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曆所用的名詞解釋
摺疊編輯本段
黃曆,是在中國農曆基礎上產生出來的,帶有許多表示當天吉凶的一種曆法。
黃曆相傳是由軒轅黃帝創製,故稱為黃曆,民間又俗稱為「通書」。但因通書的「書」字跟「輸」字同音,因避忌故又名通勝。
黃曆也叫皇曆,是古代帝王遵循的一個行為規範的書籍,這裡面不但包括了天文氣象、時令季節而且還包含了人民在日常生活中要遵守的一些禁忌,由於它是皇帝家族才可以用的,所以就叫「皇曆」,辛亥革命以後打倒了帝制,才把「皇曆」改寫成「黃曆」了。
黃曆中也有陽曆。黃曆是中國農村許多年來(直至解放初年)廣大人民都在用的一種記時令的冊子,包含陰曆,陽曆(陽曆本來是沒有的),氣候,播種時令,以及占卜凶吉(年歲好壞與日子吉祥與否),其中寫得非常具體.而且通常世代相傳.(在蓮花落<<翠姐姐回娘家>>中有相關樣例)
歷史發展摺疊編輯本段
中國在4000多年就開始了曆法,3000多年前就有了用甲骨文記載的曆書。古代使用的曆法有黃帝歷、顓頊歷
黃曆、夏曆、殷歷、周曆和魯歷等,其中以傳說是由軒轅黃帝創建的「黃曆」最為古老。 由於古時我國使用「黃曆」的區域廣闊,影響很深,所以人們習慣把曆法稱之為「黃曆」。
黃曆的術數內容常被批評為迷信。信奉基督教的太平天國頒行的黃曆就刪去所有禁忌,只註明節氣與禮拜天;清宣統年間頒布的黃曆,也禁止刊載宜忌、沖煞、方位、流年、太歲;台灣日治時期的黃曆,也只有「宜」而無「忌」;台灣光復後,又全都恢復了。
古時曆書系由欽天監發布,民國之後則是由五術、擇日師排出「通書」,各地命相師可掛上各家堂號另行出版,或賣出版權由公私機關印行當贈品。千餘年來,黃曆一直是中國民間最暢銷的書籍,目前台灣地區每年印製的黃曆大約為五、六百萬本左右。不少現代人仍然對黃曆有很深的依賴。學者認為,黃曆流行千年反映了華人因為生活的不確定性,而對擇吉思想的篤信不疑。
台灣的黃曆、通書大約三分之二都宣稱是從兩百年前福建洪潮和的「繼成堂」通書傳承而來;香港流行的源頭則是廣東「崇道堂」羅傳烈通書。
黃曆主要內容為二十四節氣的日期表,每天的吉凶宜忌、生肖運程等。
專業術語摺疊編輯本段
祭祀:指祭拜祖先和神明等。
安葬:舉行埋葬等儀式。
嫁娶:結婚的日子。
出行:外出旅遊等。
祈福:祈求神明降福或設醮還願之事。
動土:建築房屋時、第一次動起鋤頭挖土。(多指陽宅)
安床:指安置床鋪。
開光:佛像塑成後、供奉上位之事。
納采:訂婚時受授聘金。
入殮:將屍體放入棺材。
移徙:搬家、遷移住所。
破土:第一次動起鋤頭挖土(多指陰宅)
解除:打掃房屋。
入宅:搬入新家。
修造:修理建造房屋。
栽種:種植作物。
開市:商店開張營業。
移柩:移動棺材。
訂盟:訂婚儀式的一種,俗稱小聘。
拆卸:拆毀房屋。
立卷:訂立各種契約互相買賣之事。
交易:訂立各種契約互相買賣之事。
求嗣:向神明祈求後代。 (多指求男丁)
上樑:給房屋裝上大梁。
納財:購屋產業、進貨、收帳、收租、討債、貸款、五穀入倉等。
起基:建築房屋時,第一塊石頭放入牆基
齋醮:廟宇建醮前需舉行的齋戒儀式。
赴任:走馬上任。
冠笄:男女年滿二十歲所舉行的成年禮儀式(周和周以前)周以後女子十五歲及笄。
安門:放置正門門框。
修墳:修理墳墓。
掛匾:指懸掛招牌或各種匾額。
壞垣:指拆除房屋或圍牆。
沐浴:洗澡。
教牛馬:謂訓練牛馬之工作。
開池:開鑿水井、挖掘池塘。
推薦閱讀:
※選擇吉日能否照搬黃曆
※浮圖塔黃曆
※為什麼黃曆又叫皇曆?什麼是黃道吉日? [一點資訊]
※黃曆名詞解釋:
※老黃曆所宜所忌之事科普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