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國大眾富裕階層財富白皮書(圖)
2013中國大眾富裕階層財富白皮書(圖)
2013-04-08
核心提示:福布斯首次對中國大眾富裕階層展開調研,中國的大眾富裕階層近年迅速擴大,2012年末達到了1026萬人,而該階層的投資追求中低等風險,目前最青睞的投資品種有理財產品、房地產和股票。
概述
中國經濟持續多年高速增長,國民財富快速積累。這一過程中出現了一批已經基本實現「中國夢」的中產階層和高凈值人士,他們擁有穩定的職業和居所,建立了幸福的家庭,有一定數量的可投資資產,面對日趨複雜的經濟和市場形勢,以及逐漸多樣化的資產類別,需要專業化的財務規劃解決方案。大眾富裕階層正在逐漸成為中國社會的中堅力量,研究中國大眾富裕階層的財富現狀以及如何服務其在財富的保值增值方面的需求,有著積極而且深遠的意義。
從2012 年末至今,《福布斯》中文版聯合宜信財富,歷經幾個月的調研和分析,國內首份大眾富裕階層財富報告終於面世。這一開拓性的研究,不僅深入透析國內大眾富裕階層的財富現狀和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而且期待日後也為財富管理機構更好服務大眾富裕階層提供一份重要的參考。
報告發現:
中國私人財富快速增長,2012 年末中國個人可投資資產總額約83.1 萬億元。
大眾富裕階層迅速擴大,2012 年末達到了1,026 萬人。
大眾富裕階層的財富來源多樣化、投資需求強勁。
大眾富裕階層追求中低等風險,目前最青睞固定收益類產品。
大眾富裕階層有一定的移民傾向,但對配置海外資產有所保留。
儘管有移民傾向的不佔多數,但希望子女海外留學的佔壓倒多數。
龐大的大眾富裕階層群體及他們掌握的財富,給私人理財機構帶來歷史性機遇。
注釋:
私人財富:本報告定義的私人財富包含個人持有的現金及存款、公開市場交易的股票、基金、債券、房地產等。
私人可投資資產:本報告將私人財富中流動性較差的收藏品、消費耐用品和自住型房地產剔除,稱為私人可投資資產。
金融資產:在私人可投資資產中,我們將現金與存款、股票、債券等有價證券和基金、銀行理財產品、信託產品、商業保險等收益類資產統稱為金融資產。
報告研究範圍為中國大陸地區,不包含香港、澳門和台灣地區。除特別說明外,貨幣單位為人民幣。
中國大眾富裕階層概況
所謂大眾富裕階層,是指個人可投資資產在10萬美元至100 萬美元之間的中國中產階級群體。其中,個人可投資資產包括個人持有的現金、存款、股票、基金、債券、保險及其他金融性理財產品,以及個人持有的投資性房產等。
快速增長的中國私人財富
2012 年中國個人可投資資產總額約83.1 萬億元,同比2011 年增加13.7%,主要受到房地產和儲蓄存款的影響。
居民儲蓄一直維持著一個穩定的增長,2011 年相對以往的增幅有所放緩,主要是受居民理財意識增強,各類型金融產品加速存款分流等因素的影響。
經過了2007 年~2009 年房價的快速上漲以後,國家的宏觀調控在2010年初見成效,但仍抵不過投資者的熱情,房地產價格及成交在2012年末回暖。
迅速壯大的大眾富裕階層
我們所關注的大眾富裕階層人群在近兩年內有著飛速的增長。2010 年我們估計這一階層人數達到了794 萬人,到了2012 年達到了1,026 萬人。按照近幾年個人資產增速估計,2013 年底將達到1,202萬人。
同時,大眾富裕階層掌握的私人財富也在快速增長,占私人財富總額的比例逐漸走高,2010 年~2012 年將分別達到15.5%,16.1% 及16.4%,大眾富裕階層的人均可投資資產維持在133 萬元左右。
大眾富裕階層的性別、年齡及學歷構成
調查顯示,中國大眾富裕階層男性占多數,為55.3%,女性為44.7%。在年齡結構方面,出生於1960 年~1989 年的為絕大多數,共佔了81.1%,說明目前60 後與70 後為中國大眾富裕階層的主體,而80 後在其中所佔的比重也越來越重要。值得注意的是70 後( 年齡約30 ~40 歲) 佔比33.6%,這部分人經過一定社會的積累,成為大眾富裕階層的中堅力量。大眾富裕人群的學歷都普遍較高,本科50.7%,本科以上有16.6%,總佔比超過2/3。他們的總體形象可以大致概括為是一群有文化的中青年人。
大眾富裕階層從事的行業、單位性質及職務
大眾富裕人群中,從事金融和貿易的位居前列,從事製造業的佔據了11.5% 的份額,房地產行業造就了9.0%的大眾富裕人士。如果按照單位性質劃分,大眾富裕人群中來自民營企業的佔了一半(49.4%),其次為國有企業和國家事業單位(共計27.5%)。從他們的職位看,企業主居首(30.3%),而高層經理人也佔了相當比重(28.2%)。
大眾富裕階層的家庭
婚姻狀況中, 已婚的為86.3%, 未婚佔10.8%,其餘2.9% 為離異。已婚者中,97.3% 的有子女,其中獨生子女的佔大多數,為75.2%,但有兩個子女的佔比也不低(20.1%),顯示出家境較好相對應的扶養子女的意原和能力。子女的年齡以 16~30 歲居多,其次是6~15 歲。
大眾富裕階層的家庭年收入與支出
可投資資產規模在60 萬元~600 萬元之間的大眾富裕人群中,家庭年總收入11 萬元~50 萬元的佔54.0%,51 萬元~100 萬元的佔27.5%,101 萬元~500 萬元的佔13.8%。其中,64.5% 的家庭年總支出為30 萬元以下。家庭的支出主要用於基本的生活開銷,子女教育費用和投資也佔了很大的比例,這三項構成了絕大多數富裕人群的主要家庭支出。他們都非常重視子女的教育問題,盡一切可能為子女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並做好周全的規劃。
大眾富裕階層的財富來源
57.1% 的大眾富裕階層財富全部或部分來自於工資或企業分紅,緊隨其後的依次為企業、房地產投資、股市投資等。42.3% 的大眾富裕階層擁有兩個及兩個以上的財富來源。不超過40% 的女性以夫妻共有財產作為財富來源,顯示了女性富裕階層的資產獨立性較高。房地產投資和股市投資獲利的財富來源也佔據了不小比例,各有18.8% 和16.3%。
大眾富裕階層的愛好及慈善
大眾富裕階層在擁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後,越來越注重於精神上的愉悅。迅速創造財富不再是他們惟一追求,幸福而有品位的生活成為越來越重要的人生目標。調查顯示,中國大眾富裕階層喜好休閑娛樂,其中旅遊度假是他們休閑娛樂的最大支出項,其次為運動健身,汽車,相當一部分人也喜歡古董收藏。調查發現,有56.1% 的大眾富裕階層對收藏品感興趣,感興趣的類型依次為:古董書畫、奢侈品、現代藝術品。這表明,目前正在不斷升溫的國內藝術品收藏和拍賣市場未來擁有巨大的潛在客戶群。
調查發現,大眾富裕階層對於慈善抱有濃厚興趣。但表明經常參加此類活動的僅佔8.0%,還有12.9% 則從來沒有參加過。
強烈的投資意願
不同資產規模的大眾富裕人群對於閑置資金的管理方式是有所不同的。整體來說大眾富裕階層有88.0% 的人群運用個人資產進行了投資,其中資產規模在300 萬元~600 萬元的人群中,有高達91.8% 的人運用個人資產進行了投資。在滿足日常生活以外,這一階層更多的人群考慮如何擴大現有資產。
從青年到老年,每個人都會經歷進入職場、結婚、成為父母、事業高峰、子女教育、退休等階段,而用於投資的資產佔總資產的比例也隨之發生變化。我們所關注的大眾富裕階層中:
正值青年的20-29 歲人群,把更多的經歷放在事業上,但是受到通脹等因素的影響,還是願意把78.5% 的閑置資金進行投資。
而隨著年齡的增加,事業逐漸穩定,有了一定的資金基礎,這時如何讓手頭閑置資金增值成了更為重要的目標,因此進行投資的比例也上升。
進入到40 歲以後,一方面希望通過投資來抵抗通貨膨脹帶來的資產貶值,另一方面還面臨著下一代教育的問題,投資比例雖然還在逐步上升,上升的速度卻開始放緩。
當這一階層人群步入老年階段,養老醫療問題開始進入到他們的生活,因此資產管理的重點慢慢從繼續積累財富逐漸向穩妥的保守儲蓄過渡。
廣泛的投資資金來源
個人資產的累積是需要時間的,累積的來源多種多樣。大眾富裕階層的投資資金來源主要是通過工資收入、經營所得、投資收入和個人儲蓄存款,有近50% 的人主要投資資金來源是工資收入。不同資產規模的投資資金來源構成大體相同,但值得注意的是,個人可投資資產在300 萬元~600 萬元的人群與個人可投資資產在60 萬元~300 萬元的人群相比,工資收入占投資資金的比例更低,但經營收入占投資資金的比例更高。
最受青睞的投資品種
調查顯示,目前排在大眾富裕階層投資額前三大的分別是銀行理財產品、房地產及股票。
2005年以來,銀行理財產品增長態勢明顯,憑藉其背後銀行的背景和強大的網點分布,經歷了從小到大的快速發展過程。近兩年,銀行為了調節信貸規模及穩定存款大力發展自身的理財產品。截止到2012 年11 月末,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理財產品餘額已超過了7.6 萬億,成為中國資產管理市場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對於一般人群來講,銀行理財產品有著風險低、期限靈活、投資起來並不複雜的特點。比股票基金風險低,比國債期限短,比定期利息高,面對股市的持續低迷,當投資者無法從資本市場獲得令人滿意的收益時,抱著規避投資風險的態度,有62.5% 的人選擇了把大部分的資金用來投入銀行理財產品。
無論調控,房地產依然是大眾富裕階層重要的投資選擇,比例達53.9%。
儘管近兩年股市整體表現不佳,但其高風險高收益的特點還是使得股票成為大眾富裕階層的第三個選擇。
大眾富裕人群中不同資產規模對於投資產品的選擇上也有所不同。
個人資產規模在300 萬元~600萬元的人群選擇把更多的資金放在房地產和股票上,有61.2% 的人選擇把份額較多的資金放入房地大眾富裕產,這是其與個人資產規模在60 萬元~300萬元的人群在投資選擇上的最大區別。門檻較低的其他投資產品更加容易受到60 萬元~300萬元人群的青睞,他們更傾向於把更多的資金投入在銀行理財產品、
股票和基金上。
不同地域的投資者在投資產品的選擇上也不同。
我們選擇北京、上海、廣州三地的大眾富裕階層對於投資品的選擇做了對比。受到高房價和限購政策的影響,北京對於房地產的投資僅為36.8%,明顯低於廣州的61.0% 和上海的53.3%。定位於金融中心的上海,投資氛圍濃厚,並且擁有相當數量的金融專業人士,相較於北京和廣州,他們選擇把更大比例的資金投入到股票。相對於北京和上海比較明確的投資傾向,廣州對於房地產、股票和銀行理財的選擇比較平均。
強勁的閑置資金
2013 年國際經濟環境複雜嚴峻,國內整體經濟增長動力不足,面對金融領域潛在風險的加大以及國內比較低迷的投資環境,有83.2% 的大眾富裕階層仍然選擇了用閑置資金繼續投資,超過了50%的人群在2013 年的投資額將增加。個人可投資資產在60 萬元~300 萬元的人群更願意拿出超過60%的閑置資金進行投資,超過個人可投資資產在300萬元~600 萬元人群投資意向6 個百分點,顯然這一階段的人群對於擴大自身資產規模的需求更加的迫切。
大眾富裕階層的房地產投資
調查中的大眾富裕階層人群中有96.7% 擁有自主住房,其中39.9%有3 套及以上住房。我們觀察到,隨著年齡的增長擁有3 套及以上住房的人群數量在增加,40 歲~49 歲間達到頂峰,在這個區間內有近50% 的人群擁有3 套及以上住房。除了累計的財富量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這個原因以外,也跟近15 年來的房地產政策和房價有關。其中許多人是在90 年代末住房制度改革時以較低價格從單位購得住房,加上後來購買的一套商品房,以及用於改善或者投資的第三套房。
第三次移民潮
自1949 年以來,中國被公認的移民潮有兩次,一次是在1970 年代末期,「文革」結束時;還有一次是在1990 年代初期。而隨著近20 年來中國經濟的發展,從最初「先富起來的人」到如今的「大眾富裕階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考慮資產的更優配置、追求更舒適的生存環境以及打造下一代的成長教育環境。「移民」逐漸成為大眾熱議的話題,中國正在經歷第三次移民潮。
問卷顯示,在接受調查的大眾富裕人群當中,只有2.6% 的人已經移民,另有超過1/5 的人打算移民,也就是說有近1/4 的人已完成或正準備移民;仍有超過七成的人表示沒有移民打算。
在移民目的地的選擇上:
北美與大洋洲成為近60% 的潛在移民的理想移民地,其中北美佔比32.9%,澳大利亞、紐西蘭佔比26.9%。對很多海外移民而言,當地發達的經濟條件、穩定的社會環境與可接受的移民政策是最重要的選擇砝碼,同樣重要的還有當地良好的居住環境,包括社會福利與後代接受教育等因素。此外,當地的語言、文化環境以及社會關係也對移民目的地的選擇起到一定影響。
排在理想移民地第三位的是歐洲。
一度是移民熱選的港澳台地區依舊佔有一席之地,地域優勢與文化背景相似成為其無可比擬的吸引力,此外活躍的經濟與開放的制度也為人所推崇,但同樣也受地理局限,對外來移民的承載力有限。
與更加富裕的階層相比,大眾富裕階層的移民意願可能要低一些,這在很大程度上與其資產規模還無法達到進行跨境配置有關。另一方面,這部分人群在國內都已成為業務及管理的骨幹,而發達國家的就業形勢糟糕,使得他們的移民願望不強。
逐漸成為大眾熱議的話題,中國正在經歷第三次移民潮。
出國留學主流化
值得關注的一點是,儘管真正考慮包括實現移民的並不是多數,但考慮將子女送到國外接受教育的卻佔到接受問卷調查人數的3/4。比上一輩更重視子女教育是50 後和60 後的典型特徵,當具備一定的經濟基礎之後,父母自然希望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擁有開闊的國際視野;同樣對於出生於獨生子女家庭的年輕一代而言,他們面臨著一個更加開放的世界,有條件去接觸中國教育體制以外更為廣闊的領域。隨著中國的進一步開放與國際化,許多人都把出國留學作為提升競爭力的必要過程,所以中國出國留學人員數量在近幾年中急劇上升,並且這股留學熱還將保持上升的趨勢。
調查問卷也顯示,北美依舊是目前中國多數留學人員的第一選擇,佔比44.6% ;選擇歐洲與澳大利亞、紐西蘭的人數基本平。
審慎的海外投資
在資產配置方面,調查顯示,擁有境外資產的中國大眾富裕階層,依然將絕大部分資產配置在境內,調查中總體呈現出「移民不移錢」的特徵。在擁有海外資產的人群中,有一半以上人的境外資產佔總資產比例在20% 以下,為 55.1% ;總資產中境外資產佔20%~40% 之間的人群也相當可觀,為29.0% ;同時,還有13.6% 的人群,其境外資產佔總資產比例高達40%~60%。將境外資產比例配置高於個人資產60%的,儘管很少但也不乏有人。在有境外資產的13.0% 人群中,60 後和70 後是主力,50 前和80 後富人最少。80 後無論在年齡還是資產實力方面都不夠成熟;而70 後的移民趨勢愈見高漲,為了下一代的教育、為了拓展生意規模、為了更安全的食品、為了更好的居住環境,他們漸漸取代了原來是主流的60 後;而50 後也有許多人出國養老。
由於地理位置毗鄰,文化價值觀念相近,亞洲(包括港澳台)是中國最大的海外投資目的地,佔比近一半。其次是北美(佔比29.5%)、澳大利亞紐西蘭,最後是歐洲。而在當地的投資行為則以擁有房產和金融衍生品為主,其中房地產又占最大比重。此外股票投資佔比約1/4, 金融衍生品為 21.4%。
不斷提高的投資移民門檻
● 北美:隨著美國技術移民的要求日益嚴苛,投資移民成
為重點考慮對象,而美國的投資移民除了50 萬美金的投資基金資產證明以外,主要注重投資創建的企業有多大的工作提供機會,比如最起碼要提供10 個就業崗位。毗鄰的加拿大重視外商投資,投資環境總體不錯,不利因素是國內市場狹小,稅率較高且稅收體系複雜。
● 澳大利亞紐西蘭:澳大利亞則新推了富豪投資移民,最低條件性投資只需投資250 萬澳幣,投資周期為4 年,需注意的是投資限定於政府規定項目。
● 歐洲:歐洲地區受主權債務影響,報損大幅增加,政府亦開始試水出台投資移民政策,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歐盟國家,例如西班牙、義大利等,政府歡迎投資但受地方就業保護的影響,投資移民獲得的綠卡只可在當地生活,不允許在當地就業。而且隨著移民體系的愈發成熟和經濟環境的改善,其政策今後將會變得嚴苛。
● 香港:2013 年1 月宣布的《施政報告》已給予了明確答覆,香港投資定居門檻並未抬高,原有的香港投資移民政策將延續,也就是說,目前只需投資1000 萬港幣,即可辦理香港投資移民。相比其他國家,香港投資移民項目可以說是優勢突顯。特別是在眾多移民國紛紛提高投資門檻的情況下,香港依然保持現行的優惠政策,不失為一個高性價比的移民項目。
註:* 移民定義:上述報告內容涉及永久居民(綠卡)申請。取得綠卡後申請人還是中國公民和持有中國護照。成功取得綠卡後去附加若干條件才可更換公民(國籍,護照)。公民申請不在此報告範疇。以上信息均於2013 年3 月14 號
摘自相關國家移民局官方網站。
不斷提高的投資移民門檻*
數據來源:福布斯中文版私人財富調研資料庫
中國大眾富裕階層的理財特徵
入門級的投資經驗
大眾富裕階層的壯大意味著個人可投資資產的增加,這必然會帶動理財需求的上升。在這次調查中,94.6% 的受訪者有投資的經驗,其中擁有6 年以上投資經驗的受訪者則佔了30.7%,53.2% 的投資者經驗只有1 到5 年。
50.7% 的受訪者認為自己「略懂」投資,29.0%的受訪者認為自己「自修有心得」,充分認可自己的投資觀念和心得。可以說這79.7% 的受訪者對於投資有一定的積極性。
81.3% 的受訪者在投資時會依據自己過往的經驗和風險來做投資判斷,而其中45.9% 的投資者會在依據經驗的同時,結合數據和相關信息作參考。完全不依賴經驗、根據市場形勢變化做判斷的投資者佔了15.8%。
資產規模與風險偏好的關係
整體上看,中國大眾富裕階層風險偏好為中低風險。按比例來講,選擇「中低檔風險,中低檔收益」的比例高達88.6%。這種偏好可能與股市過去兩年的「跌跌不休」、房地產調控政策不斷出台有關。但把大眾富裕階層分成兩個資產規模群體看,又呈現出不同的風險偏好。個人可投資資產在300 萬元~600 萬元的群體在風險與收益的衡量上,更具進取心。投資期限為2 年以下的投資品種是最受調查對象歡迎的,其中1~2 年的投資產品擁有高達58.4% 的偏好率,這一偏好也解釋了為什麼理財產品、基金、債券等金融投資會擁有如此普遍的、也最為忠實與牢固的投資群體。
幾種主要投資品的風險選擇
股票:超過70% 的調查對象選擇了偏向於中性的三種持股策略:1. 部分割肉,賣掉部分這隻股票、2. 穩住投資,不買不賣,但會焦慮、3. 穩住投資,不買不賣,而且不會焦慮。這類選擇顯示了調查對象的成熟度偏高,在股票市場中偏於冷靜的持股態度。
債券基金:債券投資則有所不同,超過60% 的人選擇以中性策略持有等待,而相比股票投資有更多的人願意趁低買進更多固定收益產品,拉低成本,相對股票投資這一比例要高出8 個百分點。趁低買入固定收益資產的意願要比趁低買入股票的意願高出50% 以上。
整體市場:以上的對股票投資和固定收益類投資的區別也印證了對風險的喜好和厭惡的調查:即超過50% 的調查對象同意或強烈同意「當市場下跌時,會賣掉一些風險較高的投資,並把資金放在更安全的投資里」,另有30.5% 的調查對象對這一表述持中性態度。
樂觀的市場預期
在對未來一年資本市場運行方向的看法上,樂觀情緒明顯佔據了上風,尤其是對股市,有44.0% 的調查對象持著樂觀態度,也有超過1/3 的人持有房價將上漲的看法,對黃金等貴金屬價格持上漲看法的人略少,這可能與最近十年來黃金的長期牛市有關,畢竟黃金的貨幣屬性已經名存實亡,來自中國、印度的需求經歷了快速增長後對未來金價影響的趨勢已經不再明朗。
另外,有不足1/5 調查對象認為房價將下行,這已是悲觀態度的上限,而認為黃金等貴金屬和股市將下行的人都僅在10% 左右。
這些觀點對於財富管理機構來說真是再好不過的消息,因為它們將支撐起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資本市場的繁榮和客戶投資需求的提升,這種相輔相成的良性發展可以使我們預見到更久的成長趨勢。
收入將穩定增長
大眾富裕階層的資產來源越來越豐富,收入不再全部依賴工資收入。中國經濟學家王小魯的研究發現,中國富裕家庭至少有9.3 萬億元收入沒有向官方申報,這些收入絕大部分是「灰色收入」,沒能體現在官方發布的統計數據里。
此次對中國大眾富裕階層的調查,受訪人士中有超過一半的人(57.6%)認為自己未來的收入將保持穩定。但是受制於宏觀經濟不確定因素的影響,認為未來收入非常穩定的人士卻只有12.5%,21.4% 的人士認為未來收入情況很難說。只有6.3% 的人士認為不穩定和2.2% 的人士認為非常不穩定。
總體上來看,中國大眾富裕階層未來的收入將穩定增長。這從側面也反映了中國大眾富裕階層群體不斷壯大的原因。
財務自由標準升高
不必再為積累財富發愁,願意上班就上班,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想買什麼就買什麼。這種自由的生活境界這在經濟學上有個術語,即財務自由。而所需達到的這個財富值即為「臨界點」。四年前曾有一份參與人數達十幾萬的關於財務自由標準的網上調查,半數白領網民將財務自由的標準定到了500 萬元。
如今,這個標準已經不再適用了。此次中國大眾富裕階層調查結果顯示,57.6% 受訪人士的財務自由標準設定在600 萬元~3000 萬元人民幣,顯著高於之前的調查結果。另外,有21.6% 的人士認為個人財富值達到300 萬元~600 萬元就可以實現財務自由,12.4%的受訪人士將這一標準提高到了3000 萬元人民幣以上。相信未來中國公民財務自由的標準還將持續提高。
結果顯示,仍有58.8% 的受訪人士覺得自己未達到財務自由,顯示了大眾富裕階層對現實的不滿足。在未達到財務自由的人群中,56.1% 的受訪人士認為需要10 年以上的拼搏才能達到自己理想的財務自由狀態,35.1% 認為5~10 年內能夠實現財務自由,6.2% 認為3~5 年內能夠實現財務自由,僅有2.6% 的受訪人士認為自己能在3 年之內實現財務自由。調查結果與受訪者的年齡分布有著密切的聯繫。
此次調查中有三分之一的受訪人士為70 後,這個年齡段的人們正處於事業的上升發展期,前期的奮鬥已經為將來的事業打下了基礎,但是財富積累不夠,因此10 年之後,當他們達到50 歲左右的時候,便可實現財務自由。
資金使用願景:防禦突發事件和突發風險
在這次對大眾富裕階層資金使用的調查結果顯示,「面對重大疾病和其他意外時能更好地照顧自己的父母和家人」,這一項得分最高,其次是「保持並提高日常的生活品質」,可見健康問題和提高生活品質是人們最為重視的。
執行了二三十年的計劃生育國策,造就了眾多的「獨子家庭」,使得越來越多的中國家庭成員不得不重新考慮自己的退休生活。另外,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人們都很重視子女投資。
此次參與調查的人群中,60 和70 後佔了超過60% 的比例。60 後承擔著主要照顧父母和家人的責任,並為不久之後的退休進行資金儲備;而70 後則處於投資和積累財富的上升期,也將負擔子女的教育投資,也是造就上述調研結果的重要原因。
創業財富
在此次調查中,有57.7% 的人士選擇了「想創業,還未正式開始」,這一數字與58.8% 的人士未獲得財務自由非常接近。創業也許是個人實現財務自由的捷徑。
現在中國的創業人員在廣度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創業者的背景非常廣泛,經驗也非常的豐富。此外,「深度創業時代」已經來臨,創業帶動了更大範圍的產業創新,同時人們越來越多地用創業來整合、優化傳統產業。
未來最感興趣的投資產品:固定收益產品
在此次中國大眾富裕階層的調查中,我們發現,88.6% 的受訪者追求「中低檔風險、中低檔收益」的投資品,僅有11.4% 的受訪者追求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品。在隨後的深入研究中我們發現:
固定收益(包括P2P 固定收益理財,信託等)是最受受訪者喜愛的投資品,這與一半的受訪者追求中等風險、中等收益的投資相吻合。比如信託,信託產品最大的魅力在於其不僅可以從事股票、債券等金融工具的投資,還可以進行實業投資。也就是說,可以把自己的資金通過信託的方式投資於各種項目中。不過,信託產品的投資門檻很高,一般都需要50 萬元的資金。而藉助於銀行與信託公司的聯姻,投資於銀行信託產品,則可以通過低門檻,即5 萬元就可以分享信託的高收益。
房地產是第二受到受訪者青睞的投資品。在對於投資產品風險的認識問題上,中國老百姓都認為房產是風險最低的投資品種,這對於理解為什麼中國的房價持續偏高有密切聯繫。
現金和銀行存款是最穩妥的投資方式之一,但受到通貨膨脹的影響,其收益必然也是最小的。
股票(包括股票型基金)也是受到大眾富裕階層追捧的投資品之一,這和全民炒股的熱潮分不開,但是其屬於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品。
在此次調查中我們發現,大宗商品(如黃金)的投資遇冷。
穩妥的黃金投資
黃金投資是比較穩妥並且收益相對較高的投資品之一,黃金的增值速度很快。1972 年,黃金價格在35 美元/ 盎司左右,2012 年,黃金價格在1750 美元/ 盎司左右,從這個區間來看,黃金價格40 年整整漲了50 倍,年平均上漲10.3% ;再看看黃金的人民幣增長速度,1972年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為1:1.5,以此計算,當時的黃金價格為1.68 元/ 克左右。而2012 年黃金的價格為351.93元/ 克,從這個區間來看,40 年裡黃金的價格整整上漲了209 倍,年平均上漲14.3%,漲幅更是驚人。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大眾富裕階層對理財的意識和需求已急劇提升,投資理財已成為現如今的流行話題之一。中國理財機構與理財產品的多樣化、投資渠道的豐富化,為大眾富裕階層提供了良好的投資平台。
跟據福布斯中文版對大眾富裕階層調查數據,
66.0%的投資者對2012年的投資收益表示滿意,且投資活動日益活躍。而針對「你認為自己是否需要理財服務」的調查,82.3% 的大眾富裕階層表示自己需要理財服務。這一比例超出我們的預想。
快速增長的財富、強烈的理財服務需求,對理財機構的服務能力和服務質量提出了嚴峻考驗。了解和掌握大眾富裕階層的需求和想法,是抓住這一機遇的關鍵。
大眾富裕階層的理財方式與投資決策過程
對於資產的投資與管理,69.7% 的投資者選擇親力親為,由自己或家人獨立打理;僅30.3% 的投資者委託理財機構代為打理。這可能是由於:
大多數大眾富裕階層人士感到他們現階段的財富規模並未達到需要理財機構來打理的程度。
理財服務是有成本和門檻的。
大眾富裕階層還沒有與專業理財機構建立起足夠信任感。
繁多且複雜的理財產品讓他們感到困惑,而選擇他們熟悉的人的選擇,讓他們感到安全。
在做投資決策時,除部分專業投資人士之外,多數投資者會將他人的建議作為重要考量因素。在選擇自己或家人獨自打理投資理財的人群中,25.9% 的人會採納家人、親戚意見,24.8% 自己獨立決定,21.8%採納理財師的建議,12.3% 採納「工作上的朋友或合作夥伴」的建議,12.4% 採納「因興趣而結識的朋友或合作夥伴」的建議,較少聽從會計師和律師的建議。
而選擇全權委託理財機構代為打理的人群中,投資建議的聽取上,45.2% 選擇理財師;14.3% 選擇聽取家人、親戚;14.1% 選擇自己獨立決定;10.1% 選擇「因興趣而結識的朋友或合作夥伴」;9.8% 選擇「工作上的朋友或合作夥伴」;會計師和律師的建議採納,依然很少。
我們注意到,不論是獨立理財人群還是委託理財機構負責的投資者,聽取理財師的建議者佔據著較大的比例。投資理財機構的專業服務正影響著大多數投資者,也暗示了巨大的潛在理財服務需求。
第6 章:理財機構的機會
私人理財服務的認知和使用情況
調查結果顯示,大眾富裕人群中,有96.6% 的人了解一種以上的機構理財服務。在了解機構理財服務的人群中,42.3% 的人表示了解銀行私人理財服務,25.7% 的人表示了解第三方機構私人理財服務,17.3%的人表示了解證券公司私人理財服務,11.1% 的人表示了解保險公司私人理財服務。除此之外,有39.5%的人了解兩種以上(含兩種)的理財服務。
調查顯示,已有73.7% 的大眾富裕階層正在使用理財機構的服務。在他們中間,41.1% 的人選擇銀行類,35.9% 的投資者選擇第三方理財機構類,14.1% 的投資者選擇證券公司類,8.9% 的投資者選擇保險類,有30.9%的投資者同時選擇了兩家或兩家以上理財服務機構。
銀行私人理財:銀行是中國消費者高度信任和認可的中間服務機構,有較嚴格的監管體制和法規。同時銀行間具有質量較高的詳實金融信息,可及時把握金融市場趨勢和預測,這些都為其投資理財產品的宣傳與理財產品工作的開展、研發提供了先決條件。同時,其產品的風險性相對較小,投資收益與其他理財產品相比相對低端,受銀行監管體制規範。但該類產品多數以銀行盈利為中心,投資範圍相對狹窄。
第三方機構:國際上,第三方理財機構的理財目標是將各類理財產品打包組合,區別於傳統的以追求自身盈利的金融機構理財模式,第三方理財機構更側重於投資產品的整體把握,根據投資者的基本情況、風險偏好與收益目標,形成最優理財方案,以滿足不同投資者的不同選擇。中國的第三方理財機構現處於起步階段,理財產品品種還是相對有限的,為區別於其他類金融理財產品,需要有不同的營銷點。如信託、私募股權投資、公募基金、理財規劃等產品為主,貼合中國現階段的特殊金融市場現狀,以高收益產品為主打,在各個金融機構中間起到信息的溝通與合作的作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合作金融機構的迅猛發展,如2008 年到2011 年迅猛發展的創業投資及私募股權投資行業。由於第三方理財機構現涉及的產品種類較複雜,涉及到的監管部門較多,且產品大多數為中國新興引進並形成的中國特色理財產品,監管制部門急需提高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政策。
理財機構的了解渠道、選擇因素和選擇價值
調查顯示,「家人、親戚、朋友曾經使用或推薦」,「有家人、親戚、朋友在理財機構工作」,「曾參加過該理財機構拜訪、講座或活動」是他們了解該理財機構的主要渠道。前兩者佔比超過一半,可見家人、親戚、朋友的熟人資源的傳播能力,而對於媒體廣告和報道等渠道,大眾富裕階層並不感冒。
在選擇理財機構時,他們最看重的是該理財機構「產品品種豐富、預期收益高」。其次,理財機構的檔次和服務,以及理財顧問的專業水平都是他們選擇理財機構的重要參考。
在已使用理財機構的大眾富裕階層眼中,理財機構的最大價值在於合理的理財規劃、豐富的產品信息、風險控制。掌握這些要點,有助於理財機構更精準地去設計和營銷產品。
投資者了解並使用投資理財機構的渠道
報告方法及問卷調查
報告方法
中國目前沒有家庭資產負債表數據,缺乏家庭收入及財產稅收資料,學術界也沒有最新的個人(家庭財富)調查研究,我們參考國內國際上的有關研究論文與知名研究機構的報告,運用合理的數學統計模型和學術界廣泛採用的研究方法, 構建了「福布斯中文版私人財富分布模型」。報告對中國大陸地區的私人財富總額、財富在各階層的分布情況進行研究和估算。報告數據的另一個來源,是問卷調查。
按照全球金融穩定委員會(FBS)對「影子銀行」的廣義定義,2012 年中國影子銀行的規模接近28 萬億元人民幣,超過2012 年GDP 的50%。影子銀行中有相當部分的私人資金,流動性較差,且難以統計其規模,我們並未計算在內。投資性房地產的總值估算也存在一定難度。我們基於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民生髮展報告」中「 全國家庭現住房完全自有率為84.7%」 這一調查結論,根據城鎮和農村人口數據,以及城鎮家庭和農村家庭的戶均人口數,以及假設農村家庭都擁有一套自住房,測算出中國約26.0% 的房地產為投資性房地產。另外,中國沒有個人持有債券的確切數據,我們研究了各種債券的持有人情況,以及研究了有關學術論文,最終確定以存量國債總值的50% 作為個人持有債券總量。在中國私人可投資資產的統計上,我們使用了較保守的估計。
問卷調查
中國大眾富裕階層調查項目於2013 年1 月啟動,於2013 年3 月15 日結束。根據項目研究的需要,我們預先研究了大眾富裕階層的特性,針對性地進行了調研問卷設計。在問捲髮放過程中,我們充分考慮大眾富裕階層的分布特點,並對福布斯中文版及宜信財富的調研資源進行互補及整合,以使我們的調研問卷具有代表性。問卷回收過程採用電子郵件、傳真、快遞等方式。最終回收1196 份有效問卷。
版權聲明
《中國大眾富裕階層財富白皮書》所有的文字及數據圖表的版權歸福布斯中文版與宜信財富共同所有。在未獲得福布斯中文版與宜信財富的聯合書面許可之下,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將本報告的全部或部分內容用於商業目的。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本報告所使用的數據來自於公開資料及自身調研。本報告的觀點及結論基於以上事實進行推演分析,旨在為讀者提供相對準確的信息。讀者基於此信息而做出的投資行為和結果,福布斯中文版及宜信財富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上海: 浦東新區陸家嘴環路1000 號恒生銀行大廈8 樓 / 200120
北京: 朝陽區建國路乙118 號京匯大廈2105 室/ 100020
www.ForbesChina.com
福布斯集團是全球著名的出版及媒體集團,成立於1917 年。其出版的Forbes 雜誌已經成為全球最為著名的財經類雜誌。福布斯中文版經全球領先的商業雜誌出版集團Forbes Inc. 公司授權,由復星傳媒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出版。《福布斯》中文版於2003 年4 月正式推出,致力於在中國商界領袖中倡導創業精神,打造創富工具,是中國最有影響的財經雜誌之一。
宜信卓越財富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是中國財富管理行業的知名企業,總部位於北京,在全國40 多個城市擁有千餘名資深理財顧問,為大眾富裕階層提供全方位的理財規劃與財富管理服務。宜信財富以客戶的理財需求為基礎,根據客戶的風險偏好、財務狀況、家庭結構等因素量身定製理財規劃,將國內外優秀的固定收益類、公益理財類、股權類等理財模式和產品通過科學的資產配置帶給千千萬萬的客戶,有志於成為他們長期可信賴的財富管理夥伴。
推薦閱讀:
※教你起個旺財富貴名
※那些可以幫你賺錢的書
※《財富寶要》之十三:福人造福地,福地福人居
※通往財富自由之路第四步:放棄部分安全感才能獲得大成就——讀李笑來《我們重新認識了人生的枷鎖》後有感
※財富創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