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號功德超越想像(多多轉發,同生凈土,功德無量)
06-01
《佛說阿彌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經》曹魏朝三藏菩提流支奉詔譯大藏經 續藏 58冊阿彌陀佛名號,具足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甚深秘密、殊勝微妙、無上功德。所以者何?「阿彌陀」佛三字中,有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一切諸菩薩、聲聞、阿羅漢,一切諸經、陀羅尼神咒、無量行法。是故,彼佛名號,即是為無上真實至極大乘之法,即是為無上殊勝清凈了義妙行,即是為無上最勝微妙陀羅尼。而說偈曰:阿字十方三世佛彌字一切諸菩薩陀字八萬諸聖教三字之中是具足舍利弗,若有眾生,聞說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歡喜踴躍,至心稱念,深信不懈,於現在身,受無比樂。或轉貧賤,獲得富貴。或得果免宿業所追病患之苦。或轉短命,得壽延長。或怨家變(無)恨。得子孫繁榮,身心安樂,如意滿足。如是功德,不可稱計。《增一阿含經》言:四事供養閻浮提一切眾生,若有稱佛名號,如構牛乳傾,功德過上,不可思議。註:四事是指衣服、飲食、卧具、醫藥。《大智度論》云:譬如有人,初生墮地,即能一日行千里,足一千年,滿中七寶,奉施於佛;不如有人,於後惡世,一聲稱念,阿彌陀佛,其福勝彼。《大智度論》云:有諸菩薩,自念謗大般若,墮惡道中,歷無量劫。雖修余行,不能滅罪;後遇知識,教念阿彌陀佛,乃得滅障,超生凈土。《大悲經》言:一稱佛名,以是善根,入涅盤界,不可窮盡。《觀經》言::「諸佛如來是法界身,遍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涅盤經》言:佛告大王:假令開大庫藏,一月之中,布施一切眾生,所得功德,不如有人稱佛一口,功德過前,不可較量。贊念佛 楞伽經雲;"十萬諸剎土,眾生菩薩中所有法報佛,化身及變化,皆從無量壽極樂界中出".《觀無量壽佛經》說:「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稱讚凈土經言:得聞如是無量壽佛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德名號。(阿彌陀佛又名無量壽佛)華嚴經十六捲雲:"寧受地獄苦,得聞諸佛名.不受無量樂,而不聞佛名.所以在往昔,無數劫受苦,流轉生死中,不聞佛名故.」「聞佛名生信,則是世間塔」。寶積經雲:"如是稱念南無佛者,語業不空,如是語業,名執火炬,能燒煩惱。若復有人得聞如來及佛名號,離諸黑喑,與彼眾生為涅磐因」。佛陀誠言,念佛之妙!《觀佛三昧經》云:「父王白佛:佛地果德,真如實相,第一義空,何因不譴弟子行之?佛告父王:諸佛果德有無量深妙境界,神通解脫,非是凡夫所行境界,故勸父王行念佛三昧。父王白佛:念佛功德其狀如何?佛告父王:如伊蘭林,方四十由旬,有一顆牛頭旃檀,雖有根芽,猶未出土,其伊蘭林唯臭無香。若有啖其華果,發狂而死。後時旃檀根芽漸漸生長,才欲成樹,香氣昌盛,遂改變此林,普皆香美,眾生見者皆生稀有心。佛告父王:一切眾生在生死中,念佛之心亦復如是。但能繫念不止,定生佛前,一得往生,即能改變一切諸惡,成大慈悲,如彼香樹,改伊蘭林。念佛必得護念《十往生經》說云:佛告山海慧菩薩及以阿難:若有人專念西方阿彌陀佛願往生者,我從今以去,常使二十五菩薩影護行者,不令惡鬼惡神惱亂行者,日夜常得安穩。此即是現生護念增上緣。《般舟三昧經》說云:佛言:若人專行此念彌陀三昧者:常得一切諸天及四天大王、龍神八部,隨逐影護,愛樂相見;永無諸惡鬼神、災障厄難,橫加惱亂。《觀經》雲:若稱念阿彌陀佛,願往生彼國者,彼佛即遣無數化佛,無數化觀世音、勢至菩薩,護念行者,復與二十五菩薩等,百重千重圍繞行幫者,不論行住坐卧病,一切時處變不驚,若晝若夜,常不離行者。《稱揚諸佛功德經》云:「若有得聞無量壽如來名者,一心信樂,持諷誦念。此人當得無量之福,永離三途,命終之後往生彼剎。」一切諸佛所護念經《佛說阿彌陀經》言:何故名為一切諸佛所護念經?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舍利弗!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菩薩真實語複次,眾生初學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以住於此娑婆世界,自畏不能常值諸佛,親承供養。懼謂信心難可成就,意欲退者;當知: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心。謂以專意念佛因緣,隨願得生他方佛土,常見於佛,永離惡道。如修多羅說:「若人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修善根,迴向願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見佛故,終無有退。若觀彼佛真如勤修習,畢竟得生,住正定故。」 ———— 馬鳴菩薩《大乘起信論》念佛人不可思議《阿彌陀鼓音聲王陀羅尼經》言: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今當為汝演說西方安樂世界,今現有佛,號阿彌陀。若有四眾能正受持彼佛名號,以此功德,臨欲終時,阿彌陀佛即與大眾往此人所,令其得見。見已,尋生慶悅,倍增功德。以是因緣,所生之處,永離胞胎穢欲之形,純處鮮妙寶蓮華中,自然化生,具大神通,光明赫奕。爾時十方恆沙諸佛,皆共贊彼安樂世界所有佛法不可思議,神通現化種種方便不可思議,若能有信如是之事,當知是人不可思議,所得業報亦不可思議。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上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佛稱譽阿彌陀佛光明極善。阿彌陀佛光明極善。善中明好。甚快無比。絕殊無極也。阿彌陀佛光明。清潔無瑕穢。無缺減也。阿彌陀佛光明姝好。勝於日月之明。百千億萬倍。諸佛光明中之極明也。光明中之極好也。光明中之極雄傑也。光明中之快善也。諸佛中之王也。光明中之極尊也。光明中之最明無極也。焰照諸無數天下。帶業往生猶如大石置船 《那先經》言:王問那先:人生造惡,臨終念佛,得生佛國,我不信是語。那先答言:如持大石置於船上,因得不沒。人雖本惡,因念佛故,不入泥犁。其小石沒者,如人作惡,不知念佛,便入泥犁中。《佛說無量壽經》曹魏天竺三藏康僧鎧譯:佛告阿難:無量壽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諸佛光明,所不能及。佛告阿難:『無量壽佛,威神無極。十方世界,無量無邊不可思議諸佛如來,莫不稱嘆。世尊,現在未來一切眾生,若天若人,若男若女,但念得一佛名號,功德無量,何況多名。是眾生等,生時死時,自得大利,終不墮惡道。若有臨命終人,家中眷屬,乃至一人,為是病人高聲念一佛名,是命終人,除五無間罪,餘業報等悉得銷滅。是五無間罪,雖至極重,動經億劫,了不得出,承斯臨命終時,他人為其稱念佛名,於是罪中,亦漸銷滅。何況眾生自稱自念,獲福無量,滅無量罪。--地藏菩薩本願經難行道與易行道 龍樹:《十住毗婆沙論》言: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1)者。若人慾疾至不退轉地者,應以恭敬心,執持稱名號。【撰者】龍樹菩薩:出生於公元二三世紀頃,為印度大乘佛教中觀學派的創始人。造論甚多,有「千部論主」之美稱。在我國被推尊為八宗共祖。其《十住毗婆沙論》是約《華嚴經.十地品》經文之大意所作的詮釋。《楞伽經》卷九釋尊懸記之文曰:大慧汝諦聽 有人持此法 於南天國中 有大德比丘 名龍樹菩薩能破有無見 為人說我乘 大乘無上法 證得歡喜地 往生安樂國龍樹菩薩於《易行品》言:阿彌陀等佛 及諸大菩薩稱名一心念 亦得不退轉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常應憶念。 若人種善根 疑則華不開 信心清凈者 華開則見佛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婆藪盤頭菩薩造)言: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 無礙光如來 願生安樂國眾生所願樂 一切能滿足 是故願生彼阿彌陀佛國--《往生論注》言:(婆藪盤頭菩薩造元魏菩提留支譯)難行道者∶唯是自力,無他力持。易行道者∶謂但以信佛因緣,願生凈土,乘佛願力,便得往生彼清凈土。凡是生彼凈土,及彼菩薩人天所起諸行,皆緣阿彌陀如來本願力故。愚哉!後之學者,聞他力可乘,當生信心,勿自局分。《大智度論》雲;念佛三昧,能除種種煩惱,及先世罪。複次,念佛三昧,有大福德,能度眾生。是諸菩薩,欲度眾生,修餘三昧,無如此念佛三昧福德,能速滅諸罪。複次,佛為法王,菩薩為法將,所尊重者,唯佛世尊。複次,菩薩常善修念佛因緣故,常值諸佛,如般舟經中說,菩薩入是三昧,即現生阿彌陀佛國。若善男子、善女人,聞說凈土法門,心生悲喜,身毛為豎如拔出者。當知此人,此過去宿命已作佛道來也。(無量清凈平等覺經依迦才凈土論引文)眾生皆我彌陀願力所持妙葉:《念佛直指》言:阿彌陀佛慈悲願力,遍周法界,普接眾生,作大攝受,不令漏失。阿彌陀佛陰入界(1)身,遍同法界,普示眾生,令彼了悟,不令退轉。是故十方世界一切眾生,皆我彌陀願力所持。猶彼慈母,愛惜嬰兒,懷抱乳哺,不令失念。父母愛兒,但止一世,報盡則休;佛念眾生,世世不舍。以是義故,能於我佛大願之中,一稱其名,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信有旨矣。十大因緣興起凈土法門 蓮池:《彌陀疏鈔》 言:先明總者:謂如來唯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則一代時教,總其大意,唯欲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今此經者,直指眾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見故。別則專就此經,復有十義:一大悲憫念末法,為作津梁故;二特於無量法門,出勝方便故;三激揚生死凡夫,令起欣厭故;四化導二乘執空,不修凈土故;五勉進初心菩薩,親近如來故;六盡攝利鈍諸根,悉皆度脫故;七護持多障行人,不遭墮落故;八的指即有念心,得入無念故;九巧示因於往生,實悟無生故;十復明徑路修行,徑中之徑故。蒙佛護念不遭魔事 蓮池:《彌陀疏鈔》護持多障行人不遭墮落者:末世修行,多諸障難,一虧正見,即陷群邪。彼佛願力加被行人,大光明中,不遭魔事,以阿彌陀佛及十方佛常護念故。從今發心,直至道場,自始至終,吉無不利。正念現前,智照精朗,一切天魔心魔不得便故。華嚴奧藏,法華秘髓 蕅益:《阿彌陀經要解》言:此大乘菩薩藏攝,又是無問自說,徹底大慈之所加持,能令末法多障有情(1),依斯徑登不退。故當來經法滅盡,特留此經住世百年,廣度含識。阿伽陀葯(2),萬病總持。絕待圓融,不可思議。《華嚴》奧藏,《法華》秘髓,一切諸佛之心要,菩薩萬行之司南,皆不出於此矣。一代時教總一大念佛法門 徹悟:《徹悟禪師語錄》此一念佛法門,如天普蓋,似地普擎,無有一人一法能出其外,不在其中者。總佛一代時教,三藏十二部,半滿(1)、權實(2)、偏圓(3)、頓漸(4)種種法門,無非顯示唯心自性,圓成無上妙覺而已,得非總一大念佛法門耶?不唯宗教兩門如是,即普天之下,士農工商,諸子百家(5),縱不慾念佛、不知佛者,亦不能出於念佛法門之外。以彼去來動靜,咸率此道,百姓日用而不知也。所謂一氣不言含有象,萬靈何處謝無私;夾路桃華風雨後,馬蹄無地避殘紅。念佛可得二十三種利益依《念佛鏡》載,念佛可得二十三種利益:滅重罪障益。 感聖來迎益。 證無生法忍益。光明攝受益。 慈光照觸益。 歷事他方受記益。大師護念益。 聖友同贊益。 還歸本國得陀羅尼益。菩薩冥加益。 聖友同迎益。 諸佛保護益。神通空駕益。 八部防衛益。 身色殊姿益。功德寶聚益。 壽命長劫益。 多聞智慧益。得生勝處益。 不退菩提益。 面睹聖眾益。奉覲大雄益。 常聞妙法益。念佛九種勝(安士全書):字少易念 隨地可念 隨時可念 隨人可念天神恭敬 惡鬼遠離 業障消除 福慧增長臨終往生念佛十大利益一、晝夜常得一切諸天大力神將,隱身守護。二、常得觀音等二十五大菩薩,而為保佑.三、常為諸佛晝夜護念,阿彌陀佛常放光明攝受此人。四、一切,惡鬼、夜叉、羅剎,皆不能害;毒蛇、毒藥,悉不能中。五、水火冤賊,刀兵槍炮、扭械牢獄橫死,悉不能中。六、先作罪業,悉皆消滅。七、夜蘿吉祥,或見阿彌陀佛勝妙金身。八、心常歡喜,顏色光澤,氣力充盛,所作吉利。九、永離惡道,受生善道。相貌端正,天資超越,福祿殊勝。十、臨命終時,心無怖畏,正念現前,西方三聖,金台接引,往生凈土,蓮花化生,受勝妙樂一句彌陀萬法王 五時八教盡含藏 行人但能專持念 定入如來不動堂 『一句彌陀萬法王』,這一句彌陀,就是萬法之王。『五時八教盡含藏』,五時是:(一)華嚴時、(二)阿含時、(三)方等時、(四)般若時、(五)法華涅盤時。八教是:(一)藏教、(二)通教、(三)別教、(四)圓教、(五)頓教、(六)漸教、(七)秘密教、(八)不定教。這五時八教合起來,都在這一句彌陀裡頭包含了。『行人但能專持念』,我們無論哪一個人,能專心念佛,『定入如來不動堂』,一定到常寂光凈土,到極樂世界去。我們末法眾生就是以念佛得度,誰若想得度,誰就念佛。——宣化上人念佛即多福德。何以故。念佛即得仗佛無量善根福德故。能念為因。所念為緣。能所不二。同一無量善根福德因緣。即得往生——慈舟大師勸諸君須深信凈土法門——弘一大師(大師臨終絕筆,悲心交集,又雲見觀經,可見大師一生念佛,往生無疑)(念佛法門)何謂簡易。但持一句佛號。何等簡單。一教便會。何等容易。不必參究。不勞觀想。與夫觀像。何等簡易。何謂穩當。略說有三。一念佛眾生。常得彌陀光明。之所照燭。常為十方諸佛。之所護念。自始至終。可以不遭魔事。二念佛之人。一生精進。臨命終時。蒙佛接引。往生凈土。可免隔胎之迷。世有修習他種法門。一生功行未圓。慾望來生。繼續再修。一經轉胎。迷卻前生志願。是為隔胎之迷。三念佛之人。只要信願行。三種資糧具足。縱使一生念佛。不得開悟。亦得往生凈土。永明壽祖雲。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其穩當為何如耶。——圓瑛法師(法師晚年自稱三求堂主人,求福,求慧,求生凈土)過去的祖師們,如:天台智者大師、永明壽禪師、蕅益大師、徹悟禪師等,末了都歸於凈土,專門念佛。因為修其他宗,往往為了根器不適合,或者遇不到相當人指導,會出毛病走錯路。念佛人,只要信、願、行具足,腳踏實地去念,既仗佛力又仗人力,絕不會走錯路的。所以說念佛法門最方便、最直捷。修其他宗都是仗自力,能斷惑才能證真,說起來很容易,實際上沒有相當功夫不容易做到。修凈土法門有一種特別好處,可以帶業往生。到極樂世界之後,仗阿彌陀佛的力量和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及其他諸上善人聚會一處,共同熏修。將來慢慢就可以業盡情空,由凡聖同居土到方便有餘土,由方便有餘土到實報莊嚴土,由實報莊嚴土直到常寂光凈土,得見佛的真身。這是說根性淺薄的話,如果是上乘根性,無論生到任何一個佛土裡,都能圓見四土的。——倓虛大師佛法無高下,根機有利鈍,其中以念佛法門,最為方便穩妥。——虛雲大師要堅信凈土法門的利益。隨印光老法師學「老實念佛。」立堅固志。發勇猛心。以西方凈土為終身大事。諸位是念佛的。我希望大家以一句佛號為自己一生的依靠。老老實實念下去。——虛雲大師 講於印光大師生西十二周年紀念彌陀凈土法門,古今中外聖賢依之習修,得往生極樂之明驗者,不可勝計,如凈土聖賢錄等所明,故吾人今當勤念南無阿彌陀佛。 ——太虛大師若知世界一切唯心所造,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現前以即佛之心,念即心之彌陀,命終亦以即土之心,生即心之極樂,則念佛求生凈土之信心,可以益加堅固。——太虛大師大家要曉得,仗自力修持,自有何種力?但是無始以來的業力。所以萬劫千生,難得解脫。仗阿彌陀佛的弘誓大願力,自然一生成辦。——印光大師唯持名一法,乃入道之玄門,成佛之捷徑。 ——印光大師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只要念得熟,成佛尚有餘裕!不學他法,又有何憾?——印光大師今見好心出家在家四眾,多是好高騖遠,不肯認真專修凈業,總由宿世善根淺薄,今生未遇通人。——印光大師其有平日自命通宗通教,視凈土若穢物,恐其污己者;臨終多是手忙腳亂,呼爺叫娘。——印光大師印光大師云:「凈土一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上之則觀音勢至文殊普賢,不能超出其外;下之則五逆十惡,阿鼻種性,變可預入其中,使如來不開此法,則末世眾生,欲即了生脫死,便絕無企望矣。——印光大師修行以念佛為穩當。——百丈禪師。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善導大師的二種深信此世界,五濁亂心,無正觀力,無了因力,自性唯心,不能悟達。謹遵釋迦世尊金口之教,專念阿彌陀佛,求彼世尊願力攝受,待報滿時,往生極樂。如順水乘舟,不勞自力而至矣。——古德張無盡地獄諸苦,不可不懼;西方凈土,不可不欣。——曇鸞大師此土有發願往生者。彼土即生蓮花。——覺明妙行菩薩所示凈土一門真諸佛心宗。人天徑路。——覺明妙行菩薩我教原開無量門,就中念佛最為尊。都融妄念歸真念,總攝諸根在一根。不用三隻修福慧,但將六字出乾坤。如來金口無虛語,歷歷明文尚具存——省庵大師於一切念佛法門之中。求其至簡易。至穩當者,莫若信願專持名號。——藕益大師超生脫死,舍凈土一門,決無直捷橫超方便,而生凈土,舍念佛一法,決無萬修萬去工夫。 ——藕益大師《靈峰宗論》卷第二之三出三界火宅,有橫,豎兩途。以自力斷惑超生死者,名豎出三界,事難功漸,以佛力接引生西方者,名橫超三界,事易功頓。——藕益大師《靈峰宗論》卷第二之四持名一法,收機最廣,下手最易。可謂方便中第一方便,了義中無上了義,圓頓中最極圓頓。——藕益大師念佛貴斷疑,實實有凈土,實實有蓮池。——張守約問:人不信凈土,恐只是本來福薄?答:此言甚是!——蓮池大師專持名號,即大神咒,大明咒,無上咒,無等等咒蓮池大師曰:專持阿彌陀佛名號,優勝持往生咒;亦勝持余咒,亦勝一切諸餘功德。勝持往生咒者:持咒三十萬遍,則見阿彌陀佛;持名則一日一夜,即佛現前。咒云:晝夜六時,各誦三七遍,能滅五逆等罪;持名則至心念佛一聲,即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勝持其他諸咒:專持名號,即大神咒,大明咒,無上咒,無等等咒。以十念得生,生即不退,威靈不測,大神咒也。一心不亂,斷無明,見自性,大明咒也。往生極樂,究竟成佛,無上咒也。證無生忍,回入娑婆,普度眾生,無等等咒也。念佛勝余功德者:六度萬行,法門無量;專持名號,攝無不盡;以不出一心故。願凈業弟子,專其信願,不二其心。古德多有原修余門者,尚當改修念佛。況原修念佛人,豈敢變其所守,而復他尚乎!持名乃善中之善,福中之福。執持名號,願見彌陀,誠多善根、大善根、最勝善根、不可思議善根。——蓮池大師一句阿彌陀佛:是阿伽陀葯,無病不療;是如意珠王,無願不滿。是生死苦海之慈航,無苦不渡;是無明長夜之慧燈,無暗不破。念佛時即見佛時,求生時即往生時;三際同時,更無前後。——徹悟大師觀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二語,較之禪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尤為直捷痛快,何也?以見性難,而作佛易故。何為見性?離心意識,靈光迸露,始為見性,故難。何為作佛?持佛名號,觀佛依正,即為作佛,故易。夫成佛是佛,理無二致,而見性作佛,難易相懸若是,豈非念佛較之參禪,尤為直捷痛快也哉?一是祖語,一是佛語,何重何輕,何取何舍,學者當盡舍舊習,誠為不謬。—— 徹悟大師問:徹悟人還須往生否?答:普賢願王,導歸極樂;初地至十地,皆雲不離念佛。怡山發願:承事十方諸佛,無有疲勞。百丈清規:課誦、送亡等事,無不指歸凈土。故天如云:『若果悟道,凈土之生,萬牛莫挽。』雲棲云:『悟後不願往生,敢保老兄未悟。』是知凡言不必生凈土者,皆是增上慢人;非真入菩薩位者也!——藕益大師凡夫菩薩,宜求凈土問:諸佛菩薩以大悲為業,若欲救度眾生,只應願生三界,於五濁三途中救苦眾生,因何求生凈土,自安其生?舍離眾生,則是無大慈悲,專為自利,障菩提道。答:菩薩有二種:一者久修行菩薩道,得無生忍者,實當所責;二者未得已還及初發心凡夫。凡夫菩薩者,要須常不離佛,忍力成就,方堪處三界內,於惡世中,救苦眾生。故《智度論》云:具縛凡夫,有大悲心,願生惡世,救苦眾生者,無有是處。——智者大師唐朝善導大師(六一三--六八一)凈土宗二祖,世稱彌陀化身,唐貞觀中,見西河綽禪師,凈土九品道場。喜曰:此真入佛之精要。修余行業,迂僻難成;唯此法門,速超生死。於是勤篤精苦,晝夜禮誦,專修並極力弘揚凈土。一次他在西京寺內,與金剛法師較量念佛勝劣,大師升座發願云:「准諸經中,世尊說:『念佛一法得生凈土,一日七日,一念十念阿彌陀佛,定生凈土。』此是真實,不誑眾生者,即譴此堂中佛像總皆發光。若此念佛法虛,不生凈土,誑惑眾生,即譴善導於此高座即墮地獄長時受苦,永無出期」遂將如意杖指一堂中佛像,像皆發光。問曰:念佛生凈土耶?師曰:如汝所念,遂汝所願。問曰:彼佛及土,既言報者,報法高妙,小聖難階,垢障凡夫,如何得入?善導大師答曰:若論眾生垢障,實難欣趣,正由托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文殊菩薩指示念佛是諸法之王法照,唐代聖僧,為凈土宗四祖,約生於公元747-821年間。法照大師的一生有許多神奇殊特的感應事迹。唐代宗大曆二年(公元 767年),遷居衡州(今湖南衡陽)的雲峰寺時,一日,於齋堂用餐時,從缽盂中,忽睹五色祥雲及寺院、山林、流澗、石門等,距石門約五里處復見一寺名:大聖竹林寺。過些時日,也是在用餐時的缽中,見五色雲彩、寺院的亭台樓閣等皆微妙無比,無有此界所見之土石穢惡,純金色界,眾寶交錯,萬千菩薩雜處其中,種種妙相宛若諸佛嚴凈國土。及至用餐完畢,缽中諸境方才消失。師以所見請問大德,其中有嘉延、曇暉二僧告知曰「聖神變化,不可以凡情測,若論山川之勢,乃五台爾」。獲知許是五台聖境,師曾萌發朝山之願,然因有諸障緣,未能了願。唐代宗大曆四年(公元769年)的夏天,法照大師于衡州的湖東寺(或作湘東寺),啟建五會念佛道場,六月初二日,也感得祥雲瀰漫道場,雲中有諸樓閣,見數梵僧,身可丈余,執錫行道。阿彌陀佛及二菩薩現金色身,滿虛空中。在會眾等,咸皆清楚觀見此景,無不歡喜踴躍,焚香瞻禮。此情此景,良久方消。在當天晚間,師於道場外遇一老者,那老者質問師言:「汝曾發願,往金色界,禮覲大聖,今何輒止?」大師答曰:「唯因時艱路難,不易前往」。彼老者復勸告法照說:「若有堅固願心,何難之有?」言畢,消然不見其蹤。法照大師甚感驚異,思索再三,自認志向未堅,遂即入道場於佛像前重發誠願曰:「願以此身,奉覲大聖,准夏滿前往,任是火聚冰河,終無退墮。」是年八月十三日,師與數位志同道合者,由南嶽發足,行腳北上,一路果無艱險。歷時七個多月,終於唐代宗大曆五年(公元770年)四月到達五台縣境的佛光寺。法照於五台山間蒙大聖普賢菩薩不思議光的攝照,又得善財、難陀二童子的引路,來到了大聖竹林寺,所見景象果如缽中所見,略無差脫。大師即具威儀,入於寺中,至講堂,見文殊、普賢二大菩薩各據東西獅子座上,萬眾圍繞而為說法。師於二菩薩前,作禮問曰:「末代凡夫,去聖時遙,知識隘劣,障垢尤深,佛性無由顯現,佛法浩瀚,未審修何法門,最為其要,惟願大聖,斷我疑網。」文殊菩薩答言:「汝今念佛,今正是時,諸修行門,無過念佛,供養三寶,福慧雙修,此之二門,最為善要。我於過去劫中,因觀佛故,因念佛故,因供養故,得一切種智。是故一切諸法,般若波羅蜜,甚深禪定,乃至諸佛,皆從念佛而生,故知念佛,諸法之王。」師復問曰:「當云何念?」文殊言: 「此世界西,有阿彌陀佛,彼佛願力,不可思議,汝當繼念,令無間斷,命終決定往生,永不退轉。」開示完畢後,二大菩薩同舒金臂,摩師之頂,為師授記曰:「汝以念佛故,不久當證無上正等菩提,若善男子等,願疾成佛者,無過念佛,則能速證無上菩提。」師聞此語已,疑網悉除。歡喜踴躍,作禮而退。於頃刻間,所有景象已失所在,大師內心悵然悲感,便於所在之處立石以為標記。。。。。。。觀音指點凈土法門勝過諸行釋慧日,俗姓辛氏,東萊人。唐中宗時,遇見義凈三藏,詣西域求法,心慕之,於是泛舶渡海,經三年,到達天竺,禮如來聖跡,尋求梵本。訪善知識,一十三年,咨稟法訓。思欲利人,振錫還鄉,獨影孤征。雪嶺胡鄉,又涉四載。既經多苦,深厭閻浮。何國何方,有樂無苦。何法何行,能速見佛。遍問天竺三藏學者,所說皆贊凈土。複合金口,極於速疾,是一生路,盡此報身,必得往生極樂世界,親得奉事阿彌陀佛。聞已頂受,漸至北印度,健馱羅國,王城東北,有一大山。山有觀音像,有志誠祈請,多得現身。日遂七日叩頭,又斷食,畢命為期。至七日夜且未央,觀音空中現紫金色相,長一丈余,坐寶蓮華,垂右手摩日頂曰,汝欲傳法自利利他,西方凈土,極樂世界,彌陀佛國,勸令念佛誦經,回願往生。到彼國已,見佛及我,得大利益。汝自當知凈土法門,勝過諸行。說已忽滅。日斷食既困,聞此強壯。及登嶺東歸,計行七十餘國,總一十八年。開元七年,方達長安。進帝佛真容梵夾等,開悟帝心,賜號曰慈愍三藏。生常勤修凈土之業,著往生凈土集行於世。其道與善導少康,異時同化也。卒於天寶七年。將終,見蓮花在前狀如日輪。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長城'滿足了我對電影的一切想像
※手印、查克拉、六道輪迴、七宗罪和想像力
※No.224 張國旺 |論社會想像與制度解放
※2011年超乎想像的警句
※摩登舞五個舞種的特徵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