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經典 | 《孟子》第六講:怎麼才能做到孝順

世俗所謂不孝

要做到孝順,首先要避開不孝的作為。孟子談到「世俗所謂不孝者五」,反映了古人的想法,其內容是:

一,手腳懶惰,不管父母的生活;

二,喜歡賭博喝酒,不管父母的生活;

三,貪圖錢財,偏愛妻小,不管父母生活;

四,放縱耳目慾望,讓父母蒙受羞辱;五,喜歡逞勇打鬥,讓父母陷於危險。(《孟子·離婁下》) 

前三種不孝都是為了某種理由而「不顧父母之養」。

可見古代確有「養兒防老」的觀念。的確,在沒有完善的社會福利制度與保險合約的情況下,生兒育女並辛苦栽培其成人,其目的之一自然是希望子女照顧自己的晚年生活。人類社會由此得以代代相傳而永續發展。

第四種不孝是讓父母受到羞辱。

子女放縱慾望,胡作非為,違法亂紀,敗壞家聲,侮及先人。這完全違反了《詩經?小雅?小宛》的教訓:「夙興夜寐,無忝爾所生。」意即要求子女從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覺,都不要讓父母受到侮辱啊!

第五種不孝更嚴重。

子女在外好勇鬥狠、動刀動槍,與人結下冤讎。仇人報復時可能殃及無辜的父母,使父母年紀大了也整天擔心害怕。這樣的子女真是罪大惡極,讓人傷心絕望。

除了上述世俗所謂的五不孝之外,孟子在解釋舜沒向父母報告就娶了堯的女兒時,特地提出「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一說(《孟子·離婁上》)。

孟子說:舜知道自己若向父母稟告就娶不成妻,而男女結婚是「人之大倫」。所以為了避免將來因結不成婚並且沒有後代而抱怨父母,於是就「不告而娶」了。(《孟子·萬章上》)

那麼,所謂「不孝有三」所指為何?根據漢代學者趙岐的註解所說:

一是「阿諛屈從,陷親不義」,沒有及時在父母可能犯錯時加以勸阻,使父母做出壞事;

二是「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不去工作賺錢、奉養父母;

三是「不娶無子,絕先祖祀」,成年而不結婚,沒有生下兒子,因而使祖先的祭祀中斷。

古人重視祭祀,認為家族生命的綿延是人生的頭等大事,所以會有「無後為大」的說法。

今日的家庭觀念異於往昔,孝順不分子女,並且祭祀祖先也沒有男女之別。這不僅遠較古代社會公平,也更為合理合情。

以上所說五不孝與三不孝,反映了古人生活的實況,先要避開這些負面因素,然後還須轉向正面,看看孟子有什麼進一步的積極觀點。

父子不相責善

孟子旅居齊國時,曾與匡章交往,而匡章在當時被齊國人批評為不孝。學生為此向孟子提出質疑。孟子在回答時,先介紹了前述的「世俗所謂不孝者五」,然後指出:匡章未曾有一不孝。那麼,問題出在何處?

匡章的處境是:母親犯了錯,父親無法原諒而加害母親,並不肯妥善安葬母親。匡章苦勸父親不要做得太過分,結果得罪父親,並被父親趕出家門。匡章自此被國人說成不孝。

幾年後,父親也過世了。匡章認為自己在父親生時未能盡到奉養之責,所以就「出妻屏子」,把妻小送回娘家,也不要他們的照顧奉養。他心裡想的是,如果不這麼做,罪過就更大了。

孟子與匡章交往,但仍指出他的問題在於:「夫章子,子父責善而不相遇也。責善,朋友之道也;父子責善,賊恩之大者。」(《孟子·離婁下》)意即:父子之間互相要求對方行善而無法相處,因而傷害了親情。「責善」是朋友之道,不可用於父子之間。

由這種觀點延伸出來的是「君子之不教子」(《孟子·離婁上》)。君子不親自教兒子,這顯然需要說得更清楚些。

孟子說:教育的人一定要講求正確的道理,講求正確的道理而兒子做不到,接著就會生氣,一生氣反而傷感情了。

兒子會說:「您用正確的道理教育我,而您自己未必做得到。」這樣,父子之間就傷了感情。父子之間傷了感情,就太糟了。

古代的人是與別人交換兒子來教育的,父子之間不會因為要求行善而互相責備。要求行善而互相責備,就會彼此疏遠;父子變得疏遠,就沒有比這更不幸的了。

我們從這一段話學到兩點:

第一,父母教育子女,須以身教為主。生活在家庭中,自然有樣學樣。

譬如,孟子小時聽到隔鄰有殺豬之聲,就問母親:他們殺豬做什麼?孟母說:要請你吃豬肉。說完這句玩笑話,孟母就後悔了,她認為自己不能欺騙孩子,那樣無異於教孩子也可以騙人。於是孟母向鄰居買了豬肉,煮給孟子吃。

父母不是不能進行「言教」,但是應該先問自己有沒有做到,如是自己做不到的事,又怎能要求子女去做呢?

第二,古代的人「易子而教」,在今天則是讓孩子上學,由合格的老師來教。

孩子需要良師益友,其重要功能即是「責善」,彼此要求對方行善。因此,身為老師的人不能只注意學生的功課與考試成績,而應該重視其生活規範,以提升其品德。

父子之間以情感為主,這是人倫不可忽略的重點。

舜是孝順典型

父母是平凡人,自然可能犯錯,這時子女該怎麼辦?孔子說過「事父母幾諫」,就是看到父母將要犯錯時要委婉勸阻。孟子則藉由分析兩首詩來說明子女可以有適度的抱怨。

一是《詩經?小雅?小弁》,描寫「父親聽了讒言,將要傷害兒子」;二是《詩經?邶風?凱風》,描寫「兒子想盡孝道以安慰及鼓勵母親,希望母親不要犯錯」。前者說的是父親的大過錯,後者說的是母親的小過錯。

孟子的建議是:父母過錯大而子女不怨恨,那是更加疏遠父母;父母過錯小而子女怨恨,那是不能受父母一點刺激。更加疏遠父母,是不孝;不能受父母一點刺激,也是不孝。(《孟子·告子下》) 

孟子講完這段分析之後,接著說:「孔子曰:舜其至孝矣,五十而慕。」他引述孔子的話說:舜是最孝順的人,五十歲了還在思慕父母。因此,談孝順,不能不參考舜的例子,而孟子對此留下不少資料可供參考。

舜的母親早逝,父親娶了後母並生了弟弟。弟弟名叫象,是個頑劣不堪的人,但卻得到父母全部的寵愛。

前文提過,堯聽說舜有卓越德行,想把帝位傳給他。於是先將兩個女兒嫁給舜,舜沒有向父母報告就結婚了,因為他知道一旦報告就結不成婚。

舜當上了代理天子,即使如此,他依然處於家庭危機中。我們讀到「象日以殺舜為事」(《孟子·萬章上》)一語,不免悚然心驚。

更麻煩的是,父母還幫忙象去做這件殺人之事。此時舜的孝順之道是:想盡辦法不要讓自己被殺,使父母與弟弟不要犯下殺人之罪。這其間有些故事頗有戲劇性。

總之,舜化解各種危難,依然孝順父母並友愛弟弟。他貴為天子,富有天下,受到百姓愛戴,但是「卻因為不能使父母順心,而像一個窮人走投無路一樣」。他認為,「惟順於父母可以解憂」。

另一方面,舜當然知道象一心想謀害他,但依然視之如弟,「象喜亦喜,象憂亦憂」。最後,辦法出現了。

舜依古例,指定象出任有庳國國君,並派遣能幹的大臣掌管軍隊與稅收,使象不能作威作福、欺壓百姓。然後「欲常常而見之,故源源而來」,經常召見象,使其與父母團聚。

自此,象一年到頭奔波於道途,做不了什麼壞事,而父母看到象貴為國君,也對舜不再責怪了。

孟子說:「大孝終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於大舜見之矣。」(《孟子·萬章上》)像舜這樣,身為天子,到五十歲自己也可能是個祖父了,但還是思慕父母,甚至一輩子如此。這是人性發揮到極致的表現。

一般人的家庭處境比起舜的,應該是很不錯的,那麼我們也應更用心實踐孝道。

曾子留下示範

曾子即是曾參,為孔子學生;他的父親曾皙(曾點)也是孔子學生。曾子傳《孝經》,紹述孔子對於孝道的看法。

孝是「天之經,地之義」,但其原則是:人人都應走上人生正途,因此父親要有「爭子」(諫諍之子),才不會陷於不義。這種孝道才不是盲目的愚孝。 

那麼,曾子本人的表現如何?我們讀到下述資料:

曾皙喜歡吃羊棗,曾子因而不忍吃羊棗。公孫丑請教說:「烤肉與羊棗,哪一樣好吃?」孟子說:「烤肉呀!」公孫丑說:「那麼曾子為什麼吃烤肉而不吃羊棗?」孟子說:「烤肉是大家都喜歡的,而羊棗是曾皙獨有的嗜好。就像避諱是只避名不避姓,因為姓是很多人共用的,而名是一個人獨有的。」(《孟子·盡心下》)

因為父親愛吃羊棗,曾子就盡量滿足父親的願望,自己不忍吃羊棗。這雖然是一件小事,但顯示了曾子的細心、用心與貼心。

我們在孝順時,除了做到「大孝尊親,其次不辱,其下能養」(《曾子?大孝篇》),還須察言觀色、承歡膝下,注意飲食嗜好等細節。

談到飲食,《孟子》書中敘述曾子奉養父親的一段資料,值得我們深思。其大意如下: 

曾子奉養他的父親曾皙時,每餐一定有酒有肉。撤除食物時,一定要請示剩下的給誰;父親問有沒有多餘的,他一定說「有」。

曾皙死後,曾元奉養他的父親曾子,每餐也必定有酒有肉。但是撤除食物時,不再請示剩餘的給誰;父親問有沒有多餘的,他就說「沒有了」,準備留到下一頓再給父親吃。

曾元這叫做奉養父親的口腹。像曾子那樣,才可稱為奉養父親的心意。事奉父母做到像曾子那樣,就可以了。(《孟子·離婁上》)

說到孝順,一般人所知的奉養父母就是「養口體」,讓父母吃飽喝足;很少人能像曾子一樣,對父母還能「養志」,讓父母的心意可以實現。

那麼,人有沒有普遍而恆久的心意呢?有的,就是行善,這是因為「人性向善」。以曾子來說,他讓父親來決定剩下的飯菜要送給誰,也即是讓父親有「行善」的機會與行動。

人在行善時,會覺得生命力活躍起來,覺得自己實現了某種上天賦予的價值,因而也會對自己感到滿意。人性是隨著人生的發展而不斷提出行善要求的,不因為年老體衰而停頓或消失。 

因此,孝順的秘訣是讓父母可以在子女的協助下繼續行善。子女明白這個道理,侍奉父母時,就會在「養口體」之外,進而「養志」了。

人生不能不孝

德行需要長期修練,才可能結出善果,並在社會上成就可觀的功績。那麼,在考慮具體作為時,有無本末輕重的次序呢?孟子談到這方面的問題,他說: 

「身居下位而得不到長官的支持,是不可能治理好百姓的。要得到長官的支持有方法,如果不被朋友信任,就得不到長官的支持了。要被朋友信任有方法,如果事奉父母未能讓父母高興,就不會被朋友信任了。」(《孟子·離婁上》)

由此可見,一個人從政做官或上班就業,無不希望得到長官支持,而其前提在於得到朋友信任。朋友要信任你,你必須先做到孝順。

只要是為人處事,總是不能脫離人際相處的關係,其中以孝順父母為首要任務。

孟子接著說:「要讓父母高興有方法,如果反省自己卻不夠真誠,就無法讓父母高興了。要真誠反省自己有方法,如果不明白什麼是善,就不能真誠反省自己了。」

換言之,若要走上人生正途,首先要「明善」,經由教育而知道「善」是什麼,亦即知道善是我與別人之間適當關係之實現。

依此真誠反省自己,就會領悟人性向善的道理,亦即由內而發產生行善的動力,並要求自己從孝順開始,完善自己的人性。

推薦閱讀:

外國經典散文欣賞專版
男人跟女人的經典對白
《莊子》很有深意的十句經典,值得細品-今日頭條
最有個性的經典語句,2014經典回顧

TAG:經典 | 孝順 | 孟子 | 中華 | 怎麼 | 才能 | 做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