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陣型中弓箭手的位置有什麼學問?

方陣間有甬道,弓兵可以從後方步兵方陣中間的甬道撤退,反之,近戰士兵可以從前方弓兵甬道通過向前出擊

這個是變陣的一般方法,不管是大型戰役還是小規模遭遇戰,都講究軍陣,所以化整為零地變陣不可能的(蠻族就算了,人家騎兵步兵弓箭兵一人全包,打仗要不然是鄉村打群架一樣一窩蜂,要不然是狩獵式——蒙古那套)

一般的陣型是這樣的(更大規模的會分左、中、右軍)

如果對面騎兵衝鋒起手,那弓兵就立刻回撤,重裝步兵開盾頂槍(如果有的話)並關閉甬道

如果對面弓兵對射起手,那就對射唄,側翼騎兵也可伺機而動

如果對面哇哇大叫直接衝鋒 方法1.射兩箭,弓兵後撤,變自由射擊。

方法2.弓兵不動,保持方陣射擊,步兵沖甬道衝出反衝鋒

如果騎兵來襲來不及變陣呢?一般有保護——拒馬,鹿砦什麼的,高坡也算,這叫地利

英國阿金庫戰役就這麼贏的(PS:還有泥地)

但面對騎兵還是站在後排的好

一般中國是輕騎,起騷擾奔襲作用,贏了就打掃戰場尾追堵截。

而歐洲的重騎(如果有)會主動衝鋒,人馬全身掛甲的重騎,在步兵眼裡簡直就是神

但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天國王朝》)

這步兵騎兵混在一起,怎麼整?騎兵沒有成建制地衝鋒=送盔甲+贖金

都是為了電影的視覺效果,別跟我說那是王

扯遠了

至於混戰時,會派神箭手專門射殺軍官和將領

  1. 大規模多兵種戰役一般是一字乾(chang)坤(she)陣,十幾萬人你來個雁翔錐形什麼的沒法想像,除非像八卦那樣,給你畫好圈,擺好標識物,丫在裡面呆著別動有人來就放箭潑油戳臉就成。畢竟現實沒有天神視野,1里外的非統一型命令只能靠傳令兵,想想跟別人聯機打全面戰爭網路延遲30秒的感覺....還是簡單粗暴的好,普通弓手方陣會對敵人後方進行壓制

  2. 小規模(5000以下)戰役的陣型就有意思了,但弓兵數量一般不多,混戰中有可能會轉為自由射擊

    原因很多,常見的有:步兵防線太薄弱容易被沖跨;弓手太少,群射效果不明顯;敵人太分散,機動性太強

最常見的防禦型的方陣.,弓兵居中不解釋

《神話》里的那個變陣畫面很有意思(非黑)

其他的

一個人在成千上萬人的戰爭中是很渺小的,一個步兵一眼望過去都是人頭,什麼戰場形勢啊、勝敗傾向啊都看不到。而一個好的陣型擺布會讓你感覺周圍好多人頭都是自己人或者敵人死的好快,於是不再孤單,於是不怕,於是不懼,這就是士氣,戰略打後勤,戰場拼士氣

以上分享網友觀點,不代表本平台


推薦閱讀:

如何明確區分地中海式射法和蒙古式射法?
老式的長筒單發火槍跟使弓箭的人對戰有優勢嗎? 火槍再填裝需要那麼久,如果被人沖近的話貌似會很慘。
如何檢查箭矢是否安全射箭前?
請問目前國際通用箭靶的五種顏色設定是否有其出處?
像美獵這種不用瞄準器的反曲弓如何瞄準?

TAG:古代 | 學問 | 弓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