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性人格——家庭教育的終極目標
自主性人格——家庭教育的終極目標 |
瀏覽次數:235 發布日期:2009-6-19 |
|
既然人是由認知、情感、意志行為三種要素組成的,教育自然就是發展三種要素,堅定三種要素。認知上讓其有知識有創見,情感上就是情商教育,行為上培養自主形成敢作敢為的行為模式,任何偏廢都不是成功的教育,而現實的教育只在「頸部以上」就可完成,只是記憶與思維,純粹是認知學習。教育與學習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從嬰幼兒個體來說,他們要模仿以成長,這就是學習,從父母和社會角度來說,要選擇性地並富有成效地傳遞信息,這就是教育。
成長在今天的兒童與20年前其教育環境截然不同,至少在四方面有絕對區別:信息泛濫、物質豐富、獨生子女、崇尚個性的教育環境里,如何選擇信息、如何利用物質、如何確保成材確實是異常複雜的教育問題。許多年輕父母的教育思想還停留在憑感覺、擺權威或是隨大流、趕時髦的搖擺狀態,大多數人在頭腦中一直沒有一種穩定的教子思想和方法,對孩子的教育往往缺乏一貫性和長遠觀點。不管時代環境如何改變,有一個問題不會改變,那就是——教育的目標。這是一個龐大而根本的社會哲學問題,是人往哪裡去的問題。教育的理念比技巧重要得多,真正的教育理念不來自教育家,而來自哲學家,要想搞好教育就必須聽哲學家的聲音。
柏拉圖:教育者只能給予推動,讓學生自己找到必須認識的東西。
康德:教育的目的是發展所有一切自然稟賦和才能。
盧梭:教育應培養自然人。
斯賓塞:教育的最大目標不是知識而是行動。
斯普朗格: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靈的喚醒。
杜威:教育的目的旨在使人能繼續自我教育。
教育到底要達到什麼樣的目標呢?如果父母不問這個問題,教育將異常盲目,如果社會不問這個問題,教育將顯得異常沉重。我從收集的七十餘條教育名言中,挑出了如上六條振聾發聵的聲音,他們在表達上雖然不同,但在本質上英雄所見略同,即斯普朗格所說的「人格心靈的喚醒」。喚醒什麼樣的人格呢?這就是其他五位大哲的表述:自主性人格。全世界有多少教育機構和研究所說不清,但目的應該只有一個,那就是如何使教育最大程度地合乎兒童的成長規律從而培養出獨立自主的人,能夠自主性地適應社會和處理個人的心理問題,能自己找到自己必須認識的東西,能繼續自我教育,能自我挖掘天賦發展才能,能夠自我行動……只有自主性人格才能向著健康,向著創造,向著自由,向著終極目標。全新的教育理念就是以人性人格為嚮導,以人生為嚮導,以成功人生為嚮導。以知識為嚮導的教育必須摒棄,否則我們的後代將不談成功,否則教育方法再先進、技巧再成熟也絕不是成功的教育。
斯坦福大學校長約翰·亨尼斯在第三屆中外校長論壇上說:我感覺與你們的最大不同是,我們從不以拿第一和找工作作為目標,我們關注的是學生喜歡什麼思考是否與眾不同。可以說很多人都無法抓住教育的本質,他們看到的只是教育的現象,並由此發出模糊而莫大的人生期望。我們應該把教育分做兩類,一是學位教育,即通常意義的學習,壓倒多數的教師、校長、課程設計者、教育管理者與專家,他們並不關心想像力和創造力,他們也不問為什麼要教授他們所教授的東西,他們主要關心的是效率,即在儘可能少的時間、費用和人力情況下,灌輸儘可能大量的事實給儘可能大量的學生,其本質目的就是讓他們儘快獲得我們這個社會所需要的知識,以便讓他們找一份工作。學生投入一定數量的小時、學分,教育機構便給他們貼上標籤——學位,表明他們成材了。這種批量生產讓父母完成了心愿,教育機構完成了心愿,社會也完成了心愿。
還有另一種為人所忽略的教育,那就是馬斯洛稱為的人本主義教育,它的重點不在知識、智力,而在人性、道德、自信、意志力、創造性等與學位無關的教育。它以培養更好的人為目標,以自我現實、自我超越為本質核心,也就是說直接以成功為目標而不是以學位標籤以工具為目標。傳統的學位教育只是認知教育,人本主義教育是認知、情感、行為的全方位教育,它的學習方式就是自由漂浮學習,什麼東西引起你的注意了,你發現什麼問題,你就學什麼深究什麼,此時你缺什麼就會學什麼。你的課堂就是大自然,就是生活本身。今天我們推行素質教育已經是一大進步,但它與人本主義教育還是有差別。縱觀那些成功人士,他們大部分都是自學的,終身手不釋卷,他們中也有高學位的,但真正帶給他們成功的並不是他們的學位,而是他們的自主性人格。
推薦閱讀:
※3點伴學堂 儲備主管
※「瞧瞧你,哪像個女孩子!」-「你倒是告訴我,女孩該是什麼樣?」
※為了「友愛同學」,就該容忍別人做任何事情,包括「遛鳥」嗎?
※如果滿足一個孩子從小到大的所有要求,那麼到他成年他會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為什麼很多人都在批判中國教育制度,這種制度依舊巋然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