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銜接誤區 你佔了幾條?·每日商報
商報見習記者 夏瑩諾貝爾物理學家卡皮察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在幼兒園他學到了自認為最主要的東西。「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夥伴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吃飯前要洗手,做錯事要表示歉意。飯後休息,學習要多思考,仔細觀察大自然。」從幼兒園到小學,似乎不只是一個簡單的過渡。今年,國家教育部表示將嚴查幼兒園教授小學階段知識的做法,一旦發現幼兒園小學傾向,幼兒園將面臨降級降類。此外,杭城越來越多的小學也會在一年級新生開學前做好銜接準備,幫助孩子適應小學生活。但在家長的觀念中,仍存在不少幼小銜接的誤區,爸媽們不妨對照一下,這些誤區你佔了幾條?誤區一: 把幼小銜接當作大班的事兒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孩子的表現一般有兩種,有的幼兒對入學表現出極大的興奮和嚮往,還有的過於依賴,等坐到小學的教室里仍然哭哭啼啼,讓家長束手無策。因此,良好的銜接不僅能使幼兒更快地適應小學生活,進而完成高難度的「任務」,同時,良好的生活習慣也為日後打下基礎。對於幼兒園來說,常見的方式是邀請小學校長來園內為家長答疑解惑,包括小學的概況、學校理念和課程特色,幫助家長更全面地了解小學。文錦幼兒園在幼兒園環境設計方面也下了不少功夫,據大班老師介紹,幼兒園為大班開設專門區域,投放半成品或高結構材料,有數字加減和記錄表等。區域隨時開放,讓孩子自己動手,玩簡單個位十位的加減,記錄表則以不同形式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一位小學老師說,幼兒園和小學階段都有自己的活動特點和具體要求,不過兩者差距比較大。幼兒園老師對孩子的生活護理很精細,孩子的學習也是在遊戲中進行,一天的生活是鬆散、自由自在的。而上小學以後,規則和缺少遊戲時間成為大多數幼兒無法快速適應的「攔路虎」。學習的模式成為課堂教學,課堂上還得強調紀律。同時,孩子要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課間休息時要自己整理書本、喝水、上廁所等,遇到問題和困難自己要想辦法解決,因為家長和老師不會時時刻刻都在身邊。幼兒園往往有加餐、點心時間,上小學後這樣的美食待遇可就越來越少了。一位幼兒園大班老師說,應逐漸養成兒童按時進餐,每餐尤其是早餐要吃飽、吃好的良好飲食習慣,養成上課不喝水、不上廁所的習慣。午飯現在基本都是在學校食堂吃,要鍛煉其集體生活。教會孩子吃飯也很重要。上小學後,很多孩子仍然不會自己吃飯,一頓飯會磨蹭很長時間。總之,在幼兒園期間,孩子們要慢慢地學會生存、生活、學習和勞動。誤區二:不學知識意味著零準備民辦小學招生前夕,本報做過系列的民辦小學校長訪談,其中育才小學負責人、育才京杭小學校長莫慧萍提到了一個家長們普遍的誤區:提前教孩子寫字筆順,練有難度的算術題。加上有的家長一門心思給孩子報銜接的培訓班,搞得孩子不僅對學習越來越沒興趣,對個人情緒、親子關係也十分不利。幼兒園強調通過遊戲和自然的生活環境使幼兒獲得豐富的感性知識和直接的體驗,小學注重通過學科知識的傳授,豐富兒童的間接的知識經驗。這就要求在幼小銜接過渡時,應在不影響各自基本任務完成的前提下,盡量考慮如何加強兩個階段的互相交叉和滲透,形成一個自然的過渡。新城實驗小學校長閔群表示,銜接不應片面追求學科和知識上的準備,重點應放在兒童自身發展的準備程度上,如兒童身體素質、心理素質。不應只把注意力集中在知識街接上,放鬆對一般智力的培養。或者,即使注意了一般智力的培養,但不關心兒童社會性的發展,都將妨礙兒童由幼兒園向小學的過渡。當然,必要的知識、技能準備是需要的,但如果幼兒沒有良好的感知能力、記憶和思維能力,或沒有正常的社會交往能力,不合群、自負、自卑、過分緊張、拘謹等,都可能導致幼兒的健康發展。個人習慣的養成也不容忽視。比如注意力的培養。在幼兒園孩子能不能做到認真聽老師所講的要求和故事,傾聽其他小朋友說的話,都關係到孩子入學後在課堂上和老師、同學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平時在家裡,家長就可以注重培養孩子認真傾聽的好習慣。比如,當家長跟孩子交流時,孩子就應放下手中的玩具,眼睛看著家長,在講完後最好讓孩子再複述一遍,克服邊玩邊聽、漫不經心的壞毛病。同時也可以讓孩子給別人講講故事、繪畫等,並要求孩子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保持安靜、注意力集中,以增強孩子的時間意識和約束力。對於注意力集中明顯困難的孩子,必要時要去醫院進行訓練和治療。誤區三:小學化傾向法國教育家盧梭說過,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兒童的樣子。我們確實在環境上給孩子們營造了與自然親密接觸的氛圍,但是學習上呢?「遊戲少了,作業多了,孩子的書包越來越重了。」周媽媽的孩子下半年就要上一年級了,周圍家長的孩子周末興趣班排得滿滿當當的,自己也在糾結是不是不該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心理學實驗證明,只有到5歲之後,孩子才能脫離實物的支持,進行小數目的加減運算,並學會100以內的數數,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理解。過早地寫字也是弊大於利,家長教錯筆順還不是最大的問題,更嚴重的在於表面上孩子認識了不少字,但這對於孩子只是一個符號,不利於孩子的想像力和學習興趣。目前,有的學前班不顧幼兒教育的自身特點,提前教孩子小學的知識。閔校長說,這種刻意超前的教育方式放棄了基本素質訓練的做法,是不符合幼小銜接的合理要求的。誤區四:家長不需要參與有的家長認為,幼小銜接是幼兒園和小學的事兒,就該由學校全權負責。殊不知,孩子的任何成長都離不開家庭的教育。在幼小銜接中,家長的參與度低也是讓不少老師頭疼的問題。「你再不聽話,讓學校的老師管你。」「學校的老師可厲害了。」這是老師常聽到的家長恐嚇孩子的話語。然而,這種恐嚇會造成孩子對上學的恐懼感,產生心理壓力,適得其反。其實,幼小銜接中有不少事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參與。上學前,家長可以領著孩子到學校附近轉一轉,熟悉一下學校的周邊環境,漸漸讓孩子喜歡上美麗的校園,強化孩子對自己角色轉變的意識。上了小學後,學慣用品是必需品,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列個清單,陪孩子做物質準備。小學老師建議,文具盡量準備樸素大方的,避免在式樣上追求花哨,會分散本就薄弱的課堂注意力,還容易給孩子形成不良的攀比心理。在購物的過程中,家長要盡量尊重孩子的意見,選擇他們滿意、喜歡又實用的文具。平時,家長空閑時不妨多關注一些與學校相關的新聞,多了解學校周圍的治安環境,這也是在積累與孩子的共同話題。關於孩子的安全問題,總是令家長們放心不下,對於學校治安了解是前提,同時訓練孩子每天離家前跟家裡其他成員講再見,路上注意安全。通過每天的耳濡目染培養孩子的安全意識,盡量學會自己上下學。此外,家長不妨以一個月為周期,按照小學的時間表為孩子列出一份作息計劃,早睡早起,從7月開始,可逐漸安排孩子進行午間活動,減短午睡時間;家長晚飯後要看書報時,可以讓孩子一起看些自己喜歡的書,講點故事,布置手工作業等,這樣孩子上學後,很自然就習慣了晚上做家庭作業。所以,一開始大多情況下需要家長的陪伴和引導。
推薦閱讀:
※誤區解讀:全球各國入境規定及注意事項
※男生常見的8種搭配誤區,你中了幾個?
※帶男人走出五大「性」態誤區 這麼做肯定不會爽
※無糖食品受歡迎 消費者認識存在誤區
※【探索門講座】太極陰陽揭示十神真義(7):十神應用中的常見誤區1
TAG:誤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