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第109集 文字/mp3)凈空法師講於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 儒釋道多元文化講堂
楞嚴經 (第一O九集) 198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7-001-0109
請掀開經本,第一百四十五面第一行:
【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
這部經,現在才曉得有許多同修都發心學《楞嚴》,這是很難得的一個好現象。既然發心學的多了,而我們現在所講的,乃是《楞嚴經》裡面最重要的一部分,也可以說全部經典精華之所在是第六卷。真正要在《楞嚴》上下功夫,全經都不能夠輕易的放過。我們看看將來如果有時間,我們單獨找一天,一個星期我們用一次的時間專門做為《楞嚴經》的研究討論,也就是答覆諸位的疑難,不講解,單答覆大家的問題。可是我們讀注子也要有個範圍,如果註解要是看得太多太雜,那還是不得其門而入。我們現在修學都以圓瑛法師的《講義》為主,可以參考交光大師的《楞嚴正脈》,我們只限於這兩種書。諸位如果要提出問題,只在這兩種註解裡面提出來,我答覆;如果你其他注子裡面提出來,我就不答覆你。我們要把範圍縮小,這樣的研究才能夠有心得,時間我們再研究,看看哪一天比較適合。凡是沒有講過的部分,諸位自己看,有問題一定要提出來研究討論。
今天我們繼續看這一段經文。這一章我們細講,所以前面兩次給諸位介紹觀自在菩薩,因為這一章裡頭是觀自在菩薩為中心,如果我們不知道什麼叫做觀、什麼叫做自在,這一章的旨趣你就很難體會得到。前面介紹了觀世音菩薩,又給諸位說明了發菩提心。『彼佛』,就是他的老師觀世音佛,教他怎麼修?教他『從聞思修,入三摩地』,這就是說明修行的方法。「聞思修」也是很不容易體會到,如果我們說望文生義,聞這是聽聞、思這是思惟、修這是修正我們的錯誤,你要是這樣去會意思,你就錯了。這樣去體會這個意思,這是佛教的初學,我們談文字學,初學。在這個地方觀世音菩薩已經是法身大士,換句話說,要是依凈土法門來講,他已經證得一心不亂,已經入不二法門,哪裡還有聞思修這三樁事情!這是我們一定要曉得的。佛法常講,小乘人所學的是三學,三慧比三學要高得太多,這是我們一定要搞清楚。三慧是一,一而三、三而一,慧是什麼?就是戒定慧的慧。換句話說,沒有慧,哪來的聞思修?聞是慧、思是慧、修還是慧,這叫三慧。所謂聞,只取這個字的意思,內容你一定要能夠會得,耳根接觸音塵,它是用這一個字來做代表,實際上它所說的是六根。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從接觸上來講,我們稱之為「聞」;一接觸就明了、就通達,這就叫「思」。可見得絕不是通過思惟,這裡面決定不用第六意識,也是八正道裡面所講的「正思惟」。我們要講八正道,八正道還有大乘、小乘,小乘的正思惟還是第六意識,大乘的正思惟離心意識。這是講思的意思,可見得思,它絕不是用第六意識思惟想像,這是我們一定要把它搞清楚。修是么意思?就是你一接觸就覺悟、就明了、就通達,從明了通達稱之為思。明了通達當然你就不迷惑、不顛倒。從不迷、不顛倒上,叫做「修」。你們想想這三個字,聞思修,實在講是一個意思,這是大乘菩薩之所修學。
現在我們要問,我們能不能做到?我們做不到,為什麼做不到?因為我們根本就沒有慧。這是我們學佛的人自己要承認,千萬不要「我有智慧」,那你是迷惑顛倒,這是增上慢、貢高我慢,決定沒有智慧。為什麼說沒有智慧?因為你沒有禪定,智慧是從定生的。你沒有禪定、沒有得一心,你哪來的智慧?今天我們所講的智慧,是佛法裡面所講的世智辯聰,諸位要曉得這一點,千萬不要把世智辯聰當作智慧。我們今天不但沒有禪定,甚至我們連戒學都沒有,佛法常講「因戒生定,因定開慧」,開了慧之後才有聞思修三慧。學佛,我們在講席裡面給諸位提出兩個目標,第一個目標就是要開悟,開悟就是要開智慧;第二個目標要證果,我們佛才沒有白學。如果真正要想達到這兩個目標,我們從哪裡學起?一定要從戒定學起。戒學,出家的同修依照蓮池大師的《沙彌律儀》就很好,以這個奠基礎就可以了;在家的同修一定要依照印祖所說的,《了凡四訓》與《感應篇》做基礎,奠定學佛的根基。戒學,諸位要記住,它是手段,不是目的,幫助我們得定、幫助我們得一心的。我們今天不能得禪定、不能得一心,就是沒有戒學的基礎,由此可知戒學的重要性。希望大家真正想有成就的話,要在這個地方多多的留意,要特別的留意。
修學基本的態度,我們在講席裡頭講得很多,六祖大師告訴我們的非常明白,因此修學固然講求方法,實在說態度比方法還要重要。成功,百分之九十在於修學態度正確與否,方法只不過是佔百分之十而已,也就是十分之一而已。講到態度,一定要曉得,學佛是自己學佛,不是叫他人學佛,這個觀念要搞清楚。戒律是自己持戒,不是看別人持戒。我自己戒律很清凈,可是天天看到別人犯戒不清凈,我自己也不清凈了,這就是修學態度上錯誤。為什麼?因為除了自己之外是境界,境界裡面沒有好醜、沒有善惡、沒有是非,境界是一真。所有的是非、邪正、善惡,都是從自己心心所裡面生出來的,與外面境界相不相干。如果與外境相干的話,沒有一個眾生能成佛,你們諸位想想,對不對?正因為與外面境界毫不相關,所以佛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這是我們修學最基本的認識,要搞清楚。由此可知,成與不成自己要負責任,與人事、與環境都沒有關係。成與不成,在於你自己的認識正確與否,你的信心堅定與否,你的修學方法正確與否,是在這些地方。因此不但小乘戒是自律的,是修正我們自己的行為,大乘菩薩戒也不例外。菩薩戒是入眾的,小乘戒是自律的,就是私生活的規範,大乘戒是在大眾當中的規範,在大眾當中也是自律,而不是律他,這是佛法戒律的一個特色。
如果認為戒律是禁止別人的,這個事情不能做、這個事情又不能做,應該要如何如何,那你錯誤了。大小乘戒都是自律的,幫助我們身心清凈,幫助我們得一心。如果我們的心一緣外面境界就散亂,就不能得一心,不得一心你怎麼能開智慧?諸位如果在這幾句話裡面真正體會到這個意思,你這一生證得一心,從一心再進一步修行證果,我可以說是決定有把握。如果再看到外面境界這個是、那個非,張家長、李家短,我們這一生必定又空過了,不但一心你不能證得,恐怕功夫成片都成問題。功夫成片成問題,換句話說,帶業往生就不可靠了。因此,菩薩道上只有一個人,你們看到《華嚴經》善財童子,只有一個,沒有兩個。有兩個就怎麼樣?兩個就有分別心,一個沒有分別心。一個,學生只有一個人,除了我一個人之外,其餘的都是善知識,善知識就老師,其餘的統統是老師,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我的老師,所以善財童子一生成佛。佛是我們的老師、魔也是老師,善人是老師、惡人也是老師,在境界裡面去鍛鍊,鍛鍊什麼?鍛鍊自己的心地清凈,無論在什麼人事環境當中,心都是清凈的,歷事鍊心。五十三參就是鍛鍊,在境界裡頭鍊自己的平等心、鍊自己的清凈心、鍊自己的慈悲心,歷事鍊心。所以外面的境緣,境是講物質的環境,緣是講人事的環境,統統是老師、統統是善友。
五十三參裡面的善知識,可以說包括各行各業,裡面有佛菩薩、也有惡人。像甘露火王根本就不講理的,非常的兇狠、殘暴,那也是善知識;勝熱婆羅門的愚痴,就是代表我們的世間形形色色,統統是善友。對一個真正修大乘的人來講,此地聞思修就是這個意思。在《華嚴經》說得詳細,四十卷的經文來說明善財童子修聞思修,他來修三慧。在本經裡面只有這一句,如果我們像做文章來說,本經這個地方「從聞思修,入三摩地」,這就是一篇文章的題目,內容就是《四十華嚴》,《四十華嚴》就是善財童子表現從聞思修入三摩地。觀世音菩薩,你問他怎麼成佛?怎麼成為等覺菩薩?他就是這樣修成。我們知道這個道理、知道這個方法了,自己在生活當中歷事鍊心。大乘佛法跟小乘佛法不一樣,小乘佛法是保守的,大乘佛法是開放的,保守的容易學,開放的不容易學。保守的雖然容易學,成就不大;開放的不容易學,如果一旦學成,那是最為殊勝。保守的不能見性,它可以得到定、得到慧,它那個慧是什麼?慧是根本智。但是那個根本智它不發生後得智,因此它的慧不起作用。我們常常講小乘人有定沒有慧,小乘人沒有般若智慧。在三德上來講法身、般若、解脫,小乘只能夠得半個解脫,沒有證法身、沒有般若智慧,這是保守人的成就。大乘菩薩成就那就不然,他能夠證得法身、能夠證得解脫、能夠證得般若,這是不相同的地方。
這些年來,我學佛三十年,三十年當中深深體會到,我們這一代學佛,在修學環境上可以說我們有許多地方比古人來得便利、來得殊勝,可是我們的行與解為什麼比不上古人?你們諸位如果細心去讀《凈土聖賢錄》,古人以一個中下的根性學念佛法門,三年、五年他就能得一心,他就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樣的人太多。我們學了三十年,西方世界連個影子都沒有,一點消息都沒有,這個問題嚴重!當然我們的修學一定有錯誤,如果沒有錯誤焉能沒有消息,這就是值得我們認真去檢討的地方。錯在哪裡?錯在沒有根柢。我們細觀古人有根柢,也許諸位要問,古人,那些有學問、有知識的人有根柢,我們相信沒有問題;還有許多根本就不認識字的老太婆,她有什麼根柢?她念個三年也能往生!
我們不要講別的,就拿前些年,民國五十八年,就是佛光山第一屆夏令營,我參加那個夏令營。那個時候佛光山有些工人建香光亭,香光亭只有幾根柱子,上面還沒有蓋瓦。晚上我們同學們在那裡聊天、在那裡討論課程。有一個工人跟我們講,在佛光山做工的,他是台南將軍鄉的人,他跟我們說了一樁事情。我們那天聽了一個多鐘點的開示,是個工人跟我們講的,講他們家鄉一個老太太往生,千真萬確的事實,他們見到了。這個老太太也不認識字,平時為人心地非常善良,但是她對佛法並不懂得,所以凡是廟裡她都燒香去拜拜,心地非常慈悲、非常善良。她兒媳婦是個學佛的,懂得佛法,就勸她念阿彌陀佛求生凈土。她就回過頭專念阿彌陀佛,念了三年,往生那一天,她就跟家裡人講,晚上你們不要等我吃飯,她洗澡去了。家裡人還是等她,結果等了很久都沒有出來,浴室里看看,不在浴室,人到哪裡去了?在她自己家裡一個小佛堂,在佛堂面前站著念佛,再一看已經往生了,站著往生。她念佛只不過是三年的工夫,站著往生。那個工人跟我們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千真萬確。這是五十八年的事情,佛光山第一次夏令營的時候。
這就說明根基有兩種,這兩種都是屬於經上講的善根福德。這個善根福德我也跟大家講過,什麼叫善根?一說,你就懂得、你就能相信,這就是你有善根。理明了之後、信了之後你就肯干,這就是福德。如果道理懂了、方法懂了,你不肯做,那你沒福。你肯做,你聽不懂,那你沒有善根。這一類是什麼?沒念書、不認識字的這些老太婆,她能往生。再說我們讀過書的、受過教育的,這些學佛人一定也要循著這個法則,要有根有柢。古人的修學,我們看看歷代這些祖師大德們,幾乎沒有一個是沒有儒學的底子,四書五經這是基礎,代替小乘,所以有這個基礎。我勸勉同修們要背四書,就是在小乘佛法裡面奠定基礎,然後才能夠學大乘法。如果沒有四書五經的底子,那就要依小乘經為基礎,小乘經至少要修學二、三十部,二、三十部並不算多。我們現在《大藏經》裡面小乘經典差不多也有幾千卷,我們能夠有個二、三十部小乘的底子,再入大乘,這還是勉強能過得去。可是小乘經畢竟沒有四書五經對我們這樣的親切,何況四書五經的確它是通小乘、通大乘,做為修學大乘的根基最好不過,我們要在這上下功夫。
入了大乘,大乘法裡面八萬四千法門,一定要一門深入。而我們今天的修學實在講,貪多嚼不爛。佛學院雖然在台灣辦了三十年,我也參加過不少佛學院,課程太雜太多了,三年六個學期,要學二、三十門的經論,結果所學的都是些皮毛,沒有一樣能拿得出去,這就是在方法上錯誤。因為佛法決定不是世間法,世間法怎麼樣?世間法它一門一門,它不貫通。譬如你們讀書,你們學土木工程,你們不會懂得醫學,這兩個學系不一樣,不會貫通的。可是佛法八萬四千法門它是通的,好像一個房間一樣,外面周圍有八萬四千個門,無論你從哪個門進來全是通的,這跟世間學問不一樣。所以說一經通一切經通,你學一切經,經經都不通,你一門不通,是門門都不通,這個苦頭吃大了,我們今天犯的錯誤是在這個地方。所以再去觀察古人,古人學東西一門,學《華嚴》,他一生就是一部《華嚴經》;學《法華》,一生就是一部《法華經》。他這一門通了,他門門都通,你請他講什麼經,他講得都頭頭是道。所以我們看古大德的這些著作、註疏都非常豐富,實際上他所學的確實是一門,真正是一通一切通。而我們今天所犯的錯誤,就是想許多法門同時都學,我樣樣都要會,結果是樣樣都不會;古人,「我什麼都不要學,我就學一樣」,結果他一樣學會,樣樣都會。
我覺得我自己的修學,沾到一點點的皮毛,那就是李老師的教學他是一門深入。你跟他學,不可以同時學兩樣東西,你說我同時學兩樣,他不教你,只能學一樣。你們想想看,你們念佛學院三年,你們念了多少東西?我在台中跟李老師學《楞嚴經》,一部經就學三年,三年學一部經,你們三年要學幾十部經。我一部《金剛經》學了一年,整整一年;一部《楞嚴經》學了三年,這就說明什麼?東西要專、要專一。我跟李老師十年,聽他講經,大小經典大概一共聽了將近有三十部經,三十部經裡面我只學五個,學多了不行,學多了消化不了,我只學了五樣。這個五樣是以《楞嚴》為最大,下的功夫也最多,用了整整三年的時間。所以我檢點自己,再觀察現在一般的教學,再去看看古人的修學,得到一個結論:必須要依照古人的法則、規矩,真是不依規矩不成方圓。所以在原理原則上講,一定是從戒定慧再進入聞思修,這是一定的條件。在方法上來講,一定是從一門深入,選定這一門,一生就不能改變。如果你一改變,前面是全功盡棄,又要從頭再來,那個損失就太大。所以在開頭的時候慎重選擇,選擇之後就不可以改變。這個選擇當然按自己興趣,要按自己的程度,還得要按自己修學的環境,再考慮這個時代的需要,自己的修學,以及包括將來如何的弘揚,自利利他。一門深入,這樣才能成功。在我們這個道場有幾位出家眾,他們幾乎都是學《楞嚴》。《楞嚴》也實在是很好,自古以來從《楞嚴經》裡面開智慧、得一心、證果的人,實在是不少,這是一定要認真去專攻。這些就是講到聞思修三學,我們要把它認識清楚。
這個地方講觀世音佛勸告觀世音菩薩,首先要「發菩提心」,不發菩提心是沒有法子修學。我們聽了之後,我們自己也要發菩提心。我們發的心是不是真的菩提心?不是的,這一點諸位要曉得。菩提心是覺心,我們現在樣樣都迷惑顛倒,我們的心是凡夫心,不是菩提心,這個你要搞清楚。菩提心是在一切境界裡面覺而不迷,這個心是菩提心,菩提是梵語,翻成中文是覺的意思。所以二乘人沒有菩提心,二乘人迷惑顛倒,阿羅漢、辟支佛都沒有菩提心。我們就要問了,那什麼叫菩提心?菩提心怎麼個發法?菩提心是自己的真心,就是《起信論》裡面講的本覺,《起信論》說本覺本有、不覺本無,可見得菩提心是我們人人本來具足的。但是很可惜,雖然本來具足,現在迷了,不能現前,這是個很可悲的事情。怎麼迷的?因為你有分別、有執著;換句話說,你有煩惱障、你有所知障,把你本來的覺心障礙了,變成不覺。
諸位真正修學大乘法,先要發菩提心;你要想發菩提心,先要破煩惱障、破所知障。如果煩惱、所知不破,你這個發心是嘴唇上的菩提心,沒用處的,不是真正的菩提心,有名無實,你怎麼能開得了悟?因此真正發菩提心,你要從斷煩惱上下功夫,這個二障,煩惱、所知是可以同時並行的。這種修學有兩個方法,《華嚴》裡面講的一個是行布、一個是圓融。行布是什麼?次第,從事相上修的是次第。一個從理論上修的,是圓融的。理事我們的確可以同時下手,事就是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在境界裡面鍊平等心。什麼叫鍊平等心?你一切明了,一切明了裡面不起心,就是不起分別心、不起執著心,你的心就平等。如果在一切境界裡面起了分別、有了執著,你的心就不平等。如果這一切境界你不明了,那你是迷惑、你是糊塗,叫無明。如果起了分別執著叫散亂,你心不能專一。又要明了、又不分別,明了是智慧,不分別就是禪定,定慧等持、定慧等運,同時修學,這是事上,眼見色、耳聞聲,這就是「從聞思修,入三摩地」。
在理上我常常勸告大家背誦經典,背誦的目的不是記憶,跟世間念書目的不相同,世間法他讀書的目的,是叫你把它記住、不要忘記,目的是在記憶。佛法讀經的目的不在記憶,目的在哪裡?目的就是戒定慧一次完成。戒律,小乘的戒律,它的精神是在諸惡莫作;大乘戒的精神,是在眾善奉行。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把大小乘戒律統統包括,我們讀經,這個心是清凈的,不會生作惡的心、不會有壞的念頭。你在讀經的時候,你的心當然是諸惡莫作,不會有惡念,可見得小乘戒就具足;經是聖人的言教,是從真如本性當中流露出來的言語,善中之善,你背誦經典就是眾善奉行,你看看,你背誦經典戒律具足。背誦的時候要專心,專心就是修定;背誦的時候,從頭到尾字字分明,一句也不錯、一個字也不漏,這就是修慧。可見得這個背書的目的,就是把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這就是《華嚴》裡面講的,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圓融就是一次完成,行布就是次第的修。次第是我們六根接觸六塵,無論接觸什麼境界,我們都是在學三學三慧。處處是道場,人人是佛菩薩,學生就是自己一個,《華嚴經》裡面一個學生,善財;《法華經》裡面一個學生,常不輕菩薩,你們去念「常不輕菩薩品」。所以我們學善財、學常不輕菩薩,你這一生必定成佛。
講到斷煩惱障,頭一個要去私慾,私心、慾望要斷掉。如果還有一絲毫私心、還有一點慾望,諸位要曉得,你的煩惱障天天在增長,你菩提心沒指望,你怎麼能得禪定?不要說世間五欲六塵你從心地裡頭把它洗得乾乾淨淨,弘法利生這個念頭都不能有。為什麼?弘法利生還是慾望,還是你的障礙。弘法利生事情要不要做?要做,天天做,今天做了今天圓滿,不想明天,想明天就有慾望、就有私心了。佛叫我們隨緣、不要攀緣,想到明天、想到我要如何如何做,那就是攀緣,你的心就不清凈。明天還沒到,想它幹什麼?明天,明天再說!換句話說,總而言之,一定要保持自己的身心清凈,大慈大悲。大慈大悲裡頭又不能有慾望,你要弘法利生的慾望都不可以有,連成佛作祖的慾望也不能有,我自己要如何得一心不亂,這個慾望也不能有,一有這個念頭都是障礙,你的心不能得一。所以這個地方的一段非常重要,你看觀世音菩薩,觀世音佛教給他的,先教他發心,然後教他修行。菩提心是覺心,然後修的行就是依覺而行,決定不迷,所以這叫三慧。
古德告訴我們,菩薩修行首先發大心,然後依聖教。這句話非常重要。如果你要是不依聖教,你自己的意思以為怎麼怎麼做法,那個問題就大了。今天的佛法正是走這個方向,所謂是新佛學,把古人的聖教說之為什麼?傳統佛學。傳統的意思就是舊佛學、老佛學,可以不必要了,現在我們要學新佛學。新佛學,給諸位說,多半都是胡造謠言。真正有成就的,還是傳統的老佛學、老辦法。其實佛法裡頭有沒新舊?沒有新舊。六度裡面講精進,既然精進,進是進步,精是精純不雜,天天在求進步,哪有舊!所以佛法永遠是新的。把真正新的看成舊的,可見得他已經落伍,他才是舊的,那是顛倒、是錯誤。我們中國的古學也不舊,如果要是舊,怎麼能夠說日新又新?既然日新又新,它永遠是新的,怎麼能稱為舊學?怎麼能稱為古學?這都是我們的觀念錯誤,認識不清,受害的不是別人,是自己。所以一定要依聖教,千萬不要依自己的意思。佛在經典里一再的教誡我們,你沒有證得阿羅漢以前,不可以依照你自己的意思。為什麼?因為你自己的意思是錯誤的。證得阿羅漢以後可以依照自己意思,阿羅漢算是正覺,菩薩是正等正覺,佛是無上正等正覺。因為阿羅漢己經將煩惱障斷盡,不迷了,這個時候的意思靠得住,可靠。
我們現在煩惱障沒斷,我們的心意決定不可靠。如果依自己的意思,可以說有無量無邊的過失,再自以為是那就沒辦法了。所以這是一定要依佛教誨,「從聞思修,入三摩地」,聞思修這三個字的意思剛才跟諸位說明白了,這三個字意思非常的廣泛,淺深差別很大。諸位想想,菩薩修學真正用得上聞思修三慧,是什麼地位?圓教初住。只要你會用這個法門,真正用這個法門,你就是圓初住的菩薩,在凈土裡面講是證得理一心不亂。事一心不亂,是在戒定慧三學的基礎上,還沒有到三慧;證得理一心,這個時候是三慧。所以理一心,正如蓮池大師在《彌陀經疏鈔》裡面講的,有淺深次第不相同。同樣是證理一心,有人證得淺、有人證得深,我們一看大經就曉得。《華嚴》裡面講,圓初住就證得理一心,到圓等覺還是理一心,這個位次就有四十一個差別不同,淺深次第不相同。這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們都是從聞思修入三摩地,這個三摩地就是一心不亂,這是理一心。理一心怎麼修的?從聞思修三慧修的。
聞稱聞慧,為什麼稱之為慧?這一點諸位要曉得,如果我們落在分別心裏面不叫做慧,離心意識才叫做慧。由此可知,聞是用聞性聞,不是用耳識去聞,耳識是隨著聲塵流轉,那怎麼叫慧?那叫煩惱。耳識隨著外面的音聲起喜怒哀樂譬如你聽音樂,有的時候聽到歡喜、有的時候聽到流眼淚,那就是你的心隨著音聲流轉,外面的音聲感動了你的心,那個心是什麼?妄心、意識心。這就叫什麼?心隨境轉。心隨境轉的心是妄心,不是真心;真心是如如不動,不會隨境轉。講到三慧,這是用真心,不是用妄心。真心在耳叫聞性、在眼叫見性,見性見的是色性,不是色塵,色塵是染污的、是不平等的,色性是清凈的、是平等的,所以它見性。在耳是聞性,聞的音聲是聲性,聲性也是清凈的、也是平等的,這裡面決定不生喜怒哀樂。諸位要曉得,七情五欲是煩惱,我們凡夫見色聞聲生煩惱、起煩惱,像這樣的菩薩見色聞聲開智慧,不生煩惱。這個境界我們很難體會得到,原因在哪裡?就是我們從來都沒有過這個經驗;換句話說,從來你就沒有離開過心意識,你怎麼能體會得到?你幾時離開心意識,你就體會到這個味道,你的智慧真正開了。這個地方的聞是講聞性聞聲性,這裡舉一個例子,其餘都要曉得,見性見色性,乃至意根之根性知的是法性,這在禪家講明心見性,在凈土裡面講理一心不亂。
聞如是,思修也就不二,所以這個思不是第六意識的思,也不是唯識里講的遍行心所裡面的思,也不是善惡之思,那些思都叫做邪思,都叫做邪智慧。凡夫、外道、權教、小乘,都落在邪思慧裡面。所以佛在本經責備阿難尊者說,阿難重強記,不免落邪思。阿難尊者博學多聞,佛所講的都能夠記得,可是佛還是責備他,你雖然博聞強記,你還是落在邪思里。由此可知,什麼叫做正思惟?這句的意思如果說得稍稍深一點,這個思是專註聞性。聞性跟聲性是一性無二性,這個要記住。我們講六塵,六塵之性與六根之性是一個性,不是二性。在六根,有情眾生,我們叫它做佛性,六塵我們叫它做法性,佛性跟法性是一性不是二性。這個地方的思就專註在聞性上,你要是專註在法性上也可以,是一樣的。千萬在這裡不要說,專註在法性上不一樣嗎?是一樣的。因為是一性無二性,這叫明心見性。
因為你專註在性上,你與塵就不染,也就不著。凡夫為什麼見色聞聲會染著?就是他見相不見性,在相上起了妄想、起了虛妄的分別執著。而這個分別執著實在都是虛妄的、不是真實的,為什麼?因為你根本就執著不到。何以執著不到?《金剛經》裡面講得很清楚,「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包括我們自己的身相、心相都是虛妄,都不是真實的。換句話說,自己保自己都保不住,身外之物你還能夠控制得了嗎?你還能夠執著得住嗎?不可能的事情。我們的身相,諸位多少能夠懂得一點,縱然體會不到,因為常常講,這個色相是剎那生滅的。經裡面給我們講,一彈指有六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生滅,所以一切色相,十法界依正莊嚴是剎那生滅相、相續相,可見得它不是真實的存在,你怎麼能夠執著?連自己的身相、心相,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身心之相都了不可得,外頭境界相你有什麼能夠執著得到?所以搞來搞去都是一場空,這是我們要明了、要了解的。
講到「修」,這個地方絕不是講有種種造作、功行、修為,不是的。這個地方的修,也就是大經裡面常講的「修而無修,無修而修」,不是真修。而我們現在的修學是有為的修、有相的修,不是法身大士的境界。法身大士之修,從斷惑上講修,從明理上講思,是一不是二,是同時的,不是次第的。所以聞思修是同時的,沒有次第、沒有先後。決定不可以誤會,聞了以後再去思,思了以後再去修,把它分作三個階段就大錯特錯,那就不是一,就變成三。這是一,一才是智慧,二就是妄想,諸位要記住,一心是智慧,二心是妄想。你能夠在二六時中、在一切境界里,保持你的心是一,你這個心念念生智慧;你要是有二,有我有人、有是有非,有二,二是妄想,智慧就沒有了,把你圓滿的智慧變成無量的妄想。會修的人,把無量的妄想又融合成一個智慧,佛與凡夫差別就在此地。講到真正修行,雖然不是我們的境界,可是我們講到觀世音菩薩,也要把觀世音菩薩的境界略略的說幾句,諸位究竟能體會多少,是大家自己的事情。首先前面講聞,聞是講接觸,一接觸就通達、就明了,一切諸法如幻如化。像《金剛經》裡面所講的,「一切有為法」,大家想想百法裡面所講的有為法,九十四種,「如夢幻泡影,如露如亦電,應作如是觀」,這個觀就是此地講的,他一下子通達了。本經前面所說「如來藏中,妙真如性,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這幾句話跟《金剛經》裡面的四句偈也很像,《金剛經》的四句偈就是《楞嚴》這幾句話的總結。真正通達這個境界相的真實相,這叫思。而自己的心常住在這個境界當中,不昏沉、不散漫,一切微細的煩惱自自然然就消失,覺心逐漸的圓滿現前,這叫做正修。他這個聞思修是這個修法,這樣的修法才能夠入到甚深的一心不亂。
剛才跟大家講,一心不亂有淺深差別,從圓初住到等覺菩薩都是一心,都用這個方法。如果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還起心動念,那完了,你修什麼法?天天在境界里打妄想。最後我告訴諸位,佛門裡常說「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成功與否是你個人事情,師父領進門只給你做個增上緣而已。三摩地,就是常住真心、就是本覺理體,如如不動。好,今天我們就講這一段,前面幾句非常重要,後面是講菩薩修行的境界。你看這個境界,我過去跟諸位說過,學佛不但要具足善根福德因緣,我又補充了三句,要明白道理、懂得方法、認識境界。下面就講觀世音菩薩修行的境界,他一開端什麼境界、再進一步什麼境界、到後來什麼境界,經上都說得很清楚。
推薦閱讀:
※(原創)儒釋道「三教」三心,異彩紛呈
※「白話」哲學(十五)
※阿彌陀經要解(第21集/文字/mp3)凈空法師 | 儒釋道多元文化講堂
※儒釋道三教對死亡觀的比較
※【佛語詳解】儒釋道三家之別
TAG:台灣 | 文化 | 圖書館 | 凈空法師 | 文字 | 法師 | 多元文化 | 儒釋道 | 楞嚴經 | 凈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