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亦醉人何必酒
書能香我無須花 有句話是聽了來的:茶亦醉人何必酒,書能香我無須花。我想那茶該是好茶,書也應是好書,相互呼應著倒真有點登堂入室的境界了。 茶是水做的風骨,色、香、味一應俱全,既可入道又可通情,春以提神,夏以消暑,秋以助興,冬以暖心。最愜意的是月色當軒,燈輝溢院,沏上一壺清茶,在裊裊的茶霧裡,想濃濃淡淡的往事,聽舒舒緩緩的曲子,於靜寞的茶香中放飛不靜寞的心緒,寵辱皆拋,去濁揚清。舉陶杯以邀明月,品香茗以沐清風,凡人的雅興,都融入在了那清清淡淡之中。
中國的茶文化如同酒文化一樣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飲茶卻不象飲酒那般的奢侈,講究一些繁文縟節。品茶必須靜心弦寧神識,正所謂茶道即人道,茶德乃人德,戒浮躁戒驚慌戒混亂,這樣才能領悟品茶「日上香爐情未畢,亂踏虎溪雲,高歌送君出」的意境。 讀書也如此吧,不記得什麼時候開始讀書的,記只得小時很多名人名言里都在鼓勵多讀書讀好書。剛接觸書籍時,也許沒有什麼目的,只是圖新奇,圖好玩,總想對天地萬物了解一二。後來年紀逐漸的大了,卻也真的有了讀書的習慣,或者都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讀書,確切的說只能算是閱讀。 讀書,大多讀的是一種心情,是一種發自內心的選擇,同品茶一般也是靜心的一種方式。人生有清苦和寂寞,外面的世界太嘈雜,熱鬧太多,誘惑太強烈,難以靜下一顆浮游於市井人事的心,惟有讀書可以靜心,知識可以量事,閱歷給人以寬懷。清苦寂寞好讀書,實則是在完成一種心靈任務,把時光託付給高貴的思想和真誠的文字,就等於對自我內心的塑造,享受「物我兩忘」的機緣,讓人站得高遠,與喧囂隔絕,對誘惑拒斥,抑制內心的浮躁。 生存狀態中的寂寞與孤獨,是軟弱、空虛和無奈的,而潛行書中的清苦和寂寞,是自由而充實、豐富而安靜的。正因為清苦,才能使人不至於膨脹、慵懶和貪婪,正因為寂寞,才容易使人執著專一,心無旁騖,頭腦清醒,胸懷寬廣。其實真正讀書的人,都明了自己的使命:舒適、心雜、無為和做作都讀不成書,即使讀了也難以入境。只有耐得住寂寞,忍得住孤獨,擋得住誘惑,吃得了清苦,才能在讀書中品出人生百味,看清人生百態,獲得靈性與自由,以及精神的飽滿和詩意的生存。 讀書是一種沉思默想、沉靜善思的狀態。假如你選擇了思想深沉、感情深摯、見解深邃的書籍,就必然會讓自己沉潛於深層閱讀之中,「靜如處子」的是心,「動若脫兔」的是腦,每每讀到動情處會不自覺的進行深呼吸,徐緩而沉穩,看似不動聲色,心潮則起伏跌蕩。血液的熱流在奔涌,思維的風暴在狂嘯,情緒的種子在碰撞中亢奮,思想的火花在摩擦中燃燒,這種深度的快樂和豐富的安靜並不是隨時都能享受得到的。書香實在是誰也代替不了也中斷不成的神祗之舞,一旦投身進去,以致學而靜心,以恭儉而抑欲,以沉思而戒浮,既得閑趣,又得理趣,就將一直不停的舞下去。
讀人也如讀書,每個人都如一本書。有著坎坷經歷的人,這部書更容易寫得曲折生動;有著豐富內心世界的人,這部書就會閃現出思想的光芒。說一本書好看,不僅僅是因為有故事,還要有美感、有內涵、有欣賞和珍藏價值,人生之書僅僅好奇,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引人思考,耐人尋味的書,才會給人留下更多的精神空間。 讀人如書。有的文筆優美,內容豐富,開卷有益,百讀不厭;有的封面漂亮,包裝新潮,讀起來卻格調欠佳,味同嚼蠟,雞肋一樣的食之無味,又棄之可惜;有的表面質樸無華,初看平平淡淡,讀了進去卻越讀越有味道,越讀越是有品頭;有的如一本名著,雖經歲月風雨的侵蝕,卻不失本身的價值,即使再三捧讀,仍令人愛不釋手;有的如一盜版,花里胡哨,雜亂無章,不惜為利益出賣自尊,即便迎合一些人的消遣,也無法堂堂正正的端上書櫥,只能在地攤上廉價出售。 一本好書,不光要有華麗的外表、精緻的插圖,更應有實質性的內容。絕對不是拉拉雜雜、東拼西湊、人云亦云,沒有自己的風格和特色,沒有感動讀者的獨到之處。也許每個人都在用成長的腳印,書寫著自己的歷史;也許每個人都在用辛勤的汗水,描繪著自己的筆墨春秋;也許每個人都在瀏覽和翻閱別人故事的時候,也在審視也是檢討,也在度量也是甄別:自己又究竟是一本怎樣的書呢? 我也是苟活於這世間的一介凡人,每當沉靜的夜晚,有時就是睡不著,也總是會有一種莫名的感覺油然而生,總有許多疑團困惑難解,內心也時常在自問:我是什麼?一滴海水,一朵浮雲,一粒塵埃,還是一片樹的葉? 生活平平,事業平平,人亦平平。獨坐在午夜的夢裡,沒有風,沒有雲,真想摘下星光,點燃黑夜裡沉悶的思緒,總想藉助於寧靜,把亂如麻團的生活理出個頭緒。平凡的活著,忙碌的奔波,時常感覺一種累、一種倦、一種煩,我們這樣的執著、這樣的付出是否真的值得?我們過的真的就是自己所意願的那種生活?生活的樂趣和意義又何在?於是想不清楚的時候,總希望能有一輪明月,為自己照亮夜歸的路;在身心疲憊的時候,更希望有一個寧靜的港灣,能讓自己歇靠停泊。我是什麼?我象什麼?我在追求和期待得到什麼?我們是否真的在按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問號實在是太多太多。
想得倦累的時候,好在自己還能調節自己,然後最喜歡的就一個人,一盞燈,一杯清茶,一首悠揚的曲,一本好看的書,燈光、音樂、清茶、書香,一顆心安靜、清澄、平和,靜靜的看故事裡的人生看人生里的故事。等再睜開眼睛的時候,夢醒了,天淡了,心凈了,一切又都顯得那麼著實的可愛,一切反覺得無比的輕鬆。於是懂得了應該常換一種眼光去欣賞世界,常換一種方式去體驗生活,常換一種角度去審視自我,常換一種心情面對著每來的一天。也許苛求自己並不一定就達到完美,期望太高反倒品嘗更多的失落。當我們不再追求從別人的目光里讀到自己的影子,也不再試圖從旁人的笑容里讀到自己的氣息,在不經意間,卻似乎找到了久求不解的答案。 林如斯在寫給其父林語堂的「關於《京華煙雲》」中這樣的說:並不是一定要有閑時才看,最好是夜闌人靜時獨自個兒看;睏倦時,起來喝口清茶自問道:「人生人生,我也是其中之一小丑否?」 凡塵(2008年3月20日於銅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