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完美愛情應該有三種成分!

愛情的三角理論,指的是愛情所包含的三種成分——親密、激情、承諾,隨著情侶關係的加深,這三種成分也會產生轉變,三角形的面積越大,說明愛情的體驗越豐富。同時,這三者也是彼此連接的,缺一不可。

從愛情的生理心理學理論來看還是主張,一旦找到了應該一心一意,從一而終,不要換來換去。愛情的生理學講到,如果你願意忍耐等待一段時間,你就會發現說其實你就會對這個人產生依賴,好象是上癮的那種感覺,彼此就會發展出很親密的關係,然後這個關係就會讓你們持續一生都願意相守在一起。

從愛情的心理學角度來看,為什麼在尋找對象上要一心一意,不要經常更換伴侶。

1986年,有一位心理學家叫史騰堡,他提出了愛情三角理論。他認為:愛情包括三種成分——親密,激情,承諾。

所謂的親密,就是與伴侶之間心理相近,彼此覺得心靈很合拍,有一種歸屬的感覺。兩個戀人覺得很談的來,心有靈犀一點通。兩個人在談一些思想、興趣、人生觀、信仰方面都很投機談的來,希望常常在一起。

在激情方面,相當於愛情發展的第二個階段——迷戀期,這個常常指男女在交往過程中,他們會很渴望與對方在一起,特別會有一種浪漫的關係,也包括外表的吸引力。在迷戀期,雙方對對方身體的,也就是說對性的吸引是有關係的,屬於愛情的動機。有這個激情,他們才願意不斷的交往下去。

第三個是承諾,這個承諾包括短期和長期。短期承諾也就是決定要去愛這個人,在約會過程當中也許有人同時與幾個人約會,然後最後決定說固定與這個人往結婚的方向發展,愛這個人然後與這個人約會,然後決定將來要結婚的對象。長期的部分就是兩個人親密關係是一種持久性的,也就是他們最後決定要奔入結婚的禮堂。通常是屬於愛情的認知的成分。從心理學角度來說,這一部分認為是比較理性的部分。因為他要做一個意志上的選擇決定,以後就是要與這個人結婚。

史騰堡認為:隨著男女兩個人交往的時間的增加,還有他們相處方式的改變,那這三種成分會有改變。愛情的三角形會因為其中元素的增減,他的形狀大小也會跟著改變,也許在剛開始的時候兩個人只有親密關係,但是在激情承諾方面沒有發展,也有可能隨著時間的增加,親密感與激情都增加了,然後當他們決定要結婚了,那表示他們承諾的部分也增加了。所以,隨著他們約會和交往的時間拉長,這三個質感量就會越來越大。也就是三角形的面積會越來越大。三角形越大,表示愛情越豐富。

史騰堡提出,如果你只是喜歡一個人,那可能只是親密的部分,有可能你只是與這個人很談的來,你們很有話說,但是你可以與好幾個好朋友都有這樣的話說的感覺。聊的來,只能說你們彼此喜歡而已,而不是說你們真正的墜入情網,不是真正的愛上對方,也就是說還不是愛。你只是喜歡對方,把對方當作好朋友,甚至只是說父母兄弟姐妹的那種情感而已,還沒有進入第二步所謂的激情。在你的感情組合當中只有激情的成分,那只是迷戀。喜歡與愛情還是有差別的。

來源:幸福滿家園


推薦閱讀:

TAG:愛情 | 完美愛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