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魏古詩:氣象混沌,難以句摘

從漢興到隋亡約八百年間,民歌被大量整理加工,在《詩經》《楚辭》與之共同滋養下,漢魏時期產生五言詩體,詩歌園地中成長了不少花果。從漢魏經典詩作出發,研究可以看出漢魏詩對後世詩歌的影響。

漢初文學:承楚地文學之風,多綺麗作品。

《垓下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西漢樂府詩:多傾向於現實主義,繼承了《詩經》「詩言志」的傳統,社會作用加強。大多沿用舊題,形式優美,氣勢剛健。

《陌上桑》: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

東漢末年:《古詩十九首》代表著文人階層的獨立,文學創作由自發走向自覺。

孔融《雜詩》:安能苦一身,與世同舉措?

《古詩十九首》:白楊多悲風,蕭蕭愁殺人。

建安時期:五言詩體愈發成熟,大多慷慨悲壯,充滿悲憫的抒情色彩,同時也存在著形式主義、官僚作風、柔弱的不足之處。

全在氣象,不可尋枝摘葉。——嚴羽《滄浪詩話》

曹植《白馬篇》: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嵇康《贈秀才入軍》:仰彼凱風,涕泣如雨。

南北朝時期:南方情詩與北方樂府詩並立。南方情詩多運用雙關諧音,不脫樂府里路,內容真摯自然。

《西洲曲》: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

漢魏六朝的詩作,對初唐宮廷詩、四傑作品,甚至於盛唐作品均產生了顯而易見的影響。

魏晉時期南方的情詩作品,存在形式主義、過度柔弱旖旎的問題,到後世逐漸發展為宮體詩、艷情詩,導致初唐時詩歌作品普遍綺麗,唐末五代的歌舞宴樂、娛賓遣興的作品,又成為花間詞、婉約派的濫觴。直到晚明,文學界婉約派依舊不衰,追溯源頭,應歸結到綺麗情詩的開端。

初唐四傑的作品多呈現清健風格,有意克服柔弱文風的弊病。宣揚古文的新樂府運動、古文運動,或多或少都受到樂府詩作諷喻的影響,追求平實簡樸,希望發揮詩歌應有的社會作用。

漢魏六朝詩歌普遍情感真摯樸素,其內容博洽精深,後世文人多從中汲取養分,其影響千百年間從未斷絕。壯麗奇偉的古詩,是古典文學中不可多得的瑰寶,不世出的光輝長卷。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推薦閱讀:

怎樣才能給混沌生蟲子?
想學習分形與混沌分析,請教如何入門?
你可能遇上了假的拉普拉斯妖
經典物理與量子物理不再涇渭分明,科學家最新發現混沌現象和量子糾纏之間的聯繫
三體問題是否可以延伸為多體問題?多體問題與量子物理是什麼直接關係?使用何種計算機才能計算出其唯一解?

TAG:氣象 | 古詩 | 混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