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宗特色
凈土宗特色
下面我簡單把凈土宗的特色(四句話),簡單跟大家說明。請合掌:
凈土宗之特色:
本願稱名,凡夫入報,
平生業成,現生不退。
請放掌。
凈土宗能成為一個宗派,是有它本宗系統的教理,有它本宗的特色,如果沒有特色,就不能構成這個宗。
很遺憾的,唐朝末年,善導大師這一系列的凈土寶典在中國失傳了。這一千多年來,凡是弘揚凈土法門的大德,都沒有看到,當然也沒有參考到,也就沒有依據善導大師的思想弘揚凈土宗,多半依據他宗他派,如用天台宗、禪宗的教理教法來解釋凈土。這樣,凈土法門就夾雜了,混淆了,失去了凈土宗的特色。
失去特色就會怎麼樣呢?就看不清凈土宗的面目,不知道該怎麼修持才是正確、明朗、沒有任何含糊的,就好像霧裡看花,看不清楚。
慧凈上人把善導大師這一系列的著作清楚明白地展現出來,我們心中才明朗,我們對凈土宗教法的理解才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再霧裡看花。
比如我們剛才講的宗旨,第一句「信受彌陀救度」,這在以前,有人清楚地提出來嗎?沒有!只有善導大師思想里說到:「如來大悲於苦者,心偏愍念常沒眾生,是以勸歸凈土,亦如溺水之人急需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濟為?」只有善導大師這一系列的思想才強調這個法門是彌陀救度的法門。
而一般人所弘揚的凈土理念,大都夾雜某種修行的成分、自力的要求,所以是不夠純粹的。不夠純粹了,特色就會模糊,不鮮明。
我們剛講的四句偈就很鮮明,怎樣信受彌陀救度?只要專稱彌陀佛名;只要專稱彌陀佛名就給彌陀救到了,也沒說要達到什麼程度。
為什麼說專稱彌陀佛名就給彌陀救到了?這是有經典依據的,《觀經》說: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
念佛眾生攝取不舍。
善導大師解釋說:
但有專念阿彌陀佛眾生,
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攝護不舍;
總不論照攝余雜業行者。
只要有專念阿彌陀佛名號、願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阿彌陀佛的心光就白天晚上都照著他,不離開他。
「攝護不舍」:「攝護」就是救度和保護,不放棄我們,不舍離我們,這就是救到了。救到了才叫不舍,一旦救到我們,就不離開我們,不舍離我們。所以,我們只要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凈土,就被阿彌陀佛救到了。多麼簡單!多麼明朗!所以說眾生口常稱佛、身常禮佛、心常念佛,佛即聞之、見之、知之,就給佛救到了,光明就攝取了,就不舍離了。所以大家不要擔心臨終時怎麼辦,已經給救到了嘛!還要怎麼辦?佛來辦,不需要你來辦。我們現在只要專稱名號,就往生一定,我們就已經被彌陀救到了。阿彌陀佛把我們救到了,還會放棄嗎?不會的!這叫攝取而不舍。
這樣的法門,這樣的特色,只有在善導大師的思想體系里才有。但是,一千多年來,沒有人談,沒有人宣揚。雖然現在善導大師的著作已經在世界上流傳,但如果不經過上人系統地整理出來,也不會這樣明朗。
特色這四句話、十六個字可說是斬釘截鐵、旗幟鮮明,非常清楚明朗,毫不含糊。
特色一:本願稱名
「本願稱名」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專稱彌陀佛名。所謂:
望佛本願,意在眾生,
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我們為什麼強調「專」、強調「稱名」?不要求你的心到底如何,這是因為符合阿彌陀佛的本願。祂沒有要求我們要達到什麼境界,只講「信受、願生」,「是不是信受我的救度?是不是願生我的凈土?你願意,你專稱,這樣就夠了。」不問你念名號有沒達到清凈心,第十八願根本沒有這個條件,這樣的稱名叫「本願稱名」。
跟「本願稱名」相對的就是「功夫稱名」,「念佛要達到某種功夫」;「發菩提心稱名」,「念佛要先發菩提心,否則恐怕不能往生」;「清凈心稱名」,「你雖然稱念名號,可是如果沒有達到清凈心,功夫沒有成片,也不能往生」;「六度萬行稱名」,「你雖然稱念名號,可是你沒有行六度萬行,那也不能往生」;「戒定慧稱名」,「你雖然稱念名號,可是持戒不清凈,只怕你不能往生」。這些通通不對。雖然也講稱名,也在弘揚凈土,也講持名念佛,但要多戴個帽子,「要持戒、要禪定、要智慧、要開悟、要持咒、要誦經……」,加了很多。
我們不一樣,我們說「本願稱名」,只要稱名,就符合阿彌陀佛的本願,阿彌陀佛的本願就是專稱彌陀佛名。稱名是彌陀本願所設定往生凈土的方法,我們只要念佛就順佛本願,善導大師解釋這就是「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
其它宗派的解釋沒有這樣的教理、思想,因為他們不了解本願。所以「本願」兩個字,是我們凈土思想的核心。
「本願」是什麼?廣泛講是四十八願,講凈土宗、講念佛往生,就是指第十八願——「念佛往生願」,這是我們凈土宗的大根大本,是我們往生極樂世界的根本保證。離開這條誓願,可說都在門口打轉,沒有登堂入室。稱念彌陀名號,如果不知道這條本願,可講是霧中觀花,很茫然。
大家要明白,我們的念佛跟一般不一樣,雖然也是稱名號,但我們所依據的教理是彌陀本願,我們的心是安穩不動搖,因為彌陀本願保證我們:口稱名號,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所以,本願的稱名,就絕對往生極樂世界。
如果不是本願稱名,他內心會忐忑不安,他不能百分之百往生。
我們信順彌陀本願救度,我們往生一定!這是現生就可以安心,臨終百分之百都往生,平生是業成的;往生到極樂世界是直入報土的(因為今天時間有限,沒辦法細講)。
大家要知道,雖然同樣是稱念彌陀名號,我們講「本願稱名」是依阿彌陀佛的本願來解釋稱名,這才是純粹的,不夾雜的。
如果依禪宗的解釋,就是講心性,說:「阿彌陀佛在西方十萬億國土之外;雖然在十萬億國土之外,但不離我們現前的一念心性,我們的心性盡虛空、遍法界,所以念佛可以往生到心性的國土。」大家聽起來複雜不複雜,玄妙不玄妙?頭暈不頭暈?「為什麼要念名號?因名號是無量光、無量壽,我們的心性也是無量光、無量壽,眾生心性與佛平等,以我們無量光、無量壽的心性,來稱念阿彌陀佛無量光、無量壽的名號,往生到無量光、無量壽的凈土……」,很多天台、禪宗的大德都是這麼解釋的;「如果你念名號,減少你的妄想,心性開發得更多,就跟阿彌陀佛的無量光、無量壽感應道交了,往生就可能了」,這就是天台宗、禪宗的解釋,這是難行道。
而我們凈土宗是說,不管有沒有開悟,只要你稱念名號,隨順彌陀的本願,絕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因為念佛往生是乘佛願力,是自然之所牽,自然往生安樂國。
特色二:凡夫入報
接下來「凡夫入報」。
在座各位是不是凡夫?(蓮友答:「是。」)是凡夫,不好意思。但我們就是這樣,怎麼辦?
凡夫是什麼相?凡夫的相是畫不出來的,可是拿六字名號一照,就照出來了:只有貪瞋痴,貪名、貪利、愛妻、愛子,這就是凡夫。我們大家都是凡夫。依據各宗各派的解釋,凡夫根本不可能到彌陀的報土。報土是何等的境界?按照天台的教理,只有地上的大菩薩,連阿羅漢都沒有份,我們凡夫怎麼能往生?
我們說「凡夫入報」,凡夫能往生是靠什麼?我們進入的凈土——報土,不是一般講的凡聖同居士、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那是天台宗講的。站在善導大師純粹凈土宗的立場,這樣的解釋是不正確的。可是中國一千多年來,我們所接受到的觀念都是這樣。為什麼會有這種解釋呢?因為他們是依據你的修行功夫,你是凡夫就到凡聖同居土,你是阿羅漢就能到方便有餘土,大菩薩才能往生到實報莊嚴土,這就夾雜了自力,不純凈。
善導大師解釋凈土的思想是「凡夫入報」,這在《觀經疏》〈玄義分〉就有解釋,大家回去可以看一看,大約在五十幾頁的地方,關於「凡夫入報」有個問答,今天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不多解釋了。
總之,我們到了極樂世界,是直入報土,不必在蓮花胎內過五百歲。大家到極樂世界,不用找個蓮花蹲在裡面五百年都不見佛。《無量壽經》說「疑惑佛智」的人在蓮花胎中「五百歲不見諸佛」。什麼是「疑惑佛智」?以善導大師的判斷,雜行雜修就是疑惑佛智,專修專念就是明信佛智。疑惑佛智的人,不可能專修專念。專修專念的人,他能明信佛智,他才能安心地專修專念。他明白,「哎呀!原來六字名號就是佛的智慧!」他滿足了、明白了、信順了,才會很滿足地、很歡喜地從早到晚就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別的千法門、萬法門,他都不需要,有這句名號就足夠了,別的法門他既修不起也不需要修。
什麼叫修不起?六度萬行我們修得起嗎?修不起的,我們往生西方需要靠這些嗎?也不需要,我們有六字名號就夠了。
但是,話講回來,「三福」等等,是我們念佛人應該做的,只是我們不把它拿來認為說「好像僅僅念佛不足往生,一定要加這些才能往生」,如果有這個觀念,就是雜行雜修。如果沒有這個觀念,你做再大的善事、修再大的功德,都是專修念佛人,我們念佛人也都提倡這樣做,能這樣最好。只是不要有那種「單念名號不夠」的觀念;「要靠這些來補助」,那就是雜行雜修、疑惑佛智,到了極樂世界五百歲不見諸佛。
專修念佛並不是排斥戒善,好像一切善事都不能做,不是那樣,是我們不要有疑雜的心,不要以為名號功德不夠、還要靠這些來湊。
既然彌陀名號這樣廣大無礙地救度我們,我們也要行菩薩道,學佛大悲心,力所能及地弘揚這個法門;我們念佛,也要和諧社會,也要行善積德,「諸惡莫做,眾善奉行」,這個是第二個層次,在彌陀名號必定救度的大前提下再談第二個層次,不要混在一起。這樣就比較圓滿,就沒有雜行雜修的缺失,同時也能夠做到佛弟子應該做的、應該行的,讓大家現世得平安,臨終也能得利益。
這就是「凡夫入報」。
特色三:平生業成
「平生業成」,剛剛約略提到一點,就是不等到臨終,我們現在念佛就被阿彌陀佛救到了,這叫「平生業成」。
往生,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平生業成」。「業」是往生西方的凈業。「業」就是事業,往生西方的事業達成了,什麼時候達成的?是我們現在專稱彌陀名號、願生彌陀凈土就達成了,就給彌陀救到了,這叫「平生業成」,平常的生命當中——他沒到臨終,平生的時候就被彌陀救到了——往生就達成了,不可能再改變;怎麼死跟往生是沒有關係的,大街上死大街上往生,家裡死家裡往生,山上死山上往生,船上死船上往生,半空中飛機爆炸半空中往生,好不好?(蓮友答:「好。」)
另一種是「臨終業成」。什麼叫「臨終業成」呢?就是一輩子沒念佛,臨終時才開始念佛,當下念佛,當下往生,這叫「臨終業成」。
一輩子沒有念佛,一輩子沒有修行,臨終才信順救度、開始念佛,或平時雜行雜修、心中不定,等到臨終見到阿彌陀佛現前,他才確定能往生的,也叫「臨終業成」。
我們專修念佛的人不屬於這類,我們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凈土,我們的往生就達成了,這個叫「平生業成」。
「臨終業成」的人就好比火車十點要開時,他臨了才來,一步剛好跨上車,也能上車。而「平生業成」的人是火車十點要開,他在九點就已先坐上去了。我們就像八十歲要開的火車,五十歲就已上車,就已經坐上阿彌陀佛的大願船了。這樣好不好?(蓮友答:「好。」)專稱彌陀佛名就是坐上阿彌陀佛的大願船了,阿彌陀佛會不會半路上把你扔下去?不會呀!只要你自己不下去,誰會把你綁下去?阿彌陀佛有八萬四千光明攝護著你,十方諸佛也保護你,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也會看著,不讓你下船,你怎麼會離開本願船呢!
這就是「平生業成」,十點的車,九點五十九分上車尚且可以到達目的地,何況我們九點就安穩地坐上車,豈不是更有把握,對不對?
臨終念佛的人尚且能夠往生,平生念佛的人更是往生確定,這叫「平生業成」。臨終念佛能往生,《觀經》講下品下生的人,是臨終的時候念十聲佛就往生了,不是說只有臨終念佛才能往生,而是說連這樣一個下品下生的人,他臨終念十聲都能往生,何況平生專修念佛的人,就更能往生!這叫「平生業成」。
特色四:現生不退
「現生不退」就是我們今生、不必等到往生極樂世界就能達到不退轉。
「現生不退」是我們凈土宗的一大特色。各宗各派的說法,要達到不退轉至少要修行一大阿僧祇劫。我們各位有修行一大阿僧祇劫的嗎?沒有!我們都是修三界六道的輪迴。修行菩薩道要一大阿僧祇劫才能達到不退轉,那我們怎麼達得到?
善導大師思想之外的凈土信仰,不是我們純粹凈土宗的思想,他會說往生極樂不退轉,可是善導大師的思想是說我們今生就不退轉。
大家回去看《阿彌陀經》,經中說:「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接下來說:「於彼國土,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這裡就先說不退轉,然後才說往生極樂世界。
關於現生不退轉有很多的經證。大家有沒有看過上人編的小書《凈土宗之特色》?還沒看到?還沒流通到這裡?大家看到之後要多讀多背,每個條目之下都有很多的經文及祖師的解釋,不是我們自己講的。如「本願稱名」下面有很多的經文,來證明凈土宗的稱名不是信心稱名、也不是功夫稱名,我們是「本願稱名」。「凡夫入報」也一樣,有很多經文證明凡夫可以往生到彌陀的報土,有經文、有祖釋來解釋的。「平生業成」更是這樣,證明我們的往生是在平生就達成了,臨終怎麼樣的死法沒有關係,已經「平生業成」了;「現生不退」仍然是這樣。所以這四句話是我們凈土宗的特色。
- 上一篇: 升起解脫的光明
- 下一篇: 一代聖教六字全收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