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清明,卻不知為什麼叫「清明」,答案記住了
又值清明節,這個古代的傳統節日,不光是踏春賞景的時節,更主要是祭祖的時刻。自古「清明節」都被認定為時年八節之一,是一年中重要的節日。然而若問「清明為何叫清明呢?」,相信很多人都無法說清楚,大都常言是從「寒食節」而來,由此又引出「介子推不食祿,晉文公火燒綿山」的典故。但這也只是節日傳說而已,算是增加了清明節的人文內涵,仍是不能使人明白之所以稱為「清明」的原因。
清明節氣
對於熟悉傳統文化的人,可能會說清明最早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後來和寒食節及介子推等傳說結合,就成為了「清明節」。這個說法是正確的,但只是說明了「清明節」的來歷,對於「清明」二字為稱的原因,還是沒有給出答案。但答案其實就是這個「清明」節氣相關的文化里。
春季節氣
二十四節氣,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在日常的生產生活中總結出來的氣候規律,之後又指導人們的生產生活。二十四節氣其實分為兩類,包括12節和12氣;分布到十二個月,平均就是每個月都有一節一氣,每個節氣約15天,而每個節氣又分為三候,即五天一候。其中「氣」是定月份的,就是說這個節氣所在的月份是固定的,如雨水所在的月份是正月、夏至所在的月份是五月、冬至所在的月份就是冬十一月。(節和氣的圖示如下)
季年時節表
上面說到了「候」,就需要再引申講了,所謂侯,就是指「物候」,意思就是萬物及自然現象。其實這個「候」才是二十四節氣的根本,所謂「五日為候,三候為氣,六氣為時,四時為歲」,一年中就是七十二候。如二月的驚蟄節氣「初候,桃始華; 二候,倉庚鳴; 三候,鷹化為鳩」。由物候現象到節氣制定,再到四季分界和年歲確定,這就是時歲的劃分根本依據。
清明初候圖片
講到這裡,大概「清明」二字的來歷就有了眉目,正是與「天氣物候」有關。西漢《淮南子》一書關於天文的介紹載「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歲時百問》關於清明的記載為「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雖然這兩個典籍中的文字說明有些許差異,但其實是說一個道理,就是「萬物呈現清潔明凈的現象和感覺」。
推薦閱讀:
※周圍的人總調侃「你咋還沒有女朋友」怎麼回答顯得自己不孤單?
※老公的答案炸了:如果有來生,還會娶現在的老婆嗎?
※評論的贊比答案的贊多是什麼樣的體驗?
※朱由檢,為什麼不放過魏忠賢?這裡告訴你答案
※為什麼很多回答都要說「這是一個不問是不是就問為什麼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