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佔鰲頭—狀元之五:馮京(北宋)
06-01
馮京
後來馮京被擢拔為知制誥(為皇帝起草詔令的官員),繼任右正言(掌管對皇帝進行規諫和薦舉人才的官員)、龍圖閣待制(侍從皇帝以備顧問和起草詔書的官員)。時因岳父富弼是當朝宰相,為避嫌外調知揚州(州的軍政長官。揚州轄境約當今江蘇省揚州市、江都、高郵、寶應等市縣地),轉調知廬州(轄境約當今安徽省合肥、六安及霍山、廬江、巢縣等市縣地),後調江寧府(轄境約當今南京市及江寧、六合、江浦、溧水淳,句容等縣地)。
這幾年,馮京的第二位妻子若蘭隨著奔走各地,料理家務,積勞成疾,在江寧府病逝。馮京奉調回朝,先後任翰林學士、糾察在京刑獄和昭文館(掌理圖書經籍和編修國史的官署)的主官。
若蘭的妹妹若竹見姐夫馮京日夜操勞,內助乏人。有意接替姐姐嫁與馮京。老父富弼也同意女兒的想法,遂由若蘭的母親與親家、馮京的母親商量決定,馮富兩家再次聯婚。後若竹以馮京的官品被封為安化郡夫人,與馮京白頭偕老。
因馮京在科舉考試中三次奪魁,在婚姻中先後娶宰相的兩個女兒為妻,所以人們常說馮京是「三魁天下儒,兩娶相門女」。 宋英宗趙曙 英宗治平三年,馮京奉調回朝充群牧使(掌管國家馬匹的牧養、訓練、使用和收買、交換等事務官署的主官)兼昭文館(掌修國史的官署)的主官。這時,馮京才能從多年為各種職責奔忙中回朝任職,早晚陪侍母親。就寫奏章給皇帝,懇求准予降自己的官階來換請賜予母親的封號與應穿戴的官服。皇帝接閱奏章,即下詔封馮京的母親金氏為冀國太夫人,並賜准戴鳳冠、披霞帔,穿著國夫人的服飾。
過了二年,馮京的母親病逝,出殯之日,天下著雨,道路泥濘,馮京穿孝服,著麻履,親扶靈柩柳車送上山林墓地,看著下土,極盡哀思。
此前,有一天馮京的表兄朱適請馮京到家赴宴,叫一年輕貌美的侍妾陪酒,馮京問她是何地人氏,哪家婦女。她回答說是湖北人氏,王某之妻,因夫暴卒,偕父流落京都,賣身與人,淪為歌女。馮京一聽,王某正是與他同科考舉的年友,當即答應出錢給她贖身,並給路費叫她與她的父親回籍,另謀生活。
馮京在朝中,善於識拔人才,獎掖後進,曾先後薦舉蘇軾(蘇東坡)、劉敫等,後來他們都曾在文學、政治、軍事等方 面有過很好的建樹。
古代有一個被稱為「硬骨頭狀元」的人,他就是北宋時期的馮京。
關於馮京,民間流傳著一句「錯把馮京當馬涼」的諺語,意思是張冠李戴,弄錯了對象。關於這句諺語,古籍中還有這樣一首詩:「錯把馮京當馬涼,且宜持酒細端詳。夢中說夢兩重虛,只緣無事可商量。」其實,和馮京有關的這句「錯把馮京當馬涼」的諺語源於北宋的京城汴梁。
馮京是北宋人,字當世,他是當時的鄂州咸寧(今湖北咸寧)人,後來徙居江夏。北宋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馮京到京城汴梁參加科考。馮京鄉試第一,會試第一,而且他一表人才,到了汴梁參加考試時,整個汴梁城的人都在口口相傳,說此科的狀元必定是馮京無疑。消息傳出,許多官宦之家都想和馮京聯姻,這樣的婚配,頗能考驗一個讀書人的人格,特別是女方家族是當朝炙手可熱的人物。 馮京被預測要考中狀元的消息也驚動了當時的北宋權臣張堯佐,張堯佐想對馮京逼婚,要把女兒嫁給馮京。宋仁宗趙禎 這個張堯佐,那可是很有些背景的。張堯佐,字希元,當時的河南永安(今河南省鄭州市的鞏義)人,他是宋仁宗的寵妃張貴妃(後被加封「溫成皇后」)的伯父,此人憑藉裙帶關係,官運亨通,張貴妃受到宋仁宗寵愛,張堯佐也就青雲直上,做過天章閣待制、吏部流內銓、兵部郎中、權知開封府,加官為龍圖閣直學士、給事中、端明殿學士,做到了主管鹽鐵、戶部、度支的三司使。張堯佐看上了馮京,就要把女兒嫁給他,但是,馮京不願意娶張堯佐的女兒,於是,張堯佐開始對馮京進行逼婚。
對張堯佐的逼婚,馮京機智地拒絕了,《宋史》上說:「(馮京)時猶未娶,張堯佐方負宮掖勢,欲妻以女。」於是,張堯佐讓人把馮京請到家,一見面,張堯佐就把一條金帶披在了馮京的身上,對馮京說:「我的侄女嫁給了皇上,我的一個女兒正待字閨中,想許配給你,怎麼樣?」馮京一聽讓自己娶張堯佐的女兒,不知該怎麼回答,他冷靜地想了想,這張堯佐依靠自己是皇親國戚,恣意妄為,遭人唾罵,自己作為讀書明理的人,怎能和這樣的人同流合污呢?馮京連忙回絕了這門婚事,並告辭走了。張堯佐惱羞成怒,半天回不過神來。張堯佐恨死了馮京,他派自己的心腹四處活動,買通了考官,在殿試時要讓馮京名落孫山,給馮一點顏色看看。 馮京對於張堯佐的報復似乎有所預感,他沉思了一下,在殿試時把自己名字的前面兩點移到後一個字上,名字就變成了「馬涼」。宋仁宗皇后張皇后 殿試之後,因為馬涼的文章寫得才華橫溢,考官們一致推舉為第一名,也就是狀元。
就在張堯佐為自己的計謀而高興時,他卻沒有想到,站出來的狀元竟然是他最不願看到的馮京。 很快,馮京抗婚的事情不脛而走,人們知道新狀元馮京竟然敢和權勢赫赫的張堯佐對著干,紛紛稱讚馮京是「硬骨頭狀元」。 後來,那些考官只好對張堯佐解釋說:「我們真的是錯把馮京當馬涼了。」於是,「錯把馮京當馬涼」這句話後來就成了諺語,意思是說某些人有眼不識真相。 皇祐四、五年間,馮京先後在朝中的集賢院(掌理秘書、圖籍的官署)、登聞鼓院(掌理官民建議、申訴的官署)、磨勘司(掌理官吏考核升遷的官署)和吏部南曹三司(掌理官吏任免、考課、升降和調動的官署)任中高級官員,並被命同修起居注(侍從皇帝及記錄皇帝言行的官員)。這期間,他的夫人王文淑突然發病去世,張堯佐知道了這個消息,馬上託人再次提親,要把女兒彩雲嫁給馮京,馮京的母親不願與玩弄權術的張家結親,便與老宰相文彥博的夫人商量,文夫人知道昭文館大學士、宰相富弼的長女尚待字閨中,就請老宰相到富家試說親事。富弼早知道馮京為人正直,博學多才,即當面答應將長女若蘭許給馮京為妻。後經文夫人與男女兩家幾次商議,遂擇日舉行婚禮。宋仁宗時著名畫家范寬的名作《雪景寒林圖》,
靈山居士有幸於 2012年暑假在天津博物館親眼欣賞到了這幅傑作 若蘭自幼文靜好學,工針黹,能詩善畫,過門後與馮京親親愛愛,並得婆婆十分喜歡,後以馮京的官品被封為遂寧郡夫人。後來馮京被擢拔為知制誥(為皇帝起草詔令的官員),繼任右正言(掌管對皇帝進行規諫和薦舉人才的官員)、龍圖閣待制(侍從皇帝以備顧問和起草詔書的官員)。時因岳父富弼是當朝宰相,為避嫌外調知揚州(州的軍政長官。揚州轄境約當今江蘇省揚州市、江都、高郵、寶應等市縣地),轉調知廬州(轄境約當今安徽省合肥、六安及霍山、廬江、巢縣等市縣地),後調江寧府(轄境約當今南京市及江寧、六合、江浦、溧水淳,句容等縣地)。
這幾年,馮京的第二位妻子若蘭隨著奔走各地,料理家務,積勞成疾,在江寧府病逝。馮京奉調回朝,先後任翰林學士、糾察在京刑獄和昭文館(掌理圖書經籍和編修國史的官署)的主官。
若蘭的妹妹若竹見姐夫馮京日夜操勞,內助乏人。有意接替姐姐嫁與馮京。老父富弼也同意女兒的想法,遂由若蘭的母親與親家、馮京的母親商量決定,馮富兩家再次聯婚。後若竹以馮京的官品被封為安化郡夫人,與馮京白頭偕老。
因馮京在科舉考試中三次奪魁,在婚姻中先後娶宰相的兩個女兒為妻,所以人們常說馮京是「三魁天下儒,兩娶相門女」。 宋英宗趙曙 英宗治平三年,馮京奉調回朝充群牧使(掌管國家馬匹的牧養、訓練、使用和收買、交換等事務官署的主官)兼昭文館(掌修國史的官署)的主官。這時,馮京才能從多年為各種職責奔忙中回朝任職,早晚陪侍母親。就寫奏章給皇帝,懇求准予降自己的官階來換請賜予母親的封號與應穿戴的官服。皇帝接閱奏章,即下詔封馮京的母親金氏為冀國太夫人,並賜准戴鳳冠、披霞帔,穿著國夫人的服飾。
過了二年,馮京的母親病逝,出殯之日,天下著雨,道路泥濘,馮京穿孝服,著麻履,親扶靈柩柳車送上山林墓地,看著下土,極盡哀思。
此前,有一天馮京的表兄朱適請馮京到家赴宴,叫一年輕貌美的侍妾陪酒,馮京問她是何地人氏,哪家婦女。她回答說是湖北人氏,王某之妻,因夫暴卒,偕父流落京都,賣身與人,淪為歌女。馮京一聽,王某正是與他同科考舉的年友,當即答應出錢給她贖身,並給路費叫她與她的父親回籍,另謀生活。
《明皇幸蜀圖》(北宋·佚名) 北宋著名文學家、詩人張芸叟(舜民)年輕時參加進士考試,時馮京為知貢舉(主考官),出的詩賦題中,有一題限用「公生明」三字為韻,』張芸叟在詩中重押了一「明」字,試後以為自己會因此落榜。結果榜出競名列第四,心想這主考官也不怎麼高明更不認真。過了20年,張芸叟在朝中任秘書監(官名),被派出使遼國,路經大名府,適馮京任大名府軍政長官,在招待張芸叟宴飲中順便說道:「治平初科舉時,看到閣下的詩中重押一『明』字韻,本擬棄置不取,後看到試卷中的策論,詳述富民強國之道,寫得很好,就為改用一字押韻,錄取上榜,今天秘監果然身膺重任,真是幸會。」張芸叟一聽,連稱:「慚愧,謬蒙賞拔,敬謝,敬謝!」
馮京在朝中,善於識拔人才,獎掖後進,曾先後薦舉蘇軾(蘇東坡)、劉敫等,後來他們都曾在文學、政治、軍事等方 面有過很好的建樹。
宋哲宗元佑六年(1091年)五月,馮京以太子少師的身份退休。宋哲宗紹聖元年(1094年),馮京去世,享年74歲。馮京去世後,宋哲宗親自到他家祭奠,贈給他「司空」的榮譽職位,並謚號「文簡」。
推薦閱讀:
※北宋 - - 許道寧
※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只有一位妻子,沒有任何嬪妃的皇帝
※北宋耀州窯 柳條缽
※從北宋時期民族利益關係的角度來分析一下動畫片《大英雄狄青》中狄青和百花公主不能在一起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