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與貪嗔痴

《西遊記》與貪嗔痴

(2007-10-22 08:57:08)

轉載

標籤:

人文/歷史

西遊記

    《西遊記》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古典名著,所講述的唐三藏西天取經的故事廣為流傳。就《西遊記》的佛法內涵來說,它一方面說明了大成佛法的難遇難求,另一方面也說明了取經(修行)的道路是非常艱難曲折的,這其中尤其表現在如何克服唐僧三個徒弟豬八戒、孫悟空、沙和尚所代表的「貪」、「嗔」、「痴」三種業障上。

    若想成佛,首先必須修十善業。所謂十善業是身三業、意三業、口四業。身三業包括「殺、盜、淫」三種惡業。殺指殺害眾生,尤其指殺人;盜主要是指竊盜他人錢財;淫針對出家人,在家人則指邪淫(邪淫系指非人、非時、非處行淫)。口四業指「妄語、兩舌、惡口、綺語」,不妄語就是不說謊,尤其不要為了謀求自己的利益而有意說謊;如果是為了救人一命而不得不說謊就不在此列,因為這時說謊出於救人的至善之心。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最初釋迦牟尼師尊宣揚佛法時,當時人們的根器很高能夠自覺履行戒律,所以對於這些戒律就沒有具體施設,但是隨著學佛之人根器日益低下,往往不能根據具體情況來處理自己的行為,反而因為學佛而起煩惱,於是師尊就針對這種情況施設了各種戒律。戒律是「制心」的手段,其根本還是為了保持自身心靈之善,以便機緣成熟時,反觀內心,一念相應,明心見性。十善業及五戒是菩提道的根基,若是不能受持這些戒律,則人身不保,況復學佛?另外,不妄語還特彆強調的是不能說大妄語,比如否定真如佛性,否定西方凈土,乃至自己沒有悟而說自己悟,或故意暗示開悟的樣子讓人誤以為是初地聖人或幾果等等,這就是大妄語。口四業中的兩舌主要指搬弄是非,綺語主要指講話不正經,惡口主要指罵人。

    意有三業,即「貪」、「嗔」、「痴」。這是行菩提道最為重要,也最難做到的方面,因為這三種業障與眾生息息相關,須臾不離,極難克服,但是如果不克服它們,就根本不可能反觀自身的真如佛性。在學佛之人沒有達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境界的時候,我們就不能不「時時勤拂拭,莫使染塵埃」,只有去掉這些業障,讓心鏡保持明凈,我們才能進一步去修行。

    在《西遊記》里,作者正是通過對唐僧三個徒弟豬八戒、孫悟空、沙和尚的刻畫來說明取經道理就是修行理,就是克服「貪」、「嗔」、「痴」的道理。

    豬八戒代表貪慾重的眾生,貪色、貪財、貪名、貪利、貪吃、貪睡……所以給他取名叫八戒,意思是只有守戒才能息滅慾望,只有守戒才能獲得智慧,所以叫悟能。如果想修證菩提或者解脫成阿羅漢、辟支佛,就必須守持戒律,修十善業。在這之中,五戒是最基本的戒律,五戒的重要性在於它是一切戒的基礎。所謂五戒是不殺、不盜、不淫(在家為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前面四種稱之為性戒,後一種稱為遮戒。性戒和我們的本性相關,遮戒為遮止我們不去犯戒,酒戒僅有佛教才有,是為了防止我們不犯其它的重戒。五戒之所以重要也是因為它們與五常相關,五常是人間的根本,所謂仁、義、禮、智、信,不殺生是為仁、不竊盜是為義、不邪淫是為守禮、不妄語是為可信,不飲酒是為智(所謂「酒能亂性」就是謂此)。

    五戒俱足,可保人身,五戒若犯,人身不保。而五戒中最難克服的是戒淫,豬八戒的「貪」最典型的表現就是貪色(其實貪睡也是一種貪,明明睡八個小時就行了偏要多睡兩個小時),可以說,貪的克服首要指的就是克服淫慾,十方世界的三界眾生都是這樣,通常要修到三果才能遠離,那也是斷五下分結以後的事了。豬八戒正是代表的不能持戒的這一類人,一開始就因為調戲嫦娥而受到報應,失去人身,投身豬胎;接著在取經的過程中,也是他的態度最不堅定,一遇到困難就想著分東西、「散夥回家」。最後的結果呢,他的果位是很低的,是凈壇使者。為什麼豬八戒不能進入菩提道呢?因為如果是解脫道的話,那麼只要不實際上犯戒就行了,但是修菩提道的關鍵是要保持心意的純凈,必須不動犯戒的念頭,一旦動念,就算沒有實際行動也是犯戒——這也是「意業」更難持守的原因。比如豬八戒調戲嫦娥,在取經路上碰到美女就「心自搖搖不能譴,只恨無邪緣相湊耳」,雖然豬八戒沒有犯下邪淫的實跡,但是一旦動念就已經犯戒。所以豬八戒的取名以及最後獲得的果位已經暗示了他只能先持戒、凈心,才有可能踏上大乘菩提道的道路。

    孫悟空代表那些雖然有本事、有能力但是脾氣大,經常發火的人,這種業障就是「嗔」。「嗔」是眾生無始劫來的習性,想要完全克服非常困難,而「嗔」的危害卻非常大,所謂「一嗔能摧毀,千劫所積聚。施供善逝等,一切諸福善。罪惡莫過嗔,難行莫勝忍」(《入菩薩行·第六品安忍》)就是講的這個意思。孫悟空每每遇到妖魔鬼怪,一言不合立刻大打出手,而且最受不得別人的譏笑,比如一有妖怪直呼其為「猢猻」或者揭他不光彩的老底「弼馬溫」時立刻就火冒三丈。瞋恚心是最不好的,經云:「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又云:「瞋火能燒功德林。」功德林是一棵棵種植,好不容易種成一片樹林叫功德林,但瞋火一發,全部燒光了。給孫猴子取名悟空的道理,就是要他明白一切無常、萬法皆空的道理,以「空」去除他心中的怒火,只有「空」才能顯現真如的本性,才能得到般若智慧。在持戒上來說,雖然孫悟空打殺妖魔不少,但是並沒有殺錯好人,這是摧邪顯正、除魔衛道的一部分,即使剛踏上取經之路的時候殺了一隻老虎做虎皮裙,那時候他心中也並無為殺生而殺生的殺念,而首先是為了保衛師傅的念(從這一點來看,在「意業」的克服上孫悟空遠高於豬八戒)。而且隨著取經的進行,他的自我剋制能力也不斷提高,不再如先前那樣無法無天,想怎樣就怎樣了。所以從根本上來說,雖然孫悟空尚有缺點,但由於功勞大(這也是「萬法皆空,因果不空」的道理),思想純正,最後獲得獲得了斗戰勝佛的果位。不過從這個名號上也可以看出,孫悟空尚有執著(對爭鬥還是有執著),只有完全去嗔,才能成究竟佛。

    沙和尚是指那些生性憨厚的「老實人」,思維不多,往往陷入「愚痴」的業障。比如在開始取經之前,他在流沙河以吃人為生,這就是不明白佛法的愚痴,唐僧給他取名「悟凈」就是要他修凈行,因為要想出三界就必須首先做到慈悲不殺。對於沙僧來說,他不貪、不嗔,但是卻因為「痴」而不能明白佛法的道理。這個痴也就是「無明」,這種無明代表的眾生也是非常多的,比如有的人為了求長壽過生日,卻以殺生為代價來大辦酒席,這就完全顛倒了。但是沙僧有一個好處,就是意志堅定,雖然無明,但是能夠聽從師傅的教誨,而且他能夠嚴格守持戒律,不僅不在現實中犯戒,而且在思想上也不犯戒,所以儘管他沒有完全明白菩提道的真諦(因為沒有完全克服「愚痴」),但是他能夠修到四大皆空,成就「金身羅漢」的果位。

    如果我們從六度詮旨(與「四諦緣生」聲聞法與緣覺法不同,「六度詮旨」是菩薩法)來看,在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中,豬八戒始終停留在持戒的階段,比如回到高老莊還是念念不舍自己的妻子,所以連基本的「四諦緣生」都難以完全做到;孫悟空雖然在取經中不斷增長有對般若智慧的認識,但需要完成的是「忍辱」的階段;沙僧能夠持戒,也能夠忍辱,但不能明瞭佛法第一義,如果他能夠去除愚痴,悟得般若智慧的話,就能夠進修菩提,乃至究竟成佛。而唐僧作為師傅,六度皆行,最終得以成就「旃檀功德佛」。

    如果我們從整部作品來說,《西遊記》不僅僅說明了要克服「貪」、「嗔」、「痴」三種意業,而且借唐三藏西天取經的故事說明了大乘佛法才是究竟成佛之道。在佛法之三藏十二部八千餘卷經典中,小乘是釋迦牟尼師尊一轉法輪所說,大乘及唯實經典是師尊最後所說。史書記載,貞觀三年(公元629年)唐僧從長安出發,西行出敦煌,到達中印度摩揭陀國,入那難陀寺求學,學成後周遊10國,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回到長安。唐僧原來自己修的就是小乘佛法,由於不能成就無上菩提,所以觀世音菩薩就化身為一個老和尚,指點唐僧去西方拜見佛祖,求取大乘經典。顯然,整部《西遊記》首先隱示的是大成佛法是究竟之道,作為解脫道的小乘佛法不是究竟。西天取經的路實際上也就是唐僧師徒自度度人的修行之路,在這裡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觀世音菩薩教唐僧所念的《心經》,心經是大乘般若類經典的精華,這也可以看出唐僧在取經之前是不知道大乘經典的。修行之路不是平坦的,充滿了艱難險阻,每當遇到艱難困苦的時候,唐僧都是依靠《心經》來堅定自己的志向。

    而且,唐僧師徒的取經之路也說明了「神通不是佛法,佛法是般若而不是神通」的道理。孫悟空一個筋斗十萬八千里,卻出不了如來佛的手掌心,這本身就說明了神通終歸是有限的。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如果佛想把大乘經典交給唐僧那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或者由孫悟空自己去取不就行了嗎?所以說修佛的目的不是為了神通,而是為了解脫,求得大智慧。唐僧不會騰雲駕霧,不會變化,只知一心念佛,顯然他修行的目的不是為了有神通。神通本身是有限的,只有般若關乎的才是「如如不動」、「恆常不變」的真如佛性,所以即使是大鬧天宮的孫猴子遇到妖怪手裡的寶物時也往往沒有辦法,只能到處去請救兵,而一心念佛的唐僧遇到生命危險的時候,觀世音菩薩一定會幫他逢凶化吉,遇難呈祥(這也說明了念佛、信佛人能夠得到佛菩薩加被的道理)。在這裡需要說的是那些妖魔鬼怪多半是哪位聖人的侍者或坐騎之類跑下來作怪,這應當理解為菩薩、仙人為幫助唐僧早證聖果,有意製造的障礙,這些障礙能夠幫助唐僧師徒克服心中的貪、嗔、痴,能夠幫助他們忍辱、精進,最後明瞭般若智慧——這其實也就是學佛所必須經過的道理。如果我們在學佛法的過程中迷戀神通,這就是「貪」,就有可能陷入《楞嚴經》裡面所說的被五十陰魔迷惑的境界;如果以神通顯世,自以為已經開悟,然後以此高己卑人,這就是「慢」,這就是「妄語」,如果進而反對其他的真善知識,這就是「嗔」;不明白這些道理,就是「痴」,就是「無明」。

    所以,從整部《西遊記》來看,顯然,它的思想內涵是非常深刻、非常豐富的,佛法在世間,當我們重新閱讀《西遊記》的時候,如果能夠從中體會到一些佛法的真意,能夠有所覺悟,那就是最大的收穫了。
推薦閱讀:

遠離了貪嗔痴,就遠離了六道輪迴
人本一塵埃,何苦貪嗔痴,閉目一切無,何處惹塵埃

TAG:西遊記 | 西遊 | 遊記 | 貪嗔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