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與知識分子群體

朱永嘉:劉邦與知識分子群體

2013年05月09日11:26  新浪歷史    

  劉邦(公元前256-公元前195),公元前202年2月,劉邦於泛水之陽即皇帝位,定都長安,史稱西漢。

導語

在中國歷史上,凡屬分裂鼎足時期,都曾出現過這種狀況,在這個紛爭的過程中,誰能集中知識分子的智慧,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誰往往就會是最終的勝利者。在這個問題上項羽不如劉邦。

作者簡介

朱永嘉,歷史學者,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明史研究專家。

  秦漢之際,楚漢相爭的過程中,在劉邦身邊彙集著一批知識分子,他們有的是劉邦在沛縣起事不久就參預其事的,如蕭何與曹參,有的是在劉邦行軍過程中,陸續來到劉邦身邊的,如酈食其、陸賈、叔孫通,有的是在項羽那裡不得志,然後轉而投奔劉邦而來的,如韓信與陳平。其中有的人是文武雙全,如韓信與曹參,而大部分是出謀劃策和遊說之士,用現在的話說,他們既當參謀,又當外交使節,縱橫捭闔於各國之間。春秋末與戰國時期,士大夫這個階層崛起,他們都有周遊列國,在列國兼并戰爭中尋找自己大展宏圖的機會。

  孔夫子與孟子都曾經周遊列國,那時的知識分子對國家的認同和歸屬感不是很強,換一句話說,那個時期君擇臣,臣亦擇君,統一國家沒有最終形成,各方都有一個選擇的自由。在中國歷史上,凡屬分裂鼎足時期,都曾出現過這種狀況,在這個紛爭的過程中,誰能集中知識分子的智慧,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誰往往就會是最終的勝利者。在這個問題上項羽不如劉邦,曾經是自己身邊的人不能重用,結果跑到對方那裡去,卻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並且給了自己致命一擊,如陳平與韓信便是。誰能禮賢下士,廣納各方建議,誰就能讓這些士子忠心耿耿為他服務,田橫與五百壯士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趙王敖的郎中田叔、孟舒等也屬於這類例子。士子為人還得有一點氣節,不能有奶便是娘,唯有如此,君臣之間才能建立比較牢固的相互關係,才能患難與共,不為一時一事之得勢而左右搖擺。當然,這一點也是相對的,有時它也會隨著根本利益關係的變化而發生變化,其變化也是因人因時因事而異的。知識分子的作用,說到底是一個智庫的作用,也就是信息量的佔有與處置的能力。還有就是調節人際關係上,宣傳和組織的能力。這兩方面的能力協調得好,就能在矛盾衝突和鬥爭中,為當局者爭取更多的有利條件,為挽回敗局,為贏得勝利取得更多的機會。

  有了對劉邦與其知識分子群體相互關係的基本概念,我們再來分析幾個具體案例,從哲學上講我們便能從個別中看到一般,而不是就事論事了。

  先說酈食其,毛澤東在一九六二年的七千人大會上講霸王別姬那個故事,就提到了劉邦與酈食其的關係。《漢書·酈食其傳》云:

  酈食其,陳留高陽人也。好讀書,家貧落魄,無衣食業。為里監門,然吏縣中賢豪不敢役,皆謂之狂生。

  酈食其見劉邦的情況前已言及,他為劉邦進軍咸陽提出了先取陳留的建議。其傳云:

  問曰:"計安出?"食其曰:"足下起瓦合之卒,收散亂之兵,不滿萬人,欲以徑入強秦,此所謂探虎口者也。夫陳留,天下之沖,四通五達之郊也,今其城中又多積粟,臣知其令,今請使,令下足下。即不聽,足下舉兵攻之,臣為內應。"於是遣食其往,沛公引兵隨之,遂下陳留。號食其為廣野君。"

  又,漢三年(公元前二〇四年)秋,楚漢相持於滎陽地區,韓信方東擊齊,迫於楚軍攻勢,劉邦想退屯鞏,酈食其不贊成劉邦的想法,提出自己的建議。其傳云:

  食其因曰:"臣聞之,知天之天者,王事可成;不知天之天者,王事不可成。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夫敖倉,天下轉輸久矣,臣聞其下乃有臧粟甚多。楚人拔滎陽,不堅守敖倉,乃引而東,令適卒分守成皋,此乃天所以資漢。方今楚易取而漢後卻,自奪便,臣竊以為過矣。且兩雄不俱立,楚、漢久相持不決,百姓騷動,海內搖蕩,農夫釋耒,紅女下機,天下之心未有所定也。願足下急復進兵,收取滎陽,據敖庾之粟,塞成皋之險,杜太行之道,距飛狐之口,守白馬之津,以示諸侯形制之勢,則天下知所歸矣。方今燕、趙已定,唯齊未下。今田廣據千里之齊,田間將二十萬之眾軍於歷城,諸田宗強,負海岱,阻河濟,南近楚,齊人多變詐,足下雖遣數十萬師,未可以歲月破也。臣請得奉明詔說齊王使為漢而稱東藩。"上曰:"善。"

  這一段文字歸納起來,酈食其的建議無非兩條,一條是抓住敖倉,保障軍隊的糧食供給,另一條是遊說齊王稱東藩。這兩條建議劉邦都採納了,酈食其到齊國作說客,使齊田廣罷守兵與漢講和,結果韓信乘虛而入,酈食其因此被齊人所烹,劉邦也感到愧對酈食其,為表達歉疚之意,封其子為高梁侯。

  再說張良,是韓國貴族家庭出身,良家僮三百人,悉以家財求客刺秦王,張良與刺客在博浪沙誤中秦王之副車,以後逃亡在下邳,從黃石公學《太公兵法》。劉邦將數千人略地下邳,張良遂從劉邦為謀士。到了咸陽以後,是張良勸劉邦不要留居秦宮室,否則的話劉邦便進入迷宮了。鴻門宴的整個過程,是張良為劉邦具體策劃如何應對項羽的,劉邦封漢王,也是張良通過項伯說定的。在前往漢中的路上,是張良勸劉邦明燒棧道,以麻痹項羽對劉邦要還關中的警惕,然後乘項羽忙著討伐齊國時,讓劉邦有機會暗度陳倉以進入關中地區。劉邦穩定關中地區以後,還是張良遺項羽書曰:"漢王失職,欲得關中,如約即止,不敢東。"這樣使項羽全力去討伐齊國,劉邦得以鞏固和穩定對關中的統治,並乘虛率諸侯軍直搗彭城。劉邦在彭城兵敗後退到滎陽、成皋一線,準備放棄關東地區,張良向劉邦建議:"九江王(英)布,楚梟將,與項王有隙;彭越與齊王田榮反梁地;此兩人可急使。而漢王之將,獨韓信可屬大事,當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則楚可破也。"(《漢書·張良傳》)換句話說,一是搞統一戰線,分化對方的力量,做彭越和英布的工作,讓他們周旋於楚的後方;同時啟用韓信,向燕趙發展,討伐齊國,對楚形成迂迴之勢 。劉邦是依照這個策劃打敗項羽的。在處理劉邦集團內部關係上,張良亦出了好主意,如韓信要封假齊王,劉邦發怒,是張良提醒劉邦,這時你對韓信不可能有任何制約,不如順其所好,封韓信為齊王,最後以張良為使節去封韓信為齊王,促使韓信從背後出兵兩面夾攻項羽。劉邦追擊項羽,諸侯軍不至,劉邦不得不退守固陵時,還是問張良怎麼辦,《漢書·高帝紀》載:

  良對曰:"楚兵且破,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君王能與共天下,可立致也。齊王信之立,非君王意,信亦不自堅。彭越本定梁地,始,君王以魏豹故,拜越為相國。今豹死,越亦望王,而君王不早定。今能取睢陽以北至穀城皆以王彭越,從陳以東傅海與齊王信,信家在楚,其意欲復得故邑。能出捐此地以許兩人,使各自為戰,則楚易散也。"

  劉邦接受了張良的建議,才有了垓下之戰的勝利。打敗項羽以後論功行賞時,內部矛盾凸顯,前面講過的雍齒封侯的主意也是張良出的,劉邦接受了,很快穩定住了功臣宿將之心。劉邦能用張良,大受其益。

  再說陳平,《漢書·陳平傳》稱其:"少時家貧,好讀書,治黃帝、老子之術。"陳平這個人長得高大英俊,"平為人長大美色",但不好生產勞動,好管閑事,"里中社,平為宰,分肉甚均。里父老曰:"善,陳孺子之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此肉矣!""宰,切割的意思,指里社集會時,殺豬後由陳平把肉平均分給各家,分得大家都滿意,他心目中宰割天下,也就是這樣,可見其早年便有大志。後投奔項羽,被封為信武君,為殷地之都尉,不久殷為漢陷,平懼誅,亡奔漢,因魏無知而見劉邦。劉邦也拜平為都尉,使參乘,典護軍,引起劉邦周邊人的不滿,周勃和灌嬰對劉邦提意見,《漢書·陳平傳》載:

  絳、灌等或讒平曰:"平雖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聞平居家時盜其嫂;事魏王不容,亡而歸楚;歸楚不中,又亡歸漢。今大王尊官之,令護軍。臣聞平使諸將,金多者得善處,金少者得惡處。平,反覆亂臣也,願王察之。"漢王疑之,以讓無知,問曰:"有之乎?"無知曰:"有。"漢王曰:"公言其賢人何也?"對曰:"臣之所言者,能也;陛下所問者,行也。今有尾生、孝已之行,而無益於勝敗之數,陛下何暇用之乎?今楚、漢相距,臣進奇謀之士,顧其計誠足以利國家耳。盜嫂、受金又安足疑乎?"漢王召平而問曰:"吾聞先生事魏不遂,事楚而去,今又從吾游,信者固多心乎?"平曰:"臣事魏王,魏王不能用臣說,故去事項王。項王不信人,其所任愛,非諸項即妻之昆弟,雖有奇士不能用。臣居楚,聞漢王之能用人,故歸大王。臝身來,不受金無以為資。誠臣計畫有可采者,願大王用之;使無可用者,大王所賜金具在,請封輸官,得請骸骨。"漢王乃謝,厚賜,拜以為護軍中尉,盡護諸將。諸將乃不敢復言。

  後來陳平提了一個如何離間項羽與其諸臣之間關係的計謀,其云:"彼項王骨鯁之臣亞父、鍾離眜、龍且、周殷之屬,不過數人耳。大王能出捐數萬斤金,行反間,間其君臣,以疑其心,項王為人意忌信讒,必內相誅。漢因舉兵而攻之,破楚必矣。"劉邦接受了這個建議,其挑撥項羽和范增關係的經過已見前言,看來陳平的離間計是收到了效果的。又如劉邦被圍在滎陽時,聽從陳平建議,"夜出女子二千人滎陽東門,楚因擊之,平乃與漢王從城西門出去,遂入關,收聚兵而復東。"又如韓信請封假齊王時,陳平與張良一起提醒劉邦。還有漢六年(公元前二〇一年),抓韓信的辦法是陳平提的,通過偽游雲夢,會諸侯於陳,乘韓信郊迎時將其抓捕。《漢書·陳平傳》稱:"平自初從,至天下定後,常以護軍中尉從擊臧荼、陳豨、黥布。凡六齣奇計。"可見用人,要用其長,不能見其短而忽視其長,對人才要有包容之心,能用則勝,功夫要放在用上。

  從酈食其、張良、陳平這一類人物的經歷,可知他們的長處在於謀略。從思想體系上講,張良是隨黃石公讀《太公兵法》,陳平是治黃帝、老子之術。《老子》這部書實際上是一部兵書。酈食其以儒生稱,講的也是計謀。還有另一類人物,其長處在觀念,如陸賈與叔孫通那樣的知識分子。陸賈這人,一方面是一個說客,《漢書·陸賈傳》稱其為楚人,"以客從高祖定天下,名有口辯,居左右,常使諸侯。"使南越遊說其王尉佗稱臣奉漢約,漢封尉佗為南越王。另一方面,"賈時時前說稱《詩》、《書》。高帝罵之曰:"乃公居馬上得之,安事《詩》、《書》!"賈曰:"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乎?""最終,"謂賈曰:"試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及古成敗之國。"賈凡著十二篇。每奏一篇,高帝未嘗不稱善,左右呼萬歲,稱其書曰《新語》。"這十二篇是敘述秦漢得失的奏章,認為朝代的更替"非天所為",立國"必得立於民",提出與民休息的主張。這實際上是幫助劉邦總結秦漢之所以交替的歷史經驗。

  叔孫通本來是秦國的文學博士,標準的儒家,看到秦二世昏聵,乃亡命至薛,曾從項梁與項羽。漢二年(公元前二〇五年)劉邦入彭城,叔孫通與弟子百餘人降漢,劉邦拜其為博士。劉邦打敗項羽被尊奉為帝以後,《漢書·叔孫通傳》稱:

  高帝悉去秦儀法,為簡易。群臣飲爭功,醉或妄呼,拔劍擊柱,上患之。通知上益厭之,說上曰:"夫儒者難與進取,可與守成。臣願徴魯諸生,與臣弟子共起朝儀。"高帝曰:"得無難乎?"通曰:"五帝異樂,三王不同禮。禮者,因時世人情為之節文者也。故夏、殷、周禮所因損益可知者,謂不相復也。臣願頗采古禮與秦儀雜就之。"上曰:"可試為之,令易知,度吾所能行為之。"

  於是通使征魯諸生三十餘人。魯有兩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腴親貴。今天下初定,死者未葬,傷者未起,又欲起禮樂。禮樂所由起,百年積德而後可興也。吾不忍為公所為。公所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毋污我!"通笑曰:"若真鄙儒,不知時變。"遂與所徴三十人西,及上左右為學者與其弟子百餘人為綿蕞野外。習之月余,通曰:"上可試觀。"上使行禮,曰:"吾能為此。"乃令群臣習肄,會十月。

  漢七年,長樂宮成,諸侯群臣朝十月。儀:先平明,謁者治禮,引以次入殿門。廷中陳車騎戍卒衛官,設兵,張旗志。傳曰"趨。"殿下郎中俠陛,陛數百人。功臣、列侯、諸將軍、軍吏以次陳西方,東鄉;文官丞相以下陳東方,西鄉。大行設九賓,臚句傳。於是皇帝輦出房,百官執戟傳警,引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賀。自諸侯王以下莫不震恐肅敬。至禮畢,盡伏,置法酒。諸侍坐殿下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壽。觴九行,謁者言"罷酒"。御史執法舉不如儀者輒引去。竟朝置酒,無敢讙嘩失禮者。於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為皇帝之貴也!"拜通為奉常,賜金五百斤。通因進曰:"諸弟子儒生隨臣久矣,與共為儀,願陛下官之。"高帝悉以為郎。通出,皆以五百金賜諸生。諸生乃喜曰:"叔孫生聖人,知當世務。"

  這幾大段話講的是十月朝會的禮儀狀況,那是莊嚴肅穆,上下之間等級分明,尊卑秩序井然,唯其如此才能顯示帝王的威嚴,所以劉邦會高興地說:"吾乃今日知為皇帝之貴也!"這尊貴的地位要靠禮儀制度方能顯示。從思想觀念上講,只有儒家講的三綱五常倫理關係,才能為這種尊卑等級關係提供理論基礎。中國歷史上的皇朝穩定時期,儒家思想總是處於統治地位,在分裂時期,諸子百家的學說才能佔得上風,這也是時勢的需要。

  為什麼要在十月初一舉行朝會呢?因為漢初沿用秦歷,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頒行的顓頊歷,以孟冬十月,即農曆的十月為歲首。統一曆法,與政令的統一相聯繫,這個曆法是陰陽曆,一個回歸年是三百六十五日,一年十二個月,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每月的朔望日要與月相相合,十二個月加起來為三百五十四日,比一個回歸年少十日二十一小時,為了彌補這一缺陷,每隔二三年要加一個閏月,每年秋冬之交皇帝要把第二年的曆書頒給諸侯,故秦以亥為歲首,所以要在十月初一日舉行朝會,迎接新的一年到來,所以要舉行大規模朝儀。我引用這些內容,主要是用來說明王朝統治穩定以後,等級關係的尊卑要靠禮儀制度來顯示。

  從劉邦身邊的知識分子群體來分析,前一類知識分子的謀略遊說是為劉邦馬上得天下,後一類以陸賈、叔孫通為代表的儒生講的是如何下馬治理天下,即需要總結歷史經驗,講文治,講禮儀,那才能顯示並保持上下尊卑的等級關係。兩類知識分子都是為了適應不同時期的不同需要。劉邦之所以讓叔孫通為太子太傅,也是時事的需要,馬上的紛爭逐漸告一段落,今後凸顯的是如何穩定社會秩序的問題,所以需要《詩》、《書》這一類儒家經典。當然這個轉變不是一下子完成的,社會轉型有一個過程,意識形態的轉型也有一個過程,這到漢武帝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才最後定型。任何歷史時期,無論分裂的時期,還是統一的時期,任何統治集團都需要有自己的思考,也就是智庫,而這個智庫的類型,思想的再生產,也總是隨著時代而不斷變化的。這就是當世之務。

  來源:人文與社會網


推薦閱讀:

劉邦成功的用人智慧
無賴劉邦為何會成為領袖
秦末,有這麼個大忽悠,把項羽、劉邦等英雄全給忽悠了
劉邦與叔孫通
劉邦罕見挂帥,稀少有的指戰資料證明高祖非草包

TAG:知識 | 群體 | 知識分子 | 劉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