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空法師講《金剛經》二十六
06-01
凈空法師講《金剛經》二十六 「5、念佛人雖觀見彌陀現前,極樂世界現前,亦不可著也。」 決定不執著,要知道事實真相。念佛人有見阿彌陀佛的,夢中見佛的人很多,定中見佛的人也很多。念佛,念佛堂裡面止靜的時候,就是坐下來念佛的時候,這個時候也有人見佛、見蓮花,見西方極樂世界,有這個情形。見到之後,要若無其事才好,如果一見到,「這不得了,我念佛有功夫,見到佛了,你們都沒有見到,我比你們高明太多了!」這就完了,這著魔了。見如不見,真正見到這個瑞相,心裏面若無其事,從來也不會把這個當作話題來給別人說,這是好境界。如果你見到之後,常常在外面炫耀,你所見的不是真的,是魔境界。真正的感應,是心清凈,感應西方依正莊嚴現前。我們在歷史上看到的,過去慧遠大師,我們凈土宗初祖,他一生當中見過三次西方極樂世界,從來沒有告訴過人,任何人都沒提過,他往生的時候說出來的。他臨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又現前了,他告訴大家,他說我要走了,這個境界過去曾經見過三次;人家問他,你見的境界怎麼樣?跟《無量壽經》上講的完全一樣,那個沒錯,經是證明,跟經上講的完全一樣。因為慧遠大師那個時候,佛經凈土宗的經典翻譯成中文的,只有一種《無量壽經》,《彌陀經》、《觀無量壽佛經》都還沒有翻譯出來。所以最初遠公大師建立凈土宗,就依靠一部經《無量壽經》,這是我們凈宗第一經,這個要曉得。 現在人一般講不老實,沉不住氣,小小境界就到處炫耀,覺得自己很了不起!所以佛菩薩絕對不現這個境界給你看,為什麼?你禁不住!一定要大風大浪不動,佛菩薩示現一下,讓你增長信心,讓你自己曉得往生極樂世界有決定的把握,是這個用意,不是叫你到處炫耀的。可是有許多感應,初學的人有,以後就沒有了,我也遇到過。有個同學他告訴我,他初學的時候,感應很多,看到光、聞到香,絕對不是自己燒的,聞到異香,一年當中會有好幾次。現在學佛,學了十幾年,一次都沒有了,他問我是不是退步?那我也給他反覆,就跟《金剛經》上講的反覆一樣:亦是亦不是。怎麼「亦是亦不是」?如果你自己這些年來念佛,一面念佛一面還是打妄想,那就一點不錯,你完全退步了。為什麼說亦不是?如果你這麼多年來,用功很得力,確實煩惱輕,智慧長,那就不是退步。因為你初學常常有這些感應,增長你的信心,信心有了,不能再現了,再現就變成魔了,哪有常常現的道理!再現是什麼時候?臨終接引,相一定現前,平時不會來打擾你,不會來干擾你。所以完全看你自己修行的境界,這個反覆也是亦可亦不可,不是一個肯定的反覆。所以境界現前不可以執著,不可以炫耀。現在有很多地方,見光見什麼,還要照相、還要錄音,到處拿去炫耀,不好!佛法是教修清凈心的,不是搞神通感應的,這個要記住。神通感應決定是壞事情,不是好事情。所以,佛法決定不以神通感應作佛事。 「6、上來遣相已遣到極處。因少有所取,便著色相。便是向外馳求。便非正知正見。便是法執我執。便與空寂之性相違。豈能見如來哉。」 「上來遣相已遣到極處」,遣相是叫我們放下,所有一切的法相都要放下,以至於到最後微細的分別、執著也要放下,這達到極處。「因少有所取,便著色相。」我們自己修行用功,要常常在這個地方迴光返照,自己在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之處,還有沒有妄想分別執著這些事情。這些事情現前,就是我們一般人講,心裏面有憂慮、有牽掛,稍稍有就著相,四相都具足了。「便是向外馳求」,向外馳求就是我們平常講的攀緣,你是攀緣,你不是隨緣。「便非正知正見」,你的想法、看法都是錯的,不是正知正見。生活是修行,修凈土的人也要生活,修凈土的人也離不開社會,也離不開人群。你每天都要對人、對事、對物,這一句佛號念念提醒我們修清凈心,念念提示我們跟阿彌陀佛同心同願,同德同行,這叫真正念佛,這心裏面有佛。除佛之外,一切要放下,心裏面不可以有絲毫分別、執著,不可以有絲毫的牽掛。牽掛是六道,是輪迴,無論牽掛什麼都是輪迴心造輪迴業,這樣往生就困難。「便是法執我執」,有絲毫的憂慮牽掛存在,就是妄想,就是煩惱,妄想是法執,煩惱是我執。 「便與空寂之性相違」,學佛的人,我們只有一個方向,一個目標:明心見性。念佛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幹什麼?還是為了明心見性。在我們這個世間環境不好,障緣太多,明心見性不容易。我們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沒有別的,換一個環境,那個地方沒有障礙。十方諸佛剎土,諸佛都有凈土,不能說諸佛凈土不好,諸佛凈土障礙少,不是完全沒有障礙,比我們這裡障礙少,好一點而已。西方世界完全沒有障礙,論到修行的環境,西方世界是所有一切諸佛剎土第一。假如不論修行,論莊嚴、依正莊嚴、論美好,有許多諸佛世界超過西方極樂世界,這是釋迦牟尼佛在經上給我們講的,超過極樂世界太多太多了。但是要論修行的環境,沒有一個世界能夠跟極樂世界相比,這也是世尊為什麼教我們選擇西方世界,為什麼要教我們念佛求生彌陀凈土,道理在此地。這就是有妄想、分別、執著,就與性德相違背。空寂之性就是清凈心,你的心不清凈,你有分別,你的心不平等,這是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對人、對事、對物,要練!本來這些人我看不順眼的,我練習,練習看得很順眼;本來有一些人我看了很歡喜,練習看得很平淡,要把它看平等,要把自己的心恢復清凈,這是功夫。念佛人如何下手?阿彌陀佛!遇到人不歡喜的,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那個不歡喜就沒有了;遇到這個人生歡喜心,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也把心念平等,念清凈了。念佛的方法好!你要會用,會用就是會用功,不是說一天念幾萬聲,看到這個人還討厭,看到那個事情很喜歡,那有什麼用處,那沒有用處!所以要會用,在起心動念之處,一句阿彌陀佛壓平了,恢復到平靜,這叫會用功。你不會,「豈能見如來」! 一六一、遣滅相明非異 標示切誡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1、此段經文(一六一-一六二節),不但在後半部中,有萬鈞之重。即開經以來,所說不應取非法、非非法,以及說即非、是名等義,直至此處,方說明其所以然。」 這兩小段的經文非常重要。世尊在本經屢次的教我們,不可以取非法,不可以取非非法。非法是空,非非法就是有,空有兩邊都不能著;不但空有不能著,空空也不能著。正是一切經中所講的「三空三昧」,三空三昧無論是大乘、小乘都說;人空、法空、空空,空也空。在本經經文上,我們曾經看到許多句子裡面都有「即非、是名」,前面曾經為同修們詳細的報告過。經文到這個地方,世尊總算是把為什麼叫我們兩邊不住,空空也不能有,道理在此地說出來了。 「2、前半部是對初發大心者說。空有皆令不著,以合中道。凡說即非、是名處,語氣大都兩邊兼顧,既不著有,亦不著空。是名,含有名相雖假,未嘗不是之意。」 有這個味道在裡面。這個大意我們在《節要》第四卷的開端,給諸位報告過了,說明《金剛經》前、後兩半它的大意。前面是對初發心的人說的,初發心,實在說不是普通人,大乘經上給我們講,發心住就是圓教初住菩薩,初住菩薩是初發心,對他們說的。一問一答當中,意思都是教導空有兩邊都不能著。說「即非」,就是不能住的意思。說「即非」,不著有;「是名」,不著空。為什麼不著空?名相雖然假,假的它擺在我們面前。這一樁事情,我們的確不能夠疏忽,一定要把這些理事搞清楚,不搞清楚,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所謂是提不起觀照功夫,也就是我們常講,你在日常生活裡面,對人、對事、對物,你是怎麼個看法。大乘經上給你講的那些原理原則,你有沒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如果統統沒用上,日子還跟平常一樣,一天一天過下去,這個不行。這樣一天一天混下去,學佛等於沒學,你沒用上,沒有看清眼前種種現象的實況,你沒看見。 佛為我們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雖然講一彈指有六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生滅,這在古代時候的人已經就很難想像了。所有一切現象,十法界依正莊嚴,是這麼一回事情,業因果報剎那生滅相續的現象。所以說真的,是當體即空,了不可得,這是真話,絕對不假。我們凡夫心太粗了,佛跟我們說,我們都體會不到,但是這樣的話,如果對現代的科學家來說,那他們的體會就非常非常深了,比我們體會要深。我們照佛在經上講,一彈指六十剎那,經上講力士就是身體非常健康強壯的人,他彈得快,彈得有力量,一秒鐘一般講可以彈四次,並不多。四乘六十再乘九百,剛好兩個十萬八千;換句話說,就是二十一萬六千分之一秒,佛給我們講的事實真相是如此。這在從前人確實很難思惟想像。 在今天不行,今天何以不行?我們曉得佛說話是方便說,並沒有講到真實相;真實相上實在講,佛在經上有,《楞嚴》上給我們說的,「當處出生,當處滅盡」。當處,那個時空几几乎乎等於零,現代科學家沒有法子觀察出來。我們現在用現代科學來觀察,科學家已經肯定了,所有物質的現象,只不過是波動而已,說波動、說粒子都講得通。我們就以現代科學的常識來說,大家都知道光的速度,光有波,光一秒鐘的速度是三十萬公里。如果以一公里的長度來說,光走一公里要多少時間?三十萬分之一秒。它一秒鐘走三十萬公里,就是三十萬分之一秒走一公里。一公里是一千公尺,光走一公尺,那是多少時間?那就不是三十萬之一秒。一公分呢?再要觀察,一公分的千分之一,一公分的萬分之一。從這個地方我們就了解,《楞嚴》上所講「當處出生,當處滅盡」的那個狀況。這是今天科學家沒有法子觀察到的。我們講千分之一厘米,萬分之一厘米,光要多少時間通過?這是事實的真相。實在講,佛這兩句話講得最好,「當處出生,當處滅盡」,這兩句話講得非常的圓融。十法界依正莊嚴是什麼?就是這個現象。不只一秒鐘兩個十萬八千次的生滅,那是世尊的方便說;「當處出生,當處滅盡」,是世尊的真實說。 你以為有個東西存在?沒有!凡夫以為它真有東西存在,不曉得這是業因果報生滅的相續相,不知道!斤斤計較,妄想、分別、執著牢不可破。眾生迷惑顛倒,迷在哪裡?不了解事實真相,迷!意識裡面胡思亂想,嘴裡面胡說八道,身體胡作妄為,干這些事情,這是世尊眼睛當中看到所謂「可憐憫者」,真正是可憐!全非事實。初發菩提心,初破無明的人,《金剛經》上半部為他們說的。特別提示空有兩邊不住,這是把所以然的道理說出。相有體空,相是幻相,就是相都不可得,我們所看到的相,因為它是相續相,所以產生了誤會。 「3、後半部是對已經發大心、修大行,並能不取一切法相者說。但恐其獨獨取著菩提法相,則終為空寂之累。終不能證性。而此執甚細,最為難除。故後半部所說,皆向著有邊痛遣。雖即非、是名並說,含有法相雖是,終為假名。空有不著。」 「後半部是對已經發大心」,初住以上,二住以後,已經發大心了。「發大心、修大行」,這些人不但超越六道,而且統統超越十法界,後半部是對已發大心、修大行。「並能不取一切法相者說,但恐其獨獨取著菩提法相,則終為空寂之累。」已經證得一真法界,宗門所謂明心見性,見性就作佛,是這樣的人。他雖然見性,雖然成佛,他成的是分證即佛,並非究竟圓滿佛。分證即佛是真的,決定不是假的。往究竟的果位,他還有四十品無明沒斷;換句話說,那還相當遙遠。這些人依舊繼續不斷在修學,他是法相、非法相統統都舍掉了。為什麼?不舍不能破一品無明,他統統放下了,統統舍了,破一品無明,證一分真性。這個境界,在我們凈土宗裡面,就是初證理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是法身大士,是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將來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是生實報莊嚴土,到西方世界成佛快。什麼都放下了,唯恐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放不下,怕的是這個。那是不是真的?真的!確確實實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們念念當中都要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這個沒放下;這個要是放下了,他就證得究竟圓滿佛。為什麼世尊在此地要提起這樁事情,這裡說出來了。 等覺菩薩,我們不看別人,看文殊、普賢。文殊、普賢是華藏世界的等覺菩薩,毗盧遮那佛的後補佛,他為什麼要發願求生西方凈土?他為什麼不在華藏世界斷最後一品生相無明,證無上正等正覺?他為什麼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這裡面我們想像大概有兩個原因,一個原因是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斷那一品無明成佛,在時間上來得快,因為西方世界修行的環境好,總是為這個原因。在華藏世界時間要長一點,到西方極樂世界時間很短,他就證到無上正等正覺,這是一個理由。第二個理由,他是表演做給我們看,鼓勵我們,現身說法。華藏世界等覺菩薩都要求生凈土,那我們不求生還行嗎?總之兩個意思,除這兩個意思之外,沒有理由;可能兩個意思都有。因此我們曉得,一真法界裡面的法身大士,真的什麼都乾淨了。所謂的最後一品生相無明,就是極其微細的執著,他要證無上正等正覺,佛在金剛會上極力告誡這些人,這個念頭不能有。他要是「獨獨取著菩提法相」,他有一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有這麼一個念頭在,「終為空寂之累」。「空寂」是無上正等正覺,就是如來果地上的,他沒有辦法證得,只要有這個念頭在,「終不能證性」,證性是證究竟圓滿之性。 「而此執甚細,最為難除。」這個執著的確是非常的微細,我剛才是就現代科學已經知道的光的速度,來跟諸位說明,業因果報剎那生滅的現象。光是不是達到究竟?還有沒有比光速度更快的?有,還有!可見得我們用光速,來量一個厘米,一個極小的距離,觀察它生滅的現象,用光的光波來觀察,還不是真實相,還不是究竟微細的現象。所以這個執著太細了,細到什麼程度?決定是細到他自己不知道。為什麼?自己知道他就能除掉,就可以斷掉,因為自己不知道,所以他斷不掉。由此可知,初住菩薩破了一品無明,第二品的無明他不知道;等到他發現了,還有一品無明,再把這一品無明斷掉,他就變成二住菩薩;三住菩薩的無明,他不曉得,就這麼個道理。他知道了,他就能斷掉。到等覺才發現,後面還有一品,那一品斷掉之後,再仔細去觀察沒有了,那才證到究竟的佛果,究竟的佛位,是這麼一個道理。所以難!難在這個地方。由此可知,我們在這裡也得到一個結論,一個證明,佛法是知難行易,知真的是難,斷不難。知太難,你發現太難了,斷不難。 「故後半部所說,皆向著有邊痛遣。」這是「即非是名」它的用意不一樣。前半部「即非是名」,是空有兩邊不取的意思;後半部說即非是名,還是在有的這邊。這個「有」,諸位一定要曉得,就是業因果報剎那的相續相,還是這個相認識不夠透徹,叫你在這邊放下,在這邊也要離開。 「雖即非、是名並說,含有法相雖是,終為假名。空有不著。」可見得這個意思比前面的意思的確是深。剎那生滅的相續相雖然有,幻相雖然是有,這也是假相、假名,萬萬不能夠執著,執著就錯了。 「4、性是一切法本體,相是表面。修行欲證性者,既不應執取相,亦不應斷滅相。此一定之理也。」 「性是一切法本體,相是表面」。我們必須要認識清楚,修行修什麼?你將來希望得什麼?無論哪一個宗派,無論哪一個法門,總而言之,最後的目標就是明心見性。即使我們念佛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去幹什麼?還是明心見性,還是見性成佛,還是這麼一樁事情。如果學佛不拿見性做目標,這就錯了,那你就是生生世世繼續去搞輪迴,你在佛門裡面無論怎麼修法,你所得的是有漏的福報而已。這一樁事情不難懂,我們也說得很多,相信同修們多少都會有一點印象。一定要知道,我們學佛為的是見性;換句話說,為的是徹底正確的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不願意、不甘心做一個迷惑顛倒的人,我們想做一個明白人,諸佛菩薩是明白人。 「修行欲證性者,既不應執取相,亦不應斷滅相。此一定之理也。」這是一部《金剛般若》所說的總持、大主意如此。「取相」,在法相裡面執著;「斷滅」是一定要把相拿掉,把相去掉,那也錯了。相怎麼能去?相是不會消滅的。你要想把相滅掉,沒這個道理。你要問為什麼沒有這個道理?因為相根本不存在,你怎麼滅它!它要真有個東西在,可以滅它;它沒有東西在,你滅什麼?所有一切法相不生不滅,這個一定要清楚、要明了。可是這個說法,我們聽了很迷惑,我明明看到人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有成住壞空,怎麼說沒有滅?那個滅是你看走了眼,你看錯了,實實在在沒有生滅。諸位想想,「剎那業因果報生滅相續」,你想想這句話的意思,你在這一句裡面體會到一切法不生不滅,那是真的,所以相滅不掉的。滅不掉,為什麼我們會看到有很多生滅的現象?剛才講,我說你看走眼了。相不會滅,但是它會變,它變成另外一個樣子,你就不認識了,你以為前面那個相滅了,後面新的生了;其實它沒有生滅,它會變,相會變,不會滅。所以,你要想把一切相滅掉去證性,沒這回事情,那你就錯了,錯用了心。這個錯誤的認識,就又變成障礙,叫所知障,障礙你永遠都不能見性,你的虧就吃大了。明白事實真相,相跟非相都不要去理會它,沒事!它有相也好,沒相也好,絕對不要把它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就是妄想、分別、執著,不可以!這是一定的道理。 也許你們聽過黃念祖老居士講開示,這邊凈宗學會把他的錄音帶做了幾個CD片,我今天聽了兩片,它裡面有個比喻很有趣味,「以金作器,器器皆金」,實在講他這個比喻是古人的比喻,也是古人的問答,我們一般人少見。「以金作器,器器皆金」,他說:我現在要你把黃金拿來,我不要器,那個金是什麼樣子?黃金是什麼樣子?它是長的?還是方的?還是圓的?還是扁的?黃金是什麼樣子?我相信你要是反覆我的話,一定跟釋迦牟尼佛跟須菩提的反覆一樣,它不是方的,它也是方的;它也不是圓的,它也是圓的;它什麼都不是,什麼都是。對不對?不是這樣反覆嗎?方圓是相。我說我要性不要相,性跟相是一體,性跟相是分不開,沒有相就沒有性。所以後半部講,你要是把相斷掉,那性也沒有了,就是這個意思。教你不要執著相就對了,你不執相,那樣樣都是金;執著相,金就沒有了,金在哪裡?沒有了,就找不到了,迷了!不曉得相就是體,體就是相,性相不二。這種開示實在講,給我們很大的啟示,我們如果細心在這上面揣摩,常常能夠提起,宗門的話說提起疑情,觀察世間,乃至於出世間法,會開悟!為什麼會開悟?慢慢看清楚了,看清楚,放下了,再也不執著了;一不執著,就開悟了,智慧就現前了。 我們今天聽經、學佛,為什麼不開悟?就是聽雖然是聽,學雖然是學,一絲毫也不肯放下,毛病發生在這個地方。你不肯放下,你虧就吃大了。我跟你們大家相比,我相信你們也會感覺到,我比你們有智慧一點。為什麼我比你們會有智慧一點?說老實話,我比你們放下的多一點,就這麼個道理。你要是比我放下的更多,你的智慧就在我之上,我不如你。這不是從外頭求的,你放下一分,你就得一分智慧;放下十分,你就得十分智慧。我不過放下一、二分,你們是一分都沒放下,事實的真相就在此地。 有一些老同修們,如果你們很細心,過去也曾經聽我講過經,或者你們聽錄音帶,我講的經,每一次講的不一樣,每年講的不一樣,境界不相同。一年比一年講得清楚,一年比一年講得明白,一年比一年講得微細。這是什麼道理?智慧增長。智慧增長,是不是我繼續不斷的看經、研教得的智慧?跟諸位說,不是的。如果你這樣看法,你就錯了。你這樣學法,你也錯了。真相是什麼?我一年比一年放下得多,道理在此地。今年比去年放下更多了,想一想七十歲了,古稀之年,古人常講「人生七十古來稀」,說得不好聽,「該死了!」這世間與我沒份了。沒學佛的人、老人會執著,學佛的人統統放下了,隨時打算往生,所以智慧就比從前更多一些。智慧從哪裡來?放下來的。我剛剛學佛,我的老師章嘉大師教給我的:看破、放下,放下、看破。看破是智慧,放下就是這個地方所講的不執著,空有兩邊都不執著,佛法也不執著。我們達不到《金剛經》的境界,我們還執著阿彌陀佛,還執著西方極樂世界,這個不執著不行。這個不執著,我們往生就落空,見性見不到,往生再落空,麻煩就大了,所以非執著不可,其他的不執著了。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佛法、世法我統統不執著了,一切隨緣,很自在!所以人家問我,我說真話,「沒事了!」什麼事都沒有了,等著往生,沒事!這才叫得大自在,沒事了。我把這個道理說給諸位,你們如果有心,這是提供給你做一個非常好的參考資料。所以煩惱輕,智慧長;煩惱輕是你放得下,你肯放下,智慧自然就增長。 「5、言「如來」,言「具足相」,顯性雖無相,而亦無不相。說一具足相,聞者可以領會句中影有修福德。是證性者,必不斷滅相,且修福德廣度眾生。」 這是修學大乘的人,不能不知道的。防止你又執著非法相,執著什麼?執著空。執著空的樣子,什麼都不幹,沒事就什麼都不幹,那就錯了!那佛也不度眾生,佛為什麼一天到晚在度眾生,諸佛菩薩修福從來沒有中斷過,修福就是布施供養一切眾生,這個事從來沒斷過。這就說明諸佛菩薩空有兩邊不住,心清凈,確實沒事了,不住有;時時刻刻、在在處處弘法利生,不住空,空有兩邊不住。弘法利生隨緣,哪裡有緣,哪裡就去,「作而無作,無作而作」,這才叫做無住生心,這才叫兩邊不住。所以這個地方,經文裡面佛說「如來」,如來是從性上講的;說「具足相」,具足相是從相上說的,性相兩邊都說到。 性跟相的關係,底下這一句話說得好。「性雖無相,而亦無不相。」這就是剛才問的比喻。我問你,你拿黃金給我,黃金是什麼樣子?它無相亦無不相。從這粗顯的比喻當中,諸位細心去領會性相的關係,你要在這裡面明了。佛有更深的意思。具足相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是我們世間人所說的,我們世間人所觀察的。而實際上在大乘經上,佛告訴我們的,像《華嚴》、《觀無量壽佛經》,佛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不只三十二相。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釋迦牟尼佛在我們這個世間示現的劣應身;我們世間人以為人的相貌長得這樣,就算是貴相、好相。世間人以為的好相、貴相,佛統統具足,三十二種統統具足,一樣也不欠缺。實際上佛的報身是無量相、無量好,具足相是講佛的報身,一樣也不欠缺,樣樣都圓滿。 我們凡夫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相長得好,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體質好,健康長壽,還要年輕不要老。看看諸佛菩薩,他真的做到,他們真的是健康長壽,美貌又不老。在楞嚴會上,阿難尊者看到釋迦牟尼佛,他心裡想,這種相不是父母所生的,一定是他自己修成的。阿難發心出家,是為了好相才出家的,你們在《楞嚴經》上看到的,他為了愛美出家的,看到釋迦牟尼佛的相很圓滿,想得這個相貌,這麼出家的。由此可知,諸佛菩薩的相好,也能度眾生,也能夠把眾生引到佛門裡面來,接引的手段。相好怎麼來的?真的是修來的,這不是假的,福相修福修來的。佛的三十二相,江味農居士的《講義》,那一段我沒有節錄,太麻煩了,並不是很重要,太繁瑣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那是果報,果報一定有業因,修什麼樣的善因,得哪一種的相貌。由此可知,每一個人的相貌,生下來的相貌,是你過去生中修的。但是相會變,你老的時候跟你年輕的時候,如果有照片比一比,相貌會變,不一樣了;這就說明「相隨心轉」。如果你這一生當中修行心地很善良,你的相貌就變得很慈祥,就很豐滿;假如心裡很險惡,相貌叫人看到會害怕,看到你的相貌會寒毛直豎,那是心胸非常險惡的人。從相貌里能看到一個人的心性,這也就證實佛跟我們講的,依報隨著正報轉。我們這個身是依報,正報是心,我們的身體,我們的相貌,隨著我們的心轉。心清凈,相貌也清凈,身體也清凈;心慈悲,相貌也慈悲,身體決定健康。 佛這個地方說具足相,就含著有修福的意思,決定不能把修福看輕了。成佛,我們在受三皈依誓詞裡面,「皈依佛,二足尊」。「足」就是此地講的具足、圓滿的意思;「二」是智慧、福德兩種圓滿;佛並不是一種,智慧圓滿,福德也圓滿。他那個福德從哪裡修的?就是度化眾生,為一切眾生講經說法,教化眾生的福德,這個福德最大。佛在此地教給我們一定要修福,不能不修福,成佛一定是福慧圓滿,不會偏在一邊,福重要!修福裡面,大乘經上常講布施供養,三種布施裡面,法布施為最。《金剛經》上告訴我們,《華嚴經》上普賢菩薩廣修供養,「一切供養當中,法供養為最」,這都是講修福。法供養裡面,第一殊勝的是講經說法。講經說法不是人人都能的,我們沒有能力,為什麼沒有能力?業障太重了,沒有能力,所以機緣非常不容易遇到。 但是現代由於科學技術的發達,講經說法人人都能。怎麼說人人都能?你要想修這個福,多買幾套講經的錄音帶送人就行了。我們把講經的錄音帶送給別人,送給別人的道場,那就是講經說法度他,不必要自己講,請人家代我講,這很聰明,很高明!好像你辦學校當校長,可以不要上課,我請老師,聘請人代替我上課教學生,功德是你的。在以前沒有辦法,以前只有聘請法師到這個地方來講經說法,當然那個條件比較困難。現在我們買錄音帶、錄影帶很便宜,所以說這種弘法利生,法布施、法供養人人都有機會,問題就是你要會做。另外就是印經書,這也是非常好的法供養、法布施,這種布施一舉三得。無論是你買錄音帶、錄影帶,或者印書,你都要花錢,錢是財布施;你布施的物品,這是佛法,法布施;財、法都有了。別人聽到經,從經典裡面開悟,得到法喜,煩惱輕,智慧長,這是無畏布施。所以你一個作法,財、法、無畏三種布施都具足,一舉三得。你的果報,你得財富、得智慧、得健康長壽,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一生當中你說做好事,你要真正有智慧,給諸位說,只有這一樁是真正的好事,除這一樁之外,都不見得是真的好事。你花了很多精神、時間、金錢,未必能得到效果,唯獨修法布施,這個功德是圓圓滿滿的;而且費用不多,人人都能做,人人都做得起。古人要是看到我們現代人,羨慕得不得了,他們想做,做不到。所以要明白道理,要了解事實真相,要會抓住機緣,善巧運用科學技術,幫助一切眾生能夠聽聞正法,這是修大福德,修真實的福德。 「是證性者」,證性就是成佛,明心見性。成佛的人「必不斷滅相」,也就是說,成佛之人一定會很認真努力的在教化眾生,在修福,廣度眾生。我跟諸位同修說,廣度眾生我們統統都有份,而且統統都可以做,不是不能做。再講到你如果真正發心來弘揚佛法,那個福報就更大了,自利利他,無比的殊勝。法一定要有人弘揚,如果沒有人弘揚,佛法在這個世間就斷滅了。由此可知,如果是培養弘法人才,這是世出世間第一等的福報,沒有比這個更殊勝。但是培養弘法人才,緣不容易,太難得了。民國初年,歐陽竟無居士在南京創辦支那內學院,時間只有兩年。民初的這些講經弘法的大法師、大居士,幾乎都是內學院出來的,兩年!真正做了續佛慧命,這真是無量功德。所以這個緣相當不容易,因為你必須要有經費,要有場所,要有師資,要有學生,少一個緣都沒辦法成就,很不容易!怎麼辦?實在講有一個方法,我們自己勸自己,自己勸自己出來講經說法,這個話在從前難,實實在在困難,在現在是可以做得到的。 我們在倓虛法師《念佛論》裡面,看到有一個居士鄭錫賓。鄭錫賓年歲並不大,他是一個商人,做生意的。以後聽到倓老法師講經,聽得很歡喜,他就把生意丟掉了,不做生意了,跟著倓老學講《彌陀經》,他就會講一部《彌陀經》。學一部經不難,學講一樣,學會了之後,他就到處講《彌陀經》,到鄉下,鄉下沒有人去,大法師很難到鄉下去。鄉下聽經的也人不多,五個、六個、十個、八個就不得了,就很多了。這個村莊講一部講完了,再到那個村莊,他一年到頭專門在外面講《阿彌陀經》,到處講《阿彌陀經》,就只會講一部經。以後他是講經時往生的,預知時至。《彌陀經》講完了,請他來講經的這些好朋友,他就跟那幾個人商量,請他們給自己租一個房子,他說:「我要走了!」你要走了,還租房子幹什麼?他說不是到別的地方去,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他的那些朋友跟他說,「你真的有把握?」「真有把握!」那沒問題,「到我家去好了!」都不顧忌,都沒有忌諱。在他朋友家裡面,打掃一個乾淨的房間,他是盤腿坐在床上,跟大家告別,請大家念佛送他往生。這些朋友就跟他說,過去這些往生的人,臨走總是作幾首偈,作幾首詩,留著給我們作紀念,你也不能例外,也得給我們說幾首偈。鄭居士就說,「不必了,看我的樣子就是很好的紀念。」說完了,大家給他念佛,不到一刻鐘,一刻鐘是十五分鐘,他就走了,這麼樣的自在,沒有生病。學會講《彌陀經》! 現在你們要想學講《彌陀經》,不難!《彌陀經》的錄音帶,專門聽這個帶子,這個帶子如果聽上一百遍、兩百遍,你自然就會講了,有什麼難處!一門深入。我過去在洛杉磯,洛杉磯有一個趙立本居士,十幾年前,他聽我講《金剛經》、講《六祖壇經》。以前我講的《金剛經》講的時間短,一個月講圓滿;《六祖壇經》好像也是一個月講圓滿,二十幾次、三十次。他拿到我這兩套錄音帶,聽得很喜歡,告訴我,「法師,你其他的經我都不想聽了,我就聽這兩部,我老實念佛求生凈土。」他來問我可不可以?我說可以,沒有問題。過了兩年,我又到洛杉磯,他來看我,他說這兩套帶子已經聽了二十六遍。那我說你很熟了,應該可以講了,他說可以。他原本是大學教授,退休了。他可以講了,我就告訴他:你繼續再去聽,聽滿一百遍。他真聽話,這兩部經他聽了一百多遍,現在在美國到處講經,有人請他講《金剛經》、講《六祖壇經》,他就去了,講得很好。我今年夏天如果在美國要辦佛學講座,我就打算請他去講,排他一個課,他很有經驗,不難!一遍一遍的重複,不難!從前難,從前你聽一個法師講經,聽完之後不記得,求法師再給你講一遍,不可能,哪有一個法師給你講十遍、二十遍,絕對不可能的。 現在有錄音帶好!你可以聽一百遍、聽二百遍,哪有學不會的?只要你有一個目標,一個方向,我學一部經,我將來專門講這部經,沒有不成就的。到哪裡去講?居士林也不請你,到哪裡去講?找你認識的朋友,到他們的家裡去講,三個人、五個人都可以,何必要那麼多人,慢慢的法緣就殊勝了,所以結法緣很重要。要知道平常多結緣,送經書、送錄音帶多結緣,緣結得多了,將來你聽眾就多了。聽眾靠緣份,沒有緣份,講得再好,也沒有人來聽,沒緣!緣很深的人,講得並不怎麼好,聽眾滿滿的,他跟他有緣,聽眾就喜歡他,那就沒有法子了。我們過去初學經,我們有二十多個同學,法緣最殊勝的是林看治居士。她講得並不怎麼好,我覺得她講的東西不如我,但是聽眾她比我多,我的聽眾沒有她多,緣!她跟那些人有緣。所以,一定要廣結善緣,這個很重要很重要! 所以希望同修們要發心。開始學,不要學太長,學短的。長的經像《無量壽經》很長,學一品,很好!譬如《無量壽經》,我們專學第六品「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專學這一部分,這個很好,可以到處去講,我只講一品。或者我們凈宗所定的晚課,三十二到三十七品,這六品經都不長,都很短,講這一部分也非常之好!這一部分是教人「斷惡修善,持戒念佛」。所以我們講,有一個重點,有一個中心,有宗旨、有目標、有方向,學一樣。無論在家、出家應當要學。在家退休了,年歲大了,沒事情幹了,退休之後實在講很無聊。我有好多朋友、同事、同學退休了,他們年齡有的比我大,見了面都搖頭,沒事幹,坐吃等死,好悲傷!我們聽了好難過!真的坐吃等死。所以不如學會一部經,這一部經講老實話,不要學太多,七天講圓滿。你學會一部經,七天講圓滿,那你人老退休了,你還有事情干,到處講經,到處受人歡迎,晚年的生活過得多美滿,那真有意思!學會講一部經,不必長,七天就行了。你們如果真的學會了,馬來西亞很多地方都希望人去講經,找不到人,你們可以每年到馬來西亞巡迴十幾個地方,一個地方去講一次,也是去旅遊去玩的話,那生活過得自在,太美滿了,會叫人羨慕你,這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學一樣,開頭學講,找你的親戚朋友,一個、兩個就可以跟他講,這是修福德,廣度眾生。 「6、無上正等正覺,可為性德如來、果德佛之統稱。此中舉之為顯二義。因上句顯說具足相,隱含修福德二義,故宜用兼含性果二德之稱。又欲藉果證以明因心也。」 「無上正等正覺,可為性德如來、果德佛之統稱。」成佛都有十號,十種稱號,十號都是通號,只要成佛一定具足這十個名號。十號裡面第一個就是「如來」,如來是明心見性的通稱。如來是什麼意思?《金剛經》上說得很好,「如來者,諸法如義」,只要你證得「諸法一如」,「不一不異」,那就是如來,能親證這個境界,就是如來。 「此中舉之為顯二義。」佛在這一段經文裡面,舉出如來這個名號,它含有兩個意思。「因上句顯說具足相,隱含修福德二義,故宜用兼含性果二德之稱。又欲藉果證以明因心也。」由此可知,這個名號在這一段經文裡面,含義很廣很深。如來不但是性德,而且裡面含著有具足相。從性德理體上講,如來的法身,如來除法身之外,還有報身,還有應化身,這裡面就含著這麼多意思。法身是體,不生不滅;報身是相,智慧所成之身,有生無滅;應化身是他受用身,有因有果,有生有滅,那是示現的。在十法界,所謂應以什麼身得度,佛就現什麼身;眾生當聞什麼法,佛就說什麼法,與一切眾生感應道交,一絲毫都不錯。這一樁事我們前面曾經念過,諸佛如來所有一切示現,相上確實有說,心裏面確實無念,這是我們必須要了解的。佛是有說無念,所謂「說而無說,無說而說」,這才叫做正說。如果有念而說,那是凡夫說法,不是如來說法;如來說法決定是無念無說而說。所以這裡面有性有相,有因有果,含著有這麼多的意思在裡面。 「7、前所謂無法者,是二邊不著,法與非法皆無。如此,方是發菩提。若但會得不取法一面,未免落空。豈是發無上菩提。此中得發並說,故與前說相映成趣之要旨也。」 「前所謂無法者,是二邊不著,法與非法皆無。如此,方是發菩提。」「前」,是講前半部,前半部經義宗旨之所在。所以告訴你無法,教你二邊不著。法是法相、有相,非法是空,空有二邊不著,空有二邊皆無,這是發菩提心。大乘佛法菩提心非常重要,不發菩提心就不能成佛。再跟諸位說,不發菩提心不能往生。這一句話大家要牢牢記住。你要想在這一生當中,往生極樂世界,你要發菩提心,《無量壽經》「三輩往生」裡面,無論是中輩、下輩、上輩,經文明白的告訴我們,「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是西方極樂世界往生的條件。不管是四土三輩九品,統統要具足,沒有說下下品往生,不需要發菩提心,沒有這個道理。由此可知,發菩提心重要。現在念佛的人很多,往生的人很少。什麼原因?他有沒有一向專念?有。一天到晚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最後不能往生。毛病出在哪裡?沒發菩提心,所以不能往生。單單一向專念,沒有菩提心不能往生;單單有菩提心,沒有一向專念,可以往生,往生的品位不高。這話不是我說的,蕅益大師說的。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面告訴我們:「能不能往生,決定在信願之有無」,發菩提心有信願,決定可以往生;「品位高下,在持名功夫的深淺」,一向專念是持名功夫的高下。能不能往生決定在發菩提心,品位高不高決定在一向專念,這是我們一定要搞清楚。「發菩提心」,蕅益大師所說的跟此地講的不一樣,到底哪個對?講的話不一樣,你如果細細去揣摩一下,一樣的。這個地方說得很清楚,二邊不著,法與非法皆無,這才是發菩提心。蕅益大師教給我們的是,你只要真正發心,一心一意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心就是無上菩提心。蕅益大師這個講法,我們好懂,一心一意發心求生凈土,我們可以發這個心。跟《金剛經》合起來看,意思就更清楚了。《金剛經》上講的,發菩提心是二邊不著,我們一心求生凈土,不著空;一心求生,如果還有一個念頭捨不得這個地方,那不行!這個地方身心世界萬緣放下,放下是不著有,豈不是空有二邊不著!蕅益大師講的,跟《金剛經》講的,沒有兩樣,是一樣的,這才能保證你往生。你真正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要放下,什麼都不能執著,名聞利養要舍掉,心裏面要捨得乾乾淨淨。有什麼需要交代的事情,不要等著,「我現在還沒走!」那不行!現在就要交代,時時刻刻準備走,要有這個念頭,現在就交代清楚;交代清楚,沒事了,那才是真正菩提心現前。需要交代的,趕緊交代掉,沒有交代的更好,什麼也都不要管,一切隨它去,根本就不需要交代,那心就更乾淨了,更清凈了,沒事了!什麼叫菩提心?要搞清楚,否則的話,經上一再講,上輩、中輩、下輩都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還把菩提心誤會,還把菩提心錯解了,也發心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地方樣樣都放不下,還以為自己發了菩提心,這是對發菩提心錯解了,誤解了,將來還是不能往生。這個一定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點都不能錯。 「若但會得不取法一面」,這是說怕大家對於佛講的這個意思錯會了,只能體會一半,另一半沒有能體會到。就像我剛才舉的例子,《無量壽經》上講的發菩提心,蕅益大師說你發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心,就是無上菩提心。你聽了這個話,只聽一半的意思。那一半呢?那一半不曉得,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地方名聞利養我一樣還不能放下,那就不是蕅益大師的意思。蕅益大師的意思是,一心一意只求西方極樂世界,沒有二心,沒有另外一個念頭。不能把另外的妄心,附加在這個上面,那就不是菩提心。古人比喻,醍醐里不可以摻雜毒藥,摻一點毒藥,醍醐也變成毒藥,決定不許可的。所以這個意思,《金剛經》一合,意思就圓滿了。就知道,一定要萬緣放下。所以預防怕體會錯誤,只取一面,取一面那就落空了。 「豈是發無上菩提。此中得發並說,故與前說相映成趣之要旨也。」這一段經文裡面,屬於有得,有發有得,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前面講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這個地方講得,你發就有得。你發心是因,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證果,這個地方看到因果不虛,因果是真的。 「8、觀則不應取相,得則不應廢相。修觀重在見性,觀相豈能見性。」 修觀是大乘佛法行門的總說,我們念佛也是修觀。修是修正,觀是觀念;我們許許多多的觀念錯誤了,要依佛經的教誨,把我們錯誤的觀念修正過來。這個觀念,一般也講想法、看法,我們的想法、看法錯了,把它修正過來,這叫修觀。而修觀的目的是見性;見性,我們換句話說,就是要見到宇宙人生的真相。我們用這個說法,大家好懂,見性這個名詞很不容易理解。換這個講法行嗎?行!因為性就是諸法實相,《般若經》上講的「諸法實相」,諸法是一切法,實相就是真相。我們修觀的目的,是為了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這樣說法,大家好懂。你要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一定要用清凈心,因為心不清凈,一切真相你決定不能了解。佛常常用水、用鏡子來做比喻,水一定要很乾凈、沒有污染、很平的時候,它才有照的功能,才把外面的境界相照得很清楚,見到真相。如果水有污染,你照外面的相是污染的;如果這個水有波動,你照外面的相是零亂的,是不完整的,你決定見不到真相。佛告訴我們,我們的心像水一樣,所以要修定,要修清凈心,要修平等心,就像水一樣,清凈心是乾淨、沒有污染,平等心不起波浪。這個時候,宇宙人生的真相你就見到了。由此可知,如果你要是著相,取相就是執著,你要是分別、執著,分別是心動了,起波浪了;執著是污染了。你要是有分別、執著,你是決定見不到真相。要用佛門的術語,你有分別、執著,你決定不會見性,你見不了性;你要想見性,一定要離分別、執著,這個道理在此地。佛為什麼在這個經上自始至終這樣的強調,道理在此地。你不是這樣修法,你見不了性,你成不了佛,你解決不了問題;你要想解決問題,要想成佛,非這樣做不可。我們前面念過「信心不逆」,信心不逆的意思就是說:非這麼做不可,除這個作法之外,沒有別的辦法,一定要離妄想、執著,分別就是妄想。所以修觀不應取相,在一切境界不應該分別、執著。 「得則不應廢相」,你將來成佛,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有沒有相?有!有具足相,你成了佛,確確實實得到報身,依正莊嚴。西方極樂世界不是假的,華藏世界不是假的,我們眼前這個世界也不是假的,都擺在面前,得不廢相;但是修觀的時候不能著相。你要明白這個道理,曉得這個事實,十法界依正莊嚴,你就有能力、有方法去變;我們如何把眼前這個相,變成諸佛如來的凈土。我們自己變,不是別人幫我們變。我們可以把自己現在業報身的身相,把它一轉變,變成具足的報身之相,把它變成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應化身的身相,會變。剛才說過,相不會滅,它會變。怎麼變?心變了。我們今天為什麼是這個相?因為今天我們心裏面有妄想、有分別、有執著、有貪嗔痴慢,這個相是貪嗔痴慢的相,是妄想、分別、執著的相。如果你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都放下、都打掉了,相馬上就變了。那就是經上講的,變成具足相,那就變成佛相;人相可以變成佛相。所以要曉得,我們修行的目的在哪裡?是為了見性。 「觀相豈能見性」,觀相就是著,你觀相執著在相裡面,你見不了性,是凡夫。在一切現相當中,有自己喜歡的,喜歡就生貪愛,喜歡就是妄想,貪愛是執著,就貪愛了;討厭,討厭也是妄想,總想離開它、遠離它,遠離它就是煩惱,就是執著。怎樣對一切順逆境界生平等心?平等心不是妄心,平等心是真心;生清凈心,清凈心是真心,沒有污染,沒有執著,心就清凈;沒有分別,心就平等。《無量壽經》的經題:「清凈、平等、覺」,心清凈、平等就覺了,就不迷。 「9、如義,雖不廢相亦須不取相,方名為如。今著一邊,不名如也。故斥之曰「行邪道」,「不能見」。」 「如義,雖不廢相亦須不取相,方名為如。」經文裡面說的,「如來者,諸法如義」。我們什麼時候證得如來?證得如來就是明心見性,我們念佛人就是得理一心不亂。什麼時候能得理一心不亂?諸法如就證得。這是教給我們一個方法,這是明心見性的面面觀。明心見性,好像走到我們這個講堂來,怎麼走進來?很多的門,只要你找到門路,不管哪個門路,找到一個門路就能入。「如」也是個門路,你可以從諸法一如這個門路見性。怎樣叫如?不著相,不廢相;還是空有二邊不著,不廢相不著空,不取相不著有。不廢相就是不取斷滅相,相存在,知道它是剎那生滅的相續,何必要廢除!何必要叫它斷滅!沒有這個必要。因為它是剎那業果的生滅相續,「當體即空,了不可得」,所以沒有必要去執著。這就好,這就自在!這個意思,希望大家要能體會,要細細去體會,體會得愈深,你得的受用愈殊勝。要應用在生活上,真正的能與十方一切諸佛感應道交,這就是得一切諸佛的護念加持,同時能跟十方世界一切眾生,也起感應道交。因為十法界依正莊嚴,是自己心性變現出來的,所以上可以對諸佛,下至惡道眾生,是一體的,它怎麼不感應?《金剛經》這個如字講得太好了,講得太透徹了。 「今著一邊,不名如也」,所以佛說「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這個地方是補充前面一首偈子裡面所說的深義。為什麼不在那個地方講,在要這個地方講?因為到這個地方才顯示出那個甚深的密義,這是不在前面講,在此地講的原因。這是顯示給我們,真正修行人決定不能著在一邊,空邊有邊、性邊相邊都不能夠執著。執著,你心裏面就有一物;換句話說,你的心被污染,你的心不平等。一定要做到無一物!無一物那個念頭在,還是有一物,有那個無一物,這個事情麻煩了。什麼都沒有了,你心裡還有個什麼都沒有。心清凈了,心裏面還著了個清凈,這就麻煩大了。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佛也說得很清楚,也說得很好,無始劫來的習氣。總是著一邊,無論哪一邊,他總要靠一邊;你叫他什麼都不靠,佛講二邊不著,中道,又靠上中道;中道跟二邊又對立了,中道不存,中道也沒有,好!他又靠了個中道也沒有,怎麼樣都搞不幹凈。這個執著愈來愈微細,愈微細愈不容易除掉。一直到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未破,那就是最微細的執著。我們學佛頂要緊的,就是要有覺有觀,能夠覺察,然後功夫才得力。這樣粗的、明顯的執著,是非人我、貪嗔痴慢,在日常生活當中不能覺察,這個問題太嚴重了。所以你菩提心怎麼發都發不出來,發的是嘴皮上的菩提心,跟佛講的菩提心不相應;就是你沒有看破,沒有放下。真正看破放下,那個心才叫菩提心。菩提心是成佛的第一個因素,最重要的一個因素,不能不知道,不能不認真的去學習。 「10、此段不說觀而說得者,是約修因證果說也。亦即約性相相得說也。性相不相得,不名證果。意顯若能不著於相,相亦何礙於性,故相得也。性是里,相是表,約表裡言則非一。表是里之表,里是表之里,合言之則性相非異也。」 經文不說觀,而說「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特別用這個字。《金剛經》每一字、每一句,都有很深的意思,因此我們讀誦研究,不能不細心,不能不留意。這一個字說明,修行人確確實實有所得,不是沒有得,真的會成佛,會成菩薩,會成阿羅漢,不是沒有。同樣一個道理,我們沒有超越六道,在這個世間裡面,我們修善因一定會得善果,造惡因一定有惡報。能所皆空,可是因果不空,因為因果不空,他就有得;如果是沒有得,修因沒有果可證,那因果也就空了。諸位要曉得,因果決定不空。說「得」,這是就「修因證果」而說的。可是在前面,不但是如來果地,即使連小乘須陀洹也不可得;不可得的意思,我們要明了,是證果的人他自己心裡若無其事,並不執著而已,不是他真的沒證果,他真的有證。須陀洹就是須陀洹,阿那含就是阿那含,他確實證得這個果位,但是他自己不著相。這是本經說得很詳細的地方。 說修因證果,也就是就「性相相得」而說。性相要是不相得,不相得和我們講的不相應是一個意思,性不是相,相不是性,性相不相應,這個不叫證。我們今天的境界,就是性相不相應。為什麼我們性相不相應?對於這其中的理沒搞清楚,對於所有一切相狀的真相也沒搞清楚,所以我們在觀念上、思想上,種種看法上,性相不是一,它是二,這樣就不能證果,怎麼修也不能證果。實在講,修裡面關鍵的地方,就是要把我們這些錯誤的觀念修正過來。以往沒有接觸到佛法,沒有聽佛講過,實在講這些問題,的確只有世間極少數的聰明人,他們發現這個問題,感覺到有這個問題的存在。而絕大多數的人粗心大意,一天到晚忙著生活,沒想到還有這個問題存在;讀了佛經之後,才知道不但還有這個問題存在,這還是一個很大、很嚴重的問題,必須要解決的問題,我們用淺顯的話來說,宇宙人生的真相,這是大問題。真相是「性有相無」,有無的標準,佛法講有,那就永恆不變;佛法說「空」、說「無」、說「幻」,意思是說它會變,它不是永恆的。尤其我們在這部經裡面說過多少次,所有一切的現相都是剎那生滅的,既然剎那生滅,當然它不是永恆的,所以佛說它無,說它是幻,說它是假,意思在此地。 「意顯」,這個意思顯示出。「若能不著於相」,幻相無論它怎麼樣變化,只要你不去分別它,不去執著它,相不礙性,本來就不礙性。你執著是以為它妨礙性,這是我們一個錯覺,一種迷惑顛倒的想法,不是事實,事實上決定不相妨礙;不妨礙就相得,就相應。實際上說,即使我們執著,如果從事實真相上來講,它還是相應的,還是相得的,不過就是相得我們沒有見到。如果說我們妄想、分別、執著,見不到事實真相,諸佛菩薩加持不加持我們,保佑不保佑我們?這個我們在大乘經裡面看多了,諸佛菩薩加持、保佑。甚至於你根本就不相信佛法,毀謗佛法,盡干滅佛法之事,佛菩薩還是加持你,還是保佑你,從來沒有改變過,這叫做大慈大悲!那我們要問:佛菩薩為什麼要加持這些人?那個道理就是「性相相得」,就這麼個道理。我們沒有見到,沒有想到,實實在在原來就是相得的,原來就是無礙的。我們學佛修行修什麼?就是要把佛跟我們所講的,我們去把它證實,就如此而已。底下這兩句實在講,把事實真相說出來了。 性是里、是體;相是外表、是作用。如果從表裡來說,表裡不一樣,理事不一樣,我們凡夫就著了這個相,於是事實真相永遠見不到,不知道表是里之表,里是表之里。表裡是一不是二,這就是不異;從表裡外表上來說,表裡不一;非一非異。這個地方說一個原則,說一個綱領,諸位必須要知道。大說到法界、說到三千大千世界,小講到微塵,這是從相上講,無論大小,無論簡繁,我們今天講一粒微塵-簡單,一個世界-繁雜,都離不開這個原則,這個原則是「不一不異」,涵蓋了世出世間一切法,我們要懂得這個原理。懂得這個原理,有什麼用處?底下說: 「11、若體會得,自能不取相,亦不取非相。又有行布,又能圓融。事事皆合中道,法法不違自性。」 「若體會得,自能不取相,亦不取非相。」你真正明白、通達了,你兩邊都不執著,兩邊都不取。相是外表,我們講法相,十法界依正莊嚴的法相,你對於一切相不執著。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四大類,把所有一切現象全都包括了,你不會執著。亦不取非法相,非法相是空,你也不會著空。空有兩邊都不會執著,這個好處利益太大,前面說過,不但六道超越,十法界也沒有了,你到哪裡去?你住在一真法界里,這個層次就高,你跟諸佛菩薩,這個菩薩我們常講的法身大士,你跟他們是同一個境界。 「又有行布,又能圓融。」布施是事相,佛菩薩他做些什麼?這一點諸位要知道,佛菩薩完全是在做布施,六度統統是布施。布施裡面有三大類,有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持戒、忍辱是無畏布施;精進、禪定、般若是法布施。所以你要問,諸佛菩薩在十法界裡面,他做些什麼?一個「布施」就統統包括盡了,布施供養一切眾生,他做這個事情。布施不著空,又能圓融,圓融是不著有;如果著了有,就不圓融。也就是所謂「行布施而不著相」,我們常講「三輪體空」:不執著有我,我能施;也不執著有人,人接受我的布施,他不著這個相;也不執著我所施之物。這三方面都不執著,叫做「三輪體空」。他天天行布施,時時刻刻行布施,他的心清凈,心裏面真的若無其事,好像沒做事,這就是常說「作而無作」,作是行布施,無作是圓融,心地乾乾淨淨、一塵不染。「作而無作,無作而作」,我們要學這個。學這個的好處太大了!這個大的好處,我們的心量很小,不敢當!譬如說大福報來了,請你去作總統,「這個事情不行,我做不到,我不敢當。」實在講,這還是小事情。給你發一筆大財,財產一下來了幾千萬、幾億萬,這太多了,我接受不了。我們凡夫是這個,小小一點點就很滿足,這不是大人物。學佛,佛的心要大,佛要辦的事是盡虛空、遍法界,哪裡一點點就滿足?這是不可以的。所以行布要圓融,圓融要行布。行布就是有次第,無論什麼事情,有程序、有次第、有先後。這些實在講都在一個「緣」字,佛與大菩薩在六道、十界裡面現身說法,總在於「緣」。緣成熟了,他就現身;緣不成熟,他等待。實在說,此方的緣不成熟,他方緣成熟了,佛菩薩在虛空法界應化,可以講沒有一分、一秒鐘是中斷的,永遠不中斷的。 「事事皆合中道,法法不違自性。」這是講你真正體會得了。剛才講的「三輪體空」,這是符合於中道。即使日常生活當中,穿衣吃飯也不違自性,這句話不好懂。為什麼說穿衣吃飯不違自性,你先要明了自性是什麼?自性是真心,穿衣吃飯也是真心,待人接物也是真心。我現在穿衣吃飯、待人接物也用真心,我是不是佛菩薩?我們現在講的真心,是自以為真心,其實不是真心,是假的!我們的問題就是認假不認真,把妄心當作真心,這是我們無量劫來的修行不能證果,我們錯了,錯認了。世尊在《楞嚴經》裡面,對於這一樁事情,提出嚴重的呵斥。佛還舉了一個例子,譬如蒸沙怎麼能煮成飯?沙不是飯的因,因果搞錯了,煮一鍋沙想把它煮成飯出來,哪有這個道理!我們是用的妄心,用妄心修行希望將來能證到佛果,就像煮沙作飯一樣,永遠不能成就。 這樣一來真心在哪裡?真心是什麼樣子?能夠提出這個問題,這就開始覺悟了。你知道現在用的心是妄心,你想求真心。真心離念,真心裏面沒有妄念,有妄念就不是真心。不但佛在經上常常給我們講,世間人也明了。清朝末年曾國藩先生讀書筆記裡面,對於真誠有個解釋,什麼叫「誠」?「一念不生,是謂誠」。心裡頭沒有一個念頭,這叫「誠心」;心裡頭還有是非人我,還有妄想、執著,哪裡叫誠?誠意、誠心就是真心,就是真如本性。我們佛家講「真心離念」,沒有妄念。《無量壽經》經題上,清凈心、平等心、覺心,那就是真心的樣子。我們的心清不清凈,平不平等,覺不覺悟?這三樁事情要互相來解釋。我心很清凈,可是還有分別,這個高、那個低,那你就不清凈。清凈心一定平等,平等心一定清凈。我一切都很平等,但是那個貪的念頭還沒斷,那個貪是不清凈,這麼一看你就能看出,你的心到底是真的是假的,是覺還是迷。果然覺、果然清凈、果然平等,像釋迦牟尼佛每天到舍衛大城去托缽,穿衣、托缽,法法不違自性,佛給我們做了一個好榜樣。釋迦牟尼佛為一切眾生講經說法,事事皆合中道。什麼叫「中道」?說而無說,無說而說,說跟無說是一不是二,那叫中道。事上有說,理上無說;相上有說,性上無說。事相上有,但是佛從來沒有起心動念過,沒有起心動念過就是合乎中道,就是不違自性。 我們學佛學什麼?要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之處,學釋迦牟尼佛這一套本事,那叫真的學佛。在我們中國,禪宗六祖惠能大師為我們示現得很清楚、很明白,他的的確確是事事皆合中道,法法不違自性。我們在《壇經》裡面看到他說法,看到他的生活,看到他的行持,他做到了,做得很像釋迦牟尼佛。實在講,《壇經》是他的語錄,我們就把他當佛看待,把他的語錄尊稱為經。就是因為他「事事皆合中道,法法不違自性」;其他祖師大德的註疏,我們稱之為語錄,沒有稱作經,唯獨六祖的語錄,我們稱它為經。能大師能夠學到,我們為什麼學不到?其實能大師之後,也有不少人學到了。哪些人?近代的虛雲老和尚,他學到了;印光大師他學到了。我們從《印光大師文鈔》裡面去看,從虛雲老和尚的年譜裡面去看,他們學到了。換句話說,大家容易了解,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用真心,不要用妄心,就對了。用真心與諸佛菩薩完全相應,真的是此地所說的,「又有行布,又能圓融」,《華嚴經》上的「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 「12、前說觀,是約因說。明修因不可取相,不可修有漏之福。此說得,是約果說。知證果不廢相,修因亦不廢相。亦廣修福德,但不可取著耳。」 「前說觀,是約因說。明修因不可取相,不可修有漏之福。」著相就是有漏,著相修一切功德,都變成有漏的福德,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不可以誤會的。以為我們積功累德修得還不錯,哪裡曉得全是有漏福德。為什麼是有漏福德?你是有漏心修的,漏是什麼?漏是煩惱的代名詞,這個意思是說,你本性裡面原來有無量無邊的智慧德能,煩惱把它漏掉了;好像一個器皿一樣,我們拿個杯子,杯子盛水,水可以飲用,杯子底下有個小洞,雖然裝進水,它慢慢就漏掉了、漏光了,把你的功德法財統統漏掉了,用它來比喻煩惱。只要你有煩惱,你修什麼樣的功德,都變成有漏的福德。學佛,為什麼首先教你斷煩惱?斷煩惱之後你才成為法器,法器也是我們佛門裡面的術語,你才成個器;換句話說,你才有資格接受佛的大法,才能夠修學,才能夠成就。如果你還有煩惱,你不是法器,這個話說得很重。四弘誓願裡面,一開端第一願是發願,「眾生無邊誓願度」那是發願,發願之後要起行,我們要真干!從哪裡干起?斷煩惱。煩惱斷了之後,才有資格學法門。為什麼?學了會開悟,煩惱沒有斷,學法門不能開悟。不能開悟變成什麼?清涼大師所說的,「增長邪見」。法門裡面如果滲透煩惱進去,就是邪知邪見,增長邪見。 古時候善知識教學生非常嚴格,一定先教你斷煩惱,煩惱斷了之後,再讓你學法門。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那是最高的標準,不是普通標準,實在講我們做不到。善財童子在文殊菩薩會中,斷見思煩惱,斷塵沙煩惱,還要破一品無明;換句話說,是圓教初住菩薩,他不是凡夫。圓初住叫發心住,《金剛經》上講的,他真正發菩提心,斷煩惱的標準在此地,這個時候有資格法門無量誓願學。學法門到哪裡學?去參學,五十三參,五十三參是「法門無量誓願學」。到最後遇到普賢菩薩,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那是什麼?那是「佛道無上誓願成」,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成佛的,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四弘誓願次第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過去講《華嚴》時曾經說過,一部《華嚴經》是什麼?就是四弘誓願,這是我們修學真實的榜樣。你怎麼發心,怎樣去斷煩惱,怎麼學法門,怎麼成佛道,《華嚴經》上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們今天說實實在在的話,煩惱都沒斷,所修一切的善全是有漏之福,這個要知道,我們就沒有法子把它變成功德,這樣子我們看起來也很悲哀。實在講有辦法,有什麼辦法?把我們所修一切的善業,迴向西方極樂世界,只要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我們這個有漏的善都變成無漏的功德,這個方法妙!除這個方法之外,我們沒有第二個方法。佛的經典雖然多,千經萬論裡面找不到第二個方法。如何能把有漏之福變成無漏的功德,只有這麼一個辦法,這是世尊教給我們的。 如何轉變?念念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日常生活裡面,「斷惡修善」,在工作當中,待人接物之處,要知道斷惡修善;不但一切惡的事要斷,一切惡的念頭都要斷。我們的煩惱沒斷,分別、執著沒斷,所以這個統統都是有漏的善福。但是我們一心一意求生凈土,斷惡我要做,修善我也要做,做了之後,不要把它放在心上,一心一意求生凈土,拿我們種種的善業,統統迴向凈土,莊嚴佛凈土,這就是轉的方法,把有漏之福轉變成無漏功德的方法。 前面說「觀」,觀三十二相;這個地方講「得」,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是從果上講的。「知證果不廢相」,佛證果了,確確實實現的身相跟我們不一樣,佛就是跟我們在一起,現的這個身相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現的好相,殊勝莊嚴。他為什麼有這麼多好相?累世的善行,累世的福德,福報不是一生一世修的,生生世世的修積。這種人很了不起,生生世世的修積,一定要很大的耐心、毅力。修福而不享福,那個福就愈修愈大,愈修愈殊勝。可是我們人只知道這一生,不曉得前生,真的生生世世修嗎?《慈悲三昧水懺》裡面講的悟達國師,悟達國師是十世高僧,他出家修行,死了以後又得人身,又出家修行,十世高僧,到第十世還出家。因為福報太大,出家人也有大福報,做皇帝的老師,做了國師,做皇帝老師也不簡單,過去生中十世的修行,哪裡是偶然的,世出世間法裡面決定沒有偶然的。你這一世覺得不滿意,就怨天尤人,那怎麼能成功!你不曉得,就是以我們人世間現前社會來看,在家、出家的,出家有很多大和尚,有大福報的,你要是明了佛法你就知道,累劫所修,不是一世的,一世不可能。世間不要說是作帝王,做一個部長都要修好幾世,都不是一世修來的。一世修的,做個小鄉鎮長、科長、科員差不多,這是我們在佛法裡面看到的,做個縣市長都不是一世修的。才知道世間的富貴,都是很多世的累積,連出家人得我們今天講的名利、供養、名望,也都是多生多劫的修積。如果他要享受,那這一生就享完了,就沒有了。雖然有名望、有利養,不接受,他來世福報就更大了。 有名譽、利養而不接受的,像虛雲老和尚。他在中國、外國,提起來沒有人不尊敬,他得到大家的尊敬,自己若無其事,並沒有覺得自己了不起,平易近人!生活還是過得那麼清苦,沒有講求一定吃飯要多少菜,要怎樣子,沒有!決定沒有講求。這就是世世修行,福報現前不受,給別人去受。虛老和尚一生建道場,我們在年譜裡面看到的,建道場,修復道場,哪個道場年久失修了,他去化緣,把那個道場修好,請一個有修行的出家人去當住持,他就離開了;再沒有牽掛了,不說那個道場是我建的,沒有!再不牽掛了!人家建道場,為佛法、為眾生,不為自己。印光老法師一生印經,他皈依的信徒太多了,所有一切的供養都拿去印經書,修法布施,我們得到他的恩惠就很大很大。我們在初學佛的時候,許多的參考資料、古德的註疏,都是印光老法師印的,蘇州弘化社的。自己的生活依舊是那麼樣的清苦,這就是福報現前不享,我們要學。 你能把這些事情看出來了,是智慧;你真肯向這些善知識去學,那叫大福報,真正有福,你是福慧雙修;決不是眼前名聞利養的受用,那就壞了。因為享福,給諸位說,沒有不造業,那個造業太可怕!《慈悲三昧水懺》裡面,悟達國師是十世高僧,皇帝供養他一個沉香寶座,他還迷了,還動了心,覺得自己很了不起。這個念頭一動,冤家債主貼上身,害了人面瘡,幾乎送了命,不容易!這是說明世間人的福報,都不是一生一世修得來的,享福很容易就把它享盡。好像儲蓄一樣,一點一滴去攢錢,很不容易,好多年才攢一筆錢,要花,兩天就花光了。諸佛菩薩的高明處在哪裡?他只是攢積,永遠不花。花在哪裡?給一切眾生去花,自己永遠不花。到果報上,就現出無比的依正莊嚴,成了佛是性德完全顯現。法藏比丘成佛,示現的是西方極樂世界;毗盧遮那成佛示現的是華藏世界。人家最後得這個果報,得這個果報是不是他求的?沒有。永遠沒有求享受,永遠沒有一個貪圖享受的意念,自自然然現出這樣殊勝莊嚴不可思議的果報。我們學佛連這一點道理都不懂,這樣的事實都不曉得,我們的佛叫白學了。 修福這一段特別提示我們,不要忘了修福,修福重要!怎麼修福?不舍己怎麼可以利人?中國古人有一句話說得也很有道理,世間人說的,不是我們出家人說的。他說,吃別人不願意吃的食物,當然不好吃,好吃誰不喜歡吃!別人不願吃的就不好吃。吃別人不願意吃的食物、穿別人不願意穿的衣服、做別人不願意做的事,什麼事?利益眾生的事情,這是人家不願意做的。自己刻苦、節儉,利益一切眾生,這叫做「大人物」,真正是大人物。在我們佛法,他是真正修福。佛門當中也常說,「佛氏門中好修福!」可別修錯了。佛門裡面修福是有,但是修錯的也不少!你要有智慧,要仔細去觀察真佛還是假佛,真的佛那個福報就大了。 今天還有一個同修問我,建道場福報大,提供給很多人在那裡學佛,我說那個福報當然大。但是你要曉得,真正修行才有福。如果不是真正修行,哪裡來的福報!那沒有福報。什麼叫真正修行?古代的寺院、庵堂跟現在不一樣。古代的寺院、庵堂,真的是修學的道場。一般是二時講經、二時修持。二時是多長的時間?經本裡面講的是「晝夜六時」,晝夜是六時,一時是我們現在的四小時,二時是八小時。每天聽經八個鐘點,上午、下午上課。行門裡面大概不外乎兩類:一個是參禪,一個是念佛。所以道場有講堂、有禪堂、念佛堂。喜歡參禪的清晨四個小時,晚上四個小時。當中休息的時間,什麼時間?夜晚十點鐘到兩點鐘,你去睡覺的四個小時。半夜兩點鐘要起床、要用功,那叫做「道場」,所以他成就快。換句話說,你想打妄想沒有時間,你想講一句閑話,也沒有時間,不讓你有空閑的時間去打妄想,去雜心閑話,那叫做道場。現在我們道場沒有了,所以你記住,建道場觀察觀察那裡面有沒有「道」? 今天居士林這個道場,一天才講兩小時的經,從前是八小時,那打了多少折扣,不夠標準。實在講,夠標準是最低限度要打對摺才勉強過得去,對摺是一天要四小時。所以希望同修,如果真正有福報,這個福報也是累劫所修,你要覺悟,「我建立一個道場,不管大小,一天講經四小時」,我們統統打對摺。修持也是四小時,也就是早課兩個小時念佛,晚課兩個小時念佛。一天念四個鐘點的佛,聽講四個鐘點的經,一天這個道場有八小時,才勉勉強強可以說這是個道場。如果真這樣做,跟諸位說,你是今天世界的第一家,一切諸佛護念,龍天善神保佑;因為現在這個世間已沒有了,你是第一家,只有你一家,那諸佛菩薩不保佑你,保佑誰?居士林有一樁事情是全世界第一家-供齋,什麼人到這兒吃飯都不要錢,一天三餐,一年到頭,世界第一家,走遍全世界找不到。有些道場也發這個心,但是七天,它在法會上七天,它不是天天供,不是一年到頭的。所以這是世界第一家。如果它也能夠再做到:這個道場每天念佛四個小時,講經四個小時,那了不起,那新加坡是「佛國」,修福要這個修法。 每天講經四個小時不容易,你請一個法師,身體受不了,可以聘請幾位法師,住在這個地方輪流講。每天兩個人講就可以,三個人講也行。這真正修福,懂得什麼叫做道場。在這個道場裡面,你出錢、出力,福不唐捐,那就真修福了。如果有這麼大的地方,這裡面沒有講經,也沒有人修行,「有廟無道」,古人也說「不能興教」,這個對於佛教毫無利益,一點好處都沒有。希望大家在這個地方留意,認真朝這個目標去設想,朝這個目標去做,大家就真正有福了。現在整個世界都動亂,我們在大乘經典裡面,明白這個道理,知其所以然;換句話說,動亂當中,我們這個地區不亂,能不能做到?能。大家修福,這個地區就不會受到別的地方的干擾。大多數的人修福能轉共業,要真修,真正肯犧牲自己,犧牲自己的享受,來建立一個如法的道場。 「證果不廢相,修因亦不廢相」,修因一定在事相上修。「亦廣修福德,但不可取著耳。」如果取相、著相,那就是有漏的福報,是三界有漏福報。不取相、不著相,這是無漏的功德,無漏的功德能幫助我們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個地方要跟諸位提示一下,不著相好懂,什麼叫不取相?我們講得簡單一點,不取相就是不攀緣。譬如我剛才跟諸位提起的,大家能夠建立這樣一個如法的道場,實實在在講,建這麼一個道場並不困難。我們有這個心、有這個願,要不要到處化緣去求人?不要。你只有這個心、這個願,大家都有這個心、這個願,自然就成就了,這就是我們講的「隨緣而不攀緣」。我要想建這麼一個道場,我能做得到,我在新加坡向你們化緣,我相信搞一個道場不難。我為什麼不做?攀緣!這是違背佛陀的教誨,我們不能做出這個樣子給後人看,「看!某法師他到處去化緣。」我們不能做這個,做這個不如不做,因為影響力非常不好。如果有人找到我的話,我願意做,那樣好做,我不是攀緣的。我在台灣的道場,在美國的道場,跟現在澳洲的道場,我都沒動念頭說是要搞一個道場,它自然來了,要找我,那我只好去了!一切都是順其自然。順其自然,你們找我,我講話就方便,你們大家會聽;你不聽,我就走路了,我決不要你這個道場,我決不留戀這個道場。我教給你的,你相信、肯聽,我很歡喜,我住在這裡;你不肯聽、不歡喜,我馬上就走,我自在!沒有一絲毫牽掛,沒有一絲毫留戀。你有牽掛、有留戀,西方極樂世界沒份,那就真正可惜了。這個地方樣樣能舍,西方極樂世界才有份。所以要真正能舍,真正為佛,真正為眾生,這是有智慧、有福德。 「13、修福不修慧,不能得無上菩提果。此節文切誡莫作不修福得菩提之念。修慧不修福,亦不能得無上菩提果。前偈中明見性不應取相,此明見性亦非廢相。合而觀之,已將理、性、事、修,以及性相非一、非異、行布、圓融,之因因果果,說得細密之至矣。」 「修福不修慧,不能得無上菩提果。此節文切誡莫作不修福得菩提之念。」要了解佛為我們講經說法的深義。「修福不修慧」,這些人很多,「不能得無上菩提果」,他從來也不想得無上菩提果,剛才講的心量小,只想得眼前的福報,佛菩薩保佑我升官發財,家裡平安,他都求這個。他哪裡求證果,他沒求!可是有一些現在講是少數,不是多數,修慧不修福,以為這樣子可以證果,這個觀念錯了。這一段經文裡面世尊切誡「莫作不修福得菩提之念」,沒有這個道理。前面說過成佛,佛叫二足尊,福慧圓滿,有福沒有慧不能成佛,有慧沒有福也不能成佛,一定要兩樣都具足,兩樣都圓滿。這才知道為什麼菩薩從初發心一直到等覺都在修福。慧在哪裡修?修福不著相,就是修慧。可見得福慧雙修,福慧等修,平等的,慧跟福沒有分開。著相那就沒有慧,那就修福不修慧;不著相是福慧雙修,這個要知道。「修慧不修福,亦不能得無上菩提果。」意思都顯示出來了。 「前偈中明見性不應取相,此明見性亦非廢相。合而觀之,已將理、性、事、修,以及性相非一、非異、行布、圓融,之因因果果,說得細密之至矣。」在《金剛經》的經文裡面,如果沒有古德為我們詳細的解說,像這些地方在經文當中,我們確實很難看出來,念經都馬馬虎虎混過去,不知道字字句句里含著這麼深的意思在。我們把前面的偈子,跟這個經文合起來看,顯示經裡面講理事,理跟性是一,理就是性,性就是理;事即是修,修即是事。但是這裡面還是有個差別,所以才分開來講。理淺,性就深了。「事」是指的事相,無論真妄、邪正、善惡都是事,「修」,那就斷惡修善,修離不開事,就在事上斷惡修善。以及「性相非一、非異」,這個意思深,確確實實說到了宇宙人生的真相,的確是非一非異。非一是講從現相上來說,如果我們講體相用,相與作用千變萬化,無量無邊,非一;非異是講它的性,講它的理,它的性、它的理是一個。能現萬法的是真如本性,是一;能變一切萬法的是識,不是別的,法相宗講唯識,唯獨識是真有,其他的都是假的,「識能變,性能現」,這是講非異。 「行布」是次第,無論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所謂是有規矩、有先後、有方法、有次第。雖然在這些次第當中,它裡面還有圓融,這就非常不可思議!次第裡面有圓融,圓融裡面有次第。為什麼?次第裡面不著相就圓融,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妄想就圓融了。如果在次第當中,有分別、有執著就不圓融。我們舉一個很淺顯的例子,釋迦牟尼佛在我們這個世間,示現的身相,示現的生活;工作,他的工作是講經說法。他的這個身與他的報身,與他的法身,一樣不一樣?一樣的。他那個身就是報身,就是法身,一即是三,三即是一。為什麼?不執著。法身不執著,前面講報身也不執著,應化身也不執著,統統不執著,一即是三,三即是一。我們今天不行,分別、執著,堅固的執著。我們自性也有三身,為什麼不能證得?就是把這個業報之身堅固執著了,所以自己自性的三身不能圓融,道理在此地。這是說明行布裡面,如何能夠得到圓融,圓融裡面又現出次第,為了教化眾生,十法界一切眾生,應以什麼身度,他就現什麼身,那叫圓融裡面現行布,行布裡面不礙圓融,這叫得大自在。所以這因因果果說得非常的細密,非常詳細,非常精密。 「14、相與非相,福與非福,兩邊不著,為正觀念也。若但取一邊,即非正觀正念。」 「相與非相,福與非福,兩邊不著,為正觀念也。」在修觀的時候要注意,觀,諸位要記住,就是我們思想觀念,我們對人、對事、對物,我們想法、看法這叫觀念;觀念錯了,完全看錯了,完全想錯了,這個我們要承認。有一些人死不承認,認為他自己看得很正確,想得很正確,比別人都高明,其實全想錯了,全看錯了。依什麼標準來修正?依《金剛般若》,諸位要知道《金剛般若》上的標準,是如來果地上的標準,絕對的標準,決定不錯,這是真實的標準。佛法傳到中國來,諸位應當能夠想到,當年高僧向印度以外傳法,那是四面八方,到處都弘傳,並不是特別喜歡中國,不是的。為什麼四面八方去傳播,而在中國生根?在中國茁壯開花結果,反而勝過、超過了印度。這個道理在什麼地方?中國人能接受,中國人謙虛,古時候的中國人。現在的中國人不見得謙虛,古時候的中國人謙虛,都是受儒家的教育、道家的教育,都能夠自卑而尊人。所以佛法傳到中國來,大家一聽很有道理,很歡喜就接受了,不是偏愛中國人。 諸佛菩薩在這兩千年當中,在中國應化示現的也特別多,其他的國家、地區里沒見過。像我們熟知的,幾乎佛門裡大家都知道的,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再來的,阿彌陀佛的化身;永明延壽是阿彌陀佛的化身;智者大師是釋迦牟尼佛的化身,釋迦牟尼佛再來的;傅大士是在家居士,彌勒菩薩的化身;布袋和尚也是彌勒菩薩的化身,我們現在塑彌勒菩薩,都塑布袋和尚的相;最近的印光大師,是大勢至菩薩的化身。佛菩薩在中國示現應化太多太多了,許多身份沒有露出來,我們不知道,這幾個是身份暴露了,我們才曉得;暴露的少,沒有暴露的多。這是我們中國人真正有福,我們中國列祖列宗積的德行,這是積功累德的感召。我們要曉得自己觀念錯誤,然後才能接受,依照佛的經典來修正。錯在哪裡?錯在執著,錯在分別。佛教給我們於一切法,對於佛法也不例外,「法尚應舍,何況非法」。世法、佛法,我們要不要用它?要。我們生活在其中,我們用它,我們接觸它,我天天也在做,就是不能執著。執著是凡夫,不執著是佛菩薩,佛菩薩跟凡夫差別就在此地。我們吃飯,我們是凡夫執著,佛菩薩也吃飯,他不執著;他不執著,他跟法性相應,他不違自性,吃飯不違自性,吃飯事事符合中道。我們吃飯要挑揀,這個好吃,那個不好吃,這個味道好,那個味道不好,分別、執著,我們搞這些。我們穿衣也執著,他穿衣不執著。佛菩薩跟我們不一樣的地方,人家不分別、不執著,我們是樣樣分別、樣樣執著,不同的地方就在此地;除此之外,沒有不同的地方。《金剛經》上教給我們,也就是這一樁事情。「相與非相,福與非福」,兩邊都要清楚,都要明了,都有用處,不能執著,兩邊不住,這才是佛菩薩的觀念,佛之知見。 「若但取一邊,即非正觀正念。」你執著一邊錯了,執著兩邊當然就更錯了。大多數的凡夫執著有,少數的凡夫執著空,執著有的在三界裡面欲界、色界,在這兩界輪迴;執著空的就到無色界。執有、執空都出不了三界,脫不了輪迴,這叫做凡夫。空有兩邊不執著,這才能夠超越六道輪迴。 「15、三十二相不應取,可知具足相亦不應取。具足相不應滅,可知三十二相亦不應滅。分而說之者,但為便於顯明非一非異之義耳。」 「三十二相不應取,可知具足相亦不應取。」三十二相是佛的應身,具足相是佛的報身,我們明了,應身的相不能著,報身的相當然也不能著。「具足相不應滅,可知三十二相亦不應滅。」有一些人誤會,一定要滅相才見性,錯了,相怎麼能滅得掉?相只有變化,決定沒有消滅的。前面經文上說的,具足相不能滅、不應滅,那三十二相當然也不應滅。這是告訴我們,宇宙人生所有一切現相,不要存一個「我要把它滅掉這個念頭」,不需要。為什麼?不妨礙。對我們修行證果不妨礙,對我們生活也不妨礙,對我們弘法利生還是不妨礙。既然一切都不妨礙,你要滅它幹什麼?「分而說之者,但為便於顯明非一非異之義耳。」把取相、滅相分開來講,顯示不一不異的道理,就是非一非異的真相。從相用上講非一,從理體上講非異,分開來看、分開來說,意思特別的明顯。這是說明佛為什麼要這個說法。 「16、當知具足相,是由福慧雙修來。修福時不著相,便是慧也。因此,乃能成具足相,得無上菩提。」 我們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大家都會修了。怎麼個修法?修福不著相,這裡面就有慧。前面在「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我們就詳細的報告過。無住就是不執著,是智慧;生心是修福,無住跟生心是一樁事情,無住生心,生心無住,福慧雙修,理事圓融。事上沒有離開我們日常生活,真的穿衣吃飯,一天到晚點點滴滴,我們所作所為的,在這裡面斷惡修善。什麼是惡?自利的就是惡,利他的就是善。無論做什麼,都想到別人得利益,照顧別人。在家裡面我照顧這一家人,這是修福。你一家好,一家上軌道,你是這個世界第一家庭,給別人做好樣子,是一個家的典型,一個家的模範,這就是普度眾生,這是善。只為一家人利益,連鄰居都沒有考慮到,這是惡。諸位要曉得,善跟惡不在事,事上沒有,在心;一念自私的心就是惡,一念利益眾生的心就是善。 譬如我們剛才舉例講一個道場,你這一個道場,做得像樣、如法,不僅是你的這一個道場,諸佛護念、龍天保佑,一切善神都保佑你,你要曉得,你這一個如法的道場,會叫整個世界所有道場,把你當作榜樣,都要照你這個樣子學,你這個影響力就太大太大了,這叫普度眾生。所以學佛的人,我一個人要做一切人的好樣子、好榜樣,像佛一樣,佛菩薩應化在世間,就是給一切人做好榜樣。佛菩薩示現居士身,他有一個家庭,他的家一定是每一個家庭的好榜樣;佛菩薩示現一個商人,做個商主,《華嚴經》五十三參有,今天講的企業家,公司行號的大老闆,他做所有一切商界的榜樣,所有一切商人的模範,那就是菩薩。諸佛菩薩示現在各行各業之中,目的是什麼?就是給那一個行業做個好樣子,做典型,這叫普度眾生。決不是每一個學佛的人都要出家,不是這樣的。甚至於菩薩示現在那個行業裡面,從來也沒有看到他拜過佛,沒有看到他學過佛,他的的確確是佛菩薩;他只教化那個行業,他沒有講來教化佛教。你在事相上看不出,但是你仔細觀察他的精神、作法,跟佛在經上講的完全相應。這是我們要細心去觀察、去體會,然後才曉得自己怎麼修法。 相貌,這說得很明顯,福慧雙修修來的。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相貌好,都希望自己身體好,都希望自己青春永駐,能不能做到?能。怎樣做到?福慧雙修。記住!慧就是不著相,慧就是清凈心,福是利益一切眾生。沒有大智慧不能修大福報,大福報是要大智慧的人,大智慧是他肯放下,沒有大智慧放不下。放不下,他很有錢,很有地位,他前生多少世累積下來的果報,這麼一回事情。他這一生糊塗,福報現前,享福享糊塗了,是這麼一回事情。修福不著相就是修慧,就是福慧雙修,這樣能夠成就具足相。你想得相好光明,決定能得到;你想得無上菩提,也一定可以得到。 一六二、結顯正義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說諸法斷滅,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1、此節正是說明上來標示切誡一段經文之所以然。上句明「作是念」之所以然。「何以故」下,說「莫作是念」之所以然。上段正義,至此方顯。」 這一節經文,正是說明前面一科「標示切誡」意思之所以然。上句明「作是念」之所以然;何以故下,說「莫作是念」之所以然。前面一段的經義,到這個地方就更加明顯,我們只把這個意思說出來。 佛叫著須菩提尊者,凡是叫著名字,下面都是重要的開示,叫名字提醒他特別注意。「汝若作是念」,「若」是假設,如果你有這麼一個念頭。「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這正是尊者在開經前面所說的話,「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發無上菩提心。發這個大心的人「說諸法斷滅」,當然這是沒有這回事,這是假設的。前面講「作是念」,作什麼念?就是作這個念頭,說諸法斷滅相。實在說有這個錯誤觀念的人不是沒有;如果沒有,佛何必說?真的有!實在講現代這些科學家,他們發現的就近似斷滅相。一切法不生,但是要曉得,一切法也不滅,它不生那就好像斷滅,後頭有不滅,是「相續相」;就在相續相裡面看錯了,看到那個相變了,以為它斷滅了。譬如擺在我們眼前的,我們看這個人死了,就以為斷滅,其實他不是死了,他是一個轉變,他變到另外一個境界去了。相會變不會滅,他變成另外一個相,我們就叫這個相死了,那個相生了,這個相滅了,我們就會產生這種錯覺。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不是正觀。所以告誡他「莫作是念」,你不能這個說法,「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於法不說斷滅相。」發無上菩提是覺悟的人,他是正覺覺悟的人,哪裡會把事實真相看錯?怎麼又會說錯?他沒看錯,當然他就不會說錯;說錯了,是看錯了,是真正誤會了。意思到這裡,愈來愈清楚,愈來愈明了。這一段的意思很長,也很深、很廣。一六二、結顯正義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說諸法斷滅,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1、此節正是說明上來標示切誡一段經文之所以然。上句明「作是念」之所以然。「何以故」下,說「莫作是念」之所以然。上段正義,至此方顯。」 「此節正是說明上來標示切誡一段經文之所以然」,這一句是總結前文,說明這一段的旨趣。「上句明作是念之所以然」,後半句是「何以故下,說莫作是念之所以然。上段正義,至此方顯。」佛說經的義趣,到此地顯示明了了。為什麼佛在前面說「作是念」,又教我們「莫作是念」,真正的意思在哪裡?這是我們必須要明了的。 「2、佛說此遣滅相一段文,正是闡明前雲無法發菩提心之真實義。應潛心領會。」 菩提心要不要發?佛在一切大乘經論當中,都勸發菩提心;如果不發菩提心,就不是修學大乘法。換句話說,大乘法就是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礎上,怎麼能不發?為什麼佛在本經又說無法發菩提心?這裡面的意思很深。金剛般若是我們自性當中本具的智慧,自性清凈,一法不立。如果有發菩提心,豈不是叫立了一法嗎?有一個菩提心,心就不清凈。這個意思,真的要很細心的去體會。發是真發,有沒有菩提心?真心、本心原本就是個菩提心。但是諸位要曉得,菩提心之名也不可得,名是假名,絕非事實。假名有沒有?有;決定無有自性。這些全是緣生之法,本經上說得很清楚,既是緣生之法,總不外當體即空,了不可得,那是你真正的菩提心。佛為什麼在此地說明無法發菩提心?佛說的是真話。最怕我們凡夫初學,聽到佛說發菩提心,於是以為有一個菩提心可發。在佛說法當中,又生起了分別、執著,那就錯了,那就決定不是菩提心。什麼是真正菩提心?一切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那個心就是真正菩提心;有一絲毫的妄想、分別、執著,就不是菩提心。 佛在《觀無量壽佛經》中說,「菩提心之體是至誠心」。真誠到了極處叫至誠。什麼叫「誠」?古人說過,「一念不生是謂誠。」由此可知,心裡有一念就不誠。有念都是妄念,妄念統統放下,統統捨棄,這個心叫誠心。誠到極處叫至誠心,這是我們自性真心的本體。有體必有用,有用必定有自受用、他受用;也就是我們常說,「你用什麼樣的心對自己,你用什麼樣的心對別人。」對自己就是自受用,對別人叫他受用。佛告訴我們,對自己叫深心。「深心」,古德的解釋叫好善好德。善跟德是什麼?善德達到極處就是寂照。善是清凈心,德是平等心,《無量壽經》經題上清凈、平等、覺。他受用就是大慈大悲。大慈大悲用現代話來說,就是清凈、平等的關懷一切眾生,愛護一切眾生,就是這個意思。盡心儘力的幫助一切眾生,這是菩提心。菩提心雖然發了,可不能執著。為什麼?執著就與性德相違背。佛教給我們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要發,發了決定不能夠執著,所以佛才叫我們離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這是說「遣滅相」一段經文的深義,也是說明無法發菩提心的真實義,真實義確實如此。但是千萬不要誤會,無法發菩提心,那我就不發了,那你又錯了,又著了相。這是凡夫的大毛病,不是著有,就是著空。佛教給我們要開智慧,開智慧是空有兩邊不著,兩邊不著的方法要發菩提心而不著相,就對了。 「3、凡說理到精深處,切須細辨。不然,勢必差之毫厘,謬之千里,走入邪道而不自知,危險之至。此學佛所以要開圓解,要親近善知識,為急務也。」 「凡說理到精深處」,《金剛經》的後半部,確確實實說理達到精深之處。「切須細辨」,很仔細的去辨別,去體會。「不然,勢必差之毫厘,謬之千里,走入邪道而不自知,危險之至。」這是《般若經》自古以來難講的地方。我們在古人註疏裡面看到,唐宋以來,很多的法師大德們不願意講這部經典。原因是什麼?怕大家聽了這部經,曲解了意思,把意思解錯了,會錯了意,那個麻煩就大了。這個地方真的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此學佛所以要開圓解,要親近善知識,為急務也。」我們如果稍稍留意,只要稍稍留意,觀察我們常常往來的一些同學,你會發現確實有人以為自己修得很不錯了,其實他是全盤錯了。自以為學得不錯,自己很得意,一遇到挫折,一遇到障難,他就退去了。原因在哪裡?沒有能開圓解,沒有能解如來真實義,是把佛的真實義錯解了。親近善知識也不容易,佛法的修學要靠緣份,緣份不是偶然的,多生多劫的善根、福德,才能夠感得緣份。緣成熟了,遇到了,如果善根、福德不足,或者兩者當中有一樣不足,或是善根不足,或是福德不足,都容易曲解經義。雖遇到善知識,也很難得到真實的利益。由此可知,這個事情哪裡能勉強?勉強不得的! 古人說「師資道合」,學生遇到好老師,好老師遇到好學生,可遇不可求。遇就是善根、福德、因緣的成就,不是勉強得來的。往往我們見到一位好老師、真善知識,他在一生教學當中,跟他的學生絕對不只一個人、兩個人,有徒眾多到成千成萬的,可是這千萬學生當中,有幾個真正得利益?可能只有一、兩個,可能完全沒有。而後才體會到,「可遇不可求」這句話的深義。真正善知識跟真正好學生,從什麼地方能見到?從師生授受的態度當中可以見到。做老師的以真誠心傳授,沒有絲毫隱瞞,絕無吝法,這是老師和盤托出。而做學生的百分之百的順從老師,老師和盤托出,學生也和盤接受,全部接受過來,決定沒有在裡面挑選,決定沒有懷疑。諸位想想看,這樣的老師、學生哪裡去找?所以說非常的難得! 正因為難,佛菩薩不出世。為什麼?不出世是他的慈悲,因為出世,眾生造罪業,眾生不能接受佛法,那就毀謗佛法,毀謗佛法罪業就重了。所以佛菩薩不出世,不讓你有機會造這個罪業,這叫大慈大悲。所以佛出現於世間,不出世於世間,皆是大慈大悲。在這種狀況下,我們如果自己發心真想學,怎麼辦?我在此地提供給諸位,唯一的辦法是深培善根,佛門常講修福修慧;修慧就深培善根,修福是廣結法緣,我們從這裡下手。只要用的是真心,只要有這個誠意,培養善根不是做不到,可以做得到,也可以在五年、十年當中,將我們的善根培養到一個相當的程度。一定要認真做,而後才能感應道交。 至於像經文講到精深之處,很難體會,要用什麼方法?至誠恭敬的去讀誦。等到你心地清凈,《金剛經》上所講的「信心清凈,則生實相」。我不信,我就不會去讀,我不會去誦,我當然信它。用讀誦的方法,或者用聽經的方法,一樣。現在聽經可以用錄音帶,可以用CD,一遍一遍反覆的去聽。聽多了,心定下來了,把妄想、分別、執著都放下了,都舍離了,恢復到心的平靜,恢復到心平等、清凈,這個時候就生實相,生實相就生智慧。心生智慧,精深之理你自然就能體會;不但能體會,一定能夠圓解。圓解兩個字非常重要!能圓解,你一定能夠圓圓滿滿、活活潑潑的應用在你的生活當中,那叫做受持。受持是真正把經義都做到了,都變成生活行持,不會有一點點差錯。江居士的註解裡面,「親近善知識」非常重要。 「4、發無上菩提者,當生度生是本份應盡之責、雖盡也等於未盡之心。豈是說斷滅諸法乎。又說若菩薩作是言,我應滅度無量眾生,則不名菩薩者,亦是說不可存一我能盡責之心。豈是說斷滅諸法乎。」 「發無上菩提者,當生度生是本份應盡之責。」發菩提心最重要的就是要發這個心。度化眾生是我們自己本份的事情,應該盡的責任。正如同父母培養兒女,你要養育他,你要教導他,這是你應盡的責任,是你本份的責任,所謂天職。一個發菩提心的人,他真的覺悟了。他覺悟什麼?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自己,如果沒有這種覺悟,度眾生一定不平等,一定不清凈。我為什麼要度他?為什麼要幫助他?一大堆的問題。不知道宇宙人生是一體,真正覺悟的人他知道。諸佛菩薩,他們確確實實是把度盡一切眾生,認為是自己的天職,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雖盡也等於未盡之心」,雖然是盡了心、盡了力,還是等於沒盡心、沒儘力。為什麼?芸芸眾生這麼多,你雖然是全心全力想幫他的忙,他現在還是不聽話,還是不能接受。當然大乘法里,我們自己盡心儘力就是圓滿,所以圓滿不在相上講,是在你發心上講,發心圓滿,功德就圓滿。這是不論事相,戒律裡面說,大乘論心不論事,小乘論事不論心。發意圓成,就圓滿功德,這是《楞嚴經》上講的。可是心上圓滿,事上真的還是沒有圓滿;因此,圓滿的念頭不能有,這是說雖盡也等於未盡。 「豈是說斷滅諸法乎」,諸佛菩薩他們表現在外面的態度,永遠是那麼樣的謙虛,永遠是那麼樣的誠懇,這就是心行上圓滿,事相上未盡,依舊要繼續不斷努力去做。雖做亦若無其事,亦無分別、執著,這就是兩邊不住,這就對了。佛在這部經上,前後所說都是教我們明白這個意思,要認真努力去做,做了又若無其事,心裏面不沾絲毫的痕迹。 「又說若菩薩作是言,我應滅度無量眾生,則不名菩薩者,亦是說不可存一我能盡責之心。豈是說斷滅諸法乎。」這個理深要細細體會,菩薩要不要發這個心?要。諸佛如來常常勸勉我們發這個心,但是發心怕著相,你一著相,你是不是菩薩?是的,什麼菩薩?權教菩薩,權是權巧方便,揀別你不是真正的菩薩。為什麼?四相沒斷,「我應滅度無量眾生」是我相,「我是能度,眾生是為我所度」,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四相具足,則非菩薩。真菩薩是離四相、離四見。離四相、離四見的菩薩是什麼地位?圓教初住、別教初地,《華嚴經》上所講的法身大士。《金剛經》上世尊講菩薩的標準是法身大士,你雖是菩薩,不是法身大士。法身大士要離相,不能存著「我能度,眾生為我所度」,不能有這個分別、執著,有這個分別、執著就錯了。事天天要干,心裏面清清凈凈、一塵不染,一個妄念都不生,那就是真正的菩薩。 「5、佛得菩提無少法可得,是說雖得而不存有所得,亦非斷滅諸法也。」 這是回顧前面重要經文的開示。說明菩薩不說斷滅相,諸佛如來也不說斷滅相。佛有沒有得無上正等正覺?佛有得,雖得,絕對不會心裏面「我證無上正等正覺,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果有這個念頭,他著了我相,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法相;換句話說,我執、法執都在,我法二執未破是凡夫,不是菩薩,他哪裡能成佛?法身大士我法二執已經舍掉了,舍是舍心裏面的妄想、分別、執著,不是舍事;事要照做,事不能舍。為一切眾生種種示現,種種說法,從來沒有間斷過。無少法可得是心裏面,心清凈沒有絲毫的執著;事上從來沒有間斷過,不疲不厭。這是甚深之理,要細心去體會,這才能覺悟。 「6、證法身、得菩提,必須福慧雙修。乃能悲智具足故也。欲證平等法身,諸法如義。必須盡歇狂心,一念不生,而後可耳。」 「證法身、得菩提,必須福慧雙修。乃能悲智具足故也。」前面這兩句,是我們所有學佛人,念念希求的目標。證法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兩句的意思,就是世俗里常講的成佛證果,證無上菩提果。佛教導我們也是以此為最高的目標,要怎樣才能夠證法身、得菩提?不要忘記,必須福慧雙修,要修福、要修慧。福是事上修,落實在事相當中,佛為菩薩說的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這五條是事,每天在修學,時時刻刻在修學,從無間斷。修學的方法,前面說得很多很多,要記住。般若是慧,般若怎麼修法?雖然是一天到晚,一年到頭永無間斷的在修,心裏面若無其事,那就是般若。跟佛菩薩一樣,無有少法可得,雖盡心儘力等於未盡心力,要讓你的心清凈、平等,這是慧。菩薩六大修學的綱領,在我們生活當中,一分鐘、一秒鐘都不能離開,要懂得一修一切修,穿衣也是六波羅蜜,吃飯也是六波羅蜜,生活當中點點滴滴儘是六波羅蜜,你這才叫福慧雙修,你才能夠悲智具足。悲智具足是應用在生活上,度化眾生。普度眾生,這個動力就是大慈悲心。一切善巧方便是智慧,沒有善巧方便度不了眾生,沒有慈悲力量推動,你也不願意度眾生,一定要悲智具足。 「欲證平等法身,諸法如義。」這是達到最高的境界,在修學上,這是真實的果報,這一個境界最低層的就是圓教初住菩薩,我們常講的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證得一分法身,就見得一分諸法如義。本經裡面所說的「非一非異」,「無實無虛」,這個境界你能夠契入一分,這是法身大士。怎樣才能夠入這個境界?「必須盡歇狂心,一念不生,而後可耳。」這是難處!盡歇狂心是《楞嚴經》上所說的,狂心是妄想。「一念不生」必須把分別、執著統統放下,也就是說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平等法身,諸法如義,才能夠現前,你才能夠契入少分。如果妄想、分別、執著還在,還是那麼多,甚至於一天比一天增長,那個沒有用處,這個事情難,真難!不少人以為佛法自己修學得很不錯了,以為自己妄想、分別、執著都沒有了,可是在他的心念、言談、舉止當中,我們看得出來,妄想、分別、執著十足的存在,沒有減少幾分,哪裡談得上功夫!諸位必須曉得,或者也說:「他理懂得了,他放不下!」你們覺得這個話說得對嗎?有些人點頭不錯,很對!其實完全錯了。正是因為理沒通,所以他放不下;理是看破,看破哪有不放下的道理?沒能放下,換句話說,根本就沒有看破。那些道理,不過是在佛經、古來祖師大德口裡,所謂是道聽途說而已,自己沒有絲毫的領悟。他如果有領悟,哪有放不下的道理?他領悟一分決定放下一分,領悟二分決定放下二分,放不下是沒入境界。這一點要清楚、要明了,才不至於自欺欺人;欺人還罷了,自欺虧吃大了,自己欺騙自己,完全不知道。這一樁事情《金剛經》的確幫我們很大的忙。這部經要常常讀誦,常常去體會,真的幫助你看破,幫助你放下,也就是幫助你過諸佛菩薩的生活。 「7、度盡眾生而不著相,非說一生不度,而為斷滅相。行布施時,不應住相,並非不行布施,而成斷滅相。」 「度盡眾生而不著相,非說一生不度,而為斷滅相。」這是再次為我們提示,度眾生不著相,不是說一個眾生都不度,那就錯了。一個眾生都不度,你就著了非法相,你著了空相,還是著相。度眾生是不著空,不著相是不著有,空有兩邊不著,這才是正義。怎麼可以說一個眾生都不度?沒這個道理,那是完全錯了,那就是經上講的斷滅相。明白這個道理,就要能夠舉一反三,聞一知十。 「行布施時,不應住相,並非不行布施,而成斷滅相。」再舉一個例子。布施在哪裡行?就在生活當中行,在工作當中行。我們每天從早到晚,我們的生活為一切眾生,這就是布施。我們無論從事於某一種行業,都是為了服務社會大眾,那就是布施。我每天想這些事情,意業布施;我每天做這樁事情,身業布施;我宣導這些事情,講解說明這些事情,口業布施。身、語、意三業都在修布施。布施不著布施相叫「三輪體空」,你明白這個道理,持戒不著持戒相,忍辱不著忍辱相,精進不著精進相,那就是波羅蜜,那就是兩邊不住,那就是《金剛經》上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由此可知,這些原理原則、修學綱領,確確實實可以用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使我們在生活裡面得大圓滿,使我們在工作裡面得大自在,這是你真正得到佛法的受用,《無量壽經》上所說的「惠以眾生真實之利」,這一點都不假。 「8、應如是降伏者,是執著與斷滅,兩邊皆要降伏。不是降伏一邊。」 降伏一邊,還有那一邊怎麼辦?所以它是全面的,它不是局部的;它是圓滿的,它不是欠缺的。「應如是降伏」,前半部跟後半部都說到,所有一切執著要降伏,所有一切斷滅的念頭也要降伏。執著是妄想,斷滅的念頭也是妄想。所以在此地,我們做一個複習,想想前面佛給我們重要的教誨,這些經文句子。 「9、但應如所教住,即是兩邊降伏,兩邊不住。如是一無所住,自能得所應住。亦即是如所教住。若心有住,則為非住也。」 「但應如所教住」,佛雖然是給須菩提說的,須菩提是我們的代表,為須菩提說的,就是為我們自己說的,為我們每一個人說的。我們今天實際上所用的方法,巧妙到極處了。我們用一句阿彌陀佛,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福慧雙修,就是悲智具足。如何修學法?生活里,工作當中,處事待人接物,事情照做,認真努力做,心裏面不離這一句阿彌陀佛,心裏面就是想著阿彌陀佛,就是念著阿彌陀佛,跟《金剛經》講的原理原則統統相應。而實際那個效果,比《金剛經》講得更要殊勝。為什麼?《金剛經》上這個方法叫你「兩邊不著」,要真正達到它的標準,你才能開悟,才能見性;你的功夫不到,你開不了悟,你見不了性。要達到《金剛經》的標準,上上乘功夫。禪宗六祖惠能大師所接引的對象是上上根人,上根還不行,上上根人,中下根沒份。這個沒份就是你可以修,你開不了悟,你得不到真實利益,解決不了六道生死的問題。可是念這一句阿彌陀佛,那個利益殊勝無比!功夫不到家也行,他能夠帶業往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比修般若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還要殊勝。為什麼?依照般若來修的見性成佛,也不過是圓教初住以上的菩薩而已。凈宗法門所說的,阿彌陀佛在四十八願裡面所講的,這是我們凈宗第一依據,四十八願是阿彌陀佛自己說的。凡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不論品位,到達西方極樂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薩,這還得了!阿惟越致菩薩,一般大乘經世尊常說的是七地以上。 我們學佛的同修大家都知道,古代有一位龍樹菩薩,了不起!龍樹菩薩在中國,中國大乘八個宗派,八宗共祖,他是八個宗的祖師,哪一個宗裡面祖師都有龍樹菩薩,八大宗的共祖,那還得了!他是什麼地位?初地菩薩。我們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七地菩薩,比龍樹菩薩高多了,他是初地;初地到七地,他還要修一個阿僧祇劫才能到七地。你就曉得凈土的殊勝不可思議,凈土法門真正是難信之法。我們念佛人是不是就比龍樹高了?不行!比不上他,為什麼?因為他老人家往生了,他也在西方極樂世界,他一往生,那個品位就高了。本來就是初地,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那個品位提升就太快了。這是我們不可以不曉得的。 「應如所教住」,應該就像佛教導我們的去住,實在講,佛教導我們就是要把心安住在阿彌陀佛上,安住在西方極樂世界上。「即是兩邊降伏,兩邊不住。」怎麼念佛人是兩邊不住?兩邊是空有兩邊,娑婆世界完全放下,再不掛在心上,不住有;西方極樂世界一心憶念,不住空。豈不是空有兩邊都不住!決定往生不退成佛。這符合金剛般若的原理原則。念佛法門與金剛般若很相應,是一樁事情,不是兩樁事情。 「如是一無所住,自能得所應住。亦即是如所教住。若心有住,則為非住也。」這個心必須要兩邊不住,要若無其事;但是這個修行方法是真難,所以為什麼要上上根人才行,中下根人不容易做到。用念佛這個方法,就大大的不相同。念佛說老實話,你心住在其他法上,那就錯了;住在阿彌陀佛上,就正確了。這個地方教「若心有住」,我們住在阿彌陀佛上,住在西方極樂世界上,那是不是也是「則為非住」?不是的。那什麼原因?因為西方極樂世界是法性土,彌陀名號是我們自性的德號,所以憶念彌陀名號,憶念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這是把心安住在自性上,「唯心凈土,自性彌陀」,這個對!這個沒有錯誤!所以古德講凈宗念佛「暗合道妙」,表面上看到好像不符合,底下符合,暗中符合。從有念念到無念,從著相念到離相,暗合道妙。因此這個法門才能夠普度一切眾生,上中下三根普被,利鈍全收。凈宗不可思議,所以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讚歎,一切諸佛勸導我們;我們離開這個法門,想在一生當中成就,實在說不可能的事。 「10、此經有無邊功德,而能信心不逆者,便為荷擔如來,增福滅罪,當得菩提。而此義甚深,必須深解。」 「此經有無邊功德」,我們在此地念這一句,我相信同修們從開經一直到此地,聽講沒有中斷的人,你們會點頭,能肯定,《金剛經》的的確確有無量無邊的功德。因為它是整個佛法精華之所在,精髓之所在,是整個佛法修學理論的中心,原理原則都在此經。 「而能信心不逆者,便為荷擔如來,增福滅罪,當得菩提。」這裡面關鍵的一句話,就是「信心不逆」四個字;如果真正做到這四個字,念佛往生決定是上上品往生。「信心不逆」,真的明了通達,肯定了,非照這個理論修不可,這才叫信心不逆。決定不能違背,一定要照辦,這才叫信心不逆。信心不逆的成就,這底下三句:第一個「荷擔如來」,荷擔如來是續佛慧命,弘法利生。這樣子說來,我們是不是要去講經說法?諸位要曉得,講經說法是續佛慧命、弘法利生的一種手段,手段方法多,無量無邊,這是其中的一種。我不用這一種也可以,用其他的方式也行。其他什麼方式?在我生活當中,在我工作當中,在我處事待人接物當中,我做出來給大家看。本經開端,釋迦牟尼佛每天都到舍衛大城去乞食,著衣托缽,那是金剛般若波羅蜜,那是續佛慧命弘法利生,生活當中做到了。我們要懂這個意思,這也是在這部經上時時提醒同修的,我們要做一切眾生的好榜樣,諸佛菩薩是給我們眾生做樣子,做好樣子的。我們學佛就是學這些,我們的思想,我們的生活,我們的言行,能不能為一切眾生最好的榜樣,最好的模範,這是真正的續佛慧命、弘法利生。我們的家庭是所有一切家庭的好榜樣,讓別的家庭讚歎你,向你學習;你在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好榜樣,你的事業是一切事業的好榜樣,這是一個受持《金剛般若波羅蜜》的學者。經上常講「受持、讀誦、為人演說」,演是表演,說就是講經說法,演是要在生活裡面做到,表演給別人看。釋迦牟尼佛入舍衛大城,著衣持缽,那是演。須菩提一問,佛就說,前面是演,後頭是說,不是單說沒有演,他真做出來給我們看。佛做的是什麼?總而言之一句話,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心地清凈、平等、慈悲,這是無住顯示出來的。生心,每天工作照做,做得很認真;穿衣,衣服穿的整整齊齊的;托缽,缽拿在手上規規矩矩的,叫人看到生恭敬心。有演有說,這樣才能夠荷擔如來。 「增福滅罪」,那是當然之理。依照這個經典去修學,你在這裡修福、培福,福愈培愈多,罪障愈來愈少,這是罪滅的現象。「當得菩提」,那是後來的果報。現前的果報,你所得的好處,就是增福滅罪;將來得的好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前面講的證果,證法身,得菩提。「而此義甚深,必須深解。」這個意思,就是佛所教的「應如所教住」。經有無邊功德,這個意思深了,你不能深解怎麼行?唯有深解,你才真正能夠生起信心不逆,然後你才真正能夠做到續佛慧命、弘法利生。 「11、若依究竟了義說,法、報、應三身,皆是非常非斷。此經曰如來,指法身說。具足相,指報身。三十二相,指應身。三身並說,以明不應取相,不應滅相。因其非常,故不應取。因其非斷,故不應滅。」 「若依究竟了義說,法、報、應三身,皆是非常非斷。」這是真正說實話。法身、報身、應身,如來在果地上證得三身,三身都是「非常非斷」,常跟斷都說不上。假如我們套六祖惠能的話,這個意思比較容易體會。能大師那個例子,我們可以說常斷是二法,佛法是不二法;非常非斷就是不二法,那就是佛法。如果說有常有斷,我們懂得那是佛的方便說,是對於初學的人而說的。為什麼?初學的人沒有見到事實真相,無始劫以來生活在妄想、分別、執著之中,他這個習氣很深,牢不可破。如果佛說真的,他不能接受,他也不會相信,所以佛必須順著他的習氣,慢慢的來糾正,來誘導,因此佛說法有方便說,有真實說。不是佛不說真實話,說真實話,你接受不了,所以佛說方便法。法身不生不滅,報身有生無滅,應身有生有滅,我們聽起來可以接受,佛講得不錯,我們看到是這樣的。如果說法身、報身、應化身都是不生不滅,那我們聽起來就迷惑了,我們不能相信。其實怎麼樣?法、報、應三身統統是不生不滅,這是給你講真話。不但佛的法報應三身不生不滅,我們現前這個身也不生不滅,愈說你愈莫名奇妙。這是講真話,我們的身也是不生不滅,所有一切萬事萬物都是不生不滅。到什麼時候,你會點頭同意、肯定?當你證到無生法忍,你就點頭。無生法忍是一切法無生,無生就無滅,就是一切法不生不滅,你看到了,看到這個事實真相。忍是認可的意思,佛講這個話我同意,我贊成,忍是同意的意思、認可的意思、肯定的意思,對於佛所講的一切法不生不滅肯定。 這個境界在大乘經上佛說是七地菩薩,七地菩薩見到宇宙人生的真相不生不滅,所以證無生忍。《仁王經》上說的,七地菩薩證下品無生法忍,八地證中品無生法忍,九地證上品無生法忍,無生法忍三個位次。我們念佛人迴向,「花開見佛悟無生」,花開見佛悟無生是什麼地位?最低限度是圓教七地菩薩的地位,七地、八地、九地無生法忍,花開見佛悟無生,這個品位高。 「此經曰如來,指法身說。具足相,指報身。三十二相,指應身。」這個我們在《金剛經》上看到多次了,此地非常明顯的為我們表示出來。「三身」,凡是講如來,都是指法身,都是指自性,從自性這方面說的。凡是講具足相,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這叫具足相,是報身。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是應化身、應身。釋迦牟尼佛當年出現在我們這個世間,就是這種應身,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三身並說,以明不應取相,不應滅相。」為什麼不應取相,不應滅相?因為相非常,所以不應取。為什麼相非常?這個事實真相,佛不是沒說,佛說了,我們很不容易體會,佛跟我們講剎那九百生滅業因果報的相續相,這就是把非常說出來了,也顯示出不生不滅。佛這種說法,實在講還是不得已的一種方便說;真實說,不止剎那九百生滅。這個剎那當中,九萬、九十萬、九百萬、九千萬、九萬萬分之一都不止,但是這樣說法,我們聽了反而迷惑。所以佛以方便法靠近,這個說法接近事實真相,愈說愈接近,這叫善巧方便。這是為什麼不應取相,所以然的道理說出來了。為什麼不應滅相?因為他確確實實現相,相不會滅的,相只有會變,相會變,相不會滅。相既然不滅,相是體之相,性體不滅,性現的相怎麼會滅?當然不會滅的。所以你就不應執著,或者說斷滅相,不會斷滅的;你說斷滅相,你看錯了,你也說錯了,不是事實。「因其非常,故不應取。因其非斷,故不應滅。」這個意思已經說出來了,諸位從這個地方去體會。 這個問題雖然講了這麼多,你若不能把它應用在生活上提起觀照,你很難得受用。許許多多的學佛人,讀經、聽經,好像很明白,讀完了、聽完了,他又迷了,老毛病、老習氣又犯了。原因在哪裡?觀照功夫提不起來。譬如我們剛才講的,你真正提得起來,無論對人、對事、對物,你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有一切現相,就用佛的話來說,剎那九百業因果報的生滅相續相。你能夠念念不忘,用佛知佛見來看人、看事、看物,你還會不會執著?當然不執著了,你自然就放下了。為什麼放下?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你怎麼會不放下?貪、嗔、痴、慢、疑統統斷掉了。世間人為什麼妄想那麼多,憂慮那麼多,得失念頭那麼重,對於這個事實真相一無所知,以為這一切法是真的,以為真的能得到,殊不知一場空,全是假的,沒有一法是真實的。一切法皆空,因果不空;一切法皆假,因果不假。因為因果不空、不假,所以佛教給我們而生其心。因果為什麼不空、不假?因果能變,能變現相,才能改變。善因就把現相改善了,改成善果;惡因就把這現相改成惡報,善惡果報從哪裡來的?從生心。所以你要懂得生心,善心就是善的念頭,一定有善果,惡的念頭一定有惡報。六道輪迴怎麼來的?六道輪迴就是我們善念、惡念變現出來的,善念多就變三善道的境界,惡念多就變三惡道的境界。所以,要曉得因果不空。諸位一定要懂得這個道理,要明了事實真相,不要聽了《金剛經》上什麼都空,因果也沒有了,那就不得了!那你造作罪業必墮三途,就是前面講的「差之毫厘,謬之千里」,走入邪道而不自知。佛不害你,經也不害你,是你自己把意思搞錯了,會錯了意思,這就不得了! 「12、經旨明明是顯三身非常非斷之義。非常非斷之義明。非一非異之義因而更明。然後見圓而知正也。」 「經旨」,這是本經的宗旨。「明明是顯三身非常非斷之義。」說明這個道理,說明三身非常非斷;換句話說,萬法非常非斷。在萬法就講得太籠統了,舉一個例子,舉如來果地上的三身,其餘的就可想而知,就不必麻煩了。 「非常非斷之義明」,這個道理清楚了,真的明了了,「非一非異之義因而更明」,非一非異是本經裡面重要的義理,我們在前面也用了很長的時間,為大家說明,這個道理確確實實難懂。如果你把「非常非斷」的意思搞清楚,「非一非異」就好懂,就會更清楚。「非一非異」涵蓋了一切法,一切法從相上講,非一,不是一個,千差萬別;若從性上講,沒有差別,就是非異,異是兩樣,沒有兩樣;體性是一個,相狀千差萬別。體性非斷,現相非常,它會變化;常就不變,非常。諸位想想,非常非斷、非一非異,意思是一個不是兩個;再跟你說非生非滅,還是一個意思。實在講般若說理、說事都非常精深,不僅是理精深,事相也說得精深。現代科學確實給我們幫了很多的忙,我們借重現在科學,融會在經義之中,使精深微妙的義理,我們也能夠體會到幾分,這不能不感謝近代的科學。從這個地方我們也聯想到古人,古人怎麼能信?怎麼能領會?怎麼能證得?我們不能不佩服!我們真的佩服得五體投地。「然後見圓而知正也」,你不懂這些精深微妙的義趣,你的見解不圓,你的知見不正。見解不圓,知見不正,你的生活就沒有辦法離苦得樂。何以故?圓見正知才能夠破迷開悟,破迷開悟之後,才能夠離苦得樂。所以修行一定要先開智慧,先解後行,要圓解,大開圓解之後,然後圓修圓證。《華嚴》四科,我們《金剛經》這個本子也是四科,信、解、行、證,解在行之先,一定要先開圓見,先開正知,而後你修行就一帆風順,沒有障礙。 「13、定慧約修功,寂照約性具。必須離名絕相,依本寂以修定,依本照以修慧。定慧修功,圓滿均等,便能寂照同時,便是證得法身。報應二身,即復顯現。性雖隨緣現相,而仍超然不著。是言法爾不著,本來不著。」 「定慧約修功」,我們講戒、定、慧三學,這都是就修行功夫上來說的,功夫有淺深之別。「寂照約性具」,寂照是自己本性當中本來具足的。寂是什麼?寂是性定。《楞嚴經》上所講的「首楞嚴大定」,那不是修來的,是自性本定,自性本定在大乘法里也叫寂。照是什麼?照是自性本來具足的般若智慧,也不是修來的。寂照都是性德,寂是性定,自性本定,照是自性本具般若智慧,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這是寂照的意思。「寂而常照,照而常寂」,什麼人有?見了性的人就有了,《金剛經》上所說的諸佛如來,如來就是見性了。諸佛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圓教初住菩薩破一品無明,見一分真性,他就有寂照,就寂而常照,照而常寂,他就有了。所以圓初住菩薩就是諸佛如來。我們現在沒見性,要怎樣才能見性?要修定、要修慧。 這是論修行功夫,我們的定慧怎麼個修法?「必須離名絕相,依本寂以修定,依本照以修慧。」這個標準高,說起來還勉強,我們能不能做得到?這種修法,就是大乘常說的「始覺」和「本覺」,修定修慧是始覺,本寂本照是本覺,始覺合本,始本不二,那叫究竟覺。這個話我會說,我很熟,但是做不到。做不到,這個話就是一句空話,沒意義!可是我們自己要曉得,《楞嚴》上真的是為我們透出這個消息。本寂本照在哪裡?佛在楞嚴會上說,就在我們六根門頭放光動地,不在別的地方,就在六根門頭。六根門頭是眼、耳、鼻、舌、身、意,就在這裡。怎麼個修法?交光大師所講的,跟這個地方所講的一個意思,但是這個話是不一樣的。交光法師講的「舍識用根」,跟此地講的「依本寂以修定,依本照以修慧」,意思完全相同。 六根本定,六根本照,我們舉一個例子,就不必講六樣,講一樣其他的都可以以此類推。我們以眼見,我們眼睛看外面的境界,這個境界在佛法講色相,眼睛看外面的色相,看得很清楚、很明白。眼睛就像一面鏡子一樣照見,照得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是慧,是本照。雖然照,這裡面確實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妄想,那是定,本寂。眼如是,耳、鼻、舌、身樣樣都如是。我們在見的時候,他會打妄想,會起心動念,這個很好看,多看幾眼,那個不好看,不想再看它了,這是定也沒有了,慧也沒有了。你心動,你在這個境界上起了分別、執著,起了好惡,起了貪、嗔、痴,你就錯了。如何保持見色聞聲,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那就是這兩句話,「依本寂修定」,「依本照修慧」。 交光大師在《楞嚴經》註解裡面,教給我們用的這個方法,他沒教錯。但是我們就是沒有法子用得上,見色聞聲還是會起心動念,還是會分別、執著,那就沒法子。方法不是不好,理論沒錯,問題出在哪裡?問題出在我們自己無始劫來習氣太深,業障太重,這個方法沒有辦法,改不過來。正是因為改不過來,佛才教給我們念阿彌陀佛,這個方法我們可以做得到,但是也要警覺心很高;如果警覺心不高,阿彌陀佛忘掉了,那就沒有法子了。功夫怎麼用?當我們見色聞聲,心裏面如果起了妄想,起了分別執著,趕快阿彌陀佛;用一句阿彌陀佛把那些妄想、分別、執著壓下去,降伏其心。用什麼降伏?用阿彌陀佛降伏其心,用這個方法。這樣的人會念佛,他真會念佛。有人一天到晚拿著念珠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念念相續,沒錯!但是念念之中都把妄想、分別、執著壓下去,這個念佛叫功夫,有功夫。如果一面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面還在打妄想,那什麼都完了,那只是樣子而已。古人講的你一天念十萬聲,喊破喉嚨也枉然,沒用處!功夫得力不得力,就是你這一句「阿彌陀佛」,能不能把所有一切的妄想、分別、執著統統伏住?降伏其心,我們用這種方法,比般若的方法好。這個方法,業障深重、習氣深重行!還能用得上。般若裡面,你用本寂、本照,你的業障習氣重,完全用不上。所以這一句阿彌陀佛好,你真肯用,當然開始有困難,開始想壓壓不住,只要你真肯壓,真肯干,就得諸佛護念,就得諸菩薩來幫助你,所謂是三寶加持。慢慢會叫你功夫得力,能叫你伏得住,伏住之後,你就能夠得功夫成片、一心不亂。 「定慧修功,圓滿均等,便能寂照同時,便是證得法身。」這是講證果。要定慧功夫相等,這個很重要!功夫不等,偏重在慧,偏重在定,這樣的人很多很多。雖然也能得一些利益,得一點好處,不能見性。這就是為什麼權教菩薩,權教菩薩在圓教裡面是十信位,沒到初住;在別教裡面是三賢位,別教的十住、十行、十迴向都沒見性,初地才見性。為什麼有這些差別?就是他定慧不等,有的修行人偏重在定,有的修行人偏重在慧,定慧不能夠均等,所以他不能見性;一定要圓滿均等,寂照同時。寂中有照、照中有寂是自然的,沒一絲毫意思在裡面,這個時候就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證得法身了。 「報應二身,即復顯現。」證得法身,報身一定現前。報身是自受用身,你自受用身就變成報身。應身、化身也現前,應身、化身是與十方世界一切眾生感應道交,這前面說過,自己並沒有意思在,如果有意思在那就錯了,自己沒有意思在。眾生有感,佛菩薩自自然然有應,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應以什麼身得度,不是菩薩說,「我應該以什麼身」,沒有這個念頭;應以什麼身是眾生的意念,眾生那一點微弱的意念,可能他自己都不曉得。因為菩薩的心很清凈,因此這個感應對他來講很靈敏,我們這個念頭非常的微弱,像那個電波一樣,很微弱的電波,但是他那個心感應非常靈敏,再微弱的,他都能夠接收得到。微弱的波,甚至於我們自己都不知道,這是有的時候,佛菩薩,「我沒有想你,你怎麼來了!」其實你已經動了念頭,你不曉得,就是你那個波很弱,能夠感應他來。 「性雖隨緣現相,而仍超然不著。」雖然現相,雖然說法,他還是若無其事,還是如如不動,就像《金剛經》末後所說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是言法爾不著,本來不著。」確實有這個意思。「法爾」是自然的意思,自自然然不著,清凈心中確確實實不著,本來不著。由此可知,我們講「著」,也是一個虛妄的執著,不是真的,是妄想。真心本性裡面沒有妄想,哪來的著不著?這個意思愈講愈深,愈講愈細,一定要細心體會。 「14、諸佛與大菩薩,為利眾生,恆現報身、及應化等身、生滅之相,而不住著法身。就其有常住法身而不住言,故曰法身非常(不住涅槃)。雖不住,因其常在大定之中,故所現相,儘管生滅熾然,而法身常住自若。所謂過一切相,不著於相者,實由於此。故又曰法身非斷(不住生死)。此是定慧修功圓滿境界。」 這一段的開示也非常之好,在學佛同修來說,這也是重要的佛學常識。為什麼大乘法裡面常說「法身非常非斷」,這是依什麼說的?這裡為我們講清楚了。諸佛與大菩薩,這個地方是通指圓教初住以上的果位,一直到究竟佛果,都包括在這一句當中。諸佛菩薩證果之後,他們唯一的事業就是度眾生,幫助眾生破迷開悟,幫助眾生了生死脫輪迴,圓證無上菩提,這是菩薩的事業。為這一樁事業,諸佛菩薩在虛空法界無量無邊的剎土隨處現身。所現之身,有報身、有應化身。示現報身的,譬如我們講的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為利益眾生示現凈土,示現的報身。而實在說,阿彌陀佛也是久遠劫就成佛了,決定不是法藏比丘修行五劫就成佛的,諸位曉得那是示現的。正如同釋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北印度迦毗羅衛國示現的應身相同,他也決定不是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而證無上菩提的,久遠劫早就成佛,所以是示現的。世尊為我們示現的是應身,彌陀為我們示現的是報身,這是不相同的所在。這種不相同是不是佛的意思?給諸位說,不是的,是機感相應的,眾生有感佛則有應,就連西方極樂世界也不例外,也是十法界一切眾生有感,阿彌陀佛有應。應化身有生有滅,佛所示現的報身是有生無滅,唯獨法身不生不滅,法身沒有生滅。佛不住法身,這裡關鍵的意思在此地。他證得法身,尤其是究竟佛果,他證得的是圓滿的法身。雖然證得圓滿法身,他不住,我們要體會這一點意思。他為什麼不住?那叫大慈大悲。「就其有常住法身而不住」,所以說「法身非常」。「法身非常」的意思跟「不住涅槃」的意思完全相同。因為他不住,所以隨類現身,十方應化。 「雖不住,因其常在大定之中」,這是我們在大乘經上常常讀到的,「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不但報身常在定中,即使佛的應化身也是常在定中,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這個意思前面都曾經細說過。以佛說法而言,世尊在這部經上明白的告訴我們,佛說法不但是無有定法可說,佛實在是無法可說,所謂說而無說,無說而說。為什麼說他無說?常在定中。就是示現的應化身,也從來沒有起心動念過,所謂是六根對六塵的境界,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就是在大定之中,這就是涅槃的意思,就是法身的意思。「故所現相,儘管生滅熾然」,像釋迦牟尼佛所示現的應身,住世八十年(世尊是八十歲入滅的),為大眾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這是「生滅熾然」,我們凡夫看到這個現象。而法身常住,法身是理體,報身、應身是從體起用,從體上講清凈寂滅相。 「所謂過一切相」,過是超過。「不著於相者,實由於此。」佛在這部經上教給我們修行的總綱領、總原則,這個綱領、原則通一切法門,所謂是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都不能違背這個原則,這就是「無住生心」。這是教給我們為什麼要不住於相。 「故又曰法身非斷」,非斷是不住生死。總而言之,這一段裡面要緊的就是「不住涅槃」、「不住生死」。不住涅槃就是現身,現種種身,說種種法,利益一切眾生;不住生死就是永遠在大定之中,從來沒有起心動念過,這就是不住生死,這就顯示法身非斷。這也是我們修學的大總持法門,我們應當認真努力來學習。因為佛菩薩不住涅槃、不住空,涅槃是性體,性體空寂,不住空而現相,雖現相而不住有。不但應化身他不住,報身也不住,法身也不住,三身圓滿證得,三身都不住,這才叫真的證得。一住那就壞了,決定住不得的,定慧功夫才能夠圓滿,如果有住,功夫就不圓滿,這是法身大士們的境界。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真正會用功,真正會修行,所謂的歷事煉心。歷是經歷,我們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當中用功夫,用什麼功夫?修定、修慧。不管你修什麼法門,總不外乎定慧這兩個原則。修定就是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是修定,定是這個修法的。除了修定,還得修慧。慧是怎麼修的?慧是外面六種境界清清楚楚、了了分明,一點都不迷惑,這叫修慧。所以慧在定中,定在慧中,定慧等學,定慧等運,這是真會用功,真會修行。我們在這段文字裡面,要能把這個方法學會了,我們的受用就不可思議。 「15、三身非常非斷之名,非異也。而法身非常非斷,與報應非常非斷之所以然,則非一。故說一有種種一,說異有種種異。且一中有異,異中有一。執則皆非,不執則皆是。當如是見,如是知。如是見者則為圓見。如是知者乃是正知。」 「三身非常非斷之名,非異也。」異是不同。三身都是非常非斷,都有這個意思,也都有這個講法,這是不異。「而法身非常非斷,與報應非常非斷之所以然,則非一。」確實是不一樣。「故說一有種種一,說異有種種異。」就在諸佛菩薩所證得的三身上來說,一與異確實有種種不同。「且一中有異,異中有一。」由此可知,一跟異不是二法,一、異如果是二法,那就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這一樁事情是教我們從各個不同的角度上去觀察,但是見要圓,解要圓,面面都觀察到了,你見就圓了。見圓,解就圓,這才能圓修圓證。最怕的是你只看到一邊,沒看到另外一邊,你在這裡面生起分別、執著,那就錯了。所以必須面面皆到,才知道一中有異,異中有一。「執則皆非,不執則皆是。」可見得問題就是在分別、執著,離開一切分別、執著,沒有一樣不是,法法皆是。如果執著那就錯了,法法皆非,不能執著。不能執著其所以然的道理,前面都講得很多很多。能夠執著的三心不可得,你所執著的無論是世法,無論是佛法,都是緣生之法。凡是緣生之法都無自性,當體即空,了不可得,這說明了,能執、所執俱不可得。此地為什麼講常與非常,講一與異,這是怕你有微細的執著,微細的執著還是有妨礙,妨礙你明心見性。這種微細的執著說實在話,對於你要想了生死、永脫輪迴,已經沒有妨礙了;但是要想達到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個微細的執著有障礙。必須要知道,必須要能把妄想、分別斷掉。「當如是見,如是知。如是見者則為圓見。如是知者乃是正知。」有了正知正見,有了圓滿的見解,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那就是圓修圓證了。 「16、明了非常非斷之義,則非一非異,其義乃得徹底。即諸法一如,是法平等諸義,亦皆徹底。」 可見這部經的好處,確確實實能幫助我們契入大開圓解,大開圓解就是宗門裡面的大徹大悟。我們雖然達不到這個境界,這部經念多了,意思稍稍明白一些,多少它會幫助我們放下一些;能放下一些,念佛功夫就能夠得力,帶業往生在這一生當中我們才有把握。所以《般若經》上講的「非常非斷」、「非一非異」、「諸法一如」、「是法平等」,這些都是《般若經》的精義,最精華的部分,最精彩的句子。它的意思、義理無限的深廣,要細心去體會,受用不可思議。 「17、扼要之修功,惟在不取相、不滅相,而以性為中樞。豈但相不住,性亦不住,並不住亦不住矣。通達此理以念佛,便得理一心,必生實報寂光凈土。」 「扼要之修功」這是講到總持法門,我們修行要把總綱領抓住。「唯在不取相、不滅相」,不取是不執著,不滅也不是有意遠離它,都是對「相」說的。相不必執著它,也不必去遠離它,為什麼?它不礙事!「而以性為中樞」,修行人要緊的是明心見性,無論修哪個法門,我們念佛也不例外。念佛如果要能得「理一心不亂」,生實報莊嚴土,你一定要參透「唯心凈土,自性彌陀」,還是以性為中樞。「豈但相不住,性亦不住」,前面「法身非常」、「不住涅槃」,是性也不住。不住生死是相不住,不住涅槃是性不住。「並不住亦不住矣」,如果還有「我現在兩邊都不住了」,還是一個妄想在,兩邊不住這個念頭也不能有。「通達此理以念佛,便得理一心。」你要是把這個道理明白了,參透了,會用了,在生活當中,在工作當中,在處事待人接物當中,你會用這個原則,那好!你念阿彌陀佛是理一心不亂,將來往生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凈土,這是真實的上上品往生。從這一節顯示的金剛般若,對於念佛法門實在是大有幫助。所以這部經我們要是跟《無量壽經》、《彌陀經》合起來看,利益無量無邊。 一六三、約不受福德結無我 結無我 明無我功勝 引事 【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布施。】 佛在本經為我們較量功德,這個地方是第六次,前面我們曾經看過五次。先把前提說出來,假設「菩薩以滿」,滿是圓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布施」。這個境界我們凡夫沒有法子思量,真正是不可思議! 「1、一切法無我。如曰無聖無凡、非一非異之理,亦是法法皆然。」 「一切法無我」是真理,確確實實是宇宙人生的真相。法相宗裡面發明這個事理,說得非常的詳盡,一部《百法明門論》就是為我們說明這一樁事情。我們到底下一節再說,因為它的經文在下面一節。本經前面或者是大乘經上常說:「無凡無聖」、「非一非異」,跟這一句這個意思完全貫通,所以它也是涵蓋世出世間一切法。 「2、得無上果者,不廢修福。但須不受不著耳。又不可聞不廢修福而又生貪著也。」 「得無上果者,不廢修福,但須不受不著耳。」這個開示非常重要。得無上果,我們把這個意思擴大來說,圓教初住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那就是無上果。法身是無上果,證得一分也是證得無上果。從初住菩薩一直到如來果位證得圓滿法身,這是《金剛經》上所講的諸佛如來,這些人修福,對於修福從未間斷。不但菩薩修福,佛修福,釋迦牟尼佛修福,阿彌陀佛修福,沒有一尊佛不修福。佛已經福慧二足尊,福慧都圓滿,他還要修福嗎?他還修福。我們要不要修福?那不修福行嗎?佛在果地上還要修福,可見得修福是菩薩事業裡面第一樁大事。修福就是修布施波羅蜜,普賢菩薩「廣修供養」是修福。但是要緊的是修福可不能享受,可不能享福,可不能著相。為什麼?享福一定著相,著相才會享福,不能著相,著相就錯了。 「又不可聞不廢修福而又生貪著也」,貪是煩惱的根源,無量無邊的煩惱、生死,乃至於六道輪迴,從哪裡來的?從貪心裏面生出來的。所以貪是根本,六道輪迴的根本,一切罪業的根本。修福就怕你有貪心,所以教你不受不著,不受不著斷貪煩惱,可以說你無始劫來所有的煩惱從根拔除了。自古以來,無論在家、出家的真正修行人,表現給我們看的,都是修苦行,他不享福。出家人修苦行的很多,在家人修行的,只要諸位稍稍留意,他的物質生活總是比一般人要降一等,甚至於降好幾等。 我們在歷史上看到的,唐朝的龐居士,這是許多同修們都熟悉的。龐居士生在一個富有的環境當中,全家學佛,全家都證果,我們在《傳記》、《語錄》裡面去看,應當是法身大士的境界。他把他家裡面的財產裝在一條船上,船划到大江當中,船底砸個洞讓它沉下去,全不要了。不要了,怎麼生活?編草鞋。草鞋在新加坡看不到了,中國大陸內地還有,用稻草編,用茅草編,編草鞋。一雙草鞋賣幾文錢,每天編幾雙草鞋賣幾個錢,能度日那就夠了,就很歡喜、很自在。他為什麼要這樣做?菩薩示現。教給我們一句話,人家說:「你有錢,錢拿去做好事,不好嗎?」他告訴人說:「好事不如無事。」無事最好,好事不如無事。這就是一定要懂得修福,不能夠享福;不能夠著修福之相,你一享福一執著,貪心就又起來了。佛教菩薩修布施、修供養,目的何在?把貪的根拔掉。你修布施還有著相,還要享福,你這個貪的煩惱永遠不能拔除,那不是佛的目的,佛教給我們的目的要知道。 「3、此中,借布施福德,顯成不受者之為得無我忍。又借無我功勝,結束前文所言菩薩應通達無我法之義耳。此節不過引一布施多福,以為下文不受作張本耳。」 「此中,借布施福德,顯成不受者之為得無我忍。」在修布施裡面,他能夠修福不享福,修福不執著,成就了忍辱波羅蜜,他能忍!能忍才會有進步,才有精進波羅蜜,後面才有禪定,才有般若智慧,這才像個菩薩,福慧才能成就。「又借無我功勝,結束前文所言菩薩應通達無我法之義耳。此節不過引一布施多福,以為下文不受作張本耳。」主要意思是後面一段,這一段是先說菩薩以滿恆河沙數世界的七寶布施,舉一個例子:修福,諸佛如來菩薩都修福。 一六四、較勝 【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 這是兩個比較,前面這位菩薩是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布施;後面這一位菩薩,「若復有人」,這個人是「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就像龐居士一樣,龐居士所修的就是這個,「得成於忍」。這個菩薩所得的功德超過前面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布施的菩薩。我們看底下小注,這個意思很深很深。 「1、「一切法無我」。一部《百法明門論》所云: 一切法:(1)心法八(2)心所有法五十一 (3)色法十一 (4)不相應行法二十四(有為法九十四)(5)無為法六 。無我: (1)人無我 (2)法無我 (二無我)」 「一切法無我」,這是宇宙人生的真相,你要是真正明了通達,那就是法身大士,不是普通人;就是《金剛經》上所講的諸佛如來,那你也有份。「一部《百法明門論》所云」,《百法明門論》是天親菩薩作的,法相唯識宗的經典,也是法相唯識的綱要,也可以說是法相唯識的概論。它的文字不多,是天親菩薩依據彌勒菩薩的《瑜伽師地論》,這是法相宗的一部大論,根本的論典。《瑜伽師地論》,彌勒菩薩將世出世間一切法歸納為六百六十大類。天親菩薩看這部大論對於初學的人有困難,因為他說得太多、太繁瑣,不是初學的人能夠接受,所以將六百六十法再歸納為一百法,便利於初學,稱之為《百法明門》。「百」就是這一百法,諸位要曉得,展開來就是無量無邊的世出世間法,把它歸納為一百大類。「明」是智慧,「門」是門徑,這個題目的意思,你可以從這一百法裡面找到一個開悟的門徑,從這個門你就可以開悟。這是相宗入門的教科書。這部論的內容是什麼?就是說明「一切法無我」,將一切法歸納為百法,歸納為一百大類,然後再給我們說明無我。兩種無我:人無我、法無我;一切法無我。這個表解就列得很清楚。 這一百法又分為五大類,「心法八」,我們常講八識,八識是屬於心法,八類。「心所有法五十一」,心所有法就是心法的作用,從它的作用上分為五十一類。「色法十一」,色法是我們今天所講的物質現象、物理現象,都包含在色法裡面。心是精神的一部分,色是物質的一部分。「不相應行法二十四」,它有這些事,這些事它不是心也不是物,但是它也離不開心物,離開心物,這個法就不存在,可是它確確實實不屬於心,也不屬於色法,所以單獨給它立個名叫不相應行法,有二十四類。這四大類都叫做「有為法」,《金剛經》末後有一首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有為法就是講心法、心所有法、色法、不相應行法,統統叫有為法。什麼叫有為?有生有滅,剎那生滅。合起來九十四類。後面還有一大類叫做「無為法」,無為法有六類。無為法是什麼?沒有生滅。像虛空,我們沒有看過它生滅,所以虛空列在無為法裡面;真如本性沒有生滅,所以真如也列在無為法裡面。合起來,九十四加六就是百法,把一切法分為一百大類。然後歸結到「無我」。「人無我」,人不外乎色、心跟不相應,《金剛經》上講得很好,「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人當然無我。人無我,法也無我,心法、心所法、色法、不相應行法都是屬於生滅法,從這個地方得到一個結論:一切法無我。因為無我,所以你不應該受,你受就錯了,不但你享受錯了,你執著也錯了,不可以執著。我們看底下一段,還是解釋這個問題。 「2、此菩薩之大作布施福德而不受,所以稱其「得成於忍」。經旨並非不重視福德,惟當不著不受而已。亦實趨重於得忍。」 「此菩薩之大作布施福德而不受,所以稱其得成於忍。」忍,他心是定的,只知道修福修得很快樂,修得很自在,不受福德。我們常講「隨緣而不攀緣」,執著跟享受,是攀緣。離開,心裏面沒有這個念頭,沒有這個意念,一切隨緣,隨緣就自在了。隨緣裡面沒有執著,沒有貪受的念頭,所以他「得成於忍」。 「經旨並非不重視福德,惟當不著不受而已。亦實趨重於得忍。」經意的宗旨,我們要清楚,不是說不重視修福,那你就錯了。諸佛菩薩沒有不修福的,六度裡面第一個就是布施,哪有不修福的?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一開頭「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前三條都是修福,怎麼不修福?《般若經》裡面佛教導我們,修福不可以執著,不能著相。為什麼?你著相,你四相具足,你所修的福就變成六道輪迴裡面有漏的福報,這就搞錯了。如果你要享受、要享福,也是六道裡面的有漏福報,不是如來果地上的福慧二足尊,與那個不相干,沒交涉了,這是我們要懂得。除這個意思之外,也非常重視「得成於忍」,這個很重要。「忍」是修行成敗的關鍵,能忍就成功,不能忍就不能成就。成就與不成就,《金剛經》的標準是以「見性」定做標準;也就是說你能夠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是《金剛經》上所說的菩薩,以這個為標準。「忍」是關鍵!六度裡面說,你能夠得成於忍,後面才有精進、禪定、般若,你才有成就;如果沒有「忍」,你就不能成就,你所修的福在三界六道裡面享受,你修的福不會是空的,一定會得福報。 「3、一切法不外境、行、果。 境:五蘊、六根、六塵等是。行:三福、六和、三學、六度、十願等是。果: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乃至無上菩提等是也。」 「一切法不外境、行、果。」前面我們是用《百法明門》來解釋一切法無我,法相宗說的。相宗以外的經論,像《華嚴》、《法華》、《楞嚴》這些大經,也都講一切法,但是不像法相宗的分法,法相是彌勒菩薩分析的,他分得非常微細,其他經典沒有這麼詳細。這是一般大乘經上所說的,「一切法不外境、行、果」,把它分為三大類。「境」是境界,「五蘊、六根、六塵等是」,這都是屬於境。「行,三福、六和、三學、六度、十願等是。」我們凈宗學會的同修,在行門裡面我們就訂這五科,這是我們在日常生活行持當中的守則,我們要遵守的原則。「果,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乃至無上菩提等是也。」這是果,這是大乘法。特地從初住說起,與《金剛經》的教義相吻合,初住的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是真實的果報,大乘裡面常常用這個方法來分。 「4、「無我」,謂一切染凈諸法,緣生體空。故一切法中本無有我。當知所謂我者,即眾生無明不覺,於一切法中,妄生分別執著之見是也。而一切法性,本來空寂,那有此物。因其本無,故當除之也。」 「無我,謂一切染凈諸法,緣生體空。」染法是六道,凈法是四聖,染凈包含了十法界,諸位要曉得,十法界裡面的佛,還不到初住菩薩,我們這是圓教,圓教初住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他住在哪裡?他住一真法界,不是十法界,諸位要曉得。十法界有沒有佛?有,藏教的佛,通教的佛,他們沒有破無明,沒有證法身。天台家講藏、通、別、圓,藏佛跟通佛叫十法界裡面的佛,別教佛、圓教佛是一真法界裡面的佛。「染」是六凡,「凈」是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都是因緣生法,當體即空,了不可得。我在哪裡?當然無我,無我是事實。我們今天的大病,就是堅固的執著有個我,這個事情真的是麻煩大了。念念當中有我,還有我所,我所有的,叫我所。我所有的是些什麼東西?老實話,不外乎貪嗔痴慢。我貪、我嗔、我痴、我慢,總不外乎這些東西。一天到晚在造罪業,天天干這個事情,念佛不能往生。念佛往生的條件,心凈則佛土凈。你要把我、我所放下,你的心就清凈,這樣念佛才能往生;我、我所不放下,念佛都不能往生。所以要知道,十法界緣生體空。 「故一切法中本無有我」,佛教給我們「無我」,正確的,沒講錯!佛絲毫沒有勉強我們,因為本來「無我」,你偏偏執著有個「我」,「我」也是不相應行法。「當知所謂我者」,這說明什麼是我?我是什麼?「即眾生無明不覺」。「我」的念頭、「我」的執著,從哪裡來的?從無明裡面來的,從不覺,不覺就是迷。「無明」,我們說個粗的話,就是糊裡糊塗,糊裡糊塗、迷惑顛倒裡面去建立一個「我」。你要是曉得這個事實真相,「我」是什麼?我是無明,我是迷惑顛倒。「於一切法中妄生」,妄就是妄想,不是事實,「生起了分別執著之見是也」,這個叫我。《金剛經》云:「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三心不可得,問你:「我在哪裡?」你要是真正體會到三心不可得,我就沒有了;我沒有了,就恭喜你,你成菩薩,你是法身大士。為什麼?你證無我法,這是法身大士。 「而一切法性,本來空寂,那有此物,因其本無,故當除之也。」本來沒有「我」,「我」且沒有,哪來的「我所」?要知道我們今天種種苦難,你為什麼這麼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佛經上講的八苦交煎。你為什麼這麼苦?就是你迷惑顛倒妄想當中生了一個我,你才受這麼多苦難。如果你要是覺悟了,本來沒有我,事實上也沒有我,無論在哪一法裡面找都找不到「我」,你就解脫了,你就自在了,你就永遠脫離輪迴。就像觀世音菩薩在《心經》裡面所說的,「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一樁事情,由於我們迷得太久、迷得太深,佛在經上這樣明顯的為我們開示,我們聽了也點頭,也能接受,但是境界轉不過來。轉不過來是習氣太深,轉不過來,要轉,不轉不行。初學勉強的轉,用什麼方法?布施。布施就是放下,布施就是舍,從容易的地方先做起。譬如先捨身外之物,身外之物我不貪,我不據為己有;「我所」,先把我所有的舍掉,先舍我所,然後進一步「我」也放下;我也沒有了,那就成功了。所以這是兩個大的階段,要知道怎樣去做。 「5、此二句,上句是解,下句是行。合而觀之,是明此菩薩解行成就。又上句知是慧,下句忍是定。合之,便是定慧均等。因定慧均等,解行成就。所以所得功德勝前菩薩也。」 「此二句,上句是解,下句是行。合而觀之,是明此菩薩解行成就。」知一切法無我,是「解」,得成於忍是「行」,這一小段經文合起來看,說明這個菩薩解行成就了。「又上句知是慧,下句忍是定。合之,便是定慧均等。因定慧均等,解行成就。所以所得功德,勝前菩薩也。」前面那個菩薩是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這個菩薩的功德超過前面,前面是在事相上的布施,這個菩薩明心見性,那個菩薩不能夠跟他相比的。 「6、忍字,安安不遷也。必須功夫做到「得成於忍」,方為真實通達,真是菩薩耳。」 「忍字,安安不遷也」,不遷就是不動的意思,用現代的話來說,不為外面一切環境所誘惑,所以它是定的。兩個安,意思是說心安,身也安,身心都不受外境的誘惑,這叫忍。必須功夫做到「得成於忍」,這叫真功夫。我們常說,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五欲是財色名食睡,六塵是色聲香味觸法,在你面前你還動不動心?如果還會動心,沒用!你沒有得到忍。這些東西在面前,如如不動,《金剛經》後面我們還沒念到,「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就是此地「得成於忍」。得成於忍是什麼樣子?外不著相,內不動心,這是「得成於忍」。得成於忍就是你定慧均等,定慧均等就破無明。無明煩惱為什麼破不了?定慧不均等。定慧均等就破無明,破一品無明你就證一分法身。所以這個功德不是前面大千世界七寶布施所能夠相比的。 「方為真實通達,真是菩薩耳。」真菩薩,《金剛經》前面有標準,四相離了,四見離了,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全都沒有了。我們也很想破四相、斷四見,怎麼修法?這裡好!教給你只要「得成於忍」,四相就破了,四見就斷了。「得成於忍」怎麼修法?你一定要深深的明了,一切法無我,你要真正通達這一個事實真相,真正通達一切法無我,你才能放得下。通達一切法無我就是看破;你看不破,你怎麼會放得下?必須看破之後,你才真能放下,你才成功。真正放下,那就是外不著相,不取於相;內不動心,如如不動,這是法身大士。所以這是真實通達,真的菩薩,《金剛經》的標準,真菩薩。 「7、須知解固居行之先。然非如法實行,確有經驗,何能深解。前雲,行由解出,解因行成二語,即通達之真詮。如是通達,乃得成忍耳。」 「須知解固居行之先」,清涼大師的四分:信、解、行、證,解在行之先。「然非如法實行,確有經驗,何能深解。」這就說明,解跟行是相輔相成,你能夠解得一分,你要不能做到一分,你那個解就不會進步。所以你一定要做到,你做到了,你那個解會進步,又提升了一分,然後你的行也跟著進步。解幫助行,行幫助解,解行是相輔相成的。到底哪一個在先,哪一個在後?不一定。但是最初一定是「解」在先,「行」在後;真正起修,不一定哪個先哪個後。所以你真正行,行當中有了經驗,有了體會,你的解就更深入、更圓滿。 「前雲,行由解出,解因行成」,能夠達到圓解,是要真實修行功夫所成就的,你沒有真實修行的功夫,你的解就不能夠深,不能夠圓,深解圓解一定要有真實修行的功夫。從這兩句話,「行由解出,解因行成」,顯示出它是相輔相成的。「即通達之真詮」,真詮是真理,我們講的通達世出世間一切法;你一定要這樣的修法,你才真正能通達。「如是通達,乃得成忍耳。」得成忍也不是容易,得成於忍是要解行功夫圓滿,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心裏面若無其事,毫不勉強,真的放下。 一六五、明由其不受 【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 「1、此節,正是開示學人,功夫必須做到如此,方能無我。故須釋明成忍之所以然。」 「得成於忍」所以然的道理,要細細的說明,說明的原因,就是要效法菩薩修福德不受福德,歸結到最後,就是教我們契入「無我法」,契入無我法那就是證果。 「2、凡是菩薩,因其修福不受,方於無我成忍。因不受故,所作福德,盡成無漏之功德。心有其境,名之曰受。今曰「不受」,正明其心空無境也。」 「凡是菩薩,因其修福不受,方於無我成忍。」這一句很重要。凡是菩薩,沒有例外的,從圓教初住一直到等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沒有一個是例外的,每一位都是修福不享福。如果享福,他就不能夠得成於忍;因為他修福不享福,所以他得成於忍。因為他得成於忍,所以能夠在六道十法界應化度生,像《普門品》裡面所說的,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示現什麼身。我們世間人求佛菩薩,佛菩薩一定化身在人間,畜生道裡面求佛菩薩,佛菩薩要示現畜生身,餓鬼道裡面求佛菩薩,佛菩薩要示現餓鬼身。六道三途苦!唯有菩薩「得成於忍」,他才不在乎,他不享福,他要享福不會到六道裡面來,六道裡面太苦了!這就是說明他不受福德,在六道裡面度化一切眾生,修福!所以,不能得成於忍,怎麼能做得到? 「因不受故,所作福德,盡成無漏之功德。」在經文上講的,他的功德超過前面的菩薩,為什麼?他不受,不受,福德變成功德;如果受的話,功德就變成福德,功德沒有了。功德跟福德不一樣,福德不能明心見性,功德可以明心見性,可以見性成佛。 下面再把受的定義,做個簡單扼要的解釋,什麼叫受?「心有其境,名之曰受。」你心裏面沒有放下,諸位要知道,事上放下了,可是心裡還挂念著,你還是在受;可見得這個受的意思,必須心裏面沒有掛礙,沒有牽掛,真的舍乾淨。 「今曰不受,正明其心空無境也。」他的心恢復到本性,真心本性裡面沒有一物,《六祖壇經》裡面講得很好,「本來無一物」。如果有一物,你還在受,你沒有做到不受。不受就是本來無一物,心裏面乾乾淨淨,一絲毫牽掛都沒有,古德常講「一絲不掛」,用這個來形容心裏面乾乾淨淨,沒有絲毫的牽掛,這才叫不受。由此可知,不受不是在事相上講的,相沒有妨礙,事事無礙。什麼東西有礙?心裏面有礙。心裏面真放下了,事上就無所謂,才真正能做到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可見得普賢菩薩這兩願,如果沒有得成於忍,做不到!一定要先得成於忍,恆順、隨喜才可以做得到。 一六六、明不著 請明其義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 佛講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修福不受福德,須菩提哪裡不知道?明知故問,代我們問的,為什麼菩薩修福不受福德? 「1、問意要在令大眾徹底明了,皆能達於「不受」之地。」 須菩提問這一句話的意思在此地。 「2、知此問重要,當於下節開示,加意體會也。」 這一問的確很重要。為什麼?我們如果真正明了它的道理,明了它的事實真相,我們才肯發心學習。菩薩是我們的榜樣,我們要向他學習。所以理跟事不能不清楚、不能不明白。下面世尊要為我們開示,這些開示非常重要。字字句句不但含義深廣,在修學,實在講修學就是生活,在生活上顯示出來的是大用無方,所以我們應當要特別留意。 一六七、釋明不著 【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佛把這個道理說出來了,說明為什麼不執著。 「1、初句言「作福德」,使知雖不受而應作。不可因不受之言,誤會修福可緩。當知作福德,即是修六度,是從大悲心出。諸佛如來,以大悲心為體。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云何可緩乎。」 「初句言作福德,使知雖不受而應作。」菩薩絕對不是說不修福,可以說從無間斷的修福。我們世間人貪圖福報,有的時候修福還會間斷。菩薩不貪圖福報,修福從來沒有間斷,為什麼?那是性德,真的是開發自性。「不可因不受之言,誤會修福可緩」,那就錯了。 「當知作福德,即是修六度,是從大悲心出。諸佛如來,以大悲心為體。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云何可緩乎。」這就是說明,菩薩修福非常積極,特別是《華嚴經》上的普賢菩薩十大願王,願願在結論的時候都告訴我們無有疲厭,從來沒有休息,沒有感覺到疲倦,沒有感覺得厭惡,認真努力不斷的在修。什麼是修福?六度就是修福,十願就是修福,我們凈宗學會訂的五個科目都是修福,三福、六和、三學、六度、十大願王。絕對沒有說修福可以緩一緩,修慧要緊,殊不知慧在福中。修福不著相,就是修慧,修福不受福德就是慧,可見得福跟慧是分不開的。如果修福著相,那就有福沒有慧,修福要是享福,有福沒有慧。只要不著相、不享福,慧在其中,真的教你開智慧。底下說得好,完全是《華嚴經》的教義,作福德就是修六度,這是從大悲心出。為什麼不享福他會去修福?在一般人講,我既然不享福,我福也不要修了,這是正理,很合乎邏輯。菩薩為什麼那麼傻?我們要是用邏輯來看菩薩,菩薩都很傻,不享福,修福,修了福讓別人去享福,這不是傻瓜嗎?這個裡面的意思就非常深,他有大悲心,大慈大悲這個力量在推動他。世間人天天工作,勤苦的在修福,什麼力量推動他?名利在推動他,執著享受在推動他。因為他有享受,所以他肯做。菩薩不享受,他為什麼肯做?大慈悲的力量。 「諸佛如來,以大悲心為體。」佛門裡面常講:「慈悲為本,方便為門。」這是佛法,佛法的根本是大慈大悲。諸佛菩薩怎麼證果的?怎麼修成的?就是大慈大悲。以清凈心、平等心,無條件的關懷一切眾生,幫助一切眾生,這是大慈大悲。這裡面有條件,那就不行!如果你執著有受,這就是有條件的,你的心不清凈、不平等,那大悲心就失掉了。所以成佛、證果,大悲心為體。大悲心從哪裡來的?「因於眾生」。離開眾生,你這個大悲心從哪裡發?引不起來。雖然大悲心是性德,如果沒有緣,它生不起來。緣是什麼?緣是一切眾生;特別是一些苦難的眾生。苦難不僅限於物質生活的貧乏,物質生活貧乏是苦。物質生活非常富裕,苦不苦?壽命到了還要搞六道三途,這都是苦難眾生。換句話說,沒有覺悟,依舊迷惑顛倒,都是苦難的眾生。我們不要看錯了,有些物質生活非常艱苦的人,我們看到他好可憐。沒錯!他現在生活是可憐,他來生,來生不一定墮三途,來生可能得人身、生天去享福了,他這一生是他受的果報。他受這個苦難當中,他造的業少,他妄想少,每天生活已經自顧不暇,還想什麼?我們一般凡夫看不出來。富貴人家一天到晚胡思亂想,造作罪業。所以天道很公平,富貴人來生貧賤墮三途,貧賤苦難的人來生富貴、生天,所以風水輪流轉。老天爺很公平,不會說你苦,生生世世的苦;你享福,生生世世的享福,沒這個道理。你仔細一觀察,你才曉得每一個人造的業報不一樣,苦樂不相同,但是迷惑顛倒是相同的。佛菩薩大慈大悲幫助眾生破迷開悟。一切苦難都從迷惑顛倒裡面生的,唯有迷破了,你才能得到真正的樂。真正的樂一定是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你才是得的真樂。菩薩幫助眾生,是幫助這個。所以對於六道眾生、十法界的聖賢,所示現的都是修福不著、不受,這個意思深! 「因於大悲,生菩提心」,菩提心是覺心,真正覺悟,徹底覺悟,圓滿的覺悟。這個覺悟的心,決定是不著、不受,才覺悟!在家、出家,自古至今我們肉眼凡夫不認識,只看到修行很不錯的善知識,我們不曉得他是不是佛菩薩再來的,我們沒有這個能力,看不出來!但是從理上講,佛菩薩應化在這個世間,示現給我們做榜樣,那個數量也很多很多,男女老少、各行各業,決定是有示現給我們看,只是我們不認識而已,但是在佛法上,像這部經上所講的「解行相應」,行解愈深,能夠觀察得出來。從這個地方才能生起真正覺悟的心,這是諸位必須要知道的。一有執著,一有受的念頭,我們馬上就迷了。諸佛菩薩確實他已經不迷了,為什麼還要做這個示現?這就是大慈大悲,給我們做一個樣子。 以近代的善知識來說,虛雲老和尚、印光大師,這是兩位出家人,他們作福德沒有間斷過,但是他們不執著,他們不受福德。虛雲老和尚我們不曉得他的究竟,印光大師是西方極樂世界大勢至菩薩應化來的,大慈大悲做給我們看的。居士當中,夏蓮居老居士、李炳南老居士也不是普通人,示現為我們做榜樣,也是作福德不著、不受。他們的生活不是一般人能過的,你要是知道一定會生慚愧心,積功累德從無間斷,生活之節儉,是一個很貧苦人家的那種生活。這就是大慈大悲,這就是真的生菩提心。這是我們只要細心去觀察,只要去留意,能體會到。我們向這些善知識學習,決定不錯。不要有個念頭:「我的生活清苦一點,但是也不能過他那麼苦!」你有這個念頭在,你還是受,你還是沒有放下;真正放下,沒有念頭,沒有怨言。「我修福人家享福,我在吃苦頭,我為的是什麼?」你有這個念頭,那你是凡夫,你貪嗔痴慢統統都起來了。沒有絲毫怨言!我們沒有聽說虛雲老和尚有過埋怨、印光大師心裡有難受,沒聽說過。他們的一生快快樂樂。所以這一節經文的含義很深,一定要很細心的去體會,明了之後,認真學習才得受用。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重磅觀察】佛護法師:索達吉堪布《金剛經釋》獻疑 (二四) —— 「具足色身」與...
※《金剛經》要
※星雲大師講金剛經:正信希有分第六
※64 《在電腦上讀金剛經》(顧偉康)
※金剛經淺解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