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的四種智慧
一切都是唯心所造、唯識所變,所以小乘的羅漢修到了空,你覺得現在我到了家了,明心見性——空了。你那個「空」就是唯識所變的,就是「有」,它是什麼空啊!「空」就是「有」——我有個「空」嘛!你那個「空」就是「有」。也是心意識所變。所以你覺得我現在在虛空中,這個是意識所變的,心所變的,唯心所造。
這就是屬於「有」的性質,你不能說它是空。所以,唯識學是批駁了一般講性宗般若宗的人,認為空到達了,這就是道、達到了空。請問你那個空怎麼來的呀?還不是心空!心既然能空,心的把萬緣放下、一切境界放下、把身心也放下了,所以達到空,那是把心所有的現狀、心的法相放下了。你那個心能變的東西、「能」沒有放下,那個「能」還是心。你這個空還是「能變」變出來的空啊!還是「有」嘛。所以唯識宗唯識的道理,批駁了執著性宗以空為究竟,那不是道。這個理你透了,可以修行了。要不增、不減。你看我們修行在哪裡?都在打算盤學會計,不是增(加上)就是減了。坐在那裡打坐念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嗡啊嗡啊嗡——」都是在那裡增。覺得:噢!我念了多少了,嗯差不多了,嗯有感應!賺錢一樣,然後……,這都是増。再不然就坐在那裡,我是不念咒、也不觀想、也不念佛,空、空,空了還要空,丟、還要丟掉,放掉、還要放掉——在那裡減。不做賺錢生意就做蝕本生意!一切修道的人你看,不做賺錢就做蝕本生意,不著「有」就落「空」;不落空就著有。所以說空、說有都不是啊!所以《心經》上告訴你「不垢不凈、不增不減、不生不滅」啊!那個是真空。那個是中道。所以講教理,一切凡夫眾生執著「有」固然不是道,二乘的聖人、羅漢聲聞執著「空」也不是道,都還是凡夫,甚至還是外道。所以「由斯遠離」,趕快不增不減。這兩邊,落於兩邊、落於空也是邊見,落於有也是邊見。離開增減二邊,了解了一切都是唯心所變,才可以修中道義——這是中觀,唯識中觀、中道。所以《金剛經》上有句話,佛說:有人如果能夠學了般若、念了四句偈(四句偈子),為他人說,此人功德不可數量。《金剛經》上很多地方四句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四句。「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也是四句。四句很多耶!究竟哪四句偈?都不是。整個的佛法只有四句:空、有、非空、非有,不外乎這個。不落空,就在有。「非空非有」,很好聽啊,佛法的文學真高啊!什麼叫「非空」啊?——不是空。不是空當然有啊!「非有」——不是有。不是有就是空嘛!給他變來變去四句,空、有、非空非有、即空即有。就是四句。所以禪宗祖師講,「離四句」,離開了這四句,四個腳都離開;「絕百非」,一切都否定完了,否定也否定完了,自然那個東西找到了。「離四句,絕百非。」那麼那個東西出來了。 在教理上,「離四句」是遠離增減二邊,這個就叫做中道。中道呢,就是龍樹菩薩所以主張,修止觀是修中觀。中觀,佛經有一本經叫《中論》,《中論》也就是講這個道理。這個是中道。 佛經上所講的唯識,你這個宗派,根據哪一個佛說的經典(佛的聖教)里所建立你唯識的道理?佛經說了那麼多,現在道理也說了那麼多,雖然說過了,你不能透徹地了解。只好再說了。建立唯識的宗旨,說「唯」,唯我獨尊,只有這個識,這個「唯」字有權威性的。並不是為了邏輯上否定了其他的道理,我自己的真理就建立——不是這個意思。但是也有這個意思。現在應當更加進一步地確確實實的告訴你。為什麼佛法裡頭有法相唯識這一個宗派學理的成立體系呢?並不是後世的這些大師們好高騖遠,都是根據佛說的法,如佛經裡頭講,《華嚴經》裡頭的十地論、《十地經》(《菩薩十地經》):「三界唯心,」是《華嚴經》的話。三界裡頭就是這個心意識所造。「所緣唯識所現。」這一句話是《解深密經》上講。《阿毗達摩經》又說:「有情隨心垢凈。」有情就是一切眾生,都由於心意識的轉變,隨你這個心量垢凈(或者是染污,或者是清凈)。《阿毗達摩經》上說,「成就四智菩薩,能隨悟入,唯識無境。」注意呦!同功夫相關的又來了。如果一個大菩薩,修成功成就了四智(四種智慧境界,成道的智慧),那麼就可以悟到了「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唯心以外沒有外物。所以唯物的道理是根本不存在的。「悟」,悟到了這個唯識、無境。除了唯心以外,沒有外境。這四種智,那一個「智」很嚴重了啊。這也是《阿毗達摩經》,可是這本經始終沒有翻譯過來,玄奘法師去也沒有找到,沒有了。可是這個道理精要的都拿過來了。這裡有,「一、相違識相智。」相違,我們把兩個字把它合起來,那麼解釋成「互相違背」,怎麼叫互相違背啊?譬如我們眼睛看的時候,這是眼識啦,這個作用在看呢;耳朵聽,這是耳識。這兩個(耳識跟眼識)互相違背了。違背就是矛盾,乃至完全相反。它「相違」,一切相的互相違背,也是唯識的作用。這個唯識、心意識能夠了解了一切的矛盾、一切的違背,能夠了解一切相,這個智慧叫做「相違識相智」。
這個智慧是怎麼樣的智慧呀?智慧不是理想、不是瞎想,如果我們瞎去構想、不觀察所得的、不求證到,不算智慧,那是非量的境界。那就不對了。妄想是非量境界。智慧是求證到。就是說同一個處所的東西,據佛說,我們河裡頭的水、世界上的水(所以叫做人不能下惡鬼地獄。惡鬼很可憐!)惡鬼看到水不是水,是火,不能喝的。就是水到它嘴裡也變成火了——唯識所變。譬如我們世間人吃的飲食,在我們這個世界欲界的眾生,什麼牛排啦、豆腐啦、蘿蔔啦不管你什麼,好啊!香味無窮!不要說色界天的天人,欲界天的上層天人看我們吃飯,等於看狗吃大便、看豬吃那個(這種)亂的飲食一樣的覺得很難過!業報不同、唯識所變不同。所以我們人看到水是水,惡鬼看到是火,所以叫做惡鬼,他永遠是口乾的,喉嚨細、身體大、消化非常大而沒得東西吃,所以叫餓鬼地獄。其實餓鬼、天、人,同樣的東西呀,因為業力不同,所看的現象就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所得的果報也不同。所以呀,這個叫做「相違識相智」。「謂於一處」,在同一個地方,鬼、人、天等,「隨業差別」,因為業力果報的不同,「所見各異」,所看到的那個東西不同。如果「境若實有」,假如外境界譬如這個東西你認為是實際的,「此云何成」?那麼這個物質為什麼看法不同呢?果報不同。 所以譬如說,像我們現在來講,一個學科學的人看這個玻璃杯、看這個玻璃,同普通人的觀念看的不同。當然一個學會計的人、打算盤的人一看這個玻璃杯:幾毛錢啊?怎麼那麼浪費啊!這個上面還擺著這個東西。一個小偷看到了同會計又不同了:別的沒得偷的,就偷這個也可以值五毛錢!——都是業力不同、果報不同。不要說天人、餓鬼境界,就我們同樣一個東西,譬如這個佛像,大家都看這個佛像,每個人看的這個黃色的程度,這個肚子胖的、矮的,站的方向不同觀感就兩樣。而每個人眼睛裡頭那個黃的顏色——都曉得是黃,但黃得不一樣。因為眼球、眼神經啊有特彆強、有特別衰弱的,還有色盲、沒有色盲、有高度的近視、有低的近視(差一點),同樣這個黃的顏色的這個佛像,在我們的觀感裡頭,如果做一個科學儀器來測,統統不同。所以現在的科學很厲害,你要注意哦!將來的佛法恐怕要大科學家來學,不是弄兩句文、懂一點文字,以為自己懂了佛法,不行!佛法要求證。科學家來求證,很多道理就出來了。所以這一切世界、物理世界都是假象,沒有真相。所以要一個學物理的來看這個桌子,我們眼睛裡看是這個桌子,一個學物理的人可以說這個桌子不是這個形態的:這是因為他這個物理的物質的本身放射的不同,到你那個視線裡頭腦神經的感受、你的感受不同。如果嚴格講有個儀器來測驗,你的感受同我的感受同他的感受,好像看起來一樣——不一樣。是同中有異,異中有同。這個科學的道理,就說明了業識茫茫、各人果報的道理不一樣。所以我看佛法、以後的佛法,除了科學發達以外,走入了另一個佛的世紀,會昌明。 這個了解了,你就證明,一切世界唯物世界、一切我們身心的狀態、生理心理狀態,一切都是假象。這個假象了解了,才找得出來這個自性的功能,那個是道,那個東西,才把什麼是唯心那個心才找出來。這是第一種智慧。 菩薩成就了四種智慧才了解了唯識,這種菩薩、成功的菩薩第一種智慧。你說菩薩智慧怎麼講餓鬼、天、人?哎,我們看不見餓鬼呀,菩薩境界他在定中,他看見餓鬼明明看到水不能喝。所以我們廟子大家學佛有施食作用。菩薩境界一看到餓鬼那麼可憐,他就用法術、咒子唯心所造就是給他一變,那麼餓鬼看到水還是水,才能夠喝一點,菩薩的慈悲。所以用甘露水給他喝,就是這樣,太可憐了。但是天,我們既看不到餓鬼也沒有看過天,天上的神是什麼樣子的?只是想像,只有看到人,人裡頭事情我們也沒有搞清楚。所以到菩薩成就那個境界,菩薩是什麼?得道的人。菩薩就是有了道、有了定慧功夫的人。第一個得到「相違識相智」的時候,那麼他看這個眾生世界這種現象,確定了一切唯心所造。餓鬼看到水喝不到水,不是水不給他喝呀,他自己唯心的業力喝不下去,喝不下去的。 好比泰國那個水果王——榴槤,那個臭得不得了!世界上的水果王,實際上覺得這個難聞——很好吃!唯心所變嘛!就把觀念變一變,——還是照吃。這種境界、人生境界,這就是生活的道理告訴你:一切唯心。這是我們人世間,我們這個世間的經驗。菩薩的境界在那個定中啊,看到鬼、天、人,同樣的東西,業力不同、觀點不同、現象都變。這是第一種智慧。所以得到這種智慧才曉得一切唯心唯識的道理。 第二,「無所緣識智」。這一種智慧。這個是什麼?「謂緣過、未、夢境像等,非實有境,識現可得。彼境既無,余亦應爾。」第二種我們容易懂了,叫做什麼?「無所緣」的一切唯識所造的智慧,這個我們容易懂,我們也有這個智慧。就是說,我們一個人,沉醉、回想過去,尤其是老年朋友啊,我常常勸老年朋友不要做這個事,沉醉回想過去,想當年「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完了!「哎呀想當年我如何……哎現在我又怎麼樣……」不能沉想。想當年年輕的時候,走路都會跑步,現在還要擔架抬呢!還坐輪椅呢!這還能夠想啊?!一想就完了。過去的一切如夢,昨天的事如夢,一切都是如夢幻泡影。所以我們心裡想過去,乃至理想未來,這個是非量境界。但是有沒有過去呢?你想過去,過去就出現了;你想未來,未來也出現。其實也無過去、也無未來,過去已經過去、未來還沒有來。你的境像連夢中都出現,是你的唯心識所造。 譬如像我們夢,夢中的境界是獨影意識,夢到過去的人看見了,我們醒來了還回想:「只是當時已惘然。」你還惘個什麼呀!過去就過去了,不要當時已惘然。李商隱的詩:「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不要惘然了!過去了就是一夢。過去、現在、未來——夢中的境像,都是沒有真實的。可是當夢中的境像,當你一個人沉迷在回想過去、幻想未來、回想一切等等,那個現象的確會出來。 你要曉得有時候你沉迷過去的現象,它還有心靈感應作用哦!你如果想你某一個人,某一個人還在的話,他那邊電報、心靈的電報就會接收到呦!確有這個作用啊!尤其是父母親情之間,兄弟姊妹骨肉之間有這個;或者你同你的有情人(情人不是難聽的話,兩個朋友很有感情,不管同性異性都一樣),那麼心念太想得厲害了——有感應。雖然是夢幻空花、非量的境界,就證明心識的功能有如此的厲害,你要懂這個道理。可是呢,他實在有實有嗎?非實有。都是心意識的現量境界,「識現可得」。所以外境不實在,「彼境既無」,真的有一個外面的境界?沒有。但是一切是唯識所造。可是當你唯識心意識造出來的時候,它的確有這個境界。那麼他說你從這裡了解了以後,你才曉得一切唯心、唯識的道理。這個菩薩的四智,我們今天時間的關係,還有兩個智慧的境界留到後邊。所謂這個智是什麼?智慧是怎麼來的?科學一樣的、科學家一樣的,真正學佛是科學家——細心觀察來的。不是盲目的迷信。盲目的迷信是信仰部分,成就智慧這是細心觀察來的。所以作功夫修道要細心觀察成就的。不是盲目地迷信坐在那裡:「反正我坐他一萬年,我總會坐出一個道來嘛!」才沒有這個東西呢! 講完了「無所緣識智」,然後是「自應無倒智」。這個名稱,這就是唯識學的名稱,「自應無倒」,照這個文字來翻譯,自己應該不會去顛倒的。那麼自己何以應該不會去顛倒呢?就是要證道,悟道的人證道了就應該當然不去顛倒。我們普通的佛學都曉得,一切眾生是顛倒眾生。這個很簡單一句話,大家都曉得,講佛學講的「顛倒眾生」。眾生為什麼叫做顛倒呢?就是:錯了!就是錯了!怎麼樣錯了呢?白的看成黑的、黑的看成白的。就是說,我們普通人所有的思想、乃至所有的感覺、所有的六根的應用,是不是真正準確的?是一個問題。所以叫做「眾生顛倒」。把根本拿過來當成尖尖(把根根當成尖尖),把頭、尖上當成根根,就是這樣的錯誤——顛倒。等於說,我們這個人,人同世界上的植物差不多,我也常說一個笑話。我們看到世界上的植物裡頭最古的就是人蔘,人蔘大家沒有看到過,就是高麗參啊,整枝的高麗參現在沒有看到過。高麗參兩個杈子怎麼樣長的啊?好像很少有三個的,都是兩個,就像人一樣,兩個手,兩個腳、八字。至於我們過去的相傳——現在的無所謂,現在這個高麗參啊都是人種的,人工種植,過去所謂真正的「關東人蔘」,是東北長白山一帶,那神話多了!所以你看,到長白山采人蔘、關東人蔘,據說啊,會成仙的,它會變成人形,一千年以上的高麗參啊,據說啊,都會變成人,小孩子一樣學走路。但是你要抓它,看不見了。發現了,那就是參王。像高麗參這個它的頭是這樣。它這個倒過來根長在頭頂向上,然後兩個腳在上面,這是枝杈,所以看起來像個人。我們人也像高麗參啊!人的根根在頂上,頭在虛空,土地在虛空;兩個腳啊像高麗參的兩個杈杈。所以人要死亡、人要衰老,先要從腳上開始,等於那個高麗參的植物啊,這個枝杈一萎縮了,整個就完了。比方,我們舉個例子啊,剛才講到「顛倒」這個觀念。
所以,修道家、修密宗的人,就曉得人的根根在哪裡,如何把這個根啊培養好。所以他做對了。好了,當然我是講理論啊,方法沒有說、沒有講。大家曉得這個道理,就是引用這個例子說明眾生顛倒。究竟哪裡是正?哪裡又是反?所有問題搞不清楚的。所以他說「自應無倒智」,真正證得道了,自己本身無師啊自通,真叫做無師自通。悟道那一下,不是老師幫助你悟,也不是佛幫助你悟,佛就是老師,諸佛菩薩都是善知識,他教你走過的路、走路的方法,你照他走過的路、走過的方法去做,到了真正一旦證得菩提、悟道的時候,這個時候——無師智,不是靠老師那裡得來的,自己是豁然頓悟。這個時候呢,自己本身智慧爆發了。智慧何以爆發呢?我們不是聽了唯識嗎?第八阿賴耶識含藏一切種子,要注意呦!含藏了一切種子,善法、惡法,你識分的智慧,所有的種子它都有。所以修持到了最高處,那個智慧乾淨的、正確的、清凈的,這一念好的種子、種性都爆發了,連帶壞的種子、染污的種子也變成了白凈了。因此證道、證得菩提、得道的時候自然得無師智通,自己本性裡頭所含藏的智慧的種性、功能統統爆發。這個時候對世間法、出世間法一切所觀察的智慧,不會再有顛倒了。這是第三點,講「自應無倒智」。 這是講什麼?「謂愚夫智若得實境,彼應自然成無顛倒,不由功用,應得解脫。」就是說,怎麼樣叫做「自應無倒智」?「謂」,拿成白話來翻譯,就是講愚夫,我們普通就叫做凡夫、一般人。愚夫是好聽,這個是佛學的名詞;我們講很簡單、最低級的話,就是說「笨蛋」,啊,一般人。假設得到「實境」,什麼叫實境呢?就是樸實講這個人悟到了根,悟到了生命本來是證到了。那麼,「彼應」他當時應該自然「成無顛倒」了。無師自通,自然證到了無顛倒的大智慧。這種大智慧的成就的境界,「不由功用」,不需要用功的。就是說我們現在有時候偶然得一點清凈的境界,心理偶然覺得安寧的境界,是想辦法內心上拚命搞修養來的,就是要用功而來。所以真正成道、證道的時候叫做「無功用道」,第八地以上的菩薩到達「無功用行」,不需要再下努力用功,此心隨時隨地自然就在那個境界,一點都不需要著意,一點也不要定,也不要慧、不要觀照,自然到了。所以這個叫做「無功用」。他說一般人能夠到達了境界,悟到了、得究竟實境的話,「不由功用,應得解脫」,應該是一切解脫了。 我們剛才講,把普通的佛學舉出來,這個顛倒,真的不顛倒就叫做「正見」,得正見了。得了正見有什麼好處呢?所謂見道、得正見,自然就得解脫了。解脫了身心的縛,不被生理、身體所困擾,不被心理的煩擾所困擾、煩惑所困到了。總而言之,不被物理世界的一切物理作用所困擾。解脫,而不受三界內在的一切等等所拘束,都不困擾,就都得解脫了。學佛的根本——到達解脫。所以一般的佛學小乘來講是有五個步驟,大乘也離不開這五個步驟: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修戒,得定,得定以後得慧,得慧就解脫了,得到無顛倒智。那麼無功用道、無功用行,自然解脫了。得解脫以後呢?由解脫所成就了,成就什麼?成就了解脫。解脫以後所起的、所知的知見,所知道能知一切法、能見一切法,無所不通,這是「自應無顛倒智」,第三個。 就是說,「菩薩能夠成就四智」,四種智慧。菩薩,大家都是菩薩啊!你不要只把大殿上那個銅的、木頭的,那個就是「表相」。譬如我們真的證到了,也就是自己的經驗會到了。第四種呢?「隨三智轉智」。真正悟道的人,所以像禪宗、密宗、天台,這個地方都嚴重地考察了。第四種叫做「隨三智轉智」,跟到上面三種,一、相違識相智;二、無所緣識智;三、自應無倒智。下面還有三種,都屬於三智的範圍。隨三智的成就,所以學佛要告訴大家,功夫不是畢竟的成就啊!也不是苦行的成就——大智慧的成就,那叫做成佛。要開發自己的大智慧的成就。所以說第四種就是「隨三智轉智」。怎麼叫轉智?把八識統統轉了,平常的心意識轉成大智慧光明普耀的境界。那麼這「三智轉智」是什麼「三智轉智」呢?第一種,「隨自在者智轉智。」第四種「三智轉智」所包含這三種,三種的第一種叫做「隨自在者智。」得到大自在的智慧。我們都曉得念「觀自在菩薩」,得大自在,解脫以後才能得大自在呦!拿我們現在世俗的觀念來講,真自由只有成佛才能真叫做得了自由,那是真自由。一切不受物理、身心的拘束,生命的本來找到了,這是真正的自由。在佛學過去的名詞就是真正的自在,「自在」的名稱拿我們文字上來研究,比「自由」好多了:自在,自己本身都還在這裡。自在是大菩薩的境界。這個智慧的境界是什麼境界呢?「謂」就是說。「已證得心自在者,隨欲轉變地等皆成。」就是說,得了解脫以後證得了心自在的境界,那一定得此心自在了。 我們這個心不自在哦!各位要注意啊!我們現在內在你看,開著眼、閉著眼,自己那個思想啊怎麼樣來的、怎麼樣去的一點把握不住,下個念頭想什麼你不知道,你控制都控制不牢。這個思想不是心的全體呦!這是第六意識,第六意識都沒有辦法得自在。所以心自在,菩薩第六意識發而是都自在的。 而我們普通人,譬如有許多人心裡頭的所有的念頭都是分裂精神,在心理方面我們給它造一個名字,理性上覺得:「做人不應該這樣做,做得好一點啦!」「講話不應該這樣講,說得好聽一點啊!」可是自己莫名其妙,那個習慣上是養出來的,那個行為不得已就做出來的,不得自在。 心完全得自在者,完全能夠作主,這個心才能夠作主。不但能做心的主,而且做身體的主。你說要死吧,我暫時不死,再留三個月,他有本事給你留住;或者我不想留,早一點死吧、早一點走,生死來去也可以自在,這就叫做心得自在。 「證得心自在者」這個境界,「隨欲轉變地等」,跟到他的心念轉的,要把這個地下水泥土變成虛空,這個實質性土地就變了、沒有了,就變成空的。要把手指一指把這個地下變成黃金,統統這個地就是變成黃金了,所謂神通了,這是真神通。神通如何做到?——心得自在。 所以得大自在菩薩,一切凡是地水火風、所有物質的東西,隨心所欲可以轉變的。所以說:「隨自在者智轉智」,「謂」這就是講,已證得心自在者的菩薩們,「隨欲」跟到自己的希望轉變土地、物質等,都可以成功,隨時可以做到。修持到這一步,才叫悟道、證道。所以說,「證得心自在,隨欲轉變地等皆成。」好,他說有個問題:「境若實有,如何可變呢?」如果物理世界、一切的外境界真正是固定的,那怎麼樣說證到心自在者可以把物理東西隨時轉變?換句話說,物理世界地水火風、物質世界的一切,心物一元,心的本體所呈現一部分的相,表相,物理世界的東西它本身也是空的,隨時在變。山河、大地、風、水等等,它沒有一個永恆存在的不變的東西。一切它都是在變去。所以我們科學上曉得能量互變、質量互變等等的道理。沒有不能夠變的。因為它互變,所以它體空;因為它是體空,所以隨心所欲可以轉變的。當然我們這個也有神通啊,可以轉變的,冷水把它拿來一倒,加工就變成開水;把它放一點酸的東西就可以制酒。這就是我們隨心所欲在變,這是凡夫境界里的小智。證得大自在這個智,變化物質、轉變物質,就是心意識這個心念一動,就可以轉變了。那麼就要再問了,怎麼樣能夠做到這樣?古來成就的祖師他就告訴一個秘訣,但是你不要執著哦:「心風得自在者」,要心風都得自在。我們這個物質世界四大,風是其一,中國的習慣都講「氣(炁)」,中國的炁、最基本的炁,等於科學所講的「能」。所以心風得自在者,才能證到佛菩薩的大神通,大神通可以轉變物質世界。
但是轉變了,那個境界是假的了,偶然一用哦!不會長時間轉變的。為什麼如此?佛菩薩也不肯變、你轉變不了。眾生定業處。定業沒有完,你不能逆轉它;逆轉以後,它可以用……所以講到這裡,我們順便另外講別家的一個故事,道家呂真人、呂純陽,做生意這個老闆就拜他的,拜呂純陽。呂純陽當年學道(道家的故事),碰到他的老師叫鍾離權。道家有一個條件,道家分幾種神仙,分五等,不管哪一等,那麼至少修道人這個「三千功滿,八百行圓」,要三千、八百個善事做了。什麼叫善事?救了人家,要死的人你救他活轉來,救一命就叫一件善事。還不是說我拿兩個錢投一下功德,然後啊端飯給人家吃,自己沾沾自喜以為做了好事——那個小之又小,應該做的!那個小善慢慢累積起來變成大善。大善是這樣,比如拿一個生命做標準。等於說,大好事做三千、八百件了,才可以學仙。那麼呂純陽跟這個鐘離權一拜了老師以後啊,什麼善事也沒有做啊!他是聯考沒有考取,正在那裡做夢的時候碰到這個老師鍾離權——黃粱一夢。那麼鍾離權要傳他一個點石成金,這個法術。修道基本要做善事,做善事沒有錢,怎麼辦呢?他要傳一個點石成金,指頭一點這個東西就變成黃金了,拿這個黃金可以去做善事。這個呂純陽就問:師父啊!這個法術這麼一點就變成黃金了,這個可見是神通變出來的。這個黃金啊,能夠流傳多少年?——物質上的黃金永遠是黃金啊,但這是神通變出來的。這個鐘離權告訴他:五百年。五百年以後這一塊黃金還會變,如果是泥巴變的,還是變成泥巴。呂純陽說:算了,這個我不學了!他說你為什麼不學啊?他說:那不是善事,是做壞事啊!這塊黃金把它變了做了好事救了別人,五百年以後那會害了別人。這個不學了!「好!」鍾離權一聽,「你行了!你就在這一念之間可以修道了。」就是這一念。 所以,雖然是道家很有名的這麼一個公案、這一件故事,我們自己研究研究看?所以一切唯心。做人、處事、修道,都是這樣。任何一件事情的處置,自己智慧的檢查能到這樣精細。所以我們有時候所謂「愚夫」,普通人就是我們愚夫——沒有得道的人,自己認為夠聰明,這一件事情、好事做成的結果,它的後果貽害另外一個空間的人、貽害另外一個時間的人,這個不可以。這個要注意!這是又順便附帶額外一個故事。 但是,迴轉來就講,「境若實有,如何可變?」就是說你所以要知道,物質世界一切是外境,從表面上看是外境,並不是真實;是可以轉變的。所以心風得自在者,可以轉變這些境界。雖然如此,這是神通,神通也是幻境,不是真實。所以我們佛的弟子神通最大的目連尊者,目連尊者他要死的時候,他自己有神通嘛,馬上就逃到地獄裡頭去。不行,感覺到還是躲不掉;升天,還是躲不掉;躲到世界的邊緣處——二鐵圍山,鐵圍山就是世界邊緣的一個地區,非常艱苦,都是礦,礦藏的中間裡頭去了,還是跑不掉。躲得了生躲不了死。神通最大,無法躲開無常,一切法無常,要變去的,最後還是躲不掉。所以神通皆是幻化。但是有這個事沒有?有這個事,神通是有,叫做「心風自在」。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隨觀察者智轉智」,這個「觀察」不是我們現在國際上政治觀察員、經濟觀察員的觀察,就是講修持或修定的人。所以唯識學很少用「定」啊、「功夫」啊這些名詞,它多用觀待道理,用智慧、邏輯的,配合思想的觀念告訴你。什麼叫入定、得定?這一種不用心,你看,什麼都不用心,打坐以為這個就是道、這個是定,這是錯誤的,不會有成就的,絕對不成就的。不過呢,可以活長一點,身體上病少一點,那還做得到。那是什麼道理呢?那麼假設你沒得什麼思想、坐著不用心,也可以長壽一點點、可以聰明一點點,那是什麼道理呢?那很簡單嘛!那是你在休息。一個人多休息總有好處的啊!不是定境界。 所以許多修道的朋友要搞清楚,你覺得身體好啊、我還得了一點利益呀。是啊!因為你是在休息嘛。吃飽了飯沒有事情,你的福氣好,天下太平,或者上有父母養你,下有兒女養你,你坐在那裡號稱「修道」,這樣一天在那裡偷懶,那當然好一點了。不是道的進步。 所謂修持的用心,心的作用是「觀」,止觀是一個方法。止以後,止中自然有觀。這是什麼道理?我們的本心、心境界自然有這個功能。我們舉個例子,你們去看展覽會、去看畫,看到這個一幅畫,感到吸引你:嘿!好!真好看!這時候心很專一很*,你看看旁邊這個時候有兩個作用,還在觀呢:「好!真好!」「哎呀,嘿!這裡有個缺點!」馬上觀察出來。對不對?所以止定是你心理的作用,止中就有觀。要把普通這個心理狀況了解了,修持時應該用什麼功夫,如何叫做入定?所以觀的成就就是慧。所以,「隨觀察者」,就是講修定的人,在定中在觀察自己心行、心念的起動,明白了、觀察了得「智」,明白了心念、觀念,關鍵在哪裡,然後「轉智」,把妄想心念轉成大徹大悟的般若、菩提。 那麼這個智慧、這個能力是講什麼?「謂得勝定修法觀者,隨觀一境,眾相現前。」就是說,「謂」是「講」,「得勝定者」,真正得到入定的人、得了定境界,定境界為什麼又加一個字:「勝」定?勝過的,不是凡夫定。凡夫定,譬如我們傻裡傻氣地坐著,也叫做打坐、也叫做學佛,或者有些人守著這裡守竅啊,或者各種花樣念個咒子啊,花了幾千塊錢買一個咒子啊,在那裡「吽啊吽啊」練了半天叫做超覺冥想定,一個印度的方法;或者是有許多人弄一個什麼東西啊在那裡玩,非勝定的境界;這是修習、練習,如何把心內、心的變動的狀況走入止的狀況,那才是定。得了定、得到勝定、智慧的成就,修這一種方法的這種人,都會得勝定。「修法觀者」,修這一種方法而得到止觀成就的人,那他是什麼呢?「隨觀一境,眾相現前。」定就不一定打坐哦!站在那裡還是睡著,只要心念一定,觀想一個境界,境界就出來。 譬如我們講,大家最熟悉的,講一個例子,你們很多都念過《阿彌陀經》,看過《彌陀經》,都討論那個《彌陀經》,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是不是那個樣子你不管了,暫時不管。我們就把《彌陀經》上所描寫的極樂世界什麼玻璃為地、七寶行樹,樹上有些鳥啊都在念佛、念法、念僧,他總而言之,把極樂世界的那個環境音響的作用、色相的作用都描寫出來了,然後又什麼七功德樹、八功德水啊,管他七七八八的也好,很多很多,你念完了,這一本經都背來了、都了解了,你是不是這樣叫做一念之間,極樂世界的假想的構象,是不是一念之間呈現出來?做到沒有?做不到,念佛的人曉得。你不要在那裡光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是六個字啊,我們念的時候是六個,等於點頭一樣六點:南、無、阿、彌、陀、佛,有間歇性的,不是一念專一呦!所以《無量壽經》告訴你,一念之間要觀起來。你觀不觀得起來? 有些所謂修密宗的人,你比如假設像黃教,像達賴、班禪他們的祖師法門,大威德金剛文殊如來、文殊菩薩化身,三個頭、三隻眼睛、兩個腳,十八隻手,每個手上拿著東西,膀子上也掛著東西,多得很吶!三十六隻腳,每個腳下面都踏著兩個東西,亂七八糟那多了!一念之間,所以叫修法本、修密宗,這樣子一剎那之間你就能觀好,能做到吧?一般人學不來呀!這個也學密、那個也學密,你們不行耶!觀文殊十八隻手,大概想了半天那個手啊,想了這裡就忘記了腳了,想他的鼻子忘記了耳朵了,呵!怎麼觀?所以沒有得正定的關係。得正定境界是「隨觀一境」,他說一念得定境者,只要觀相,「眾相現前」。真的一樣整個呈現了。假設觀極樂世界,那個極樂世界不是凡人境界,你一念之間能觀得起來吧?就是說理想境界、幻想境界,整個地都把它呈現了,等於電視的那束光一照一樣,都反映出來,做不做得到?假定你觀不起來,你說修得定力,不是自欺嗎?佛學是一個科學性一樣的,重求證。拿證據來,自己得到,第一個自己心理上證據要拿出來。觀不觀得起來?觀不起來。觀不起來,初步的功夫都沒有到。不要認為這就是悟了,悟不了的啊!錯誤了,耽誤了!要注意啊!
所以一個真修定的人,「隨觀察者智轉智,謂得勝定修法觀者,隨觀一境,眾相現前。」你注意這個「眾」字,只要觀一個境界成功了,隨你念頭的轉動,所有的一切相所謂頓悟、頓現,一念之間統統出來了,這叫做頓現。不是一個一個來的。假設我們修准提法門,不是說我畫畫一樣,先畫鼻子啊,畫出來;畫完鼻子畫眉毛,左邊、右邊,然後畫下來半邊,一邊都不邊了,都不邊了。要一念之間頓現,立刻就呈現,就證入,就在這個境界。這個就是說,得到正定修法者,「隨觀一境,眾相現前」。那麼下面就告訴我們理由:「境若是實,寧隨心轉。」觀起的境界,叫做方便法,所以注意了,所以學密宗的念咒子觀想,學佛的念凈土念「阿彌陀佛」來做觀想;修止觀的,天台宗止觀什麼利用呼吸開始,或者利用白骨觀、利用不凈觀,各種八萬四千法門都是方便,不是究竟。而且沒有哪一個法門叫好,沒有哪一個法門叫壞。什麼密宗好啦、凈土差啦,凈土好、密宗差啦,或者禪宗好啦、密宗差了——這些都是自己妄自分別。這些法門那麼多的投眾生業力需要之所愛好。尤其是密宗,它是方便般若。沒得辦法,一切眾生不夠吃,只好來許多方便。譬如你看有些人,又想成佛,又要發財,那麼他怎麼樣教育他呢?那麼好嘛,我教你一個財神法,財神法你好好去修哦!修了以後,哦!結什麼一個手印,這個手指頭啊,有幾千個手印啊,然後隨便這樣一弄都是手印。這管什麼用,你們不知道吧?這就是電纜,或者一個電纜、電線,這邊、那一邊,那一邊接著就通了,所以叫電線。那麼這邊玩手印,然後嘛念咒子,哦!修財神法!修了以後可以成佛了!你看誰不愛呀?又發財,學了財神法又不要勞動,坐在那裡錢、鈔票就掉下來了!結果我大概也去學了,我也同大家一樣啊!結果學了以後我從來沒有修過,我修不起!我修了財神法我曉得我已經早發財了!那天天要麻油、要酥油、要牛奶給那個菩薩洗澡,哎呀我的媽呀!還要這樣香燭水也還要這種供養啊!我算算我一天啊,修了一壇財神法,拿現在的錢算啊,起碼一天花兩千塊錢!那麼我修十天就兩萬呦!我修一個月就六萬呦!我何必求財神菩薩呢?只求我多好呢! 財神菩薩有沒有?絕對有。但是不是你這樣修得來的,財神菩薩不會來的。有些人想修空行母啊,一輩子不結婚,準備要修個空行母來,空中成就的那些女性佛,已經成了佛的,她來幫忙你。修道修得好不好啊?你看又不用聽經,又不用去公證結婚,然後這個佛母她還來幫忙你成就——天下有這樣大的便宜的事?!這些學密宗人發了瘋了的!空行母並不來。真成就的女性,這個女性就是佛啊!你這樣的腦子一肚子的臟,腦子一肚子的臟,空行母也不來啊!就是看你看不像啊!不去反省自己啊!亂學! 所以一切法門皆是方便,沒有哪個是善法、惡法的。當然密宗的方法呢並不是真能夠,自然沒有法門的,一般人喜歡嘛,因為這個要研究它,你躺著、坐著,咕隆呱啦、嘰里咕隆地你還搞不清楚,然後一天研究這個姿勢那麼玩,完了以後這裡還有個鈴子「叮鈴鈴,叮鈴鈴」搖下來以後,這裡這個鼓又「咚咚咚」,做完了以後又要來,腦子又要觀想,手裡要搖,嘴巴要「轟隆轟隆」,然後搞不完那個觀想,這裡出一個什麼,那裡來一個東西,是鬧熱啊!譬如修黃教大威德金剛,一天坐兩座法,就是早晚做兩座功課,一堂課坐下來五個鐘頭,連吃飯都沒得時間!當然如此專心,你不得休息,那當然很好。但是一般人想修密宗做不到哦!去求密法,那麼簡單的都沒有做到。結果嘛六字大明咒,然後「嗡嘛呢叭咪哄」啊,這就是密法的咒子了,你都沒有念好。四臂觀音你叫他看過,反正觀想也觀想不出來,你的觀音是百臂觀音吧?念一個「嗡嘛呢叭咪吽」,百臂觀音也不來啊!就是你觀出來,觀出來成就,以密法來講這個道理、唯識道理是什麼呢?所以修密宗不懂唯識不能修的啊!一定是錯入外道。修道家也一樣,禪宗也一樣。就是你觀出來的境界,一念之間你要觀的境界都呈現了,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就呈現在前面,這隻屬於「生起次第」。次第者,程序、過程。這就是說你意境上原來沒有的東西,現在給你了。訓練自己生起了,無中生有起來,屬於「生起次第」。生起次第在修密法不過是初步的成就。 要「無中生有」,意境上本來無的把它有了;「舍有還無」,再把這個觀成功的境界,連身心及一切物理世界也歸到「空」,這叫「圓滿次第」。那麼在修密宗這個名稱叫做「生、圓二次第」,生起次第、圓滿次第,簡單地就叫「生圓二次第」,兩個次第。次第者是程序,我們現在講梯次。等於梯子,像坐十二層電梯,一層一層上來。 真的給你觀成功了,生起次第也好,圓滿次第也好,念佛也好,你境界給你現前,不是究竟哦!由此現前的境界,然後連帶著心性一起歸於空,證到空性。也不是究竟,可以修持的。那麼,現在就告訴你,如此觀者,你就把觀起來的這個境界,我要它轉變就轉變了。因為已經知道,這個境界是唯心所造的。但是你說我懂了這個理,不修這個過程,可不可以?不可以。為什麼?你沒有經過這個嚴格的訓練,你看不見的、證不到的。雖然明這個理呢,你還要去做到。做到了以後,了解一切境界都不是真實,是虛幻的。雖然如此,這個境界是虛幻的。你要這個境界怎麼樣現出來呢?用你心觀想去造作出來,造出來的,所以它本空。看到這個「智」,就是說你修持的功夫到了這一步,自然你本心心性的功能發出來的智慧成就,自然有許多作用。那麼你說為什麼有那麼多名稱幹什麼?不能籠統。每一個作用同它智慧的範圍、現象不同。不能籠統,籠統就錯了。所以在觀待道理上、在邏輯上要分析得清楚。 剛才講了兩種這個境界,現在是第三,「隨無分別智轉智。」就是說,我們都曉得叫無分別,尤其一般學佛的人培養無分別心。這個特別注意這個話:「無分別」差不多限制於第六意識;第六意識它的作用、它的習慣善於分別同計度,就是分別、計度。計就是估計,就是很精細地分析。這是第六意識的功能作用最強的部分。所以無分別心是普通佛學的一句名詞。就是做到了無分別心,不過是第六意識的清靜。所以大家研究佛學或者佛經要注意,《維摩經》就提到「分別也不惡」,分別不錯啊!那這個分別就不是普通了,本心起的分別是觀察的智,就是般若,那個名稱不同了。所以我們普通學佛的人把修行、修證道理、理論沒有搞清楚,以為「無分別」是「什麼都不知道了」,那好了,你假設說你無分別,我們能不能把泥巴拿來當成酥油餅吃、把泥巴拿來當成豆腐吃啊?做不到的。這個要搞清楚啊!所以說,「隨無分別智」,意識清明不起妄念了,永遠清明,內外空空洞洞這個現象境界,不起分別,意識不動用。「轉智」,然後轉了。 「無分別智轉智」,講唯識《成唯識論》,教大家先要背的《八識規矩頌》,第六意識、第七識這個中間怎麼講呢?「六轉呼為染凈依」,對不對?好!第六意識不起分別,這是初步哦!譬如我們打鐘知道,聽到知道,沒有起分別;結果聽到「一、二、三、四」,在分別了。當我們意識專一地看書的時候,只聽到「叮、叮」,不曉得它打幾下,也沒有管它幾點;這個時候聽到,耳識聽見,第六意識沒有起分別。當然你第六意識不分別你是看書哦,還在分別,這個意識看書在分別。要六根接觸外境的六塵——五根,不是六根,這第六意識不起分別。初步到達這樣才是學佛修道的開始。 當然一般人一到達這裡,尤其現在的人,又是禪學流行了,以為自己「哎喲!悟道了!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然後見鬼不是鬼了!那完全錯啦!這個是第六意識偶然的清明,偶然清明不是道。由這裡起始、開始修是對的。如果認為這個時候我們已經悟了,那你真誤了!就是那個誤了,耽誤的誤,「聰明反被聰明誤」的誤。千萬不要這樣!一句話,學佛修道,講兩句話,所以你千萬注意:規規矩矩地做人,老老實實地修行。不要玩聰明,不要你玩聰明。 現在講到「無分別智」,無分別智得到了——「轉智」,轉了,轉識成智。那麼無分別的清凈現量的境界,轉成妙觀察智。這個智慧的境界、成就的境界是講什麼?「謂起證,實無分別智,一切境相皆不現前。」他說一個人修持到了真正無分別智,第六意識不起作用,譬如念咒、譬如觀想都靠第六意識在起用。第六意識不起分別作用,這個時候;或者第六意識起分別作用在專一上,不起第二念的分別作用,也叫做不起分別,專一在某一點上;或者是專一在清凈上。那麼這個時候,譬如念書、書也沒有,念佛、佛也沒有,得清凈現量。「起證」就是開始生起次第的道理,開始證到「實無分別」,第六意識真實面、這個清凈的一面本來無分別,這是觀察智慧起用。那麼如果在這個境界上的話,「一切境相,皆不現前」,外面一切境界、一切現象都不現前;像茶杯還是擺在這裡呦!擴音機還是在這裡呦!——對境無心,不起分別。眼睛看見沒有?眼識看見了,沒有去計度、分別。這個叫做無分別智的轉智。在這個境界慢慢定下去,第七末那識、意之根慢慢轉了,然後慢慢轉到第八阿賴耶識。所以這是第三種。那麼,在這個無分別智方面,下面有同樣兩句話:「境若是實,何容不現?」讓我們了解一件事:心外一切境相,除了心的本體以外的一切境相,這都是不實在的。如果外境界是實在的,為什麼得了無分別智的時候,面對外境界,外境界都不起,不相干、不應現,在意識狀態上不反映出來呢?
這樣歸起來,叫做菩薩成就四智。這個四智裡頭第四個,包含三智共稱「七智」,「菩薩成就四智者,於唯識理,決定悟入。」所以真正懂得唯識啊,很難!理論上講得來,不算懂得唯識。要修證到,要功夫做到那個境界,叫懂得唯識。所以菩薩成就了四智境界的人,對於唯識的真正道理才有決定性的悟進去,才開悟了。換句話,學禪宗的人到這個境界才是算開悟了。初悟,還是初步的悟哦,還是沒有大成就的悟,還不是禪宗所講的大徹大悟、直透三關哦!推薦閱讀:
※智慧千言(十)
※【 忍的智慧 】
※如何解讀「順勢生,逆勢亡」?
※梵高、畢加索、達芬奇和我們
※【漫畫】東華禪——愚昧者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