就是真的「了了」,也是個人間的了仙。

189、人我往來,是天下第一快活世界

[原文]

    剖去胸中荊棘以便人我往來,是天下第一快活世界。

[譯文]

    將心中自傷傷人的棘刺去除,開放平易的心胸和人交往,是天下最令人舒暢歡喜的事了。

[評語]

    一個人的心中一旦存有不平之氣,在與人交往時就容易傷人,即使是閉門獨處也會傷害自己。什麼是妨礙我們與人交往的荊棘呢?無非是埋藏在人心的不信任、嫉妒和自私,這些造成我們拒絕將心胸坦誠開放,即使在形體上與他人握手,心卻背道而馳。

    人是需要友誼的,友誼使我們歡笑、歌唱,更使我們患難與共。友誼就像一扇門,需要自己去挖掘,你不去扣門,他人如何會為你開啟?你不打開,別人又如何進來?同樣地,不把屋內的荊棘除掉,不但自己不能安居,別人又怎肯進來呢?

    有一首極可愛的詩歌:「君擔簦,我跨馬,他日相逢為君下;君乘車,我戴笠,他日相逢下車揖。」如果能剖去胸中荊棘,獲得這樣的友情,豈不是天下第一快活的事?整個世界在我們眼中不是顯得更完美嗎?

190、居不必無惡鄰 [原文]

    居不必無惡鄰。會不必無損友,惟在自持者兩得之。

[譯文]

    選擇住家不一定要避開壞鄰居,聚會也不一定要除去有害的朋友。如果自己能夠把持,那麼即使是惡鄰和損友,對自己也是有益的。

[評語]

    要找一個全是好人的地方住下,是不可能的事。所謂惡鄰,有時是品德惡劣,有時是行為惡劣。譬如你要睡覺他練鼓,你要讀書他唱歌。因為相處在接近的空間里,必定會有趣味相衝突的時候。但若將垃圾丟在他人門口,或是任由貓狗隨地便溺,就令人無法忍受了。

    眾人相聚,難免有一些逢迎拍馬,或是言談粗鄙的人。這些在我們進入社會後,都不難見到。這時到底是與他們同聲相應?還是他飲他的花酒,我喝我的清茶呢?

    其實,無論是惡鄰或是損友,換一個角度來看,無非是考驗我們的涵養和定力。倘若我們與鄰居吵架,也丟垃圾在他家門,放狗在他家拉屎,我們不也成了毫無涵養的惡鄰了嗎?很多事情稍加忍耐也就過了,即使交涉也要依理而行。至於損友,那完全就看自己的把持了,如果定力足夠,絕不會被人影響。能善自把持的人,無論是什麼樣的惡鄰或損友,不過是他的試金石罷了。

191、君子小人,五更撿點

 [原文]

    要知自家是君子小人,只須五更頭檢點,思想的是什麼便得。

[譯文]

    要知道自己是有道德的君子,還是沒有品德的小人,只要在天將明時自我反省一下,看看自己所思所想到底是什麼,就十分明白了。

[評語]

    君子和小人的分野,在於君子以大我為出發點,小人則以小我為出發點;君子不以利而害義,小人卻因利而傷義。

    五更頭是夜將盡、天將明,也就是一天的活動將要開始的時候。人們追逐了一天後,大部分人在一二更時只求趕快入眠,明天好更有精力重新追逐。到了五更多已睡飽,便會開始盤算一天所要做的事情。這時君子和小人之間所想的就大大地不同了。君子想到的是如何竭盡一己之力,去幫助他人,將份內的工作完成。小人想到的則是如何逢迎達官貴人,如何佔人便宜,如何推託偷懶,吃喝玩樂。

    所以,在這一天將要開始的時候,只要回過頭來看看自己心中盤算的是什麼,君子和小人的分野就十分清楚了。

192、以道窒慾,則心自清 
 [原文]

    以理聽言,則中有主;以道窒慾,則心自清。

[譯文]

    以理智來判斷所聽到的言語,則心中自有主張。以品德修養來摒絕私慾,則心境自然清明。

[評語]

    如果不以理智判斷言語,而逕以感情接受言語,往往會使我們犯下錯誤。因為感情是主觀的,許多語言的發生只是基於一時的情緒發泄,這種話和客觀的事實就有很大的差距。無論是喜是怒,是哀是樂,經常在事後發現言過其實。如果我們在聽話時不能分辨這一點,那麼就會做下錯誤的決定或行為。所以一句話聽到耳中,一定要以我們的理智來判斷,說話的人是出於理智還是情緒,與事實有無出入,這樣才不會被誇大的消息所誤。

    我們的心之所以不能清靜,是因被私慾混濁,同時心胸也因慾望的逼迫而感到喘不過氣來,沒有一刻得到安寧。倘若我們能在道德修養上多下工夫,便可以知道有許多慾望是不應該,也是不必要的,這樣便可減低那些不合理的欲求,而使我們的心趨於平靜。既然不會逼緊自己去滿足私慾,自然能暢通胸懷去呼吸清爽的空氣。

193、先達後近,交友道也

[原文]

    先淡後濃,先疏後親,先達後近,交友道也。

[譯文]

    交朋友的滋味要由淡薄而濃郁,由疏遠而親近,由接觸而相知,這是交朋友的方法。

[評語]

    所謂「先擇而後交,則寡尤;先交而後擇,故多怨。」交朋友並不是容易的事,要獲得真正的知己更是困難。剛開始交往時,看到的常是表面,在表面中有多少真實的成分,又有多少虛偽的成分,並不能一眼看出。如果在這時侯推心置腹,就好像喜歡喝牛奶的人,看到白色的液體就喝下去,結果到了嘴裡才發現是顏料,不僅自己不愉快,別人還要怪你浪費。

    經過仔細的觀察和選擇,由表面而內在,並對對方的人格有了相當的認識,才談得上朋友二字。也只有在這個時候才能決定對方是否值得自己更進一步的交往,這便是先達後近,先疏後親的道理。否則連長相都沒看清楚,就登堂入室,翻箱掀櫃,豈不是莫名其妙,哪會不招來怨尤呢?

194、形骸非親,大地亦幻

[原文]

    形骸非親,何況形骸外之長物;大地亦幻,何況大地內之微塵。

[譯文]

    身體軀殼不值得親近,何況是身體之外帶不走的東西?山河大地不過是個幻影,何況在大地上如同塵埃的我們呢?

[評語]

    佛家說肉身是一個幻而不實的東西,又說「諸法無我」,這對那些愛惜身體猶如至寶的人,不啻是當頭棒喝。事實上,在未生之前,身體是不存在的,死後的屍體也不再是自己,而在中間活著的這個自己,到底幼年的身體才是自己,還是年老的身體才是自己?依照醫學的說法,人體分解起來不過是一些元素罷了,而且三年前的元素與三年後的元素早已全部換過,也就是說三年前的那個身體,三年後已經過代謝的作用排出體外。

    身體既然可以像衣服一樣不斷換新,又有什麼可親的呢?身體都不可親,那些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東西,何嘗是真正屬於自己的呢?整個山河大地乃至於世界,都要在宇宙歲月中有如幻影一般地消失。總擴說來,都不過是幻像,何況是在這大地上如同塵埃一般生生死死的我們呢?又何必不斷地互相傷害,執著不放呢?

195、寂而常惺,寂寂之境不擾 [原文]

    寂而常惺,寂寂之境不擾;惺而常寂,惺惺之念不馳。

[譯文]

    在寂靜的狀態當中,要常保持醒覺,但以不擾亂寂靜的心境為優先。在覺醒的狀態當中,也要常保持寂靜,使得心念不致於賓士而收束不住。

[評語]

    「寂靜」就是讓心中的種種煩惱止息。常人的妄念就像污濁的溝水,要止息妄念,就好比要將溝水止住一般。止住之後還要水澄清,使其變為不動的清水,不再起任何妄念。但「寂寂」並不是教我們像木頭一樣,所以還要有「惺惺」的作用。「惺惺」的心是明了的,有靜有定,而心不迷,不迷就叫做「惺」。「寂寂」屬於「前念不生」,「惺惺」屬於「後念不滅」,「寂寂」里不許有無記,「惺惺」里不許有妄想。若能如此,便不會有什麼煩惱,而隨時隨地都在禪定當中。

    「寂寂」是不動的,「惺惺」是動的。「寂寂」所以自心不受干擾,「惺惺」所以不落在空定當中。若能做到「寂寂惺惺」,則能夠在紛亂的世事中盡一己之力,常保自己心境的安祥寧和。

196、童子智少,少而愈完

[原文]

    童子智少,愈少而愈完;成人智多,愈多而愈散。

[譯文]

    孩童的智識並不多,但是其知識愈少,智慧卻愈完整;成人的智識多,但智慧卻分散而不完整。

[評語]

    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知識和學問固然是由累積而來,然而,一旦累積多了,便成為一種負擔,形成注意力和生命的分散。心力一時在東,一時在西,全著於外界而沒有一個內在的統一。所以老子主張這時要「為道日損」,一天一天地減去妄見,而達到一種「絕學無憂」的境界。

    孩童可以在一朵花中得到無上的樂趣,成人卻無法長久地把精神專註在一朵花上。如果說智慧是指使生命活得更美好而言,那麼,孩童確實比成人更易品嘗生命的滋味。因為孩童單純,成人不單純;孩童完整,成人不完整。所以,許多智者主張活到最後要回到嬰兒的純真狀態,這時候的心態和未成長時的心態,在感受上並無多大的差別,主要的分別在於一個會失去,而復歸的狀態則不會再失去了。

197、無事便思有 閑雜念頭否

[原文]

    無事便思有閑雜念頭否,有事便思有粗浮意氣否;得意便思有驕矜辭色否,失意便思有怨望情懷否。時時檢點得到,從多入少,從有入無,才是學問的真消息。

[譯文]

    沒有事情的時候要反省自己是否有一些雜亂的念頭出現,忙碌的時候要思考自己是否心浮氣燥,得意的時候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是否驕慢,失意的時候要反省自己是否有怨天尤人的想法。能時時這樣細查自己的身心,使不良的習氣由多而少,最後漸漸地完全革除,這才算是真正了解了學問的真諦。

[評語]

    人在無事的時候往往會因為無聊而生出種種雜念,所以在閑居的時候最要將心收住。而忙碌的時候又會變得脾氣暴躁,不能冷靜思考事情,這時若能覺察到自己情緒的浮動,便不會將事情做錯或得罪他人。

    大凡人在得意時,容易高估自己,而將他人看得一文不值。真正有學問修養的人,愈是在得意的時候,愈是言行謹慎,絕不容許心中生出驕慢的念頭,因為他明白驕慢對人、對己都無益處,反易招禍。同樣地,在失意時,他也不會怨天尤人,因為失意的原因無非是自己不努力,或者客觀的條件不佳。如果是自己的不努力,有何可怨?如果是客觀環境不允許,怨又何益?

    學問在於使我們的人格更成熟,生命更圓滿,凡是閑而妄想,忙而氣躁,得意驕矜,失意怨尤的人,往往不能從學問中改善自己的人格,所以才會有那些淺薄的表現。

198、貧賤之人,一無所有 [原文]

    貧賤之人,一無所有,及臨命終時,脫一厭字。富貴之人,無所不有,及臨命終時,帶一戀字。脫一厭字,如釋重負;帶一戀字,如擔枷鎖。

[譯文]

    貧窮低賤的人,什麼都沒有,到將要死去時,因為對貧賤的厭倦而得到一種解脫感;富有高貴的人,什麼都不缺少,到將要死去時,卻因對名利的迷惑而牽連不舍。因厭倦而解脫的人,死亡對他們而言好象放下重擔般的輕鬆;因眷戀而不舍的人,死亡對他們而言就如同戴上了刑具般沉重。

[評語]

    死亡是公平的,它既降臨貧苦之家,也降臨富貴之人,古來多少皇帝夢想著長生不死,結果還是像升斗小民一般,任地下的蛆蟲啃噬。

    對於貧賤的人而言,死亡是一種解脫。由於他們沒有什麼難捨的身外之物,因此,也沒有什麼可以留戀的。所以,活得苦的人,死時常帶著微笑。反之,過慣榮華富貴生活的人,對死亡卻充滿了恐怖,因為,他們在世上所憑藉的東西,沒有一樣可以帶得去。死亡對他們而言,不僅是失去一切,還要面對一個未知的世界。因此,他們死時往往絕望恐懼。

    真正通達的人,無論富貴貧賤,對生死的態度都是一樣的。即使貧賤,也不厭生,因為生命在貧賤之外另有樂趣。即使富貴,也不厭死,因為生命在富貴之中也有疲憊。孔子所說:「未知生,焉知死。」而既知生,又何畏死呢?

199、透得名利關,方是小休歇

[原文]

    透得名利關,方是小休歇;透得生死關,方是大休歇。

[譯文]

    看得透名利這一關,才是小休息;看得透生死的界限,才是大休息。

[評語]

    古今多少豪傑志士,都在名利二字上消磨盡了。眼前的眾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升斗小民看不破「利」字,正如英雄豪傑放不下「名」字一般。因此,營營逐逐,競志斗才,卻不知名利自己到底可保留多久?

    名加於身,滿足的是什麼?利入於囊,受用的又有多少?名如好聽之歌,聽過便無;利如昨日之食,今日不見,而求取時,卻殫智竭慮,不得喘息。快樂並不在名利二字,以名利所得的快樂求之甚苦,短暫易失。所以,智者看透了這一點,寧願求取心靈的自由祥和,而不願成為名利的奴隸。

    面對生死關頭,沒有人不心懷恐懼的,但是,仔細思量,未生之前何曾恐懼?死後與生前又有何不同?佛家論生死,在於心的生滅,心中如果無生滅,自然便無生死可言。「看得透生死關」,實在是指「放得下生滅心」,若能對萬念都以一個不滅的心去相應,那麼便是永恆的休歇了。

200、多躁者,必無沉潛之識 

[原文]

    多躁者,必無沉潛之識;多畏者,必無卓越之見;多欲者,必無慷慨之節;多言者,必無篤實之心;多勇者,必無文學之雅。

[譯文]

    心地浮躁的人,對事情一定無法有深刻的見地。膽怯的人,一定無法有超越一般的見解。嗜欲太重的人,必然不能有意氣激昂的志節。多話的人,必定沒有切實去做的心。勇力過盛的人,往往無法兼有文學的風雅。

[評語]

    浮躁的人,心沒有一個專註和固定之處,自然對事情無法有深入的觀察和見解。而遇事畏怯的人,只會隨著人後去做,避免犯錯,當然不會有超越眾人的見解。嗜欲太重的人,臨到大難來時,什麼都不肯捨棄,能不為自保而變節已是不錯,又怎肯去慷慨赴義氣,捨棄所愛和生命呢?

    好在口頭上論事的人,必定無法切實地篤行,因為他做的速度遠不及講的速度,怎麼可能把每一件事都做好呢?而那些勇力過盛的人,凡事都喜歡以力氣去解決。文學需要細膩的心思,他們的心氣較粗,所以很少能體察文學中那種細微的雅意。

    由此可見,多躁、多畏、多欲、多言、多勇都不是良好的現象,惟有沉潛、卓越、慷慨、篤實,才會有文學之雅,而成為一個完美的聖人。

201、佳思忽來,書能下酒  [原文]

    佳思忽來,書能下酒;俠情一往,雲可贈人。

[譯文]

    美好的情思突然來時,無需佳肴,有書便能佐酒。不羈的情意一發,即使手中無物,亦可以雲贈人。

[評語]

    飲酒重在情趣,若無情趣,再好的酒也是澀的。李白的《月下獨酌》:「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這就是得其情趣。佳肴是肉體的美食,一本好書卻是心靈的美食,苟得其趣,一本好書用以下酒,更見美味。

    俠情是不拘束的,世情贈人以物,俠情贈人以意。贈人以物有盡也有失,贈人以意無盡亦無失。以雲贈人,千里隨君而往,抬頭便見,豈不更見情意的深致。其實,心中一旦不拘泥形式,情意又何在箋箋之物?彼贈人以雲,我贈人以江月,又有何不可呢?

202、生死老病四字關,誰能透過

[原文]

    人不得道,生死老病四字關,誰能透過?獨美人名將,老病之狀,尤為可憐。

[譯文]

    人若對生命不能大徹大悟,生、老、病、死這四個生命的關卡,又有誰能看得破?尤其是傾國傾城的美人和叱吒一時的名將,他們的老病情狀,更使人感到生命的無奈和可憐。

[評語]

    佛陀在年少時,曾隨父王出宮,游於四野,見到農人犁田,十分辛苦,疲憊的牛,受到鞭打,翻起的蟲被鳥雀爭食,他內心十分悲傷,感到眾生互相吞食的痛苦。後來又見到拄杖贏弱的老人,萎黃不能起舉的病人,以及家室送葬的情景,更覺得生命的無常,因此立志出家求道,以解決生命的痛苦,終於在菩提樹下成正覺,廣度眾生。

    佛家看破了生死老病的關頭,而將人的身體當作虛幻不實的東西。人之所以感到痛苦,有生理的因素,也有心理的因素,而且心理的痛苦往往比生理的痛苦來得多,如果在心理上能夠看破,就能夠受苦而不苦了。

    由於色身虛幻,所以,「我」是不實的,肉體之我不斷遷滅固不待言,而心理之我也是剎那不住。過去心已過,現在心不留,未來心未到,這是將心理的我也否定了。「我」既不存在,又有誰在受苦呢?佛家講把種種假象看破,便可以明了本來面目,也就是每一個人本來的佛性,這是所謂的得道。得道後的心態是一種絕對的喜樂和悲憫,不僅克服了生老病死的痛苦,還要教導所有人克服這種痛苦。美人遲暮,名將病老,更說明了生命本身的不圓滿,所以需要我們去領悟。

 203、真放肆不在飲酒高歌 [原文]

    真放肆不在飲酒高歌,假矜持偏於大聽賣弄。看明世事透,自然不重功名;認得當下真,是以常尋樂地。

[譯文]

    真正地不拘於規矩禮數,並不一定要飲酒狂歌,虛假的莊重在大庭廣眾間看來既做作又不自然。能將世事看得透徹,自然不會過於重視功名,只要即時明白什麼是最真實的,就能尋到讓心性感到怡悅的天地。

[評語]

    禮數和規矩是用來與人相待的,倘若彼此都有真性情,又何必用禮數來綁手綁腳,加以限制,但是,一般人總以為惟有飲酒高歌,才能見出真性情,事實上真性情又豈在飲酒高歌?有真性情方有真放肆,沒有真性情徒見其越禮而已。莊重自持固然不錯,但若失卻了本意,只圖做給他人觀看,那便是不真了,只會讓人覺得忸怩作態,令人不舒服。世事看得透徹,功名也不過是百年一戲。人若活得實在,必不會太過於執著功名,即使是志士仁人,所求者無非是為眾人謀福的大事,而不計較一己的私名。真懂得生命情趣的人,絕不會把自己的生命浪費在虛幻不實在的事情上,也不為無意義的事束縛自己的身心,隨時都能保持身心最怡悅的狀態,而不為人情世故所擾。

204、人生待足何時足

 [原文]

    人生待足何時足,未老得閑始是閑。

[譯文]

    人生活在世上若是一定要得到滿足,到底何時才能真正滿足呢?在還未老的時候,能得到清閑的心境,才是真正的清閑。

[評語]

    人自懂事以來,便識得世間的種種需求和期待,以致街上熙熙攘攘,難得一見滿足的表情。「人生待足何時足」,許多人懷有出世的想法,卻以「待得如何如何」來搪塞自己,總希望有個滿足的時候,到那時再尋身心的清閑,目前則只圖一時的滿足。

    事實上,慾望就像與眾人同行,見到他人背著眾多的財物走在前面,便不肯停歇,而想背負更多的財物走在更前面,結果最後在路的盡頭累倒,財物也未能盡用。倒不如陋巷中的顏子,簞食瓢飲便能歡天喜地的生活。若能及早明白心靈的滿足才是真正的滿足,也就不會為物慾所趨使,過著表面愉快,內心卻緊張的生活。若到老時才因無力追逐而住手,心中感到的只是痛苦。在未老時就能明了這一點,必能嘗到真正安閑的滋味。而不再像眾人一樣,如同瞎眼的騾子,背上滿負著糖,仍為掛在嘴前的那塊糖而奔波至死。

205、心君之位也,上離其道,下失其事

 【原文】

    《管子》曰:心君之位也,上離其道,下失其事。毋代馬走,使盡其力;毋代鳥飛,使弊其羽翼。毋先物動,以觀其則。動則失位,靜乃自得。虛其欲,神將入舍;掃除不潔,神乃留處。

【譯文】

    春秋戰國時的名著《管子》中說:人心就好比是國君,主宰著人的一切活動,人心一旦偏離了正道,那麼人的各個部分就難以正常發揮作用。不要代馬匹去跋涉,應當讓它盡到自己的力量;不要代飛鳥去飛翔,應當讓它盡情舒展自己的羽翼。不要搶在外物之前行動,應當冷靜地觀察事物變化的規律。貿然行動就會陷入被動的境地,靜觀其變才會遊刃有餘。去除內心的慾念,高尚的情操才會深入人心,打消齷齪的念頭,才會有神明的容身之地。

 206、積土成山,風雨興焉

 
【原文】

    《荀子》曰: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則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是故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昏昏之事者,無赫赫之功。故聲無小而不聞,行無隱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為善不積邪,安有不聞者乎?

【譯文】

    堆積土石成為山丘,風雨就在山中興起;彙集水流成為淵澤,蛟龍就在淵中產生;積累善行,成為德行高尚的人,自然就會聰明睿智,具備聖賢的心意。所以不積累每次邁出的一小步,就不能到達千里之外;不積累每一條細小的水流,就不能匯成洶湧的江海。所以假如沒有深沉堅定的志向,就不會通曉事理;假如不願踏踏實實地做事,就不會取得顯赫驕人的成績。因此聲音不會細小到讓人無法聽見,行動不會隱秘到讓人無法看見,就好比是美玉藏在山中會使草木豐茂、明珠藏在淵中會使崖岸不枯一樣,只要不斷地積累善行,怎麼會不被人知道呢!

207、學問,就自家身上切要處理會方是

【原文】

    學問,就自家身上切要處理會方是,那讀書底已是第二義。自家身上道理都具,不曾外面添得來。然聖人教人,須要讀這書時,蓋為自家雖有這道理,須是經歷過,方得。聖人說底,是他曾經歷過來。

【譯文】

    學問,必須從自己人生最切要的方面來加以理解,那讀書已是第二位的事情了。自己身上,人生的道理都已具備了,不需要外面添加進什麼。但是聖人教導人們,需要讀這個書時,大都因為雖然自身具備了人生的道理,然必須要親身經歷體悟過,才能懂得。聖人說的,都是他曾經歷過的,體悟而得的體會。

208、絕嗜禁慾,所以除累

 【原文】

    黃石公曰:絕嗜禁慾,所以除累;抑非損惡,所以讓過;貶酒闕色,所以無污;避嫌遠疑,所以不誤;博學切問,所以廣知;高行微言,所以修身;恭儉謙約,所以自守;深計遠慮,所以不窮;親仁友直,所以扶顛;近恕篤行,所以接仁;任才使能,所以濟務;殫惡斥讒,所以止亂;推古驗今,所以不惑;先揆後度,所以應卒;設變致權,所以解結;括囊順會,所以無咎;橛橛梗梗,所以立功;孜孜淑淑,所以保終。

【譯文】

    秦朝末年的哲人黃石公說:戒除不良的嗜好和慾念,就可以避免許多不必要的拖累;克服不良的習慣,就可以少犯許多過失;遠離醇酒和美色,就可以使自己的品行高潔無瑕;躲避各種嫌疑和是非之地,就不會被他人誤解;廣泛地學習,懇切地求教,就可以增長自己的見識;認真修習,少發議論,就可以塑造高尚的人格;恭敬謙虛,勤儉節約,就可以保持清高的節操;周密思考,深謀遠慮,就不會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親近仁者,與正直的人們為友,就可以扶困濟危,造福他人;寬恕他人,身體力行,就可以合乎仁義之道;尊重人才,選賢任能,就可以治理好天下;嫉惡如仇,疏遠小人,就可以平定內亂;總結歷史,正視現實,就可以頭腦清醒;反覆斟酌,全面權衡,就可以應付突發事變;機動靈活,善於變通,就可以化解矛盾,解決疑難;寬厚包容,順其自然,就可以贏得更多的支持;正直耿介,剛正不阿,就可以建立宏大的功業;勤勤懇懇,溫和平易,就可以保證有一個良好的結局。

209、夫志心篤行之術,長莫長於博謀

【原文】

    夫志心篤行之術,長莫長於博謀,安莫安於忍辱,先莫先於修德,樂莫樂於好善,神莫神於至誠,明莫明於體物,吉莫吉於知足,苦莫苦於多願,悲莫悲於精散,病莫病於無常,短莫短於苟得,幽莫幽於貪鄙,孤莫孤於自恃,危莫危於任疑,敗莫敗於多私。

【譯文】

    要想使自己心志專一,行為篤厚,就要在以下各個方面做得恰到好處,從而興利避害:最長遠的打算就是要把各種因素充分考慮到,最能使自身安然無禍的辦法就是忍受屈辱,最緊迫的頭等大事就是修持德行,最能給自己帶來快樂的事就是廣行善事,最能感動神靈的事就是保持內心高度虔誠,最大的明察善斷就是能夠體察物情,最吉利的事就是學會知足,最痛苦的事就是慾望太多,最大的性格弱點就是做事情沒有恆心,最為目光短淺的做法就是只顧眼前利益,最陰險的人就是那些貪婪鄙陋之人,最易招致眾叛親離的做法就是剛愎自用,最危險的事就是任用自己不信任的人,引起失敗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私心太重。

210、氣感之符,清潔明光 

【原文】

    陸子曰:氣感之符,清潔明光;情素之表,恬暢和良。調密者固,安靜者祥,志定心平,血脈乃長。

【譯文】

    漢代人陸賈說:當人真氣通暢時,人的外表就會顯得清潔明亮,光鮮異常;當人內心坦誠時,人的神情就會顯得安閑自得,恬靜舒暢。善於調攝的人精神強固,安於清靜的人平和安祥。意念專註,心緒平定,必定能夠延年益壽,家族興旺

211、以仁安人,以義正我 

【原文】

    董子曰:以仁安人,以義正我,仁,人也,義,我也。仁之法在愛人,不在我愛;義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眾人不察而反之,詭其處而逆其理,鮮不亂矣。


【譯文】

    漢代的大儒董仲舒說:用仁德來安撫他人,用義理來約束自我。仁,是針對他人而言的;義,是針對我自己而言的。推行仁德的關鍵在於愛他人,而不是愛自身;維護義理的關鍵在於端正自身,而不是端正他人。一般人不明白這個道理,反其道而行之,混淆了二者關係,違背了自然天理,怎麼能不引起混亂呢!

212、天下有三門

【原文】

    楊子曰:天下有三門,繇於情慾,入自禽門;繇於禮儀,入自人門;繇於獨智,入自聖門。

【譯文】

    漢代人楊雄說:天下有三種歸宿,如果憑著自己的情慾行事,橫行無忌,就會淪為不齒於人類的禽獸;如果能夠嚴於律己,使自己的行為合乎禮義倫常,才能算得上是純粹的人;如果通過自我不斷修行,福至心靈,超凡脫俗,那麼就可以達到聖人的境界。

213、毋道人之短,毋說己之長
 【原文】

    崔子玉《座右銘》曰:毋道人之短,毋說己之長,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世譽不足慕,惟仁為紀綱,隱心而後動,謗議庸何傷。毋使名過實,守愚聖所臧,在涅貴不緇,暖昧內含光,柔弱生之徒,老氏戒剛強,行行鄙夫志,悠悠固難量。慎言節飲食,知足勝不祥,行之苟有恆,久久自芬芳。

【譯文】

    東漢人崔瑗有一篇座右銘:不要津津樂道別人的缺點,不要時時誇耀自己的優點,施捨給別人不要念念不忘,接受施捨不要忘恩負義。世俗的榮耀不值得羨慕,只有仁愛才是行動的準繩,做事但求問心無愧,哪怕他人造謠誹謗。不要使名聲超過實績,清靜敦厚歷來為聖人所提倡。身處污泥不沾染,懵懵懂懂斂鋒芒,柔弱從來可生存,老子勸人戒剛強,碌碌無為是鄙夫,安閑之中滋味長。謹慎言語節飲食,知足常樂保吉祥,持之以恆勤自修,終究能使美名揚。

 

214、罪莫大於好進,禍莫大於多言

【原文】

    文中子曰:罪莫大於好進,禍莫大於多言,痛莫大於不聞過,辱莫大於不知恥。聞謗而怒者,讒之囮也;見譽而起者,佞之媒也。絕囮去謀,讒佞遠矣。

【譯文】

    隋代人王通說:導致犯罪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急功近利,招致災禍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言語不慎,最大的痛苦就是不能聽到自己的過失,最大的恥辱就是缺乏羞恥之心。聽到別人的指責就發怒的人,最容易招來進讒的人;聽到別人的誇獎就高興的人,最容易結交佞邪小人。只有克服這兩種弊病,才可以遠離讒言和佞邪。

215、困辱非憂,取困辱為憂

 【原文】

    橫渠張子曰:困辱非憂,取困辱為憂;榮利非樂,忘榮利為樂。弓調而後求勁焉,馬服而後求良焉,士必愨而後求智能焉,不愨而後能,譬之豺狼不可近。

【譯文】

    宋代學者張載說:困頓和窘辱並不值得擔憂,值得擔憂的是人們言行不檢點,自取困辱;榮耀和名利並不意味著快樂,只有那些徹底忘記榮耀和名利的人,才是世上最快樂的人。弓矢必須得心應手,然後才能追求它的強勁有力;馬匹必須馴服,然後才能追求它的速度和耐力;士人必須先得誠實正派,然後才去要求他的智慧和才能;那些心術不正卻才能出眾的人,就好比是豺狼虎豹,千萬不可親近和信任。

216、事無巨細,皆有天人之理

 【原文】

    邵子曰:事無巨細,皆有天人之理,修身,人也,遇不遇,天也。得失不動心,所以順天也,行險僥倖,是逆天也。求之者,人也,得之與否,天也。得失不動心,所以順天也,強取必得,是逆天也。逆天理者,禍患必至。

【譯文】

    宋代學者邵雍說:世上的事情無論大小,都包含著天意和人事的辯證關係,例如士人修身養性,這是個人的主觀努力,至於能不能時來運轉,得到朝廷的重用,則取決於天意,不是人力所能強求的。有的人無論得志或失意全都泰然自若,從不放在心上,這就是順從天意的安排,隨緣而行,順其自然。有的人則鋌而走險,抱著僥倖的心理投機鑽營,這就是逆天而行。想盡辦法去追求某樣東西,這是人的主觀意願。至於究竟能不能如願以償,則主要靠天時機運。無論得到與否都毫不在意,便是順應自然天理;硬要巧取豪奪、志在必得,便是違背自然天理。凡是違背自然天理的人,必然會招來禍患。

217、恩不論多寡,當厄的壺漿,得死力之酬

【原文】

    恩不論多寡,當厄的壺漿,得死力之酬;怨不在淺深,傷心的杯羹,召亡國之禍。

【譯文】

    恩惠不論多寡,給人度過困厄的一壺漿飯,可以得到獻身之士。怨恨不在淺深,使人傷心的一杯肉羹,可以導致亡國之禍。

 218、了心自了事,猶根拔而草不生

【原文】

    了心自了事,猶根拔而草不生;逃世不逃名,似膻存而蚋還集。

【譯文】

    心空事自空,好象根拔而野草不再生;逃避世事不逃避名聲,好象腥膻依然存在仍舊招來蚊蠅。

 219、甘人之語多,不論其是非

【原文】

    甘人之語多,不論其是非;激人之語多,不顧其利害。

【譯文】

    說人好話太多,就不考慮他真正的好壞;過激的話太多,就顧及不到利害得失。

 220、貪得者身富而心貧,知足者身貧而心富

【原文】

    貪得者身富而心貧,知足者身貧而心富;居高者形逸而神勞,處下者形勞而神逸。

【譯文】

    貪圖錢財的人,儘管富有,但是精神貧乏;知足常樂的人,儘管貧窮,但是精神充實。

    身居高位的人,外表瀟洒安逸,實則精神疲勞;地位低下的人,身體勞苦不堪,但精神安逸舒暢。

 221、待貧賤人,不難有恩而難有禮 【原文】

    待富貴人,不難有禮而難有體;待貧賤人,不難有恩而難有禮。

【譯文】

    對待富貴之人,有禮貌不難而難於事事得體;對待貧賤的人,有恩惠不難而難於處處有禮。

 222、安詳是處事第一法

【原文】

    安詳是處事第一法,謙退是保身第一法,涵容是處人第一法,洒脫是養心第一法。

【譯文】

    安詳穩重是處事第一法則,謙虛退讓是保身第一法則,涵養寬容是待人第一法則,瀟洒超脫是養心第一法則。

 223、隨方逐圓之妙,便宜在一 「耐」字

【原文】

    沾泥帶水之累,病根在一「戀」字;隨方逐圓之妙,便宜在一 「耐」字。

【譯文】

    拖泥帶水,反受其累,病根在一個「戀」字;隨方逐圓,處事自如,奧秘在一個「耐」字。

 224、神人之言微

【原文】

    神人之言微,聖人之言簡,賢人之言明,眾人之言多,小人之言妄。

【譯文】

    神人的話深奧,聖人的話簡約,賢人的話明了,眾人的話繁多,小人的話狂妄。
 

125、五倫為教然後有大經,四子成書然後有正學

 

[原文]

  自虞廷立五倫為教,然後天下有大經;自紫陽集四子成書,然後天下有正學。
  

[注釋]


  虞廷:虞舜。五倫: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大給:不可變易的禮法。紫陽:北宋理學大家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又號晦庵,徽州婺源人。學者稱為紫陽先生。四子成書:朱熹集注《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合稱四書。
  

[譯文]


  自從舜令契為司徒,教百姓以五倫,天下自此才有不可變易的人倫大道;自從朱熹集《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為四書,天下才確立了足為一切學問奉為圭臬的中正之學。
  

[評語]


  五倫——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五者,幾乎包括了世間人際關係的全部,同時也呈現了一個完美的社會生活景象。若是父子有親,便無忤逆不孝之事發生;若是人人盡忠,國家必能富強壯大;若能夫婦有別,便可減少許多家庭糾紛;若是長幼有序,豈有兄弟鬩牆之爭;若是朋友有信,何來欺騙巧取豪奪。凡此種種,在四千多年前便已成為教民的大綱,可嘆今人棄之如敝屣,言而無信,男女不分,父不父,子不子,背仁忘義,以至於造成社會的混亂現象。

   學問是沒有年代的區分的,新的知識必須建立在舊有的根基上才能鞏固。《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四本書,有人或許以為早已過時了,然而如果真正對時代和社會有相當的體認,再回過頭來看這些書,才會發現裡面充滿了真正的道理。難怪朱子要加以集注,作為學子必讀的天下正學。

 

226、紫陽要人窮盡事物之理,陽明教人反觀自己本心

  紫陽補大學格致之章,恐人誤入虛無,而必使之即物窮理,所以維正教也;陽明取孟子良知之說,恐人徒事記誦,而必使之反己省心,所以救末流也。
  

[注釋]


  格致之章:大學中有「致知在格物」句,朱熹註解,指格物是窮盡事物之理,無不知曉之意見書。陽明:即王守仁,學者稱為陽明先生,其學以默坐澄心為主,晚年專提「致良知」之說。
  

[譯文]


  朱子注大學格物致知一章時,特別加以補充說明,只恐學人誤解而入於虛無之道,所以要人多去窮盡事物之理,目的在維護孔門的正教。正陽明取了孟子的良知良能之說,只怕學子徒然地只會背誦,所以一定要教導他們反觀自己的本心,這是為了挽回那些學聖賢道理只知死讀書的人而設的。
  

[評語]


  朱子認為格物致知是要窮究事物之理,這是就知識而言,也是依經驗而論,是指後天之學,而非先天之性。陽明取孟子「格君心之非」一句,而認為「格者正其不正,以歸於正。」又說:「致知雲者,致吾心之良知焉耳。」這也是指先天之性。


  朱子之說注重大學之章:「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乃是彰明要先窮盡事物之理,方能修身、齊家、治國,並明明德於天下。這是就學問之用而言,所以不落虛無。而陽明之說乃是治朱子之說的末流,欲使學子返死知識於能辨能察的本心,然而王學末流亦不免流於虛無。


  事實上,孔子早已說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心鏡不明,不能照物;心不照物,明而無用,心物本是合一。朱學、王學都在闡揚孔門聖教,而末流不察,流於偏重,仍有徒誦、虛無之敝,本非聖賢有差,是學人執取有誤。

227、善良醇謹人人喜

[原文]

  人稱我善良,則喜;稱我兇惡,則怒;此可見兇惡非美名也,即當立志為善良。我見人醇謹,則愛,見人浮躁,則惡;此可見浮躁非佳士也,何不反身為醇謹?
  

[注釋]

  醇謹:醇厚謹慎。

  

[譯文]

  別人說我善良,我就很喜歡,說我兇惡,我就很生氣,由此可知兇惡不是美好的名聲,所以我們應當立志做善良的人,我看到他人醇厚謹慎,就很喜愛他,見到他人心浮氣躁,就很厭惡他,由此可見心浮氣躁不是優良的人該有的毛病,何不讓自己做一個醇厚謹慎的人呢?

  

[評語]

  別人說自己善良就高興,說自己兇惡就發怒,可見善良不只別人歡喜,善良之名自己也歡喜;兇惡不僅別人討厭,自己也討厭。那麼為何要做個兇惡之人,而不做個善良之人呢?很多兇惡的人以為自己善良些就會為人所欺,其實這是不正確的觀念,是自卑感在作崇。作伸手向人,他人就和你握手;你拿槍指人,他人自然要拿槍來對你。善良並非軟弱,而是不惡意地侵犯他人,何不立志為善良的人,讓他人歡喜,也讓自己高興呢?

  醇厚謹慎自己看了喜歡,浮躁之人自己看了討厭,但是別人看自己是醇謹還是浮躁呢?浮躁則難辦事,所以說浮躁非佳士。如果在別人眼中自己正是一個浮躁之人,豈不是連自己都難以喜歡自己嗎?那麼何不做一個讓大家都喜愛的醇謹之士呢?

228、處事宜寬平而不可鬆散,持身貴嚴厲而不可過激

[原文]

  處事宜寬平,而不可有鬆散這弊;持身貴嚴厲,而不可有激切之形。
  

[注釋]

  寬平:不急迫而又平穩。
  
[譯文]

  處理事情要不爭迫而平穩,但是不可因此而太過寬鬆散漫,立身最好能嚴格,但是不可造成過於激烈的嚴酷狀態。
  
[評語]

  處理事情要不疾不徐,有條有理,才能把事情辦得好。如果操之過急,往往漏百出,這是欲速則不達的結果。但是如果過於散漫松馳,則可能永遠也不達。就像種田,拔苗助長,稻子必定活不了,然而不去管它,則會造成荒蕪。所以處理事情既要有寬平的態度,又不可太過鬆散,才能將事情辦好。

  持身貴在嚴厲,但是也不可過激,因為人的身心都需某種程度松馳,最好保持一個彈性。對自己太松固然不好,對自己太嚴也有壞處。太松則容易縱容自己偷懶,終至一事無成;太嚴則身心無法承受,而導致身心俱疲。一定要在一種不偏不倚、中庸而平和的心境下來要求自己。人的身心就像機器的齒輪,不去轉它要生鏽,轉得太過又要磨損。一定要在一種適度的力量下,才能使它既不生鏽,也不磨損,而生產出許多有用的東西來。

229、天地且厚人,人不當自薄

[原文]

  天有風雨,人以宮室蔽之;地有山川,人以舟車通之;是人能補天地之闕也,而可無為乎?人有性理,天以五常賦之;人有形質,地以六穀養之。是天地且厚人之生也,而可自薄乎?
  
[注釋]

  蔽:遮蔽。闕:失。五常:仁、義、禮、智、信。六穀:黍、稷、菽、麥、稻、粱。薄:輕視。
  
[譯文]

  天上有風有雨,所以人造房屋子來遮蔽;地上有高山河流,人便造船車來交通。這就是人力能夠彌補天地造物的缺失,人豈能無所作為,而讓一切不獲得改善呢?人的心中有理性,天以仁、義、禮、智、信作為他的秉賦;人的外在有形體,地便以黍、稷、菽、麥、稻、梁六欲來養活他。天地對待人的生命尚且優厚,人豈能自己看輕自己呢?
  
[評語]

  人可改造環境,使它適合自己的生存。天有風雨,正如人生之有風雨;地有山川,亦如人生之有阻礙。如果當初不造宮室,至今仍不免穴居野處,任憑風雨吹打。如果人不造舟車,今日交通又豈能遍於全球?生命中的風雨和阻礙亦是如此,需要憑人自己的力量去趨避,使之通達。但是,要如何去造生命中的宮室和舟車呢?這就要看自己的所為了。

  人心中有理性,仁、義、禮、智、信可說是天賦的美德,是天生的良知良能,充實在我心中。而在外的形體則有地上生出的六穀來養育,使人類的生命不致斷絕,由此可見天地對人尚且不薄。人豈可自輕於天地之間呢?

230、知萬物有道,悟求己之理

[原文]

  人之生也直,人苟欲生,必全其直;貧者士之常,士不安貧,乃反其常。進食需箸,而箸亦只悉隨其操縱所使,於此可悟用人之方;作書需筆;而筆不能必其字畫之工,於此可悟求己之理。
  
[注釋]

  箸:竹筷子。
  
[譯文]

  人生來身體便是直的,由此可見,如果人要活得好,一定要向直道而行。貧窮本是讀書人該有的現象,讀書人不安於貧,便是違背了常理。吃飯需用筷子,筷子完全隨人的操縱來選擇食物,由此可以了解用人的方法。寫字需用毛筆,但是毛筆並不能使字好看,於此也可以明白凡事必須反求諸己的道理。
  
[評語]

  人生來身體便是要往直的方面發展。如果坐得不直,佝僂駝背,不僅不方便,也是生理上的病態,會使生命的機能受到影響。人的心也是如此,若是邪曲不正,也會使生命變得駝背或是殘疾,甚至造成心靈的死亡。讀書人不貪財,也不妄求非分,所以貧者居多。既慕聖賢之道,就要能安貧,若是安貧,去求非分之財,甚而見利忘義,那就不是讀書人了。讀書人不能安貧,還不如生意人本分做買賣,至少不會做出違背自己良心的事。

  進食用筷,要吃什麼,會憑自己的心意加以選擇,用人之方還在良心如何操縱。若是當用筷處卻用匙,欲食肉時卻向菜,便是自心不明,非匙筷之過。書法欲求好,並非筆之好壞所能左右,同樣的工具在不同人的手中,可以產生極不相同的結果。若不反求於自己,再好的助手與環境,亦不能幫助自己創造出成功的果實。

231、富厚者遺德莫遺田,貧窮者勤奮必能充

  家之富厚者,積田產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保;不如廣積陰功,使天眷其德,或可少延。家之貧窮者,謀奔走以給衣食,衣食未必能充;何若自謀本業,知民生在勤,定當有濟。
  
[注釋]

  陰功:陰德。眷:眷顧。濟:幫助。
  
[譯文]

  家中富有的人,將積聚的田產留給子孫,但子孫未必能將它保有,倒不如多做善事,使上天眷顧他的陰德,也許可使子孫的福分因此得到延長。家中貧窮的人,想盡辦法來籌措衣食,衣食卻未必獲得充足,倒不如在工作上多加努力,若能知道民生的根本在於勤奮,那麼多少會有所幫助,而不必四處求人。
  
[評語]

  遺財給子孫,不如遺德給子孫。「廣積陰德,使天眷其德,或可少延」者,正合佛家的因果之說。人生甚短,所見甚窄,積陰功而澤及子孫,實是要子孫能承受其為善事的敦厚之心,如此自然不會胡作非為,而能保福分之長久了。

  「一枝草一點露」,再窮的人只要肯勤奮工作,總是還能糊口的,只怕他如秋天的蓬草,到處不紮根,那麼即使一點露,它也承受不到。小草只要深根,總能活命,窮人而能勤力於本業,在衣食上也是能過得去的。

232、揆諸理而信言,問諸心始行事

[原文]

  言不可盡信,必揆諸理;事未可遽行,必問諸心。
  
[注釋]

  揆:判斷、衡量。遽:急忙。行:做。
  
[譯文]

  言語不可以完全相信,一定在要理性上加以判斷、衡量,看看有沒有不實之外。遇事不要急著去做,一定要先問過自己的良心,看看有沒有違背之處。
  
[評語]

  話入耳中,首先要用理性去判斷它,看它的可信度有多少。如果它涉及個人,首先要以過去對這個人的印象來衡量,這個人是否會做這樣的事?如果它涉及事情,就要以這件事的趨勢和過程來考慮,看有沒有可能發生這樣的事。如果經過種種考慮,覺得可以相信,再進一步去證實和了解。不要隨便相信謠言或是不實的話。語言的價值在於它的真實性,真實的話我們可以採納,虛偽的話則置之不理,有關的就管,無關的就不管,總要弄清楚,免得被人利用了而不知。

  許多事情在做之前,一定要在心中加以斟酌。譬如這件事牽涉到哪些人,會不會損害到其他人的權益?這件事該不該自己去做?有沒有逾越之處?最重要的是,做這件事會不會違背自己的良心,讓自己感到不安。這些都是要事先考慮的,如果冒冒失失地就去做,做完了才發現造成了無可彌補的損害,那時後悔就來不及了。

233、兄弟相師友,閨門若朝廷
 
  兄弟相師友,天倫之樂莫大焉;閨門若朝廷,家法之嚴可知也。
  
[注釋]

  閨門:內室之門。
  
[譯文]

  兄弟彼此為師友,倫常之樂的極致就是如此。家規如朝廷一般嚴謹,由此可知家法嚴厲。
  
[評語]

  兄弟相互為師友,是在手足親情上再加上了師友之情。兄弟本是同根生,先天上已是不可分,應當相親相愛;而在後天上,兄在人生經驗上,可以為弟之師,而弟又處處禮敬兄第,互為勢友。人間有種種情意,兄弟之情是少數最值得珍貴的一種。兄弟鬩牆無非是既不能體念先天的血肉相連,又不能在後天互為師友,以致為一些小事而起紛爭,可不嘆哉!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古時十分重視家教嚴格,因為這關係著子孫的賢與不肖,所以把家規與國法並列,以示其嚴。《後漢書·鄧禹傳》云:「修整閨門,教養子孫,皆可以為後世法。」可見庭訓家規,關係著家族的興衰,如朝廷律法關係著朝廷的盛衰一樣,子孫的成敗,不可不慎。

 

234、友以成德,學以愈愚

[原文]

  友以成德也,人而無友,則孤陋寡聞,德不能成矣;學以愈愚也,人而不學,則昏昧無知,愚不能愈矣。
  
[注釋]

  孤陋寡聞:學識淺薄,見聞不廣。愈:醫治。
  
[譯文]

  朋友可以幫助德業的進步,人如果沒有朋友,則學識淺薄,見聞不廣,德業就無法得以改善。學習是為了免除愚昧的毛病,人如果不學習,必定愚昧無知,愚昧的毛病永遠都不能治好。
  
[評語]

  每一個人眼中的世界都是不同的,每一個人的心裡也是不同的,而且既無法看清自己,也無法看到自己的背面。交朋友不僅是為了寂寞,也是為了知道自己的缺點,明白世間各種不同的心靈。每一個人生命的經歷不同,但是一個人只能經歷一種生命。

  朋友可以幫助我們了解生命,朋友可以增長我們的學識,拓展我們的見聞,但最重要的,朋友能夠幫助我們看到自己所看不到的背面,幫助我們做一個更完整的人。同樣地,我們對於朋友,也應該具有這樣的情分。

  人之所以求學問,就是為避免無知。無知通常與愚昧同在,愚昧對於事理而言是一種毛病,無知對於人間而言也是一種病,許多災害起於無知,許多事情坏於愚昧。人求知識,便是給無知和愚昧嚇怕了,所以要治癒它。不肯求知的人,就好像永遠見不到陽光的土撥鼠一般,只能活在黑暗之中。

235、白得才財,賠償還要加倍

[原文]

  明犯國法,罪累豈能幸逃;白得人財,賠償還要加倍。
  
[注釋]

  幸逃:僥倖脫逃。
  
[譯文]

  明明知道而故意觸犯國法,豈能僥倖地逃避法律的制裁?平白無故地取人財物,償還的要比得到的更加幾倍。
  
[評語]

  暗犯國法,遲早會被人發現而受制裁,何況是明犯錯誤。明知違法而故犯,無非是權勢之徒,或是意圖僥倖。權勢大者豈能大於一國之民?僥倖一時豈能僥倖長久?千夫所指尚且要死,何況一國之人皆棄。今日有經濟犯逃亡他國,以為得計,終日躲躲藏藏,不能葉落歸根,形同放逐,襤褸於他國檐下,一旦遣送回來,更是身敗名裂,何來僥倖之有?

  白得人財,便是不當得而取之,自己並未付出一點血汗,便拿了他人努力的成果。你白得,必有人蒙不白之冤,這種冤枉豈能不索償的?社會上有公道,國家有法律,「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才是正理。平白取人錢財,於理不合,多半不容於法。如果這是壞人對你另有所圖,這財又豈是好消受的?只怕到時付出的代價比法律所償者還要重呢!

236、浪子回頭金不換,貴人失足損於德

[原文]

  浪子回頭,仍不慚為君子;貴人失足,便貽笑於庸人。
  
[注釋]

  浪子回頭:浪蕩的人改過自新,重新做人。
  
[譯文]

  浪蕩子若能改過而重新做人,仍可做個無愧於心的君子。高貴的人一旦做下錯事,連庸愚的人都要嘲笑他。
  
[評語]

  浪子回頭,是向上,因此可以原諒;高貴之人失足,卻是墮落,因此要遭到嘲笑。所謂「聲妓晚景從良,一世之胭花無礙;貞婦白頭失守,半生之清苦俱非」。這並不是說看人只看後半段,年輕時便可荒唐胡為,實在是看一個人是立志向上還是墮落。肯向上,無論他過去如何,總是值得嘉許;趨下流,無論原先如何高尚,都是可恥的。

  「貴人失足」,「貴人」並不是指富貴,而是指品德而言。「失足」則是品德上有了瑕疵,做出於道德有損的事。浪子回頭,可令天下人原諒;貴人失足,卻教庸愚人嘲笑。這是鼓勵天下浪子要改過自新,勉勵有德之人要堅持到底,否則回頭於名無益,失足於德無損,又何必有浪子和貴人之分呢?然而貴人失足,也不妨早些回頭,我們還是會原諒他的,因為畢竟他又向上了。失足可以爬起,只要爬起後不再失足就好。就怕失足後賴在泥漿里不肯爬起,或是不好意思爬起,那麼令人笑死也是自討的。

237、飲食有節,男女有別

[原文]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然人慾既勝,天理或亡;故有道之士,必使飲食有節,男女有別。
  
[注釋]

  男女:指男女的情愛慾望。
  
[譯文]

  飲食的慾望和男女的情慾,是人的慾望中最主要的。然而如果放縱它,讓它凌駕於一切之上,可以使道德天理淪亡。所以有道德修養的人,一定要讓飲食有節度,男女有分別。
  
[評語]

  在人類的慾望中,最主要的便是飲食的慾望和男女的情慾。前者用於維持生命,後者用以延續種族。但是,人類更有精神的生命需要維持和延續。禽獸也有飲食男女,人類如果沒有精神生命,和它們又有何分別?

  所謂「人慾既勝,天理或亡」,因為無論飲食或是男女,其對象都是有限的,而慾望本身卻是無窮的。若是放縱這些永遠不能滿足的慾望,去爭奪有限的資糧和對象,很可能使道德淪喪,天理不彰。在人慾勝過天理的狀況下,人很可能做出許多互相傷害、乃至於不仁不義的事。如此一來,身為萬物之靈的人類,竟有彷彿禽獸啖食淫樂的行為,豈不可哀?

  所以有德之士,必不使人類的心靈淪亡,因此在飲食和男女上,都要有一個節度和限制。飲食只要續命即要,無需太過豪奢,男女則有婚姻作法度。非三餐而食不合理,暴飲暴食亦不合理,非夫妻而合謂之淫,這些都是對飲食男女的一個法則和節度。如果社會上皆重飲食口腹而不重道德,男女淫奔而婚姻敗壞,那麼人性便要淪落了。

238、人生耐貧賤易,耐富貴難

[原文]

  東坡《志林》有云:「人生耐貧賤易,耐富貴難;安勤苦易,安閑散難;忍疼易,忍癢難;能耐富貴,安閑散,忍癢者,必有道之士也。」余謂如此精爽之論,足以發人深省,正可於朋友聚會時,述之以助清談。
  
[注釋]

  東坡:蘇軾,寧眉山人,字子瞻,號東坡居士。著有《蘇東坡集》、《仇池筆記》、《東坡志林》等。
  
[譯文]

  蘇東坡在《志林》一書中說:「人生要耐得住貧賤是容易的事,然而要耐得住富貴卻不容易;在勤苦中生活容易,在閑散里度日卻難;要忍住疼痛容易,要忍住發癢卻難。假如能把這些難耐難安難忍的富貴、閑散、發癢,都耐得、安得、忍得,這個人必是個已有相當修養的人。」我認為像這麼精要爽直的言論,足以讓我們深深去體會,正適合在朋友相聚時提出來討論,增加談話的內容。
  
[評語]

  富貴而難耐者,在於不能安於富貴,欲求不盡。而貧賤既已一無所有,自然欲求就少,能自得其樂。人在勤苦中,生活被工作充滿了,根本想不到其他的問題。一旦閑散下來,時間多了,如何將生活安排得妥當,就不容易了。因為勤苦時是被動的,閑散中去要主動安排。快刀斬麻易,抽絲剝繭難。痛之易受在於其明快,癢之難忍在於其猶疑不定。能在富貴中不失其志,在閑散中心有所安,在猶疑不定中不被牽引擾亂,必然是相當修養的人才能做得到。像這些吉光片羽的良言,可以在朋友相聚時作為談話的題材,使彼此都歡喜受益,總比談一些無意義的事要好多了。

239、澹如秋水貧中味,和若春風靜後功

 

[原文]

  余最愛草廬日錄有句云:「澹如秋水貧中味,和若春風靜後功。」讀之覺矜平躁釋,意味深長。
  
[注釋]

  矜:自負,傲氣。躁:煩躁。釋:解除。
  
[譯文]

  我最喜愛《草廬日錄》中的一句話:「貧窮的滋味就像秋天的流水一般澹泊,靜下來的心情如同春風一樣平和。」讀後覺得心平氣和,句中的話真是含意深遠而耐人咀嚼。
  
[評語]

  秋水淡而遠,反覺天地寥廓,貧中的滋味大致如此,因為本無所有,反於萬物不起執著貪愛,心境自然平坦。不像富貴中人,宛如池塘百花喧鬧,反生煩惱。秋天可見萬物凋零之態,至此方見富貴如繁花,總不長久。能不於春夏起執情,方能見秋水之美。如此才知天地萬物全是平等。富貴與貧窮,便如夏塘與秋水,對於天地而言並無偏愛,只是人心自不平等罷了。

  靜可以澄滌萬慮。煩躁恰如走在荊棘之中,尋不出一條活路。一旦靜下心來,才發現荊棘不過全是幻影,我們原本自在和風吹拂的草原上,只是我們不曾發覺而已。草原在我們的心中,荊棘也在我們的心中,荊棘是心湖被暴風吹起的風浪,而草原則是心湖靜下來的景象。我們要常靜下來徜徉於心中的春風草原,而不要淹沒在心中的煩躁漩渦里。

240、兵應者勝而貪者敗

[原文]

  敵加於己,不得已而應之,謂之應兵,兵應者勝;利人土地,謂之貪兵,兵貪者敗,此魏相論兵語也。然豈獨用兵為然哉?凡人事之成敗,皆當作如是觀。
  
[注釋]

  利人土地:貪求別國土地之利。
  
[譯文]

  敵人來攻打本國,不得已而與之對抗,這叫做「應兵」,不得已而應戰的必然能夠得勝。貪圖他國土地,叫做「貪兵」,為貪得他國土地而作戰必然會失敗,這是魏相論用兵時所講的話。然而豈只是用兵打仗如此呢?凡是人事的成功或失敗,往往也是如此啊!
  
[評語]

  止戈為武。兵者本是兇器,不得已而用之,無非是為了止戈。然而許多人不明白這點,以致於用武成了攻城掠地、脅迫賢良的工具。

  尉繚子兵法有云:「兵者,兇器也;爭得,逆德也;事必有本,故王者伐***,本仁義焉。」這種為利用武,旨在攻城掠地,以逞私慾的人,因為師出無名,故稱之***,也就是此處所謂的貪兵。有仁義之心的人,不忍人民受到塗炭,不願善人受到欺凌,因此一怒而起,欲以戈止暴,這叫做王師,也就是此處所謂的應兵。應兵所以必勝,乃是因為人心都是愛好和平的,崇尚仁義的;貪兵所以必敗,乃是因為人人都不願被侵犯,受欺凌。大至國與國之間如此,小至人與人之間也是如此,所以事情的成敗得失,都要本著仁義去做。

241、險奇一時,常者永世

[原文]

  凡人世險奇之事,決不可為,或為之而幸獲其利,特偶然耳,不可視為常然也。可以為常者,必其平淡無奇,如耕田讀書之類是也。
  

[注釋]

  特:只是。常然:常理如此。
  
[譯文]

  凡是人世間危險奇怪的事,絕不要去做,雖然有人因為做了這些事而僥倖得到利益,那也不過是偶然罷了!不可將它視為常理。可以作為常理的,一定是平淡而沒有什麼奇特的事,例如耕田、讀書之類的事便是。
  
[評語]

  事之為奇為險,必不為常有之事,若是經常發生,也就不足為奇,不足成險了。奇險之事若要成功,往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作為奇險,必然沒有前例子可循,也沒有經驗作為參考。如果僥倖得利益,也非長久之事。例如海中尋寶,奇則奇矣,險則險矣,豈是日日可得的,又豈可作為一生事業的依靠?

  一件事稱之為奇,在社會上必無廣泛用途,所以沒有太多人將精力投注其上。人不可能永遠住在高峰,而要住在平原亦是如此。登山家在攀登喜馬拉雅山,或是探險家在深入蠻荒之後,必定回到人間,因為人間才是常道。奇險不同於走在時代的前端,奇險之事現在不足為常理,未來亦不足為常理;而時代之先端則是由時代常道中看到未來的趨向,所看到的仍是常道的。讀書和耕田是最平淡不過的事,然而正因為它是人類不可少,所以到處可見,現在如此,未來亦如此。難道有一天人類竟不需要食物來補充體力,不需要讀書來增加知識了嗎?即使未來科技發達,也不過換了一種方式來做同樣的事罷了。

242、憂先於事故能無憂,事至而憂無救於事

[原文]

  憂先於事故能無憂,事至而憂無救於事,此唐史李絳語也。其警人之意深矣,可書以揭諸座右。
  
[注釋]

  揭諸座右:題在座旁,作為警惕自己的格言。
  
[譯文]

  如果事前有思慮,在做的時候就不會有可憂的困難出現;若是事到臨頭才去擔憂;對事情已經沒有什麼幫助了,這是唐史上李絳所講的話。這句話具有警惕人的意味,可以將它寫在座旁,時時提醒自己。
  
[評語]

  許多事情如果不事先考慮過可能遭到的麻煩,而加以準備的話,等到做時碰到困難,已經來不及了。為什麼呢?一方面事情本身像流水一般是不停止的,時機稍縱即逝;另一方面,有些困難需要多方面配合才能解決,一時之間如何能將這些條件湊齊呢?通常當你把種種條件集中起來時,事情已經無法挽救了。

  就如國防,如果一個國家在平時不在國防方面努力,作種種準備的話,等到兵臨城下,再去削竹製弓,便太遲了,也許連竹子還須重新種下才有呢!我們經常可以在書中看到一些警句,足以作為日常生活行事的依循,像這樣的句子,我們就不妨將它寫在座右,時時拿來提醒自己。

243、人貴自立

[原文]

  堯舜大聖,而生朱均;瞽鯀至愚,而生舜禹;揆以餘廣餘殃之理,似覺難憑。然堯舜之聖,初未嘗因朱均而滅;瞽鯀之愚,亦不能因舜禹而掩,所以人貴自立也。
  
[注釋]

  朱均:堯之子丹朱,舜之子商均,均不肖。瞽鯀:舜父瞽叟,曾與後母及舜弟害舜;禹父鯀,治水無功。
  
[譯文]

  堯和舜都是古代的大聖人,卻生了丹朱和商均這樣不肖的兒子;瞽和鯀都是愚昧的人,卻生了舜和禹這樣的聖人。若以善人遺及子孫德澤,惡人遺及子孫禍殃的道理來說,似乎不太說得通。然而堯舜的聖明,並不因後代的不賢而有所毀損;而瞽鯀那般的愚昧,也無法被舜禹的賢能所掩蓋,所以人最重要的是能自立自強。
  
[評語]
  堯、舜生朱、均、瞽、鯀生舜、禹,這說明了賢達之人完全是靠自己。即使祖上無德,並不妨礙一個人成聖成賢;子孫再賢德,也不能改變自己的愚昧。

  人應該對自己的生命負責,所有外界的力量,不足以影響到一個人向上的意願。因為每個人的生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每一個人的心靈也是不與他人共有的。自我的成長只自己能幫得上忙,自己的生命也只有自己能照顧,誰也不能替你打算,誰也不能代替你選擇。一個跌倒的人,如果他自己不想爬起來,任誰去扶他都沒有用,他一樣會倒下的。因此人貴自立,他人是無法幫你自立的。

 
 

 244、靜者心不妄動,敬者心常惺惺

[原文]

  古之克孝者多矣,獨稱虞舜為大孝,蓋能為其難也;古之有才者眾矣,獨稱周公為美才,蓋能本於德也。
  
[注釋]

  克孝:能夠盡孝道。
  
[譯文]

  古來能夠盡孝道的人很多,然而獨獨稱虞舜為大孝之人,乃是因為他能在孝道上為人所難為之事。自古以來有才難的人很多,然而單單稱讚周公美才,乃是因為周公的才難以道德為根本。
  
[評語]

  能盡孝道的人固然多,但是,像舜那般受子種種陷害,仍能保有孝心的畢竟少見。舜的父親瞽是個瞎子,舜的母親死後,瞽續弦生了象,由於喜歡後妻之子,因此,時常想殺死舜。有一天,瞽要舜到倉廩修補,瞽從下放火燒屋,舜利用斗笠護身跳下逃生。瞽又要舜挖井,舜在挖井的時候,瞽和象趁機將井填實,舜從預留的孔道逃出,得以不死。瞽雖如此待舜,舜仍然孝順他,並且友愛兄弟,若換了他人,早就因瞽「父不父」,而自己也「子不子」了,要不然也早離家出走,能像舜這樣完美無缺,實在是十分難得。

  周公的美才,只要從周代的禮樂行政都出自周公之手便可見一斑,這樣的美才已是後世有才之人所難企及的,然而孔子仍說:「使驕且吝,則不足觀。」由此可知,周公最難能可貴的,便是他的道德了。世人稍有才華,便趾高氣揚,然而周公「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而毫無驕吝之色。武王病時,周公祓潔齋戒,要以自己作為質押,代替武王死,武王果然痊癒。武王崩逝,成王年幼,周公又不畏流言,輔助成王攝理國政,等成王長大後,再把政權交還給他。周公不僅有美才,且能不驕不吝,以德為本,所以,孔子要獨稱周公,並不僅是因他曾制禮作樂的緣故。

245、不能縮頭休縮頭,得放手時須放手

[原文]

  不能縮頭者,且休縮頭;可以放手者,便須放手。
  
[注釋]

  縮頭:比喻不當逃避。
  
[譯文]

  於情於理不當逃避的事,就要勇敢地去面對。可以不要放在心上的事,就要將它放下。
  
[評語]

  人生的福禍難料,雖然每一個人都想趨吉避凶,但是,卻不能事事如願。一旦遇到於情於理都不應當逃避的事情,即使做了於己有害,仍然應該去做。「見義不為無勇也」,這個「義」便是「不能縮頭」之事。行義本需極大的勇氣,革命先烈獻身革命,難道他們不知革命是要殺頭的嗎?只是當時人民的痛苦和列強的瓜分已經到了有識之士不能縮頭的時候,所以慷慨赴義,雖死不惜。

  「可以放手者,便須放手」,且想想人生到底有什麼事不能放手?現在不放手,死時還不放手嗎?一切恩怨情仇,富貴錢財,死時還管得了嗎?我一直很欣賞在茶葉店裡常看到的一張達摩祖師頭像,在它的周圍寫了一圈「也可以清心」五個字,這五個字從哪一個字開始念都有意思。禪宗教人放下,世人卻往往為了一些小事爭得面紅耳赤,平添許多煩惱,不肯對聲名放手,不肯對面子放手,不肯對怨恨放手……對人生徹悟的人卻唱著:「春有繁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和好時節。」不能放手的人,真是永遠也沒有「好時節」。

246、居易俟命見危授命,木訥近仁巧令鮮仁

[原文]

  居易俟命,見然授命,言命者總不外順受其正;木訥近會,巧令鮮仁,求仁者即可知從入之方。
  
[注釋]

  易:平時。俟:等待。授:給予。木訥:質樸遲鈍,沒有口才。巧令:巧言令色。鮮:少。
  
[譯文]

  君子在平日不做危險的言行,以等待時機,一旦國家有難,便難奉獻自己的生命去挽救國家的命運,講命運的人總不外乎將命運承受在應該承受與投注之處。言語不花巧則接近仁德了,反之,話說得好聽,臉色討人喜歡,往往沒有什麼仁心,尋求仁德的人由此可知該由何處做起才能入仁道。
  
[評語]

  君子不做危險而無意義的事,因此,要保留其身用在該用之處。不像小人,將其生命虛擲在無意義的爭鬥上,白白地浪費了生命。有道德的君子,知道命運的取捨,若是要奉獻自己的生命,他一定將生命奉獻在最有價值的地方;如果要死,也一定選擇「重於泰山」的死法。因此有德的君子能「見危授命」,而小人只能「見利授命」,其結果則是君子之死「重於泰山」,而小人之死「輕於鴻毛」。

  凡是會用言語欺騙人、討好人的人,因為心有所求,往往不會有什麼仁心。有仁德的人只會說實話,實話往往不好聽,也不討好人,因為他無求於你。因此,求仁道的人,應該知道把自己的言行安在哪裡,繼而才可使自己的心「近仁」。

247、見小利,不能立大功

[原文]

  見小利,不能立大功;存私心,不能謀公事。
  
[譯文]

  只能見到小小的利益,就不能立下大的功績。心中存著自私的心,就不能為公眾謀事。
  
[評語]

  人之所為往往依其所見而定,如果見到的是利,那麼追求的便是利。如果要立下大的功業,絕不能只著眼在利上面,因為有許多事並非一個「利」字所能涵蓋的。利又有「大利」和「小利」之分。「大利」是眾人的利益,「小利」是個人的利益,大利猶可為,斤斤於小利則永遠僅能及於個人的衣食,如何能成大功業。立大功,需要有遠見,見小利的人卻是短視的。立大功的人必須拋去個人的利害,這也是見小利的人無法做到的。因此,要立大功先要見大功,至少也要見大利。

  「公」字本身便是「無私」的意思,惟有無私心的人才能不顧個人的利害,而為大眾謀福利。如果存有私心,在公利與私利之間,必會取私利而舍公利;而在公害與么害之間,只圖免去私害而無法顧及公害。私和公經常是衝突的,不能兼得的,如果存私心,當然就無法全心地為公眾謀事,而要時時顧念自身的利害了。

248、正己為率人之本

[原文]

  正己為率人之本,守成念創業之艱。
  
[注釋]

  正己:端正自己。
  
[譯文]

  端正自己為帶領他人的根本,保守已成的事業要念及當初創立事業的艱難。
  
[評語]

  常見許多做主管的,自己做錯了,卻要求屬下做得正確,使得屬下十分不服。事實上,自己做得正確不僅是一個領導表率統御上的問題,同時也是一個事情能不能辦得好的效率問題。如果帶一群人到一個目的地,帶路的卻是個瞎子,試想這群人到得了目的地嗎?所謂「正己為率人之本」,這個「正」字不僅是端正自己的行為,使自己在品德上能夠領導他人,同時也是正確自己的認識,使自己在知識和見解上足以帶領他人,否則憑什麼教他人聽你的呢?

  事物得來不易才彌足珍貴,惟恐失之而不復得,守成之所以要念創業之艱的道理就在這裡。任何事在開辦之初,總是克服了許多困難才取得成功的,但是經過了一段時日後,或者是當事者,或者是後人,常常會忘了當初創立時的艱辛,以至在維護上不再花費心力,使得原本辛苦建立的事業毀於一旦。如果能時時不忘當初的辛苦,並提醒後人,相信許多偉大的事業不會迅速地在時光中淹沒,而會不斷地發揚光大。這樣一來,前人的努力才不會白費,後人也不須再重頭開始建立前人早已達到的成果,而可以把大部分精力用在進一步的拓展上。

249、人生不過百 懿行千古流

[原文]

  在世無過百年,總要作好人,存好心,留個後代榜樣;謀生各有恆業,哪得管閑事,說閑話,荒我正經工夫。
  
[注釋]

  恆業:恆久的事業。
  
[譯文]

  人活在世上不過百年,總要做個好人,存著善心,為後人留個學習的榜樣;謀生計是個人恆常的事業,哪有時間去管一些無聊的事,說些無聊的話,荒廢了正當的工作。
  
[評語]

  人生不過百年,誰也活不了千歲,何苦不做好人?偏要在這短短的百年中爭強鬥狠,弄得千年總還有人責罵。有什麼利益能超過百年,帶進棺材的?偏有人要為了一些小利,把自己的心肝都弄黑了!做個好人就算活不到百歲,也會快活舒適;存著噁心就算活上千年,仍是禍害一個。

  每個人一生都有自己的工作,和自己想要完成的理想及目標。生命並不長久,禁不起旁鶩浪費,往往一耽誤,時間已經所剩無多。若要一生無憾,最重要的便是不要把生命拋擲在一些無意義的閑事上。生命要活得有意義,就要分秒都花在最有價值的事物上。
 


推薦閱讀:

宋朱熹的《朱子家訓》原文
玉樓春·東風又作無情計原文、翻譯及賞析
《弟子規》原文及譯文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原文、翻譯及賞析

TAG: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