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謀聖——張良
張良(?—公元前186年),字子房,戰國時期韓國城父(今河南禹縣)人。本姓姬,其祖父和父親相繼為韓相國,侍奉過韓國五代君王,史稱「五世相韓」。張良以其出色的智謀,輔佐劉邦建立西漢王朝,是秦漢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謀略家,與蕭何、韓信並稱為「漢初三傑」。
張良歷史典故之一:椎秦報韓
公元前230年,秦滅韓。公元前218年,秦始皇東遊,張良為報國讎家恨,散盡家資尋得大力士,打制一百二十斤鐵椎,趁機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陽縣)狙擊秦始皇。
然未及始皇,誤中副車,秦始下令全國開展為期十天的刺客大搜捕集中行動。張良逃亡隱匿於江蘇下邳。椎秦事件天下震驚,雖以失敗告終,但張良的為國雪恥、不畏強權的精神卻千古流傳。
張良歷史典故之二:圯上授書
張良椎秦失敗後,隱匿江蘇下邳,在圯水橋偶遇一老翁(黃石公)。翁令其拾履進履,赴其三次相約,觀其心智,試其人品。
張良的虔誠和隱忍精神感動了老翁,覺得孺子可教,便授予《太公兵法》一書。
從此張良日夜研習此書,俯仰天下大事,深明韜略,足智多謀,終成王者師。
張良歷史典故之三:巧遇沛公
公元前209年,各地反秦勢力風起雲湧,矢志抗秦的張良也聚集了一百多人予以響應。因勢單力薄,欲投靠自立為假楚王的景駒。途中遇到在下邳以西攻城掠地的沛公——劉邦。
張良屢次以《太公兵法》進說,劉邦總能心領神會,深受賞識和信賴,其謀略常被採用。
張良便跟隨劉邦,放棄投靠景駒,從此開始了「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功業人生。
張良歷史典故之四:智取咸陽
公元前208年,楚懷王與抗秦眾將士約定:先入關中者為王。張良隨劉邦南下,攻下宛城,西入武關,欲攻打拱衛咸陽的最後一道關隘——嶢關。
劉邦依張良疑兵之計,並用財寶勸誘,秦將果然反叛。劉邦想接受秦將的投降,張良說秦守將反叛而士兵不一定服從,獻計在秦軍懈怠之時突襲。
最終劉邦大敗秦軍於藍田,秦王子嬰投降,大秦帝國滅亡。由於劉邦採取了張良的計謀,從而縮短了進軍的時間,比項羽搶先一步進據秦都咸陽。
張良歷史典故之五:諫主安民
劉邦進入咸陽,面對大量的奇珍異寶,想留居宮中,安享富貴。樊噲冒死進諫,劉邦不予理會。
關鍵時刻,張良勸說劉邦:秦王暴政,所以您才能推翻秦朝,替天下人剷除禍害,應以崇尚樸素節儉為本,否則就是助紂為虐。於是劉邦聽從張良的勸諫,下令封存秦宮財寶、府庫,率軍回到灞上(今陝西西安市東)休整,並廢除秦法,「約法三章」安定百姓。
此舉為劉邦獲取民心、鞏固陣營奠定了堅實的政治基礎。
張良歷史典故之六:鴻門救主
公元前206年初,項羽率軍到達鴻門(今陝西臨潼縣),得知劉邦已攻破咸陽後大怒,欲攻打劉邦。張良得知後巧妙安排劉邦與項伯結為親家,百般疏通。次日劉邦赴鴻門會見項羽,一再表明無背叛之意,卑言求和。
席間范增安排項莊拔劍起舞欲刺劉邦,項伯揮劍竭力掩護。情急之下,張良命樊噲進帳保護,劉邦藉機脫身返回灞上,終化險為夷。
這次生死攸關的鬥爭,張良以其大智大勇,巧妙地幫助劉邦安全脫離虎口。
張良歷史典故之七:火燒棧道
公元前206年,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蘇徐州),封劉邦為漢王,統屬巴蜀,建都南鄭。張良送劉邦至褒中(今漢中褒城),獻計劉邦燒絕棧道,向天下表明永無東歸之意,以消除項羽的猜忌。
劉邦依計而行,燒絕了通往關中的棧道,在漢中養精蓄銳,等待時機。此計為劉邦東進取得了重要保障。
張良歷史典故之八:諫聯三雄
公元前205年春,劉邦平定三秦後收降各路諸侯,攻打楚都彭城兵敗至下邑(今安徽碭山縣),驚魂未定。在兵敗危亡之際,劉邦採納張良的諫聯三雄、聯兵破楚策略,派臣遊說策反九江王英布,遣使聯絡彭越,命大將韓信攻打魏王豹,乘勢攻佔了燕、趙等地,形成了內外聯合共擊楚國的軍事聯盟,使劉邦由戰略防禦轉為戰略進攻。張良深謀遠慮,幫助劉邦保存軍事實力,從根本上扭轉了楚漢戰爭的局勢。
張良歷史典故之九:借箸安劉
公元前204年,楚軍將漢王圍困於河南滎陽,劉邦驚恐憂愁。酈食其獻計分封六國的後代,削弱楚國力量。張良得知後,借用桌上的筷子籌劃當前的形勢,列舉出不能分封的八條理由,字字珠璣,切中要害。
劉邦聽後輟食吐哺,立即下令銷毀刻成的六國印璽,從而避免了一次重大戰略失誤。張良的論述體現了他謀略家的洞察秋毫和政治家的遠見卓識。
張良歷史典故之十:計扶彭韓
公元前203年,韓信平定齊國後,向劉邦上書欲自立為代理齊王。當時劉邦被困於滎陽(今河南鄭州),看信後勃然大怒,張良暗示劉邦授封韓信為齊王。
公元前202年,「鴻溝和約」之後,劉邦採納張良、陳平猛追窮寇滅楚的策略,並令彭越、韓信合力攻打楚軍,但兩人遲遲不派援兵,劉邦失利堅守固陵(今河南淮陽)。
遂聽張良劃分封地之策,彭越、韓信果然進兵合圍項羽於垓下(今安徽省靈壁縣),並用「十面埋伏」、「四面楚歌」之計大敗楚軍,項羽烏江自刎,楚漢戰爭結束。
張良歷史典故之十一:勸都關中
漢基初奠,天下始定,定都何處,群臣眾說紛紜,劉邦猶豫不決。
張良勸說劉邦:洛陽雖然堅固,腹地太小,易四面受敵,非用武治國之都;然關中東有崤山、函谷關之險,西有隴山、蜀山沃野遼闊,南有巴蜀富饒農產,北有畜牧之利,正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
公元前202年,劉邦採納張良、劉敬的定都建議,正式遷都長安(今陝西西安市西北),由此開啟了四百年大漢王朝的序幕。
張良歷史典故之十二:辭漢萬戶
公元前201年,漢高祖劉邦正式即皇帝位,大封功臣。漢高祖說: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子房功也,可自擇齊地三萬戶作為封地。
而張良卻謙恭禮讓,僅以不足一萬戶的留縣作為封地,受封留侯,自此張良圓滿完成了輔佐劉邦建立西漢王朝的偉業。張良知足知止、功成不居的精神和品德倍受後人崇敬。
張良歷史典故之十三:諫封雍齒
劉邦大封功臣後,未受封者皆議論紛紛,爭功不休。劉邦見諸將竊竊私語,便問張良何故?張良獻計說:陛下封賞的都是平日親近你的人,其餘的大臣怕你不封賞,還會追究平日過錯被殺,因此在商議謀反。如果您連最恨的雍齒都能封賞的話,大臣們便可放心。
劉邦依計擺設酒宴,封雍齒為什方侯,並督促御史評功行封,群臣見狀,皆大歡喜。張良此計不僅糾正了劉邦任人唯親、徇私行賞的弊端,而且穩定了人心,鞏固了漢初政權。
張良歷史典故之十四:舉薦「四皓」
公元前197年,漢王朝出現了一場政治危機。劉邦寵愛戚夫人,欲廢太子劉盈,改立戚夫人之子趙王如意為太子,朝野群起諫爭。呂后挾持張良之子逼迫張良出策,張良無奈,獻計邀請東園公、角里先生、綺里季、夏黃公「商山四皓」隨太子入朝。
呂后依計行事,劉邦見狀,深感太子羽翼已豐,未再提及易立太子之事。張良此舉雖情非得已,但為穩定漢初朝綱起到了重要作用。
張良歷史典故之十五:紫柏歸蹤
張良生性多病,晚年杜門不出,活動鮮為人知。據傳張良雲遊四海,常居留壩紫柏山中。公元前186年,張良逝世,謚號文成侯,是漢初三傑當中唯一一位善始善終的人。
東漢末年,自稱為張良的第十代玄孫漢中王張魯,為了尊崇先祖不以功高蓋世而討封,不以位極人臣而自居的超群拔俗之德,在陝西省留壩縣紫柏山間修建了「漢張留侯祠」(俗稱張良廟),受世人敬拜。
推薦閱讀:
※歷史解密:韓信將死,張良不救韓信的五點理由
※楊建平丨張良,關鍵時刻屢建奇功的蓋世英才
※留侯張良墓在何處?
※帝王之師張良貌如女子,年輕時血氣方剛曾刺殺秦始皇
※《歷史上的智者張良》之一 刺秦避難獲兵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