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320檔案揭秘:馬戛爾尼訪華背後的陰謀

  大清乾隆五十七年,即公元1792年9月26日,英國國王喬治三世派遣皇家戰艦「獅子號」、「印度斯坦號」等幾艘船隻訪華,這隻龐大的使團共有八百多位成員,由馬戛爾尼率領,帶著500多件禮品。他們對外宣稱是來參加乾隆皇帝八十三歲的壽辰典禮。

這是到達中國的第一個英國外交使團,是中英之間最重要的一次早期交往,堪稱中西關係史上的重大事件。那麼, 馬戛爾尼使團真的是來給乾隆祝壽的嗎?還是另有什麼其他目的? 英國使團訪華髮生了怎樣的禮儀之爭?該使團訪華又取得了什麼樣的成果呢?本期檔案揭秘,李涵為您講述:馬戛爾尼訪華背後的陰謀。

18世紀末的英國,正處於資本主義上升階段,工業技術遙遙領先,商品經濟高速發展,迫切需要開闢新的市場。毫無疑問,中國是一個巨大的誘惑。然而,早在乾隆二十二年,即公元1757年,清政府就下令外國商船隻准在廣州一個港口進行貿易,制訂了許多嚴格的措施來限制在廣州做生意的外國商人,並規定外國商人只准通過清政府許可的洋行才能進行貿易,這嚴重製約了英國在中國的商業利益發展。

乾隆五十七年,英國政府派曾任外交官和殖民地行政長官的馬戛爾尼為特使,代表英王喬治三世前往中國,名義上是祝賀乾隆皇帝83歲壽辰,其實是想通過與清王朝最高當局談判,取消清政府在對外貿易中的種種限制和禁令,打開中國門戶,開拓中國市場。

特使馬戛爾尼是一位有經驗的外交官和殖民主義的老手,曾任駐俄公使,與俄國簽訂了十分有利於英國的商務條約,以後又歷任格瑞那達總督和英屬印度馬德拉斯總督。副使斯當東是馬戛爾尼的摯友,有從事殖民外交的豐富經驗。

英國使團乘坐的船隻和攜帶的大批禮物也都是經過精心挑選和特別製造的。乘坐的「獅子號」炮艦,裝有64門大炮,是當時英國一流的軍艦。使團攜帶的禮物除一部分是投中國皇帝之所好外,更多地是為了顯示英國的科學技術,如天文地理儀器、樂器、鐘錶、車輛、武器、船隻模型等。

總之,這是一個耗費巨大、人員眾多的外交使團,具有商務和政治的雙重目的,是英國向東方進行殖民與貿易擴張的一個重要環節。但由於當時的國際形勢和中國作為一個東方大國的形象,英國不敢貿然行動,而是嘗試與中國建立關係,加強交往。

 對於祝壽而來的馬戛爾尼使團,清政府最初是持歡迎態度的,並表現出前所未有的重視,破例允許使團從天津上岸,還命令沿海各省地方官員做好接待工作。

乾隆五十八年六月,馬戛爾尼使團到達天津。欽差大臣徵瑞親赴天津接待。此時,乾隆帝正在熱河行宮避暑,於是決定由徵瑞護送使團經北京赴熱河謁見皇帝。使團在北京稍事停留後,除留一部分人在圓明園調試從英國帶來的儀器外,其他主要成員隨徵瑞趕赴熱河。

然而,外交接觸尚未開始,禮節衝突便已發生。清朝政府要求英國使臣按照各國貢使覲見皇帝的一貫禮儀,行三跪九叩之禮。英使則認為這是一種屈辱而堅決拒絕。禮儀之爭自天津,經北京,而繼續到熱河。乾隆帝聞訊,勃然動怒,下令降低接待規格。

古代中國始終以「天朝上國」自居,將別的國家都視為蠻夷之邦。歷代統治者都制定有一套繁複的朝貢禮儀,朝貢國必須嚴格遵守這些禮儀,才能表明其「向化」的誠意。

乾隆時期,清政府對當時歐洲各國的社會經濟的發展和近代資本主義的歷史性進步茫然不知,把西方各國仍然視為「海夷」。他們不假思索地稱馬戛爾尼為「貢使」,稱他們帶來的禮品為「貢品」,要求他們遵從中國禮制。英國作為當時西方第一強國,其使臣向中國這一傳統發起了猛烈的衝擊。

由於中英雙方都不肯遷就讓步,談判幾近破裂。最後,雙方終於達成協議。乾隆五十八年八月,83歲的乾隆帝在熱河避暑山莊接見並宴請了英國使團,接受了英使呈遞的國書和禮品清單,並向英王及使團回贈了禮物。

覲見時究竟行的何種禮節?中英雙方記載不同,已很難明其真相。英國人說馬戛爾尼等人按照覲見英王的禮儀單膝跪地,未曾叩頭。和珅的奏摺卻說,英國使臣等向皇帝行三跪九叩之禮。

 清政府認為,進貢和祝壽已畢,英國使團的任務已經完成,應該打道回府。但是,在將英王國書譯出後,他們才如夢初醒,知道英國人祝壽的背後是要求使臣駐京和擴大通商。馬戛爾尼急切要求談判,他向清政府提出了六項要求:一是請允許英商到寧波、舟山和天津貿易;二是准許英商像以前俄商一樣,在北京設立商館;三是將舟山附近一處海島讓給英國商人居住和收存貨物;四是在廣州附近划出一塊地方,任英國人自由來往,不加禁止;五是英國商貨自澳門運往廣州者,享受免稅或減稅;六是確定船隻關稅條例,照例上稅,不額外加征。

顯而易見,這些要求一部分是屬於希望改善貿易關係的正常要求,一部分則具有殖民主義侵略性,如割讓島嶼一事,清政府決不能接受。面對這種情況,清政府理應認真研究和區別對待。有的可以接受,有的應當拒絕,有的經過談判,加以修改。即便拒絕英國的大部分要求,只要把談判繼續下去,也能夠相互增進了解,緩和矛盾衝突,於中國有益無損。可是清政府卻簡單地一概拒絕,將英國的六項要求全部斥為「非分要求」,斷然關閉了談判的大門。

乾隆帝示意馬戛爾尼使團應於十月七日離京回國。英使要求舉行談判,暫緩回國,遭到拒絕。於是,在沒有舉行談判、沒有完成使命的情況下,英國使團踏上了歸程。馬戛爾尼一行從北京出發,由軍機大臣松筠伴送,沿運河南下,幾乎縱穿中國腹地,到達廣州,於1794年1月自廣州回國。

清政府之所以會採取這樣的行動,主要是對外部世界毫無了解,既沒有近代國際交往的經驗,也不認為有建立經常性外交關係的必要,而是沉湎於「天朝上國」的自我陶醉之中,滿足於自然經濟結構下「無求於人」的狀態,同時,也惟恐外國人與中國各階層接觸頻繁,將後患無窮,危及其統治。因此,要「杜民夷之爭論,立中外之大防」。

清政府斷然拒絕英國的割地要求,明確宣布:「天朝尺土俱歸版籍,疆址森然,即島嶼沙洲,亦必劃界分疆,各有專屬。」這是完全正確的。它維護了國家的主權,抵制了殖民主義的侵略。但是,清政府不願打開中國的大門,閉關自守,又使中國失去了一次了解世界、擴大經濟文化交流、推動社會前進的歷史機遇。

那麼,是否兩百多年前的馬戛爾尼使團真就鎩羽而歸,毫無收穫呢?其實不然。

  首先,清王朝一直以天朝上國自居,對於所有臣服的外藩包括外國都是賞賜有加,絕不讓小國吃虧。在當時高高在上的乾隆帝眼裡,萬里之外的英國不過是個不值一提的「外夷」而已。所以,本著「懷遠柔夷」、「薄來厚往」的基本原則,英王以及使團的主要成員都得到了乾隆皇帝格外厚重的賞賜——絲綢、瓷器、玉器及各類工藝品多達三千多件。

  此外,最重要的是馬戛爾尼使團此行深入接觸、觀察了中國清朝社會,掌握了這個神秘國度很多第一手的信息資料,為英國日後的諸多對華行動打下了基礎。那麼,這是一個怎樣的使團呢?它在當時的中國又幹了些什麼呢?

  馬戛爾尼使團顯然是有備而來,使團中的成員分工明確,各負其責,從軍事到各種科技、繪圖人員,甚至連園藝專家也一應俱全。據《英使謁見乾隆紀實》記載,這些隨員都有其指定任務,從很多隨員有關此次訪問的詳細完備的文字著述可見一斑。比如,除了特使馬戛爾尼的日記外,副使斯當東有《出使中國記》,隨員安德森有《隨使中國記》,隨員巴勞有《中國旅行記》等。

使團成員在細心收集一切情報信息的同時,還尋求機會「抄襲」中國重要產業的關鍵原材料。例如,當時從中國購買的最主要的大宗物品,一是茶葉,二是生絲。於是,馬戛爾尼派人想方設法地弄到了一些中國的優質茶樹苗和桑樹苗,寄到了英國的殖民地——印度,大力推廣發展,使得印度在茶葉與生絲的產出上逐漸趕上清朝,此是後話。

  所以,此次英國使團與其說是來朝賀乾隆聖壽的,倒不如說是來刺探大清帝國的神秘底細。正如英國使臣在自己的書里所陳述的那樣:「對中國做一個全面的調查,以便作為將來應付中國問題的根源,所謂知彼也。」——這真是再明顯不過的「司馬昭之心」!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六月二十一日,大清軍機處發了公函給山東巡撫:「本日征鹽政奏英咭唎國有探水船一隻,於十六日先抵天津海口,據稱進貢船隻船身過大,吃水三丈余……」,同一件事情,馬戛爾尼在日記中是這樣記載的:「探得天津內洋水淺,大船不能進口……」這次行動表面上看來是為所謂的「進貢船」探水,實質上勘測出了京城門戶天津海口的實況,為日後發生的第一次鴉片戰爭與第二次鴉片戰爭,英國以及諸多外國列強由天津海口上岸威嚇、攻打北京提供了最詳實的水情資料。

不是清朝官員們沒有察覺英國人勘測中國的海口水情,而是聖壽八十三的乾隆皇帝格外慷慨地下了多道聖旨,命令英國使團經過的所有地方的政府大員要「乘便迎往,親為照料」「妥為料理」,可謂皇恩優渥,於是,英使團成員一路上不僅好吃好喝,而且,做任何事情都得到了極大的便利。

  英國作為當時製造業發達的國家,馬戛爾尼使團此行帶了不少小工藝品,博得了他們所能接觸的清朝官員的好感。在《英使謁見乾隆紀實》中,特使以洋洋得意的口吻說到:「中國人對於我們帶來的禮物,讚不絕口,固不在話下,而對我們應用的普通雜物,也以好奇心對之,他們看了又看,稱譽不置,其中如化妝台,剃鬚用的鏡子等」。

  不得不說,馬戛爾尼使團此行也是一場頗有意義的商業推銷之旅。當馬戛爾尼提出在清政府的都城——北京設置常駐機構之前,英國人不可能沒有設想到會被自高自大慣了的天朝皇帝所拒絕,但是,他依然要提出來,無疑也是想藉此來引起清朝的注意,為日後的兩國貿易交往打下基礎。

  中國儒家傳統思想歷來「輕利輕商」,到了號稱鼎盛的乾隆朝,那個自詡為「馬上得天下」的滿清也已經相當程度地被儒家思想所「和光同塵」了。然而,英國的官員們卻與此迥異。馬戛爾尼在與清朝官員的交往與饋贈中,也時刻仔細觀察著中國的官場與中國社會的商業需求,而且,把他的所見所聞所思都寫進了日記。譬如,馬戛爾尼在贈送刀片博得感激後,在日記中記載:「因此,我就連帶想起通商的問題了,因此情形看來,英國如果能夠將零星的日用品運來中國販賣,必定為中國人所歡迎。」

當中國官員士紳稱讚使團成員穿的衣服質料優美時,特使先生又聯想到「英國的布匹絲絨紗羅等物,既為中國人所歡迎,則此時正好推廣銷路了」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當英國使團提出要在舟山購買生絲、茶葉以及瓷器等物品的時候,中國的官吏卻沒有一個感興趣的,甚至以言商事為恥。

  馬戛爾尼使團此行所掌握的相關資料為英國以後同清朝的接觸打下了紮實的基礎,甚至也為四十多年以後晚清接連發生的歷次外國列強入侵中國提供了重要情報。譬如,隨員巴勞的《中國旅行記》的首頁,就是當時京城的重要軍事門戶通州協的副將王文雄穿著朝服的半身像。而且,在該書中有很多關於清朝官署與中國軍隊的武器、大炮等珍貴圖片,軍事機密大量泄露,當時的軍事官員不僅執迷不悟,反而以此為榮。

  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在英國特使的日記中還有一張隨員畫家亞歷山大細心製作的中國兵站的圖形。對於這一切,清朝的官員們竟然也很麻木。富有軍事經驗的英國副使斯當東判斷出當時英國野炮的威力遠遠超過了「沉重笨拙」,發彈只約兩磅至四磅的中國大炮,他斷定英國野炮突破素稱堅固的中國萬里長城毫不費力!對於中國社會、清朝軍隊的了解漸次深入以後,特使馬戛爾尼甚至露骨地對其隨員說:「只要我們派兩三艘小戰艦,不消兩個月工夫,就可以把中國沿海的海軍全部摧毀。」

  由此,就不難看出,公元1792年的馬戛爾尼使團訪華,不僅僅帶著商業目的。實際上,歷史後來也充分證明了他們當時「搜集」的很多情報,無論主觀還是客觀上,都確實為中國近代史上英國等列強軍隊兩次鴉片戰爭獲勝做出了不可抹殺的「貢獻」。

  所以,從大歷史的角度來考量,馬戛爾尼使團並沒有辱沒當時英帝國賦予他們的使命,雖然一時沒有達成實質性的商業項目,但是,他切實深入地了解了中國市場的需求,獲得了許多可貴的商業情報,看到了無限的商機,看出了大清國的脆弱與軟肋,甚至愚昧落後,堅定了一個號稱文明的先進國家侵略落後而龐大國度的野心。這一切,為日後兩國之間的關係命運埋下了伏筆。

  公元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英帝國迫不及待地用大炮轟開了中國的大門。


推薦閱讀:

生在農曆這3天的人,背後有貴人撐腰,再窮也會富
每一個訴苦的女人背後,都有一個委屈的男人
港台邊緣化的背後
揭秘:男人出軌背後的十大真相
溫州老闆「跑路」背後的體制困局

TAG:檔案 | 陰謀 | 背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