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蓮讀書*龍得勝先生談書法

【青蓮讀書*龍得勝先生談書法】

第二講:關於書法工具的基本知識

書法工具是書法創作的前提和基礎,了解掌握書法工具,對於初學者來講非常重要,這是書法理論的基本知識,也是書法實踐的入門課、必修課。

什麼是書法工具呢?簡單地說,書法工具就是書法者進行書法寫作時使用的工具,大體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直接使用的工具,包括筆、墨、紙、硯,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文房四寶」;另一類是輔助工具,包括書案、帖架、筆架、水盂、筆洗、鎮紙、印章、印泥等等。無論是筆墨紙硯,還是輔助類工具,對於初學的書法愛好者來講,都是必須了解的。

第一,先談談筆。毛筆是文房四寶中最主要也是最核心的工具。可以說,中華文明的發展歷史,一直都和毛筆相伴而行。中國南朝文學理論家劉勰所著《文心雕龍》里記載:「鳥跡代繩,文字始炳,炎皞遺事,紀在三墳」,表明象形文字一出現,書寫的工具也就應用而生。據考古發現,西安半坡遺址的彩陶紋飾就有用毛筆描繪的痕迹,這說明早在5000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經開始使用雛形的毛筆了。

古人寫字最早是使用木棍劃刻,之後在木棍的一頭縛上禽類羽毛或獸類毫毛,蘸墨而書,逐步演變成毛筆。歷史上曾有過雞毛筆、鹿毛筆、鼠毫筆、羊毫筆和黃鼠狼毫做的筆,現在我們使用的主要是後兩種,俗稱「羊毫筆」或「狼毫筆」。此外,還有一種筆,芯束狼毫取其勁健,外縛羊毫取其柔順,叫做「兼毫筆」,因二者兼容,被更多的書法者喜愛。

關於筆的起源有多種說法。西晉時期編撰的《博物志》中記載「蒙恬造筆」;東漢蔡邕所著《筆賦》中記載「有倉頡之奇生,采秋毫之類芒,加膠漆之綢繆,結三束而五重,建犀角之玄管,屬象齒於纖鋒,染青松之微煙,著不泯之永蹤」;明代編撰的《物源》中記載「虞舜造筆,以漆書於方簡」;1954年,在長沙左家公山舊戰國木槨墓的發掘中出土了毛筆,這是考古發掘中發現最早的毛筆實物。

筆的名稱在秦以前並不統一,當時有各種不同叫法,有的地方叫作「聿」,也有的叫作「一律」、「不律」、「拂」等。秦統一六國後,隨著文字的統一,把書寫文字的工具統一稱作「筆」,這一名稱一直延用至今。

歷代文人學士都非常重視毛筆,因為其性能直接影響書寫者的狀態和感覺,也直接決定能否把書寫者的情感和書藝充分表達出來。在書寫創作過程中,紙張鋪就,研墨潤筆,纖毫使轉,皆可內得心源、外師造化,因此人們說「筆為心聲」、「敬筆如神」、「下筆有神」。

今天,隨著製造文明的不斷推進,毛筆的製作工藝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有了更好更快的發展。現在出現了許多材質講究、做工精湛的毛筆,如象牙筆、牛角筆、翡翠筆、黃金筆、各類名類木材筆,不僅具有實用性,而且具有觀賞性,兼俱收藏價值。在近來的拍賣市場,富涵歷史價值的毛筆吸收了眾多收藏者的關注,市價一路走高,這對於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是有積極意義的。

當年,國畫兼書法大師董壽平老先生多次教授我如何用筆,其中一條重要經驗、也是我多年書法的深刻體會,平常書寫要儘可能使用不同類型的筆,努力提高對各類毛筆的把握和運用能力,全面提高書法水平。

筆有「四德」,所謂尖、齊、圓、健。尖,就是筆毫聚攏時,末端要尖,尖而不弱、尖而不飄、尖而不浮。齊:就是筆尖潤開壓平後,毫尖平齊,長短相等,沒有空隙,運筆時可以「萬毫齊力」。圓,就是筆毫潤濕後飽滿如棗核,書寫時才能筆鋒圓滿,筆力充足,運轉自意。健,就是筆腰要有彈性,筆毫重壓後能迅速恢復原狀,便於書寫時提、按、折、轉,展現墨韻之變化。

實際書寫過程中應當注意以下幾點:一要了解筆性。首先搞清楚所拿之筆是哪一類筆,是硬毫、軟毫,還是兼毫?是長鋒,還是短鋒?即使是同一類筆,每一枝用起來的感覺都會不盡相同,都需要在書寫前,通過拿筆、發筆、校筆,先知其性,而後揮其毫。二要掌握方法。古人講「筆無定法」,並不是說用筆沒有方法或不講究方法,而是指不同的筆有不同的方法。要根據狼毫、羊毫和兼毫等不同毛筆的特點,採用不同的書寫方法。時下,有的人一生只用一種筆,有的人自己改造毛筆、甚至用剪刀剪掉筆鋒來書寫,我認為都是刻意標新立異而矣,不值得提倡和學習。三要使用生筆。所謂「生筆」,就是洗的乾乾淨淨的筆。每次書寫完畢,都要把毛筆洗乾淨,盡量懸掛起來,放置於空氣流通、陽光不直接照曬的地方。

第二,接下來談談墨。墨是書法寫作中不可或缺的用品,古人講「筆為骨法,墨為肌理血脈」。墨的好壞、墨的把握、墨的運用,對於完成一幅書法作品,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墨的雛形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用於燒制彩陶的顏料上。史料記載:西周「邢夷始制墨,字以黑土、煤煙所成,土之類也」。古代的墨刑(黥面)、墨繩(木工所用)、墨龜(占卜)也均曾用墨。《莊子》中有「宋元君將畫圖,眾史皆至,受輯而立,舔筆和墨」的文句,說明在春秋戰國時代,墨已經普遍使用了。

人工墨的發明是在漢代,原料取自松煙,最初是用手捏合而成,後來用模具製造,墨質堅實,用的時候蘸上水慢慢研磨,研成墨汁。所以古人書寫時,研墨是一道重要程序。

到了晉朝,發明用膠配製,墨的質量又提高了一大步。唐代時期,朝庭專門設置官廠造墨,多方取材配方,採用古松煙與鹿角膠煎膏和成制墨的方法,聞名於天下。有的墨還添加名貴中草藥,所以有「墨可入葯」的傳說。到了宋代,墨的製造水平己達到相當境地。宋代的名字名畫流傳至今,仍然色澤不褪,墨的作用功不可沒。

墨主要分為「油煙墨」和「松煙墨」兩種。油煙墨用桐油燒煙加工而製成,松煙墨用松枝燒煙加工而制。油煙墨的特點是色澤黑亮,有光澤,多用於繪畫;松煙墨的特點是顏色烏暗,沒有光澤,常用於寫字。

根據墨的品質和用途不同,還可以分為普通墨、貢墨、御墨、自製墨、珍玩墨、禮品墨等。品質上好的墨自古就有人收藏,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就愛藏墨。到了明清之時,這種風氣更加盛行,程君房曾自詡「殘墨百年可比黃金」。最近幾年,古墨收藏也成為收藏界的一大熱門,乾隆的「御用墨」屢次拍出高價。

我們現在使用的墨,都是現成的墨汁,倒出來即可使用,省卻了研墨的過程,更能適合現代人的快節奏生活。如果現在還有人堅持研墨書法,我認為大可不必,隨著墨汁工藝的提升,當代的「曹素功」、「一得閣」等墨汁性能穩定,色澤鮮亮,墨香純正,完成可以達到書寫效果,這也是當代書法家和書法愛好者的一件幸事。

第三,再接著講講紙。紙,作為一種承載書寫記錄的工具,它的產生和發展有著自身的規律。

上古時代結繩記事,夏商時期甲骨記事,春秋戰國時期竹帛記事,直到漢代才有紙張出現。據考證,我國西漢時已開始了紙的製作。1957年陝西省博物館在西安東郊灞橋附近的一座西漢墓中,發掘出了一批稱為「灞橋紙」的實物,製作年代大約比東漢宦官蔡倫所造的紙要早200年。魏晉南北朝時期紙已經廣泛流傳。「洛陽紙貴」的歷史典故就是發生在西晉時期,當時因傳抄左思的《三都賦》而導致紙張價格上漲。

紙的出現,對中國書法產生了開江闊海的重要作用。東晉時期出現王羲之、王獻之那樣傑出的書法家,紙的普遍使用是一個不可忽略的要素。同時,由於造紙工藝的改進和紙張的廣泛使用,書寫者可以隨心所欲地揮毫,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漢字字體的變遷。

我們現在所講的書法用紙,一般意義來講,特指「宣紙」。宣紙起於唐代,相傳至今,由於原產地安徽省涇縣屬宣州府管轄,所以一直被稱為「宣紙」。

宣紙的生產製造,原料講究、工藝複雜,具有「韌而能潤、光而不滑、潔白稠密、紋理純凈、搓折無損、潤墨性強」等特點,同時耐老化、不變色、少蟲蛀、壽命長,質量上乘的宣紙可保存千年不變色,所以有「紙中之王、千年壽紙」的美譽,是最能體現中國藝術風格的書畫紙。

宣紙分為生宣、半熟宣和熟宣。生宣吸水性和沁水性強,易於產生豐富的墨韻變化,易於裝裱;熟宣紙質較硬,吸水能力弱,使用時墨和色不會洇散開;半熟宣吸水能力界於前兩者之間。由於紙性不同,大家在書寫時要根據需要來選擇。

作為初學者來講,對紙的要求不必過分講究。因為宣紙價格比較昂貴,如果用宣紙來練字,會造成經濟上的負擔。現在有一種「水寫布」,蘸水書寫,可以重複使用,初學執筆和運筆的人,可以一試。但對於有一定基礎的書法者,畢竟水與墨不同、布與紙不同,用「水寫布」會限制書法水平的提高。

我提倡大家多用廢舊報紙練字。我初學書法時,由於經濟條件所限,自己四處找舊報紙練字,正反面兼寫,寫完後賣掉,再買舊報紙來練。相比較而言,報紙的紙性更接近於宣紙,既省錢,又能達到良好的練習效果。

以上是對初學者和早期書法者練習而言。隨著書寫水平的提高,特別是在進行書法創作時,則要選擇優質的宣紙。只有好的宣紙,才能保證書法作品傳之百代、留存千年。

第四,我們談談「硯」。文房四寶排第四的是硯,也叫硯台,是研墨用的工具。硯由於質地堅實,兼具實用性和觀賞性,受到歷代文人學士的青睞。

硯的起源很早,陝西姜寨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出土了一套繪畫工具,其中就有石硯、研棒及硯蓋。不過,那時的墨為天然礦石,因而硯還需用研棒輔助,才能將墨磨至細。直到兩漢時期,發明了人工制墨,墨才可以直接在硯上研磨,硯的形質也有了一些變化。

在唐代之前,古硯大多為瓦硯,唐代以後,石硯開始出現。我國有四大傳統名硯,即端硯、歙硯、洮硯、澄泥硯。

端硯產於廣東端州東郊端溪,它的石質細膩、堅實、滋潤,上面有自然紋理,既實用又美觀,有「群硯之首」的稱譽。端硯在唐宋時代大量開採,明清以後資源逐漸枯竭。現在市場上的端硯,多為端溪附近的石材,與正宗的端硯有較大差距。

歙硯產於安徽歙縣一帶。南宋趙希鵠編撰的《洞天清祿集》記載歙硯特點:「細潤如玉,發墨如飢油,並無聲,久用不退鋒。或有隱隱白紋成山水、星斗、雲月異象」。由於歙縣地處黃山之南,取材廣泛,近年仍然有鏤刻工藝非常精細的大硯出產。

洮河硯出產於古洮州,現在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境內的洮河上游,從洮河深水中採石加工而成,又叫洮硯。洮河石石質細膩,紋理如絲,氣色秀潤,用洮河之石製作的洮硯,發墨快、研墨細、不傷筆毫,具備了端、歙兩大名硯的特點,屬於質地優良的上品。洮河石本身有「紅洮」和「綠洮」,因此洮河硯色澤鮮艷,再加上當地的透雕工藝,使得洮河硯兼俱實用與觀賞兩大功能。

澄泥硯主要產于山西省絳州(現運城市新絳縣一帶),也是四大名硯之一,由於宣傳不廣,因此人們知之不多。澄泥硯使用經過澄洗的細泥作為原料加工燒制而成,質地細膩,猶如嬰兒皮膚一般,而且具有貯水不涸、歷寒不冰、發墨而不損毫的特點,可與石質名硯相媲美。澄泥硯由於原料來源不同、燒制時間不同,有鱔魚黃、蟹殼青、綠豆砂、玫瑰紫等不同顏色。澄泥硯一般很注重圖案,講究造型,既是文房中實用的四寶之一,又是可供觀賞的藝術珍品。

總之,筆墨紙硯對於書法者來講,殊為重要,謂之「文房四寶」名符其實。就我多年書法體會,對文房四寶的使用,要講究「四生」,即生筆、生墨、生硯、生宣。「生」,就是「新」的意思。生筆、生墨、生硯,就是每次書寫完畢,都要把毛筆洗乾淨,懸掛風乾;倒出的墨要盡量用完,硯台要洗刷乾淨,下次書寫時再倒入新墨。這些都是書法者的良好養成,如果洗筆、掛筆、洗硯、用墨不講究,也會影響書寫效果。生宣,以我多年的經驗,書法寫作時盡量選擇生宣,它的吸水性好、柔韌性好,便於產生墨韻,創作效果會更好。

以上是對傳統書法工具「文房四寶」的簡要講解。認真了解筆、墨、紙、硯等基本工具,有助於初學書法者儘快入門,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下一講,我們將對輔助書法工具進行講解。


推薦閱讀:

我愛讀書936的【陰宅圖片】
【轉載】讀書筆記
【讀書】珍重在前,感恩在後
讀書文摘《男人篇》女人讀懂男人(2)
【教育讀書】被禁70年的創富秘訣:《矽谷禁書》

TAG:書法 | 先生 | 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