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術導引著中國古典建築藝術的發展
風水術導引著中國古典建築藝術的發展
在易學文化中,風水術對於建築藝術和園林藝術的影響非常之大,上到皇家的宮殿和園林,下至民間百姓的茅舍庭院,都十分講究風水,因此也就一代又一代地產生了無數的風水術士,同時也流傳下來一部又一部的風水著作。不但對陽宅——活人的住房講究,對陰宅——死人的陵墓也講究。流傳了上千年的《葬經》,幾乎就成了「陰陽仙」(風水術士的民間稱呼)手中的法寶。晉代的郭璞被後世風水家推為鼻祖,郭璞在《葬書》中對風水解釋道:「《易》曰,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風水家認為,宅地或祖宗墓地的吉凶,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導致住家或葬者一家,以及子孫後代的禍福。因此,反其道而行之,風水家可以通過仔細觀察人家宅地或墓地周圍自然環境的好壞,來推算住家或葬者一家的吉凶,這就是由風水術引發出來的相宅與相墓之法。先不論這種風水定吉凶的觀點的非科學性,在風水術中,選擇最佳自然環境為第一要義的觀點還是能夠為科學所接受的。
風水術在中國歷史上不但很早就出現了,而且流傳的十分久遠。傳說,「禹始肇風水地理、公劉相陰陽,周公置二十四局,漢王況制五宅姓,管輅制格盤擇葬地」。那時,在國家的管理中,就有了專門官吏來管理風水。考證實際,至少在戰國末年齊、燕一派的方士中,就已經萌生了風水的雛形。《水經注·易水》記載燕國宮殿兆遺址說:「一水經故安城西側,城南注易水,夾塘崇峻,邃岸高深,左右百步,有二釣台,參差交峙,迢遞相望,更為佳觀也矣。」可見,擇地築宮,配合山水景觀的建築美學,在戰國的燕國等地已經取得相當的成就。帝王們是最重視風水的,據說秦始皇就非常相信風水,有方士對他說,金陵有天子氣,將來必出王者。於是,秦始皇為了保住自己家的江山,就派遣「朱衣三千人鑿方山,疏淮水,以斷地脈」。按照風水家的說法,地脈一斷,風水自然就遭破壞,天子氣就沒有了,王者也就不會出現了。當年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禎,就和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之間展開了一場風水戰。當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已經動搖到明王朝江山的時候,崇禎就派出專人,跑到陝西米脂去挖李自成的祖墳,想藉助風水的法寶,斬斷李自成農民起義軍蒸蒸日上的生氣。李自成也有著與崇禎一樣的風水觀,當他的農民起義大軍攻佔了朱元璋的老家安徽鳳陽時,李自成命令將士,一把火燒毀了崇禎祖輩的皇陵。結果,出於歷史的巧合,崇禎自縊煤山,李自成兵敗身亡。然而,斷了金陵地脈的秦始皇,也沒有使秦王朝逃脫二世而亡的命運;挖了李自成祖墳的崇禎,也沒有擋住農民起義大軍攻進北京城;燒了崇禎祖墳的李自成,也沒有使大順王朝成為歷史上的一代霸主。
蔣介石也很迷信風水,當年為了儘快消滅日益強大起來的紅軍,就命令湖南軍閥何鍵去毛澤東的老家韶山,挖毛澤東的祖墳。毛澤東和共產黨,卻沒有學李自成,解放後還把蔣介石的祖墳整修一番。據說敗退台灣的蔣介石,有一次從美國入侵中國大陸的偵察機拍回的圖片上,看到蔣家宗祠保護得如此之好,感慨萬千,唏噓不止。但是,挖了毛澤東祖墳的蔣介石,終於被毛澤東領導的人民大眾打敗,而整修了蔣家宗祠的毛澤東,卻依然成為中國人民最敬仰的偉大領袖。當然,如果我們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把風水術當作有關建築學、規劃學上選址、布局的生態環境學,於現代設計還是有一定積極意義的。 中國古代的風水術,一直受到陰陽五行、天干地支和周易八卦,即易學文化的支配。《易經·繫辭上》說:「一陰一陽之謂道。」《老子》說:「萬物負陰以抱陽,沖氣以為和。」《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得更具體:「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風水術裡面的陰陽說,也是來源於群經之首《易經》中的太極圖。運用易學文化中陰陽對立統一思想,正確掌握物極則反的規律,準確把握陰陽轉化的條件,對於建築規劃和園林布局都是非常有益的。任何事物,當它發展到盡頭的時候,都會走向反面。所謂「子時爬到晌午,再走月淡星稀」,正是形象地描述了這種對立統一規律。生命的盡頭是死亡,死亡的反面是新生。物極謂之變,物生謂之化,生生死死,變變化化,宇宙的陰陽變幻轉化,就是這樣的不可抗拒。《素問·陰陽離合論》說:「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萬之大,不可勝數,然其要一也。」就是說,宇宙萬物變化雖然多得不可勝數,然而它的要領卻只有一個,這就是陰陽對立統一規律。 五行是組成宇宙萬物的物質基礎。易學文化在探索宇宙奧秘時,把觸角伸向了物質世界最原始、最基本的組成部分,並把它歸納為: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稱為五行。五行均有自己的性質,《尚書·洪範》歸納為:「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潤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宇宙不斷運動,永無休止,一面是生命和物質的不斷生化,一面是生命和物質的不斷消亡,生生滅滅,變變化化,可以歸於五行的相生相剋和陰陽的交互作用。五行相生就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循環往複,永世不竭;相剋就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依然是循環往複,以至無窮。五行之中都有我生、生我,我克、克我的雙邊關係。五行既然是物質世界的五種基本元素,就必然和宇宙萬物發生無法分開的關係,自然也就無法割斷它們之間的聯繫。作為易學文化的一部分,風水術也必然和五行發生不可分割的聯繫。古代傳說,天干地支是遠古時代的大撓發明的。天干有十個,依次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個,依次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個天乾和十二個地支順序相對結合,便可紀年、紀月、紀日、紀時。這種結合輪轉一周,恰好是六十年,謂之六十花甲子。在風水術中,除了用干支紀日外,最主要的是結合干支的五行屬性和方位,闡述風水術上的一些問題。天乾的五行屬性和方位可以歸納為五句話:東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中央戊己土,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地支的五行屬性和方位可以歸納為:寅、卯屬木,巳、午屬火,申、酉屬金,亥、子屬水,辰、戌、丑、未屬土。在方位上,由於十二地支彼此瓜分著東、西、南、北四個方位,其方位可以列成圖象,即:子是正北方,午是正南方,卯是正東方,酉是正西方,丑是正北偏東,寅是正東偏北,辰是正東偏南,巳是正南偏東,位是正南偏西,申是正西偏南,戌是正西偏北,亥是正北偏西。
正因為有了這麼多的說法,再加上世人的諸多禁忌,風水術才在風水術士的手裡變得異常複雜和神秘。但那複雜和神秘,於科學並無什麼用處,大體是風水術士騙人的把戲。 風水術雖然宗派很多,但是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講究龍、穴、砂、水。《管氏地理指蒙·乾流過脈》上說:「黃帝葬於喬山,在大河之南,脈自積石逾河,衍者豐饒而廣被也。舜葬於蒼梧,在大江之南,脈自荊漢逾江。」是說黃帝和舜都葬在龍脈之上,福澤江河。歷代帝王對於陵墓擇基的龍、穴、砂、水,都講究得叫人嘆為觀止。當年那個在康乾盛世時承前啟後的雍正就是一個,他曾把選好的東陵九鳳朝陽山作為壽宮,後來忽然變卦,最終選在距離東陵一百多里遠的河北易縣泰寧山作為自己百年之後的長眠之地,是為泰陵。清宮檔案《起居註冊下》記載了當時雍正的手諭:「此地(指九鳳朝陽山)近依孝陵(順治陵墓)、景陵(康熙陵墓),與朕初意合,及精通堪輿之人再加相度,以為規模雖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帶砂石,實不可用。今據治親王、總督高其倬奏稱,相度得易州境內永寧山太平峪萬年之地,實乾坤聚秀之區,陰陽合會之所,龍、穴、砂、水,無美不收,形勢理氣,諸吉咸備等語。朕覽此奏,其言山脈水法,條理詳明,詢為上吉之壤,但與孝陵、景陵,相去數百里,且與古帝制典禮有未合之處,著大學士九卿詳悉會議,具奏。」這位為大清江山殫精竭慮的雍正,也和所有帝王一樣,為自己的死後費盡心機。 何謂龍、穴、砂、水?就是說,選擇生氣積聚的風水寶地要按照「龍真」、「穴的」、「砂環」、「水抱」四個原則推定。所謂「龍真」,是指生氣流動的山脈。風水術以山脈為龍,把山勢起伏綿亘,逶迤曲折的脈絡稱為龍脈,氣脈所結之處為龍穴。「龍真穴便真,龍假穴便假」,尋龍是為了點穴,點穴必須尋龍。所謂「穴的」,是指生氣凝聚著的吉穴的位置所在。地脈停頓之處為龍穴。俗話說:「尋龍容易點穴難」《葬經》也有「三年尋龍,十年點穴」的說法。所謂「砂環」,是指穴地背側和左右山勢重疊環抱的大好自然環境。所謂「水抱」,是指穴地面前有水抱流。《葬經》上說:「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總之,相宅(陰陽宅)之術,「龍真」、「穴的」、「砂環」、「水抱」四個原則,一個都不能少,必須依次而進行。龍、穴、砂、水的排列組合得當,才能使氣聚而不散。所以,相風水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尋求好氣場,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環境學。如今全世界興起「風水熱」,在中國大陸沉寂了三十多年的風水術,也從海外歸來,但是我們要有冷靜的科學分析頭腦,不要以為國外風靡,老祖宗的東西就都是精華。由於有巫師術士的妖言惑眾,加之人們對未知世界迷惘與渴求,所以在社會上流傳的風水術,一直是科學與迷信攪合在一起,使人真假難辨。如果我們把它看成是一種純粹的技術,那麼,風水的核心問題實質上就是探求建築的選址問題,也就是為了找尋最佳的人居環境。至於為了尋找死後的風水寶地,那實在是無稽之談。千百年來,哪個帝王沒找一塊「風水寶地」,可是又有哪個帝王的江山永固、萬代長存了?!古人講天時、地利、人和,這是易學文化有關天、地、人理論的延伸,它們之間有著辨證的關係,在風水術中把它推向了唯心主義的絕地,是不可取的。英國科學家李約瑟稱中國古代風水術是「准科學」。所謂「准科學」,就不是完整的科學,其中也有不是科學的東西。李約瑟對風水有過一段中肯的評價,他說:「在諸多方面,風水對中國人民是恩物,如勸人種樹和竹以防風物,強調流水靠近屋址之價值都是。」「就整體而言,我相信風水包含顯著的美學成分,遍中國的田園、房屋、鄉村之美,不可勝收,都可以籍此得到說明。」很顯然,李約瑟取的是中國風水術中的科學內容,而擯棄了那些不科學的東西。這是一種非常正確的辯證唯物論和歷史唯物論的觀點。
中國古代的科學家和思想家,對風水術中的偽科學都做過極為嚴厲的批判,東漢時期的大思想家王充,在他的傳世之作《論衡》里,對風水術的迷信惑眾,擾亂社會,給予了口誅筆伐;宋代著名的政治家、史學家司馬光,曾經寫下《葬論》、《論山陵擇地札子》等文章,對當時流行的風水吉凶說,作了實事求是的批判;明朝的張居正是當時反「風水吉凶說」的猛士,他在《書經》上說:「作善降祥,作惡降殃。」其實《易經》上早就說得明白:「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就連被後人神化了的劉伯溫,雖然因為寫過《堪輿漫興》,被風水術士奉為祖宗,但他也並不相信「風水吉凶說」,他在《司馬季主論卜》上說:天道何親,惟德之親;鬼神何靈,因人而靈。有過去就有現在,今天的碎瓦頹垣,昨天也是歌樓舞館;今天的荒榛斷梗,昨天也是瓊蕤玉樹;今天的露蠶風蟬,昨天也是鳳笙龍笛;今天的鬼磷螢火,昨天也是金缸華燭;今天的秋荼春薺,昨天也是象白駝峰;今天的丹楓白荻,昨天也是蜀錦齊紈。一晝一夜,華開者謝;一春一秋,物故者新。 如今我們正在把風水術應用到現代設計中去,理應本著科學的態度和方法,尊重科學,反對偽科學。綜上所述,我們從什麼意義上說,易學文化都為我們的現代藝術設計,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思辯方式,它可以指導我們在現代藝術設計的探索之路上,跨越歷史,跨越時空,創造出自立於世界文化藝術之林的中國現代藝術設計顛峰。
推薦閱讀:
※【移民信箱】人在中國 結婚移民怎麼辦?
※中國國學網-- 王昌齡送別詩的藝術特色
※中國最美的五條小溪,我願意和你一起去看看!
※中國團扇:傳統創意之美
※為了跳支舞,這1500多個歪果仁同時跑來了中國丨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