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甲骨文破解高手說甲骨

聽甲骨文破解高手說甲骨

2014-10-21 國學新知

一套三冊的《旅順博物館所藏甲骨文》是研究甲骨文的學術精品。本報記者王華 攝




上圖:這套書採用了照片、拓本、摹本「三位一體」的方式集中發布。
本報記者王華 攝



右圖:本次在旅順博物館館藏甲骨文中發現的部分新字和字形。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由張幫義 攝





旅順博物館館藏甲骨。

題記:

當深埋於3000多年前安陽殷墟的甲骨重見天日時,沒人會想到這些被當做一味中藥「龍骨」兜售的骨片,上面猶如天書般的字元竟然是開啟神秘商朝的密碼。

從清代光緒年間甲骨文第一個發現者、金石學家王懿榮開始,數代人甲骨文學者、大家開始了破解甲骨文世界求索之旅。隨著越來越多甲骨文的破解成功,立國於3000年的殷商向世人徐徐展開了它的歷史長卷。


昨日,來自中國大陸、台灣、香港以及法國的殷商史研究一線的20多位頂尖研究和破解高手,聚集在旅順博物館參加《旅順博物館所藏甲骨文》的首發儀式和學術研討會。他們有在甲骨考釋方面的卓然者,有甲骨綴合的頂尖高手,有研究殷商歷史的集大成者。

記者也藉此一窺甲骨破解的面紗,走近殷商的遠去世界……


宋鎮豪:

破解甲骨新字不像大家想像的那麼難

甲骨學研究過程中,將羅振玉(雪堂)、王國維(觀堂)、郭沫若(鼎堂)、董作賓(彥堂)、胡厚宣五位研究特別精深的殿堂級大師稱為「四堂一宣」。宋鎮豪就是胡厚宣先生的弟子,他為甲骨學研究的傳承與發展所作的貢獻,可圈可點,他也是本次國家社會基金項目「旅順博物館殷墟甲骨文整理與研究」的主持人。

傅斯年曾用「好像發現一顆新的星球」來形容破解一個甲骨文新字的難度。由於甲骨的珍稀和脆弱,都是深藏在博物館、研究所的恆溫恆濕的大庫中。許多研究甲骨的專家學者只能靠著錄進行研究。由於技術問題,很多資料無法將甲骨文纖細的筆畫清晰呈現。一筆模糊或沒能呈現出來,就很有可能將研究者帶入歧路。

宋鎮豪激動地說,將這批羅振玉先生的珍藏甲骨編成著錄出版,可以說是完成了甲骨研究幾代人的心愿。甲骨文研究大家王國維先生曾提出過利用照片、拓本、摹本「三位一體」的方式進行甲骨文研究,但心愿未了便投湖自盡。本次「旅順博物館所藏甲骨文」項目一個重要成果就是首次將旅順博物館所藏全部2211片甲骨按「三位一體」集中發布。值得一提的,本次著錄中還首次將甲骨側邊採用新方法進行了清晰呈現,可以說填補了甲骨文研究的空白。

宋鎮豪說,甲骨側面薄的地方只有1毫米,「過去我們提供的甲骨文照片只有正面和反面,由於技術問題,甲骨側面的鑽鑿形態和文字沒有受到重視,其實鑽鑿的厚度、深度以及裡面紋理的變化可以提供貞人(占卜的人)用什麼樣的工具、挖的深度等更為詳盡的信息,而且會對甲骨的綴合也能起到很好的幫助作用。」

本次「旅順博物館藏殷墟甲骨文的整理與研究」一個重大成果是將發現的34個新字、新字形全部考釋出來。「甲骨中一個字可能有不同的字形,考釋一個新字要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是從形、音、意;二是結合上下文和新字所處的位置;三是根據甲骨的語法,判斷新字的詞性。」在宋鎮豪看來,從這三個方面入手,加上多年的積累經驗,破解新字並不像大家想像的那麼難。

宋鎮豪也是研究商史的大家,他告訴記者,本次新字不僅大大豐富了甲骨文的字型檔,而且隨著新字考釋出來,澄清了一些歷史疑問。「比如考釋出來的新字里,記載著兩種刑法,一種是割耳朵,一種是割鼻子,正好和《尚書》記載的『五刑』中的兩種吻合。像割耳朵的這種刑罰,清代學者孫詒讓認為尚書文獻記載是個誤字,現在看來文獻記載是對的。」

夏商統治者的田獵,並非純為「淫逸康樂」,還有祭政和擴充肉類食品來源等方面的需要。田獵前,商王也都是要占卜。在旅博館藏甲骨中有一塊大龜甲,上面刻著300個字卜辭記載的就是王的「田獵」,上面有很多地名。「根據當時車行一天60里和步行30里,就可以推算出來田獵所到之處與王邑之間的距離。」

殷商的卜辭中,多有對氣象的占卜。宋鎮豪說,本次還在發現了從5月到11月曆時超過200天的與曆法有關的卜辭,這對考察商朝的天文曆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研究數據。

此外,這次研究還發現了一些人名。「殷商人起名字和我們現在是不同的,他們有的是根據出生的時日,比如上甲微、武丁,有的是根據氏族的名字加一點自己個性化的東西,所以這類人名隨著人的死亡往往會在甲骨文中消失。」

「我們現在就非常想知道商人的思想、觀念,生活的場景,文化擴展的路徑……」雖然隨著甲骨學研究的深入,殷商從最初的大致輪廓到現在的日漸清晰,但宋鎮豪坦承,我們無法真正回到古人的世界,只能體味遠去世界傳遞而出的歷史文化韻味。


蔡哲茂:

研究甲骨只有一條路老老實實走

蔡哲茂是台灣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前後考釋破解了二三十個甲骨文字,這是一筆令他自豪的成果,畢竟有些學者終其一生都沒能考釋出一個字。

對有的「民間科學家」號稱能破解出兩三千字,蔡哲茂很不以為然。在他看來,破解過程不是猜謎,看著像什麼就往什麼上靠。考釋,只有一條路老老實實地走。羅振玉曾提出一個破解的倒推方法:從許慎的說文解字開始,再到西周的金文,最後推到甲骨文。戰國時期簡帛的發現也提供了新的研究路徑。「研究甲骨文的人要通訓詁學、聲韻學、文字學、金文等。」

蔡哲茂的老師金祥恆是研究甲骨大家董作賓的嫡傳弟子。蔡哲茂說,與甲骨文研究的前輩相比,他們的研究在一步步深入。比如,伊尹是輔佐商王成湯立國的歷史名相。他曾經在夏卧底多年,收集到很多「情報」,而他很多信息來源竟由夏最後一代王「桀」的寵妃「妹喜」提供。

甲骨文中「妹喜」的妹字就是蔡哲茂考釋出來的。「在夏商,女人名字姓放在後面,妹喜就是姓喜名妹。」蔡哲茂考釋認為,夏滅亡後,伊尹和妹喜成婚,後代形成「黃族」大族,後來卜辭中多次出現的「黃多子」就是指伊尹的後代。

有意思的是考釋甲骨文也能找到現代稱謂的源頭。在甲骨文中有一個「兩手抓一隻烏龜」的字形,在所見卜辭中,伊尹的「伊」後面就跟著這個字。經過蔡哲茂考釋,這個字就是「舅」。在上古音里,龜和舅都屬於群母幽部。「在古代,結婚的男女雙方稱彼此的父母為舅姑,後來,女方的哥哥也被稱為『舅』,這也是後來『舅哥』的由來」。蔡哲茂也由此考釋出,伊尹應該是將自己的妹妹或者女兒嫁給了成湯。

一個新字的考釋還可以窺見殷商當時的俗尚。蔡哲茂用他前兩年破解的甲骨文「隱」舉例說,在殷商男性奴隸被稱為「臣」,女性奴隸稱為「妾」,他們不僅承擔當時殷商的苦活累活,還要在商人的各類祭政中充當人牲,這種血腥的死亡讓奴隸時有逃亡,當時還有專門抓逃跑奴隸的人。「卜辭里就有問:逃跑的臣、妾能不能抓回來;抓回來的奴隸要被鋸掉腿,被鋸掉腿的奴隸能不能活。」


劉釗:

甲骨文研究日趨精密化

甲骨文研究中有「南裘北李」說法,南就是指復旦大學的裘錫圭先生,可謂是破解高手中的高手,精通古文字、考古、歷史的裘先生一生破解了上百個甲骨文字,準確率很高,經後來考古、金文新發現互證,往往證明裘錫圭的考釋是對的。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劉釗受裘錫圭指點很多。

劉釗告訴記者,現在甲骨文的研究和裘先生那些老一輩的甲骨文研究者相比,現在的甲骨研究日趨精密化,對甲骨材料本身的研究比以前也有著長足的發展。「以前的研究基本是粗獷式的,加上傳播有限,每個研究者只能看見自己能收集到的資料。現在,各種著錄信息、流傳情況、以前的各種考釋意見都會被完整整理出來,形成一個非常完整的信息包,而這些對甲骨的考釋會起到一個關鍵的作用。」

雖然甲骨文已經是一個較為嚴密的文字系統,但也保留著原始的孑遺和痕迹。「比如說,甲骨文的一個字在不同的類組裡常常會有不同的寫法,以前會認為是不同的字。在不同的類組裡,表示一個詞也會不一樣。其中一個原因是不同貞人在刻寫時,有時多一筆有時少一筆,同時也說明甲骨的語言文字處於變化的過程中。」劉釗說。

我們都玩過拼圖遊戲,綴合就是將破碎的甲骨拼合出原來完整的樣態,這也是甲骨文研究領域的一項必修的「武功」。劉釗說,學界曾經利用計算機進行綴合,但因為情況太過複雜,效果並不理想。不過劉釗認為,這仍然是未來的方向。「過去一塊甲骨片只拍正面,後來研究者意識到反面也有研究的價值。現在,給甲骨拍照時,出現了拍十個面的細緻程度,正反兩面,每一個面連四個甲骨的邊緣都要拍到,為研究者提供了更多的信息。」

劉釗說,商代有很多文體,甲骨文只是占卜和祭祀用的一種文體,是記事刻辭,但是透露出的一些細節仍然可以反映出當時的環境、氣候等。比如,卜辭中出現有「象」、商王會每天進行田獵,田獵上來的飛禽走獸都有,這說明當時的殷商所在的環境一定是植被茂盛、氣候溫熱。

甲骨學在國際上是一門顯學,日本、俄羅斯、美國、法國都有學者研究,但海外近年來的研究也呈現衰落,接班人處於青黃不接,這樣反映出甲骨文研究的「高冷」。


2014.10.21


轉載自:大連日報 秦玉

推薦閱讀:

破解《易隱》(4)
1000隻雞試百次 破解百年香滷雞
破解遊戲或軟體是個什麼樣的體驗?
太玄數破解
生肖相衝破解大法

TAG:甲骨文 | 破解 | 高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