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黃柏霖警官講因果 二、禍福無門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 何處染塵埃

願定靜工作室的原創視頻和精選圖文

能給朋友帶來快樂吉祥,健康幸福。

 黃柏霖警官講因果

  二、禍福無門

  第二個就是禍福沒有定門,到底這個災禍是誰給我們的,這個福報是誰給我們的,難到是巧合運氣好嗎,還是天官賜福呢。在《太上感應篇彙編》裡面有這一段經文,「小曰吉凶,大曰禍福」。無門,就是你要吉凶,你要災禍,你要福報,它沒有固定的門,無門,無定門。自召,你自作自受。我剛才講因果是自作自受,你不做就不受。你開車經過紅綠燈,你明明看到警察,你就闖過去,警察把你攔下來,那給你開張紅單,你就要交錢啦。我曾經拿台灣一個笑話,南部就比較不像台灣的北部比較守交通規矩,他就闖紅燈啊,那警察站在旁邊,那個人就闖紅燈闖過去,那警察攔下來就開單子啊,警察就問騎機車的那個人,你沒看到我站在這裡嗎?他說你沒有看到紅綠燈嗎?那個騎機車的說,不是我,不是我沒有看到紅綠燈,是我沒有看到你站在這裡。他闖紅燈以後就開個單子。那就是因果啦,所以是自作自受。

  「天地無私,因物付物」,你做什麼它給你什麼,這就是牛頓定律。你從牆壁上把它打30磅的力量下去,你痛也是30磅反彈回來的那個力量,那30磅反彈回來的力量,那個力量就是如是因如是果,這個叫做因物付物。你做什麼它回報你什麼。你對父母不孝,你將來的子孫對你不孝,這叫「因物付物,福之禍之」。「本無一定之門」,所以誰在決定這個門,就是你的心門,「聽招致以為報應,惟在人心自召耳」。所以是你自己去召感的。

   這個吉凶禍福不定門。我跟各位解釋台灣有一個故事。有一個企業家他是單親家庭,我們台灣叫單親家庭就是他離過婚了,那麼他有一個女兒,他交際應酬非常的多,有時候交際應酬難免會逢場作戲,會交交女朋友啊,那就到卡拉OK去叫小姐坐台呀,那坐台以後當然就會造業啦。他就這樣不斷這樣常常去做,有一天,他已點了坐台小姐,結果出來一個小姐剛好在他見到的那一剎那,巧遇了他的逃家的女兒,他的女兒是離家出走的一個國中的學生。因為在家裡得不到這個溫暖,她離家出走,就在外面跟一些不良少年混在一起。就她當時,她父親看到她在現場的時候呢,她父親非常慚愧而且沒有辦法接受的眼神看著他女兒,兩個父女在現場尷尬的非常的久。後來只好假裝跟女兒呢離開現場,很尷尬的這種事情就發生了。這個就是什麼?這個就是說,你認為這個巧遇是天地間什麼力量在推它呢?當然是因果,所以剛才跟各位講說呢,因果不空自作自受,不作不受。

   那《太上感應篇》有說啦,它說,「然人一念未起時,此心湛然,如同虛空,何有善惡?只因此念纔動,所向好事是善,所向壞事為惡。其先不過起一念,行一事。及後日積月累,遂有善人惡人之別。而得禍得福,悉決於起念之時矣」。世間為什麼會有善人,為什麼會有惡人,那他剛起那一念起來,那一念起來以後,那個一念向善他就變成善人了,那一念起惡了,它就變惡事了,所以召禍召福都是唯心自召。

我現在先解釋為什麼會召禍,就是說禍福沒有定門,那怎麼召禍呢?你自己去召來。這個故事叫《叔叔變狼人暴斃》。這是活生生的現代報應。發生在二00九年的六月,有一位黃姓男子,五十歲左右,住在台灣的嘉義,他向他女朋友的女兒借兩萬塊台幣,兩個人約好在嘉義縣的。台灣嘉義縣的某一個汽車旅館交款。借錢就借錢為什麼要在旅館交錢呢,咖啡廳也可以啊,路邊也可以啊,他這個居心不良。這個黃某涉嫌性侵女子得逞。女子離開以後呢,旅館人員發現黃某暴斃在浴缸內,沒有外傷,死因成謎。他仰臥在浴缸裡面,微弱的氣息,趕快叫救護車送到醫院就死亡了。那麼警方調查這個五十歲的黃姓男子他離婚了,他是打臨工為生,他認識了一個寡婦,那個寡婦是已經守寡十年了。他跟她認識三年,我們中國傳統文化裡面,對寡婦特別的尊重,特別的器重,認為寡婦守寡是一個節操,所謂的烈女不事二夫。那像這種《太上感應篇彙編》裡面對這一塊特別保護而且特別忌諱,會召天怒人怨,那她的丈夫在幽冥界也會非常的痛苦。所以這個黃姓的工人他認識的這位寡婦的女兒,二十五歲,姓李。她那個女兒平常都稱他為叔叔,結果他竟然,借了兩萬塊,竟然膽敢在飯店給她性侵她的女兒。

   那麼這個可以叫說什麼,我們講說禽獸不如。禽獸不如那你就沒有資格做人。那上天有司過之神就會奪紀奪算,所以這個在《太上感應篇》裡面叫「凌孤逼寡」,「凌孤」就是你欺負她的小孩,你欺負她的女兒,這叫凌孤。「逼寡」就是逼迫寡婦。所以《太上感應篇》說,「凡人有過,大則奪紀小則奪算」,「算」是扣你百天的壽命,「紀」就是把你一次十二年砍下來,你本來應該活七十歲,當給你砍十二年了,你就剩下五十八歲,再砍十二年,再砍十二年,命就沒有了。所以「天地有司過之神,司命隨其輕重,奪其紀算」。那麼這個黃先生他可能到飯店的時候呢,他也沒有想到他就會死,所以這個叫做什麼?不信因果怎麼死的他都不知道。那《地藏菩薩本願經》有跟我們講,它說「無常大鬼不期而到」。它那個脖子瘀青是有原因的,等一下我就會跟各位解釋。 

   所以眾生沒有學佛,他認為這個世間有常有樂有我有淨,所以做人,如果你不明白因果,不懂得聖賢的道理,那麼我們講說今日不知明日事,今生不知來生事。那我在學佛的過程裡面,我很喜歡這首詩來跟各位分享。這首詩呢,是古代一個禪師所寫的,讓你去觀照這個生命的無常。人命就在呼吸間而已,所以要把握當下。像各位今天能夠把握當下在這個四川有一億的人口,那今天各位來這邊可以聽到這個因果講座,就落下善的種子在裡面,一個成佛的種子在阿賴耶識裡面了,你就知道說原來這個世界是有善因善果,有惡因惡果,那你這樣為人宣說,這個在《無量壽經》裡面講叫,「勸進行者」,「讀誦大乘勸進行者」。你就可以去行菩薩道,去幫助別人講因果給人家聽。那就是法布施啦,法布施得聰明智慧,得智慧的能量。這首詩是這樣子,它說:「一盞孤燈照夜台,上床脫了襪和鞋,半夜三更隨夢去,不知明日來不來」。所以有時候想一想生命真的是很無常,你不說這麼說,這個一息不過來,這個生命就結束了,所以晚上我們有時候去睡覺,照一盞孤燈就是床頭一盞孤燈,有些人就是這樣躺在那裡他就往生了。所以剛才那個黃先生他就是不明白因果道理,所以那個災禍來臨他事先都沒有警覺,還是要老實修行好。所以王君義居士說呢:「莫戀他鄉忘故鄉,快些警覺備資糧」。我們現在是在累積這個善根福德資糧。「莫戀他鄉」我們現在是在他鄉做客,我們現在是到地球來,到中國來,來人間來輪回,我們隨著業力來,我們來這邊受報。但是這不是我們真正的家鄉。這個叫做「莫戀他鄉忘故鄉」。故鄉是什麼呢?我們本有的極樂世界,本有的,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所以它是「莫戀他鄉忘故鄉,快些警覺備資糧」。

   「莫待閻君傳書信」,你不要等到閻王寄信給你。《感應篇》裡面也有這樣的故事啊。有一個老人家閻王招見啦,他就在問閻王啦,他說:閻王,閻王,你怎麼都沒有告訴我,就把我調來了呢?閻君就講,有啊,我寄三封信給你啊,你那個眼睛看不到啦,視力衰退了,那就是第一封信啦。那第二封信呢?你的腳不能走路了,我就第二封信寄給你啦。那第三封信呢?你行動不便,生病來臨了,你沒有警覺啊。

   我以前助念一個師姐,叫蘇師姐。她也是很熱心在學佛,但是就是沒有悟,她說她不喜歡念佛,那這個閻王三封信寄來的時候呢,第一封到的時候呢,她早期因為丈夫早亡,她就辛辛苦苦培養兩個小孩長大,那事業有成,都有孝順她。然後,她就把這個小孩子照顧成人以後,小孩子事業有成,就孝順她以後,她過得一個很安穩的生活,那她有發心去學佛修行去幫助他人,但是呢她就是沒有真正去觀照這個,我剛才講的,諸行無常,諸法無我,諸受是苦,涅槃寂靜。她沒有看到這個,也就是說她沒有悟,這個生死心不夠切,我們印光大師說呢,那個厭離娑婆的心不夠切,那心求極樂的心不夠殷切,印光大師所講這個,說六道輪回就像糞坑裡面的那個蛆一樣,我們自得其樂,以為是很快樂了,印光大師說就像糞坑裡面的蛆。這是真的啊,你等到果報來臨的時候你就知道啦,你到三惡道去你就知道啦,原來它真的是蛆啊。

   所以這個蘇師姐當時閻王第一封信寄來的時候呢他沒有警覺,她就叫大家去誦《地藏經》,我就帶大家去共修《地藏經》。那共修《地藏經》以後呢,她聽得很歡喜,那我就告訴那個師姐說呢,說:師姐啊,你現在呢就不要再跑外面啦,你就專心,一心念佛,早上你就做早課完了以後呢,你就聽師父開示。我說:你就聽你的師父的開示也沒有關係,那下午也是一樣這樣的功課。她就沒有聽。結果隔沒多久,她家裡人通知我到醫院去關懷。到醫院去的時候呢,我看她,她胃大量的出血。她本來平常打扮得很光鮮亮麗,頭髮梳得很整齊,衣服穿得還不錯,看起來就像一個菩薩。可是,那一剎那,看到,我就嚇了一跳,我在醫院當場見到她的時候呢,三個護士抓她,那醫生在旁邊扶著她。她就在我面前,整個胃出血,從嘴巴這樣子整個血都噴出去,像水籠頭這樣噴出去,我自己都嚇到了。所以那一剎那的時候呢,我不曉怎麼去安慰她,我只有跟她講說:蘇師姐你心要定下來,你要定下來,不能夠亂,不能夠亂。我說:這個時候你要念「觀世音菩薩」聖號。我說:你要觀想,觀想阿彌陀佛,觀想觀世音菩薩,你心不能亂。我跟你講她心已經亂掉了,她整個血噴出來以後,她整個人都嚇呆了。這叫什麼,這是剛才我講「一盞孤燈照夜台,上床脫了襪和鞋,半夜三更隨夢去」,原來是大夢一場。結果她要送去手術房,她那個媳婦本生智慧也沒有開,我在旁邊給她安慰,我要勸她一心念佛,只想念阿彌陀佛就好,其它不要去想啦。她媳婦跟她講說,用台灣話講嘛:阿母啊,我們要跟他拼一下。翻譯成國語就是說,阿母就是媽媽,就說:媽媽,我們要跟他拼一下。你跟誰拼啊,跟閻王拼啦,對不對,當然是拼不過閻王啦,隨你的惡業力。結果她送去手術房以後,再出來的時候呢,就在加護病房裡面,我去看她。我去看她,我走一圈,我找不到蘇師姐在哪個病床,為什麼?因為披頭散髮,然後嘴巴插管。我一直找找找,後來找到她媳婦,我就問:那你媽媽是哪一位病人啦?她說就是她啊。你媽怎麼變成這個樣子啦?我就跟她講說,我說:蘇菩薩,我是黃警官來看你啦。她一激動呢,一口血當場噴出來,她一定說,你趕快來救我啊,你趕快來救我啊。

以前我有講兩位師姐都在學佛,我也常常勸她,我說師姐你要去度你媽媽念佛啊。很多老菩薩在這邊,很好,念佛是最好,等一下會講,念佛是治眾生的苦最好的根本,最大的功德。結果,那個兩個師姐,我就教她說,你要度你媽媽念佛,老人家最適合念佛,她心就容易定下來,當念到後來,把六根對六塵全部轉成阿彌陀佛,她把一切善的跟惡的全部轉成阿彌陀佛,最後她煩惱的習氣伏住了,她就功夫成片,她碰到順的境界,逆的境界她習氣不現行,她雖然沒有斷無明,沒有斷煩惱,可她習氣不現前,什麼叫做不現行,它不會發作。碰到好的,她不會說,這個我要我喜歡,不會,碰到不要,不順她的,她不會馬上生氣,她功夫已經伏住了,她習氣不現行。她念佛功夫把她的習氣伏住了,雖然沒有斷,沒有斷這個無明,但是她可以帶著這個業力,帶業往生,帶前業不是帶現在的業。這就是念佛功夫。你從這個地方拿到西方的門票,入場券,就是功夫成片,如果你現在你習氣還是沒有斷,你也伏不住,雖然你手上念佛,可是你遇到順境馬上就起貪了,遇到逆的境界馬上就起嗔了,那不行,你功夫還沒有到。

那這兩個師姐我就勸她說,你要度你媽媽,她也有跟她媽媽講,她媽媽說你們先念好啦,以後我老了再來念。她都老了,她自己都不承認啦。最後有一天,她媽媽被送到台北萬芳醫院,那個師姐說:黃警官你趕快來救我媽媽,你趕快來給我媽媽開示。我一去,她媽手,右手,兩個手,兩個腳全部綁起來,綁在床頭,為什麼?因為她被插管了。昏迷了,中度昏迷了。插管以後呢,因為她會掙扎,因為她的覺性會掙扎,她眼睛張不開,嘴巴不能講話,但是那個業力呢,就那個業力來的時候,你根本沒辦法作主。所以那個插管,插下去她只會喊痛,好像說趕快把它拔掉啦。她只會抗拒,她那個心已經亂掉了,正念已經沒有了,什麼叫正念?正念就是清凈心,完全沒有,所以那個時候我站在旁邊,我跟各位報告,我真的不曉得要講什麼,講不下去。為什麼?她聽不進去啊,連佛號都聽不進去啊。這叫什麼閻王的三封信,「莫待閻君傳書信,再想修行已太遲」,來不及了,沒有人身了。所以各位給自己的一個掌聲,各位有福氣在這邊念佛,聽因果。來給自己鼓勵一下。

   那我昨天聽方丈和尚講呢,這邊一個月打一個佛七,做一次「三時繫念」,還有放生,末學有帶放生會,在台北帶一個放生會。放生非常好,得健康長壽,雖然我們學佛不希望健康長壽,希望無量壽,但是在這個人世間你要行菩薩道你沒有色身不行,那淨空法師他布施呢,第一個印經,第二個他關懷病苦,醫療。他說他不存錢,我們台灣說健保,他不存錢,將來他看病,他都把看病的全部都佈施出去,以後就不會看病了。那個就是,萬佛寺這邊呢,每個月有一次的佛七,一次的三時繫念,還有一次的放生。各位要把握這個難得的因緣,修福修慧。那麼再下來就是注意自己的起心動念。《太上感應篇》裡面講,「開口曰無門,曰自召,懍懍於為人起念之時,吃緊提撕警覺。覺者,內觀洞照也。人心善惡,莫不有幾。一念內照,便知嚮往。《易》曰」。「易」就是《易經》。「幾者,動之微,吉凶之先見者也。於此覷得破,做得主,自然欲淨理純,動與吉會。若毫釐有差,天地懸隔矣」。

這一段整個在講什麼?在講起心動念。「幾者動之微」。就是你起心動念,動念你六根見六塵的時候。你心會動。比如說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講,印宗法師在講涅槃經的時候,「風在吹,幢在動」,兩個師父說,「風動」。另外一個師父說,幢動。兩個在那邊爭吵不休。六祖大師當時剛從獵人隊回來,獵人隊待了十五年回來。六祖大師在後面講了一句話,「不是風動不是幢動,仁者心動」。怎麼說呢?你只要不是心動,看得很清楚很明白啊,風在吹是自然現象,幢在飄,就是古代的叢林,很長的那個旗子,那叫幢。他說,「不是風動,不是幢動,仁者心動」。風在吹是自然現象,幢在飄也是自然現象,你看得很清楚,很明白,你心不動,那個心就是智慧,那個心就是清凈心,那個心就是念佛的心。所以我們念佛人,念到後來,外面的風在動,幢在動,我們的心就不動,那你就有功夫了,你念佛就可以得定。所以這個地方講,「幾者,動之微」。你開始動的那一剎那,你善的因緣就開始了,善人跟惡人就從那邊開始分別,那個地方動的時候呢,吉凶就已經放下去了,好的跟不好的就種下了。所以為什麼菩薩他不起心不動念,因為他有甚深禪定。所以,再來就是說,我們行善日增,「東嶽大帝訓曰,行善如春園之草,不見其長,日有所增,行惡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禍福密移,迷者罔覺。」你每天做善事,你來這邊當義工,來這邊搬磚塊,幫助清掃大地。我早上起來看到很多老菩薩在這個山坡上,在這個沿路掃地,掃樹葉,每日這樣掃,每天積福報。

以前諦閒老法師在湛山寺講經,一個老菩薩,老公拉黃包車的,家裡窮得不得了,有兩個小孩。她又不認識一個大字,聽經也聽不懂,她雖然知道供養,跟師父講:我經也聽不懂,我只會念佛,師父那我就這樣好啦,我就是清潔那個。我們講廁所,她講說:我去洗廁所。每一個人要去用的廁所,她去洗得乾乾淨淨的,打掃得乾乾淨淨的。每天就洗那個人家使用廁所的那個地方,那個糞坑洗得非常乾淨,也給師父用,也給居士用,她就是菩薩。所以她就這樣洗洗洗,有一天她要往生的時候,她跟她兒子講,她說:老媽呢,今天中午就不煮飯給你吃啦,你到隔壁阿姨那邊去吃飯,我就不煮了。結果她就在她的床鋪上盤腳而座,坐化往生。這湛山寺很有名的一個公案,諦閑老法師的徒弟。一個不認識字的老菩薩洗馬桶,洗廁所可以洗到預知時至,她念佛功夫到家了。這就是什麼?每天洗,每天洗,她自己都不知道了,「如春園之草,每天在長」,每天在長她不知道。那你造惡,每天造,每天造,你今天殺一隻雞,明天殺一隻雞,一個月殺三十隻。

我以前在講《明因果解業力,幸福美滿人生X檔案》裡面講的那個故事,「林口廚師命案」。兩個夫婦當廚師,到台灣就是外燴,外燴就是到外面婚喪喜慶的,他就帶大隊人馬去那邊煮這個飯啊,辦一百桌,五十桌的這種酒菜酒席給客人吃,每天殺,你一天要辦一百桌,要殺一百隻雞,每天殺,「磨刀之石」,每天在那邊磨刀磨刀,磨得那個石頭都沒啦。薄啦,到果報前現的時候就死掉了。那個廚師娶了第二個老婆。第一個老婆生了三個女兒。第二個老婆生了一個兒子,一出生就開始調皮搗蛋,討債報怨,大學時候就不乖,就開跑車。媽媽疼得不得了,每天在轉學,到十九歲的時候,到幾年前的時候,他爸爸和媽媽到台北參加兄弟會吃飯,喝得有點酒味了,回來睡覺,家裡住林口別墅。他跟一個姓蘇的朋友,還約幾個,他女朋友,那些酒肉朋友,講好怎麼樣去把他媽媽跟爸爸殺死,要奪那個財產。他那個兒子是獨子呢,他本來就可以好好在那邊等到繼承那個遣產呢。結果那一天,那一天他爸爸媽媽回來,他負責,那個林姓的兇嫌負責殺他的父親,那個他的朋友負責殺他的母親,從寢室殺到廚房,再倒在餐廳,他爸爸媽媽分別各被砍五十刀,頭跟腳都快砍斷了。這就是什麼?他以為在外面做外燴,殺雞殺豬的,他以為沒有事啊,他也賺了很多錢啦。賺了好幾千萬啦,「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這個是召禍。

那麼引福呢,引福我舉一個公案給各位聽。我們講說沒有定門嘛,禍福沒有定門。在清朝有一個很名叫紀曉嵐,我們清朝名人紀曉嵐寫了一個因果故事,我很喜歡引用紀曉嵐的故事跟大家分享,因為他是距離到現在不到一兩百年。

紀曉嵐的哥哥叫紀晴湖。紀晴湖就訪問一個叫做,一個眼瞎了的,魏姓的盲藝人,他在街頭演唱,那一年的過年除夕呢,家家戶戶都準備過年,他到街裡面,到城裡面去跟大家拜個早年,給大家討個喜,祈個福,就拉拉唱唱的,那麼大家就給他一點食物啦,給他一點錢啦,紅包啦,他就帶得滿滿的,拿著拐杖就跑啊,就走啊,走走走就走回家啦。走一陣的時候呢不小心踩空了,踩到那個古井掉下去了。那古井掉下去以後,他在裡面就很傷心,因為身上還有人家給他的食物和這些水果,他就靠著那個水果和食物來充飢。結果有一個屠夫叫王以勝,這個王以勝,因為過年了,等豬的需要量比較多,他就拿一條繩子綁著那頭豬帶到城裡面要去宰殺。到那個交叉路口的時候那頭豬本來要往東走,牠就往西走了,就衝過去了,那個繩子就斷掉了,斷掉了以後,那個豬就一直跑跑跑,跑到那個古井,那頭豬也掉下去了。王以勝為了追回那頭豬就用一個掛勾從古井裡面把那個豬,把牠鉤起來。那魏姓的這個盲藝人在下面:還有我,還有我啊。他就把他救起來了。救起來以後呢,這個故事就傳到紀曉嵐的哥哥紀晴湖的那邊,紀晴湖就跟他問,他說這個魏某某,你當時掉古井裡面去你在想什麼呢?它這段文,我念給各位聽,他說:我當時萬念俱空,心如死灰。我萬念俱空,我心如死灰,我當時只想到我母親,老母親臥病在床,還等著瞎兒子回來贍養,如今她連瞎兒子也都失去了,恐怕這個時候呢,已經不得了。他說,我想到這裡,我盲藝人不得已,想到這裡不由自已心潮洶湧,肝膽欲裂,痛不可忍。他當時起的念頭沒有說他怕死,他當時的念頭,沒有說趕快來救我啊,我不要死啊,他沒有,他只有念頭想要說,我老媽怎麼辦,我老媽生病在床。孝。他至孝的性德開顯出來了,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群書冶要》裡面講,真正的至孝對父母非常孝順的,它是通於神明,光於四海,諸佛菩薩都會知道,龍天護法都會知道,這叫做通於神明,它的智慧大家都很敬仰叫光明四海。所以紀晴湖就講到這裡,他說如果盲藝人當時沒有這個念頭,沒有想到說他母親餓死了怎麼辦,他若沒有這個孝的念頭,想必王以勝拴豬的那個繩子也不會斷掉。所以聽到真實的故事,我們要相信是真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所以這個就是,你看到這個故事以後,難道沒有天理嗎?難道沒有因果報應嗎?老天沒有眼嗎?老天有眼。這個就是禍福沒有定門。


推薦閱讀:

「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由是菩薩威神力故」這算不算菩薩昧了別人的因果?
既然佛不能改變因果,為什麼《金剛經》里說可以消除先世業障?
墮胎醫生有什麼果報?
【心語】人與人,因果相續,聚散隨緣。
因果律訓

TAG:因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