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今日/指揮家】克萊門斯·海因里希·克勞斯
奧地利著名指揮家克萊門斯·海因里希·克勞斯(Clemens Heinrich Krau?)1954年5月16日因病在墨西哥城猝然離世,享年61歲。
克萊門斯·克勞斯1893年出生於維也納一個音樂世家。1912年畢業於著名的維也納音樂學院並開始指揮歌劇。從1913年開始,克萊門斯在歐洲各地舉辦巡演並聲名大噪。1922年克萊門斯加盟維也納國立歌劇院,並於1929年訪美,指揮了費城交響樂團以及紐約愛樂,同年克萊門斯升任維也納國立歌劇院藝術總監,翌年開始擔任維也納愛樂樂團音樂指導一職。1933年,克萊門斯開始轉戰德國,接替著名指揮家埃里希·克萊伯出任柏林國家歌劇院藝術總監——也正是因為這一次任職期間與納粹的聯繫,克萊門斯在戰後被盟軍禁演。1947年復出,重新執掌維也納愛樂樂團。
▼ 瓦格納《女武神》(雷珍納·雷瑟尼克/克萊門斯·克勞斯)
克萊門斯·克勞斯為古典音樂事業做出的最大貢獻當數著名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一般認為,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最早緣起於1847年12月31日,一場音樂會在維也納郊外的一個露天舞台舉行。音樂會一直進行到1848年新年的鐘聲敲響,隨後樂隊開始持續演奏歡快的舞曲:圓舞曲、波爾卡、連德勒……音樂會變成了盛大的舞會,整個場地就是舞場,聽眾跟隨音樂翩翩起舞,歡樂的舞會一直持續到天明。一個半世紀前的這場音樂會,就是現在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發軔。1939年12月31日,克來門斯·克勞斯在維也納金色大廳正式舉辦了首屆「新年音樂會」。1940年開始音樂會挪至元月1日舉行,此後除1951年因奧地利總統逝世而改期至1月14日以外,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在每年的元旦準時上演。除此以外,克勞斯還奠定了現今新年音樂會的基調——即以施特勞斯家族圓舞曲及波爾卡音樂為主,營造歡樂與祥和的氛圍。值得一提的是,早年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並非固定加演《藍色多瑙河圓舞曲》以及《拉德茨基進行曲》——加演《藍色多瑙河圓舞曲》的傳統開始於1948年,而《拉德茨基進行曲》被固定在最後一首則開始於1950年。作為新年音樂會的創辦人,克勞斯自1939年起共指揮了13屆新年音樂會(1947、1948年因被盟軍禁演而由約瑟夫·克里普斯臨時代替)。不過遺憾的是,克萊門斯·克勞斯時代的新年音樂會如今並沒有留下太多的錄音。1954年,由於克勞斯猝然離世,新年音樂會進入長達25年的「博斯科夫斯基時代」。
克勞斯作為指揮家、作曲家理夏德·施特勞斯的朋友和作品演釋者,他們有著密切的關係。除了指揮《阿拉貝拉》以外,1938年他在慕尼黑多次指揮首演了施特勞斯的歌劇《和平日》;1942年也在慕尼黑指揮演出了他的《隨想曲》,這部歌劇克勞斯曾為之寫腳本;1952年在薩爾茨堡演出《達奈之戀》。克勞斯與著名的施特勞斯劇中角色扮演者、女高音歌唱家維奧里卡·烏爾蘇利亞克結婚,並為她伴奏演出獨唱音樂會。克勞斯擁有廣泛的曲目,包括德國-奧地利古典樂派以及其他許多曲目。對於約翰·施特勞斯的音樂作品,他的指揮也有著特殊的光彩。他被認為是奧地利與德國第一流歌劇與交響樂指揮家之一,他對瓦格納和施特勞斯歌劇的演釋尤其受到稱讚。在維也納的檔案館裡保存有克萊門斯·克勞斯的非商業性及商業性演出的記錄資料。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