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關於菩提心的精彩開示(一)劉東亮

                                      關於菩提心的精彩開示(一)劉東亮    學佛這些年,見到聽到的關於菩提心的精彩開示,應該是麻叔發表在《禪》刊1996年第2期的那篇《略說修學菩提心》,和林克智在《寧波佛教》上發的那篇《菩提心是學佛的根本》這兩篇了,今分兩次介紹給大家,先看麻叔(既趙越塵居士)的《略說修學菩提心》:    佛法之中心在於破幻體真,自覺覺它,直至自他一切有情究竟解脫。此即菩提心,亦即不生不滅心,謂真實體會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而應緣渡生。又名大圓覺,佛性等等,見諸佛典,皆同體異名。菩提心為一切佛法修行之基礎,為行人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根本。佛雲「忘失菩提心所修一切善法皆為魔業」。    所以,菩提心之於佛門行人,有過於那塊通靈寶玉之於賈寶玉,不可離失。佛法在傳播發展的歷史上,在不同時期及地域與當地當時的文化相結合,其表達形式略有不同。例如,南傳佛教,中土大乘及藏傳佛教之表現不同即與文化差異有關係。然而,佛陀教法之中心從來沒變,均在引導有情趣向解脫。亦即菩提心是為宗旨不變。  今日中土佛法復甦,百廢初興,寺廟等建築雖已有相當恢復,但於佛法道理之弘揚遠未盡理想。於商品大潮衝激之下,舊有道德觀念體制日漸衰落,新道德體制尚未完備。於是砂金同起,魚龍混雜。有人嘩眾取寵,將某些氣功功法標榜為『佛法真諦』,卻引人自私自利,而將佛法之要——空性與慈悲,亦既菩提心閹割掉!甚至以迷信惑眾,騙錢了事,以至破壞佛門聲譽。    一般群眾多傾向求福報,此雖頗佳尚須善加引導提高。佛學研究應大加鼓勵,但知識分子學佛人中將學佛變成佛學研究的偏向也不應忽視。在佛法的宣傳普及中要考慮到四十多年來人民教育水平已有很大提高,光用「只管念佛」來教人,法雖沒錯,不把道理講出來讓大家明白,只怕肯接受的人不很多;不把如何逐步去做到「只管念佛」的辦法教會,只怕念的人經年也只在散亂里,不得真實受用。    所幸者,經少數大德大聲疾呼,不少年輕行人已知體悟空性,識自本心之重要,乃致力於明心見性——這是中土佛法復興之希望。然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菩提心慈悲心之修持仍少見宣傳。若干人學佛是為了「超越自我」,這在今日已算是上乘動機了。但究其深處想超越的只是能力限制,並非要突破我執,說白了仍是自我中心。似乎時至今日,人人為己已成天經地義,捨己為人自利利它倒成了不合時代,提倡慈悲喜舍更成了奇談怪論。但是,若不依菩提心而修,不要說見性成佛,就連大我也難於達成。佛門弟子應當理直氣壯大聲吶喊,弘揚以慈悲喜舍四無量心為行相的菩提心。    何為慈悲喜舍?願一切眾生俱足樂及樂因,是慈無量;願一切眾生脫離苦及苦因,是悲無量;願一切眾生常住無苦安樂,是喜無量;願一切眾生住平等舍分別,是舍無量。無論哪個佛門宗派一切法門方便都不應離此四無量心。依禪宗的行人,修習慈悲喜舍是契入本心的犀利武器又是悟後保任的必由之途。依凈土的行人,力行慈悲喜舍即如普賢行願品所說,阿彌陀佛於人臨終時自會來接甚至不必繫念祈請。密宗行人更不必說,不修慈悲喜舍根本入不得門徑:背離菩提心修密教儀規,是最速入魔法,入地獄如箭。所以,廣弘菩提心可使廣大行人明確修行方向不失正道,亦有利增進社會和諧進步。

 

  大乘佛教獨興中國,說明中國人多具大乘根器,亦即多具修學菩提心之善根。中國幾千年文化傳統從來教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由小及大,以世界大同,萬民安樂為目標,而不是自私自利。及佛法入中土,眾生不盡誓不成佛之願誰人不知?古今大德留下的教法,處處皆體現菩提心。但中國人性好超越,往往不肯按步就班。    所以,中國大乘佛教里,一方面處處體現了菩提心,另一方面專門引導行人修學菩提心的次第步驟卻未見廣傳。就一般人而言,大約入佛門時發願,再就是誦讀普賢行願品了。但修學菩提心決非易事,因地凡夫雖人人本具佛性,卻未顯發,顯發即非凡夫。欲要顯發必須從小到大,層層深入,熟處轉生,生處轉熟,將那無量劫來所集串習轉化。其間必然要遇到外境阻礙及內心無明心垢反彈,須以勇猛力及毅力克服之,百戰千戰之後方可期勝。普賢行願,顧名思意就是願須要行,行方成願,是要扎紮實實身體力行的,豈三四次發願五六次誦經就可成功?故參考藏傳佛教內修學菩提心之次第,實大有助於建立適合中土環境的菩提心修學方法。筆者不嫌簡陋,僅將藏地修學菩提心之次第咯加介紹,以為引玉之磚。  藏地紅黃花白四教於菩提心之教授大略相同,依次第而言分四:願菩提心,行菩提心,勝義菩提心及三摩地菩提心。其中願行菩提心兩階段屬俗義,對應因位;勝義菩提心對應修道位,而三摩地菩提心為果位。依方便而言則分二:廣行派和深觀派,兩法互補。                               一、願菩提心  認識執著世間名利之虛幻與痛苦,從而趨向出離,是為趨向佛法之始,然而尚未進入菩薩道。菩薩道始於自內心發出真實願望:鑒於一切眾生與我同在痛苦之中,為解脫一切眾生,利益一切眾生,願上求佛道圓滿菩提。此時行人雖可能於佛法所知未深,願也祗是由六識生滅心所發,心態上與其說是菩提心不如說更象憐憫心,但此願為菩提心之種子,為圓滿智悲雙運之起因與動力,為趨向究竟解脫之始。  願既已發,須知尚未堅固亦缺力用,亟待鞏固加深,善加護持,直至成佛終不忘失。                                          二、行菩提心  願必見於行,願而不行豈非空話。如果只是口頭大願無量,行上全無一絲,那就不僅自欺欺人,而且欺佛。菩提心廣為人知:慈悲喜舍及「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靜其意,是諸佛教」。因行人初修佛法,未契空性,菩提心愿主要表現為慈悲:助人於難,拔人於苦,常行不懈。然而行甚不容易,常言道三歲小孩都會說,八十老人未能行。原因只是無量劫來眾生慣於利己,串習牢固,今欲反其道而行,談何容易。故非假修習,漸漸鞏固不可。  修學行菩提心,廣行派自阿底峽尊者傳下的方法為:1.認知一切有情為母(親疏平等);2.憶一切如母有情之關愛;3.思有所報;4.以慈心視之(願彼得樂,慈);5.以悲心視之(願彼離苦,悲);6.發願救度一種眾生到彼岸(無苦安樂,喜);7.欲成正覺以利他(雖行六度萬行而不執實有,平等心,舍)。此法易於上手,逐步深入。  而深觀派自寂天菩薩傳下的教法極其扼要,只用四字可表,曰:自他互換。凡人遇事先想自利,此時只要換一下,即成利他。但此法要求觀心猛利,否則念起不覺隨它去了;又要求律己心狠,說換就換,習氣上擰得過來。適合利根人。                               三、勝義菩提心  願行二菩提心尚屬俗義,因行人在此階段仍未離能所對待,於空性本覺智尚未契入,於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還無法體驗。修學願行二菩提心若不能儘快契入勝義菩提心,則所修雖為成佛之因,其近期之果卻僅限於人天福報。注意,這個近期可能超過若干世之久!勝義菩提心則不同,行人至少須契入本覺智,對空性有少份直接體驗。當對諸法無我,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有所真實體會,並付諸實行時,是為進入勝義菩提心之始。換句話說,勝義菩提心是見修不二的,要明了自心如幻之後才能契入。契入勝義菩提心標誌著於菩薩道上正修的開始,大日經名之為初法明道,菩薩至此速消五蓋障。行人初入勝義,未能圓攝真俗二義。所謂修習勝義菩提心即是將無自性無生意與六度萬行結合,趣入事理圓融,空有不二,勝義俗義不二,終得進於三摩地菩提心而成就。                                四、三摩地菩提心  三摩地意不動,不可動搖的菩提心是為果地的證量。此為如如不動,空有不二,輪迴涅槃不二,隨緣顯化之佛果,筆者無能探討。  菩提心四次第已如上述,修學時困難何在?一般感覺上行願二菩提心雖不容易,尚且可一學;果地一時還遠;只這見道位的勝義菩提心最難契入。這是錯覺。行願二菩提心最是不易,後面再談。契入勝義菩提心確實有它難處,因它頗不合凡夫常情習慣。比如一個人常行善不做惡,以人的標準是無可挑剔了。    但因人我相宛然,未免流於人天福報,未必就是正修菩提心,離勝義菩提心有明顯距離。另一方面,菩薩的同體大悲我們都有高山仰止之感,知其偉大但又不知從哪學起。其實,人人皆有佛性也皆有同體悲。這個同體悲人人可以體會,只因心粗沒觀察到。舉個例子,比如,你平時總惦記著你的右耳垂嗎?不可能吧,耳垂除了女士戴耳環之外真沒什麼用,割了去也不影響聽力,誰會沒事老記著它?但只要那裡長了瘡,保證你會給它擠膿上藥,而且在這過程中你決不會認為這是手對耳垂的憐憫布施。這就是同體悲了,這裡沒有能所對待,更沒有人我利害的妄想,完全是一種平常心,平等心,正如菩薩之於眾生。可惜我們缺了個『大』字,這種同體悲只限於自身,關心自己耳朵生瘡遠超過關心別人疾苦,哪裡談得到廣及無量眾生。缺的這個『大』字,不僅是大小的大,更是絕對義:菩薩並不須另有緣由,絕對地慈悲喜舍,故稱同體大悲。  如何才能學大?要破我執。我執不破,人我相宛然對立,遇事必先顧自己,慈悲最多起在第二念,力既不足,義亦非勝。如何破我執?要明自心,悟空性。菩提本譯『覺』,不覺不明本心,則決無契入同體大悲的可能。但又如何明自心,悟空性,破我執呢?修學慈悲就是最好的方法之一。按深廣兩派之教法,當常思維救度一切有情,並真實生起悲憫。此時,如密續云:「猛利悲心生起難忍時,空性赤裸當體而顯現」,只要不為境所奪,當即即可契入空性本覺智。這與參話頭,禪定現量,六根門頭拾取及上師直指而契入全無不同。此法附帶的好處是,既使行人一時未能契入本心,也已積累福慧資糧增上善果,而無發狂慧以致退墮之險。類似地,若依參禪破關或依無上密法契入本來,並以六度萬行為用,同樣是契入勝義菩提心。    總之,勝義菩提心已開始離兩邊,行人於此修學福慧不二悲智不二,是真修菩提心的開始。但所謂真修,事相上與願行菩提心階段全無差別,全然是致力於慈悲喜舍及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不同之處只在於行人已對空性有所體驗,於人我相差別只是虛幻開始有了直接體會:六度萬行不是為別人做的,更不是為自己做的,若有所為尚非同體;眾生不是由『我』來度的,但也不離這個身體及因緣;一切不過是空性本覺智無礙顯現,非空亦非有,非真亦非幻。因緣聚時,當行則行正心直用;因緣散時,過眼煙雲心無掛礙。這樣,修學菩提心不僅是明心見性的最佳方法,也是悟後起修綿密保任的必經之路。  相對而言,一念契入空性還不算難,難的是念念不離。「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若人自持對空性稍有體會而不在日常處事六度萬行中護持深入,則不過是銀樣臘槍頭,一遇外境就掉。不要說圓證菩提,連自了亦不可得,恐怕只是虛生浪死,流浪六趣,將感受苦果。若將扎紮實實力行六度批評為執實有,必是自己見處偏空,未解佛意,將空有打作兩截:實是智慧不足。禪門祖師尚說「見與佛齊,然聖德未備」,我等凡夫豈可徒持狂慧!然而,真要去做,難。人就是不肯吃苦,誰肯委屈自己?一到利害取捨關頭,什麼空性,無我,同體不二,早就棄置腦後了。事後能追悔改正補救的已是鳳毛麟角,終究不如念起時把握得住好。這就是菩提心前行基礎未牢,此所以前文稱行願二菩提心不容易修。有人引禪宗古德「六度萬行體中圓」之語,道:只要明自心後一切行動都是菩薩行。要小心了,禪德之言是指徹悟之成就者,體相不二,當下圓滿。須知世上沒有離相的體,沒有離事的理,離開願行菩提心談不到勝義,禪德並沒讓人不行六度,而是強調不可執相迷體。若以禪德之言為知難而退不修願行二菩提心的借口,即是歪曲古德本意也背離佛陀教誨。  這又涉及個『悟』的問題。時下行人有幾個徹悟了?多數自以為悟了的,不過執了個眾生相,把個本不可得的現在心妄執為『當下』。如若果真能當下得了,則壽命相已破,再也沒有什麼『不當下』了,如肇法師所云「江河競注而不流」。但談何容易,直如古德憨山大師也要護持到晚年才證到!時下似是而非的謬論流布甚多,修行正知見難立。既使正見已立,靠每天一兩個、最多三個小時參話頭,或修心中心密,或修無上密大圓滿,因定力不足,不易悟入。百里挑一地有幾人得個入處,也不過是個入處而已,既無力亦不徹,但也是風毛鱗角稀有難得了。一切平順時好說,遇境即失。護持得好點的,小逆境尚可一撐,大一點即無奈,順境就更是不知不覺地跟著走了。此時更必須在日常生活中時時以菩提心為道,內護本心空性不失,外行六度亦即行願二菩提心,如此則福慧雙修,漸漸深入透徹,力用日增,何愁不證。嫌慢嗎?常言道心急喝不得熱湯,菩提心豈是一日即成的。又道是不怕慢只怕站,只要道路正,幾年下去成效自顯。反之,若只高唱「凈穢不二」,不在行上努力,必然徒自迂迴虛耗歲月,甚或自種惡因。  順便提一個與修學菩提心有關,行人於明心見性前常見的誤解。頗有人以為六根截斷時「我的那個靈靈明明一塵不昧的靈覺」便是。大錯!不錯在『靈靈明明一塵不昧』上,只錯在『我的那個』四字。大德有時教人「吾人的那個靈明不昧就是」,這「吾人的那個」是大德不得已說之,意謂「人人本具的」,好要人得個下手處。聽的人接過來,六識妄想心一動,就變成了「我的」,差之毫厘謬以千里,真是辜負苦心。這妄想既細微又頑固,不易覺察又不易清除,卻偏偏正是堅固我執,如果不清除掉,命根不斷,再無真悟之時。只這「我的」在,能所對立已在其中,損人利己也蠢蠢欲動:我的靈靈不昧是,你的於我何關痛癢!這如何體會得同體大悲?就算證得了物我同一,心包宇宙,也超不過梵天,卻是菩提道上的岐路。所以『見』上切須當心,禪宗強調見地,密宗又名『決定見宗』,都不是無緣故的。  修菩提心不光要有勇猛心,還須有長遠心。勇猛心易發,長遠心難持。必須知難而進方可。如果真發得了勇猛長遠心,則應防偏。各種偏向雖林林總總,萬變不離其宗,其實無非兩種:執於相而行則落常見,不契空性,難超人天福報;執於『偏空』而廢事則又落斷邊,見處偏枯,坐於毒海,難圓菩提。不落邊見,心不離體,慈悲為用即是直心正用,是為正修。此時尚應祈請三世諸佛加被,早得殊勝因緣。要知道,無上密法大圓滿中有慈悲平等心不二的修行口訣,極其猛利快捷。行者依之,可從果地起修,以法報化三身為道。有心人應尋求合格上師灌頂授法依之而行,可速趨勝果。願吉祥圓滿。  原作者:越塵居士(原載《禪》刊1996年第2期)

                                     關於菩提心的精彩開示(二)

        上次介紹了麻叔的那篇《略說修學菩提心》,這次推薦大家看林克智的文章《菩提心是學佛的根本》,也是有關菩提心的精彩文字:                                       菩提心是學佛的根本    林克智   心是一切善惡法的根源,是萬法的根本。我們日常思慮之心,可為善、亦可為惡,十法界不離此心,成菩提亦即此心,唯菩提心是真心,其餘皆妄。

   

 我們修學佛法是要學佛的「覺」,非單靠那些儀式、儀軌可成。因而我們學佛必須具正知正見,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菩提心」。經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業,是為魔業。」由此可知:只有發了菩提心,才能與佛菩薩相應;如沒有菩提心,縱使修禪、修凈、修密、修慧,還是道道地地的凡夫、外道。《華嚴經》里講得很清楚,普賢菩薩答普慧菩薩二千行門裡的第一重點,就是說菩薩所依者是菩提心。善財童子在五十三參求訪善知識時,開門見山地表明已發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由此可知,我們學佛者要成佛道,一定要有菩提心為基礎。什麼是菩提心呢?我們就來共同探討吧。什麼是菩提心?   菩提心的「菩提」二字,是古印度的梵語,譯成漢文的意義為「覺」,即是成佛的意思,菩提心即是成佛的心。菩提心具真性菩提、實智菩提及方便菩提三種意義:

   

      一、真性菩提是我們的一念心性,此性上至諸佛菩薩,下至地獄眾生,十法界有情,個個具足。這屬自性本具的如如理,別名「本覺」。此理用不到造作,離一切虛妄,所以叫真性菩提。   二、實智菩提是依如如理起如如智,因此又名「始覺」智。此智是意識相應慧心所,我們依此慧心所,照本覺理,如實了知,所以叫實智菩提。   三、方便菩提是以菩提心行菩薩道,對機說法,以種種方便度脫眾生。   由以上三義,我們更可概括成為於行人實行的「菩提心」三個方面的內容:

   

     一、由於菩提心是梵語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的略稱,其華語的意義應為無上正等正覺。這個正覺有別於世間的所謂「覺悟」,它是真正了解宇宙和人生的真理,永離煩惱不受生死輪迴之覺悟。   二、「拔除一切眾生的生死根本,給予眾生世出世間之樂」,是發菩提心者基於慈悲之旨的一個主要行願。不能和一般的安慰語言、給以暫時的快樂相比。

   

     三、在實行中要以服務為目的。這個服務不同於現今社會的服務行業,它是一種無怨無悔、平等清凈為眾生、為自己尋求覺悟之行為。當我們在做一件工作時,不但自己受益(但不能自有利己之心),更要讓別人受益,這是一種真正的服務。   我們修學菩提心,且要具足因緣。《往生論》說:「發無上菩提心,有其二義:一者須離三種與菩提心相違法;二者須知三種順菩提心法。」                            應遠離的三種與菩提心相違的事是:   一、依智慧門,不求自樂。為遠離我心貪著自身,必須這樣做。   二、依慈悲門,拔一切眾生之苦。這是為了一切眾生皆能遠離無安心而得安樂。   三、依方便門,憐憫一切眾生。這是遠離供養恭敬自身,必須這樣做。   三種應該有的順菩提心之事是:                              一、無染清凈心:不為自身,不求諸樂故。                              二、安清凈心:以拔一切眾生之苦故。                              三、樂清凈心:為使一切眾生皆得菩提故。                                  此外我們還應該發如下三種心:                              一、發厭離心:「煩惱無盡誓願斷」。                              二、發欣慕心:「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三、發度生心:「眾生無邊誓願度。」 以上三心,前二屬智,後一屬悲,如能兼具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則悲智雙運勤求,殊勝佛果,終必可得。                                        發菩提心的因緣

   

 修行之法八萬四千法門,菩提心是世出世間一切諸善法之王。因為五戒是人善;十善及味禪是欲界天善;四禪八定是色、無色界天善;戒定慧、四諦、十二因緣是二乘善;六度萬行是菩薩善。菩提心為成佛正因,為佛之善,故稱諸善中王。而此菩提心雖眾生人人本具,不生不滅,然無因緣不能發。今據省庵大師《勸發菩提心文》,略述發菩提心之十種因緣如下:

   

 一、念佛重恩。佛為三界導師、四生慈父,於一切眾生有拔苦與樂之恩,其恩最重,為父母師長之所不及,故列第一。為報佛恩,當發大心救度眾生,行菩薩道乃到成佛。此是發菩提心的第一因緣。   二、念父母恩。若欲報佛恩、發菩提心、修菩薩行、說法度生,皆非此身不可,因念此身從父母而生,推而廣之,願平等普度人人之父母。是為發菩提心第二因緣。   三、念師長恩。世出世法皆由世出世間二種師長得,既知感恩,我們當發大乘心普願利人,世出世間師長俱蒙大利。這是我們發菩提心的第三因緣。   四、念施主恩。念施主恩是大師對出家眾而說,施主布施供養,使出家眾四事不缺,如此則出家眾可安心辦道、成就道業。故是發菩提心的第四因緣。

   

     五、念眾生恩。我們與一切眾生,以無始生死輪迴以來,互為父母,彼此互有深恩;我們的日用所需衣食皆賴人供給,悉有恩於我;其餘畜類眾生,如牛馬勞役、犬守夜等與我們亦有恩;菩薩觀於螻蟻皆過去父母、未來諸佛,我們皆應常思利益,念報其恩。此為發菩提心的第五因緣。

   

     六、念生死苦。我們與一切眾生,無始以來常處於生死之中,六道輪迴,升沉片刻,出沒萬端。是故應發勇猛心,截生死流,出愛欲窟,自行化他,同登極樂彼岸。此為發菩提心第六因緣。

   

     七、尊重己靈,我們現前一念心性,當下與諸佛無二無別,既是佛性,必應尊重,勿令永埋五蘊山中。是故我們應當勇猛地以無量善法對治煩惱,以無量智慧對治執著。修德有功,性德方顯,轉三障為三德,方不辜負佛的化度,不負己靈。此是發菩提心的第七因緣。

   

     八、懺悔業障。懺者是懺其前愆,悔者為悔其後過,即是改往修來的意思。我們日常生活之中,一舉一動常違佛戒,一餐一水頻犯屍羅,若非痛哭流涕深切懺悔、至誠悔過,萬劫千生難逃惡報。這是發菩提心的第八個因緣。

   

     九、求生凈土。凈土法門屬易行道的修持,行者先求往生佛國土,成就無生法忍和不退轉,以及諸種功德、智慧,次行菩薩道。娑婆世界五濁惡世,三障俱重,要使懺悔令盡實覺困難,又因助道緣少,故必求生凈土,凈土則助道緣多,諸上善人俱會一處,道業易成。是故凈土法門,往聖前賢人人趨向,千經萬論處處指歸。所以我們應發廣大心(多善根),執持名號(多福德),乘彌陀大願之船,入乾淨土之海,西方決定可往,這是發菩提心的第九因緣。

   

     十、念正法久住。釋迦世尊為一切眾生,以無量劫來修菩薩道,四十九年化緣周訖,示入涅槃。現處末法,但有教理而無行果。邪正難分,是非莫辨,競爭人我,鬥爭堅固,是非繁興,爭名奪利比比皆是;難有正見,不知三寶為何義。思念及此,悲心淚下。身為佛子,當發大心,雖不能挽回末法劫運,決當儘力護持正法。是故願諸善友同發大願,願願上求下化,以於今比盡未來際,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速證無生忍,回入娑婆界,令正法久住,法門再闡。這是發菩提心的第十因緣。                                   文殊菩薩十大願是我們的榜樣

   

 我們已懂得菩提心及發心的十個因緣,接下去一定要發菩提心,如此才能成法器、度眾生。那麼菩提心應如何發呢?許多初學佛的人很難下手,今介紹文殊菩薩的十種甚深無盡大願,作為我們行者的榜樣,十大願是:

   

 「一者大願,若有眾生乃至蠢動含靈,我皆隨緣受化同生三世,皆令得佛知見。若未聞我名,要令得聞;若聞我名,於我法中盡發菩提,迴向大乘,修無上道。若有眾生或以世法醫療諸疾,或以曆數、工巧、世典、雜藝等隨類同事,接引世俗、導引眾生,令發菩提正見,願皆共我有緣、咸令悉發菩提之心。」 在本願中:「若有眾生乃至蠢動含靈,我皆隨緣受化,同生三世,皆令得佛知見。」一段是「眾生無邊誓願度」。

   

 「若未聞我名,願令得聞;若聞我名,於我法中盡發菩提,迴向大乘,修無上道。」本段為上求佛道之願,即「佛道無上誓願成」。願中「我名」即是文殊之智慧,一切諸佛皆悉從文殊菩薩發菩提心,常為一切諸佛之母、一切菩薩之師。由此看來,我們學佛者應以智為導,不要以一般宗教信仰者的心態來學。因為學佛是一門覺悟的大學問,學佛者要理智,心裡必須有一個正確的目標,否則往往淪為迷信。

   

 「若有眾生或以世法醫療諸疾,或以曆數、工巧、世典、雜藝等隨類同事,接引世俗、導引眾生,令發菩提正見,願皆與我有緣,咸令悉發菩提之心。」本段為「法門無量誓願學」。佛法不離世法,我們不要認為只有在深山道場里打坐念佛參禪是修行,世俗的一切皆是我們可用的法門。心隨境轉是凡夫,心能轉境即聖人。故學佛的人,只要用心去體察周圍的一切境物,即無一不是在告訴我們生活的意義,六祖大師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關鍵在一個「覺」字,看我們怎樣用心。 「二者大願,若有眾生毀謗於我,嗔恚於我,刑害於我,是人常生怨恨不能得解,我於是人願皆有緣,咸令悉發菩提之心。」 「三者大願,若有眾生愛念我身,欲心見我,求得於我,於我自他盛行諂曲,邪見顛倒,生凈不凈行,願皆有緣,咸令悉發菩提之心。」 「四者大願,若有眾生輕慢於我,疑慮枉壓,誑妄於我,毀謗三寶,憎嫉賢良,常生不善,如是眾生,願皆有緣,咸令悉發菩提之心。」

     

 「五者大願,若有生賤我、薄我、慚我、愧我,敬不敬重於我、妨不妨我、用不用我、取不取我、求不求我、要不要我、從不從我、見不見我,如是眾生,願皆與我有緣,咸令悉發菩提之心。」

     

 「六者大願,若有眾生常殺生命,畋獵漁捕,怨命現前,更相殺害,殺心熾盛、不生悔過,賣肉取財、自養性命,如此之心永失人身不舍報時,悉令如是眾生,咸發菩提之心。若有眾生,取我財物,我與財物,或施與我財物,或我施他財物,所得財物或不得財物者,如是眾生,願皆共我有緣,咸令悉發菩提之心。」                           以上五願是屬於「煩惱無盡誓願斷」。

   

 「七者大願,若有眾生供養於我或受我供養,或我造、他造寺舍僧房蘭若,諸佛菩薩形像及諸功德,凡此因緣所修福佑,悉今迴向菩提及諸法界眾生同沾此福。又有眾生或其伴侶,於諸修行不問成就與否,若於和上教導稱說聽受,我教他教,同行同業,此諸眾生願皆共我有緣,咸令悉發菩提之心。」本段為「福慧雙修」,佛事門中福田第一,修學上先從布施開始培養福德,並以此來破除「自我」;在解門上不要一個人盲修瞎煉,要按善知識的教法依教奉行,更應發願與諸佛菩薩同願同行。

   

 「八者大願,若有眾生廣造諸罪墮於地獄,經無量劫從地獄出,生於五趣作駝驢牛馬、奴婢,負重還命,償他宿債,於此眾生,我於五道隨形受化,或作貧窮困苦、盲聾喑啞乞人等等,同類、同緣、同事、同行而施教化,願皆共我有緣,咸令悉發菩提之心。」

      

 「九者大願,若諸眾生縱恣身心,貢高我慢,無有慚恥,不識善惡,毀謗佛法,用僧袛物,劫奪他財,廣造身、口、意十惡諸罪,死墮阿鼻受無量苦,因此六道眾生,願皆共我有緣,咸令悉發菩提之心。」  以上二願,明白啟示「諸惡莫作」,更要「深信因果」。我們應把握住當前,絕對依佛陀教法,深信因果來真實修行。

   

 「十者大願,若有眾生於我法中,不論有緣無緣,若同我願,則屬我身,與我無別。行四無量心、六波羅蜜等於虛空,廣度有情無有休歇,凡此眾生,願達菩提,同登覺路。」

     

 第十願為「佛道無上誓願成」。學佛當然望圓成佛果,要圓滿佛果必要行菩提道才能到達。讓我們共同以大慈心、大悲心、喜無量心、舍無量心來勤修四攝、六度,隨文殊菩薩邁上菩提大道吧!

   

 菩提心的修學貴在「發願」,願廣則行深,虛空非大,心王為大;金剛非堅,願力最堅。我們身為諸佛弟子,不立大願於今生,更待何日?一個修行者不能只顧自我了脫,應普願眾等同發此心,未發者令發,已發者令增長,願同修行者各各悲智雙運,福慧齊修,同化眾生,同成無上正等正覺,如此發心,方為真正修行!

   摘自《寧波佛教》  
推薦閱讀:

關於處在青春期的孩子,父母只需了解這3點就夠了!
關於真太陽時和夜子時的問題
漲知識|關於中東你該知道的那些事兒
關於未成年人刑事責任年齡等熱點問題的專家觀點
談詩|辛波斯卡:關於「大問題」的「小回答」

TAG:菩提心 | 關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