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新: 清明節·生命與死亡合體的節日

2015-03-31 16:57:49

    何新舊作(考古札記):清明節·生命與死亡合體的節日   (本文發表於何新《夏小正新考》一書第二版,轉載請註明出處)

    1、清明節,起源於古代迎春狂歡之節

    中國年節風俗,由來甚久,多源自上古。而戰國秦漢以後,一些年節則往往被附會於某些歷史人物,例如端午節(本為上古之夏至節、火神節)被附會於紀念楚人屈原(說詳何新「端午節新考」文),而清明節則被附會於紀念晉人介子推云云。

    [按:俗說謂晉文公下令每年的清明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只能吃預先做好的熟食(冷食),以此紀念他的恩人介子推。《後漢書·周舉傳》註:「太原一郡舊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龍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靈不樂舉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輒一月寒食,莫敢煙爨。」但介子推的史事不見於《左傳》和《史記》,不足為信。寒食節起源於紀念介子推的說法出自後漢,最早見於桓譚《新論》(洪邁在《容齋隨筆》雲)。《玉燭寶典》卷5引晉人陸翙《鄴中記》云:「俗人以介子推五月五日燒死,世人甚忌,故不舉火食,非也。北方五月自作飲食,祠神廟,及五色縷、五色花相問遺,不為子推也。」隋人杜公瞻注《荊楚歲時記》也指出寒食節的起源與介子推無關。他說:「《周禮·秋官·司烜氏》:『仲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注曰:『為季春將出火也。』今寒食准節氣是仲春之末,清明是三月之初,然則禁火蓋周之舊制也。」]

    實際上,清明節在古代具有遠為浪漫而久遠的歷史。清明節起源於古代的寒食節和上巳節,是迎春之節。清明之神,即青神(東帝青神),亦即華夏古代諸神系統中的春神。

    至於清明節的名稱,則與新春天氣物侯有關。《淮南子·天文訓》說:「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清代的《歲時百問》解釋何謂「清明」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

    明代的《曆書》稱:「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

    2、上巳節,迎龍神、祈春雨及產子的生命之節

上古無清明節之稱。近代所謂清明節,蓋起源於古老的上巳節和寒食節。古俗在夏曆三月八日(巳日)舉行上巳節。上古華夏在此節日祭祀高媒神,舉行踏青、祓禊(臨河洗浴)、野合等迎春活動,其俗由來甚為久遠。據上古傳說,殷商人的高祖契,其母在河裡洗浴,吞食鳥卵懷孕而生下契。這種臨河求孕的洗浴,也應是上巳節的「祓禊」活動(類似的傳說有很多,如高句麗的朱明王亦然)。

    漢代以前,迎春的節日在夏曆三月。至近代,則改為陽曆4月5日前後。此系源自古天文學所推算太陽到達黃經15°時。故現代的清明節,是在現在公曆的4月,4日、5日、6日三天中的一天。

    而在古代,清明節是夏曆三月的節氣,時間約在夏曆三月初(初三至初八日)。初八日——就是所謂的「上巳」之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節……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

    上古之迎春,首先是以觀測天文龍星之出現作為標誌。

    龍星,又稱大火星(並非太陽系八大行星中之火星,行星之火星在古代稱「熒惑」),古代認為是一顆神聖及神秘之星,在古代還有靈星、明星、心星及大辰星等等的別稱。龍星在28宿中屬於蒼龍(青龍)宿(心2星),在西方的星象系統中屬於天蠍座。

 

    根據古代天文觀測,每年的夏曆三月,紅色的龍星——大火星會在黃昏出現於正東方,這一天就意味著春天的到來。

    [《左傳·昭公四年》「火出而畢賦」 。晉杜預註:「按《左傳》云:火出,於夏為三月,於商為四月,於周為五月。則火出季春建辰之月。」」楊伯峻註:「十七年《傳》云:『火出,於夏為三月』……則夏正三月,天蠍座星於黃昏時出現。」]

    龍星初見,古代是作為農事季節開始的重要標誌。龍星大火,象徵著農神、龍神,以及主持雷雨之神。所以龍星也稱作「大辰」(即大震,相當於《易經》的震卦,震是雷神之名)。

  

    每當春日龍星到來,國家要在農社的祭壇(靈台)上舉行隆重的祭祀,以祈求春雨。這種祭祀中要舉行舞龍的舞蹈,所以這種祭祀又叫「舞雩」。

    [東漢學者王充說:「靈星之祭,祭水旱也,於禮舊名曰雩。雩之禮,為民祈穀雨,祈谷實也。春求雨,秋求實,一歲再祀,蓋重谷也。」又曰:「故《論語》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暮春,四月也。周之四月,正歲二月也。二月之時,龍星始出,故傳曰:「龍見而雩。」龍星見時,歲已啟蟄(驚蟄),而雩。」又云:「龍星二月見,則雩祈穀雨;龍星八月將入,則秋雩祈谷實。」]

    上巳節活動中,另一重要的宗教活動就是祭祀高禖神。高禖神是華夏諸神系統中主管愛情和生育之女神。

    高禖,名號「勾芒」,亦作「句(古音與勾通)芒」,又稱作「高密」、「郊禖」。禖同媒,亦通腜(即孕婦)。

    考古出土多見上古時代藝術雕塑的高禖神,多是巨乳懷孕的成年女性形象。事實上,遠古時期一些裸體的女神像,都有著發達的胸部、腹部和臀部,這是生殖崇拜及多孕多子之女神的象徵。在漢代畫像石中也有高禖神的形象。遼寧紅山文化遺址出土有5000年前的上古女神廟遺址,有高媒女神的陶像。

      高媚女神句芒,是春天之神,也是東方之神(即《楚辭·九歌》中的「東君」,我舊曾認為東君是啟明星,誤)。她還有名號曰「重」(通鍾,即鐘鼓之神,亦即雷神。《國語》說南正重司天以主神)。

      [關於句芒的部分古代傳說:《山海經·海外東經》:「東方句芒,鳥身人面,乘兩龍。」郭璞註:「木神也,方面素服。」《尚書大傳·鴻範》:「東方之極,自碣石東至日出扶木之野,帝太白皋、神句芒司之。」《墨子·明鬼下》:「昔者鄭穆公,當晝日中處乎廟,有神入門而左,鳥身,素服三絕,面狀方正。鄭穆公……曰:『敢問神名?』曰:『予為句芒』。《淮南子·天文訓》:「東方,木也,其帝太白皋,其佐句芒,執規而治春。」《淮南子·時則訓》:「東方之極,自碣石山過朝鮮,貫大人之國,東至日出之次,扶木之地,青丘樹木之野,大白皋、句芒之所司者,萬二千里。」《呂氏春秋·孟春》:「其帝大白皋,其神句芒。」高誘註:「太白皋,伏羲氏,以木德王天下之號,死祀於東方,為木德之帝。……句芒。少白皋氏之裔子曰重,佐木德之帝,死為木官之神。」而《左傳·昭公二十九年》則說:「少白皋氏有四叔:曰重、曰該、曰修、曰熙。」《玉函山房輯佚書》輯《隨巢子》:「昔三苗大亂,天命殛之,夏後受命於元宮。有大神人面鳥身,降而福之。司祿益食而民不飢司金益富而國家安,司命易而民不夭,四方歸之。禹乃克三苗而神民不違,闢土為王。」袁珂先生認為,此「人面鳥神」之神,當即句芒。《世本·作篇》:「句芒作羅(網)。」實際上,句芒之國,也是高句麗、高麗國名的起源。]

   秦漢傳說中的句芒神,具有鳥身(鳥也是男陰的象徵物)人面的異形,駕乘雌雄雙龍而飛行,所以天上的蒼龍宿以及龍星是她的象徵。句芒神在神話中也有青鳥的形象,經常作為天帝的使者降臨。

   在五行系統中,東方之神是木神(木,象徵生命、植物和青氣,即陰雲),龍星是春天之神靈。在上古華夏,上巳節,是迎接龍星降臨,迎接春天到來,迎接新生命復甦的歡樂節日。

    《禮記·月令》記有周代君王祭祀高媒神的儀式:「孟春三月……立春之日,天子親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以迎春(神)於東郊。」「是月也,天子乃以元日祈谷於上帝,乃擇元辰,天子親載耒耜,措之參於保介之御間;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躬耕帝藉。」

    「仲春之月,……玄鳥至。至元日以大牢祠於高禖,天子親往。后妃帥九嬪御,乃禮天子所御,帶以弓韣,授以弓矢於高禖之前。」

    這些記述的大意是:

    在春三月;周天子率領貴族及大臣舉行迎春的祭禮。在這一天,天子要向高媒神祈求五穀豐收,天子要親自下田,使用農具,率領大臣進行耕作。    當青鳥(玄鳥)到來的時候,天子要親自獻祭,屠宰大牛獻祭於高媒神。然後,王后率領眾嬪妃們,以弓箭插入弓套之中,獻在高媒神之前——這個動作實際是性交的象徵。

     上巳節期間對高媒神的祭祀,是一種具有強烈性含義和感交巫術意味的祭禮。

    3、寒食節,禁火之節

     寒食節也開始在農曆三月。當天上的龍星出現之後,上巳節之後就進入了寒食節。寒食節期間舉國禁火。禁火,正是為了祭祀雨神——請求雷雨之神的降臨。

    周代封國,各國最重要的宗教場所是神社。東亞的神社文化,最早起源是在古代的中國。周代天子國都有大社,各個封國中也都建立有國社。神社中立有長年不滅之火壇,此即本義的「社火」(社火變為社戲之名,是在後來)。

    為了祈禱龍星的降臨,為了祈雨,要熄滅神社祭壇上已經燃燒經年的舊火。直到寒食節的祭祀完成後,才能添加薪柴,重新點燃新火。這種滅舊迎新的祭祀儀式,古代叫「改火」。

     關於改火寒食的日期,是在上巳節之後。宋司馬光 有《晉陽三月未有春色》詩記述宋代的寒食及清明節改火事云:「清明空改火,元巳漫浮觴。」詩句中所謂「元巳」就是指上巳節。

    [《論語·陽貨》:「舊谷既沒,新谷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 何晏 集解引馬融 曰:「《周書·月令》有「更火」之文:「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棗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一年之中,鑽火各異木,故曰改火也。」 劉寶楠《正義》引 徐頲《改火解》:「改火之典,昉於上古,行於三代,迄於漢 ,廢於 魏 晉 以後,復於 隋 而仍廢。」    唐史延 《清明日賜百僚新火》詩:「九天初改火,萬井屬良辰。」 宋司馬光 《晉陽三月未有春色》詩:「清明空改火,元巳漫浮觴。」]

    在改火和禁火期間,舉國不能火食,只能吃事前備好的熟食(即寒食),所以這段停火期間也叫寒食節。

    [《周禮·司烜氏》說:「中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所謂「修火禁」,便是禁火。唐李涪《刊誤》曰:「《論語》曰:鑽燧改火,春榆夏棗,秋柞冬槐。則是四時皆改其火。自秦、漢以降,漸至簡易,唯以春是一歲之首,止一鑽遂。而適當改火之時,是為寒食節之後。既曰就新,即去其舊。今人待新火曰勿與舊火相見,即其事也。又《禮記·郊特牲》云:季春出火曰禁火。此則禁火之義昭然可徵,俗傳禁火之因,皆以介推為據,是不知古,以鑽燧證之。」(鄒福保《日知錄之餘》 引)]

    秦漢以前禁火寒食的時間很長,不同記載表明可以有十天乃至一月之久。

    東漢時期的《月令》則確定寒食節為清明節氣前的三天。唐宋時期減為清明前的一天。從先秦到南北朝,寒食節都是一個隆重的節日。到唐宋時,寒食節仍然是一個重大的節日,元代以後才逐漸式微。

     古代的寒食節與清明節氣本來時間只差一天。三日禁火完畢,到清明這一天就要換新火,以柳條或榆木乞取新火。這樣清明節與寒食節自然相接而融為一體。明清後,寒食節一名乃為清明節所替代。

    若按時間先後排序,古代迎春的三個節日是:上巳節——寒食節——清明節。    唐宋以後,上巳節廢,明清以後寒食節廢,只有清明節集三節於一身,成為中國人迎接春天到來的代表性節日。

    4、上巳節,潑水、洗浴、狂歡之節

    古代的上巳節,這個節日原是盛大的迎春狂歡節,有一系列浪漫的迎春活動。   其中最重要的三項活動是:祭祀高媒神,男女在春河中洗浴玩樂——「脩禊」,以及情人自由幽會的野合狂歡。

    「巳」這個字的本義是蛇和男性生殖器(蛇常是生殖器的著名象徵物)的象形。所謂「上巳」,意義涵有生殖器崇拜。在夏曆三月上旬的「巳日」這一天,人們群聚於水濱嬉戲、洗濯,祓除不祥,同時求福祈子。

    在上古,上巳節不僅是一個野外洗浴戲水的節日,也是祭祀「高媒神」(即生殖神)、祈禱多子、求偶快樂的愛情及野合之歡樂多節日。因此這個節日在各地民間也有稱作桃花節、女兒節,上巳節實際是華夏古代的情人節。

    (上巳日應為三月初八,即夏曆三月的第一個巳日。漢魏以後則改定為三月初三日)。

    《左傳》庄公二十三年夏,有一則記錄雲「三月,公如齊觀社,非禮也。」意思是在這一年的三月,魯庄公到齊國觀看「鬧社」,這是違背禮教的。為什麼去別國觀看「鬧社」會違背禮教呢?這段記載很隱晦,其實所謂「社」就是齊國祭祀春神和上巳神的活動。因之《穀梁春秋》說得比較明白些:「觀,無事之辭也,以是為屍女也。」聞一多曾經考證明白,屍是性交的隱喻,魯君去齊國屍女就是去玩女人。所以史官說魯君非禮也。

    古代(秦漢以前)的上巳節活動中最為浪漫的活動,就是三月三日,人們臨河潑水、洗浴(祓禊)的「灌禮」(《易經》之「觀卦」也是記錄這個節日),以及「野合」(即「社」,鬧社)。

    早在商、周時代,每逢三月的第一個巳日(上巳日),人們就要到水邊去祭祀,並採集香熏的草藥花朵沐浴,人們稱之為「祓禊」或「脩禊」(即洗潔)。

    [《周禮·春官》說:「女巫掌歲時祓除釁浴。」鄭玄註:「歲時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入)水上之類。釁浴,謂以香熏草藥沐浴。」此浴水風俗,漢晉仍存。《漢書 禮儀志》記:「是月上巳,官民皆潔於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病,為大潔。」 《宋書 禮志二》引《月令》註:「暮春,天子始乘舟」。蔡邕《章句》曰:「今三月上巳,祓於水濱,蓋出於此也。「 」自魏以後但用三日,不以巳(日)也。」]

《詩經·鄭風·溱洧》這首詩歌記錄了春秋時期鄭國上巳節的戲水歡樂情景:[何新譯文]「溱河,洧河,流水嘩嘩。男男女女,在這裡翩躚洗浴。 姑娘說:「給你潑水嗎?」小伙說:「來吧。」「請你也給我潑潑!」  洧河岸邊,到處歡聲笑語。少男少女,調笑戲謔,互相贈送芍藥花。  溱河,洧河,流動清波。男男女女,塞滿了河流。姑娘說:「給你潑水嗎?」小伙說:「來吧。」「請你也給我潑潑!」洧河岸邊,到處歡聲笑語。少男少女,調笑戲謔,互相贈送芍藥花。」

    [原文: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蕑兮。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且樂。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溱與洧,瀏其清矣。士與女,殷其盈兮。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且樂。維士與女,伊其將謔,贈之以勺藥。(溱水發源於現在的河南省密縣東北聖水峪,洧水發源於現在的河南省登封縣東的陽城山,兩條河在密縣匯合,稱雙洎河,東流入賈魯河。]

此詩記述每年仲春,三月上巳,鄭國的少男少女們齊聚溱河、洧河畔,結伴洗浴。觀,即灌,洗浴(說詳何新《易經新解》的「觀卦」考釋),以及戲水游春之樂。

 有趣的是,據《史記》的孔子傳,孔子的父親孔叔紇也是在魯國尼丘的一個上巳節日中,與顏氏少女相會,「野合」,而生下了偉大的孔子。

    [《論語》記載,曾皙說:「我的願望是,暮春時節,穿著新制的春服,與朋友們到沂水邊沐浴,吹風而舞。」孔子說:「我欣賞你的理想。」晉潘尼有詩曰:「暮春春服成,百草敷英蕤」,「羽觴乘波進,素卵隨流歸」。這也是記述上巳節和寒食節迎春的習俗。]

只是到魏晉及隋唐以後,男女之防及禮法之戒逐漸森嚴。秦漢以前這種在新春於河畔洗浴玩樂甚至野合的祓禊風俗,愈來愈失去狂野味道,而變為文質彬彬「修禊」之禮:「三月三日,士民並出江渚池沼間,為流杯曲水之飲」(《荊楚歲時記》)。此即所謂「流觴曲水」之禮——用酒杯盛酒,放入彎曲的水道中任其飄流,看酒杯停在誰的面前,誰就引杯飲一口。至此,古代的上巳節已經完全失去其本義,而逐漸消失到寒食節的活動中。

    5、寒食祭祖與掃墓

    寒食節及上巳節本來都不包括掃墓的風俗。大概到南北朝時期,出現了「寒食展墓」的祭掃活動。其過程大致是:在寒食節的日子裡,一家人或一族人同到先祖的墓地,致祭、除草、添土、焚燒紙錢。但這種民間的春祭活動,並不被官府認可。直到唐初,百姓這種寒食期間的拜墓活動,仍然被朝廷視為「野祭」。

    究竟在何時,上巳節的歡樂以及寒食節的禁忌演變為以掃墓祭祖為主要內容的宗教性活動?準確時間,典籍中並未見到明確記載。我們所知道的是,寒食掃墓習俗在隋唐時代已經廣泛流行起來。

    據北宋學者王溥所撰《唐會要》記,唐初民間流行寒食節掃墓並郊遊的風氣。    因之,唐高宗龍朔二年(622年)曾發布詔令,禁止民間在寒食節期間上墳掃墓。更不許在悲傷地掃墓之後,又歡快地踏青郊遊:「或寒食上墓,復為歡樂。坐對松檟,曾無戚容。既玷風猷,並宜禁斷。」(《唐會要》卷二三)

    這是由於,朝廷認為寒食節期間後的野遊歡樂與掃墓悲哀的肅穆態度是矛盾的,是對亡靈、鬼神的不敬。但是,民間習俗並不因朝廷的禁令而被遏制,反而越來越興盛。

    過了一百多年,到唐玄宗李隆基開元二十年(732年),朝廷不得不頒布新的敕令,准許人民在寒食節期間上墓行拜掃之禮。 但同時仍然規定,掃墓之後不得就地飲食作樂,「食餘饌任於他處,不得作樂」。

[《舊唐書》記:「開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禮經》無文。近代相傳,浸以成俗,宜許上墓同拜掃禮。」]

     唐開元二十年,唐玄宗組織官方編修《五禮》時,不得不從俗,為追祖思孝的寒食節「野祭」正名。正式頒布敕令將「寒食節上墓」編入五禮之中的第一項吉禮中,使其「永為恆式」。     此後,寒食節掃墓才名正言順地列入官方認同的國家祭典。

    [《舊唐書·玄宗本紀》記:"寒食上墓,宜編入五禮,永為恆式"。《唐會要》卷二十三《寒食拜埽》有唐玄宗開元二十年(732)"宜許上墓"詔令的原文:"寒食上墓,禮經無文,近世相傳,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廟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許上墓......,仍編入禮典,永為常式。"唐憲宗元和七年(812)詔:"常參官寒食拜墓,在畿內者聽假日往還,他州府奏取進止。"故清人編《湖廣志書》即認為:"墓祭,士庶不令廟祭,宜許上墓,自唐明皇始。"]

    但是,開元二十九年(741年)唐玄宗又下一道敕令:「凡庶人之中,情理多闕,寒食上墓便為燕樂者,見任官典不考前資,殿三年,白身人決一頓。」(《唐會要》卷二十三)意思是,寒食節可以掃墓,但掃墓之後禁止飲酒宴樂。如果官員這樣做就撤職,百姓則要挨揍。    但是,在寒食節期間掃墓,然後在墳前飲酒、享用祭品已經成為習慣,雖有朝廷嚴令,仍然難以禁除。 

    王充《論衡》說:「凡祭祀之義有二:一曰報功,二曰修先。」 「凡此功烈,施佈於民,民賴其力,故祭報之。宗廟先祖,己之親也,生時有養親之道,死亡義不可背,故修祭祀,示如生存。推人事鬼神,緣生事死。人有賞功供養之道,故有報恩祀祖之義。」

    中唐以後,寒食掃墓之俗盛行,以至在任官吏常有因回鄉掃墓耽誤職守的事。於是朝廷又頒布政令規定了明確的寒食節官府假期,確定寒食節放假四——七天。

    [大曆十二年(777年)朝廷詔令,衙門依例放假五天。貞元六年(790年),官假日加到七天。使官員們可以從容地進行掃墓祭奠之事。]

    中唐以後,寒食節的祭祖掃墓成為了重要的社會禮制。故唐人王冷然的《寒食》詩說:「秋貴重陽冬貴蠟,不如寒食在春前。」寒食節祭祖的重要性,已經超過了重陽節和年終的蜡祭。

    儘管如此,保守的人們仍然不認可這一風俗。宋代的歐陽修就曾經批判寒食節的掃墓活動,是禮崩樂壞之舉——"五代禮壞,寒食野祭而焚紙錢。"(清趙翼《陔余叢考》卷三十引)

      宋庄季裕《雞肋篇》記,宋代的寒食節掃墓,不燒香而流行掛紙錢。:「寒食上冢,亦不設香火。紙錢掛於塋樹。其去鄉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於空中,謂之掰錢。而京師四方因緣拜掃,遂設酒饌,攜家春遊。」          有人認為,寒食節祭拜亡者的風俗,最早的起源,可能與春秋晚期晉文公重耳於寒食日為其功臣、隱士介子推掃墓祭拜的紀念活動有關。但是此只有傳說而典籍不見明文。

    [桓譚《新論》:「太原郡民以隆冬不火食五日,雖有疾病緩急,猶不敢犯,為介子推之故也。」三國時期曹操反對禁火寒食習俗,並為此發布了《明罰令》禁止之,說:「聞太原、上黨、西河、雁門冬至後一百有五日皆絕火寒食,云為介子推。」。《齊民要術》亦云:「昔介子推怨晉文公賞從亡之勞不及己,乃隱於介休縣綿上山中。其門人憐之,懸書於公門。文公寤而求之,不獲,乃以火焚山。推遂抱樹而死。文公以綿上之地封之,以旌善人。於今介山林木,遙望盡黑,如火燒狀,又有抱樹之形。世世祠祀,頗有神驗。百姓哀之,忌日為之斷火,煮醴酪而食之,名曰『寒食』,蓋清明節前一日是也。中國流行,遂為常俗。」]

        6、古代寒食節日的迎春飲食     寒食節禁火,人們只能吃先準備好的熟食和冷食。因此古代的寒食節期間形成了一些特殊和特色的飲食作品。    南北朝時期的《荊楚歲時記》中詳細記述當時的寒食節食品云:「去冬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餳,大麥粥,寒食,挑菜。」注云:「據歷合在清明前二日,亦有去冬至一百六日者。」「寒食三日作醴酪」。「今人悉為大麥粥。研杏仁為酪,引餳沃之」。「黍飯一盤,醴酪二盂」。

    [《荊楚歲時記》作者宗懍(約502-565),字懷正,南朝梁人。]

    這些特色的寒食節食品包括:     杏仁茶、麥酒、麥芽糖:《鄴中記》說:「寒食三日作醴酪」。    杜台卿《玉燭寶典》卷2引陸翽《鄴中記》云:「并州之俗,以冬至後百五日有介子推斷火冷食三日,作干粥,是今糗也,中國以為寒食。又作醴酪。醴者,以粳米或大麥作之;酪,搗杏子人煮作粥。』」醴是一種甜酒,酪就是今日所謂杏仁茶。

[《齊民要術》記載「醴酪」是寒食節的「寒食」,詳細介紹了醴、酪的製作方法: "煮醴法:與煮黑餳(麥芽糖)同,然須調其色澤,令汁味淳濃,赤色足者良。尤宜緩火,急則焦臭。煮杏酪粥法:用宿穬麥,其春種者則不中。預前一月事麥,折令精,細簸揀,作五六等,必使別均調,勿令粗細相雜,其大如胡豆者,粗細正得所。曝令極干。如上治釜訖,先煮一釜粗粥,然後凈洗用之。打取杏仁,以湯脫去黃皮,熟研,以水和之,絹濾取汁。汁唯淳濃便美;水多則味薄。用干牛糞燃火,先煮杏仁汁,數沸,上作豚腦皺,然後下穬麥米。唯須緩火,以匕徐徐攪之,勿令住。煮令極熟,剛淖得所,然後出之。預前多買新瓦盆子容受二斗者,抒粥著盆子中,仰頭勿蓋。粥色白如凝脂,米粒有類青玉。停至四月八日亦不動。渝釜令粥黑,火急則焦苦,舊盆則不滲水,覆蓋則解離。其大盆盛者,數卷亦生水也。"《荊楚歲時記》記載南北朝時期南方寒食節的節令食品是「餳、大麥粥」,也是醴酪。隋朝依然習慣吃這種食品,杜台卿說:「今世悉作大麥粥,研杏人為酪,別煮餳沃之也。」] 「挑菜」也是寒食節期間的一項習俗。挑,「挖取」之意,寒食節期間挖取野菜生吃。

[杜公瞻注《荊楚歲時記》「挑菜」:「如今人春日食生菜」。]

    春餅:一種雞蛋和麵粉調製的軟質煎餅。    此外,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還記載了一種特殊的寒食節用的環餅。「環餅,一名寒具,以蜜調水溲麵」,這應就是現在北京的民俗食品蜜麻花。

    棗糕——棗錮飛燕:宋代,除了街市上所賣的稠餳、麥糕、乳酪、乳餅等現成的食品之外,人家也自製一種燕子形的麵食,稱為「棗錮飛燕」,即北京今日仍有的小吃棗糕。

    青精飯:《零陵總記》記載了另一種寒食節食品「青精飯」,「楊桐葉、細冬青,臨水生者尤茂。居人遇寒食采其葉染飯,色青而有光,食之資陽氣。謂之楊桐飯,道家謂之青精飯,石飢飯。」寒食清明染青飯,是獻給春神青神的祭品。此習俗在南方雲貴地區仍較為流行。 

    青團:《七修類稿》提到寒食節時南方人吃的「青白糰子」。這種青糰子是在糯米中加入雀麥草汁舂合而成,餡料則多為棗泥或豆沙。放入蒸蘢之前,先以新蘆葉墊底,蒸熱後色澤翠綠可愛,又帶有蘆葉的清香。 

    桃花粥:唐代民間以此為寒食食品。以新鮮之桃花瓣煮粥,至明末此俗猶存。唐馮贄《雲仙雜記》:「洛陽人家,寒食裝萬花輿,煮桃花粥。」孔尚任《桃花扇》:「三月三劉郎到了,攜手兒妝樓,桃花粥吃個飽。」 無疑,在寒食節的特色節令食品中,桃花粥最令人青睞。此外,還有楊花粥、梅花粥等春日花卉入粥。 

    江南民間在清明時常吃炒螺螄。有「清明螺,賽只鵝」之說。 

    清明節這天,民間祠堂還要辦社酒。同一宗祠的人家在一起聚餐。沒有宗祠的人家,一般同一高祖下各房子孫們在一起聚餐。社酒的菜肴,葷以魚肉為主,素以豆腐青菜為主,酒以家釀酒為主.。

    [陸遊的名詩:「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蕭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所寫的就是清明時節的春社。]

    此外,還有煮雞蛋、寒食餅、寒食麵、寒食漿、棗餅、春酒、紅藕、香椿芽拌面觔、嫩柳葉拌豆腐等。宋元以後寒食節雖然漸漸消亡了,但留下的這些特色食俗,卻頑強地繼續流傳於各地至今。 

    7、寒食節中的玩樂遊戲

    「燕子來時春社,梨花落後清明。」

    自南北朝起,寒食節就出現了從禁火寒食,向娛樂化活動演變的趨勢。這些娛樂活動的起源,則可能與上巳節的狂歡遺俗有關。

    至隋唐以後,禮法化的中古中國已經不能容納上巳節的自由兩性娛樂。於是傳統的上巳節遊戲遂轉變為寒食期間的娛樂活動而蔚為大觀,包括踏青、插柳,《荊楚歲時記》記寒食節遊戲還有鬥雞,鏤雞子,鬥雞子。打毬、鞦韆、施鉤之戲。

    據《荊楚歲時記》記:「江淮間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門」。 柳者,撩也,留也。「昔我往矣,楊柳依依」,柳樹自古就是招客和留客的象徵。楊花柳木也是愛情的象徵,應當也是古代上巳節的重要信物。

    不僅寒食節門前流行插柳,而且流行頭頂戴柳。寒食節時,孩子們將柳條編成環,戴於頭上。以至明清有民謠云:「寒食不戴柳,紅顏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後變黃狗」云云。 

    唐宋以來還流行寒食節的踏青。孟郊《濟源寒食》詩曰:「一日踏春一百回,朝朝沒腳走芳埃」;於鵠《襄陽寒食寄宇文籍》講的是水鄉的踏青:「煙水初銷見萬家,東風吹柳萬條斜。大堤欲上誰相伴,馬踏春泥半是花」;詩人杜甫也有踏青《絕句》曰:「江邊踏青罷,回首見旌旗。」 宋蘇轍《踏青》:「江上冰消岸草青,三三五五踏青行」。

    明代《帝京景物略》中記載京郊當年清明踏青時的場景:「……玉泉三十里至橋下,夾岸高柳,絲垂到水。綠樹紺宇,酒旗亭台,廣畝小池,蔭爽交匝,歲清明日,都人踏青。輿者、騎者、步者、遊人以萬計。」

    ——此記述可以與北宋名畫《清明上河圖》的描繪相參照。 

    古代寒食節一個具有特色的著名遊戲是盪鞦韆。據稱,鞦韆本是古代山戎人用於練習身手輕趫的軍訓項目。到春秋時,齊桓公出兵遠征山戎,鞦韆也隨之向南流傳,漢代後逐漸在中原地區流傳,並從軍訓項目演化為寒食節期間的娛樂遊藝。

    [《荊楚歲時記》:」去冬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餳、大麥粥。寒食,挑菜。鬥雞,鏤雞子,鬥雞子。打毬、鞦韆、施鉤之戲。」註記:「《古今藝術圖》云:『鞦韆本北方山戎之戲,以習輕趫者。』後中國女子學之,乃以彩繩懸木立架,士女炫服,坐立其上,推引之,名曰鞦韆。」《漢武帝後庭鞦韆賦》稱:「鞦韆者,千秋也。漢武祈千秋之壽,故後宮多鞦韆之樂。」《湘素雜記》稱:「鞦韆,漢武帝後庭之戲也,本雲千秋,祝壽之詞也,語訛傳為鞦韆。」也有說法認為,「千秋」在漢語中有生死之諱,故改為鞦韆。 ]

    《開元天寶遺事》記,唐玄宗愛好玩鞦韆:「天寶宮中至寒食節競豎鞦韆,令宮嬪輩戲笑以為宴樂。帝呼為半仙之戲,都中士民因而呼之」。 

    宋人詩歌云:「一原風俗異衣裘,流落來從綿上州。 未到清明先禁火,還依桑下系千秋。 」(黃庭堅《觀化十五首》)

    [唐宋詩歌多有詠寒食節玩鞦韆的。王維《寒食城東即事》曰:「蹴鞠屢過飛鳥上,鞦韆竟出垂楊里」。王禹偁《寒食》曰:「稚子就花拈蛺蝶,人家依樹系鞦韆」。梅堯臣《梨花》曰:「月白鞦韆地,風吹蛺蝶衣」;文彥博寒食日過龍門,也有詩作曰:「橋邊楊柳垂青線,林立鞦韆挂彩繩」。歐陽修《漁家傲》詞:「隔牆遙見鞦韆侶,綠色紅旗雙彩柱」。陸遊詩:「鞦韆旗下一春忙」。元代散曲家盧摯《寒食日新野道中作雙調·蟾宮曲》曰:「桑柘外鞦韆女兒,髻雙埡斜插花枝」。元代散曲家張養浩也在寒食途中作《中呂·十二月兼堯民歌》曰:「三四株溪邊杏桃,一兩處牆裡鞦韆」。明代朱日藩《清明揚州道中憶王端公》句曰:「水國人家種楊柳,清明士女競鞦韆」云云。]

    寒食節的另一個著名遊戲就是踢蹴鞠 。蹴鞠,是足球運動的前身。

    據宋人馬端臨《文獻通考》:「蹴球,蓋始於唐,植兩修竹,高數丈,絡網於上,為門(即球門)以度球,球工分左右朋,以角勝負。」

    檢索唐詩中,記述寒食節踢球活動的詩作很多。如王維《寒食城東即事》「蹴鞠屢過飛鳥上,鞦韆竟出垂楊里」;王建《宮詩》:「殿前鋪設兩邊樓,寒食宮人步打球」。韋應物《寒食後北樓作》:「遙聞擊鼓聲,蹴鞠軍中樂」。白居易《洛橋寒日作》:「蹴球塵不起,潑火雨新睛」 。 

    《荊楚歲時記》所記的寒食節遊戲「牽鉤 」,即拔河運動。寒食拔河戲,據說由水上舟戰「牽鉤」演變而來,故至唐代已稱「拔河」。

    寒食節拔河之最,當數唐中宗導演、宰相及大臣集體參加的梨園拔河之戲。據《景龍文館記》:「唐中宗(李顯)景龍四年清明節,帝幸梨園。命侍臣為拔河之戲,以大麻絚(繩子)兩頭系十餘小索,每索數人執之。以挽六弱為輸。時,七宰相、二附馬為東朋,三相五將為西朋。僕射韋巨源,少師唐休因年老,隨而踣(倒),久不能起,帝以笑為樂。」 

    此外還有鬥雞、鬥雞卵的遊戲。 我國鬥雞習俗歷史悠久,在《左傳》中即有記載,歷久不衰。

    [《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季郈鬥雞。季氏介其雞,郈氏為之金距。」]

    隋杜台卿《玉燭寶典》記:「寒食節城市尤多鬥雞、斗卵之戲。」在唐代,寒食節鬥雞也是皇宮中的娛樂項目之一。《荊楚歲時記》注說, 寒食節有鬥雞、鏤雞子和斗卵的風俗。

    鏤雞子是寒食節的手工遊戲。在春天新產的雞蛋上雕鏤刻畫各種圖案。這種春季的遊戲活動起源很早,《管子》說:「雕卵然後瀹之,所以發積藏,散萬物。」(卷十二)

    人們之所以雕鏤雞蛋,是為了順應時氣的變化。《荊楚歲時記 》在記載寒食「鏤雞子」之後,有一段按語,大約說是隋代的情況:「古之豪家,食稱畫卵。今代猶染藍茜雜色,仍如雕鏤。遞相餉遺,或置盤俎。」人們染畫雞蛋,以為相互饋贈的節日禮品。唐代仍有染畫、鏤刻雞子的風俗,「寒食進雜彩雞子」,「寒食賜鏤雞子」(《歲時廣記》卷十五)。

    初唐詩人駱賓王《鏤雞子》詩更是生動地描畫了當時鏤畫雞子的情形:「幸遇清明節,欣逢舊練人。刻花爭臉態,寫月競眉新。暈罷空餘月,詩成並道春。誰知懷玉者,含響未吟晨。」清明刻畫雞蛋成為人們比試手藝的競技遊戲(這種寒食節雞蛋染畫的風俗頗類似歐洲復活節的彩蛋風俗)。

    鬥雞子,斗蛋也是寒食節的遊戲。在寒食節期間,以煮熟的雞蛋相互碰撞,看誰的雞蛋堅硬不破。時至今日,在山東青州、湖北谷城等地,民間仍有清明節兒童斗蛋的習俗。

    此外還有放風箏 。《帝京歲時紀勝》記:「清明掃墓,傾城男女,紛出四郊,提酌挈盒,輪轂相望。各攜紙鳶線軸,祭掃畢,即於墳前施放較勝。」古人認為清明的風很適合放風箏。專家指出,在古人那裡,放風箏不但是一種遊藝活動,而且是一種巫術行為:他們認為放風箏可以放走自己的穢氣。所以很多人放風箏時,將自己知道的所有災病都寫在紙鳶上,等風箏放高時,就剪斷風箏線,讓紙鳶隨風飄逝,象徵著自己的疾病、穢氣都讓風箏帶走了。 

    8、近代清明節取代寒食節    

    上巳節在魏晉以後消失而娛樂活動融入了寒食節的游春活動。

    唐宋時期的「寒食節」,在明清被清明節取代。據《唐會要》,唐大曆十二年二月十五日,朝廷曾經頒布一道敕令:「自今以後,寒食同清明」。

    隋唐宋時代寒食節的傳統習俗主要有三項:禁火、掃墓、郊遊。到明清時期,寒食節的風俗漸漸淡漠,寒食節的掃墓活動被清明節掃墓活動所取代。     因為清明前的寒食節還是禁火的。因此只有在清明日改火後,才允許啟用新火,人們才能到墓地上燒紙上供。所以祭墓之日就集中在了清明這一天。

    [沈復 《浮生六記·浪遊記快》云:「清明日春祭掃墓「。明《帝京景物略》記:「三月清明日,男清明祭祖,擔提尊榼,轎馬後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清通禮》亦記:「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

      元明以後,寒食節禁火食冷之俗漸衰。「寒食節」的名稱自然越來越少被人提及,而本來是節氣名稱的「清明」則突顯出來。上巳節戲水娛樂踏青的風俗,也被整合到後來的清明節游春習俗之中。清明節逐漸成為一個融合了上巳節、寒食節傳統習俗的重要民俗節日。

    唐人王維在《寒食城東即事》詩說:「少年分日作遨遊,不用清明兼上巳」。此詩句乃是寒食、清明與上巳三節在唐代即被認為一事的佐證。

    清明節的許多風俗繼承自寒食節和上巳節。但是古代的寒食節皆為冷食,而近代清明節的飲食則要寬泛許多,大量春日時新菜蔬、美味,皆可入食,而不再問其生熟、冷熱。 

    有趣的是,西方基督教地域的復活節,也是定在寒食——清明節前後(春分後之月望後的第一個星期日),節中也有互贈彩蛋活動。復活節時期要舉辦篝火會。篝火點燃前,要熄滅全部燈與火,然後鑽木取新火,點燃篝火。會後各家取篝火為火種。這個活動很像古代華夏的新春改火活動。基督教選定這個古老的迎春節日來紀念耶穌復活,也是為源自亞洲的這一古老舊俗充實了新意。

    東西文化儘管不同,而寒食節、清明節——復活節內容卻如此相似,十分發人深思。 
推薦閱讀:

烤糊知乎千贊雄文「何新偽人考」
對於團中央學校部公號發表的關於何新「西方偽史觀點」的文章,你有什麼看法?
如何反駁何新所謂的「古希臘就是個文藝復興時期宣傳起來的騙局」一說?
如何看待「希臘共和國」與古代東地中海「希臘文明」之間的關係?
何新:論宗教

TAG:死亡 | 生命 | 節日 | 清明 | 清明節 | 何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