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中古(第二部:王者歸來)
06-01
王者歸來之神秘中山國 1974年冬天, 河北省平山縣三汲鄉農民開展大規模平整農田的事情, 引起了文物管理部門的注意。因為農民們, 不斷到附近一些被懷疑是古墓的大土丘上取土, 已經造成了破壞, 於是, 考古人員迅速趕到了現場。 古墓遭到破壞, 讓人深感痛心, 也給了考古人員一個儘早打開墓葬的機會。當地一位農民, 向考古隊隊長陳應祺, 講起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他們那個村裡30多年前, 有個叫劉西梅的老人,曾經挖出來一塊大河光石, 這個河光石上面一面好像刻著是字, 但是誰也不認識。 這件事, 立刻引起了考古人員的興趣, 他們隨即來到劉西梅家, 看到了這塊石頭。雖然當時, 誰也不能解讀這些戰國時代的文字, 但他們內心已隱隱約約地意識到, 自己與2200多年前消失的一個神秘王國不期而遇了。 公元前5世紀, 由於周王朝統治的日漸衰落, 中國進入了烽煙四起、諸侯紛爭的戰國時代。就在這一時期里, 一個在北方的大山深處逐步壯大起來的古老民族——鮮虞, 在經歷了無數年的苦鬥後, 建立起了自己的國家——中山國。前414年, 中山武公率領他的子民開始越過太行山, 向東部平原遷徙, 並定都在諸侯國勢力薄弱的地帶。 但是, 這個弱小的國家, 從一開始就受到了來自強敵的不斷侵擾, 終於在前407年, 被"魏國所滅, 成為魏的屬國。 國破家亡, 逃避到大山之中的桓公, 經過反思後逐漸成熟起來,經過20多年的抗爭, 再度出山復興了自己的國家。此後, 中山國逐漸國富兵強, 不僅參與「五國相王」, 開疆拓土, 也埋下了招人嫉恨的種子。公元前296年, 國力日衰的中山國都城——靈壽, 終於抵擋不住強敵的連續進攻而陷落, 一代強國至此宣告滅亡。
推薦閱讀:
在中山國滅亡的2270年後, 考古人員在平山縣三汲鄉意外見到的這塊石頭, 與這個神秘王國之間是否存在著某種聯繫呢? 或者, 這些文字僅僅只是一道咒語?
古文字專家——李學勤首先肯定了這塊石頭屬於戰國時代的遺物, 並對石頭上的文字進行了翻譯。 「監罟(gu)有(you)臣公乘得守丘其舊將曼敢謁後俶(Chu)賢者」。這些類似密碼般的古文字, 實際是, 戰國時代一個叫公乘德和一個叫舊將曼的人, 留給後人的一段自我介紹 2000多年前, 兩個守墓人留下的這段話語, 證明了這個古墓比較集中的區域, 是戰國時代一個王家園陵的所在。那麼, 它到底是哪一個王家的園陵呢? 人們首先想到的, 就是那個神秘的中山國。 人們先在距離古墓群不遠的地方, 發現了一些手工業作坊的遺址。大量作坊遺址、居住遺址和零星文物的發現, 為最終搞清古墓群與中山國都城之間的依存關係開了一個好頭。與此同時, 一個更加深入的考古發掘行動從編號為1號的古墓開始了。 1號古墓是古墓群中體形最大的一個, 雖然經過兩千多年的風雨侵蝕, 地上封土仍然高達15米, 東西底邊長92米, 南北底邊長110米。封土平面基本為方形, 由下到上構成三級台階, 第二級台階以上還殘存著建築的遺迹。 隨著勘探範圍的擴大, 人們在1號墓的外圍又先後發現了6座陪葬墓、2個車馬坑, 1個雜殉坑。儘管這些墓葬中存在著比較嚴重的盜掘現象, 但仍殘留了豐富的文物。 陪葬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葬船坑的設置, 這在中國北方的古代墓葬中十分罕見。 1975年秋天, 考古人員開始對6號墓實施發掘, 這是一個在外形上比1號墓小一些的古墓, 但墓道也長達了90米。可是, 這個墓的主墓室曾遭到過嚴重的盜掘, 已經一無所有了。 誰也沒有想到,一個民工在主墓室側面的平台上, 意外踩空的一腳, 竟踩出了一個寶庫。1974年的冬天,考古人員對1號古墓周圍, 陪葬墓和殉葬墓的發掘結束了。此次發掘的一個重要成果, 就是證實了主墓中人物的君王身份。但是, 對主墓的發掘並沒有被馬上列入計劃。
一個在以往的考古發掘中, 從來沒有見過的墓葬格局出現了。在主墓室的兩側, 僅然還有兩個與主墓室互不相連, 用來放置陪葬物品的倉庫。這種超常規的墓室結構設計, 被以後的發掘證明為, 是戰國時期中山國王陵墓所獨有的。也正因如此, 才使得中山國王墓葬中的大多數寶物, 在2000多年中一次次逃過盜劫, 被保護了下來。在主墓室東西兩側的寶庫中, 一次就出土了幾百件文物, 其中有大量的稀世珍品。 在經過了兩年多的鋪墊後, 人們期待已久的, 1號墓的挖掘終於開始了。 更深入的勘探說明, 1號墓在墓室構造上完全接近於6號墓。不同的是在主墓室的東北方向又多出了一個寶庫, 這說明墓中這位君王的地位更加顯赫。 接下來人們在高大的封土北側發現了一個斜插進墓室的盜洞。此次發掘, 遺憾已在所難免。發生在戰國時代晚期的那次盜墓行動, 使主墓中最大的槨室里, 除了幾個吊棺用的大銅環和一些文物殘片外, 幾乎一無所有了。盜墓人在洗劫之後又放了一把火, 把整個墓室燒得面目全非。 但是, 誰也沒有想到, 由於盜墓者的疏忽, 在主墓室一角, 還留下了一個稀世珍寶, 此刻, 它就埋在這些石頭的底下。 首先出土的這對錯銀雙翼神獸, 是中國神話傳說中風神「飛廉」的形象。它怒目圓睜, 張口咆哮, 似乎隨時都在準備騰空躍起。神獸的表面採用粗細不同的銀片、銀絲鑲出的變化無窮的斑紋, 更使這威武勇猛的神獸顯得生動而又神秘。 1號墓出土的大量精美文物中, 有象徵王權與禮樂的鐘鼎編磬和青銅禮器, 大量的則是奇巧瑰麗的生活用品。 東邊的寶庫清理完之後, 人們打開了東北庫, 但出乎意料的是, 這竟是一個空庫。即沒有被盜掘的痕迹, 也沒有擺放過器物的痕迹。 西邊的寶庫也被打開了, 裡面出土了更多的文物, 這多少讓人們遺憾的心情, 得到了彌補。劉來成:「 結果我們把西庫清理出來以後, 首先看到的是一大堆玉器。挖完了, 還不知道裡邊能有字呢。最早發現的字是哪個呢, 就是那個方壺。」
陳應祺:「我們的同志就清理, 用竹籤清理了壺上面土銹, 一幹了以後更顯了——中山王。」 這件高63厘米、重28公斤的巨大酒壺上, 四面刻滿了450個字的銘文。它告訴後人, 這裡埋葬著中山國歷史上最偉大的一位君王, 他的名字叫「錯」。銘文中, 還特別記載了征伐燕國的戰爭。文中提到「皇祖文武、桓祖成考」, 說明在「錯」之前, 還有文公、武公、桓公、成公四位先王。此前發掘的6號墓, 埋葬的是中山王世系的第四代君王——成公。1號墓中的「錯」是中山國的第五代君王。 這一時期的中山國, 逐步發展成為了「千乘之國」。但是, 伐燕勝利後的第二年, 中山王「錯」便一病不起, 不久就辭世了。公元前313年的這一天, 靈壽城裡鼓號哀鳴, 紙錢拋灑, 舉國上下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葬禮。 王「錯」去世的時候, 與中山國相有世仇的趙國正在實行「胡服騎射」,而中山國內, 卻已經是士兵疏於武備, 農夫惰於種田, 政治腐敗, 人心渙散了。 公元前296年, 當趙國的鐵騎隆隆開過來的時候, 第六代中山國王出逃別國, 客死他鄉。危亂中, 當時還健在人世的國王「錯」的夫人被流放。隨著這位前代王后的離去, 一個曾經在動蕩不安中放射出異彩的國家消散了。 王者歸來之山洞裡的宮殿 滿城是中國河北省中部的一個縣。縣城西北面1.5公里的地方,矗立著一座 海拔236米的山丘,山丘有一個奇怪的名字,叫陵山。 在陵山的附近還有兩個名叫守陵的村莊,村裡的老人都說他們的祖先是守陵的,可是究竟給誰守陵,陵在哪裡,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誰也說不清楚。直到1968年5月,當地駐軍的那次爆破,才解開了一個千古之謎。 施工人員無意間在陵山的主峰發現了一個山洞,並發現這個巨大無比的山洞中,藏著難以計數的古物。軍人們把這個發現立即報告了上級,消息很快傳到中央政府,施工被命令停止了,一支考古隊火速趕往滿城。 盧兆蔭是當年陵山考古工作隊的成員,據他回憶,考古隊當時是直接利用施工爆破發現的那個洞口進行考古發掘工作的。 考古人員發現,山洞的岩壁上沒有一根雜草,顯然是人工修建而成,專家判斷,這裡應該是一處古代的墓葬。藉助燈光,人們看到從洞口進入的這間墓室中,到處都是車馬器的遺迹,從馬的屍骨和遺存的車輛金屬飾件推測,墓室中一共有16匹陪葬馬和4輛車。
在這間足有16.5米長的墓室北端,有一條東西向的通道,考古人員認為這是整個墓葬的甬道。 穿過甬道,人們來到對面的一間墓室。這裡好像一個大倉庫,地上擺放著數百件器物,比南面那間墓室還要擁擠。 這些酒缸能盛下幾千公斤的酒,看來,墓主人生前是個好酒成性的人。 從北邊墓室出來,考古人員順著甬道向西,進入了一個大廳。大廳東西長15米,南北12米,近7米高的穹隆讓人感覺置身於天空之下。在平坦規整的地面上,分三個區擺放著數百件用途不同的器具。 從大量的朽木和瓦礫判斷,大廳原來建有瓦頂木結構的房屋,已經朽爛倒塌。考古人員從朽木中發現了數量眾多的銅質構件。白榮金對這些銅構件作了認真的研究,確定那是古代帷帳的構件,並復原出這些古代的帷帳。 在清理地面器物時,考古人員發現了大量古錢幣,它們屬公元前二世紀前後西漢王朝的「五銖錢」,而在一些銅器上,人們還發現了刻有「中山府」、「中山內府」、「中山宦者」字樣的銘文。 據史書記載,早在四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河北保定、滿城一帶就有一個叫中山的古王國,它在爭霸中被強大的敵人滅亡,但中山這個名字卻一直保留下來。到了西漢年間,古中山國一帶被皇帝分封給諸侯王,封國仍取名為中山。 從錢幣和銅器上的銘文看,墓主人應該是西漢中山國的一位諸侯王。在一些器物的銘文中,考古人員發現有紀年的標註,如32年、34年、36年,最多的達到39年,墓主人在位時間至少在39年。 根據《史記》《漢書》的記載,中山國的王在位有超過三十年的,職位超過三十年的,只有第一代就是中山靖王劉勝。他,是西漢第四位皇帝漢景帝的兒子,一位顯赫的諸侯王。根據中國古代帝王陵墓的形制,考古專家判斷,在中廳的正西面,應該還有一個放棺槨的後室。
人們細心地撥開腐爛的堆積物,希望能找到墓主人的遺骸。但是他們意外地發現了一件令人震驚的寶物——金縷玉衣。由於玉衣隨葬制度到漢朝末年被廢除,除古文獻上的記載,後人從沒有見過真正的玉衣。 陵山墓葬中出現的這套完整的金縷玉衣,是中國考古乃至世界考古史上的首次發現,當時在現場的人員都激動萬分。 中國著名的歷史學家、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的郭沫若先生來到了陵山挖掘現場。據郭老解釋,分等級使用玉衣的制度,是在西漢中晚期才嚴格執行的,而劉勝所處的西漢中前期並不嚴格,再結合陪葬品上大量清晰的銘文,確定墓主人為劉勝是沒有問題的。 對於考古人員來說,能夠確認墓主人的身份實在是太令人興奮了,因為眼前的一切都有了答案,這些塵封在墓洞中2000多年的文物,就像一條時光隧道,把他們帶到了劉勝生活的那個遙遠年代。 史籍中記載的劉勝從不問政事,整日盛宴狂飲,尋歡作樂,妻妾成群,子女竟有120餘個。 在他的墓葬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位王爺奢侈靡費的生活。修鑿於陵山中的劉勝墓,墓內布局完全模仿宮殿,建造考究,陳設華麗。從琳琅滿目的陪葬品中,我們可以想像當年王宮裡的生活。 享樂的生活是讓人留戀的,王爺不願在死後失去這一切。為了能永世享受錦衣玉食的生活,他把自己生前的用品,幾乎一應俱全地帶進了墓葬。 然而,人們發現棺槨里的金縷玉衣是扁的,劉勝的屍骨去哪裡了呢? 考古隊經過詳細勘查,發現在這座墓北面100多米遠的山崖上,還有一處墓葬。他們立即組織挖掘。考古人員在墓中發現了一方銅印,印文為「竇綰」。史籍上記載,中山靖王劉勝的妻子名叫竇綰。毫無疑問,這是劉勝妻子的墓穴。後室偏向南側,原來是作為妻子的竇綰,希望自己的長眠之處能更靠近丈夫一些。
劉勝死於公元前113年,他的妻子是在他死後多年才去世的。因此她的墓在建造規模和精細程度上都超過了劉勝墓。但畢竟身份不同,王后的隨葬物品遠不能與王爺的相比。 即使這樣,竇綰墓中出土的文物也足以讓考古人員驚喜了。 這是「朱雀銜環杯」。出土時杯內還殘存著硃紅色的痕迹,考古人員推測那是化妝品。使用如此精美的化妝盒,這位竇綰王后會不會也像天仙一樣美麗呢? 這盞燈被稱為「長信宮燈」,因燈體刻有「長信」字樣的銘文。長信宮為劉勝的祖母竇太后居住的宮殿。竇太后與竇綰是什麼親緣關係尚無法考證,但竇綰是竇太后家族之人卻可以肯定。這是整個陵山漢墓出土的最炫目的寶物之一。 在竇綰的墓葬中還出土了很多玉器。 令考古人員感到意外的是,在竇綰墓里又出土了一件玉衣。 王朝強盛帶來的財富,讓中山王劉勝和王后竇綰追求生命不朽,他們費勁心機要保護自己在死後遺體永存。然而,考古人員發現,就像劉勝的玉衣是扁的一樣,竇綰的玉衣中也空空蕩蕩。兩位墓主人的遺體究竟去了哪裡呢?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盧兆蔭:「我們發現人的牙,中山靖王的牙還保留著一部分,牙的琺琅質的殼還在。並且脊椎骨,肋骨,腿骨,還有一些骨渣,基本上還能看得出來,但是已經取不出來,完全跟棗泥,棗紅色的,完全跟棗泥差不多了。」 昂貴的玉衣、華美的玉器,都沒有使王爺和王后的屍骨永存。在死亡面前,生命不朽不過是一個精神的追求。歷時兩個多月的發掘工作終於結束了,人們發現,中山靖王劉勝和王后竇綰,在兩座墓葬中共為後人留下了一萬多件文物。雖然墓主人的遺體腐爛了,但這一萬多件文物卻歷經兩千多年漫長的時光,從西漢一直保存到今天。 王者歸來之定陵傳奇 北京的紫禁城,世界上最大的皇宮建築群,始建於中國的明朝,在明朝200多年的歷史中,先後有13代皇帝在這裡延續帝國的統治,而他們死後都葬在了北京北部的這片山谷中。
十三陵,世界上佔地面積最大的皇家陵園,它也是明帝國的另一個紫禁城,陵園內的建築全部仿照皇宮建造,每一個陵墓都建築著高大的城牆和金碧輝煌的宮殿。 20世紀50年代中期,一項考古計劃曾試圖解開十三陵所有的秘密,而只有一座陵墓的地宮被成功打開。定陵,中國第一個也是至今惟一一個被考古學家打開的皇陵。陵墓的主人是一個神秘的皇帝,他在紫禁城中度過了30年與世隔絕的生活,直到長眠於這一座更加封閉的地下宮殿。 明朝第十三代皇帝朱翊鈞生活在公元16世紀末到17世紀初的明朝末期,因為他在位的年號是萬曆,又被稱為萬曆皇帝。 1956年5月,試掘工作正式開始。 第二年,1957年的5月,考古隊終於穿透厚厚的土層,找到了墳墓的外牆――金剛牆,而最讓人興奮的是,在金剛牆上,考古人員隱約發現了一個神秘的梯形開口。它應該就是400多年前,萬曆皇帝入葬時的入口。 在金剛牆被發現後,考古隊沒有立即打開地宮。此後整整4個月的時間裡,考古隊一直在為打開地宮進行最後的準備。 當時拍攝的一部新聞電影完整地紀錄下了打開地宮大門的過程。 一位考古人員後來回憶到「地宮裡面太寂靜了,靜得讓人心裡發慌,一股難以名狀的恐怖與凄涼之感滲入骨髓……」 在地宮大門打開幾天以後,考古隊才正式開始對地宮內部的考古工作,這實際上也是人們第一次親眼目睹中國古代皇陵地宮的真實情況。這是一座全部用巨大的條石砌成的石頭宮殿,前後沿著一條縱向的中軸線分布著三個大殿,分別是前殿、中殿和後殿。
考古隊員穿過長長的前殿進入中殿,這些擺放在中殿內的座椅在黑暗中浮現出來,這些座椅全部用白石雕刻而成,座椅上雕有龍的圖案,仍然象徵著至高無上的權力,它們的主人卻已是死去的靈魂。 座椅的前面是用來祭祀的器皿,這口盛滿了黃蠟的大瓷缸,就是許多民間傳說中提到的萬年燈,而這300多年前點燃的燭火,不知何時就已早早地熄滅了。 在定陵地宮的左右還建有兩個配殿,這是仿照紫禁城中供妃子們居中的東西六宮。 考古人員在黑暗中繼續摸索著前進,最終找到了隱藏在地宮最深處的後殿,與紫禁城中的皇宮相對照,後殿相當於皇帝生前居住的寢宮。 在挖掘定陵之前,人們就已經知道定陵是萬曆皇帝和兩位皇后的合葬墓,地宮內這三口棺槨的發現印證了文獻的記載。 萬曆皇帝,明朝歷史上在位時間最久的一位皇帝,他漫長的帝王生涯卻充滿了悲劇的色彩。 1572年的一個凌晨,萬曆的父親、明朝的第十二代皇帝突然病逝,當時年僅10歲的萬曆繼承皇位。 萬曆在枯燥而乏味的生活中長大成年,在他開始有足夠的能力獨立處理朝政的時候,又處處受到大臣們的牽制,皇帝更像是一個被長期囚禁在紫禁城中的囚徒。 壓抑的宮廷生活中,一個聰明伶俐的女人給萬曆帶來惟一的樂趣,這就是萬曆最寵愛的妃子――鄭貴妃。萬曆一直想把皇位傳給鄭貴妃所生的兒子,遭到了全體大臣的反對,因為這個兒子不是他的長子。
這是萬曆遭遇的一個重大的失敗,他無力改變,便採取了一種令人不可思議的方式進行對抗。 萬曆在位48年,其中30年的時間裡,他一直隱居在紫禁城的後宮,最後20年,他幾乎拒絕和所有的大臣見面,成為一個真正的隱身的皇帝。年僅21歲就他開始修建自己的陵墓。 定陵的建造歷時6年,花費白銀800多萬量,相當於明朝當時兩年在農業上徵得的全部稅收。當定陵即將竣工的時候,萬曆最後一次親自到這裡視察,然後默然返回北京,從此就再也沒有走出過紫禁城。 這個悲觀的厭世者似乎一直都在絕望中等待著死亡的到來,而他終於走到人生的盡頭時,已度過了一個極為漫長的隱居生活。 這一年萬曆和自己的一位皇后先後病死並同時入葬定陵,另一位早年病死的皇后也被遷來合葬。 鄭貴妃在十年後才死去,她被大臣們看做是一個給國家帶來禍患的女人,而沒有按照萬曆的遺囑獲得入葬定陵的權利。萬曆終於沒能與自己最心愛的女人葬在一起,他似乎註定在死後依然要忍受孤獨。 萬曆的棺槨被發現後,沒有被立即打開,在棺槨周圍還有各种放置隨葬品的木箱急需清理。木箱幾乎全部都已腐爛,露出了裡面的隨葬品。許多隨葬的器皿仍然閃耀著奪目的光澤。 萬曆皇帝和兩位皇后的棺槨已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腐爛,但在開棺前,考古人員還是忍不住猜測,萬曆皇帝的屍體是否還有保留下來的可能。 在經過精心的準備後,考古人員移開沉重的棺木,打開了萬曆的棺槨,這實際上是中國第一個也是迄今為止惟一一個被考古學家打開的皇帝棺槨。 考古人員開始對棺槨內的文物進行逐層的清理,棺槨內陪葬品的豐富程度令人驚訝。 考古人員一直清理到第11層,才找到了萬曆的屍體。屍體已全部腐爛,只留下了一個乾枯的骨架,沒有人可以真正不朽,哪怕是一個帝國的皇帝。 經過考古人員的艱苦工作,地宮內的所有文物都被成功地整理出來,當清理工作接近尾聲的時候,地宮中總計出土的文物已多達3000多件,其中有少量祭祀用的禮器,絕大多數都是萬曆皇帝和他的兩個皇后生前的生活用品,這些奇珍異寶被作為隨葬品埋入地宮,是為了讓墓主人在死後仍能繼續自己奢侈的生活。 這是在萬曆皇帝的棺槨中發現的金冠,整個金冠需要用150根細如絲髮的金線,經過非常複雜的工藝才能製作完成。 定陵中還發現了4頂皇后戴的龍鳳冠。這是用黃金、翡翠、珍珠和寶石編織而成的頭冠,其中的一頂鑲嵌著3500顆珍珠和各色寶石195塊。 中國京劇的傳統服飾就是取材於明朝的服飾,今天在京劇的舞台上還可以經常看到這種樣式的頭冠。 定陵中出土最多的還是明朝的絲織品,在此之前,還從沒有發現這樣大量的古代絲織品,整匹的絲織品在出土時依然色彩艷麗,而這些專為宮廷織造的衣物,每一件都堪稱精品。 定陵中豐富的出土文物不僅讓人聯想起萬曆的人生,同時也讓人強烈地感受到明朝發達的社會經濟和手工藝取得的驚人成就。 今天,定陵已成為北京最著名的旅遊點之一,每年都要吸引數百萬遊客來到這裡,人們被這個古老的中國皇陵深深折服,感受著一代皇帝的傳奇故事。 2003年,包括定陵在內的整個十三陵都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個昔日的皇家陵園已成為全人類共同的遺產。 王者歸來之皇帝的陪葬 離開咸陽機場不久,人們就發現在高速公路的北側,佇立著兩個奇怪的大土堆。 對世代居住在這裡的村民來說,那些讓外人迷惑的土堆卻不是什麼了不得的秘密。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他們生活的地方是兩千多年前一位中國皇帝的陵墓區,叫做陽陵,兩個土堆下面分別埋葬著皇帝和他的皇后。 就在離陽陵不到40公里的地方,聳立著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工程之一,秦始皇陵。 陽陵修建於西漢初年,比秦始皇陵只晚了不到一個世紀,規模上卻無法和秦始皇陵相提並論。但是,經過多年的風雨剝蝕,皇帝墓的封土仍然有32米高,這樣的工程在兩千多年前一樣是不可思議的。 究竟有多少人在這裡勞動過,誰也無法估計出確切的數字。但是,在古代中國的歷史記載中,陽陵的主人是最著名的仁君之一。 他的名字叫劉啟,是西漢帝國的第四位皇帝,在位16年,死後人們尊稱他為景帝,意思是他有很強的決心和意志力來推行仁義。 1990年春天,西安市政府決定修建機場高速公路,堪定的路線就從陽陵陵區通過。考古隊被首先派到工地上,進行初步的考古鑽探。 就在選定的高速公路的路基下面,果然埋藏著一些地下坑穴。 人們發現,陽陵陵區的地下坑穴規模龐大,在最初探明的兩個區域里,一共有48座。考古學家判斷它們屬於陽陵陵區的從葬坑。 在古代中國,只有皇帝、諸侯和重臣,才有資格在主墓穴旁邊安排從葬坑,它們一般有著極強的象徵意義,秦始皇陵的兵馬俑坑就屬於從葬坑。 陽陵發現的第一批從葬坑分為南北兩部分,和帝陵有一定距離,是相對獨立的一個體系。 在揭開現代耕土層不久,考古隊就發現了可怕的盜洞,幸好,在地下坑穴里,還留著一些盜墓賊不感興趣的東西。首先吸引人們的是散落在泥土裡的陶俑頭,旁邊還凌亂地堆積著很多陶制的肢體。 經過細心的清理、比對和修補,這些兩千多歲的陶俑又一次站立在人們面前。 他們只有真人的三分之一大小,約60厘米高,個個赤身裸體,皮膚被塗成橙紅色,身上的所有器官,包括生殖器和肚臍眼,都被細緻而真實地雕刻出來。奇怪的是,所有陶俑都沒有雙臂。 當發掘南區20號從葬坑時,人們看到了意外的場面,在一個盜洞的底部,赫然躺著一具屍骨。他是盜墓賊,當年他曾在坑穴里把財寶遞給地面上的同伴,同伴卻出於貪婪,謀害了他。 雖然經過盜掘,但這個坑穴里仍舊保留著豐富的文物,在泥土板結的中間,整齊而有序地排列著幾百個武士陶俑。 原來,在剛剛完工時,所有裸體陶俑的身上都穿著漂亮的衣服,而陶俑胳膊上的圓孔,是用來裝木質胳膊的,胳膊可以自如地扭轉運動。由於年代久遠,衣服和木頭都腐朽了,所以只剩下了裸露的缺胳膊的身體。在武士的隊伍中,站立著一些健康美麗的女子,有的還是騎士。她們大部分長得眉清目秀,身材勻稱。奇怪的是,在這些女兵中,也有幾個長得特別醜陋,高聳的顴骨毀壞了面容。 這些泥土做成的陶俑在盜墓賊的眼裡,不能和璀璨奪目的金銀玉器相比,因而棄之不顧。實際上,在漢代,這種裸體陶俑是只有皇帝才能享有的,代表著最高的規格。而在幾千年後,它們更成了現代人心目中的無價之寶。 在這次出土的一些陶俑的外表上,人們發現了殘留的鎧甲或衣服痕迹。有了實物印證,人們終於弄清了裸體陶俑的來歷。 陶俑永久地保留了古人的形象,使得我們至今還能直接地面對祖先,感受他們曾經的喜怒哀樂,想像他們的人生故事。 和秦始皇的兵馬俑一樣,陽陵的48座從葬坑裡,埋葬的大多數是武士,人們據此判定,這些從葬坑也象徵著皇帝的軍隊。不過漢景帝的武士們要矮小得多,也沒那麼強壯和肅穆,雖然是武士,卻看不出絲毫的緊張和凝重,整裝待發的姿勢更像是某種優雅的舞蹈動作。 這一切,都和秦始皇的兵馬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象徵著景帝時代的安詳與和平。 就在帝陵封土堆的附近,考古隊又發現了90座呈放射狀分布的地下坑穴。它們也一樣是主墓的附屬墓葬,屬於從葬坑的性質。它們距離帝陵很近,有些還重疊在封土堆下面,代表著皇宮裡的機構和設施。考古學家挖掘了其中的十一座坑穴,出土了豐富的文物。 在人們的想像中,皇宮的生活富足奢侈,應有盡有,不過,兩千多年前的富有概念和現代卻有很大的不同。 92米長的13號從葬坑就是皇帝的倉庫。 偏西的一個庫房裡放著兩輛原大的車馬,彩繪的木馬和彩繪的木車,裝飾著鎦金的銅飾品,這是供皇帝出行的豪華車馬。 再往西端,緊靠著的是一個很大的生活用品庫,出土了大量的彩繪陶倉,它們高達一米多,每排30多個,一共有90多件,裡面盛滿了加工成面狀的食品。 13號坑裡埋葬了近兩千件動物陶俑,包括231件彩繪陶山羊、33頭陶綿羊、456隻顏色各異的陶狗和一些小乳豬,以及公雞和母雞。 所有動物都雕刻得惟妙惟肖,手法簡潔,線條流暢,動物中還站立著飼養動物的侍者。 經過多年的調查挖掘,考古學家終於弄清了陽陵的基本形制。整個陵區呈不規則的長方形,東西長10公里,南北寬一到三公里。 帝陵和後陵各自形成一座封閉式的庭院,庭院的四周築有方形的圍牆,在東西南北四個方位,各闢一道門,它們叫做闋門。 如今,所有的闕門都只遺留下兩個相對的土堆。清理堆積物的最大成果是復原了相當多的瓦當。瓦當是用來保護木椽頭的,同時也是建築裝飾。這些瓦當上刻著流暢的雲紋,模仿天上的流雲。還有不少文字瓦當,上面寫著「長樂未央」「千秋萬歲」等吉祥的話。 所有零星的考古學證據綜合起來,便勾勒出了當年的闕門形象。 考古工作完成後,人們在南闕門的遺址外面,修建了一座復原的大型建築,試圖重現漢代皇室曾經的威嚴。 陽陵陵區的東部是陪葬墓區,裡面埋葬著朝廷的重臣和顯赫的貴族,他們像生前一樣不遠不近地環繞在皇帝身旁。據探測,這裡起碼有一萬多座墓葬。考古隊對部分墓葬進行了挖掘,雖然相當一部分陪葬墓已被盜墓賊破壞,但殘留的文物還是為我們描述了當年貴族生活的狀態。 隨著考古工作的逐步深入,人們對遠去的時代有了新的認識,祖先的所思所想漸漸變得可以理解。 在古代中國,皇帝陵墓是至高皇權的象徵,一切都要按照皇帝生前享用的儀式,嚴格地布局和裝飾。在陽陵十幾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完整地鋪展了昔日皇宮的景象。 兩千多年前,人們曾花了28年的時間修建陽陵,而在今天,十多年的考古發掘只展現了陽陵的一小部分面貌,未來的歲月里,我們究竟還需要多少時間,才能完整地看到皇帝的地下宮殿呢? 王者歸來之天下第一陵 1978年4月,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在主要位置以近十頁的篇幅,刊登了系列介紹中國秦始皇陵的文章,文章提到:如果能破解秦始皇陵地宮的秘密,那將是有史以來最大的考古發現,這篇文章還繪製了大量的插圖,把秦始皇陵地宮比喻成東方的神秘宮殿,而秦始皇陵園則被稱為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帝王陵園。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天下,建立了當時世界上最富有、最強大的國家,這位在生前驕橫跋扈、性情不定的始皇帝,在死後留下的陵墓依然撲朔迷離,成為中國考古史上最重要、最難破解的謎團之一。 對秦始皇陵園第一次全面的考古勘察工作始於1962年,在對陵園進行了為期數月的考古調查與勘測後,考古人員繪製出了秦始皇陵園的第一張平面布局圖。這次考察結果引起了考古界不小的轟動。 當我們走進秦始皇陵園,所能看見的地面建築只有這座巨大的封土嶺。陵園的封土是用一層層黃土夯築而成的,兩千多年前的夯土依然細膩結實,可見當時工程的勞作之艱辛。 歷代的學者都對秦始皇陵進行過研究,最早走出書齋實地考察秦始皇陵園的是明代學者都穆,在他的考察成果《驪山記》中,忠實地記錄了陵園內外城,門址的具體尺寸。他所記載的封土高度只有14餘米。 1906年,日本學者足立喜六得封土高度應當為76米。11年後的1917年,一位叫維克托﹒薩加倫的法國學者測得封土高度約為46米,同時他第一次提出封土的巨大外形並非完整的四稜錐體,而是有三層明顯的台階。 袁仲一先生是早期參加兵馬俑發掘的專家之一,對於封土高度的各方學說,提出了自己獨到的看法,他認為,秦始皇陵整個地形象一條魚的脊背,從不同的角度測量就會得出截然不同的數值。 我們從史料上知道秦始皇生前的窮奢豪華,建造了覆壓三百里的阿房宮等大型宮殿,死後他的陵墓一定會建成一個龐大的工程。因此建造如此巨大的封土是為了顯示他始皇帝的尊威。除了顯示帝王的威嚴氣派外,古代陵墓中修建封土的另一個重要作用是為了保護封土之下的地宮。 就在我們前去拍攝的幾天前,秦始皇陵考古隊在封土南部的探測中,發現封土之下約十六七米處有一層厚厚的石層,最厚處竟有三、四米,這是文獻資料中從來沒有記載過的。 封土嶺下地層十分複雜,封土之下的結構情況還需要做大量的勘探工作才能確定,所幸的是,考古隊在陵園其他地方的考古工作進展不小,我們有幸記錄了考古人員發掘內城北牆的現場。 發掘進行的第三天,我們在發掘現場已經可以看見城牆的表面,而且還可以清楚看見許多瓦礫散亂地躺在夯築城牆的內外兩側。 內城牆上華麗的建築可以作為推測地宮建築的依據。經過秦陵考古隊多年的探測,在封土附近探測出一個長方形的宮牆遺迹,南北長460米,東西寬392米,宮牆四面均有斜坡墓道,經考證,宮牆之內就是地宮上口起掘的範圍,即地宮在地面的開口面積。 地宮是秦始皇陵墓建築最核心的部分,是放置秦始皇棺槨和隨葬器物的地方。兩千多年來,由於一直深藏地下,後人對這個神秘的地宮一直缺乏直觀的認識了解,構成了先秦文化中最大的謎團之一。 關於秦始皇陵地宮的建造及相關情況,最早的歷史文獻便是司馬遷在《史記》中的記錄:「始皇初繼位,穿治酈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萬人,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司馬遷向我們展示了地宮富麗堂皇的情景,地下有穿三泉而建的地宮,窮奢豪華的陪葬品,有以水銀來表現的百川江河大海,有防止盜墓人的機關弩矢,玄宮頂部裝飾天文星宿之象,地上模擬有統一後的中國疆域圖,還有用鯨魚油做成的長明燈,照亮了整個地宮,經久不息…… 地宮的核心部分叫玄宮,是盛放秦始皇屍體的棺槨所在處,地宮的深度就是從地表至玄宮的距離,關於地宮的深度是研究者們爭議最大的地方。 司馬遷在《史記》中談到了地宮的深度:「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在史料《漢舊儀》一書中也有關於秦始皇陵地宮深度的一段介紹,公元210年,即秦始皇50歲生日時,丞相李斯向他報告:我帶了72萬人修築麗山陵墓,已經挖得很深了,連火也點不著了,鑿時只聽見空空的聲音,好像到了地底一樣,秦始皇聽後,下令「再旁行三百丈乃至」。 最大膽的推斷還是出自於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他們推斷地宮的深度在500-1500米之間。 大多數中國學者認為這個數字難以置信,有一種說法推斷地宮的深度至少在五十米以上。袁仲一先生根據發現的一口秦代水井,發現當時地下水位距地表深度為16米,而水井處地平面較地宮中心部位低約7米,因此他認為地宮部位的地下水位距離地表應當在23米左右。 1976年至1986年之間,經過整整十年時間,考古工作者發掘了陝西咸陽鳳翔縣附近的秦景公陵墓。這個陵墓的發掘資料對研究秦始皇陵起到重要的作用。經勘測,秦公大墓深度為24米。 秦始皇陵考古隊最近有一個重要的發現,經過探測,他們在陵墓地宮的東、南、西方向都發現了厚厚的夯土建築,夯土建築最深處位於陵墓的南端,達39.4米,最窄處深度在陵西為23米。考古隊認為這是地宮的防水大壩。秦陵地宮南、西、東三面較高,從而推斷地宮的深度將低於三十米,否則,地下水將從高處滲入地宮。 王學理先生在研究始皇陵時探測得出地宮深度是33.18米,內容居高10米,他認為這是高精度的探測結果,應該是可信的。鑽探人員曾經在地宮之上進行鑽探,深至27米仍然屬於當初回填的熟土。 司馬遷對地宮結構的文獻記錄中,惟一可驗證、且已經驗證的就是關於水銀的記載。秦始皇陵封土中的汞異常是地宮大量存在的水銀揮發造成的,其分布呈有規律的幾何形,這證明了司馬遷所記地宮中「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的內容屬實。 秦始皇以水銀為江河大海的目的,不單是營造恢弘的自然景觀,在地宮中瀰漫的汞氣體,還可以使入葬的屍體和隨葬品保持長久不腐爛。而汞本身是劇毒物質,一旦吸入一定濃度的汞氣,即可導致死亡,因此存在於地宮中的水銀還可毒死膽敢闖入的盜墓者。 秦始皇陵直接影響了後來封建帝王陵園規劃和建築的模式,這種厚葬的習俗,歷代封建帝王無不尊崇,那麼建造如此大規模的工程需要花費多少時間?需要多少的人力呢? 根據《史記》記載:「始皇初即位,穿治酈山」。可以推斷始皇陵修建的時間為38年。一位日本的研究者曾說:「修秦始皇陵用的勞力和財力都是天文數字」。《史記·秦始皇本紀》載:「始皇初即位,穿治驪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萬人,穿三泉。」《漢舊儀》說秦始皇「使丞相李斯將天下刑人徒隸七十二萬人作陵……」。 1979年,在秦陵封土西部1600米的趙背戶村,探測出當年服役人合墓葬104座,這裡的村民都知道當年發掘的情況。他們說挖出的都是堆堆白骨。 從趙背戶村出土的瓦文我們可以知道,這些來自山東、河南、江蘇、河北的修陵人就是當年七十二萬人中的一部分。 秦始皇陵以其宏偉的規模、大量價值連城的陪葬品而文明遐邇,秦始皇陵有沒有被盜?地宮有沒有被破壞呢? 通過對地宮周圍水銀含量的勘測,考古人員斷定地宮依然完好,地宮表面檢測出的大片強汞區,成為秦陵地宮尚未被盜的有力證據,如果秦始皇陵有通往地宮的盜洞,水銀早已順盜洞揮發掉。 《史記》中明確記載了地宮中有防盜的「機弩矢」,並且能做到「有所穿近者輒射之」,如果秦陵被盜,必然有盜墓者被機弩所傷,但歷史文獻和民間傳說對此都沒有任何記載。 近十年來,陝西省秦俑考古隊在秦陵封土周圍進行了細緻的鑽探工作,考古人員在秦始皇陵四周找到了若干個通往地宮的甬道,發現甬道中五花土並沒有人為擾動跡象。 考古專家的分析給我們帶來了一線希望,或許秦始皇仍安然無恙地躺在巨大的棺槨中。 如果有朝一日秦陵被發掘,那麼,人們就會發現一座燦爛文化藝術的文物寶庫,到那時,所有關於秦始皇陵的一切謎底都將會大白於天下。 王者歸來之遠去的西夏王國 在中國西北城市銀川的郊區,賀蘭山腳下,一片荒蕪的沙野上,奇蹟般地佇立著上百個或圓或方的黃土堆,其中有些土堆的樣子和古埃及的金字塔有幾分相似,人們把它們叫做「東方金字塔」。 銀川是中國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首府,在漢語里,銀川的意思是銀色的平原。 史書記載,在公元十一世紀到十三世紀期間,西北一帶有一個叫西夏的王國,首都就在銀川。那時,這裡聳立著金碧輝煌的宮殿,集市上熱鬧非凡。 當地人傳說,這些土堆都是西夏國王李元昊的墳墓。不管傳說是否真實,神秘的土堆在很長時間裡被外界遺忘,就這樣袒露在大地上,直到1971年,考古人員來到這裡進行考察。 在現場,人們發現了許多刻著文字的碎片,有些是漢字,有些雖然像漢字,卻沒有人能讀懂。經驗豐富的考古工作者辨認出,它們是西夏國的古文字。 僅僅憑著殘存的文字,就可以肯定,這裡確實是西夏國的遺址。後來,人們又在明代的史書上發現,賀蘭山下埋葬著西夏國的幾代國王。由此,考古學家初步斷定,這裡分布著的遺址就是西夏王陵。 當西夏王陵被發現,人們充滿希望,也許王陵能告訴我們許多關於這個王國的往事。 1972年夏天,勘察工作開始了。 在東西寬4.5公里、南北長10多公里、總面積近五十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排列著九座大型的帝王級陵墓和兩百多座大大小小的陪葬墓。 勘察結果表明,每座陵墓的形制大同小異,四周都築有夯土城牆,城內分前、中、後三個部分,組成了一座座封閉式的庭院。 人們考慮再三,決定試掘地表沒有明顯盜洞的編號為6號的陵墓。從1972年開始,挖掘工作持續了三年時間,一個深24.6米、長49米的墓道終於被清理出來。 通向地下宮殿的道路越來越近,人們的心情開始激動了,西夏的國王會給我們留下什麼樣的遺產呢? 然而,進一步的深入卻帶來了深深的失望。 一座豪華的地下宮殿竟然只留下為數不多的物品,它們都被埋在淤土或堆土中,大概是盜墓賊不小心遺落的。 幸好地面的文物清理得到了一些收穫。 專家據此判斷,這些雕像可能也是石像生。但是由於出土的數量太少,所在的位置也不能完全確定,所以它們究竟是怎樣排列的,至今仍舊是個謎。 在地面出土的大型文物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幾尊形狀特異的石刻雕塑。它們既像人,又像獸,面目猙獰,它們又是作什麼用的呢? 關於石座的用途仍然存在爭論,有人認為它們是用來馱石碑的。石碑上記載著國王的一生事迹,也許還有功過的評價。 但是,所有的墓碑都已不知去向,只有大量的殘片散落在墓地里。當清理7號陵時,一共出土了1775塊殘碑。西夏文學者李範文被指定對殘片進行拼對,他認清了其中的16個字。這16個字翻譯出來以後,就可以確定這個皇帝是西夏第五代皇帝李仁孝。 這是一件特別幸運的事,在少量的16個字中,竟然明確地找到了陵墓主人的線索。直到今天,壽陵仍然是九座西夏王陵中惟一一座可以確定墓主身份的陵墓。 發掘成果雖然不盡如人意,但王陵龐大的規模足以說明,西夏國曾經擁有強大的國力和輝煌的過去 2000年,人們開始對編號為3號的陵園進行保護性發掘。這項浩大的工程直到2003年才基本結束,清理的發掘面積超過三萬平方米,出土了14萬件建築裝飾構件。由於出土時大多呈碎裂狀,幾乎所有的構件都需要修復,經過清理、拼對、整形、填補等幾道程序,人們得以看到幾個世紀前党項人的作品。 龍是華夏民族古老的圖騰,後來也被周邊的少數民族所喜愛。和中原的龍相比,党項族人的龍顯得兇狠而剽悍,姿態張揚,毫無拘束,顯示出這個民族獨特的個性。 在西夏國統治的時期,這裡是佛教的世界,到處聳立著各式各樣的佛塔。 考古發現進一步證實了西夏人對佛教的尊崇,佛像是西夏藝術的象徵。在俄羅斯聖彼得堡博物館裡,保存著在內蒙古黑水城發現的一尊雙頭佛像,它稱得上是世界佛像的精品。 佛教融進了西夏人生活的每個方面,在西夏王陵出土的許多建築構件實際上都跟佛教信仰有關。 甘肅武威一帶曾經是西夏王國的領地,在這裡也發現了不少古王國的遺物。兩百年前,就在武威這座大雲寺內,一位前來遊歷的學者發現一塊石碑上刻著一些古怪的文字,看起來很像漢字,但博學的學者卻一個字都不認識。繞到石碑的背後,看到了漢字,根據上面記載的年號,學者終於弄明白,原來石碑正面是失傳已久的西夏國文字。 就在武威的西夏文石碑被發現後的一個世紀,俄羅斯的探險家柯茲洛夫又在黑水城發現了大批西夏文典籍,西夏文成為一門新興的國際學問,各國學者都試圖破解它的含義。迄今為止,一共發現了六千多個西夏文單字。 從外形上看,西夏文和公元前二世紀左右的漢字小篆很相似,無數的線條疊加在一起,寫起來比小篆還麻煩。西夏人肯定沒有想到,正是西夏文字的繁複特性為日後的失傳埋下了禍根。 西夏文字在創立後經過近一百年的發展,漸趨成熟,大量的西夏書籍出現了。它們中有一部分是用手工書寫的,一部分屬於雕版印刷品,還有一些卻令人疑惑。 在銀川,寧夏考古所的牛達生則仔細研究了另一本西夏文佛經,他認為這本佛經是木活字的印刷品。邊框的不整齊和倒字的出現,是活字印刷的最好證據。 西夏文書籍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品,這進一步證實,活字印刷術最早出現在中國,後來通過「絲綢之路」,又逐漸流傳到歐洲。 對考古學家來說,3號陵的挖掘清理其實驚喜不多,三十年來,人們通過艱苦細緻的工作,一點點地積累關於西夏國墓葬的知識。 通過對3號陵的研究,人們終於大致弄清了西夏國王的陵園結構,所有王陵的形制幾乎完全一樣。 這種形式在古代中國的墓葬中是獨特的,西夏人為什麼這樣設計,現在還沒有確切的答案,惟一可以肯定的是,這與西夏人對佛教的崇敬有關。 3號陵的墓主人是誰,也引起了人們的興趣。有人根據文獻資料記載的墓葬制度,作了大膽的猜測,認為3號陵的主人就是西夏的開國英雄,李元昊。 公元13世紀,中國北方的蒙古草原,崛起了一支無比驍勇的游牧民族——蒙古。公元1224年,蒙古人開始進攻繁華的黑水城。黑水城的軍民抵抗了三個月,十萬將士幾乎全部戰死,城市淪陷後,竟然沒有一個人投降。 鐵木真到死也沒有看到西夏國的滅亡。公元1227年,鐵木真在征討西夏的過程中去世。這時候的西夏國也已經耗盡了氣力,不久之後,西夏末代國君不得不親自前往蒙古統帥的駐地投降。 為了完成鐵木真的遺願,蒙古軍隊進入西夏國的首都後,開始了毫無節制的屠殺和破壞。文明的成果轉眼間變成了廢墟,更有無數無辜的西夏人被殘酷殺害。 延續了190年的西夏國滅亡。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