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空法師:華嚴經講述菁華(第74集)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 儒釋道多元文化講堂
華嚴經講述菁華 (第七十四集) 1998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12-045-0074
請掀開經本第四十一面,第五行看起,「復有無量日天子,所謂日天子,光燄眼天子,須彌光可畏敬幢天子,離垢寶莊嚴天子,勇勐不退轉天子」,昨天講到這個地方。今天我們接著看第六尊:
【妙華纓光明天子。】
我們看到『妙華』,學佛的同修立刻會聯想到《妙法蓮華經》。名號裡面確確實實含著這個意思,這個意思是廣義的妙華,「華」是表因行,菩薩六度萬行,因是裝飾品、莊嚴具。菩薩行都加上一個「妙」字,妙就是與光明相應就妙,『光明』是表智慧。凡夫心行與智慧不相應,所以不能稱之為妙。行這個字範圍非常的廣大,從起心動念都是行為。實在說,一切眾生的念頭是眾行之根,眾行是講萬事萬法。有情眾生我們常說他有行動、有行為,無情的眾生也有行動,它那種行動我們粗心大意的人看不出來,如果說是受過相當教育,在日常生活當中,縱然是極細微的看不出來,也能看出相當的深度,能夠體會到今天物理學家所講的分子的動態、原子的動態。就在日常生活當中,常常可以能夠見到,這是一切萬物的行為。一切物的行為,真的比我們凡夫心行妙多了,為什麽?一切萬事萬物的行為,它能夠隨順自然,隨順自然就是隨順性德,所以也能稱為妙。現在科學家研究的確實是很妙,大講到太空物理,小說到量子力學,確實非常奇妙,或者稱之為非常微妙。但是科學家不知道這些東西與心性有密切的關係,所以它那個妙跟佛經裡面的妙有等級的差別,佛經這個等級就高,佛法裡面講非空非有,這才叫妙。
相有性空,這個說法諸位聽得很多,而實際上是世尊的方便說,不是真實說;真實說,性跟相都不可得,那才是真的,可是這個說法我們很難體會。如果說相有性空還比較好懂一點,性相俱不可得很難理解,這才是真正的微妙。既然性相都不可得,佛還為什麽要示現?為什麽還要度眾生?這道理在哪裡?這道理就更妙了、更深了。佛在經上常常用四個字來形容,「法爾如是」,這句話的意思很深。「法爾」是自然的,這裡頭決定沒有起心動念,要用現代話說,純粹是物理的現象;再深一層說,是自然心理的現象。凡夫出了問題,問題出在哪裡?起心動念違背了心理的自然現象、物理的自然現象,這就招來許許多多的災難。個人的災難是生死輪迴,萬物的災難就是生住異滅、成住壞空,要知道都是從念頭上生的。諸佛如來、法身大士跟我們不一樣的地方,他們不會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愣嚴經》上講的「常住真心」,淨土裡面所講的「一心不亂」。這就是《金剛經》上所說的「云何應住」,心要住在哪裡?住在一心不亂,住在常住真心,那就是隨順自然的心理,隨順自然的物理。而心理跟物理是一樁事情,不是兩樁事情,如果我們把它看成兩樁事情又看錯了,又打妄想,又起分別執著了。這一錯,麻煩可就大了,所謂是「差之毫釐,失之千里」。這些事實真相唯有佛陀能說得出來,為什麽他能說得出來?他見到這個現象,我們現在科學家講發現,他發現這個現象。現象本來就存在,從來沒有人發現,他發現了。在佛法裡面不叫發現,叫證得,叫證入,或者叫契入;用的名詞不一樣,就是現代人講的發現。所以佛得受用,我們迷在這個現實的裡面,產生許許多多的錯覺,我們不得受用,在這裡面的感受很痛苦。如果是入這個境界,那你的感受就自在,得大自在。
這個名號我們將他落實,日常在生活當中,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一定要與智慧相應。說到慧,必定就連到戒定,諸位要知道,戒定慧三學,三即是一、一即是三,沒有獨立的。我們學佛,為什麽學得這麽辛苦,學得這麽艱難,竟畢生勇勐精進都得不到結果?原因就是一開端就產生一個錯誤觀念,這個錯誤觀念,以為戒定慧是三樁事情,不知道它是一樁事情。這樣子,不但是一生,累劫修行都不能證果,修得太苦了。如果知道它是一樁事情,戒裡面有定慧,定裡面有戒慧,慧裡面有戒定,一而三、三而一,你就容易,就不難了。為什麽說容易、說不難?你的妄想分別執著沒有了。如果你說這三個,三不是一,一不是三,這就是分別、就是執著,就打妄想,你就難了。
佛法沒有別的,一定要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捨棄掉,真正捨棄掉之後,萬法是一不是二,不但戒定慧是一,萬法歸一,諸位也曾經聽過。萬法怎麽歸一?你試試看,怎麽歸法,如何歸到一?離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萬法就歸一。一是什麽?一心,一法界,一法界就是一真法界,《維摩經》裡面說它做不二法門;不二就是一真,一真就是不二。所以我們心裡面起心動念還有二,這就很難契入。幾時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六根接觸外面的境界,對人、對事、對物入了不二法門,你就證果了,你就契入了,你就發現一真法界,你也徹底明白十法界,這要真正會用功才行。可是這樁事情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難在不肯捨棄分別執著,就難在這個地方。而分別執著是自己造成的,不是別人給你的,因此任何人都幫不上忙,這是實話。如果別人能幫忙,諸佛如來應當幫我們忙,他要不幫忙那就不慈悲,佛菩薩也幫不上忙。必須你自己真的明白、真的覺悟,把分別執著放下,於一切法都不分別、都不執著,你的戒定慧三學就現前,你就發現了。現在給你講戒定慧,是名詞術語,有名無實。什麽時候你真正發現戒定慧?放棄妄想分別執著就發現。這是佛法的總綱領,如來就是用這個教化一切眾生,這就是「妙華瓔光明」。
我們雖然不能像佛菩薩那麽徹底放下,多少也放下幾分,放一分你就開一分智慧,放兩分就開兩分智慧。這個東西要真干,絕對不是口裡面說說就算數,一定要真干。放下的人跟沒放下的人不一樣,放下的人得大自在,心地清淨,一塵不染。跟大眾相處他也有分別、也有執著,他也打妄想,這又是怎麽回事情?這叫和光同塵,永嘉大師講的「分別亦非意」,執著也非意,妄想亦非意,那才妙。在普賢行願裡面這叫「恆順眾生」,順著眾生的妄想,順著眾生的分別,順著眾生的執著,其實統統沒有,這是佛菩薩的生活。凡夫以為這個東西有,佛知道這些東西都沒有。為什麽要隨順眾生?隨順眾生才能幫助眾生,如果不隨順眾生就不能夠教化眾生。這就所謂的隨類現身、隨機說法,大開方便之門,是這麽個意思,在這裡面成就功德,就是隨喜功德。功德是什麽?更深一層的戒定慧,將戒定慧不斷向上提升,這是妙法。由此可知,功夫完全用在日常生活當中,受用也在日常生活當中,教理要與善友常常在一起研究討論,這樣子才能夠自利利他。下面第七尊,菩薩的德號是:
【最勝幢光明天子。】
『幢』在此地是表佛法,佛家常講「高樹法幢」。幢是旗幟一類,我們世間人講舉起大旗,舉起你大的旗幟,幢是旗幟一類。旗幟是代表信號,遠遠就能夠望到看到。「最勝幢」就是代表佛法裡面最殊勝的法門,在本經就是代表《大方廣佛華嚴經》,這是最殊勝的法幢。《華嚴》是最勝,淨土也是最勝。為什麽說淨土最勝?因為《華嚴》到末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就說明極樂世界是《華嚴》的歸宿,是《華嚴》的總結,那怎麽不殊勝?隋唐時代的古大德都認為,《華嚴》、《法華》皆是《無量壽經》的引導。這個話的意思,如果我們用經開三分這個意思來說大家更好懂,《華嚴》、《法華》好比是淨土經典的序分,《無量壽經》才是這個經典的正宗分,所謂引導就是這個意思。因此古德曾經說過,淨宗的經論古人都稱為往生經,往生經包括三經一論,專講西方極樂世界的,稱它作往生經,往生經是大乘當中的大乘,一乘當中的一乘,就是根據這個意思來說的。真正究竟圓滿,無比的殊勝,稱為最勝幢,世間任何一法不能跟它相比,世出間無量無邊的法門也不能跟它相比。
我往年在台灣是民國六十年開始講《華嚴經》,以後因為常常出國,這部經斷斷續續的在講,講了十七年沒講完,《八十華嚴》講到「十迴向品」,講了一半,《四十華嚴》一半還沒講到。以後在《華嚴經》上明白了,一般人講開悟,悟的是什麽?我在講《四十華嚴》的時候,有一天在講台上忽然起了個疑問: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他到底學哪個法門?我起了這麽一個疑念。文殊、普賢這兩位大士,他們學的是什麽法門?起了這個疑問。然後在《華嚴經》細細去觀察,明白了,文殊修彌陀法門,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普賢菩薩也是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善財童子是文殊的學生,是文殊的傳人,是文殊菩薩得意弟子,你想想他學什麽法門?當然修的是念佛法門。念哪一尊佛?念阿彌陀佛。我這樣才肯定往生經第一殊勝。
所以以後《華嚴經》放下,不想再講。為什麽?《無量壽經》是《華嚴經》的精華,講《無量壽經》就是講《大方廣佛華嚴經》,何必要惹大部經這麽麻煩?分量這麽多!我們講濃縮的《華嚴經》,講精華的《華嚴經》豈不是更好?所以講《華嚴經》這個念頭就斷掉了。那個時候講這部經,我們還沒有這些錄音、錄影的設備,那個時候沒有留下來。在這些年當中,有許許多多法師、大德,凡是遇到我都勸請,希望我把這部經完完整整的講一遍。我遇到的人太多,次數太多,想想也許有這個必要。但是到哪裡去講?如果還像往年一樣,常常到各個地區去巡迴弘法,每年到各個地區跟大家見見面,我就想《華嚴經》恐怕五十年都講不完,所以講這個經的念頭很難提起來。韓館長往生,往生之前非常希望我把這部經講一遍,我感她的恩。第八尊:
【寶髻普光明天子。】
『髻』也是高顯的意思,跟幢的意思相同。「髻」是頭髮,頭髮在一個人的頂端,最高的地方,所以也用它來表法。「寶髻」是表性德,一切法中性德是寶。世尊在這個經上告訴我們,「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那就是寶髻。『普』是普遍、是平等,並不是諸佛如來專利,他專有的,不是,一切眾生個個具足,跟如來相比絕不欠少一毫一分。所以我們的智慧跟諸佛如來相等,我們的能力跟諸佛如來相等,我們的德相也跟如來相等。正如《無量壽經》上所說的極樂世界是平等的世界,西方極樂世界理平等,事也平等,那個地方確確實實是四無礙的境界,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我們這個世間理平等,事不平等,原因在什麽地方?因為我們這個地方的眾生有妄想、有分別、有執著,把原本是平等的性德破壞了。諸位要曉得,不是別人破壞,是自己把它破壞掉,自己妄想分別執著破壞了,所以不能現前。
我們能破壞的,給諸位說,只是一個妄相,妄相的本體是自性,自性有沒有破壞?沒有。你能夠破壞的只是表面的表皮而已,裡面沒有壞,裡面是永遠不會破壞。因此這一點點表皮上的破壞,實在講是微不足道,只要我們一念回過頭來,立刻就恢復正常,這就是佛法常講的迷悟之間。如何能夠擺脫迷惑?大徹大悟就成功。迷是什麽?迷是心亂,再給你講得明白一點,迷是胡思亂想,一天到晚都胡思亂想。晚上睡覺還作夢,作夢就是胡思亂想;人如果沒有胡思亂想,他就不作夢。由此可知,我們的妄想從來沒有停止過,睡覺的時候身體在休息,妄念沒休息。你懂得這個道理,你才曉得睡眠不如修定。睡眠未必你能夠休息得好,你晚上作夢,尤其是作惡夢,你的睡眠怎麽能睡得好?也就是說你沒有辦法休息。禪定是休息。休息,再跟諸位說,不在乎身體,身體是機器。機器需不需要休息?你們現在看到許多工廠裡面機器,二十四小時在運作,人分三班去照顧它,機器永遠不停。我們身體可以永遠不停,它是機器。為什麽會感覺得疲勞?妄念太多,感覺得疲勞。如果你把妄念停止掉,身體每天二十四小時,一年到頭不間斷,它不會累。
大陸上有法師,他想念佛七天七夜,不睡眠、不吃東西,行不行?行,照樣行,精神很飽滿。然後再試一試,二十一天行不行?二十一天也行。別說二十一天,二十一年、二百一十年都行。這是真的不是假的,試驗出來了。他在定中,定中他需要的能量,當然機器的運作是需要能量,飲食是能量直接的補充。這個能量消耗到哪裡去?我過去曾經跟李炳老說過,我們談到飲食的問題,我向他老人家報告,我認為能量的消耗,大概百分之九十五都消耗在妄念上,實際上身體運動的能量也不過是佔百分之五而已,李老師同意我的說法。所以妄想少,吃一餐飯一個星期足夠了,體力的運作一個星期足夠用。非常可惜,你能量補充進去大量流失,被妄想流掉了。所以佛家講「有漏」,這個名詞好,你的能量大量漏掉了,從妄想就漏掉了,你真正得受用是微乎其微。我講的百分之五可能還是說得太多,實際上比這個還要少。真正有定功的人不需要飲食,我們在小乘經裡面常常看到,阿羅漢出去托缽,一個星期去托一次,一個星期吃一餐飯;辟支佛半個月去托缽一次,半個月吃一餐飯,他一餐飯那個能量推動他的活動可以維持兩個星期,道理就在此地。
所以要曉得,性德是真正之寶。而且這個寶平等,人人都具足,不會說是他有我沒有,我有他沒有,平等的,大家都有,問題就是你自己要懂得開發。用什麽方法開發?用誠敬。印光法師教給我們,一分誠敬你就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你就得十分利益。為什麽誠敬能開發?真誠、恭敬是性德,開發自性的性德,一定要與性德相應的東西才能開發。我們想求智慧,每天動腦筋,搬一大堆的書來研究,能不能得到智慧?得不到。為什麽?智慧是性德,你現在用的方法是妄想,妄想跟性德不相應,妄想不能開發性德。所以天天在研教,在鑽故紙那些人,費多少時間、多少精力在搞,遠遠不如一個參禪念佛的人。為什麽?參禪的人離心意識,不用妄想,念佛的人也不用妄想,真誠心念、恭敬心念,念一段時期他豁然開悟。什麽道理?他用的方法跟性德相應,道理在此地。
學教的人就難。古時候學教的人也能開悟,是比較慢一點,但是能開悟。能開悟他有方法,方法是入觀,隨文入觀能開悟,你隨文要不能入觀就不會開悟。什麽叫做隨文入觀?文就是世尊的教誨,入是契入,觀是觀念,這個意思就是隨著佛的教誨改變自己的觀念。佛說戒,我們這個心跟戒學就相應;佛說定,我們跟定就相應;佛說慧,我們跟慧就相應;佛說布施,我們一切放下就相應,這叫入觀,入他這個境界。佛叫我們斷一切惡,我們確確實實從心地裡面連一個惡念都不生,斷惡了;佛叫我們修一切善,我們心裡確確實實善的意念生起來。什麽是善?利益一切眾生,這個念是善,捨己為人是善。他真的契入,這是修行,這樣研教是修行,這樣研教能開悟。研教的人在日常生活當中,也是在禪定當中,起心動念不離止觀,止是放下,放下萬緣;觀是明瞭,世出世間一切法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是觀,這樣才能開悟。「寶髻」這是性德,唯有性德現前,這才是真的,其他全是假的,世出世間所有一切法都不是真的,連佛法也在內。所以佛在《金剛經》上教我們,「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意思就是說,佛法也不要去執著它,也無需去分別它。為什麽?它是緣生法,佛法也是因緣所生法,緣生無性,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你去分別它、執著它錯了!第九尊:
【光明眼天子。】
這個名號的意思很清楚,每位同修都能夠體會得到。『光明眼』就是慧眼,特別是照世間,佛法講照見,光明眼就是照見。照見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相是什麽?《般若心經》上給我們說出來,「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這是真相,五蘊皆空是真相。五蘊是什麽?五蘊就是萬法。在佛法教學裡面,歸納起來叫五蘊,展開來百法。五蘊裡面,色受想行識。色,百法裡面的色法,十一個色法;受、想是五十一個心所裡面兩個心所;行,不相應行法;識,識裡面包括八心王、五十一心所,五十一心所裡除了受想,還有四十九個。五蘊展開來就是百法,百法展開來就是世出世間一切法,五蘊皆空就是萬法皆空,了不可得。《金剛經》又給我們用比喻來說,「夢幻泡影」,所以你在這裡面分別、執著、計較,錯了,完全錯了。
菩薩用什麽態度來對一切法?普賢菩薩講得最好,「恆順眾生」。什麽叫恆順?隨他去,就是恆順,完全順其自然。隨他去,佛菩薩度眾生要不要教他?也隨他去,他喜歡接受,教他,這就是隨順;不喜歡接受,你就不能教他。他不願意接受,你要去教他,你不是隨順;他喜歡接受,你不教他,也不是隨順。所以法叫緣生法,一個喜歡學,一個喜歡教,因緣成熟。所以「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這八個字裡面意思深廣無盡,那是菩薩處事待人接物的原則。原則有十個,這就是十大願王,十個原則,諸佛如來、法身大士處事待人接物的十個原則,無論是對人對事對物,總不離開這十個原則,在佛法裡面叫普賢行,修普賢行。
如果沒有慧眼,不能照見,別說是普賢行你沒法子修,普通的菩薩行你都沒法子修。菩薩行是六度,普賢行是佛行,諸佛如來、法身大士之所行。你看他第一個是禮敬,敬人、敬事、敬物,永遠在敬愛之中。禮敬裡面就有慈悲,慈悲是清淨、平等的愛心,沒有分別、沒有執著。第二是讚歎,讚歎是對眾生的,都是從自性裡面流露出來。讚歎有原則,利益眾生的讚歎,於眾生沒有利益的不讚歎。而且讚歎還有時節因緣,在某一個時候不可以讚歎,過一個時候可以讚歎,裡頭妙不可言。有些善行,即時可以讚歎;有些看的是惡行,即時不能讚歎,可是那個惡行後面的結果很好,到果報現前可以讚歎,我們佛法講逆增上緣,可以稱讚他的功德。這個沒有光明眼你看不到,你要看得廣、要看得深,深就是你要看的時候,一樁事情它的起因、它的結果、它的影響,你從它剛剛開始有個動機,你就能夠觀察到它的後果,這是慧眼。有這種眼,才能夠自利利他。自利幫助你得定,為什麽?把妄想分別執著破了,照破了。
禪宗的功夫也分三個段落,功夫淺的,雖淺,功夫得力,叫觀照。觀照這個功夫,相當於我們念佛功夫成片,這就是觀照。也就是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的時候,能夠提起正念,不會被境界迷惑,這叫觀照,這一點功夫就相當不容易。也就是說,時時刻刻能夠提醒,外面境界夢幻泡影,不是真的,起心動念就錯了。順境不起貪愛,逆境不起瞋恚,為什麽?假的,不是真的。而且在境界裡面,決定不會有個念頭要佔有它,不會有這個念頭。為什麽?因為它不存在,幻相如露亦如電,電像閃電一樣,你怎麽能抓得住?境界相消失得太快,剎那之間就起變化,決定不存在;不存在就是無住,決定不住,念念不住、剎那不住。你明白這個事實真相,對於一切法決定沒有一個佔有的念頭,你的心多自在,這才叫真正放得下。
有一念想得到它,你就放不下,那是一個錯誤觀念。事實上你能不能得到?得不到,決定得不到。不要說外面,就連你自己的身體都得不到,所以對這個身體要捨棄。我們從講堂進來,走到這個地方,身體裡細胞新陳代謝就換了許多,在大門口那個我,到講台上的我,不是一個人,裡面細胞已經換了很多,不是原來那個人。剎那不住,假的。你要把事實真相看到,連這個身體都不會執著我要它,都不會,隨緣。世間人迷惑顛倒,把這個當作真的,真的是自己,怎樣保養它,怎樣愛護它,到最後全等於零,身體還是要死,他不知道剎那剎那在變化。人都怕死,其實每天晚上都要死一次,他都不覺悟。你睡熟了,人家把你身體抬走你都不知道,這跟死有什麽兩樣?基督教說復活,第二天早晨他復活了。一定要明瞭事實真相,然後我們才真正是隨緣度日,那就自在,你才生活在高度智慧之中,你不迷惑。光明眼非常重要,離開了分別執著,你的眼就放光,你慧眼就現前。第十尊:
【持勝德天子。】
這段經文裡頭有十一位菩薩表法,第十尊『持勝德』,「持」是保持,「勝」是殊勝。如何能夠保持自己殊勝的德能,這的確是一個很嚴肅的課題,怎樣能保持?世尊在一切經論裡,常常提醒我們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如果我們真正能夠做到,那就叫做依教奉行,那就是真正保持殊勝的性德。這樁事情,必須要克服自己的習氣,要跟自己無始劫來煩惱習氣,認真的去做克己的工作,克服自己的煩惱習氣,而這樁事情自古以來就很為難。世尊當年在世教導學生,只有講經說法,沒有領眾修行,正是所謂「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釋迦牟尼佛從來沒有干涉任何一個人修學,他老人家天天只是講經說法,與學生們在一起研究討論,解答學生們的疑難,四十九年都做這個工作。學生很老實,明瞭之後都能夠依教奉行,真正做到。受持就是依教奉行,讀誦是常常記住老師的教誨;那個時候沒有書本,讀誦就是記住老師的話,反覆背誦老師的話,遇到人為人演說,把老師教導我們的傳授給別人,自己在生活當中體驗悟到的也可以教導別人。
可是到後來,我們凡夫,說實實在在的話,一代不如一代。現代人聽到我這個話不承認,他們說什麽?我們一代比一代進步,哪裡可以說是一代不如一代?他講的話也有道理,不是沒有道理;我講的也有道理。他說的是物質這方面進步,天天在進步;我講的是德行這方面,一代不如一代。現在的進步是物質文明進步,人文的文明退步了。這兩種文明要做個比較,哪個重要?人文重要。物質發展到極處,世界毀滅,大家同歸於盡,結果是這樣的。人文進步,社會和諧,一切眾生互相尊重,互助合作,相親相愛,有什麽不好?不會滅亡。物質文明進步,精神文明沒有了,最後的結果就是同歸於盡,我們必須要曉得。
所以受持讀誦,為人演說,非常非常重要。為人演說是勸人為善,自己本性不好,是個惡人、是個壞人,天天勸別人做好事,勸到最後自己不知不覺就變成好人,這個方法妙,妙絕了!所以自己有一些不善的根性不怕,習氣再重都不怕,果然天天肯勸別人,你不知不覺當中,佛法講薰習,長時期的薰習,不知不覺自己就改變了。改變最有效果、最殊勝的是念佛堂,念佛堂一天到晚就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念的是阿彌陀佛,想的是阿彌陀佛,眼睛看的都是阿彌陀佛。所以我們念佛堂統統掛滿阿彌陀佛的像,你在這裡面不知不覺就把你那些惡的習氣薰習掉,它就不起作用。常常到念佛堂來薰習,進步非常的快速,這是「持勝德」最好的方法。同修們在一起,應當談些什麽?自己修學的心得,或者自己所聽的經典,常常討論這些,交換心得。最忌諱雜心閒話,遇到人沒有話題了,張家長、李家短,天天在搞兩舌、在搞是非,造業。張家、李家跟你有什麽關係?完全不相干。造業當然要受果報,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我們要造,造淨業,絕不造染業,淨業是佛法。末後這一尊,第十一尊:
【普光明天子。】
這個意思很容易懂得。『普光明』就是表根本智,根本智是平等性智,根本智也是大圓鏡智;大圓鏡智從哪裡來?從平等性裡面顯示出來,所以總表根本智。根本智實在講就是清淨心,清淨心裡面充滿真實智慧,一切明瞭通達而沒有障礙,這叫根本智。但是這個智沒起作用,它是清淨的,沒有分別,也沒有執著,所以說般若無知。無知不是說沒有智慧,是沒有起用,這個沒有起用是沒有起利他的作用,自利。根本智是自利,後得智是利他,這一定要搞清楚;根本智叫實智,後得智又叫權智。所有一切善巧方便都是利益眾生的,不是利益自己。如果把權智來自利,那你就錯了,完全是顛倒錯亂,權智是利他,實智是自利,這是我們一定要懂得。下面:
【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
這是總結。末後一句是歎德:
【皆勤修習。利益眾生。增其善根。】
這段經文是用日天子來表法。一個人在這個世間,一定有所事事,你在這一生當中,一定有一些工作你要做,決定不能說游手好閒過一輩子。實在講,游手好閒過一輩子那也是享福,沒福的人做不到,大福報,他是真正來享福。享福,他也不肯修福,福報享完他就走了。一定要有所事事,這裡面真正有價值、有意義的,要為社會、要為眾生做出貢獻,這是世出世間聖賢對我們的教誨,我們這一生沒有空過。對社會、對眾生,一定要幫助大家斷惡修善,積功累德。無論我們是什麽樣的身分,無論在社會上是什麽樣地位,男女老少、貧富貴賤,都應當做好事,都應當做利益社會眾生的好事。佛菩薩在這部經上教導我們,可以說是非常圓滿,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做出最好的榜樣、最好的模範。你是男子,你做男子的模範;你是女人,你做女人的模範;你是富有,你在富有當中做模範;你是貧賤,貧賤人當中的模範。模範就是菩薩;我們社會人講模範,在佛法裡面講就是菩薩,佛菩薩就是一切眾生的好榜樣,一切眾生的模範,這個我們要懂得。清涼大師在此地解釋德行裡面的意思也是這麽說,「成就本行等利益」,就是我們剛才所說的,就是你現在的身分地位當中盡到自己的責任,盡到自己的本分,這一點不能說不重要。我們自己要是明白,那你就覺悟了。我們這一生在社會上,是什麽樣的地位,就應該盡什麽樣的義務。中國古聖先賢,孔孟儒家所說五倫十義,五倫就是身分地位,十義就是你是哪個身分、哪個地位,你要盡些什麽義務,那個義務就是你本行的事業。
我們學佛,佛是什麽,我們在前面曾經跟諸位詳細報告過。現在在這個社會,佛教有許許多多不同的形態,我們要辨別清楚,我們學的是哪一種佛法?我們學的是傳統,傳統是教育。《論語》裡面說,孔子講的,「名不正則言不順」。中國古人喜歡簡單,不喜歡麻煩,稱「佛教」就好。現在人看到「佛教」兩個字,迷信、宗教,那怎麽辦?所以不能不麻煩一點,再加兩個字進去,「佛陀教育」,這兩個字加進去,大家就不會誤會。佛陀教育是釋迦牟尼佛傳下來的,這是傳統。所以它不是宗教,它不是邪教,它也不是哲學,它是教育,是個非常完美智慧的教育。
這世間無論是什麽人,你要不要智慧?即使是宗教徒,你也要智慧。我有一年在輔仁大學講演,學校請我去。前面兩排十幾位神父坐在前面聽我講演,我看到有這麽多神父,我高興極了,勸他們皈依,勸他們學佛。我在學校講,他們容易懂,學校的學生在家有父母,在學校有老師;你們信了上帝,上帝是你們的父母,釋迦牟尼佛是你們的老師,沒有衝突,這不是叛教。真正來皈依,正式做釋迦牟尼佛的學生,不但不違背你的教義,上帝要是看到歡喜,「我這兒女不錯,是釋迦牟尼佛的學生,釋迦牟尼佛有智慧」。否則的話,你要是排斥,「那是佛教,我這是天主教,決定不能去信佛教」,上帝一定想到,小孩是不錯,可惜沒有受過教育,上帝也難為情!所以佛教是完美的教育、智慧的教育,任何宗教徒都要皈依三寶,都要接受這個教育,這是正理。
我們在經上看到,當時許許多多婆羅門外道,都做釋迦牟尼佛的學生,可見得這是教育,超越宗教,並不排斥宗教徒來學佛,不排斥,歡迎他來學。而且還不准他改變他的宗教,背棄你的教,到這裡學佛,等於那個學生不要父母了,光要老師,這還得了?這完全錯誤。鼓勵他們敬他的上帝,這就沒有衝突。絕不是說你那裡不可以信,要信這個,佛沒這個說法的;佛要這個說法,那就不是恆順眾生,那哪裡叫隨喜功德?你信教,你跟神是建立父子關係、主僕關係,你在佛教裡面是師生關係,決定沒有衝突,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因此正名在今天這個社會非常重要,使社會一切大眾不會再排斥佛教育,歡喜佛教育,願意學習佛教育,佛教育是智慧的教育、破迷開悟的教育。
學佛的人,特別是弘傳佛教育這些人,他們在社會上的定位,我們不能不注意到;也就是說,他們在社會上是什麽樣的地位,在這個大舞台上他扮演的是什麽角色,這很重要。釋迦牟尼佛在社會上是什麽地位?用現代的話來說,他是一位義務社會教育的工作者,我想這個名稱我們所有的佛門同修都承認。釋迦牟尼佛一生搞社會教育工作,他不拿報酬,他盡義務。只盡義務,不享受權利,義工,社教義工。釋迦牟尼佛是這個身分,我們後來的學生都是這個身分,我們是社教義工,這在社會上是很值得大家尊敬的。所以古時候帝王大臣對出家人沒有不尊敬的,為什麽?他們知道這是社會教育的工作者,是社教義工。他們教學的目的,經上講得很好,幫助一切眾生增長善根。換句話說,他們的影響、他們的成就,決定是幫助社會和諧、安定、和平,幫助一切眾生斷惡修善。什麽是惡?自私自利,這是惡,一切惡的根源。幫助眾生覺悟,斷貪瞋痴,貪瞋痴是迷,捨棄貪瞋痴,覺悟了;捨棄貪瞋痴,智慧就開了,這是佛家教學的內容,佛家教學的目標。
佛要教大家放下自私自利,放下貪瞋痴慢,他自己先做到。自己做不到,要求別人做到,那是假的,別人怎麽肯相信?自己要做一個好樣子給人看,真的放下,大家一看,他確實貪瞋痴慢都放下了,那他教我們大概是有一點道理。教我們放下,他自己不肯放下,那個大有問題。現在人勸你布施修福,他自己不肯布施,你布施,他在那裡收;你愈布施得多,他口袋裡愈飽滿,他自己是一毛都不拔,這如何能令人相信?可是世間還有一些傻瓜,還有一些獃子,偏偏還到那裡去布施,這確實有,我曾經見過。可是那個頭腦稍微清楚一點的人看到,這個不對,他叫我們布施,他自己不肯布施,這不是真的。如果布施真正有好處,他一定先干,他不會落在人後面。我們從這些地方能夠體會到。佛法教人,先要給大家做表率,一定是先自己做到,然後才勸勉別人。自己沒做到,說實在話,講的那個話都含煳,猶豫不決,叫人聽了之後模稜兩可,叫人聽了總還有懷疑,不能夠堅定信心。原因在哪裡?自己沒做到,勸別人做,縱然是好事情,說話的心、說話的音聲都不對勁。自己真的做到,真得利益了,勸人的心理、言語斬釘截鐵,一絲毫懷疑都沒有。這個我們在聽許許多多人在台上講演,我們能聽得出。所以釋迦牟尼佛講的這些話,跟我們一般後人同樣來講這個經的話,給人感受不一樣。世尊完全做到,百分之百的做到,確確實實是無私無我,念念念一切眾生,念念為社會、為人民,沒有一念是為自己想的,我們要想學佛,就要在這些地方學。
經文到這個地方是一個段落。這些經文都是介紹華嚴法會參加的大眾,講經還沒說到,那還早,先介紹出席的這些人物,但是這些人物都是有表法的意思,他們在這個法會裡面代表菩薩的行門。十住,住佛所住;十行,行佛之行,那是成就自己。從阿修羅王,這在本經的三十三面,阿修羅王,一直到這個地方是代表十迴向,十迴向是利他,不是自利。這個地方我們要細心體會,自利而後才能利他。十迴向就是我們講弘法利生,弘法利生的條件是什麽?住佛所住,行佛所行,然後才能夠弘法利生;換句話說,你的心是佛心,你的行是佛行,才能夠談到度眾生,才能夠幫助別人。如果你自己的心是凡夫心,你自己的行是輪迴業,你怎麽能幫助別人?經文還沒有讀到,先從出席的這些大眾裡面,意思就已經透露出來,我們從這些地方體會。
佛的心是什麽?平等心;佛的行是什麽?利益一切眾生。我們凡夫沒辦法做到,做不到的原因是自私自利捨不掉。曉得徵結在此地,關鍵在此地,功夫在哪裡用?就在這裡用,把自私自利的念頭打掉。怎麽打掉?全心全力利益社會、利益眾生,只要對社會、對大眾有好處的事情全心全力去做,盡心儘力去做,這就對了。永遠無間斷的去做,只盡義務,不享權利,不要名、不要利,地位、權利一概統統不要,這就是菩薩行,這才是迴向位的菩薩。今天時間到了,就講到此地。
推薦閱讀:
※太上感應篇 (第二二一集)凈空法師講解
※慧律法師語錄精華全集
※凈空法師講經精華錄:修行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下)(演培法師講述)
※凈空法師講《金剛經》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