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生兩大派——吃薑還是吃苦瓜?老中醫說,這麼吃才沒毛病
有約君說
立夏一到,各種應節飲食養生的推薦又多起來了,但有些觀點卻大相徑庭。比如——
有的觀點提倡多吃苦瓜,因為夏季養生重在養心、要多「吃苦」消暑降心火,沒聽說「夏日吃苦,勝似進補」嗎?
也有認為夏天吃「苦」並非養生妙法,還引用唐代藥王孫思邈說過的「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建議要多吃點辛辣的東西,沒聽說過有「冬吃蘿蔔夏吃薑,不找醫生開藥方」?
這些觀點互相「打架」,
到底誰對誰錯、該聽誰的呢?
一起來聽聽專家說法吧——
吃苦清心火
增辛養肺氣
「夏天飲食養生之所以會出現不同的說法,其實是出發點不同造成的。提倡吃苦者重降心火,而主張『增辛』者則重在養肺氣。」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林國華教授從中醫的角度解釋說,人體的五臟功能和自然界的五行及四季消長的變化相對應,其中,夏季屬五行中的「火」,對應五臟中的「心」。而據《黃帝內經》,「苦入心」(苦味歸入於心)、「心惡熱」,因此夏季養生不少觀點都提到要「吃苦」降「心火」以「養心」。
同理,夏天若「心火」過旺,「肺氣」就會受損,而在五行中,「辛入肺」,想養肺氣在飲食上宜「增辛」。唐代藥王孫思邈就曾在其重要著述《千金要方》中提出「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養肺氣。」夏天貪涼常喝冷飲嘆低溫空調的現代人,更易因冷食寒氣傷肺。因此有專家提倡適當多吃辛潤之物,以助宣發、補益肺氣。
「吃苦」或「增辛」
辨證最要緊
夏天飲食養生,該「吃苦」還是「增辛」?林國華認為「不能一概而論」。
「相對而言,嶺南的夏天暑濕較盛,適當多吃點苦還有助於化除人體內的濕邪。」林國華介紹稱,中醫認為「苦」有三大作用,除了「降火」,還兼能「燥濕」(即祛除暑濕)和「堅陰」(瀉火存陰)的作用,所以廣東不少地方民間盛行入夏後適當多吃點「苦」是有一定道理的。
即便如此,也並不是說,南方人一到夏天都應「以苦為補」。林國華建議,無論多「吃苦」還是「增辛」,最好都應在均衡飲食的前提上,根據個體差異辨證做出調整,切莫隨便生搬硬套,以免長期過度食用傷了身。比如:脾胃虛寒者就不宜多「吃苦」,以免引起噁心腹瀉等不良反應;而氣虛者則不宜多吃辛味之物,以免更傷正氣。
另外,工作環境不同對身體也會有很大的影響,可在飲食上多加註意以調養,比如:夏季多在高溫酷熱的室外工作的人群,可適當多「吃苦」以清熱瀉火祛暑濕;而長時間呆在辦公室空調環境下少出汗者,飲食上適當「增辛」對行氣養陽有一定的補益。
「吃苦」或「增辛」
都有講究
「夏天該多吃苦還是吃辛?辨證之後如何才能吃出效果,也有一定講究。」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陳瑞芳教授給出如下建議:
夏增辛多選姜蒜少辣椒
對於肺氣虛宜通過飲食「增辛」以補益的人群,陳瑞芳認為在選擇辛味食物最好多挑姜、蔥、蒜,少吃辣椒。因為姜、蔥、蒜相對於辣椒刺激性偏弱,比較溫和,肺氣虛者夏天適當食用既可養陽益氣,又不至於太燥熱。
而需要特別提醒的是,眼下湘菜、川菜已風靡全國,不少人即使大夏天也會隔三差五就著冷飲開懷吃辣,這類人反而應多加小心,特別是體質偏熱、常熬夜火氣大,或是有慢性結膜炎或其他消化道疾病、便秘、痔瘡者更應忌口,以免被辣出病來。
這樣「吃苦」 清熱不傷脾胃
凡苦味蔬菜大都性寒能清熱,但也不少街坊擔心夏季常吃這類食物會傷胃。對此,陳瑞芳建議可因人而異來烹煮。
比如,青壯年有實熱者,想通過吃苦瓜來清熱敗火時,最好是切薄片涼拌著吃。因為這種做法更接近原汁原味,能更好地起到食療的作用;如果想一家老少共享,可以加肉或排骨煲湯。
除了苦瓜,夏季可火清熱蔬菜還有萵筍、絲瓜、芥菜等,也可交替著適當吃些,但每次都要注意適量而止,以免傷身。
1
苦瓜排骨湯
材料:苦瓜1條,排骨1斤,適量蒜及調味品。
做法:將苦瓜切成塊用開水灼過,再用油、蒜爆炒以減弱其寒性,然後再與排骨同煲至熟爛,調味後即可食用。
特點:這樣處理之後,無論湯還是渣吃起來味道都甘而不苦,既醒胃、清熱、生津,也不至於太苦寒傷脾胃。
2
芥菜骨筒湯
材料:芥菜1斤,豬骨筒2根,姜及適量調味品。
做法:豬骨筒洗凈後先用鹽腌再過水待用;芥菜洗凈切大片;先放姜、豬骨筒加水煲40分鐘,再放芥菜煮熟後調味即可。
特點:芥菜清熱,此湯很適合夏季喝。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翁淑賢 通訊員方寧、張秋霞
醫學指導/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林國華教授、陳瑞芳教授
推薦閱讀:
※茉莉毛峰 | 茶香入心亦醉人,來看這杯茉莉茶
※73歲老人踢毽子養生 十年幾乎未生病
※擔心晚上喝茶睡不著?試試這個方法
※節氣養生 護正護陽【周偉話養生】
※養生雜談 | 養生十字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