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庭的感情與性,這部講的最好
最近正值全國人民闔家團圓的日子,小探想找一部有關家庭、倫理的國產電影給大家講講。
而想找一部經典的國產電影,你非得往二十年前找才行。
所以小探就翻到了李安的《飲食男女》 。
這是部沒怎麼得過獎但評價卻特別高的電影。
大概是因為,這部片子只有中國人看了才特別有感受。
它融合了飲食文化、家庭傳統、愛情與親情……所有細節都拍到了人的心坎中。
這是部平淡但特別耐看的電影,有的豆瓣觀眾表示看了三十遍。
確實,本片的演員個個都顏值超高,演技一流。
其中更有配角大放異彩。
比如,歸亞蕾飾演的梁伯母。
這位喋喋不休、愛管閑事的伯母形象讓人覺得非常熟悉,好像每個人身邊都有這麼一位女性親戚。
再加上一口湖南話,她一張嘴,我就想樂。
還有張艾嘉飾演的錦榮,戲份雖不多,但同樣讓人印象深刻。
這部電影小探我只看了三遍,每遍都有不同的體會。
下面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遍:親情、做飯
首先,電影中的做菜鏡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
尤其是影片一開始,二胡聲響起,老朱伴著節奏穿梭於廚房中,鍋瓦瓢盆、烹煮煎炸......動作一氣呵成。
這段讓人立刻能體會到那種地道、原汁原味、回到家中才有的感覺。
而做菜、吃飯的鏡頭貫穿電影始終。
在這個母親早逝的家中,父親老朱一手拉扯大了三個女兒——家珍、家倩、家寧。
如今, 三個女兒都已長大成人。
一家人彼此聯絡感情最重要方式就是星期天時聚在一起吃一頓晚飯。
老朱不擅長表達自己的感情,把對女兒的愛都傾注在了一桌精心準備的飯菜上。
奈何一家人的心彼此越來越遠,飯菜做的色香味俱全,吃的人卻覺得索然無味。
從朱家的飯桌上可以看到了千千萬萬個中國家庭的縮影。
那種彆扭擰巴、卻又彼此難以割捨的親情我們太熟悉了。
家人永遠是我們最熟悉卻又最陌生的存在。
飯桌上,是家庭成員分享彼此「新聞」的時刻。
幾次聚餐,老朱總是欲言又止。他每每想說什麼,總會被女兒搶了先。
三個女兒分別將自己感情上的「新聞」一個一個炸了出來,讓人看了覺得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而最大的「炸彈」竟然是這個藏的最深的老爺子自己放的。
看到影片最後,我和所有觀眾一樣哈哈大笑。
最後一次聚餐,老朱在餐桌上發表了這麼一段演講:
第二遍:感情線
第二次看,我更加註意三個女兒的故事和隱藏在本片中的感情線。
大女兒朱家珍,按傳統標準她是個三十多還沒嫁出去的老處女,並且性格保守、脾氣火爆。
但小探卻覺得她是三個人中最有吸引力的一個。
因為她性感卻禁慾,漂亮卻悶騷。
她用基督教的虔誠信仰壓抑著渴望乾柴烈火的身體;
並且表面上對男人沒興趣,實際上卻像少女般渴望被愛。
全家人一直以為她在大學時受了很深的情傷,這麼多年來無法走出。
哪知這一切其實是她一廂情願的幻想。
這段看似荒誕,實際合理。誰又不是在愛上某個人的瞬間,就看到了和她/他結婚生子的幸福畫面。
二女兒朱家倩,是個漂亮能幹、個性十足的女強人。
和父親關係最擰巴的她,其實一直是父親最疼愛的孩子。
從小跟著當大廚的父親耳濡目染,家倩年紀輕輕就練就了一手燒菜的功夫。
但她卻被父親以「為你好」的名義禁止出入廚房,被迫從事了其他職業。
她是幾個姐妹中最開放的一個,長期和前男友保持著肉體的關係。
本片中家倩的戲份最多,她是將故事從頭到尾串聯起來的角色。
小女兒朱家寧,還在上大學的她樣貌清純可愛。
她似乎是三個人中最單純、最讓父親省心的孩子。
但細觀她的戀情,不難發現,她比兩個姐姐都有心機。
她讓我想起母上曾經恨鐵不成鋼的對我說過的一句話:
「優秀的男孩早被那些主動、有心機的女孩搶走了!「
而老朱的感情線其實早早就彰顯於劇情的細節之處。
但直到最後真相大白,觀眾才恍然大悟的回憶起這些細節。
第三遍:壓抑的性
第三次看,我看出了飲食男女表面下所隱藏的性。
沒錯,這個電影幾乎全篇都在談這個。
性事本身和飲食一樣,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而如今的影視作品中,「性」的表現為兩個極端。
國產作品被最保守、最壓抑的階層控制,其中莫談性事。
而年輕人所看的外國作品則太過直白,動不動就赤裸相見,好像也不太符合我們的情況。
要展示中國人的那種隱晦、壓抑的性,李安無疑是高手。
本片中,做飯活色生香的場面會讓人聯想到性,因為味覺上的享受和肉體上的高潮是相通的。
而這點在接下來的人物對話中也有所點出。
老朱和好友溫伯伯在一次聊天中說出了「飲食男女,人之大欲」。
二女兒家倩某次跑到前男友家去做飯,談到了食物的葯膳作用:陰陽相補,就如同男女一樣。
其實,影片中的每一個人都在傳統與開放、壓抑與放縱之間掙扎。
獨自養育三個如花似玉的女兒,老朱的心事被好友一語道出:
大女兒早早將自己放在了「母親」這個角色上,她的忠貞是對家人的一種承諾。
但隨著年齡增長,她越來越像一座隨時會噴發的小火山。
二女兒看似開放、叛逆,卻在最後毅然選擇回歸傳統、孝道。
而對於小女兒,則用未婚先孕這件事將要講的內容一代而過。
影片中用了很多細節、隱喻和平行蒙太奇的鏡頭來反襯「壓抑的性」。
前一幕是大女兒在聽牧師步道,下一幕是二女兒在和炮友嘿嘿嘿。
一個平靜的夜晚,老朱在專研補腎的藥方,大女兒被屋頂上貓發情的叫聲搞的心煩意亂。
大女兒在學校用優美的女高音獨唱《愛的真諦》: 「……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
豆瓣電影里有人評論「李安真的很壞」,而他的這種「壞」也是小探再看到第三遍時才恍然悟出的。
他的高明之處就在於,將傳統家庭與現代社會的碰撞通過各種細緻入微的情節一一展現出來。
影片的最後,一家人各自離開,開始了新的生活。
最後一頓晚飯,只有二女兒和父親兩個人出席。
女兒親自掌勺,已經沒有味覺的父親突然發現自己的味覺恢復了。
在那一瞬,他從女兒的湯里嘗到了那份愛,而女兒也得到了父親的認同。
父女間的隔膜終於打破了。
家人終要各奔東西,但彼此的心卻聚在了一起。
很快,我們中的很多人也要告別家人,開始新一年的奮鬥了。
我們是否也應該放下隔閡,珍惜這短暫的團聚時刻呢?
希望你能在這部電影中找到答案。
推薦閱讀:
※中國的離婚率越來越高和什麼有關?
※破除不良「小圈子」 ■劉書劍 中國軍網
※欣賞中國女服的變遷
※中國文學名著簡介(1)
※超級中國有多大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