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如何相愛而不「相殺」?
作者|黃橙
二級心理諮詢師,中科院婚姻家庭研究生。
十分心理主創。
Miss十: 令人感慨萬千的電影《大話西遊》有首好聽的片尾曲《一生所愛》,是由盧冠廷演唱的,其中的歌詞唱到:「苦海,泛起愛恨;在世間,難逃避命運;相親,竟不可接近;或我應該相信是緣分,情人別後永遠再不來……」
正如紫霞說「愛一個人原來這麼痛苦」,世間最絕望不是他不愛你或他離你而去,而是你們既相愛又相恨,來回廝殺不得靠近,既筋疲力盡又彼此被緣分緊緊捆綁。情緒是苦海,深陷其中的愛人們,每個人都有漫漫長路要上下求索,這裡有一段故事要與你分享,或許會幫你撥開一些情緒的困擾,一瞥愛恨背後複雜而深刻的內在機制。
我要「兩個人」 他要「一個人」
第一次感受到人和人的不同是那時我和老公剛在一起不久,星期天的午飯過後,他拿起一本書,非常自然地說「我去圖書館還本書」。然後,轉頭準備關門就走。
我忽然有點失落又有點驚訝,心想:家裡還放了這麼一個大活人,你就能這麼走?——難道剛才吃飯哪裡讓他生氣了嗎?
我說,「等等,你打算一個人去嗎?」
他回過頭說,「嗯」 看我一臉嚴肅,再小心補了句「你是想去嗎?」
我有點不高興地說,「你剛才都不問我一下么?」
他坦誠地說,「哦……我是覺得還書是我個人的事啊,快去快回,沒必要都麻煩吧。」
我嘆口氣:「哎,怎麼會麻煩呢,我只是想跟你在一起。」
聽到這句話,他說:「這……我沒想到,只是習慣了一個人做自己的事。」
要問為什麼我對這件事印象這麼深刻,那是因為這樣「一個人」還是「兩個人」的「糾結」變換了形式發生在婚後頭幾年的生活里:
很多次——下班後回到家,他一臉陰沉,一看就是在單位有煩心事。通常我問「你怎麼了?有不高興的事嗎?來說說。」沉默。「為什麼不告訴我,你怎麼了?」「沒什麼。」「你看你的樣子怎麼沒什麼?」「我自己的事,告訴你有用嗎?沒有意義的話不要說。」「我……」
很多次——「我要去小區拐角的代收點取包裹,你陪我吧。」「為什麼?你是不會走還是拿不動?」「沒有,只是……」「自己去吧,我還有自己的事。」「我……」
很多次——「我跟你說今天單位發生了一件特別有趣的事……(此處省略五千字)」「你還在聽嗎?」「嗯,在聽。」「怎麼沒反應,走神了?」「你說完了嗎,我想一個人靜靜。」「我……」
說來「愧疚」,我是那種從小上廁所都要人陪的女生,長大了也從來是朋友成群,習慣跟人親密無間,憂傷的、高興的,我什麼都想第一時間跟最愛的人分享。他每次都說,「你獨立能力太差了。」因而總表現出「我更想一個人靜靜」的感覺。但愛不就是允許我依賴一下嗎,我也吵過,憤怒過,有時候難免影響關係,受挫一多讓我感覺到婚姻很不幸福,我在想到底跟他愛不愛我有關嗎?
在彼此的家庭中找到不同的根源
生完孩子之後,我忽然在彼此父母的身上想清楚了這件事。
在撫養小孩的事情上,我們家是雙方父母輪流,一邊半年。很明顯的是,奶奶的撫養方式是「平行線式」的,而姥姥的撫養方式是「完全投入」。比如奶奶的日常安排是早晨起來晨練,煮飯洗衣,然後出門買菜,下午六點看養生節目,晚上九點就睡,在我們這帶孫子一切跟她在自己家是一模一樣。有一次,孩子病了要吃中藥,上幼兒園之前必須熬好,奶奶的操作方式是晚上睡前熬好,早上再熱熱,這樣不耽誤她早上晨練的時間。
同樣,一周後換姥姥來操作,每天早上四五點她就起來熬藥,我知道我媽本來就睡眠不好,通常只能下半夜睡眠,這下更是幾乎整夜都睡不著了,我勸她也晚上熬好葯,姥姥說「不能吃隔夜的中藥啊。」我說「是啊,當然不隔夜的葯好了,但是這樣累,犧牲一點藥效也沒關係。」但姥姥堅持要早起。我想起了自己從小到離開家上大學,十幾年來,我媽一天也不間斷地為我做早餐,從來不讓我吃外面買的所謂「沒營養的」早餐,為此我媽落下了老寒腿的毛病。
對比太明顯,從奶奶的身上,我看到了我習慣之外的另一種「家庭文化」。
一開始奶奶的所謂自我,對我來說有點意外,比如她和爺爺周末會突然就決定兩個人自己和朋友相約去爬山了,說你們自己看看孩子之類。這在我父母那兒毫不誇張相當於「瀆職」。不過,漸漸我反而感覺到釋然,因為我自己也偶爾想和丈夫出去看電影不帶孩子,交給爺爺奶奶毫無壓力,這種相處方式多少讓我新鮮輕鬆;但相反自己的父母照看孩子的周期時,我通常不好意思提出來要單獨和丈夫出去看場電影,因為會擔心他們有想法,畢竟他們那麼用力在幫助你看孩子,為了照顧他們的情緒,我們總是想著分擔他們的辛苦和焦慮。
我常常勸姥姥不用要求那麼高,有可以更輕鬆的方式來帶孩子。這其實也是在對自己說話,愛不用一直All in,我在親密關係中的過度用力,也一直跟姥姥一模一樣。
依戀模式對親密關係的影響
原生家庭對人的巨大影響在於,它為每個人寫了一個初級愛的程序,這裡有對「什麼是愛的定義」,也決定了我們在婚姻中的互動方式,以及由此帶來的破滅感和幸福感。暖風老師在親密關係課程上,一直通過「依戀模式」理論來指導夫妻的互動。
他介紹了心理學家曾經做的依戀測驗:實驗人員把兒童從母親身邊帶走,然後單獨放到房間里去玩一會,去觀察這些孩子在母親離開時以及看到母親回來時的反應。根據這些不同反應,做出了依戀模式的區分。這裡有三種依戀狀態即安全型、焦慮矛盾性、迴避型:
-
安全型——媽媽離開時也能獨自投入遊戲,媽媽回來的時候也很開心,跟媽媽的關係是很親密很信任的。
-
焦慮矛盾型——媽媽離開的時候會焦慮,甚至哭,不跟情境融入,希望媽媽不要離開他;當媽媽回來時,態度很矛盾,或者不靠近媽媽,或者會故意很生氣、躲開,雖然內心渴望親近 但表現出了抗拒和憤怒,這是內在鬥爭的矛盾顯現。
-
迴避型——媽媽離開好像沒關係、無所謂,當媽媽回來的時候也沒有表現情緒反應,沒有情緒也沒有憤怒,你走或不走對我沒關係,這反應出孩子的依戀體驗的迴避。
在這三種類型中,除了安全型,其他兩種都有不同程度的不安全感,會帶來日後在親密關係里的不安全行為。就像我是焦慮型的依戀者,因為沒有安全感,我和丈夫之間的關係是一個追,一個逃的模式,追而不得,我就會對他指責、抱怨,增加對方的情緒困擾,然後進入爭吵。我的內在是感到傷心和害怕的,但是表達出來是憤怒和無理取鬧,直到雙方都疲憊不堪。
人在被撫養過程中有兩種基本需求,依附和獨立,一種是建立關係,一種是保持自我的邊界 。這是兩種衝突性的需求。在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在不同的年齡段,給予足夠孩子需要的心理營養,建立起了依附和獨立的平衡,就能為孩子建立安全型的親密關係。
想來,在這方面,我丈夫和我的心理資源是截然不同的。
我從奶奶身上看到正是丈夫期待得到和一直習慣的愛,對他來說,愛里天然帶有自我、也有界限,而對我來說這實在相當於異國文化的「衝擊」。
同樣,我丈夫也在適應另一種「異國文化」。我媽各種「無微不至」給丈夫帶來控制感和不自由感,同樣也困擾他。為此,我們做過很多深入討論。我媽對我們的這種模式,其實跟我當初對丈夫的愛一模一樣,親密無間,沒有界限,完全隨時在線,一旦放手「失聯」,就感覺到失控。我媽也正是通過各種「過度投入」,來建立愛的關係。
但我已決心在婚姻內學習「獨立」,學會「尊重」對方的「一個人」(說來容易,做來難,常常要忍受「愛斷線」的不適感)。丈夫慢慢學著在 「我行我素」的時候,考慮他人感受。有時候他會突然反應,「好吧,你們想怎麼弄?」問過這一句之後,我要麼明確告訴他我的感受,要麼隨便他自由做他自己的事而不再失落。
畢竟,我和丈夫對婚姻里的親密期待完全不一樣。我們都在學習對對方的期待做回應。
「求同存異」帶你發現新世界
人往往會愛上一個「不同質」的人來彌補自身陰影,卻又希望對方以「同質人」的方式來愛自己,如何能不衝突?
這中間存在一個關係的關鍵點,就是如何客觀對待彼此身上的「不同」。
僵化生硬的人只懂自己那一套,而不懂別人那一套。
然而,從觀察對方的依戀模式入手會真正領會到「理解,是一切改變的基礎」。
正如暖風老師說的:
「原生家庭的親子關係是過去的關係,而夫妻關係是一個現在的關係。人都有不斷尋求療愈的本能,會不自覺地在現在的依戀關係中重複過去的關係,因為現在是可以討論的,如果創造了更好夫妻關係就能覆蓋我們曾經跟父母那種依戀模式的不好,這是親密關係讓我們獲得的第二次生命。」
推薦閱讀:
※越是相愛的兩個人,越是很難在一起!
※相思不相近,相愛不相守,情在咫尺,人在天涯!
※相識.相戀.相知.相愛.相守
※相愛時,女人請多些自愛
※精妙話語:相愛很容易,相守卻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