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里的溫州炒房團

沙漠里的溫州炒房團

核心提示:在迪拜的15萬華人中,浙江商人佔了2萬多,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溫州商人。他們曾在這裡的沙漠中迷上了「擊鼓傳花」的地產遊戲,如今泡沫破滅,但他們當中很多人並無撤退之意。

「危機前在迪拜接手樓花的那些人,肯定給套死了。」

11月30日,溫州籍的華星集團董事長王偉勝一邊從電視上觀看關於迪拜的那些驚心報道一邊說。他的語氣並不顯得焦慮,甚至有點悠然,儘管他承認,他本人目前尚持有一定數量的迪拜房產。

上個周末,來自迪拜的風暴震撼全球金融市場。隨著迪拜政府控股宣稱「迪拜世界」債務償還暫停6個月。一個建築在棕櫚島、七星級酒店和世界第一摩天樓上的沙漠地產神話轟然倒塌。目前還不清楚在這倒塌的「廢墟」里掩埋有多少溫州的資本家。

在迪拜的15萬華人中,浙江商人就佔了2萬多,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溫州商人。他們曾在這裡的沙漠中迷上了「擊鼓傳花」的地產遊戲,在100%的暴利瘋狂中將驚人的泡沫引向爆破。

如今,神話破滅了,但他們當中很多人並無撤退之意。

「現在的迪拜,大街上空蕩蕩的,今非昔比了,」11月30日,在迪拜做服裝生意已有8年的溫州商人陳文迪告訴記者,「儘管蕭條,但我不打算離開。」

此時,溫商們似乎重新想起他們最初來這裡的目的——利用這個中東最大的貿易自由港將「中國製造」分銷全球。這是泡沫破碎後能讓他們重新找回安全感的一片實土。

沙漠中的「傳花」遊戲

溫州商人在迪拜的炒樓手法,從一個角度詮釋了迪拜危機的演變。

「在迪拜的數千名溫州人,基本上沒有不投資當地樓市的。」阿聯酋溫州商會會長陳志遠說,現在他所知道的已有20多位溫州人放棄了在迪拜的地產投資,拋售已購置的或已支付幾十萬美元的房產。

上海中洲集團董事長鬍賓是傳說中這次被套得比較慘的溫商之一。

2007年1月以來,迪拜的平均房價增長了一倍。到去年10月,當地房價已超過4300美元/平方米。在這一波房價狂飆下,胡賓來到迪拜。

2007年10月,胡賓斥資2800萬美元買下迪拜世界島中的「上海島」,計劃在總面積111畝的島上投資12億元開發58棟別墅。據說當時在簽約現場,這些連一塊磚都還沒有的別墅就被預訂了12戶。

從2008年9月開始,迪拜樓價狂瀉。摩根士丹利在其本月初的報告中說,下瀉幅度達到25%。

「結果這個上海島,胡賓只做了一個『殼』,就被套了。」 一位與胡賓交往甚密的人士透露,「這是一個失敗的項目」。

但圈子內另有說法稱,胡賓的中洲集團在2007年11月僅支付了15%的定金即人民幣2000多萬給世界島的開發商納希爾集團,此後就再沒支付一分錢。

截至發稿,記者未能聯繫到胡賓本人求證這兩種說法。不過,後一種說法與迪拜地產市場通行的投資模式吻合。

「無論是在當地做開發商還是個人投資,來自溫州的這撥投資者採取的模式基本類似。」王偉勝介紹說,投資分為長線和短線,住宅建好後出售,迅速賺錢,其他的娛樂城、健康城、酒店則作為長線投資,建好後自己找人經營,長期獲利。在個人投資者中,迪拜的溫商更熱衷於短線進出。這跟迪拜交易的自由度有關。

在迪拜做房地產開發的溫州人老金說,迪拜的樓盤交易不需要預售許可證,只要看到圖紙,就可以買賣。一般的情況下,投資者只需給開發商首付10%,三至五個月後再付5%至10%。二次付款後,很少有溫州的投資者繼續持有「樓花」的,往往馬上轉手。在這個過程中,300萬的樓花就可贏取100%的收益。

「我們之前投資了900多塊地。付款可以先付10%,半年後再付10%,再過半年再付10%。地買來,圖紙模型出來後就可以賣了,資金回籠很快。」老金說。

也因為超高槓桿率的存在,王偉勝認為,溫商在這輪迪拜房地產危機中的真實損失可能沒有外界想像的大。

在「炒樓花」的狂潮頂托下,迪拜房地產市場自2003年對境外人士開放以後一路上揚。好一點的地段從原來的每平方英尺400~500迪拉姆,漲到1800迪拉姆左右,相當於每平方米2萬多元人民幣,到了金融危機之前的高點,每平方英尺達到了三四萬美元。

老金在迪拜房地產的投資額約在200億元人民幣以上。危機之前,他手裡的房子的租金每年都在瘋漲。如今,一波又一波的重創敲打著他的資金鏈,他開發的一些樓盤被迫停工。

一個溫資電視台的冷暖沉浮

曾經為溫州資本注入迪拜房地產牽線搭橋的王偉勝,原本和數千名在迪拜的溫州商人一道從事商品貿易。在2006年,他完成了一次轉身,與人合夥收購了阿拉迪爾衛視的100%股權,後更名為阿拉伯·亞洲商務衛視(下稱亞商視)。

亞商視在2006年8月1日正式開播之際,王偉勝啟動了一套完全不同於其前身的盈利模式——將亞商視的目標受眾移往中國資本最活躍的長三角、珠三角地區,乘中資頻繁赴海外投資之際,以組織商務旅行考察的形式,帶領華商考察阿聯酋拉斯海馬的房地產開發、旅遊投資、製造業及民航等領域,為當地招商引資牽線。在宣傳迪拜的同時,通過與廣東、浙江的政府機構合辦節目來拓展中東市場。

此時,暴漲的油價正使「迪拜模式」進入甜蜜期,中國民間資金狂熱注入迪拜的地產業,亞商視組織的商務考察,曾創下單月簽訂70餘億元房地產開發項目的紀錄。亞商視的盈利前景也被看好,在2006年,有3位來自傳統製造業的溫州股東加入亞洲商務衛視,占股20%。

王偉勝受讓了一位因移民原因退股的創始合伙人的股權,使自己在亞商視的持股上升到80%。頓時,他的注資需要成倍增長。為此,2008年7月,亞商視啟動新一輪資本運作,以引入戰略投資者。

原本,國內有數家機構主動找王偉勝洽談,有的機構對亞商視的估值達5億。

就在這時,金融海嘯掐滅了火苗。迪拜模式崩盤,又使壞形勢雪上加霜。金融海嘯後,迪拜模式就開始走下坡路,「中國企業收縮在中東的產品推廣,使得之前紅火的亞商視廣告業務大幅縮水」。王偉勝說。與此同時,中國各地往中東的投資考察也減少了。亞商視的兩個主要盈利點都受到衝擊。

受到打擊的還有電視台的輸血系統——亞商視的股東都來自危機重災區的製造業和海外貿易,包括王偉勝自己。

「全球流動性緊縮,國際社會對迪拜的信用評級降低,外圍環境對亞商視的資本戰略產生很大影響。」今年以來,王偉勝為引資的事頻繁進出國門,碾轉杭州、溫州、上海等地,此次回溫州已呆了將近半個月。但引資洽談仍無進展。

不過,王偉勝樂觀地認為「有困難是暫時的」,仍然看好亞商視的前景。

「製造業落後的中東仍然是中國出口的重要市場,事實上在這輪危機中,中國對中東的貿易受衝擊程度最小,遠低於對歐美的貿易。」王偉勝說,有實力的中國企業可以在低谷期加強在中東的品牌推廣,為以後的發展打下基礎。而這些都需要媒體平台發揮作用。

抄底自貿港

「從經營成本的角度,現在進迪拜確實是個機會。」11月30日,邱學凡判斷。

製造充氣玩具出身的溫商邱學凡,2007年曾在迪拜設立辦事處,但在運作半年多之後就被迫關閉。「當時狂飆的房價是我們退出迪拜的主要原因。」

邱學凡當時拿迪拜與中國高房價的標杆城市上海做了比較,發現即便是迪拜相對偏僻的區域,也要比上海日韓商人最為集中的高檔CBD古北新區的營業房租金高出兩三倍,員工沒有月入2萬元以上,租房等生活成本根本無法應付。

「迪拜市場目前的蕭條應該是短期的。」邱學凡一邊望著被迪拜的高房價退卻,一邊卻被迪拜貿易的自由度念念不忘,「迪拜,我們還是要再去的,只是在等最佳時機。」

迪拜讓製造業基地溫州的貿易商興奮的地方有很多,比如允許外商建立全資企業、享有零所得稅和營業稅、零匯管制可讓盈利100%回歸。迪拜已經形成了一系列特色免稅區。這幾年那裡已經擠滿數千家公司。

作為阿聯酋7個酋長國之一,資源匱乏的迪拜曾經決心把自己打造成一個純粹的自由港,讓阿拉伯財富和全球的熱錢在這裡中轉分流。

與邱學凡類似,讓陳文留守的誘惑點,也是迪拜的貿易自由度。「這裡的交易大多是現金交付,非常爽氣。」
推薦閱讀:

炒房資金流向三四線樓市,這一輪漲價潮會持續多久?
日本「失去的20年」?不炒房不炒股悶聲大發財?
千萬房產遭腰斬,海南炒房啟示錄
白領「炒房」指南
未來中國房價漲還是跌?中國房價什麼時候會崩盤?

TAG:溫州 | 沙漠 | 炒房 | 溫州炒房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