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汗血寶馬中心:「國禮馬」的中國生活

5月2日,在土庫曼首都阿什哈巴德國際綜合賽馬場馬術表演大樓,兩匹阿哈爾捷金馬(中國稱「汗血馬」)正在奔跑。《國際先驅導報》記者 沙達提/攝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 趙環宇 發自天津

5月12日晚,當土庫曼總統將一匹汗血馬作為「國禮」送給習近平主席時,掌聲、金鈴聲、歡呼聲響徹夜空。

這是第三匹從土庫曼千里迢迢來到中國的「國禮馬」。在此之前,已有兩匹赫赫有名的汗血寶馬分別於2002年和2006年作為「國禮」遠離故土來到中國,它們就是「阿赫達什」和「阿爾喀達葛」。

那麼,多年之後,這兩匹「國禮馬」生活得怎樣?5月10日,《國際先驅導報》記者驅車來到距北京40公里外的汗血寶馬中心,探訪兩匹「國禮馬」——阿赫達什和阿爾喀達葛的今日生活。

「填補了只能想像不能目睹的缺憾」

「阿赫達什的家族在土庫曼馬界屬名門望族,其祖先是蘇聯紅軍功勛卓著的朱可夫元帥的坐騎。」還未到達馬場,中國馬業協會理事、中牧汗血寶馬中心前總經理王玉就在車上滔滔不絕地講起兩匹馬的歷史。

12年前,也是21世紀的第一個馬年,土庫曼前總統尼亞佐夫此前送給時任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的「國禮」阿赫達什搭乘伊爾-76運輸機,經過7個多小時的飛行,來到千里之外的天津。據說,當年租用這架「專機」曾花費了70萬元。那一年,阿赫達什剛滿8歲。

四年後,尼亞佐夫訪華的同時將另一匹汗血馬——年僅5歲的阿爾喀達葛送給了胡錦濤主席。「先是從總統馬房挑選了5匹神態各異、毛色不同的汗血寶馬,代表著土庫曼的五個州。」王玉告訴《國際先驅導報》,後來中方專家按照我國人民對馬的審美觀精挑細選出了中土友誼的第二位馬使者——阿爾喀達葛。

「阿赫達什和阿爾喀達葛的到來,填補了我國人民只能想像而不能目睹汗血寶馬的缺憾。」 王玉說。

阿赫達什和阿爾喀達葛不辜負土庫曼總統和人民的重託,用汗血寶馬的魅力和方式向中國人民傳送情誼。據王玉介紹,前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和農業部、外交部、財政部、國資委等國家部委的領導,都曾先後來到馬場一睹兩匹「國禮馬」的風采。

單間「卧室」與24小時監控

中牧汗血寶馬繁育中心位於天津武清區高村鄉牛鎮。在這座佔地面積約2000畝的「家園」里,共同生活著75匹馬,包括汗血馬、阿拉伯馬、純血馬和改良馬等。

兩棟米黃色的馬廄,靜靜地坐落於一片水潭附近。「剛開始這兩座馬廄都是由散的模塊搭建而成的,是以物易物從南斯拉夫用火車運回來的。」王玉解釋道。去年經過翻新改造,加高了馬廄的高度,頂部兩邊安裝上了一排通透的玻璃窗,大大改善了通風條件。

打開馬廄的玻璃大門,一股濃濃的草料香撲面而來。左右各有一排馬舍,中間是兩米多寬的通道。每間馬舍都開有窗戶,房頂配有風扇,以增加通風、降低溫度,並安有一盞節能燈。

每匹馬都有自己的單間,從牆外面掛著的照片可以分辨出房間的「主人」。上面還列出了馬名、品種、性別、毛色、出生地以及出生年份的中英文信息,阿爾喀達葛直譯的中文名叫「靠山」,阿赫達什則意為「玉石」。

近距離一覽兩匹「國禮馬」的「卧室」,馬舍大小為4米×6米,空間要比其他的馬匹大,地面鋪著一層厚厚的墊料,米黃色的牆壁和馬廄外牆的顏色相互呼應,上方有扇窗口,角落設有水龍頭和飲水槽,用來保證馬匹有乾淨的飲用水。

走到馬廄出口處,抬頭看見一個監控探頭。「我們每個馬廄都配有2個24小時的對頭監控攝像頭,門口24小時有人值班,夜晚的巡邏更是不可少的。」馬場負責人向記者解釋說,未來已經規劃為阿赫達什和阿爾喀達葛建造屬於它們自己的馬廄。

 

專業團隊照料下的健康生活

整個馬場的飼養員團隊共有16人,其成員是來自農業院校和獸醫院的專家,他們採取科學的飼養方式照料著這兩匹「國禮馬」。寶馬的食物是東北特級牧草和從國外進口的特級苜蓿,為保證營養均衡,還要搭配胡蘿蔔、燕麥、玉米等「粗細糧」。

阿赫達什和阿爾喀達葛的生活規律:早上5:00早餐,7:00,進行訓練和自由活動,母馬和馬駒自由活動;11:00,午餐;下午繼續自由活動;17:00,晚餐;夜裡還有一頓加餐。

獸醫周師傅負責馬匹的保健工作,他告訴記者,「馬房內每月進行兩次防疫消毒,每年春秋兩個季度對每匹馬進行驅蟲,夏天會有滅蠅的工作,防止細菌滋生。定期進行護理的同時還有每年兩次的定期體檢和檢測,例如血清的檢測、傳染病的檢測,針對不同的馬匹進行不同方案的治療,這些我們都會聘請外面的專家來做。」

「阿赫達什和阿爾喀達葛一直都很健康,基本沒有生過什麼大病。我們對馬匹的身體狀況都會詳細記錄在案,每個月我們需要寫兩次總結,記錄工作流程。我們的飼養員要觀察馬匹,有些突發事件、一些不正常情況、細微的變化我們都需要及時向獸醫彙報。」馬場負責人說。

「國禮馬」也有純種後代

在馬廄前的運動場內,記者一眼就認出了傳說中的阿爾喀達葛——它的額頭有顆白色「流星」。

一直照料阿赫達什和阿爾喀達葛的兩位飼養員是郭氏兄弟,王玉形容他們是「忠誠而善馬的團隊」。「他們每天都需要運動,而且有自己的運動指標。阿爾喀達葛的精力旺盛,平時還愛吃胡蘿蔔、蘋果,糖塊更是它的最愛。」郭師傅笑著說。

相比阿爾喀達葛的活潑好動,阿赫達什顯得有些安靜內斂。它的身上已經看不見明顯的肋骨痕迹,肚子上也有了些贅肉。按人類的年齡來推算,20歲的它已經是80歲的「老年人」。剛來時它一直水土不服,食料量時多時少。後來飼養員篩選發現,它不愛吃豆類食物,之後由專家專門為它調配了食料。

由於土庫曼對馬的口頭命令和肢體語言的不同,兩匹馬剛到中國時還要學習語言。「但是馬是智商很高的動物,再加上馴馬的方式是世界通用的,所以通過不斷地調教和訓練,他們也慢慢地適應。」王玉說。

提到兩匹「國禮馬」的繁殖能力,馬場負責人笑稱還可以,「我們現在做的純種繁育比較多,今年成功配成了4匹。從目前來看阿爾喀達葛的純種後代是15匹,阿赫達什是1匹。但從雜交的角度來講,記錄就沒有那麼詳細,據估計阿爾喀達葛的後代有四五十匹,而阿赫達什則不止。」

毫無疑問,隨著新「國禮馬」的到來,作為中土兩國友誼見證的汗血寶馬在中國的土地上會一直血脈相傳,就像是中土兩國之間的情誼一樣,源遠流長。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參考消息》官方網站首頁。網址:www.cankaoxiaoxi.com >>


推薦閱讀:

中國民間失物找尋的金口訣!
中國式經典性困擾:7個女人床上的煩心事|
2017中國最美油菜花評選 | 請為自己家鄉投上一票。
中國電影多爛片,有爛觀眾助紂為虐!
中國結算:證券統一賬戶十一期間上線 分兩個階段|平台系統|結算

TAG:生活 | 中國 | 寶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