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道教齋戒醮儀

道教齋戒醮儀

齋戒、祭禱之事,在我國古已有之。如《禮記?曲禮篇》「戒齋以告鬼神」,《易經?系辭》「聖人以此齋戒」,《孟子?離婁篇》「雖有惡人,齋戒沐浴則可以祀上帝」。道教崇敬神仙,注重祭祀祈禱,且以神仙稟質清淨高雅、整潔肅穆,故要求祭祀者必須在祭祀之前沐浴更衣,不飲酒,不吃葷,整潔心、口、身,以示虔誠。齋戒原本是一回事,但後來道教把它分成了兩事,「戒」是「齋」的進一步發揮,帶有強制性,且有固定條文。齋戒與醮壇祭禱,關係密切,齋戒是因醮壇祭禱而設。醮壇祭禱又各有規制,必須如儀進行,稱為醮儀。道教三洞經書的十二類中,每洞皆有「戒律」、「威儀」、「章表」,講的便是各種齋戒、醮壇儀式以及祈禱用的章表規式等。道教通常把這些統稱儀範。道教儀範十分繁瑣複雜,如《正一威儀》便規定有一百三十二條,僅其子目便有:「法服、入靖、奏請、讀經、演經、事師、奉齋、受戒、懺悔、禮拜、燒香、燃燈、鳴磬、章奏、醮請、法具,食器、器用、居處、臥具、屨履、井泉、用水、飲食、動止、隨行、住觀」等二十七大項;五代杜光庭撰《道門科範大全集》記載有「拜章、消災懺禳、安宅、壇醮、謝罪」等七種壇醮威儀;還有《科門科範大全集》八十七卷,《靈寶領教濟度金書》三百二十卷,王契真《上清靈寶大法》六十六卷,金允中《上清靈寶大法》四十七卷……。其他戒律、威儀更是繁多。這裡只能擇要錄舉。一、齋及齋法何謂「齋」?《雲笈七籤》卷三十七《齋戒序》說:「夫齋者,齊也。齊整三業1,乃為齊也。」《呂氏春秋?正月紀》:「天子乃齋。」《註》:「《論語》曰:齋必變食,居必遷坐,自禋潔也。」今本《論語?鄉黨》作「齊」。足見「齋」作「齊」解,其來有自。何謂「齊」?《雲笈七籤》卷三十七《說雜齋法》說:「齋者,齊也,要以齊整三業,乃為齋矣。」《太上太真科經》說:「能得一者,心攝三業。能攝身者,端拱不擾;能攝口者,默識密明;能攝心者,神與道合」。「齊」即使身口心均清淨,節食除煩,虔誠整肅,專一其心志之意。道教十分注重修齋。《雲笈七籤》卷三十七引《三天內解經》說:夫為學道,莫先乎齋。外則不染塵垢,內則五藏清虛,降真致真,神與道合居。能修長齋者,則道合真,不犯禁戒也。故天師遺教,為學不修齋直,冥如夜行不持火燭。此齋直應是學道之首。夫欲啟靈告冥,建立齋直者,宣先散齋,不使宿穢,臭腥消除,飢體清潔,無有玷汙,然後可得入齋。又《雲笈七籤》卷三十七《說雜齋法》說:學道不修齋戒,徒勞山林矣。齋者,正以清虛恬靜,謙卑恭敬,戰戰兢兢,如履冰谷,若對嚴君。規定學道必須修齋,否則便成徒勞。道教諸經所說的齋法,即齋的方式,大祗可分為三種,一者設供齋,二者節食齋,三者心齋。前兩者是外表口味方面的齋法,後者才是內裡心識方面的齋法。三者之中,心齋最為重要。《說雜齋法》,中說:諸經齋法,略有三種。一者設供齋,可以積德解愆;二者節食齋,可以和神保壽,斯謂祭祀之齋,中士所行也;三者心齋,謂疏瀹其心,除嗜慾也,澡雪精神,去穢累也,掊擊其智,絕思慮也。夫無思無慮則專道;無嗜無慾則樂道;無穢無累則合道。既心無二想,故曰一志焉,蓋上士所行也。……若空守節食,既心識未齊。又唯在一志,則口無貪味之謂也。二法表裡相資,故《大戒經》云:「夷心靜嘿,專想不二,過中不味,內外清虛是也」。但,如果「鄙乎祭祀之教,自謂得心齋之理」,則又是「怠慢之夫矣」。道教齋法,經兩晉南北朝以後上清、靈寶派道士的推演,逐漸名目繁多,方式雜出。現據《雲笈七籤?齋戒》所載,擇要列舉。(一)六種齋:第一,上清齋二法,「一絕群獨宴,靜氣遺形,清壇肅侶,依太真儀格;一心齋,謂疏瀹其心,澡雪精神。」第二,靈寶齋六法,「第一金籙齋,救度國王;第二黃籙齋,救世祖宗;第三明真齋,懺悔九幽;第四三元齋,首謝違犯科戒;第五八齋,懺洗宿新之過;第六自然齋,為百姓祈福。」    第三,洞神齋,「精簡為上,絕塵期靈」。    第四,太一齋,「以恭肅為首」。    第五,指教齋,「以清素為貴」。    第六,塗炭齋,「以勤苦為功」。    以上皆為登壇告盟,啟誓玄聖,轉經禮懺,「拔度先祖,己躬謝過,禳災致福」之齋。(二)二種齋:第一,拯道齋,《本相經》曰,「拯道者,謂發心學道,從初至終。念念持齋,心心不退。復有二門,一謂志心,二謂滅心。志心者。始終運意,行坐動形,寂若死灰,同於枯木,滅諸想念,唯一而已。滅心者,隨念隨忘,神行不繫,歸心於寂,直至道場」。    第二,濟度齋,《本相經》曰:「濟度者,謂回心至道,翹想玄真,願福降無窮,災消未兆。又雲,虔心者唯罄一心丹誠,……歸心啟告,委命至真,內泯六塵,外齊萬境,冥心靜慮,歸神於道,……救濟存亡,拔度災苦」。(三)十二種齋:第一,金籙齋,《玄門大論》:「金籙齋上消天災,保鎮帝王,……兼為師友」。    第二,玉籙齋,《玄門大論》謂:「正為人民。今此本未行於世」。    第三,黃籙齋,「拯拔地獄罪根,開度九幽七祖」。    第四,上清齋,「求仙念真,練形隱景」。    第五,明真齋,「學士自拔億曾萬祖長夜之魂」。    第六,指教齋,「請福謝罪,禳災救疾」。    第七,塗炭齋,「拔罪謝殃,請福度命」。    第八,三元齋2,「學士己身悔罪」。    第九,八節齋3,「學士謝過求仙」。《八節齋》謂:「凡八節之日,是上天八會大慶之日也。其日諸天大聖尊神上會靈寶玄都玉京上宮,朝慶天真,奉戒持齋,遊行誦經。此日修齋持戒,宗奉天文者,皆為五帝所舉,書名玉歷」。    第十,三皇子午齋,「輔助帝王,保安國界」。    第十一,靖齋,「如千日,百日,三日,七日修真之用。    第十二,自然齋,「救度一切存亡,自然之中,修行時節」。(四)九食齋法:玄門大論》說:「齋法大略有九:一者粗食;二者蔬食;三者節食;四者服精;五者服芽;六者服光;七者服氣;八者服元氣;九者胎食。粗食者,麻麥也。蔬食者,菜茹也。節食者,中食也。服精者,符水及丹英也。服芽者,五方雲芽也。服光者,日月七元三光也。服氣者,六覺之氣,太和四方之妙氣也。服元氣者,一切所稟三元之氣、太和之精,在乎太虛也。胎食者,我自所得元精之和,為胞胎之元,即清虛降四體之氣,不復關外也。粗食止諸耽嗜。蔬食棄諸肥腯。節食除煩濁。服精其身神體成英帶。服芽變為芽。服光化為光。服六服化為六氣,遊乎十方。服元氣化為元氣,與天地合為體。服胎氣久為嬰童,與道混合為一也。此之變化運運改易,不復待捨身而更受身,往來死生也」。(五)雜齋法:第一,三官齋,即於天地水三官檢校之日修齋。古稱齋為「社會」,後改稱為「齋會」。正月七日名舉遷賞會齋;七月七日名慶生中會齋;十月五日名建生大會齋。「三官考核功過,依日齋戒呈章賞會,可祈景福」。    第二,六齋月,即正月、三月、五月、七月、九月、十一月,一歲六齋月。「上三天帝令太一使者除人十苦八道」。    第三,九真齋,即正月、三月、四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修齋。    第四,月中三齋日,即每月一日、十五日、二十九日修齋。    第五,五臘日齋。正月一日名天臘,五月五日名地臘,七月七日名道德臘,十月一日名民歲臘,十二月節日名侯王臘,此五臘日修齋祭祖,為五臘日齋。    第六,十直齋日。即月初一、初八、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三十日修齋。「庚申、甲子、八節、太一八神下,司察人過咎,修齋,太一歡悅。」    第七,其他雜齋。《三洞奉道科》云:「元旦為獻壽齋。七日為延神齋。二月八日為芳春齋。四月八日為啟夏齋。五月五日為續命齋。六月六日為清暑齋。七月七日為迎秋齋。八月一日為逐邪齋。九月九日為延壽齋。十月一日為成福齋。十一月十五日為啟福齋。十二月臘日為百福齋,二十八日為迎新齋。立春為建善齋。春分為延福齋。立夏為長善齋。夏至為朱明齋。立秋為遐齡齋。秋分為謝罪齋。立冬為遵善齋。冬至為廣慶齋。如此等齋。各具本經儀格」。道教修齋,首重虔誠整肅,啟聖祈真,必須焚香燃燈。《登真隱訣》謂:「香者,天真用茲以通感地祇,緣斯以達信」,焚香氣向東南西北直上,則謂天上五帝便依向而至。燃燈有燈儀,《四極明科》謂:「立春、春分燃九燈於庭。立夏、夏至燃八燈。立秋、秋分燃六燈。立冬、冬至燃五燈。本命日十二燈」。《登真隱訣》謂「真人攝日暉以通照,役月精以朗幽,故燃九光之微燈,晃八方之盡夜」。其他修齋之儀格還有很多,如叩齒、叩頭、服飾、法具等等。修齋的主觀願望,不外是「積德解愆」、「和神保壽」、「夷心靜默」、「內外清虛」、「身與道合」。認為凡是要仰仗神力的事,如祈福、禳災、拔苦、謝罪、求仙、延壽、超度亡人等等,都要修齋,所以誦經、禮懺、祭煉、建醮並一切道場法事,都把修齋視為應當首務之事。道教在張道陵創五斗米道時便有三元齋會,東晉之葛巢甫倡導靈寶齋法,到南北朝劉宋陸修靜撰《三籙齋法》,五代杜光庭撰《玄門科範大全集》,道教齋法遂基本完成。明《正統道藏》洞玄部戒律類《齋戒錄》與《雲笈七籤》卷三十七《齋戒》內容同,這說明宋以後齋法基本沿襲如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三業:指心、口、身<2>三元:即三元日,正月十五為上元日,七月十五為中元日,十月十五為下元日<3>八節: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個節日二、戒律及清規「戒」,亦作「誡」,早期道教便有所謂「道誡」,最早見之於《太平經》,如「虛無無為自然圖道畢成誡」、「貪財色災及胞中誡」、「有過死謫作河梁誡」、「衣履慾好誡」、「不孝不可久生誡」等。《老子想爾註》中亦列有「道誡」,如「道貴中和,當中和行之;志意不可盈溢,違道誡」,「人慾舉動勿違道誡,不可得傷王氣」,「名與功,身之仇,功名就,身即滅,故道誡之」等。所謂「道誡」,即「道君」對人所降的勸誡、警告、文告,是教團用來規範人心,約制其行為的。戒律係由道誡發展而來。所謂「戒律」,即教團假借天神之名,用以約制教徒思想言行,防止「惡心邪慾」、「乖言戾行」的規定。道教教義謂,人的罪福、生死、貴賤等,都是行願所得,非道非天非地非人所為,學道之人,必須積善、定念、修德、理身,有所禁戒而不為惡行,精進為善,積得累功,以求正果;否則,學道不受戒則登仙無緣。因此,戒律是教徒必須遵守的行為、願念的準則,違背了要獲罪受譴。道教十分注重「戒律」,如《雲笈七籤》卷三十八《說戒》便說:身死神逝,喻之如屋,屋壞則人不立,身敗則神不居,當制念以定志,靜身以安神,寶氣以存精,思慮兼忘,冥想內視,則身神並一,身神並一近為真身也。此實由宿世本行,積念累感,功濟一切,德蔭萬物,因緣輪轉。罪福相對,生死相滅,貴賤相使,賢愚相傾,貧富相欺,善惡相顯,其苦無量,皆人行願所得也,非道非天非地非人萬物所為也,正由心耳。……故有道之士,取諸我身,勿求乎人,道言修身其德,乃真斯之謂也。夫學道不受大智慧道行本願上品大戒,無緣上仙也。    欲修善累功,便心勤尋諸戒。道教戒律的種類很多,律條有簡有繁,制約有鬆有緊。總的來說,有上品戒、中品戒、下品戒之分。《玉清經?本起品》說:秘要之階,不過慈善,慈善之法,不違科戒。戒有多種,人亦多品。上品之人,身先無犯,亦無所持;中品之人,心有上下,觀境即變,以戒自製,不令放逸,或受十戒五戒,以自防護;下品之人,惡心萬般,難可禁制。下品之中,復有二品,上品者,身欲奉戒,或受一百九十九戒,或受觀身三百大戒,或受千二百威儀之戒,以自防保,令無越逸;下品者,身同禽獸,雖有人形而無人心,縱受其戒,終無所益。道教奉行隨緣受戒,因人受戒。最上者無所持,最下者受亦無益,主要是對中間者,用宗教道德導之向「善」,勿使為「惡」。道教最早的具條文式的戒律,可能是據《老子想爾註》而造作的《道德尊經想爾戒》1,全文為:行無為,行柔弱,行守雌,勿先動,此上最三行。    行無名,行清淨,行諸善,此中最三行;    行無慾,行知止足,行推讓,此下最三行。或謂張道陵創五斗米道時便已有戒律。《正一法文》卷下說:「凡為道民便受護身符及三戒,進受五戒、八戒,然後受籙」。在卷上中規定,受戒後要「誦記通行,恆存思行,持憶不謬妄,則不犯科」。道教之有戒律,並非源自佛教,實源於我國古代之齋戒;但就其某些內容及條文形式,或有所模仿於佛教。道教之有正式戒條,乃兩晉南北朝上清、靈寶及新天師道等道派所造作,一般都託言是元始天尊或太上老君所下傳。其內容不外是以維護封建社會的倫理道德,特別是三綱五常觀念為圭旨。所謂「三戒」,即皈依戒:一為皈身戒,皈身於「太上無極大道」;二為皈神戒,信奉「三十六部尊經」;三為皈命戒,聽從「玄中大法師」。皈依戒也就是道教所謂皈依道、經、師三寶。所謂「五戒」,即:一者不得殺生;二者不得茹葷酒;三者不得口是心非;四者不得偷盜;五者不得邪淫。道教稱這五條是「積功歸根」五戒。所謂「八戒」,即陸修靜《受持八戒齋文》中所說「用以檢御身心,滅諸三業罪惱」的八條,即:一者不得殺生以自活;二者不得婬慾以為悅;三者不得盜他物以自供給;四者不得妄語以為能;五者不得醉酒以恣意;六者不得雜臥高廣大床;七者不得普習香油,以為華飾;八者不得耽著歌舞,以作倡伎。陸修靜宣稱:「受持八戒,思真行道,通而無窮,顯驗必速,皆如所期也」。所謂「十戒」,即《玉清經?本起品》所說的中品之戒。即:第一戒者,不得違戾父母師長,反逆不孝;第二戒者,不得殺生屠害,割截物命;第三戒者,不得叛逆君王,謀害家國;第四戒者,不得淫亂骨肉姑姨姊妹及他婦女;第五戒者,不得譭謗道法,輕泄經文;第六戒者,不得汙漫靜壇,單衣裸露;第七戒者,不得欺凌孤貧,奪人財物;第八戒者,不得裸露三光,厭棄老病;第九戒者,不得耽酒任性,兩舌惡口;第十戒者,不得兇豪自任,自作威利。所謂「老君二十七戒」,分為上九戒,中九戒,下九戒。戒勿費用精神;戒勿食含血之物,樂其美色;戒勿傷王氣;戒勿貪寶貨;戒勿忘道;戒勿妄動;戒勿枝形名道;戒勿殺生;戒貪功名,此上九戒。戒勿為耳目鼻口所娛,戒常當謙讓;戒舉百事評心勿惚恫;戒勿學邪文,戒勿資身好衣美食;戒勿求名譽;戒勿貪高榮強求;戒勿輕躁;戒勿盈溢,此中九戒。戒勿與人諍曲直,得失避之;戒勿為諸惡;戒勿厭貧賤,強求富貴;戒勿多忌諱;戒勿稱聖人大名;戒勿強梁;戒勿禱祠鬼神;戒勿自是;戒勿樂兵,此下九戒。在《雲笈七籤》卷三十八《說戒》中,還集錄有《太上洞玄靈寶消魔寶真安志智慧本願大戒》、《思微定志經十戒》、《化胡經十二戒》、《妙林經二十七戒》、《老君說一百八十戒》、《金書仙誌戒》、《上清大洞戒》、《靈寶戒》等。在明《正統道藏》中則集錄更多,《洞真部?誡律類》有:《太上洞真智慧上品大誡》、《三洞眾誡文》、《太微靈書紫文仙忌真記上經》、《虛皇天尊初真十戒文》、《太上九真妙戒金籙度命拔罪妙經》、《太上十二上品飛天法輪觀戒妙經》、《太極真人說二十四門戒經》、《太真玉帝四極明科經》、《赤松子中戒經》、《太微仙君功過格》、《上清五十八願文》、《玄都律文》;《洞玄部?戒律類》有:《太上洞玄靈寶上品戒經》、《太上玄一真人說三途五苦勸誡經》、《太上洞玄靈寶三元品誡功德重經》、《太上洞玄靈寶智慧罪根上品大戒經》,《上清眾真教誡德行經》、《洞玄靈寶天尊說十誡經》、《太上洞玄靈寶宣戒首懺眾罪保護經》、《上清骨髓靈文鬼律》、《太上洞玄靈寶法身制論》、《要修科儀戒律鈔》、《齋戒錄》;《洞神部?戒律類》有:《太上老君戒經》、《老君音誦戒律》、《太上老君經律》、《太上戒經》、《三洞法服科戒文》、《正一法文天師教戒科經》、《女青天律》。《正一部》中還有《道門十規》、《重陽立教十五論》、《三洞修道儀》等。戒條之最多者達一千二百條。早期道教傳戒是公開的,由於朝廷鎮壓黃巾起義,牽連到道教,故魏晉以後轉入秘密傳戒。全真道興起後,丘處機創全真龍門派,又恢復了公開傳戒。清初「龍門七祖」王常月,在北京白雲觀傳戒,他承繼了全真龍門派的傳戒內容及程式,其內容分初真戒、中極戒、天仙戒三部分,道教稱之為「三壇大戒」,整個過程要一百天。道教傳戒,只能在有律師之「叢林」(又稱十方叢林,則為教團所公有的大宮觀)進行,由各地宮觀(包括私有的子孫廟)選派道徒去集中受戒。一次受戒弟子多至千人。現北京白雲觀還藏有王常月所遺留下來的演戒科儀書《全真說戒威儀科》,也還有記述清末道士陳至霖傳戒情況的碑刻。道教的戒律雖然繁複,但總的來說,在實施中不及佛教要求之嚴格;就道教內部來說,全真道較重戒律,而正一道則十分鬆弛。道教除戒律外,還有所謂「清規」。戒律是防止犯罪的警戒條文,而清規則是對違反戒律的道士的懲罰條例。清規由各道觀自己訂立,輕者被罰跪、責杖、驅逐,重則被處死。元丘處機住持長春觀(即今白雲觀)時,訂有所謂《執事榜》,亦即該觀清規。現將清咸豐六年所公佈榜文,略舉幾條,以示梗概:開靜貪睡不起者,跪香(就是罰跪,等一隻香燒完了才准起來);早晚功課不隨班者,跪香;上殿誦經禮鬥,不恭敬者,跪香;本堂喧嘩驚眾,兩相爭者,跪香;三五成群,交頭結黨者,遷單(單亦作衻,遷單就是驅逐);公報私仇,假傳命令,重責遷單;譭謗大眾,怨罵鬥毆,杖責驅出;茹葷飲酒,不顧道體者,逐出;違犯國法,奸盜邪淫,壞教敗宗,頂清規,火化示眾。上述戒律清規,皆屬歷史陳跡,時代變,道教戒律清規也不能不有所變。現在,其內容與國家法律相抵觸者,已大都自動取消;與法律不矛盾的,則依然沿用。我們了解這方面的知識,主要是弄清其宗教道德的內容、性質及其與信仰的關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想爾戒:見《正統道藏》洞神部戒律類之《太上老君經律》三、壇醮及其儀式明《正統道藏》中威儀類的經書,包括齋儀、懺儀、醮儀等內容。齋,懺、醮都屬於法事或稱道場的範疇,亦即都是宗教祭祀祈禱活動。由於齋和醮密切關聯,齋是指祭禱中必須整潔身心口,醮是指祭禱活動,故齋醺往往連稱。又由於道教建醮(作法事)要設壇,經師們在道壇上如儀進行,故建醮又稱壇醮。雖然懺重謝罪懺悔,醮重上章祈求,但兩者往往合而行之,故道教徒往往把祭祀祈禱活動,概稱壇醮。由於種種壇醮的名稱不同、內容不同,道書對其儀式程次、宣詞上章之文書表章格式,都有規定,故道教又有所謂「法事如式」之儀,簡稱之為醮儀。何謂「醮」?《隋書?經籍誌》有一段解釋:……又有諸消災度厄之法,依陰陽五行數術,推人年命書之,如章表之儀,並具贄幣,燒香陳讀,雲奏上天曹,請為除厄,謂之上章。夜中於星辰之下,陳設酒脯餅餌幣物,歷祀天皇太一,祀五星列宿,為書如上章之儀以奏之,名之為醮。壇醮的程式,一般為設壇、上供、燒香、升壇、禮師存唸如法、高功宣衛靈咒,鳴鼓、發爐、降神、迎駕、奏樂、獻茶、散花、步虛、讚頌、宜詞、復爐、唱禮、祝神、送神等等。五代杜光庭刪定《道門科範大全集》卷五十五《北斗延生清醮儀》中談對醮儀的要求說:「凡奉事上真,或不能法天象地,隨鬥杓而建壇,先違道訓也,不如不修之為愈。建壇之人,非內境清明,召魂集神,聽吾命而造化,形止極以伸懇焉,則不足以昭格物,雖豐而無益也。」述及程次則說:「故以祝香為先,次以敘陳科教,則道俗之倫,不是因緣而信心衰焉,降聖難矣,故以敘事次之。既敘事已,不能紀述天文,對揚元妙,則無知北斗之尊也,故以述聖次之。既述聖已,不陳詞則誠不立,故以宣詞次之。然其陳情請福禳災,苟非行道發願,後己先人,無以契合聖意,故以三上香次之。既上香已,則吾之宿業重罪不可不懺,玄功妙善不可不勉,不如是則罪不滅而福不降矣,故以懺悔次之。既懺悔已,又當思惟七元之德,誠如在焉,乃可以幾其祐助,故讚德次之。既讚德已,又當皈依以罄吾之誠願,庶幾神必饗焉,故以七皈依次之。既皈依已,可以濁醪之禮表心,故以三獻之。既三獻已,威儀既備,恩貺卒獲,言功送神,仰空存慕,不可以有加也,故以散壇終焉」。按道教壇醮,來源於我國古代社會的壇祭。所謂「壇」,即在平坦的地上,用土築的高台。古代以壇為祭祀天神及遠祖之場所。《禮?祭法》:「燔柴於泰壇,祭天也。」《書經》中有所「三壇」,是太王、王季和文王祭天的地方。醮即祭祀,戰國楚宋玉《高唐賦》:「醮諸神,禮太一」。《竹書紀年》上:「(黃帝)遊於洛水之上,見大魚,殺五牲以醮之。」《周禮?春官》有祭祀便負責四郊壇廟的祭祀。張道陵開創道教時便已初具壇醮之儀,《魏書?釋老誌》:「及張陵受道於鵠鳴,因傳《天官本章》千有二百,弟子相授,其事大行,齋祠跪拜,各成法道。」到北魏時,道教的壇醮便已規模很大了。《資治通鑒》卷一百十九《宋紀一》說:帝(北魏明元帝)欣然,使謁者奉玉帛、牲宰祭嵩嶽,迎致謙之弟子在山中者,以祟奉天師,顯揚新法,宣佈天下。起天師道場於平城之東南,重壇五層,給道士百二十人衣食,每月設廚會數千人。又《魏書?釋老誌》亦有記載:及嵩高道士四十餘人至,遂起天師道場於京城之東南,重壇五層,遵其新經(指《圖籙真經》)之制。給道士百二十人衣食,齋肅祈請,六時禮拜。由於寇謙之改革道教,提倡以禮度為主,故壇醮之儀,大為充實。南朝道士陸修靜整理道教三洞經書,編制了大量道教儀範,據《茅山誌》記載,他曾撰齋戒儀範百餘卷,但大都亡佚,今僅存《太上洞玄靈寶授度儀》、《洞玄靈寶齋說光燭戒罰燈祝願儀》及《靈寶道士自修盟真齋立成儀》。五代道士杜光庭、又收集、編纂、刪定南北朝以來的各種醮儀,有《太上三五正一盟成閱籙醮儀》一卷、《太上正一閱籙儀》一卷、《洞神三皇七十二君齋方懺儀》、《太上洞神太元河圖三元仰謝儀》一卷、《太上三洞傳授道德經紫虛籙拜表儀》、《道門科範大全集》八十七卷等多種,他是道教儀範的集大成者。《道門科範大全集》中集錄有生日本命儀、懺禳疾病儀、消災星曜儀、消災道場儀、靈寶太一祈雨醮儀、祈求雨雪道場儀、文昌註祿拜章道場儀、祈嗣拜章大醮儀、誓火禳災說戒儀、安宅解犯儀、解禳星運儀、南北二斗同壇延生醮儀、北斗延生清醮儀、北斗延生捍厄儀、北斗延生懺燈儀、北斗延生醮說戒儀、北斗延生道場儀、真武靈應大醮儀、道士修真謝罪儀、上清升化仙度遷神道場儀、東嶽濟度拜章大醮儀、靈寶崇神大醮儀等。宋末元初道士林靈真據留傳之三洞領教諸科及歷代前人所作之內文秘典,撰輯為「濟度之書一十卷,符章奧旨二卷」,這是最初的《靈寶領教濟度金書》,後經元明道流陸續增補,王明英宗(公元l436──1449年)時已成三百二十一卷1,真可說是卷帙浩繁,集道教醮儀之大成。該書集錄修齋奉醮、祈禳煉度所用之各種科儀,包括立壇法度、各種齋醮之節次儀範及所用表章款式、符書雲篆、偈讚頌詞等,並附有符書圖像。全書依品分列為:壇信經例品、修奉節日品、聖真班位品、朝奏次序品、讚誦應用品、科儀立成品、紫英靈書品、煉屍生仙品、上清滅度品、符簡軌範品、開度追攝品、煉度品、書篆旨訣品、存思玄妙品、誥命等級品,旛蓋陳設品、表榜規製品、文檄發放品、齋醮須知品。還有王契真集《上清靈寶大法》六十六卷,內容包括修懺治災、傳度儀範、修誦旨訣、齋法符篆、煉形行持齋法、章奏門牒請各種神祇牒式、雜用牒帖關等文檢。金允中編《上清靈寶大法》四十七卷,內容包括齋直禁忌、悔過謝愆、祭煉幽魂、祛妖拯厄、登壇科範、臨壇符法、章詞表牘、奏申文檄、燃燈破獄、施食普度及煉度諸儀。在我國的封建時代,朝野都十分熱衷於齋醮,歷代帝王依道法於宮中設壇建醮者,史書累有記載,在民間亦十分流行。唐李賀《詩編》三《贈陳商》:「風雪直齋壇,墨組貫銅綬」。唐彥謙《鹿門集》中《遊陽明洞呈王理得諸君》:「北斗齋壇天寂寂,東風仙洞單毿毿」。《文苑英華》四七二唐吳融《上元青詞》:「按科儀於金闕,陳齋醮於道場」。道教壇醮,是教徒宗教活動的主要部分,但對有些道士來說,也是他們的謀生之道。即以從事壇醮為職業,向請他們作法事的人,索取一定的報酬。表面肅穆的壇醮儀式,卻也有有著生意經的意味。明代以後,各種壇醮更是五花八門,吸取了相當一部分佛教的法事儀式,以迎合向宗教求取精神安慰者的需要,爭取眾多的信徒,同時也從而增加宗教收入。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道教壇醮更是畸形發展,模彷彿教搞所謂「大破地獄、血湖」等醮事,又吸取民間迷信及地方戲曲,搞超度縊死者之「金刀斷索」,溺斃者之「起伏屍」,死於異鄉者之「追魂」,亡於分娩之「游血湖」;還有宣揚幽冥世界的法事,如「解冤結」,五七返魂「望鄉台」,臨終「開路」,浮厝前「招魂」,柩前「斬煞」,出殯「引喪」等等名目繁多,內容複雜,宗教職業者便藉此斂財。各地宮觀、道房、道院,有的專門招攬壇醮,分地區結幫營業。以上海市為例,有寧波幫,常州幫、蘇州幫、無錫幫、本(上海)幫、南通幫、江陰幫、紹興幫、廣東幫等,客幫及本幫大小道房、道院有一百多處,各道房、道院又皆有「班首」承接經懺壇醮。據上海市著名道教正一派高功陳蓮笙道長統計,當時道教經懺壇醮可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一)醮事(即壇醮法事)。包括祈晴禱雨、公醮、清醮、雷醮、火醮、瘟醮、監醮等。    (二)清事。包括收告、鎮宅、抱患、預禳等。    (三)延生。包括打金籙、受籙、祝聖、閱素、普堂、開光、完願、慶誕、還受生等。    (四)亡事。包括初喪、追七、週忌、安葬、除靈、禫服、薦祖、冥慶、冥配等。    (五)放戒。包括傳戒、受戒。第二部分:法事名目繁多,包括清微發遞、靈寶發遞、全堂發遞、揚旛發遞、進表、全堂表、抱患告斗、延生告斗、拔亡告斗、供天、亡供天、祭天、解星、王府解星、移星易宿、地司、收墳地司、五方鎮宅、翻解、立獄、捉生代替、驅蛇發檄、五雷發檄、召魂發檄、代童度關、抱患度關、受籙、給籙、煉度、進箋煉度、專煉、餞瘟、金刀斷索、起伏屍、火司朝、宿啟朝、青玄朝、九幽朝、三朝、齋王、款王、傳經轉案、迎真度魂、生神章、請經、迎鸞接駕、皇壇三寶、群仙會、會諸司、開方、九幽燈、九陽、十回度人燈、升仙燈、三途五苦燈、六洞魔王燈、九霄開化燈、十七光明燈、延生燈、火司燈、壽星燈、大十獻、小十獻、解冤結,召飯、上供、望鄉台、頒赦、度橋、召孤魂、請三寶、開啟、寄庫給牒、行香放燈、送喪。第三部分:(一)小型法事。包括還受生、送鬼、暖材、開路、設召、起靈斬煞、按神、安座、招魂、召七、召三朝、半夜七、接煞、起座、淨宅、預告、通七疏。    (二)經懺法事。經懺包括早晚功課、玉皇經懺、雷祖經懺、真武經懺、三官經懺、觀音經懺、斗經斗懺、朝天懺、青玄懺、九幽懺等。法事包括上表、供天、煉度、專煉、上供、發遞、亡斗、開啟、給籙、青玄朝、請聖、召孤魂等。這些五花八門的所謂法事道場,有很多都已遠離道教傳統壇醮經懺法事的儀法與規式,當屬以經懺為謀生手段的迷信勾當,非道教正常宗教活動,亦非清修道士所願同流合污之事。在遵守道教儀範的宮觀,一般只依儀進行完願、祝聖、慶誕、追七、薦祖以及早晚功課、三官經懺、玉皇經懺、真武經懺等宗教活動。一般的說,正一派道士偏重壇醮。道教壇醮是道教活動中最為龐雜的部分,其傳統的壇醮儀式,大都載於明《正統道藏》中。其中有著為取悅於神而造作的大量讚頌詞章,近人劉師培《讀道藏札記》中評論宋太宗、真宗、徽宗所制讚頌說:「雖係道場所諷,然詞藻雅麗,於宋詩尚稱佳什」。這對於研究文學及音韻學,可能有些價值。又由於壇醮中詠誦詞章,皆配有步虛韻調,使用多種樂器伴奏,故壇醮音樂的內容也相當豐富,既留傳有古樂,也含有各地方曲調之特色,對於研究我國古樂、地方樂、宗教音樂亦必頗有價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濟度金書目錄》一卷,《靈寶濟度金書》三百二十卷,共三百二十一卷四、其他威儀道教「威儀」,內容包羅甚廣,除齋儀、醮儀、懺儀、戒律、清規外,還有所謂「出家傳度儀」、「傳授經戒儀」、「三洞修道儀」、「住觀威儀」、「行止威儀」、「沐浴儀」、「服飾儀」等等。種類繁多,條文繁瑣。這裡舉其要者略述之。(一)出家經訓。即請求入道受持,必發十七願念。《道門通教必用集》卷一《太上出家經訓》說:「《出家因緣經》云:道士凡有七階,天尊言:一者天真,謂體合自然,內外純靜;二者神仙,謂變化不測,超離凡界;三者幽逸,謂含光藏輝,不拘世累;四者山居,謂幽潛學道,仁智自安;五者出家,謂捨諸有愛,脫落囂塵;六者在家,謂和光同塵,抱道懷德;七者祭酒,謂屈己塵凡,救度危苦。所以名道士者,謂行住坐臥,舉念運心,惟道是修,惟德是務。持齋禮拜,誦經燒香。奉戒修身,然燈懺悔,佈施願念,講說大乘。教導眾生,發大道心。造諸功德,普為一切。後己先人,不雜塵勞,惟行道業。」由於對入道受持者有這種基本要求,因此凡請求入道者必須發十七願念。「一願不殺生命,斷聖種故;二願永不飲酒,敗習性故;三願永不血味,與體同故;四願不食五辛,障生天故;五願不犯婬慾,自亂心故;六願不說他過,人惡聞故;七願不貪財貨,為妨道故;八願勤修功德,自莊嚴格故;九願不惱亂人,成怨業故;十願利人不捨,不異我故;十一願永不妄語,人不信故;十二願永不懈怠,退道心故;十三願修學一切方便,成種智故;十四願永不盜一切物,必倍償故;十五願長內修齋,得齊心故;十六願常照諸法空靜,速進道故;十七願常敦默如愚,自安靜故。」(二)出家傳度儀。即出家受戒的儀式序次。《太上出家傳度儀》有詳細敘述,大意是:弟子禮拜上香;聽說出家因緣;庭下北向禮帝王;次謝先祖;次辭父母;次辭親知朋友;次三皈依,就度師虔請教戒;次度師讀白文,請保舉二師為脫俗衣,以圓道相;次保舉師與脫俗衣,先著履,取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之意;次繫裙,取「群於道友,統以清淨」之意;次雲袖;次披道服;次知磬舉仙衣;次頂簪冠;次執簡。以上儀式,均有度師唸讚頌之詞。以下儀式為:弟子長跪,度師為說十戒;次禮三師,即禮經師、籍師、度師;次十二願;次學仙頌;次迴向念善;次禮大道功德;次禮度師。一切讚頌、戒律、願念及禮拜序次,諸按定製如儀而行。(三)傳授經戒儀。即傳授經戒的儀式序次。第一為序次經法,即必須讀的十種經書序次:(1)老君大字本《道經》上;(2)老君大字本《德經》下;(3)老君《道經》河上公章句;(4)老君《德經》河上公章句;(5)《老君道經上?想爾訓》;(6)《老君德經下想爾訓》;(7)《老君思神圖註訣》;(8)《老君傳授經戒儀註訣》;(9)《老君自然朝儀註訣》;(l0)《老君自然齋儀》。第二為傳授齋法。《傳授經戒儀註訣》中說:「傳授之重,聖賢所崇,古人君子,尊之必齋。齋供豐儉,隨時施設,大法清虛,簡素為上。」規定供齋限三十八人,少不可六人,「六人為通,齋官備足,一人為師,五人為保。保者何也,寶也,荷也。次曰明也,證也,度也,成也。相重如寶,任荷可教,明其誠丹,證其業善,度其試難,成其至真」。第三為請師保法,即投疏請師決策,「第一曰三師,以三人為之,其一為正師,一人為監度師,一人為證盟師。第二曰五保,以五人為都講。第三曰六明,以六人為監齋。第四曰七證,以七人為侍經。第五曰八度,以八人為侍香。第六曰九成,以九人為侍燈」。六品三十八人,不能備者,多少隨緣。第四為書經法,即對繕寫、精校、放置、暴曬、密藏之規定。第五為書表法,即對手書章表格式的規定。第六為書三師諱法,三師即度師、籍師、經師。第七為辦信物法。第八為授度所須物法。第九為衣服法,認為「衣者身之章也,道俗不可混雜」,「富不得奢靡,貧不得穢陋」。「第十為詣師投辭法,即請師賜教的書信格式。第十一為齋儀增損法。第十二為齋竟奏表法。第十三為表本法。(四)三道修道儀。即入道受持後,依照其所受經法程度,授予冠服品位及稱號的規定。如初欲學道,男七歲號錄生弟子,女十歲號南生弟子。已成夫婦者,男稱清真弟子,女稱清信弟子。出家稟承戒律者,稱智慧十戒弟子。得受初真八十一戒者,稱太上初真弟子,號白簡道士。師授《正一盟威籙》後,方可以為人章醮,稱太上正一盟威弟子。凡道士未受經法,通稱「小兆」。自正一授金剛洞神籙,稱太上洞神法師。受太上高玄籙後,稱太上紫虛高玄弟子、高玄法師、遊玄先生。受太上升玄籙後,稱太上靈寶升玄內教弟子、升玄真一法師、無上等等光明真人。受中盟籙後,稱太上靈寶洞玄弟子、無上洞玄法師。受三洞寶籙後,稱三洞法師。自修三洞法後,次參上清金闕清精選法應為得道者,稱上清大洞三景弟子、無上三洞法師。此外還有所謂居山道士、洞淵道士、北帝太玄道士等等。品位不同,衣著亦有所不同。實際上乃是對道士品級的規定。(五)住觀諸儀。道庵及宮觀,乃是道士依倚之所,為生活及修持之處。《道門十規》謂,「坐圜守靜為入道之本」,欲「收習身心,操持節操,究竟經典」,則要「擇山水明秀,形全氣固之地創立庵舍」。《重陽立教十五論》中第一條便是「住庵」:「凡出家者,必須投庵。庵者舍也。一身依倚。身有依倚,心漸得安,氣神和暢,入真道矣。」庵為簡陋之舍,亦稱小廟,宮觀則為道眾共居之大廟。《正一威儀》中列「住觀」一項,王常月《初真戒》中則更規定有出入威儀,事師威儀、聽法威儀、坐臥威儀、作務威儀、沐浴威儀等。(六)行止威儀。即住觀道士在日常生活中行動舉止所要遵守的規定。如睡醒、聞鐘、下單、櫛髮、洗手時都要持咒。咒語皆有一定,如睡醒時咒曰:「當願眾坐,從迷入覺,一旦豁然。」聞鐘聲咒曰:「太音希聲,能悟證真。」幾乎一舉一動,都要唸咒不休。(七)入食儀。即入食時亦必須唸咒,如《全真晚壇功課經》中便有供養咒、出食咒、入食咒、結齋咒。如入食咒曰:「自然天廚食,吾今與加持。一粒遍十方,河沙共塵迷。飢渴永消滅,食之宴瑤池。今將與幽魂,功德不思議。」(八)沐浴威儀。《太上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云:「道言:行道之日,皆當香湯沐浴。」《黃籙簡文經》云:「奉經威儀,登齋誦經,當沐浴以精進,若神氣不清,則魂爽奔落。」齋戒必須沐浴。所謂沐浴威儀,即在《沐浴身心經》所規定的沐浴吉日及一定時辰內以蘭湯沐浴,可以獲福長壽。在沐浴中及冠帶後,還有仰咽液、叩齒及唸祝詞。理髮將髻及沐頭散髮之時,也要叩齒及唸祝詞。如沐浴祝詞有:「五濁以清,八景以明,今日受煉,罪滅福生,長與五帝,齊參上靈」等。櫛沐浴祝詞有:「太帝散華,玄歸大神,今日元吉,理髮沐塵,辟惡除患,長生神仙」等。(九)服飾威儀。道士服飾,古無定製,自南北朝劉宋陸修靜立道服之號後,道士服飾始有儀法。所謂月披、星巾、霓裳霞袖、十絕靈幡,始著於世。《傳授經戒儀註訣?衣服法第九》說:「衣者,身之章也,道俗不可混雜。」規定道士須具「葛巾、單衣、被、履、手板」五件,「皆應新淨,勿用故敗」。「富不得奢靡,貧不得穢陋,調和中適,依按師儀」。規定巾帽服飾袴衫裙襦行縢臂衣各二,能夠換洗新淨,如果有三件則要施與給人。據《道書援神契》云:「後世孔子徒之服,隨國俗變;老子徒之服,不與俗移。」故道士的服裝依然為古服。現在道服約有六種:(1)大褂。袖寬一尺四寸,袖長隨身。(2)得羅。袖寬一尺八寸,長隨身,大禮服。以上衣服均藍色。(3)戒衣。袖寬二尺四寸,袖長隨身,受戒用,黃色。(4)法服。方丈大典用,紫色。(5)花衣。出外唸經用,雜色。(6)未受戒道士之大褂及得羅均應為黃色。道士所戴頭巾有九種,即唐巾、沖和巾、浩然巾、逍遙巾、紫陽巾、一字巾、綸巾、三教巾、九陽巾。道士曾受初真戒者用綸巾,戴偃月冠;曾受中極戒者用三教巾,戴三台冠;曾受天仙戒者用沖和巾,戴五嶽冠。道士所戴道冠為四種:即偃月冠、五嶽冠、蓮花冠、三台冠。又道士一般著白布襪、雲履或青鞋。(十)法器與供器。法器指道士作法事時所用的器具,如寶劍、令旗、令箭、敕令牌、天蓮尺、鎮壇木等,道士將這些器具列置於法器架上,謂法器有「拘劾神鬼」之用。道士壇醮誦經時所用伴奏的樂器,如鐘、磬、鐺、璈、盂、鈴、鼓,亦稱法器。供器指香案上所陳列的器皿,如香爐、蠟台、花瓶、香筒、果盤、淨盂,殿堂、道壇所陳設之神幔、歡門、靈幡、桌圍、跪墊等亦為道教儀範所必需之物。其他儀範格法尚多,均表現道教在各方面的定型。道教強調一切宗教活動要如法如儀,也就是沿襲道教這些威儀。結語道教齋醮之儀,源於儒家的祭祀儀式,經南北朝上清、靈寶兩派及南北天師道道士之推演,遂漸繁複。道教注重修齋,有設供齋、節食齋、心齋,道教自稱首重心齋,以求專志於一,虔誠其心。齋、戒、醮、懺有密切關係,在形式上雖有所劃分,但在祭禱活動中則混而為一。大體上齋重齊心,戒重規範,醮重祈恩,懺重謝罪。道教戒律清規,並非來源於佛教。東漢流行之《太平青領書》中便已有「誡」,東漢末張魯《老子想爾註》中已有「九行,九不行」的規定,稍後又有「老子想爾戒」。南北朝以後出現的條文繁瑣的戒律,其內容或有仿效於佛教。後世道教主要戒律為初真戒、中極戒、天仙戒,即所謂三壇大戒。一般說,正乙派對持戒不重視,全真派則較為重視。壇醮,即法事、道場,壇醮儀式序次及章表文牒格式,統稱醮儀。因祭禱的內容不同,故其誦經、宣詞亦不相同。壇醮之盛,當從寇謙之、陸修靜始,五代杜光庭集其大成。但後世壇醮向畸形發展,有的脫離了道教的軌範,內容極其荒唐,是迷信職業者騙取錢財的手段。正常宗教活動與不法之封建迷信活動,當依法嚴加區別。道教威儀,名目繁多,條文繁瑣,所謂禁忌、咒詞、口訣、手訣、踽步、祝詞以及修持和日常生活守則,都有規定。從外表看是講究形式威儀,加濃宗教氣氛,實際是約制身心。 研究道教,切不可忽視齋醮。齋醮音樂及青詞均有研究價值。 
推薦閱讀:

為什麼八仙中呂洞賓的名氣故事大於別的八仙成員?
「掐指一算」的具體演算法是怎樣的?
三魂七魄存在嗎?
三魂、七魄、元神、靈魂詳釋【轉載】
現在的修道士還煉丹嗎?外丹是不是已經絕跡了?

TAG:道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