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原解
《道德经原解》修改的说明
好象是2002年完成的《道德经原解》,自2004年上网后就少有修改,但在我译解其它书籍时,也不时对《道德经原解》的书稿进行细小的修改。这次译解完《晏子春秋原解》后,因为想写人生道路的问题,故而又重新看了一遍,对所有【译文】及【说明】进行了梳理,作了一些改动,这次放到网上,想与朋友们共同分享,也希望朋友们能够提出批评,提出意见。
我发现,老子的初衷也是想谈人生道路、人生意义,人生幸福,因此他从人生道路上着手,人的一生都有道路,但这不是平常意义上的道路,这个道路看不见、摸不着,但确实存在着。不论你承不承认,愿不愿意,你都要走在你自己的人生道路上。
那么人生道路该怎么走呢?老子认为,首先要服从大自然的道路,天有天的道路,地有地的道路,日月星辰也有各自的道路,四季的交替,植物的生长、发芽、开花、结果,动物的出生、成长、死亡等等都各有其独特的道路。大自然由许多小自然构成,诸如人与动物,作物和树木,山与泽,水与火,风与雷,天与地等,凡此不同的存在物都有自己的道路,各自遵循自己的道路。普遍性的大道由众多的小道构成,一切小道都有其自然之道要遵循,从开始到成熟最后到终点。所以,老子所说的“道”,就是一切事物的道路,就再也没有其它意思了。因此,要走好人生的道路,就要了解大自然的道路;要想知道人生的规律,就要了解大自然的规律。而只有了解、知道了大自然的道路和规律的根本,才能了解和知道人类的道路和规律,才能走好人生的道路,才能获得幸福与快乐。因此,老子写下了这部《道德经》,一部描述道路和规律的一本书。
与老子不同的是,在人生道路上,孔子着重于“本”,“本立而道生”(《论语·学而》),根本树立了,道路也就自然而然地生出。什么是根本呢?就是人的观念,普通老百姓称之为主见,学者称之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就是主观的见解。有了主见,有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生的道路也就有了。
曾子著《大学》,在人生道路上,着重于端正心态修养自身,“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就是衡量事物,衡量各种事物,找到它们的道路和规律,从而掌握它们的道路和规律,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
子思著《中庸》,在人生道路上,着重于慎独及中等的需要和需求的生活方式。“素富贵,行乎富贵;数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只有保持中等的需要和需求的生活方式,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
孟子则着重于“义”——最佳行为方式,也就是说,走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并不是想怎么走就怎么走,一定要选择最佳行为方式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才能获得幸福与快乐。
其他先秦诸子对人的意义,人生幸福也都有论述,比如《尚书·洪范》,讲的是人生大法,什么大法?就是人生的意义,人生的幸福。箕子论述了九种规律,一是基本原素的规律,二是人的五种情态的规律,三是八种政务的规律,四是时间的规律,五是上下级关系的规律,六是人的性格的规律,七是选择的规律,八是行为的规律,九是人生道路的规律。
也就是说,想要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
1. 必须要了解大自然的道路和规律,
2. 必须要树立起自己根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 必须要端正自己的心态,修养自身,
4. 必须要奉行中等的需要和需求的生活方式,
5. 必须要运用智慧,诚信事实,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选择最佳行为方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获得幸福与快乐。
由此看来,在春秋时期,人们曾经广泛地讨论过人生道路、人生意义,人生幸福的问题,可惜的是,这些轰轰烈烈的讨论到了战国后期就没有了,由于这段时间各诸侯国连年征战,战火延绵,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谁也顾不上坐在那儿讨论人生的道路,人生的意义,人生的幸福问题,因为生存——活下来才是最重要的。自孟子起,约公元前280年,到汉朝统一天下并安定下来,公元前180年,这一百年的水深火热,让先秦诸子讨论的问题失去了传承,人们不再知道先秦诸子说了什么,只是在文字的表面上下工夫,尤其是董仲舒将儒学改造成适应帝王统治的学术道统后,儒学更是丧失了本来面目,成了统治阶级断章取义的工具。人们再也不知道人生道路、人生意义、人生幸福是什么了,人们只能在帝王统治下不知目的地活着,不知目标地奋斗着,直到自己死去。
人生意义、人生道路、人生幸福的问题,几百万年来自古以来都摆在人类面前,想得通的人活得幸福而潇洒,想不通的人要么就不想,稀里糊涂过日子,要么就干脆自杀了。越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人们更多地考虑这个问题,因为科技的发展只能是为人服务的,而不是人类追求的目的。所以现在讨论人生道路、人生意义、人生幸福的问题,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因为人类已经找不到道路了。
第一章 万事万物都要探寻究竟
道1,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3。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4。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道路是可以叫作道路的,但这不是平常意义上的道路。名称是可以称为名称的,但这并不是平常意义上的名称。无,用以称述天和地的最开始状态;有,则是用以称述万物的来源。所以平常的无,应该从最开始状态观察其微妙的情况;平常的有,应该从万物的来源处观察其错综复杂、徼绕不明的情况。这两者,同出一源而名称不一样,共同称之为幽远而深厚。幽远而深厚之又幽远而又深厚,就是一切万物微妙的总门径。
【说明】任何一个东西,任何一个生命,都有道路问题,除了我们能看到和走的道路外,每天的日出日落,月盈月亏,四季的交替,植物的生长、发芽、开花、结果,动物的出生、成长、死亡等等都各有其独特的道路。大自然由许多小自然构成,诸如人与动物,作物和树木,山与泽,水与火,风与雷,天与地等,凡此不同的存在物都有自己的道路,各自遵循自己的道路。普遍性的大道由众多的小道构成,一切小道都有其自然之道要遵循,从开始到成熟最后到终点。所以,老子所说的“道”,就是一切事物的道路,就再也没有其它意思了。宋朝黄震在《黄代日钞》卷六十八说:“夫道,即日用常行之理。不谓之理而谓之道者,道者,大路之称。即其所易见,形其所难见,使知人之未有不由于理,亦犹人之未有不由于路,故谓理为道,而凡粲然天地间,人之所常行者皆道矣。奈何世衰道微,横议者作,创以恍惚窈冥为道,若以道为别有一物,超出天地之外,使人谢绝生理,离形去智,终其身以求之而终无得焉。吁,可怪也!”
无,就是没有,用以称述天和地的最开始状态;有,则是用以称述万物的来源。所以,平常的无,应该从最开始状态观察其微妙的情况;平常的有,应该从万物的来源处观察其错综复杂、徼绕不明的情况。这就是说,凡是看任何事物,看任何问题,对待任何问题,解决任何问题,都要追究到这个事物或问题的根本。不如此,便不能了解这个事物或问题。因此,要走好人生的道路,就要了解大自然的道路;要想知道人生的规律,就要了解大自然的规律。而只有了解、知道了大自然的道路和规律的根本,才能了解和知道人类的道路和规律,才能走好人生的道路,才能获得幸福与快乐。因此,老子写下了这部《道德经》,一部描述道路和规律的一本书。
——————————————————
【注释】1.道;《易·履·九二》:“履道坦坦。”《周礼·地官·遂人》:“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尔雅》:“一达谓之道。”《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大学·一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中庸·一章》:“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孟子·梁惠王上》:“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史记?项羽本纪》:“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说文》:“道,所行道也。”《山海经·海外北经》:“道渴而死。”这里用为道路之意。但这个道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行车跑的道路,而是指包括宇宙中万事万物自己独特的运行的道路。每天的日出日落,月盈月亏,四季的交替,植物的生长、发芽、开花、结果,动物的出生、成长、死亡等等都各有其独特的道路。大自然由许多小自然构成,诸如人与动物,作物和树木,山与泽,水与火,风与雷,天与地等,这些存在物就构成了宇宙。凡此不同的存在物都有自己的道,就象大自然的情况一样,各自遵循自己的道。普遍性的大道由众多的小道构成,一切此类小道都有其自然之道要遵循,从开始到成熟最后到终点。这个“道”,也就是老子和孔子所描述的“道”。
2.母:(mǔ牡)《诗·鄘风·柏舟》:“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管子·七臣七主》:“居为非母,动为善栋。”《韩非子·扬榷》:“虎成其群,以弑其母。”这里用为本源之意。
3.徼:(jian狡)《史记·龟策列传》:“黄昏龟之徼也,不可以卜。”司马贞索隐:“徼,谓徼绕不明也。”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小部》:“徼,假借为缴。”这里用为徼绕不明错综复杂之意。
4.玄:《易·坤·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书·舜典》:“浚哲文明,温恭允塞,玄德升闻,乃命以位。”《诗·周南·卷耳》:“陟彼高冈,我马玄黄。”《老子·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易·文言》:“天玄而地黄。”《庄子·天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成玄英疏:“玄,远也。”《楚辞·九章·惜往日》:“临沅湘之玄渊兮,遂自忍而沈流。”《说文·玄部》:“玄,幽远也。”《释名·释天》:“天,又谓之玄。”这里用为幽远、深厚之意。
第二章 只有不占据,也就无失去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1恶2已3。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4,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5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弗6有,为而弗恃7,功成而弗居8。夫9唯10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天下的人如果都知道美好的东西之所以是美好的,这丑陋的就会停止住。如果都知道善良的之所以为善良的,这不善良的就会停止住。因此有和无互相促生,艰难和容易相互成立,长与短相互比形,高与下是相互依倚着的,音和声是相互和谐的,前和后是相互随从着的,这就是故有之法。所以圣人处理事情好象没有什么作为,实行不用语言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方法。万物自己生长而从不说自己就是开始,生育而不据为己有,有所作为而不依赖、依靠什么,大功告成而不占据什么。这只有不占据,所以就无所谓失去。
【说明】这是紧接第一章而言的,如果天下人都不知道什么是美好,那么丑陋就会与美好并列。正因为知道了美好,人们才去追求美好的东西,而放弃了丑陋的东西;那么,丑陋的东西因为得不到人们的喜爱,它就会逐渐停止并消声匿迹了。然而,没有丑陋也就显现不出美好,所以,它们是互相对立的。正因为这个世界是“有”,才有美好和丑陋的对立。若是“无”,也就没有什么美好和丑陋了。所以就要从万物最开始的来源处观察其错综复杂、徼绕不明的情况,才能理解并懂得并知道世界万物的生长、成长及发展情况。
善良也是这样,人们都知道善良之所以为善良的,那不善良的就会停止并消声匿迹了。正因为这个世界是“有”,才有善良和不善良的区别与对立;若是“无”,也就没有什么善良和不善良的区别与对立了。这个道理就是“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的道理。所以,老子说,只有不占据,也就无所谓失去。不占据的意思就是说要处于“无”的状态,那么,人们的心目中才能没有美好和丑陋的观念,才能没有善良和不善良的行为。这与后来释迦牟尼佛在《心经》里所说的一样:“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意思就是说,无所得,心里面就会没有牵挂,也就无所谓失去了。比如说,我现在突然有了一笔钱或是得到一样宝贵的东西,我就会时时牵挂它,害怕失去它,恐怖和痛苦就会随之而产生。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美好或者是丑陋的呢?到底什么是善良和不善良的呢?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对美好和丑陋、对善良和不善良的评判标准都不一样,你认为是美好的,他的看法也许不同;你认为是善良的,他的看法也许相反。这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立场都是相关连的。有人就认为这个世界上“钱”是最美好的,它可以买到一切的一切,而许多人又认为钱财乃身外之物,并不能买到一切,尤其是人的感情。所以,一旦你占据了钱财,你最终会失去它;而没有占据钱财,也就无所谓失去了。占据感情也是同理,人与人之间之所以产生感情,是双方心灵的感应,若是将自己的感情强加给对方,或是强迫要对方对自己产生感情,或者占据对方的感情,都是办不到的。中国人的婚姻观从奴隶制社会的私有制畸形发展以来,一直不对头,一旦结婚或是占有了她(他),她(他)便是自己的私有财产了,其他别的任何人都是摸不得碰不得的。其实,每个人的心都是属于自己的,爱与不爱,都是自己的感受,为了自己的感受而强迫别人,最后弄得大家都不愉快,都很痛苦,实属无益。其实人一死,或者心一变,什么都是空空如也,“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去”,占据了又有什么用呢?!所以圣人一样都不占据,处理事情好象没有什么作为,实行不用语言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方法而能成就天下。
在《论语·宪问》中,南宫适问於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论语·卫灵公》中孔子又说:“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所谓“恭己正南面”就是“知德”,只不过孔子没有明明白白说出来。这与“禹、稷躬稼而有天下”乃是同一意思,“躬稼”、“恭己”就是自己首先要“先之,劳之”而“无倦”。这点说来容易,但真正做起来就很难了,所谓“无为”并不是什么事情都不做,什么事情都不管,而是告诫人们,不要异想天开地去做一些事情,羿射日好象是有作为了,但那只是说明他勇武有力而已;似乎是有所作为了,但他又怎么样呢?所谓的“知德”,即是知道客观规律的意思,知道了任何一个生命、任何一件事物的发展规律,也就用不着有所作为了。只要仔细研究这两千多年来的所有帝王,以及盛世衰世,就可以看出,盛世的帝王都是顺天时顺民意而没有什么大作为的。天时——即社会形势、时代趋势——到了时机,顺势而作,顺民意而作,就看不出有什么作为,只要“躬稼”、“恭己”、“知德”也就行了。而衰世的帝王都是有所谓作为者,他们不是东讨西伐,便是大兴土木工程,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动用民工几十万,弄得劳民伤财,怨声载道,民不聊生。从夏桀、商纣王一直看到慈禧太后,这样的有所作为对人民有什么好处呢?这样的占据对人民有什么好处呢?对自己又有什么好处呢?只能得到暂时的享受而失去了长久的快乐与幸福。所以,占据以及处于“有”的状态,其实是很不好的。
天和地生育养育了万物,但从来没有说自己就是开天辟地的大英雄,也没有把万物据为己有。你人类想要飞出这个宇宙?你飞就是,谁也不会来管你,谁也不会来惩罚你,只要你有这个本事!天下万物依据宇宙大道的原理和法则,该怎样生长就怎样生长,该怎样死亡就怎样死亡。除了人类,万物中没有谁想把其它东西据为己有。而只有人类却异想天开,想把万物都据为己有,甚至于想把天地都据为己有。而且整天怨天尤人,埋怨天不下雨,埋怨天不出太阳,总想依靠、依赖什么;尤其是自己做成功某些事,更是占据着而不与别人分享。正因为人们占有了某些东西,于是便害怕失去;把每一样自然而然产生的雷电、洪水、地震都看成是上天的惩罚而害怕不已。因为每一样东西都是要依照宇宙大道的原理和法则而有自己独特的道路,有自己的生老病死的规律的。所以,万物都不占据,也就无所谓失去了。人类占据了许多许多东西,于是便害怕失去了。
接下来的推论是,如果人类不占据什么,能生活得幸福吗?下面的第三章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
——————————————————
【注释】1.斯:《书·酒诰》:“有斯明享。”《诗·召南·殷其雷》:“何斯违斯,莫敢或遑?”《诗·豳风·破斧》:“哀我人斯,亦孔之将。”《诗·小雅·斯干》:“秩秩斯干。”《诗·大雅·抑》:“斯言之玷。”《诗·商颂·烈祖》:“嗟嗟烈祖,有秩斯祜。”《尔雅·释诂》:“斯,此也。”《论语·八佾》:“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礼记·中庸》:“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假借为“此”,用为这、这个、这里之意。
2.恶:《书·毕命》:“彰善瘅恶,树之风声。”《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昔贾大夫恶,取妻而美。”《管子·枢言》:“恶者美之充也。”《论语·泰伯》:“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礼记·大学》:“人莫知其子之恶。”《韩非子·说林上》:“今子美而我恶。”《荀子·非相》:“则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战国策·赵策》:“鬼侯有子而好,故入之于纣,纣以为恶。”这里用为丑陋之意。
3.已:(yǐ椅)《易·损·初九》:“已事,遄往,无咎;酌损之。”《诗·郑风·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诗·唐风·蟋蟀》:“无已大康,职思其居。”《诗·陈风·墓门》:“知而不已,谁昔然矣。”《诗·小雅·南山有台》:“德音不已。”《诗·大雅·江汉》:“明明天子,令闻不已。”《论语·公冶长》:“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己矣。”《孟子·梁惠王下》:“人皆谓我毁明堂;毁诸?已乎?”《荀子·宥坐》:“已此三者,然后刑可即也。”《列子·汤问》:“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广韵·止韵》:“已,止也。”这里用为停止之意。
4.倾:《易·否·上九》:“倾否,先否后喜。”《管子·揆度》:“如金石之相举,重钧则金倾。”《礼记·中庸》:“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所倾盖与车以见穷闾隘巷之士以十数,伉礼下布衣之士以百数矣。”《后汉书·朱穆传》:“彼与草木俱朽,此与金石相倾。”这里用为“依、倚”之意。
5.恒:《易·需·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易·益·上九》:“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易·恒·辞》:“恒,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书·梓材》:“以厥臣达王惟邦君,汝若恒。”《周礼·春官·司巫》:“国有大烖(灾),则帅巫而造巫恒。”贾公彦疏:“视旧所施为而法之。”《礼记·月令》:“文绣有恒。”孔颖达疏:“恒则故也。”这里用为故法,常法之意。
6.弗:《易·同人·九四》:“乘其墉,弗攻克,吉。”《书·尧典》:“九载绩用弗成。”孔传:“功用不成。”《诗·唐风·山有枢》:“子有衣裳,弗曳弗娄。”《论语·八佾》:“女弗能救与?”《广雅·释诂四》:“弗,不也。”这里作副词解,表示否定,作“不”之意。
7.恃:《诗·小雅·蓼莪》:“无父何怙,无母何恃?”《管子·权修》:“上恃龟筮,好用巫医,则鬼神骤祟。”《老子·三十四章》:“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公羊传·桓公三年》:“恃有年也。”《离骚》:“吾以兰为可恃兮。”《庄子·徐无鬼》:“恃源而往者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下》:“主卖官爵,臣卖智力,故自恃无恃人。”《战国策·赵策》:“老妇恃辇而行。”《离骚》:“吾以兰为可恃兮。”《说文》:“恃,赖也。”这里用为依赖、依靠之意。
8.居:《易·屯·初九》:“磐桓,利居,贞,利建侯。”《诗·唐风·羔裘》:“羔裘豹祛,自我人居居!”《诗·小雅·六月》:“玁狁匪茹,整居焦获,侵镐及方,至于泾阳。”《诗·大雅·公刘》:“笃公刘,匪居匪康。”《诗·商颂·殷武》:“维女荆楚,居国南乡。”《老子·三十章》:“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居。”《论语·宪问》:“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孟子·告子下》:“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荀子·大略》:“不能而居之,诬也。”《广雅·释言》:“居,据也。”这里用为据,占据之意。
9.夫: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书·顾命》:“思夫人自乱于威仪。”《左传·成公十六年》:“夫二人者,鲁国社稷之臣也。”《论语·先进》:“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这里用为“这个人”之意。
10.唯:《左传》:“冀之既病,则亦唯君故。”《老子·二十章》:“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管子》:“如地如天,何私何亲,如月如日,唯君之节。”《礼记·表记》:“唯天子,受命于天。”《吕氏春秋·慎行论》:“唯巨石岿然。”这里用为只有、只是之意。
第三章 为无为,则无不治
不尚1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2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文】不崇尚、尊崇贤能,使人民不去争什么功名利禄;不珍贵难得的财物,使人民不去为盗;不显露出引起人民欲望的意愿,使人民的思想不被搅乱。所以,圣人治理国家的办法是:空虚人民的思想,填饱人民的口腹,减弱人民的意志,强壮人民的筋骨。经常使人民处于没有愚昧的智慧和没有欲望的状态。并且使所谓的有愚昧的智慧的人不敢妄为。用无所作为的原则,则没有处理不好的事情。
【说明】本章亦是紧接上一章而言,是就“有”、“无”的情况来说明的。正因为崇尚、尊崇贤能,人们才会去争夺这个贤能的名气,才会去争夺功名利禄,争夺得来了也就是占据了。如果不崇尚尊崇什么,那么人们也就没有什么好争夺的了,也就不会去占据了。其实当个贤能的人也是很累的,贤能的人是人们效法的榜样、典范,因此更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稍有不慎,便会遭到人们的指责。正因为你珍视那些难得的宝贵的财物,才有人想来偷盗,因为他没有而又想拥有。如果你不珍视它们,视它们为平常、平凡之物,那么人们也就不会去珍视它并且去偷盗它了。正因为你有了这样那样的欲图享受的欲望,人们仿而效之,思想就会被搅乱。如果你没有什么欲望,平平淡淡的,平平凡凡的,人们也是仿而效之,思想也就不会被搅乱了。商纣王“酒池肉林,使男女相裸逐于其间”的享受,是人之常情,任何人只要有了这个条件,都会如此。但由于自己没有这个条件,便想要创造这个条件,于是,争抢与掠夺便开始了,斗争和战争便开始了,人们的思想就更混乱了。
周文王在《易·巽》卦中用风无处不到,无孔不入的比喻,形象地描述了周国建立新都,搬迁新都,而贪图享受的思想亦无孔不入地渗透到人们的头脑中的情况,从而认为贪图享受会使人们麻痹大意,最后则会导致有凶。周文王的这种思想在当时来说,确实是非常英明的。新都城建设好了,人们也按等级搬迁完毕,住进了新居。这时地处西北边陲的周国的人们由于从来没有享受过殷商王朝的较为豪华舒适的生活,由于改换了新的生活方式而兴高采烈,人们在这个时候也就只顾自己的享受,丢掉了建筑用的工具,得意忘形了,只想贪图享受了,从而忘记了自己的使命,忘记了还必须帮助、给与、周济其他还处在贫穷当中的人们。面对着这一切,周文王仍然保持着相当清醒的头脑,他认为人们这样做是很不好的,但面对着人们的兴高采烈,他一时还拿不出办法,也说服不了众人。这说明他对此有着很重的忧患意识。其实,这种事情在二千多年后又发生了,李自成攻进北京,由于部下以及他自己的得意忘形,而使他最后一败涂地。周文王的这种忧患意识,是自夏启开国后,私有制的畸形发展而形成的。正因为财产的私有,财富所带给人们的舒适的享受,才会使人们拼命去争夺财富,去争夺可以生产财富的土地,这种欲图占据、欲图拥有、欲图享受的思想,自夏桀以后、自西周以后愈演愈烈,从而使战争不断,使统治者剥削、掠夺人民的手段更加丰富。
因此老子才提出“有”、“无”的思想,才提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的思想,才提出“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的思想。其中心意思就是反对私有制的畸形发展,他这是按照周初周文王提出的“富家,大吉”(《易·家人·六四》)的思想而言的。“富家”并不是要人们去仿效商纣王的贪婪与荒淫,而是要人们在生存环境的问题上能够改善一下,能够使自己吃饱并且有余粮上交给国家。这就是后来管子“藏富于民”的思想。财富散落在民间,人民就会聚集在君子周围。
老子继承了周文王的这些思想,因此而认为,对于广大的人民来说,只有空虚人民的思想,不要让人们去仿效商纣王的贪婪与荒淫,填饱人民的口腹,使每个人都能改善生存环境,减弱人民的意志,使人民不贪,强壮人民的筋骨,使人民不弱而能自食其力,自力更生,整个国家、整个天下才能治理好。老子的这种思想并不是愚民政策,而是就人生的终极目的而提出的。
那么,人生的终极目的到底是什么呢?人类自从有了思维以后,就开始思索,如何才能让自己身体的感官能获得最大的愉悦。于是,食物、衣物、房屋、车辆舟船等被相继发明出来。然后这些东西就越来越精细,越来越符合人们的需要,越来越使人们离不开。人生在世,都是有欲望的,这些欲望换句话说就是需要;需要吃、需要穿、需要爱、需要名利地位等。而人的这些需要一般来说是没有止境的,是无法满足的。明明一盘菜就可以下一顿饭,但总想要十盘、八盘的,吃得丰富一些。明明爱一个人就可以了,但总想爱她十个八个,爱得浪漫一些。被一个人爱也就够了,可很多人却想要被所有的人爱,人人都来爱我,我就太幸福了。这些都是“需要”的过度、过份!而获得更好的东西,即可以满足人们身心的愉悦;于是人们的欲求心就越来越强。而人的所有欲望统而言之,即是寻求快乐。无论是财富、名誉、地位、情爱的求得,都是为了满足心中的快感。以至于到现在,再高明的科学技术也满足不了人们的欲望。而欲望(包含着贪求、贪婪、渴望、热望、贪恋、恐惧、挫折感、自负、烦恼、愤怒、焦虑以及寻求欲、获得欲、享受欲、贮藏欲、消费欲等)却得不到满足,除了极少数人似乎能得到满足外——不论是狂喜的满足还是恬静的满足——人们都不会突然中止自己的欲求,好了还要想好,然而大部分人的欲望都是得不到满足的。虽然有些有短暂片刻的满足,但转瞬间即象泡沫一样消逝在广大的欲海中,人们又开始新的欲望的渴求,有了新的期盼,希望拥有未来的意向。然而快乐和幸福却是稍现即逝,难得长久的,长时间留给人们的只有痛苦的追求和感受,因而快乐就越来越少了,因此人们就越来越痛苦。
对此,在《论语》中孔子阐述得很清楚,用智慧(智),用真心诚意的态度(信),寻求一种最佳行为方式(义),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礼),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仁),从而创造出自己良好的生存空间,良好的生存环境,以使自己和别人都能获得快乐而幸福的生活。然而,要彻底消灭人的欲望是不可能的,最起码人类要欲求食物与空气,使自己能得以生存。所以孔子认为,人的需要、需求应该维持在中间,既不要有过高的要求,也不能明明有这个条件而非要去过苦行的、低贱的生活。这与老子的“知足常乐”是同一个道理。所以,人的精神状态良好,心态平和,即使生活得简单粗糙一点,却也是快乐的了。那么,人们满足于既得的或容易满足的目标,树立起“仁、义、礼、智、信”的信念,就能使自己身心的愉悦能够保持得长久一些,人的这一生也就是快乐的了。
既然用“仁、义、礼、智、信”就能改变生存环境,创造出快乐而幸福的生活,那么还去贪求什么呢?还想妄图什么呢?还要去占据什么呢?“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这就是老子的思想。
——————————————————
【注释】1.尚:《易·丰·初九》:“遇,其配,主虽旬,无咎;往有尚。”《书·君陈》:“尔尚式时周公之猷训。”《论语·里仁》:“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礼记·表记》:“是故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国语·晋语》:“尚有晋国。”《孟子·万章下》:“尚论古之人。”《史记·五帝纪》:“学者多称五帝,尚矣!”《说文》:“尚,曾也,庶几也。”徐灏注笺:“尚者,尊上之义,向慕之称。”《集韵·漾韵》:“尚,贵也。”《字汇·小部》:“尚,崇也,又尊也。”这里用为崇尚、尊崇之意。
2.虚:《易·升·九三》:“升虚邑。”《诗·邶风·北风》:“其虚其邪?既亟只且!”《诗·鄘风·定之方中》:“升彼虚矣,以望楚矣。”《庄子·人间世》:“昔者尧攻丛枝,胥敖,禹攻有扈,国为虚厉,身为刑戮。”《荀子·解蔽》:“此其所以丧九牧之地,而虚宗庙之国也。”《逸周书·文政》:“无由不通,无虚不败。”孔晁注:“国无人谓之虚也。”《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国次》:“禁伐当罪当亡,必虚其国。”这里用为空虚之意。
第四章 适应这些原理和规律,就能生存
道冲1,而用之或不盈;渊2兮,似万物之宗3。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4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5之先。
【译文】万物的道路是无形而空虚的,但作用却是无穷无尽的。它又深又广似个水潭好象就是万物尊崇效法的根源。它能挫败万物的锋芒,能够解决万物的纠纷,能够和同万物的光辉,能够混同万物于俗尘。它盈满、饱满,似亡而实存。我不知道它是何物所生,但是好象它出现在上天之前。
【说明】本章亦是紧接上一章而言,在继续谈了“有”和“无”的关系后,老子又回头谈起第一章提出的万物的道路的问题。因为不讲明道路的问题也就无法说清楚“有”和“无”的问题。所谓的道路都是可以称为道路的,但这并不是平常意义上的道路,这个道路是无形而空虚的,谁也看不见摸不着的,因此,说到道路的问题,就不能用平常意义上的道路来理解万物各自不同的生长、成长的道路。我们现在所说的这个道路,作用是无穷无尽的,每天的日出日落,月盈月亏,四季的交替,植物的生长、发芽、开花、结果,动物的出生、成长、死亡等等都各有其独特的道路。然而所有的这一切各自独特的小道都要归于一个大道,而这个带普遍意义的大道是由众多的小道构成的,一切小道都要按这个大道的原理和法则来遵循,从开始到成熟最后到终点,这即是宇宙之道。
这个“渊”字,从字面上解释,只能勉强解释为又深又广的水潭之意,其实应该依《易经》乾卦的解释,理解为我们这个地球的大气层之意。我们站在这个地球上所看到的天,似乎都一样,但究其实,大气层以内的天,充满着空气。这空气无色无味,人类肉眼观察不到,其主要成份是氮和氧,还有少量的氦、氩、氖、氙等惰性元素和水蒸汽、二氧化碳、微生物、杂质等。其主要成份之氧气,是地球上人类,以及所有动植物都须臾不可离开的气体,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一种物质。大气层内蕴涵着各种气体,它们阴阳交互、不断变化着、运动着。在大气层内,按不同的物理性质,通常分为对流层、平流层、电离层、臭氧层等,由于阴阳气体的变化,形成了一种大气压力,通常称为大气压。其压力之强度约等于高76公分水银柱之重,即每平方公分之面积上约受了13.596×76=1033.296公分之压力。这个大气压时高时低,随着地球的转动及外星球磁场的影响而不停地变动着。平常我们人类感受不到这个压力,是因为人身体的各部分所受之压力均等。但地球上所有动物都不能一跳很高,这就是大气压的作用。若是有动力之机器(如宇宙飞船)飞出大气层以后,人们便脱离了大气压力,便可以漂浮在空中了。但人们同时也丧失了赖以生存的空气,因为大气层以外便是属于真空世界,在那里是没有任何氧气的。通过这些现代科学研究,说明乾卦的内卦之天与外卦之天是很不相同的。周文王创《易》,虽然没有明确地告诉我们这些,但从他设立天外有天之两两相叠之乾卦,我们可以知道他巳知晓这些道理了。九四爻的“或跃在渊”,就是以内卦之大气层的天为“渊”,外卦为空的天,九四为外卦第一爻,或出或进,进而入“渊”,出而飞“天”,就到了九五爻的“飞龙在天”了。这个生生不息的大气层,就是万物尊崇效法的根源。
因此,这个宇宙之道,这个似“渊”的大气层,就可以理解为天地万物的本体或是本原,是天地万物之所以存在的根源,亦是派生万物的本原,是指人类的感官不可达到的、超人类经验的东西,是自然现象、社会现象背后的所以然。由于它看不见摸不着,只能靠人类的理性思维去把握,所以历来的哲学家们把这个本体或是本原规定为无形、无声、无体的形而上之道。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我们这个地球是有了大气层后才诞生出万物的,人类应顺其自然,不要干预自然的进程,也就是不要干预地球“道”的自然而然的作用;掌握、把握好这个宇宙之道的运行变化的原理和规律,并适应这些原理和规律,就能在这个世界上生存。
而这个宇宙之道的作用,不在于它仅仅是一条可以使这个宇宙顺沿着走下去的道路,而在于它能够派生和综合万物,而在于它能挫败万物的锋芒,能够解决万物的纠纷,能够和同万物的光辉,也能够混同万物于俗尘;它根本就是一个能使万物各自独特的小道能够彼此相生相合,形成一个生物链条的根源。它盈满、饱满,似亡而实存。因此它好象看得见的效果后面那看不见的原因那样起着基本作用,这个作用力就是大自然或大自然本身的力量,它不只作用于自然界和自然对象,而且起着自然界和自然对象的作用。因此,道作为万物的终极源泉是不变的,但是道本身有其自然运动而又是可变的,它的这个可变的自然运动是它本身自发性的,而任何人、任何力量都不可能从外部驱使和改变它的这个自然运动。因为没有什么东西先于它,不同于它,或者在它之外去影响其活动。就象是地球围绕着太阳公转和自转一样,没有任何力量可以劝阻和说服它,也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启动它,它自然而然地形成,自然而然地运行,一旦它走到自己道路的尽头,它也就自己毁灭了。
因此,“道”是顺其自然而运行,依其本性而活动的。一切一切万物的各自独特的小道也是根据这个宇宙大道而顺其自然而运行,依其本性而活动的。但所有这些小道都要依照大道的原理,依据大道的规则,都要遵循自己独特的有生有灭的道路而运行而活动。就象我们人类一样,就象这个地球上所有有生命的动植物一样,都有从出生到成长,再归结于死亡的各自独特的过程。我们生命的道路都是根据、依照这个宇宙大道的原理和规则而运行而活动的。因此,根据老子的这个思想,我们求神拜佛,我们祈祷上帝都是没有用的,因为鬼神和上帝也要根据和依照这个宇宙大道的法则而存在而活动。那么人类是不是就必须要听天由命呢?必须要顺从这个宇宙大道的原理和法则而再也不努力、不奋斗了呢?不是!因为各自独特的小道虽然要根据和依照这个宇宙大道的原理和法则,但是这个宇宙大道并没有占据人类,没有占据万物,也没有要求人类和万物都必须服从它,更没有不准人类和万物不发展。因此,人类和万物这些小道都是可以在根据和依照这个宇宙大道的原理和法则的同时,在不违背这个大道的原则下而有所改变,而有所发展。每个人的生活道路都不是相同的,其规律亦是不一样的,有的曲折,有的平坦,有的艰难,有的苦难,各不一样。而走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或快或慢,或停下来休息,甚至不走了,或者越轨了,或者走上岔路,全在于个人自己。至于道路上出现的绊脚石、大山、河流、沟坎等困难,也是由自己去克服。至于道路上出现的财富、名誉、地位,也要看自己是否会辨别,是否去获取、去占据。当然,老子并不是说有了财富、名誉、地位而弃之如敝屣,或置若罔闻、置之度外,老子的意思是说,如果你的人生道路上有了这些,你就应该善于利用这些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因此老子用了五千余字来说明这些道理,旨在说明的就是,一个人如果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获取了、占据了财富、名誉、地位,就等于停留在你人生道路上了,就耽误在人生道路的中途了,也就等于背上了一个硕大的包袱,那你就永远走不到人生终点的目标,也就永远完不成人生的任务和责任,也就永远不会懂得人生的快乐的真谛。因此老子用“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用“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来说明这个问题。因而人类就可以象《易·乾·象》所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己努力奋斗,很好地走完自己一生的道路。
释迦牟尼佛也说过,不论你到了西方极乐世界或是东方琉璃世界,经过几个“劫”后,还要回到这个世界来轮回。只有做到“涅槃”后,归于彻底的“无”,才能摆脱这一切痛苦。只要还是“有”,就摆脱不了这个宇宙大道的法则。所以,只要生存在这个“有”的世界里,关键还是在于自己。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得到发展,而得到更好的生存空间!
——————————————————
【注释】1.冲:通“盅”。《老子·四章》俞樾平议:“盅训虚,与盈正相对。作沖者,假字也。”《淮南子·原道》:“原流泉浡,沖而徐盈。”高诱注:“沖,虚也。”《玉篇·水部》:“沖,沖虚。”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水部》:“沖,凡用沖虚字者,皆盅之假借。”这里用为空虚之意。
2.渊:《易·乾·九四》:“或跃在渊,无咎。”《管子·度地》:“沟流于大水及海者,命曰川水,出地而不流者,命曰渊水。”《庄子·应帝王》:“鲵桓之审为渊,止水之审为渊,流水之审为渊。”《礼记·中庸》:“溥博渊泉,而时出之。溥溥如天。”《说文·水部》:“渊,回水也。”《篇海类编·地理类·水部》:“渊,水盘旋处为渊。”一般泛指深潭深渊,实指为地球大气层,大气盘旋往复运动为渊,大气层以外为真空空间。
3.宗:《诗·大雅·公刘》:“食之饮之,君之宗之。”《诗·大雅·云汉》:“上下奠瘗,靡神不宗。”《老子·七十章》:“言有宗,事有君。”《论语·学而》:“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仪礼·士昏礼》:“宗尔父母之言。”《楚辞·招魂》:“室家遂宗。”《荀子·成相》:“宗其贤良,辨其殃孽。”《吕氏春秋》:“以天为法,以德为行,以道为宗。”《史记·孝文帝本纪》:“盖闻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这里用为尊崇效法之意。
4.湛:《诗·小雅·湛露》:“湛湛露斯,匪阳不晞。”《诗·小雅·常棣》:“兄弟既翕,和乐且湛。”《诗·小雅·鹿鸣》:“鼓瑟鼓琴,和乐且湛。”《诗·大雅·抑》:“颠覆厥德,荒湛于酒。”《管子·小匡》:“高台广池,湛乐饮酒。”《楚辞·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淮南子·览冥》:“故东风至而酒湛溢。”这里用为盈满、饱满之意。
5.帝:《易·益·六二》:“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永;贞,吉。王用亨于上帝,吉。”《公羊传·宣公三年》:“市牲不吉。”何休注:“帝,皇天大帝,在北辰之中,主总领天地五帝群神也。”《字汇·巾部》:“帝,上帝,天之神也。”在卜辞中,对上天的称呼,只称“帝”或称“上帝”。帝字在卜辞中形作“▋”,周代金文也和这差不多,都象花蒂的形状;故王国维曰:“帝者蒂也。”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帝之兴,必在渔猎牧畜巳进展于农业种植以后。盖其所崇祀之生殖,巳由人身或动物性之扬而转化为植物。古人故不知有所谓雄雌蕊,然观花落蒂存,蒂熟而为果,果多硕大无朋,人畜多赖之以为生,果复含子,子之一粒复可化而百亿万无穷之子孙,所谓‘桦桦鄂不’,所谓‘绵绵瓜瓞’,天下之神奇,更无过于此者矣,此必至神者之所寄。故宇宙主真宰,即以帝为尊号也。人王乃天帝之替代,而帝号遂通摄天人矣。”在夏商周时,统治者只称王,或称公侯伯子男,只有在公元前246年秦王赢政始称“始皇帝”;至秦汉以下,君王也都称帝了。因此,在周文王时,或在春秋时代,人们是不会对人间君王称“帝”的。“帝”是对“上天”的称呼。
第五章 要生要灭,全在于人自己
天地不仁1,以万物为刍狗2;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3乎?虚而不屈4,动而愈出。多言数5穷6,不如守中7。
【译文】天和地是不会与人建立相互亲爱的关系的,它们对待万物就象人们祭祀时对待刍狗一样。圣人也不会与人建立相互亲爱的关系的,他们对待百姓也象人们祭祀时对待刍狗一样,用毕即弃,任其发展。天地之间,不正是象个风箱吗?空虚然而却不会穷困和枯竭,越鼓动而越出来,生生不息。多言说计算就会困穷,不如守在中间状态。
【说明】本章亦是紧接上一章而言,“道”是顺其自然而运行,依其本性而活动的。一切一切万物的各自独特的小道也是根据这个宇宙大道而顺其自然而运行,依其本性而活动的。天和地没有刻意地想创造什么,生育什么万物出来。条件成熟了(光、温度、土壤、水、空气等环境),万物就自然而然地依托着这些条件而生长出来,而生存下来。“道”(天和地)也就接受并养育了这些万物。这其间,“道”不急不躁,不慌不忙,没有要求万物,也没有干预万物的生长、成熟与毁灭。没有说,啊,我这里条件很好,快来吧!也没有说,我不愿意你来,因为你会对我们构成威胁!万物在这个世界里出生、成长,完全是自由的,只不过要遵循这个宇宙最根本的原理和法则,即:生、老、病、死。因此,天和地对万物对人类没有什么仁爱不仁爱的思想,它们对待万物就象人们祭祀时对待刍狗一样。人类要生要灭,全在于人类自己。如果人类执意要破坏人类自己的生存环境,天和地也不会阻拦。核武器对人类是很具威胁性的,它可以导致人类的灭亡;然而对于太阳的光和热来说,十万个原子弹也抵不上,太阳和地球根本无所谓人类有多少个原子弹。
圣人亦是如此,圣人的仁爱不会表现在对某个人的出生和死亡上,他们对待百姓就象人们祭祀时对待刍狗一样。因为他知道这个宇宙的这一切,洞察并能理解这一切,知道万物生命的全过程,所以他不会对某个具体的人表示出仁爱。此生彼死,彼生此死,生生死死,生死流转,皆是人类的必然,因而圣人只会对全人类、对万物的存在表示出他的仁爱。
计算,是每个人都具有的本质特性(除了原始社会外)。自从人类进入私有制社会,人们就学会了计算,在私有制蓬勃发展的春秋时期,人们的计算就更进一步了。这个“计算”不是说人类社会的数学的进步,而是人类私心的“计算”。如果人们凡事都要计算一番,看划得来划不来,看值不值得的话,事情确实就很难办了。当然,依照“对等原则”,是应当“计算”一下,我如此对你,你也就应该如此对我。但如果从“仁”的角度来对人对事的话,就不应该“计算”,我如此对你,并不期望你也如此对我,才能称得上是“仁”,是与人相互亲爱。也就是说,如果你不是如此对我,难道我对你就应该不“仁”吗?所以,如果要“计算”的话,也就不能说是“仁”了。《论语·八佾》第十九节里孔子在对鲁定公说过,“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其宗旨是君主役使、使唤臣子要用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做臣子的则要用尽心尽力的忠诚来侍奉君主。按照孔子和子游的思想,臣子侍奉君主尽忠是应该的,如果臣子凡事都要计算一番,看划得来划不来,看值不值得才去干事的话,那这个人简直就不能算是臣子了。事实也是如此,比如今天我们的一个工厂,厂长叫某人去干某件事,这个人计算了一番,划不来、值不得,便不干了,这样的人能对工厂有贡献吗?这样的人能留下来吗?所以子游认为,对待上级领导,不能过于计算;过于计算了,便会自取其辱。这是上下级关系。朋友之间的关系亦是如此,给朋友帮个把忙,如果也要看划得来划不来,值不值得的话,这个朋友显然是做不成的。朋友之间讲的是“义”,是人际之间最佳的行为方式,以及奋不顾身的、利人不利己的行为,所以,如果要计算的话,也就不是朋友了。至于到夫妻爱情之间也在讲“计算”,这就很令人遗憾了。找这个人做配偶,首先要看划得来划不来,值不值得?这样的爱情婚姻会幸福吗?绝对不会!不仅爱情是无私的奉献,我们每个人对国家、对民族、对所参与工作的单位,都应该讲无私的奉献,讲尽心尽力的忠诚。只有减少计算,多点忠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相处融洽,人类社会才能得以更快的进步。
所以老子在这里提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就是提倡人们效法天地和圣人,少说点、少来点计算。我生育养育帮助了你,就要计算一下划得来划不来?那么天和地生育养育了人类和万物,人类应该怎样来回报天和地的恩德呢?如果人类不回报,又怎么对得起天和地呢?然而天和地并没有要求人类和万物的回报,那么我们在做事时,为什么总想要别人的回报呢?
天和地之间,是空虚然而却不会穷困和枯竭的,它生生不息地运动着。那么,人类应该怎么办呢?守中,即是按照人类发展的道路进行发展,不要偏离,不要太过,也不要故意落后。中庸,即维持在中间状态的需要。这与《易·坤》一样,“直方大,不习,无不利。”不要去人为地调节发展进程,也没有什么不利的了。
——————————————————
【注释】1.仁: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观念。其核心指人与人相互亲爱。《诗·郑风·叔于田》:“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老子·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论语·学而》:“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春初·元命苞》:“仁者,情志好生爱人,故立字二人为仁。”《礼记·经解》:“上下相亲谓之仁。”《礼记·儒行》:“温良者,仁之本也。”《韩非子·解老》:“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礼记·丧服四制》:“仁者,可以观其爱焉。”《说文》:“仁,亲也。”这里用为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之意。
2.刍(chu除)狗:《周礼·太宰》:“七曰刍粖之式。”《周礼·地官·充人》:“刍之三月。”《左传·昭公十三年》:“淫刍荛者。”《越绝书·外传本事》:“刍莝养马。”《庄子·列御寇》:“食以刍叔。”《说文》:“芻,刈草也。象包束草之形。”这里用为用草扎成狗的形状之意。在殷商、周代时期,在举行祭祀仪式时,除了要贡赋真正的牲畜外,还有用草扎成的狗的形状的贡品。这种刍狗,用毕即弃。
3.橐籥:(tuo驼.yue月)《管子·揆度》:“吾非埏埴摇炉橐而立黄金也。”《墨子·备穴》:“具炉橐,橐以牛皮。”《韩非子·八说》:“干城距衡冲,不若堙穴伏橐。”《战国策·秦策》:“负书担橐。”《说文》:“槖,囊也。”本义为皮制的风箱之意。
4.屈:《诗·鲁颂·泮水》:“顺彼长道,屈此群丑。”《管子·心术上》:“虚则不屈,无形则无所位迕。”《荀子·王制》:“以时禁发,使国家足用而财物不屈,虞师之事也。”杨椋注:“屈,竭也。”《法言·先知》:“若汙人老,屈人孤,病者独,田亩荒,杼轴空之谓斁。”李轨注:“屈,穷。”这里用为穷困、枯竭之意。
5.数:(sh“暑)《诗?小雅?巧言》:“往来行言,心焉数之。”《周礼·廪人》:“以岁之上下数邦用。”《老子·二十七章》:“善数不用筹策。”《论语·里仁》:“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荀子·富国》:“必时臧余,谓之称数。”《礼记·儒行》:“递数之不能终其物。”《说文》:“數,计也。”这里用为计算之意。
6.穷:《书·微子之命》:“作宾于王家,与国咸休,永世无穷。”《管子·乘马》:“距国门以外,穷四竟之内。”《易·临·象》:“泽上有地,临;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论语·尧曰》:“四海困穷,天禄永终。”《礼记·儒行》:“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荀子·修身》:“不穷穷,而通者积焉。”《说文·穴部》:“穷,极也。”这里用为穷尽,止息之意。
中:《易·中孚·辞》:“中孚,豚鱼,吉;利涉大川,利贞。”《论语·雍也》:“子曰:‘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民鲜久矣。’”《仪礼·大射仪》:“中离维纲。”《周礼·射人》:“与太史数射中。”《礼记·射义》:“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故盛算之器即曰中。”《新书·属远》:“古者天子地方千里,中之而为都。”《说文》:“中,和也。”本义:中心,当中,指一定范围内部适中的位置,就是不偏不倚,不上不下,在中间的意思。
第六章 万物生存的根源
谷1神不死2,是谓玄3牝4。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5。
【译文】水的一切源头不穷尽,就称为幽远而深厚的生育之意。这个生育之意的幽远而深厚的总门径,就称为天和地的根源。它绵延不尽地存在着,怎么用它也不会断绝。
【说明】本章亦是紧接上一章而言,天和地虽然没有对万物的仁爱之心,但这个天和地却创造出水来,水在这个大地上没有穷尽,不停不断地绵绵流淌着,万物都离不开这个水的养育。水是地球上人类乃至万物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物质之一,地球表面积上,70%是水,人的身体70%也是水。地球上的水,天下之水,乃万物所有,无论人们从事什么活动,都离不开水。中国古代作为农业社会,其农事耕作,植物栽培,都离不开水。一开始,人们只有依靠上天降下泽雨来维持生活,来浇灌农田。稍后便懂得了依靠湖泊、泉溪、河流之水来灌溉农田。再以后,人们利用凹地积水的启示,找到相应的地形,用来畜存水源,并修筑了堤坝、沟壑来通水利,水资源也就逐渐成为农业生产发展的重大命脉。而这个水的最终的源头处,就在那高山峡谷处,应该怎样称呼它们呢?它们是幽远而深厚的,有如阴性的、雌性的生物会生育一样。这就是天和地的根源,也是万物赖以生存的根源。
讲这个宇宙大道,老子为什么突然转到水的问题上来了呢?水在地球上的存在,其实就是宇宙大道的体现。如果我们这个地球上没有水,很难想象我们人类以及万物怎样在这个地球上生存。现代科学、天文学所研究的,就是在所有的星球上寻找水,科学家们认为,只要有水,就会有生命,就会有生物,生命就会依靠水的存在而存在。周文王在《易》中多次提到水的问题。如《讼》、《坎》、《困》、《解》、《涣》、《蒙》、《师》、《需》、《节》、《井》、《屯》、《蹇》、《比》等卦,都牵涉到水。因此老子把水看成是人类以及万物赖以生存的根源,把水看成是宇宙大道的体现。在第四章中老子就提到过:“渊兮,似万物之宗;”这个生生不息的大气层,就是万物尊崇效法的根源。而水,就是依赖这个大气层的作用而长存在地球上。
老子之所以提到“渊”,提到水,就是已经很懂得了这些了,他也懂得了云层之降雨水,就是在这个大气层之内作用着;也就是说,水在这个地球上往复循环着,既没有依靠其它外星球的供应,也没有依靠什么东西来生育它。这就是宇宙大道!而这个宇宙大道,它绵延不尽地存在着,怎么用它也不会断绝。
——————————————————
【注释】1.谷:《易·困·初六》:“臀困于株,木入于幽谷,三岁不觌。”《书·尧典》:“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老子·三十九章》:“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尔雅·释水》:“水注谿曰谷。”《墨子》:“为大川广谷之不可济,于是利为舟楫。”《公羊传·僖公三年》:“无障谷。”《楚辞·招魂》:“川谷径复。”《说文》:“泉出通川为谷。”本义为两山之间狭长而有出口的低地,往往包含一个流域之意。这里用为水的一切源头之水之意。
2.死:《易·豫·六五》:“贞,疾恒,不死。”《诗·鄘风·柏舟》:“之死矢靡它。”《老子·四十二章》:“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论语·子罕》:“天之将丧斯文也。後死者不得与於斯文也。”《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大戴礼记·本命》:“化尽数穷谓之死。”《孟子·离娄下》:“可以死,可以无死;死伤勇。”《荀子·大略》:“流言止焉,恶言死焉。”《广雅·释诂四》:“死,穷也。”《后汉书·皇甫嵩传》:“讹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常建《吊王将军墓》:“战余落日黄,军败鼓声死。”这里用为穷、尽之意。
3.玄:《易·坤·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书·舜典》:“浚哲文明,温恭允塞,玄德升闻,乃命以位。”《诗·周南·卷耳》:“陟彼高冈,我马玄黄。”《老子·一章》:“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易·文言》:“天玄而地黄。”《庄子·天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成玄英疏:“玄,远也。”《楚辞·九章·惜往日》:“临沅湘之玄渊兮,遂自忍而沈流。”《说文·玄部》:“玄,幽远也。”《释名·释天》:“天,又谓之玄。”这里用为幽远、深厚之意。
4.牝:(pin聘)《书·牧誓》:“牝鸡之晨,惟家之索。”《诗·鄘风·定之方中》:“秉心塞渊,騋牝三千。”《管子·轻重甲》:“弛牝虎充市,以观其惊骇。”《老子·五十五章》:“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大戴礼记·本命》:“谿谷为牝。”《说文》:“牝,畜母也。”这里用为雌性、阴性之意,有生育之意。
5.勤:《书·召诰》:“我非敢勤,惟恭奉币。”《书·无逸》:“厥父母勤劳稼穑。”《诗·豳风·鸱鸮》:“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老子·五十二章》:“闭其门,终身不勤。”《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勤而无所。”《国语·晋语》:“好学而不勤问。”《楚辞·天问》:“何勤子屠母,而死兮竟地?”这里用为“连续不断地”之意。
第七章 不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生存,故而能够生存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译文】天是很长时间存在着的,地也是很久的时间存在着的。天和地之所以能够长时期地存在,就是因为它们创造的一切都不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生存,故而能够长时间生存。所以圣人效法天和地的这种精神,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后面而能首先感受到天和地的原理和法则;把自己置之度外而能够生存。不正是他们没有考虑自己的个人利益吗?故而他们能够生存下来而且自然而然也就能够获得利益了。
【说明】本章亦是紧接上一章而言,“不自生”、“无私”,即是宇宙大道的一个根本原则。天和地不去想要生育什么,也不想帮谁什么,更不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而想入非非,而有所作为。它就是这样随着宇宙大道的原理和法则运动着、运转着、作用着,所以它们能够长时期地生存于宇宙中。老子认为,我们人类就是要效法天和地的这种“不自生”、“无私”,随顺着宇宙运行的原理和法则,才能长时期地生存在这个大地上。如果我们人类凭借着所谓的智慧,想要对天和地进行调节,以达到我们想入非非的念头,我们就不可能长时期地生存在这个大地上了。因为一旦我们生存的这个大地稍微停顿一下,或是稍稍偏离了一点轨道,虽然这个大地不会马上毁灭,但这个大地上的万物就无法生存了。就象现在一样,人类为了使自己生活得更好,大面积地破坏了这个大地上的植被,于是人类的生存环境就受到了荒漠化、石漠化的威胁。因为万物在这个大地上都要随顺着宇宙大道的原理和法则才能生存,因此万物的生存就都有一种彼此的和谐和共同的需要,谁也离不开谁,这个世界才成其为世界。如果万物都按照自己的需要而拼命发展,就象恐龙一样,这个世界也就完蛋了。
因此,人类应该成为圣人,或是说人类应该多几个圣人,效法圣人,效法天和地的这种精神,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后面而能首先感受到天和地的原理和法则;把自己置之度外而能够生存。不正是他们没有考虑自己的个人利益吗?故而他们能够生存下来而且自然而然也就能够获得利益了。
第八章 善利万物而不争
上1善2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3于道。居4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5。
【译文】上层的统治者要擅长象水一样。水擅长利于万物的生长而不会与万物相争;它常常处于人们所憎恶的地方,故而它隐微于宇宙大道。辨别于擅长发挥之地,心胸擅长于象又深又广的大气层一样,交往擅长于建立相互亲爱的关系,言论擅长于真心诚意,政治之事擅长于治理,做事情擅长于技能,行动擅长于合乎时宜、抓住时机。因为唯有不相争,所以才不会对万物求全责备。
【说明】本章亦是紧接上一章“不自生”、“无私”而言,这即是宇宙大道的一个根本原则。因此效法圣人,效法天和地的这种精神,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后面而能首先感受到天和地的原理和法则;把自己置之度外后才能够生存。如果争着要为自己的生存而努力,为自己比他人生活得更好而相争,也就违背了宇宙大道的原则。所以老子希望上层的统治者应该要擅长象水一样,利于万物的生长而不会与万物相争;常常处于人们所憎恶的地方,才能够符合于宇宙大道。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类产生和制造出的污物,大部分被排入水中而流到最低处,这个低处,往往就是藏污纳垢的地方,也是人们所憎恶的地方。然而若是没有水的自动去污能力,人类这几十万年所生产和制造出的垃圾有多少大海都会被填满。而水却能够净化污物并能将其转化为对人类有利的原素,维持着这个世界的生态平衡。它没有埋怨人类的自私,也没有要求人类的回报,也没有与人类争什么,也没有对人类求全责备,它就这样依着自己的本性往复循环地作用着。所以,上层的统治者要擅长象水一样,才能吸取和净化和转化人们的思想。
“渊”是大气层,在老子看来,这个大气层也是由水构成的,只不过它是无形的水。然而这个无形的水却可以转化为有形的水,雨、雾、露、雪、云、雹、霖、霁、霈、霏、霓、霜、霞等这些天空里的无一不与水有关连。因此,上层统治者的心胸也应该要象这个又深又广又空的大气层一样,将有形转化为无形,又将无形转化为有形,才能吸取和净化和转化人们的思想。
能够效法学习到以上水的特性,人才能与人们建立起相互亲爱的关系,言论才能落实在真心诚意上,政治之事才能治理,做事情才能有技能,行动才能合乎时宜、抓住时机。也就是说,如果水埋怨人类的自私,要求人类的回报,与人类相争什么,对人类求全责备;那么,早就没有人类了。而如果一个人老是埋怨别人的自私,要求别人的回报,与别人相争什么,对别人求全责备;那么,这个人必然也就是孤家寡人,没有人会喜欢他,他自己也就完蛋了。
这是老子用水的美德来比喻做人的人格,也就是希望人们不要埋怨别人的自私,不要去要求别人的回报,也不要与别人争什么,更不要对别人求全责备;要象水一样,象似水的又深又广又空的大气层一样,能够净化污物并能将其转化为对人类有利的原素,维持着这个世界的生态平衡,依着自己的本性往复循环地作用着,才能吸取和净化和转化人们的思想,才能使人类的世界更加美好。
——————————————————
【注释】1.上:《易·剥·象》:“山附于地,剥,上以厚下,安宅。”《诗·周颂·敬之》:“无曰高高在上。”《老子·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论语·子路》:“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礼记·王制》:“尊君亲上。”孔颖达疏:“亲上,谓在下亲爱长上。”《吕氏春秋·审应》:“其在於民而君弗知,其不如在上也。”高诱注:“上,谓官。”《史记·高祖本纪》:“上问左右,左右争欲击之。”《广雅·释诂一》:“上,君也。”《广韵·漾韵》:“上,君也,犹天子也。”这里用为居上层阶级之意。
2.善:《诗·卫风·淇奥》:“善戏谑兮。”《论语·季氏》:“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孟子·告子上》:“奕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史记·刺客列传》:“秦皇帝惜其善击筑。”这里用为善于,擅长之意。
3.几:(jī基)《书·皋陶谟》:“一日二日万几。”《诗·大雅·瞻卬》:“天之降罔,维其几矣。”《管子·法法》:“几而不密,殆。”《易·系辞》:“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论语·里仁》:“事父母几谏,谏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荀子·解蔽》:“危微之几,惟明君子而后能知之。”《说文》:“幾,微也,殆也。”这里用为细微、隐微之意。
4.居:《易·咸·六二》:“咸其腓,凶。居吉。”《书·多士》:“今尔惟时宅尔邑,继尔居。”《诗·唐风·蟋蟀》:“无已大康,职思其居。”《诗·小雅·鱼藻》:“王在在镐,有那其居。”《诗·大雅·生民》:“以赫厥灵,上帝不宁。不康禋祀,居然生子。”《论语·公冶长》:“藏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礼记·中庸》:“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礼记·乐记》:“乐著太始而礼居成物。”俞樾平议:“居,犹辨也。‘乐著太始。礼居成物’。谓乐所以著明太始,礼所以辨别成物。”《孟子·滕文公下》:“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荀子·不苟》:“唯所居以其类至,操之则得之,舍之则失之。”这里用为“辨别”之意。
5.尤:《书·君奭》:“罔尤违,惟人。”《左传·襄公十五年》:“尤其室。”《论语·宪问》:“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礼记·中庸》:“上不怨天,下不尤人。”《孟子·梁惠王下》:“畜君何尤。”《吕氏春秋·诬徒》:“人之情恶异于己者,此师徒相与造怨尤也。”这里用为求全责备之意。
第九章 功成而身退,不要占据太多的东西
持而盈1之,不如其已2;揣3而棁4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5。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译文】持有而满盈了,不如赶快停止;捶击而尖锐了,就不可能保持长久。金玉珠宝堆满了厅堂,就不能保管好;富裕高贵而且骄傲了,自己就会留下祸端。事情做成功后赶紧退位,这就是上天的道理。
【说明】本章亦是紧接上一章“夫唯不争,故无尤”而言。上天没有埋怨人类的自私,也没有要求人类的回报,也没有与人类争什么,也没有对人类求全责备。一个人如果能做到这样,也就行了。因此,老子举例说,一个杯子装满水了,不如赶快停止;因为如果不停止的话,水就会满溢出来,从而会造成双方面的损失。这是比喻一个人不要自满,因为自满以后,也就再也无法容纳其他的东西。若是能象天空那样空,才能容纳得下这个宇宙。对此,《论语·子罕》中孔子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知识的最高处就是“无知”,空空洞洞的没有什么,没有什么主观的东西存在就是学问的最高境界。只有是空空的,才能容纳更多的东西,象天一样空,才容纳得下宇宙。但孔子说自己“空空如也”,也是实话,他学习的、继承的是“周礼”,发扬光大的也是“周礼”,他自己没有创造出什么新的学说,新的理论、新的主义。所以,就他自己而言,是空空的,他没有将所学的东西填满自己的心胸而自满而不再学习其它的东西。但他怎样解决问题呢?孔子举了个例子,其实很简单,把问题的正反两面都仔细分析了,而穷尽了问题的根本原因后,问题也就解决了。其实,很多问题都是这样,只要把它分析透了,也就解决了。
然后老子又举例说,一件铁器经过捶打加工,就会变成刀斧之类的利器,然而所有的利器使用一段时间后都会变得迟钝,因此很锋利的刀斧都不可能保持长久。而如果不弄得这样锋利,也就可以保持长久一些。这也是比喻一个人不要太锋利,不要太出风头,你今日打倒这个,明日打倒那个,多打几个,自己也会精疲力竭的。不如用打倒别人的这个精力,来从事自己的事业或者是对人类更好的事业。
至于金玉满堂,那就更没有什么好处了;金玉满箱,这箱子还可以找地方收藏起来。满堂了,这个堂可不是能随便就能找个地方藏起来的。这也是比喻一个人不要占据得太多,人的一生是靠欲望而生存的,吃的欲望、穿的欲望,而最要命的就是名利欲望。想名想利想富贵荣华,想出人头地等等,人一旦有了这些欲望,就会想要占据财富,而也就会被别人利用。老子在第四十六章说过:“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就是说明人的一切欲望就是祸根。就如淡泊明志的诸葛亮,被刘备三顾茅庐而不得不出来卖命了。人的感官的快乐能俘虏、奴役和驱使人去进行痛苦的追求,比如眼贪色、耳贪声、鼻贪香、舌贪味、身贪触摸等,思想上的贪就不计其数了,从贪男欢女爱的爱情开始,到最高扬的理想主义,到最低沉的悲观主义,皆是人们贪求执著的事物。人有欲望是正常的,饿了就想吃,渴了就想喝,这些正常的欲望不是老子和孔子所反对的。老子和孔子所反对的是超出正常欲望的贪欲,贪欲就是过度的追求和占据,如果仅仅是欲望,想入非非,那只是个人思想上的事,但若是占据了,那就不是个人的事了,而是影响到了其他人,是大家的事了,是社会的事了。因此,作为君子们所思所想的首先应该是人民大众,所作所为应该是“先之劳之”而“无倦”的,才能算是君子。不先想人民所想,不先劳人民所劳,不能与人民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而是贪婪,什么都想据为己有,也就不能算是个君子,不能算是个士了。
对“富贵而骄”的问题,孔子也与老子一样,是极力反对的。在《论语·学而》中孔子与子贡就“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的问题也探讨过。一个人事情做成功了,找到钱了,或者是地位提升了,都飘飘然,春风满面,从而很快地忘记了从前是怎样落魄的,是怎样艰辛努力的。做了一点官,那官架子摆得十足,傲然一切;赚了一点钱,那财大气粗的劲头足以胀死人。因为,人一旦富贵了,就会自然而然地摆出架子,就会瞧不起不如自己的人,似乎就是“体现了人生的价值”。然而,赚了一点钱或者是当了一点官就是实现了人生的价值了吗?也就是说,人生就是来赚钱的吗?当然,赚了钱,当了官,就说明干某一件事成功了,但这仅仅是说明你在某一方面成功了,并不能说明你的人生就是成功的。所以,能真正做到“富而无骄”的,也就很少很少了。因此,子贡认为,真正地富贵了,但还是与平常人一样,没一点架子,还是很谦恭有礼地待人接物,尤其是对贫苦的老百姓也是同样,我这样做怎么样?“何如?”这段问话其实也就体现出子贡仍然有我“慢”心理。他自己觉得已经做得很好了,应该得到老师的赞扬。但是,孔子并没有赞扬他,只是说,也还可以吧。为什么呢?因为,如果贫穷落魄还仍然是快乐的,如果富贵以后还是很谦恭有礼的,才是真正地作到了“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也就是说,仅仅做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还不行,还要“贫而乐,富而好礼”才行。这无疑是对子贡的一个批评,其更重要的这是对一种健康成熟心理的描述。前几年,我们很多人看不惯暴发户,近几年,暴发户们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逐渐收敛了那种财大气粗,盛气凌人的嘴脸,不得不让位给了高知识、高科技的“知本家”。这就说明人们还是很看重“精神文明”的。
“功遂身退”,是老子对宇宙大道的另一个描述。雨水降下来了,滋润了大地,然后又流进了大海,没有想要占据人类的世界。日出而又日落,月盈而又月亏,四季交替,植物的生长、发芽、开花、结果,动物的出生、成长、死亡等等都是功成而身退。太阳如果居功不让,地球岂不是没有夜晚?月亮如果居功不让,地球岂不是没有了太阳的光和热?所有的动物、植物如果都是居功不让,这地球上哪来的新陈代谢?因此,生老病死,功成而身退,就是宇宙大道的必然规律,谁都要遵守这个规律,包括太阳、地球、月亮等。因此,联系到具体的人和事,老子也就希望每一个人都能知道并懂得这个道理、这个规律,把事情做成功后,就退身让位,不要占据太多的东西。
——————————————————
【注释】1.盈:《易·坎·九五》:“坎不盈,祗既平,无咎。”《易·比·初六》:“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终来有它。”《诗·齐风·鸡鸣》:“鸡既鸣矣,朝既盈矣。”《诗·小雅·车攻》:“大庖不盈。”《墨子经》:“盈莫不有也。”《礼记·祭义》:“乐主其盈。”《说文》:“盈,满器也。”《广雅》:“盈,满也。”这里用为充满、满盈之意。
2.已:(yǐ椅)《易·损·初九》:“已事,遄往,无咎;酌损之。”《诗·郑风·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郑玄笺:“已,止。”《诗·唐风·蟋蟀》:“无已大康,职思其居。”《诗·小雅·南山有台》:“德音不已。”《诗·大雅·江汉》:“明明天子,令闻不已。”《老子·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论语·公冶长》:“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己矣。”《孟子·梁惠王下》:“人皆谓我毁明堂;毁诸?已乎?”《荀子·宥坐》:“已此三者,然后刑可即也。”《列子·汤问》:“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广韵·止韵》:“已,止也。”这里用为停止之意。
3.揣:(zhui追)《管子·地员》:“小者则治揣而藏之,若众练丝。”《说文·手部》:“揣,捶之。”段玉裁注:“捶者,以杖击也。”《集韵·寘韵》:“揣,治击也。”这里用为捶击之意。
4.棁:(zhuo捉)《论语·公冶长》:“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集韵·祭韵》:“锐,或作棁。”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泰部》:“棁,假借为锐。”这里用为尖锐之意。
5.咎:《易·乾·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诗·小雅·伐木》:“宁适不来,微我有咎。”毛传:“咎,过也。”《管子·轻重丁》:“是以外内不蜷,终身无咎。”《尔雅·释诂上》:“咎,病也。”《说文·人部》:“咎,灾也。”《广韵·有韵》:“咎,愆也。”还里泛指灾祸、凶难、过失、错误之意。
第十章 成长起来而不来主宰万物
载1营2魄3抱4一,能无离乎?专5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6,能如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7,能为雌8乎?明白四达9,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10而不宰11,是谓玄德12。
【译文】施行着从东到西方向的月亮合于一,它能不离开一个地方吗?独自之气能致于柔顺,就能象婴儿一样吗?洗净了那幽远而深厚的明镜,就能够没有瑕疵了吗?爱护人民而治理国家,能够没有什么作为吗?上天之门开开关关,就能够会有那雌虹吗?明白而且四方都能通晓事理,就能够没有知识吗?生育并养畜了,生长而不占有,有所作为而不矜持,成长起来而不来主宰万物,这就称为幽而深厚的天地客观规律。
【说明】本章亦是紧接上一章“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而言,那怎么样来说明这个天地之道呢?因此老子接着举例说,月亮是从东到西走“营”的路线,它不离开它最开始的地点行吗?显然不行!月亮是运动着的,不论它是合于一(指月食、日食),还是分为二,它都有它独特的运行规律。如果它停止在它最开始的地点,那也就没有这个月亮了。每当太阳离开这个大地后,月亮就来了,在照耀了大地后,它功成而身退,隐没而让位于太阳,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反反复复地有规律地运动着。
独自之气能致于柔顺,就能象婴儿一样了吗?显然不行!任何一个人,都必然要依照宇宙大道的原理和法则而出生而成长而衰老而死亡,再怎么“专气致柔”,也不能返回到婴儿的状态。“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老子·三十章》)太阳升到最中,必然要西斜,月亮到了最圆后,必然也要渐亏。宇宙大道的规律是永远向前的,不可能倒退。这一点,周文王在《易·乾》中也讲过:“亢龙,有悔。”意谓青龙七宿之星到了一定时期,都会有其升降,不可能保持不变。虽然老子也讲过“回复”、“复归”,但他是指万物死亡后的重新生出,不是指一模一样的循环反复。
洗净了那幽远而深厚的明镜,就能够没有瑕疵了吗?显然不行!任何万物,任何万物所用的物品,都是依照宇宙大道的原理和法则存在的,都有生、老、病、死的必然道路。想要一个物品永远生存在这个天地里,那只是想入非非。只要这个物品被生产、被创造出来,它就会有瑕疵,它就有被毁灭的一天。
爱护人民而治理国家,能够没有什么作为吗?显然不行!“人类由史前向文明社会的演进,包括人自身素质的进化(人的智力、思维能力、思维方式以及宇宙观等),人所创造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演进(语言文字、生产工具、武器、衣、食、住、行等)、人所创造的社会组织及管理机构的演进等等。在这一系列演进中,社会组织结构方面的变化使得人类文明社会的产生和形成表现为社会形态上的运动和推移。在这个意义上讲,文明社会的到来也就是国家的出现,国家是文明的政治表现,是文明社会的概括。”(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而这些物质文明的演进和进化,社会组织结构的演进和进化都是人类的有所作为。而统治阶层的建立与确立,就是有智慧、有能力的人帮助少智慧、少能力的人们而逐渐形成的。因此,国家状态的形成,最原始的初衷就是帮助更多的人们。如果没有什么作为,每个人都只想着自己,还会有社会组织结构吗?还会有国家的形成吗?还会有统治阶级的确立吗?所以,要爱民治国,就必须要有所作为,这就是宇宙大道的原理和法则。实际上老子就是希望统治者让人民去自力更生、自耕自食、自由发展,不要过多地去管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和行为方式。因为唯有不抑制,“无为”,无所作为,老百姓才能有所作为,无为所以才没有抑制。而没有抑制,人民才能自由自在地生活。而唯有自由自在的生活,才能算是幸福的生活。
上天之门开开关关,难道就能够会有那雌虹吗?老子在这里反驳了那些迷信思想。上天是没有什么门的,不会因为是上天开了门,雨水就会降下来,关了门雨水就不降下来了。空气中有了水,太阳光一照,虹就出现了,雌虹也就出现了。在老子看来,这个“渊”,就是大气层,这个大气层也是由水构成的,只不过它是无形的水。然而这个无形的水却可以转化为有形的水。因此,上层统治者的心胸也应该要象这个又深又广又空的大气层一样,将有形转化为无形,又将无形转化为有形,才能吸取和净化和转化人们的思想。
明白而且通晓了以上这些事理,还能“无知”吗?当然不会了!明白而且通晓了以上这些事理,就是有了知识,而有了知识,也就能顺应自然,顺应宇宙大道而创造出人们自己良好的生存空间了。天和地就是这样生育并养畜了,生长而不占有,有所作为而不矜持,成长起来而不来主宰万物,这就称为幽远而深厚的天地客观规律。
——————————————————
【注释】1.载:《易·小畜·上九》:“既雨既处,尚德载;妇贞,厉。”《书·皋陶谟》:“亦言其人有德,乃言曰:载采采。”孔传:“载,行;采,事也。”孔颖达疏:“载者,运行之义,故为行也,此谓荐举人者,称其人有德,欲使在上用之,必须言其所行之事。”《诗?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诗?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周礼·春官·大宗伯》:“大宾客,则摄而载果。”《易·坤·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管子·形势》:“虎豹得幽而威可载也。”尹知章注:“载,行也。”《小尔雅·广言》:“载,行也。”这里用为施行之意。
2.营:《楚辞·刘向(九叹·怨思)》:“经营原野,杳冥冥兮。”王逸注:“南北为经,东西为营。言已放行山野之中,但见草木杳冥,无有人民也。”这里用为从东到西的方向之意。
3.魄:通“霸”。形容月出月没的微光。《书·康诰》:“惟三月哉生魄。”《法言·五百》:“月未望则载魄于西,既望则终魄于东。”《逸周书·世俘》:“维一月丙午,旁生魄……二月,既死魄。”《玉篇·月部》:“霸,《书》:‘哉生霸’,今作魄。”这里引申为月亮之意。
4.抱:《周礼·春官宗伯·大史》:“大师抱天时,与大师同车。”《老子·十九章》:“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论衡·无形》:“体气与形骸相抱,生死与期节相须。”这里用为“合”之意。
5.专:《书·说命下》:“罔俾阿衡(即伊尹)专美有商。”《左传·桓公十五年》:“祭仲专,郑伯患之。”《左传·庄公十年》:“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专禄以周旋,戮也。”《国语·晋语》:“敢专承之。”这里用为独自之意。
6.鉴:《诗·邶风·柏舟》:“我心匪鑒。”《周礼》:“春始治鑑。”《管子·内业》:“乃能戴大圆,而履大方,鉴于大清,视于大明。”《庄子》:“卫灵公有妻三人,同鑑而浴。”《淮南子·主术》:“借明于鑑以炤之。”《说文》:“鑑,大盆也,一曰鑑诸,可以取明水于月。”徐灏曰:“鑑,古祇作堅,从皿以盛水也。其后范铜为之,而用以照形者,亦谓之鑑,声转为镜。”《广雅》:“鑑谓之镜。”这里用为明镜之意。引申为内心之明镜。
7.阖:《管子·宙合》:“此言圣人之动静、开阖、诎信、浧儒、取与之必因于时也。”《易·系辞上》:“是故阖户谓之坤。”虞注:“阖,闭翕也。”《楚辞·东方朔·七谏谬谏》:“欲阖口而无言兮。”《汉书·孙宝传》:“当且阖閤,勿有所问。”这里用为关闭之意。
8.雌:《尔雅·释天》:“蜺为挈贰。”晋郭璞注:“蜺,雌虹也。”《论语·乡党》:“山梁雌雉,时哉时哉!”《楚辞·九章·悲回风》:“山高岩之峭岸兮,处雌蜺之标颠。”两虹同时出现,位于外侧,光带色彩较暗淡;古称雌虹,又名“霓”,今称副虹。如:雌蜺(虹有二环时,外环色彩暗淡曰雌);雌虹(副虹)。
9.达:《书·皋陶谟》:“达于上下,敬哉有土!”《诗·大雅·生民》:“诞弥厥月,先生如达。”《论语·雍也》:“赐也达,於从政乎何有?”《论语·颜渊》:“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礼记·中庸》:“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王勃《滕王阁序》:“所赖君子安贫,达人知命。”这里用为通晓事理、理解、明白之意。
10.长:《诗·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庄子·马蹄》:“草木遂长。”这里用为成长之意。
11.宰:《书·蔡仲之命》:“惟周公位冢宰,正百工。”《管子·度地》:“此宰之任,则臣之义也。”《老子·五十一章》:“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庄子·齐物论》:“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朕。”《吕氏春秋·精通》:“德也者万民之宰也,月也者群阴之本也。”高诱注:“宰,主也。”《正字通·宀部》:“宰,凡为事物之主者亦曰宰。”这里用为主宰之意。
12.德:《易·讼·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易·恒·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书·大禹谟》:“政乃乂,黎民敏德。”《诗·邶风·日月》:“乃如之人兮,德音无良。”《诗·卫风·氓》:“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小雅·谷风》:“忘我大德,思我小怨。”《诗·大雅·思齐》:“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诗·大雅·既醉》:“既醉以酒,既饱以德。”《易·坤·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蒙·象》:“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论语·为政》:“子曰:‘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庄子·天地》:“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德何如可以王矣?”《荀子·劝学》:“荣辱之来,必象其德。”《韩非子·扬榷》:“德者,核理而普至。”这里用为客观规律之意。
第十一章 空虚可以发挥作用
三十辐1共2一毂3,当其无,有车之用。埏4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5户牖6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译文】三十根辐条拱卫环绕着一个车毂,这当中就有了空虚的地方,因此就有了车的使用。用水和泥以制作陶器,使中间空虚,因此就有了陶器的使用。开凿门窗以造房屋,这当中就有了空虚处,因此就有了房屋的使用。所以用有形的东西来利用,这其中空虚的地方就可以发挥作用了。
【说明】本章亦是紧接上一章“爱国治民,能无为乎?”而言的,从前面十章中我们看到老子两次提到过“无为”,“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为无为,则无不治。”后来的人们就一直将老子的这个“无为”当作人生的宗旨和教条,动不动就要“无为而治”,便什么事都不做了。而老子和孔子所谓的“无为”并不是什么事情都不做,什么事情都不管,而是告诫人们,不要异想天开地去做一些事情,只要仔细研究这两千多年来的所有帝王,以及盛世衰世,就可以看出,盛世的帝王都是顺天时顺民意而没有什么大作为的。天时——即社会形势、时代趋势——到了时机,顺势而作,顺民意而作,就看不出有什么作为,只要“躬稼”、“恭己”、“知德”也就行了。而衰世的帝王都是有所谓作为者,他们不是东讨西伐,便是大兴土木工程,从夏桀、商纣王一直看到慈禧太后,这样的有所作为对人民有什么好处呢?
因此,治理国家必须要有所作为,这个有所作为不是为了自己而作为,而是为了国家的安定、繁荣、富强,为了人民的安居乐业而作为。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如果是无所作为的话,那就是置人民于不顾,那么还要这个国家做什么呢?因此,就有所作为和无所作为这个问题,老子举例说,如果没有车辐和车毂的结合,整部车辆都是实心的,那要这个车来干什么呢?正因为车辐和车毂以及车厢有虚有实,实与虚结合,这车辆才能动,才能装载人和物。
做陶器和修建房屋也是这样,做一个实心的东西,那是没有用的,只有将其中间空虚了,这个陶器才可以用来盛物,这个室才可以用来住人。这个天正因为是空的,宇宙才会生成,万物才会生成。这个天如果是实心的,还会有这个宇宙吗?还会有万物吗?因此,实物为有,其空虚处为无,有和无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是对立而统一的;唯其有生于无,故其有无之利用则可以发挥作用;如果仅仅是无,也就没有了有;仅仅有了有,也起不了作用。所以,无为是和有为相对而言的,对自己有为而对治理国家无为,那就大错特错。对自己无为而对治理国家有为,“就象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一样,才能“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所以,用有形的东西来利用,这其中空虚的地方就可以发挥作用了。
老子真实的意思就是说,“爱民治国”,就要有所作为,要给人民一定的条件,一定的环境,就象给车辆以车辐和车毂一样,就象给陶器以中空一样,就象给房屋以凿以户牖一样,人民才能对其进行使用。而人民利用所给予的一定的条件和环境,才能使这些条件和环境发挥作用,才能真正做到安居乐业;而人民安居乐业了,国家也就容易治理了。但统治者却不要去多管人民是怎样生活的,自己的生活方式由自己决定。也就是说,自己的生活自己作主。
再一个问题,我们学习了若干知识,把脑袋填得满满的,其实也就没有用了。知识不是用来装满脑袋的,而是学了以后调节我们的思想和行为的。因此我们要随时清空脑袋里、思想中的东西,以利于再学习新的东西。
——————————————————
【注释】1.辐:《易·小畜·九三》:“舆说辐,夫妻反目。”《诗·魏风·伐檀》:“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管子·任法》:“群臣修通辐凑以事其主。”《考工记·轮人》:“辐也者,以为直指也。”《汉书·刘向传》:“众辐凑于前。”《说文》:“辐,轮轑也。”这里用为辐条之意。为插入轮毂以支撑轮圈的细条。
2.共:通“拱”(gong巩)《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乡党》:“子路共之,三嗅而作。”《春秋繁露·观德》:“受命而海内顺之,犹众星之共北辰。”《说文》:“共,同也”。徐灏曰:“共,古拱字。”这里引申为拱卫、环抱之意。
3.毂:《诗?秦风?小戎》:“文茵畅毂,驾我骐馵。”《楚辞·屈原·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这里用为车轮中心的圆木之意,其周围与车辐的一端相接,中有圆孔,可以插轴。
4.埏:(shan山)《管子·任法》:“昔者尧之治天下也,犹埴之在埏也。”《荀子·性恶》:“故陶人埏埴而为器。”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凡柔和之物,引之使长,抟之使短,可折可合,可方可圆,谓之埏。”用水和土:埏埴(“埴”,土;和泥制作陶器,引申为陶冶、培育的意思)。埏揉(反复捶击、踩踏制作陶器的黏土,引申为反复修改、锤炼诗文)。埏稾(培育)。
5.凿:《仪礼·士丧礼》:“重木刊凿之。”《庄子·天道》:“释椎凿而上。”《山海经·海外南经》:“凿齿持盾。”《说文》:“凿,穿木也。”这里用为开凿打通之意。
6.牖:(y?u有)《诗·召南·采》:“宗室牖下。”《论语·雍也》:“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说文》:“牖,穿壁以木为交窗也。”段玉裁注:“交窗者,以木横直为之,即今之窗也。在墙曰牖,在屋曰窗。”这里用为窗户之意。
第十二章 只求温饱而不为了五彩缤纷
五色1令人目盲;五音2令人耳聋;五味3令人口爽;驰骋畋4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5。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译文】五彩缤纷的颜色叫人眼花缭乱,使人视觉迟钝;五音混杂使人听觉不灵敏;五味俱全的菜肴使人味觉爽快,纵情跑马打猎使人的心发狂;很难得的宝物使人的行动有所妨碍和阻碍。因此圣人只要求腹有温饱而不为了看得五彩缤纷,所以舍弃五彩缤纷和五音混杂而取后者。
【说明】本章亦是紧接上一章“爱民治国”而言,要有所作为,就要给人民一定的条件和一定的环境,但给予人民什么条件和什么环境呢?给人民五色吗?五彩缤纷的颜色叫人眼花缭乱,使人视觉迟钝;给人民五音吗?五音混杂使人听觉不灵敏;给人民五味吗?五味俱全的菜肴使人味觉爽快,就会使人民更加贪图菜肴的享受从而忘记了饮食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使人能够继续维持生命的作用。给人民驰骋畋猎吗?纵情跑马打猎使人的心发狂,从而会使人民只贪图纵情游荡而忘记了打猎只是为了获取一定的食物。给人民财宝吗?很难得的宝物会使人的行为贪著于此从而忘记了人生并不仅仅是为了收藏宝物的,因而会对人们的正常生活有所妨碍和阻碍,如果给人民这些,才是真正的愚民政策。
因此,给人民一定的条件和一定的环境,就不要给人民五色五音五味等这些使人眼花缭乱的东西,要给人民实实在在“为腹不为目”的东西,即能使人吃饱饭的土地,和能提高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条件和环境。才能真正治理好国家,才能使所有的人民都能安居乐业,快乐而幸福地生存。
如果给人民,或提倡人民追求那五色五音五味、驰骋畋猎和贵难得之货等,则就会使人民贪图享受,追求那对人有害无益的生活方式。因为,找到钱了,或者是地位提升了,人们都会飘飘然,春风满面,从而很快地忘记了从前是怎样落魄的,是怎样艰辛努力的,那官架子摆得十足,傲然一切;赚了一点钱,那财大气粗的劲头足以胀死人。人一旦富贵了,就会自然而然地摆出架子,就会瞧不起不如自己的人,似乎就是“体现了人生的价值”。然而,赚了一点钱就是实现了人生的价值了吗?也就是说,人生就是来赚钱的吗?当然,赚了钱,就说明干某一件事成功了,但这仅仅是说明你在某一方面成功了,并不能说明你的人生就是成功的。所以,“难得之货,令人行妨”,从而会拉大贫富悬殊,使贫穷成为犯罪的根源。
而贫富差距的拉大,使富的越来越富,穷的则越来越穷;而民心离散,社会混乱,犯罪率增高,则是与上层统治者收括、剥削、掠夺人民的财富,以满足自己的私欲有很大关系。贫富的两极分化距离拉大,贫穷则成了一切犯罪的根源。究其实,犯罪的人并不仅仅是因为贫穷就去犯罪,而是想富裕却得不到富裕,走正常的途径,用正常的手段得不到富裕,也只好用不正常的手段,走不正常的途径使自己富裕。这就会违背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于是就成为了犯罪。统治者走不正常的途径,用不正常的手段获取了财富,就是理所当然的,不可非议的。而老百姓走不正常的途径,用不正常的手段获取了财富则就是犯罪,就要治他们的罪,就要用刑罚来处理、惩罚他们。这说得过去吗?“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就是“爱民治国”的有所作为的好方法。其实老子并不反对精彩、高质量的生活方式,老子所反对的是,如果仅仅只是追求五色、五音、五味这些东西,从而忘记了人生的最终目的,那么最后只能是失败的人生。想要拥有成功的、幸福的人生,就不能以这些东西为目的。因为快乐并不来源于五色、五音、五味这些东西。
——————————————————
【注释】1.五色:青、黄、赤、白、黑。
2.五音:最古的音阶仅用五音,即宫、商、角、徵、羽。古人通常以宫作为音阶的第一级音。《书·益稷》:“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在治忽。”《管子·宙合》:“左操五音,右执五味。”《孟子·离娄上》:“继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胜用也。”
3.五味:酸、甜、苦、辣、咸。《管子·宙合》:“左操五音,右执五味。”
4.畋:(tian田)《书·五子之歌》:“畋于有洛之表。”《书·伊训》:“敢有殉于货色,恒于游畋,时谓淫风。”《吕氏春秋·直谏》:“以畋于云梦。”《广韵》:“畋,取禽兽也。”司马相如《子虚赋》:“与使者出畋。”这里用为打猎之意。
5.妨:《国语·越语》:“将妨于国家。”《楚辞·招魂》:“敬而无妨些。”《荀子·解蔽》:“不以自妨也。”《韩非子·难二》:“不以小功妨大务。”《吕氏春秋·季夏》:“无发令而干时,以妨神农之事。”这里用为妨碍、阻碍之意。
第十三章 不要宠爱和侮辱人民
宠辱若1惊,贵2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3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译文】受到宠爱和受到侮辱都如受到惊怕一样,重视大的祸患要如同重视自己的身体一样。什么叫宠辱若惊呢?受到宠爱是因为地位卑下,因此得到上面的宠爱便会有惊惧,然而失去宠爱也会有惊惧,这就叫做受到宠爱和受到侮辱就如同受到惊怕一样了。什么叫重视大的祸患要如同重视自己的身体一样呢?我之所以有大的祸患的原因,是因为有我这个身体,如果没有我这个身体,我还会有什么祸患呢?所以,以重视我的这个身体的态度来重视天下,如此便可以托委于天下;以爱护自己身体的态度来爱护天下,如此便可以托付于天下。
【说明】本章亦是紧接上一章而言,既然不能给人民那五色五音五味、驰骋畋猎和贵难得之货等,也就不要宠爱和侮辱人民,因为人民的地位都是处于卑下状态的,不论是宠爱或者是侮辱,都会使人民感到惊惧。你宠爱他,他便会以为你对他有什么要求,而往往你要求他的他却做不到,所以就会有惊怕的思想。你如果侮辱他,他也就更是惊怕了,因为统治者有权力决定某个老百姓的生死。
《易·家人·九三》:“家人嗃嗃,悔,厉,吉。妇子嘻嘻,终吝。”描述的是周文王回到了家乡,与家人团聚了。家人们在迎接周文王回来后,便大声喊叫着要报仇雪耻,要文王带领他们去攻打商纣王。“嗃嗃”二字道出了群情愤慨的场面。而妇女小子们兴高采烈,得意忘形,这在周文王看来都是不好的,不要因为我的回来而忘乎所以,大家还是应与平常一样,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要得意忘形,也不要失意忘形。不论得意、失意,都应保持一种镇定的心态,要慎重分析天下形势,切不可盲目而动,凭一时的冲动是干不成大事的。这就是周文王不宠爱和侮辱人民的典型事例。
在《论语·阳货》第二十五节中孔子也说过:“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小姑娘与儿童之所以难以养育,就是亲近他们之后,他们就会肆无忌惮,不谦逊、不礼貌、不知轻重缓急、不知尊卑上下。而如果不亲近他们,他们就会抱怨,怨天尤人,还会由此而产生憎恨。这就是孔子不宠爱和侮辱人民的具体体现。在第五章老子曾说过,“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意思是说,圣人的仁爱不会表现在对某人的出生和死亡上,因为他知道这个宇宙的这一切,洞察并能理解这一切,知道万物生命的全过程,所以他不会对某个具体的人表示出仁爱。此生彼死,彼生此死,生生死死,生死流转,皆是人类的必然,因而圣人只会对全人类、对万物的存在表示出他的仁爱,而不会对个别的人有宠爱和侮辱。
然而统治者却要懂得爱民有如爱护自己的身体一样,并且统治者也要教育老百姓懂得“贵大患若身”的道理。作为人,都有一个身体,而这个身体却是脆弱得很,一点疾病就可以将人折磨得死去活来,一点点意外就可以置人于死地。每个人每天都要面临着空气的缺少,水、粮食和充饥的食物问题,还要面临疾病、自然灾害、别的物种的伤害等等问题。如果没有了这个身体,当然也就没有这些问题了。然而我们却有着这个身体,因此我们就要爱护这个身体,就必须爱护这个身体。因为只有有了一个强壮的身体,才能创造出良好的生存空间,否则,就算有再大的权势,有再多的财富也是冤枉的。
《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孔子生前虽然没有具体讲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话,但儒家“修齐治平”的思想则渊源于孔子。孔子之“修身”不仅提倡人的思想修养、调节心态平衡,也提倡强壮身体,与老子的贵身爱身是同样的道理。
所以,以重视我的这个身体的态度来重视天下,如此便可以托委于天下;以爱护自己身体的态度来爱护天下,如此便可以托付于天下。
——————————————————
【注释】1.若:《易·丰·六二》:“丰,其蔀日中,见斗,往得疑,疾有孚,发若,吉。”《书·尧典》:“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书·汤誓》:“夏德若兹,今朕必往。”《诗·齐风·猗嗟》:“抑若扬兮。”《诗·小雅·雨无正》:“若此无罪,沦胥以铺。”《诗·小雅·裳裳者华》:“我马维骆,六辔沃若。”《诗·大雅·烝民》:“邦国若否,仲山甫明之。”《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荀子·非相》:“乡则不若,偝则谩之。”《战国策·秦策》:“织自若。”这里用为如此、这样之意。
2.贵:《管子·牧民》:“御民之辔,在上之所贵。”《老子·二十七章》:“不贵其师,不爱其资。”《国语·晋语》:“贵货而贱土。”《礼记·中庸》:“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荀子·大略》:“贵贵、尊尊、贤贤、老老、长长,义之伦也。”《荀子·宥坐》:“因丽节文,非无良材也,盖曰贵文也。”《韩非子·初见秦》:“而民为之者,是贵奋死也。”《吕氏春秋·察今》:“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商君书·画策》:“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这里用为崇尚、重视之意。
3.寄:《论语·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国语·齐语》:“令可以寄政。”《仪礼·丧服》:“寄公者,何失地之君也。”《说文》:“寄,托也。”这里用为委托、托付之意。
第十四章 掌握宇宙大道的纲领、头绪和要领
视之不见,名曰夷1;听之不闻,名曰希2;搏3之不得,名曰微4。此三者不可致诘5,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6,其下不昧7。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8。
【译文】想看而看不见的就称之为宇宙的常法、常道;想听而听不到的就称之为宇宙的相摩相荡的运动;想获取和捕捉而又得不到的就称之为宇宙的非常微小的道。这三种情况不可追究询问,因为它们本来是混为一体的。它的上面不光亮,它的下面不昏暗,绵绵不绝表述不清,最后还是归结到无形无象的境况中。这就叫做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物体的现象,这就称之为似有若无的惚恍状态。迎面对着它而看不见它的头部,尾随着它而看不见它的后部。掌握着自古以来的道,来驾驭现今的具体事物。就能够知道宇宙万物的原始,也就知道了宇宙大道的纲领、头绪和要领。
【说明】本章亦是紧接上一章而言,不能给人民那五色五音五味、驰骋畋猎和贵难得之货等,也不能宠爱和侮辱人民,这是什么道理呢?老子便在本章对“道”进行了描述。因为不能从根本上懂得“道”的原理和法则,就不能真正治理好国家和天下。而宇宙、天地、万物、人类都有各自独特的道路,都是各自沿着自己的道路而生成而存在而又走向毁灭的。然而这个道路不是我们平常看得见的大地上的道路,而是一种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无头无尾、无形无象、无始无终、似有若无、无法获取的东西。虽然如此,但是它却是存在着的,每天的日出日落,月盈月亏,四季的交替,植物的生长、发芽、开花、结果,动物的出生、成长、死亡等等都各有其独特的道路。大自然由许多小自然构成,诸如人与动物,作物和树木,山与泽,水与火,风与雷,天与地等,这些存在物就构成了宇宙。凡此不同的存在物都有自己的道路,就象大自然的情况一样,各自遵循自己的道路。普遍性的大道由众多的小道构成,一切此类小道都有其自然之道要遵循,从开始到成熟最后到终点。
老子在这里描述的三种状况:夷、希、微,是形容宇宙大道的三种表述方法,老子认为,虽然这个“道”是处于“无”的状态,然而它却是“有”的,不能否认它的存在。虽然它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但它自古以来就有了。在《易·明夷》卦中,周文王通过“明入于地”之“明夷”,阐述了他对天地运行变化之规律的正确认识,实际上他这就是打破了殷商王朝几百年来的“天命观”。明夷者,明白也,明了那无象无形无声之常法、常道也。如果大家都能明了明白这个天地运行变化之规律,有目标、有方向地努力奋斗,则能打破这个黑暗的统治,迎来新的光明。他这种唯物主义的宇宙观,对殷商王朝无疑是致命的打击,同时也开拓了人民百姓的视野、思路,不再盲目相信“天命”之“天子”,从而敢于为争取自己生存的权利而起来斗争。这个唯物主义的宇宙观,也为人类哲学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也就是说,“明入于地”是天地运行变化之规律,有光明就必然有黑暗,有黑暗也就必然有光明。
“微”,就相当于现在的“微米”,一微米就等于一米的万分之一。在同时期(公元前500年左右)的古希腊哲学家留基伯(Leukippos)就认为宇宙是无限的,宇宙万物都由原子在虚空中的运动结合而成。世界按其必然性产生、成长和毁灭。稍后几十年的德谟克利特(Demokritos)也是原子论的创始人之一,他认为原子和虚空是万物的本原,原子在虚空中作急剧而凌乱的运动,相互碰撞,形成旋涡,产生世界万物。他们二人的“原子论”中的原子就与老子的“微”异名而同义。也就是说,在那个时候,人们已经认识到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对立的统一。因此老子以为,只有从最原始的微观世界来掌握宇宙大道,才能够知道宇宙万物的原始原因,才能够知道宇宙万物的纲领、头绪和要领,才能驾驭现今的具体事物,才能真正懂得“爱民治国”的道理。
老子也就是继承了周文王的思想体系,才在这个“道”的基础上作了详尽而广泛的发挥。由于这个“道”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只能靠人类的理性思维去把握,所以历来的哲学家们把这个本体或是本原之道规定为无形、无声、无体的形而上之道。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我们这个宇宙是沿着自己的道路走下去的,万物和人类也是沿着自己的道路走下去的,而且还有一条无形的然而却是很有作用的生物链,使谁也离不开谁,一旦这个链条的某一部分断开,这个世界就会起变化,就会不利于万物的生长,人类的道路就会被扭曲或截断,尤其是人类的生存就会受到极大的影响。那么人类是不是就必须要听天由命呢?必须要顺从这个宇宙大道的原理和法则而再也不努力、不奋斗了呢?不是!人类在创造自己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同时,应该懂得遵循和尊重这个宇宙大道的原理和法则,并且利用这个宇宙大道的原理和法则,尊重万物各自独特的道路和作用,也就是说,要爱护并保护万物的生存作用,也利用万物的生存作用,来使人类自己的生存环境逐渐更好。如果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心、私欲而不惜糟践和破坏万物的道路,那么整个宇宙大道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反过来会影响人类自己的发展道路。
因此,掌握自古以来的道,来驾驭现今的具体事物,就能够知道宇宙万物的原始,也就知道了宇宙大道的纲领、头绪和要领,也就能使人类更好地生存下去。
——————————————————
【注释】1.夷:《易·明夷·辞》:“明夷,利,艰贞。”《诗·小雅·节南山》:“式夷式已,无小人殆。”《诗·大雅·瞻卬》:“蟊贼蟊疾,靡有夷届。”毛传:“夷,常也。”郑玄笺:“天下骚扰……於民如蟊贼之害禾稼然,为之无常,亦无止息。”《老子·十四章》王弼注:“无状无象无声,故能无所不通,无所不往,不得而知。”《逸周书·武穆》:“昭天之道,熙帝之载,揆民之任,夷德之用。”孔晁注:“夷,常。”《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本·德经》作:“捪之而弗得,名之曰夷。”《史记·宋微子世家》:“王极之传言,是夷是训,于帝其顺。”这里用为形容无状无象无声之“道”之平常、常法、常道之意。
2.希:《老子·二十二章》:“希言自然。”《易·系辞上传》:“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广雅·释诂三》:“希,磨也。”《方言》卷七:“希,摩也。燕齐摩铝谓之希。”这里用为相摩相荡运动着的宇宙之道之意。
3.博:《周礼·夏宫·环人》:“搏谍贼。”《老子·八十一章》:“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庄子·山水》:“螳螂执翳而搏之。”张衡《西京赋》:“摭紫贝,搏耆龟。”这里用为获取、捕捉之意。
4.微:古代极小的量度单位。一寸的百分之一,或一两的百万分之一。《书·洪范》:“俊民用微,家用不宁。”《管子·七臣七主》:“是以谄臣贵而法臣贱,此之谓微孤。”《荀子·非相》:“叶公子高微小短瘠。”《广雅·释诂二》:“微,小也。”《察微算经》:“忽,十微。微,十纤。”这里用为微小之意。
5.诘:《书·周官》:“司寇掌邦禁,诘奸慝,刑暴乱。”《书·吕刑》:“五曰刑典以诘邦国。”《周礼·大宰》:“度作刑以诘四方。”《管子·宙合》:“若晦明,言渊色以自诘也。”《说文》:“诘,问也。”这里用为询问、追问之意。
6.皦:《诗·王风·大车》:“有如皦日。”《论语·八佾》:“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缴如也,绎如也,以成。”《说文》:“皦,玉石之白也。”《方言·十二》:“皦,明也。”《汉书·高闾传》:“譬如玉石,皦然可知。”这里用为清晰分明、光亮洁白之意。
7.昧:《书·太甲上》:“先王昧爽丕显,坐以待旦。”《书·牧誓》:“时甲子昧爽。”《诗·郑风·女曰鸡鸣》:“女曰鸡鸣,士曰昧旦。”《管子·幼官》:“旗物尚白,兵尚剑,刑则绍昧断绝。”《荀子·哀公》:“君昧爽而栉冠,平明而听朝。”《楚辞·九章·怀沙》:“日昧昧其将暮。”《战国策·赵策》:“愚者昧于成事。”《淮南子·原道》:“神非其所宜而行之则昧。”这里用为昏暗之意。
8.纪:《诗·大雅·云汉》:“旱既大甚,散无友纪。”《管子·问》:“凡立朝迁,问有本纪。”《墨子·尚同上》:“譬若丝缕之有纪,网罟之有纲。”《礼记·乐记》:“故乐者,天地之命,中和之纪,人情之所不能免也。”《韩非子·主道》:“道者,万物之始,是非之纪也。”《吕氏春秋》:“义也者,万事之纪也。”《淮南子·泰族训》:“茧之性为丝,然非得工女煮以热汤而抽其统纪,则不能成丝。”这里用为纲领、头绪、要领之意。
第十五章 时时都有新的成就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1兮若冬涉川;犹2兮若畏四邻;俨3兮其若客;涣4兮其若凌释;敦5兮其若朴6;旷7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8而新成。
【译文】古代善于遵道行事的人,对于微观世界幽远而深厚的道无不能融会贯通,其知识高深得让人不可理解。正因为难以理解,所以只能勉强形容他:凡事预防着就象冬天涉水过河一样;踌躇疑惧就象害怕四周有敌人一样;恭敬庄重就象去做客一样;鲜亮光明就象能融化冰雪一样;治理邦国淳厚朴实,心胸开阔有如高山峡谷;混然一体有如江河浊流。谁能让这浑浊停止,安静下来使它慢慢澄清?谁能让这安静而又长久,然后推动起来使它慢慢生长?保持这个道的人不想要万物的满盈。正因为他们不会满盈,所以能够概括万物而时时都有新的成就。
【说明】本章亦是紧接上一章而言,有人善于遵从这个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无头无尾、无形无象、无始无终、似有若无、无法获取的道,而且有人保持了这个道,所以他时时都有新的成就。那么这些善于遵从和能够保持道的人是怎么做的呢?老子说,勉强形容他们,就是:凡事预防着就象冬天涉水过河一样;踌躇疑惧就象害怕四周有敌人一样;这句话可以从《诗经》里面得到论证。《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意思是说,恐惧害怕呀,就好象来到深深的水潭边,就好象走在薄薄的冰层上。也就是说,在自己一生的进程中,尤其是思想发展的过程中,凡事都要“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一个人一生的道路及人际关系不可能总是平平坦坦的,总有高山低谷,所以要学会恐惧害怕,如同行走在薄冰上,要小心谨慎,要考虑到后果,要看得广、看得开;要一分为二,要辨证地看问题。因为只有恐惧才会促使一个人有更多的思考,才能想出更多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更不能躲躲闪闪,迥避问题,因为无论怎样迥避问题,总有一天会无处迥避的,而要直面解决问题。不如此,便不能懂得自我勉力的真正含义。
恭敬庄重就象去做宾客一样;这就是孔子所描述的君子的形象,严肃庄重而恭敬。这个恭敬不只是指对待长辈、领导,它包括一切,也就是对每一个人、对万物的恭敬与尊重。
鲜亮光明就象能融化冰雪一样;这句话实指人际关系中热情待人,要想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不热情是不行的,就要象那太阳一样发出光和热才能融化冰雪,才能得到人们的喜爱。若是待人冷若冰霜,怎么会有人喜欢呢?
治理邦国淳厚朴实,这与孔子所说的“恭己”、“正南面”、“躬稼”一样,老老实实、踏踏实实为人民服务,不要玩什么花头来引诱老百姓,也就行了。
心胸开阔有如高山峡谷;这就是形容为道者心胸要宽广,能够容纳百川,容纳一切。
混然一体有如江河浊流。这是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的总发挥。谁能让这浑浊停止,安静下来使它慢慢澄清?谁能让使其安静而又长久,然后推动起来使它慢慢生长?谁都不能!这就是宇宙大道。宇宙大道就是这样混混沌沌无法澄清的,就是这样运动着而无法安静下来的。保持这个道的人不想要万物的满盈。正因为他们不会满盈,所以能够概括万物而时时都有新的成就。如果一旦满盈,那就是“物壮则老”了。
——————————————————
【注释】1.豫:通“预”。 通“预”。《易·豫·辞》:“豫,利建侯,行师。”《管子·侈靡》:“水之变气,应之以精,受之以豫。”《礼记·中庸》:“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荀子·仲尼》:“安则虑危,曲重其豫,犹恐及其祸。”《荀子·大略》:“先患虑患谓之豫,豫则祸不生。”《韩非子·南面》:“说在商君之内外铁殳重盾而豫戒也。”《广雅·释言》:“豫,早也。”《玉篇·象部》:“豫,逆奋也,或作预。”这里用为预备、预防之意。
2.犹:《诗·召南·小星》:“嚖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犹!”《诗·魏风·陟岵》:“犹来无弃。”《诗·小雅·斯干》:“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诗·小雅·鼓钟》:“淑人君子,其德不犹。”《诗·小雅·白华》:“天步艰难,之子不犹。”《诗·大雅·抑》:“訏谟定命,远犹辰告。”《荀子·议兵》:“王犹充塞。”《离骚》:“心犹嶑而狐疑。”这里用为踌躇疑惧之意。
3.俨:(yan眼)《诗·陈风·泽陂》:“有美一人,硕大且俨。”《论语·子张》:“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礼记·曲礼》:“俨若思。”《荀子·非十二子》:“其容良,俨然。”《离骚》:“汤禹俨而求合兮。”《思元赋》:“仆夫俨其正策兮。”《尔雅·释诂》:“俨,敬也。”这里用为恭敬、庄重之意。
4.涣:《诗·郑风·溱洧》:“方涣涣兮。”《论语·泰伯》:“焕乎,其有文章。”《汉书·杨雄传上》:“涣若天星之罗,浩如涛水之波。”《释名·释彩帛》:“纨,涣也。细泽有光,涣涣然也。”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乾部》:“涣,字亦作焕。”这里用为鲜明、光明之意。
5.敦:《易·临·上六》:“敦临,吉,无咎。”《易·复·六五》:“敦复,无悔。”《易·艮·上九》:“敦艮,吉。”《诗·邶风·北门》:“王事敦我,政事一埤遗我。”《诗·豳风·东山》:“敦彼独宿,亦在车下。”《诗·大雅·常武》:“铺敦淮濆,仍执丑虏。”《诗·周颂·有客》:“有萋有且,敦琢其旅。”《诗·鲁颂·閟宫》:“敦商之旅,克咸厥功。”《荀子·荣辱》:“以敦比其事业而不敢怠傲。”这里用为治理之意。
6.朴:(pǔ普) 《老子·十九章》:“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庄子·山木》:“其民愚而朴。”《孔子家语·王言》:“民敦而俗朴。”《汉书·黄霸传》:“浇淳散朴。”这里用为淳朴、朴实之意。
7.旷:《诗·小雅·何草不黄》:“率彼旷野。”《左传·昭公元年》:“居于旷林。”《礼记·曲礼》:“祥车旷左。”这里用为空旷、开阔之意。
8.蔽:《书·大禹谟》:“官占惟先蔽志,昆命于元龟。”《书·康诰》:“丕蔽要囚。”《论语·为政》:“一言以蔽之。”这里用为概括之意。
第十六章 道就是这样运作的
致虚极,守静笃1。万物并作,吾以观复2。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3。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4身不殆5。
【译文】达到最空虚的极点,守着最安静而忠实笃厚;虽然万物都是共同生长在这个世界上,但我观察其反反复复的运动;万物虽然芸芸不同,但都要重复地回归到它们的本原。回归到本原的就叫“静”,“静”就叫做反复重复的变化趋势。反复重复的变化趋势就叫做“常”,知道这个平常、正常的规律和现象就叫做明白事理。不知道这个平常、正常的规律和现象而妄作,就会有凶。知道这个平常的规律和现象就能容纳一切,而能容纳一切才能坦诚公平;坦诚公平对待一切才能做到周全,周全地对待万物就能象天一样,天就是道,道就是长久,这样万物就是死去也不会有危险。
【说明】善于为道者除了做到上一章所描述的外,还要达到最空虚的极点,守着最安静而忠实笃厚,才能观察到万物反反复复的运动,才能观察到万物虽然芸芸不同但都要重复地回归到它们的本原。而这个所谓的回归到本原就是“没身”,就是死。万物死去而又重新生长出来,死去的就叫做“静”,这个静仅仅是表面上的静,比如冬天,冰雪覆盖了大地,除了人类和少许动物外,大部分的动植物都似乎死去了似的,这就被老子称为静,称为没身。而到了春天,万物复苏,又是生机勃勃。静的对立面就是动,有静才有动,有动亦有静。动与静对立而统一。万物就是这样动而归静,静而生动地反反复复地运动着,存在于这个充满着动静结合的世界上。
既然知道了万物有生有死,就知道这是平常而正常的规律和现象,那为什么还要为出生而欢欣鼓舞,为死去而悲伤欲绝呢?所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而不知道这个平常、正常的规律和现象而妄作,就会有凶。反复重复的变化趋势就叫做“常”,知道这个平常、正常的规律和现象就能容纳一切,而能容纳一切才能坦诚公平;坦诚公平对待一切才能做到周全,周全地对待万物就能象天一样,天就是道,道就是长久,这样万物就是死去也不会有危险了。因为道就是这样运作的,天就是这样运作的,宇宙就是这样运作的。生生死死,反复不已。我们知道了这些道理,也就不会有烦恼、有忧愁、有悲伤、有痛苦了。
——————————————————
【注释】1.笃:(dǔ堵)《书·洛诰》:“汝受命笃弼,丕视功载。”《诗·唐风·椒聊》:“彼其之子,硕大且笃。”《诗·大雅·大明》:“长子维行,笃生武王。”《诗·大雅·公刘》:“笃公刘。”《诗·周颂·维天之命》:“骏惠我文王,曾孙笃之。”《论语·泰伯》:“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先进》:“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礼记·中庸》:“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孟子·梁惠王下》:“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笃周祜。”《荀子·修身》:“笃志而体,君子也。”《吕氏春秋·孝行》:“朋友不笃,非孝也。”《史记·五帝纪》:“尧九男,皆益笃。”这里用为忠实笃厚之意。
2.复:《易·泰·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易·复·辞》:“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诗·小雅·蓼莪》:“顾我复我,出入腹我。”《论语·学而》:“信近於义,言可复也。”《尔雅·释言》:“复,返也。”《韩非子·五蠹》:“释其来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说文·彳部》:“复,往来也。”这里用为反复、重复之意。
3.命:《易·讼·九四》:“不克讼,复即命,渝,安,贞,吉。”《易·否·九四》:“有命,无咎,畴,离祉。”《诗·周颂·维天之命》:“维天之命,於穆不已。”孔颖达疏:“言天道转运,无极止时也。”《论语·尧曰》:“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韩非子·扬榷》:“天有大命,人有大命。”这里用为天命、命运的规律之意。总结自《周易》以来所有古籍中关于“命”的辞意,不论是指天命、人命等,其实都是指天的规律,人的规律,宇宙的法则等,当人事、物理、历史的命运、时间和空间加起来,形成一股力量的时候,成为规律的时候,人们称它为命。现代我们称它为“时代的趋势”之意。只是后来的人误解并歪曲了“命”的本义,将它看成是迷信意义上的天命论、宿命论了。
4.没:(mò莫)通“殁”。《老子·五十二章》:“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墨子·明鬼下》:“逮至昔三代圣王既没。”《易·系辞下》:“庖牺氏没。”《书·君陈序》:“周公既没,命君陈分正东郊成周。”《国语·晋语》:“以没其身。”《战国策·燕策》:“皆为戮没。”《荀子·正论》:“圣王已没。”这里用为死去之意。
5.殆:(dai带)《书·秦誓》:“亦曰殆哉!”《诗·小雅·正月》:“民今方殆,视民梦梦。”《诗·小雅·节南山》:“式夷式已,无小人殆。”《老子·二十五章》:“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孟子·万章上》:“於斯时也,天下殆哉,岌岌乎!” 《荀子·儒效》:“厌厌兮其能长久也,乐乐兮其执道不殆也。”《韩非子·忠孝》:“此二者,殆物也。”《说文》:“殆,危也。”这里用为危险之意。
第十七章 一切本来都是自自然然的
太1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2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译文】极大的那上面的虚空,不知道到底有什么;其次我们看得到的太阳月亮星星,我们亲近而且赞誉它;再其次的风雨雷电,我们害怕它;再其次的万物,我们侮辱并残害它。这是因为我们人类对宇宙大道信心不足,我们有不信任的思想。长远地重视它们的言说,事业成功而完成,百姓就说我们是自自然然的。
【说明】本章亦是紧接上一章而言,天就是道,道就是长久。所以求道也好,为道也好,都要正确地认识这个宇宙大道,除了那“太上,不知有之”以外,其次的,再其次的,再再其次的,我们都应该“容乃公,公乃全”,都应该“亲而誉之”;要有信心,要相信这个宇宙大道。这个宇宙大道的一切表现,都是在无声地言说着它的一切规律和原理的,如果我们人类重视它所表现所说的这一切,并以它的这些原理和法则和规律来指导我们人类的一切行为的话,功成事遂,人民就都会说,我们是自自然然的了。这也就是《易·坤·六二》所说的:“不习,无不利。”不调节它,没有什么不利的。因为一切本来都是自自然然的。
——————————————————
【注释】1.太:《书·洛诰》:“王入太室裸。”《易·系辞》:“易有太极。”《礼记·曲礼》:“太上贵德。”《白虎通·五行》:“太亦大也。”《广雅·释诂一》:“太,大也。”段玉裁曰:“后世还言,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如大宰俗作太宰。大子俗作太子,周大王俗作太王是也。”古作“大”,也作“泰”。凡言大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这里用为形容极大之意。
2.悠:《诗·周颂·访落》:“於乎悠哉,朕未有艾。”《国语·吴语》:“今吾道路悠远。”《史记·司马相如传》:“悠远长怀。”《晋书》:“江山悠隔,朝宗无阶。”这里用为长远之意。
第十八章 这个宇宙大道越来越不自然
大道废,有仁义1;智慧2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译文】大道被废弃了,才出现了仁爱的思想和最佳行为方式;人类的智力和能力增长了,才产生了伪诈;亲属间关系不和谐了,才显出了孝顺和慈爱;国家的统治昏乱了,才有了忠臣。
【说明】本章亦是紧接上一章而言,由于对宇宙大道信心不足,有不信任的思想,人们才热衷于调节这个大道,调节这个宇宙,调节这个世界,使这个宇宙大道越来越不自然,这个宇宙大道才逐渐地被人们废弃。而人类一切不自然的行为,就使人与人之间产生了必须要重新建立相互亲爱的关系的要求,就使人与人之间产生了必须要重新寻求最佳行为方式的要求。其实,人类本初的行为方式就是最佳行为方式,就是私有制的畸形发展才导致了人类的行为方式畸形,所以现在才要选择最佳行为方式。
正因为这个宇宙大道越来越不自然,人类的智慧增长了,私有制的产生及畸形发展,人们为了捞取、掠夺到更多的私有财产、私有土地,才学会了互相欺诈、欺骗。在先秦时期,人们大都用字而不用词,“智慧”一词虽出于老子,但却是分开讲的。智是讲智力,相当于现代的智商;慧是讲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相当于现代的情商。那么,是不是古人就没有智慧呢?在《论语·阳货》中,孔子说过:“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这是孔子拿古人与今人作比较。同样都是狂放的人,但古人却是展现出自己的品德来,也就是说他们是没有违反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敢于亮出自己的所作所为,敢于张扬出自己的个性。而今人却是放纵自己的所欲,敢于违反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和法律法规。同样都是庄重的人,古人是品行方正,而今人却是易怒暴戾。同样都是愚钝的人,古人是愚而公正正直,今人却是愚钝而狡诈。不论阳货、公山弗扰、佛肸、臧文仲等这些窃国、窃位者是什么样性格的人,孔子都认为他们的狂、矜、愚远不如古人的可爱。孔子在这里并不是悲叹今非昔比,而是认为由于私有制的畸形发展,人们被私有财产、私欲迷住了心窍,迷住了眼睛,不再会辨别是非曲直了,也辨别不出道德品质的好坏了。
正因为这个宇宙大道越来越不自然,为了私有财产的夺取与拥有,私有制使得本来很亲密的亲属之间关系及普通人际关系起了变化,出现了很不和谐的关系,于是孝顺和慈爱与不孝和叛逆相互对立地产生了。人们为了财富、地位、名誉不惜违背父母亲的意愿,甚至于不惜弑父弑母,弑君弑主,杀兄杀弟,杀掉一切挡住自己求取利益道路的人。而为了自己所爱的人而放弃自己已获得的东西的人就被称为孝慈。这个孝慈的出现,也就是人类之间的关系的不自然。
国家的统治也是这个道理,国家政治清明,一切自然而然,国家政治昏乱,就会有奸臣和忠臣之别。本来国家组织机构是为了帮助人民安居乐业而建立起来的,但由于奢侈腐化的生活享受使得许多官吏利用手中的权势将帮助人民变为剥削和掠夺人民,由此而出现忠臣和奸臣之别。这种人际关系的不正常就是不自然。
这是老子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对畸形发展的私有制的批判,是对人们热衷于私有财产、私有土地的拥有而心灵被蒙蔽的批判。老子并不是在反对和批判仁义孝慈忠臣等,他是在叙述仁义孝慈忠臣的来源,之所以产生了仁义孝慈忠臣的观念,是人们的智慧发展的畸形,实际上也就是私有制发展的畸形。天和地生育养育了万物,但从来没有说自己就是开天辟地的大英雄,也没有把万物据为己有。而只有人类却异想天开,想把万物都据为己有,甚至于想把天地都据为己有。尤其是自己做成功某些事,更是占据着而不与别人分享。正因为人们占有了某些东西,于是便害怕失去;所以,万物都不占据,也就无所谓失去了。一旦你占据了钱财,你最终会失去它;而没有占据钱财,也就无所谓失去了。人一死,什么都是空空如也,“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去”,占据了又有什么用呢?!“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湼槃。”心有挂碍,必有恐怖。心有恐怖,必有痛苦。不信?你试试看。所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而能成就天下。
——————————————————
【注释】1.义:義: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因此是指合宜的道德、行为。也就是符合行为规范的行为。《书·皋陶谟》:“《书·立政》:“强而义。”兹乃三宅无义民。”《诗·大雅·文王》:“宣昭义问,有虞殷自天。”《论语·学而》:“信近於义,言可复也。”《礼记·大学》:“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礼记·中庸》:“义者,宜也,尊贤为大。”《孟子·粱惠王上》:“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荀子·劝学》:“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管子·五辅》:“义有七体。七体者何?曰:孝悌慈惠,以养亲戚;恭敬忠信,以事君上;中正比宜,以行礼节;整齐撙诎,以辟刑僇;纤啬省用,以备饥馑;敦懞纯固,以备祸乱;和协辑睦,以备寇戎。”《二程遗书》卷十八:“问:敬、义何别?曰:敬只是持己之道,义便知有是有非。顺理而行是为义也。”义在古代被解释得较含糊,其主要含义有道德、行为、道理、情谊、义气等等。如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义正辞严、义愤填膺、义薄云天等,至现代,义就被单纯地理解为义气之类的了,一提起义字,就想到为朋友两肋插刀之类的“义气”。通过对《论语》及对孔子思想的理解,通过对孔子“仁、义、礼、智、信”这五个相互关联词的意义,“义”应该理解为,人际之间最佳的行事方式。而这个人际之间最佳的行事方式是什么呢?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本性,只要不偏离自己的道路,就自然会出现最好的状态。高明的人既不会偏离自己内在本性所固有的道路,也不会造成他人偏离他自己内在本性的道路。义,就是要人在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寻求到一种最佳的行事方式。所以“义”应该理解为,人际之间最佳的行为方式之意。
2.慧:《周书·谥法》:“柔质受谏曰慧。”《老子·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论语·卫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孟子·尽心上》:“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韩非子·喻老》:“而慧者不以藏书箧。”《贾子·道术》:“亟见窕察谓之慧。”慧是指这个人善于理解、想象,有才华,有胆略,聪敏而有口才之意。
第十九章 少一些私心、少一些欲望
绝圣1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2,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3抱4朴5,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译文】断绝那些所谓神圣的以及弃掉所谓的智慧,人民就会得到利益百倍;断绝那些所谓的相互亲爱的关系以及弃掉所谓的最佳行为方式,人民就会重新恢复孝顺和慈爱;断绝那些所谓的技巧以及弃掉所谓的利益,盗贼就会没有。若是此三者(圣智、仁义、巧利)就以为是文明,是不足的。所以要令人们有所依从:见到诚心而真情的就要合其于朴实,少有一些私心和减少一些贪婪欲望,断绝圣智之学就没有忧患了。
【说明】本章亦是紧接上一章而言,大道被废弃了,才出现了“仁义”;而“仁”和“义”则是为了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提出来的,即是用最佳的行为方式来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为什么要改善人际关系呢?就是因为私有制的畸形发展,私有财产和私有土地的拥有,使得每一个人都渴望更多更好的享受。当然,渴望更多更好的享受原本也无可非议,但是在人类生活中,有许多享受是不必要的,是奢侈和浪费的。比如商纣王的“酒池肉林”。按照老子的思想来理解,人类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点享受是可以也是应该的。如果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类都有差不多的生活享受,那么每个人都可以如此享受。如果还有大部分人还是饥饿和贫困的,少数人就不应该“酒池肉林”地享受。就是因为贫富差距的拉大,才导致了人际关系的恶劣。因此,改善人际关系就是减少贫富悬殊,使富的人不至于“酒池肉林”,使贫的人不至于恨得起来造反杀人。
人类的智慧增长了,才产生了伪诈;这个问题也是贫富悬殊造成的人际关系的紧张。有智慧的人,也就是喜欢动脑筋的人,而喜欢动脑筋,则能想出种种办法使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得到更多的享受。然而,自己得到享受的同时,别人却没有,这就引起了别人的嫉妒和憎恶。为了平息这些嫉妒和憎恶,于是不得不产生伪诈。而伪诈和欺骗则不能长久,于是人际关系亦趋于恶劣。
亲属间关系不和谐了,才显出孝顺和慈爱;这个问题也是私有财产的拥有而造成的,本来一家人或者是一大家族人拥有共同的财产和土地,但少数人为了自己的享受而另外拥有了自己的私有财产和私有土地,于是也导致亲人之间的关系破裂。而在拥有私有财产和私有土地的过程中,许多人寻求不到最好的行为方式,便不得不违背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不得不夺取和牺牲他人的利益来使自己获得更多更好的生活享受。
国家的统治昏乱了,才有忠臣。这个问题也是私有制的畸形发展而引起的。本来国家组织机构是为了帮助人民安居乐业而建立起来的,但由于奢侈腐化的生活享受使得许多官吏利用手中的权势将帮助人民变为剥削和掠夺人民,由此而出现忠臣和奸臣之别。
当然,在私有制蓬勃发展的今天,老子所提出的“绝仁弃义”、“绝圣弃智”、“绝巧弃利”是行不通的,也就是说,这一切都是私有制所造成的。虽然说私有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私有制的发展确实导致了人际关系的恶化。而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必须要和人交往,人们必须互相依靠才能长期存在于这个世界。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很重要了。
那么,怎么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呢?老子在本章则提出了办法,这其实是就上一章的社会现象而提出的反推论。正因为有了所谓的仁义,老子才提出“绝仁弃义”;正因为有所谓的智慧,老子才提出“绝圣弃智”;正因为人们贪图工巧之器和贪图利益,老子才提出“绝巧弃利”。这是就人们的本性以及根本思想而提出的。这也就是希望人们放弃那些所谓财富、地位、名誉带来的享受,放弃那些工巧之器带给人们的享受,因为再先进的科学技术也无法满足人们的欲望,也无法使人们幸福。当然,工巧之器和先进的科学技术能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但却不是为了提倡人们满足自己个人的私欲。因为人们的幸福就是“安居乐业”,平静而自然的生活。所以,不占据或少占据,不体验或者少去体验所谓的生活享受,少有一些私心和减少一些欲望,也就少有忧患了。
———————————————————
【注释】1.圣:《诗·小雅·巧言》:“圣人莫之。”《诗·小雅·小宛》:“或圣或否。”《论语·子罕》:“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荀子·劝学》:“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韩非子·五蠹》:“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吕氏春秋·察今》:“是故有天下七十一圣,其法皆不同。”《韩非子·五蠹》:“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本义是指封建时代称颂帝王或与帝王有关的事物之词。宗教圣徒对所崇拜事物的也尊称圣人。又指儒家所称道德智能极高超的理想人物,德高望重、有大智、已达到人类最高最完美境界的人。这里用为神圣的、又有聪明而才智胜人之意。
2.文:古“文”字是指纹理、花纹之意。后来发展为包括美好的言语、思想、行为、待人、处世等表之于外的都称为“文”。文明一词就是“文”的延续。其也含有文献、学问文章之意。《书·尧典》:“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书·舜典》:“浚哲文明,温恭允塞,玄德升闻,乃命以位。”《论语·雍也》:“君子博学於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颜渊》:“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荀子·致士》:“凡节奏欲陵,而生民欲宽,节奏陵而文。”《荀子·宥坐》:“因丽节文,非无良材也,盖曰贵文也。”《韩非子·解老》:“礼者,所以情貌也,群义之文章也。”3.素:《国语·吴语》:“夫谋,必素见成事焉,而后履之。”《战国策》:“夫公孙鞅事孝公,极身毋二……竭智能,示情素。”曹植《洛神赋》:“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这里用为诚心的、真情的之意。
4.抱:《周礼·春官宗伯·大史》:“大师抱天时,与大师同车。”《老子·十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论衡·无形》:“体气与形骸相抱,生死与期节相须。”这里用为“合”之意。
5.朴:《老子·十五章》:“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庄子·山木》:“其民愚而朴。”《孔子家语·王言》:“民敦而俗朴。”《汉书·黄霸传》:“浇淳散朴。”这里用为淳朴、朴实之意。
第二十章 什么都没有了,还有什么贪欲和占据呢?
唯1之与2阿3,相去几4何5?美之与恶6,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7兮,其未央8哉!众人熙熙9,如享太牢10,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11;沌沌12兮,如婴儿之未孩13;儽儽14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15,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16,我独昏昏17。俗人察察18,我独闷闷19。澹兮其若海,飂20兮其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21母。
【译文】只是随从那大的土山,相去多少又能怎样呢?美好的随从那羞耻羞愧,相去着怎么如此呢?人们之所以畏惧,是因为不可以不畏惧。扩大开拓啊,没有到达中央!众人都兴盛,就如同享受祭祀后的宴席,就如同春天登上祭祀之台。我独自淡泊恬静啊,没有众多人民。浑沌无知啊,如婴儿不会笑;凭高而立啊,如同没有地方可去。众人皆有闲暇,而我独自一人却如同被遗忘。我具有愚人的心肠啊!浑沌无知啊,世俗的人心里都很明亮,而我独自一人却昏聩、糊涂。世俗的人都会仔细审看,而我独自一人却烦闷不爽快。水波摇动啊就如同大海。西风吹啊好象不会停止。众人皆是有所作为,而我独自一人却愚钝而粗鄙。我独自一人不同于众人,而且重视背弃万物的来源。
【说明】本章亦是紧接上一章而言,在提出“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后,老子接着这个思路用我与众人的不同又详加了说明。
只是随从那大的土山,相去多少又能怎样呢?人生的道路不尽相同,但都有着高山和低谷,有着平坦和崎岖;有很多人只走到半途,只走到那大的土山上,便以为到了终点,便再也不思进取了。殊不知,人生的道路上还有更高的山峰,还有更辉煌的事业,还需要更努力的攀登。所以老子对这大的土山不以为然。
美之与恶,相去若何?既然那美好的随从着羞耻羞愧,又追求和占有那些美好的做什么呢?在人生的道路上,如果看到所谓美好的便贪恋贪图而停止了前进;那么,在前面更美好的又怎么能看到呢?又怎么能得到呢?
人们之所以畏惧,是因为不可以不畏惧。畏惧而停止不前就行了吗?在第十五章我们说过,在自己一生的进程中,尤其是思想发展的过程中,凡事都要“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一个人一生的道路不可能总是平平坦坦的,总有高山低谷,还会如同行走在薄冰上,所以要学会恐惧害怕,要小心谨慎,要考虑到后果,要看得广、看得开;要一分为二,要辨证地看问题。因为只有恐惧才会促使一个人有更多的思考,才能想出更多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更不能躲躲闪闪,迥避问题,因为无论怎样迥避问题,总有一天会无处迥避的,而要直面解决问题。不如此,便不能懂得自我勉力的真正含义。
所以,扩大开拓,而没有到达中央是不行的!一般人学了一点知识,便以为到达了中心,因此便再也不思进取;其实有很多人学知识仅是为了卖弄,而没有真正学到这个学问的核心。如谈文学,有些人一开口便是托尔斯泰、巴尔扎克,可是到底托尔斯泰、巴尔扎克为什么要如此,便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了。
所以,老子形容这些俗人如同享受祭祀后的宴席,就如同春天登上祭祀之台,兴致勃勃而自以为懂得了一切,而自以为达到人生的终点和巅峰,实在可笑而可悲可叹。我独自一人不同于众人,而且重视背弃万物的来源,就是不想要“有”。在第一章中,老子就说过,“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个母,就是产生了“有”的本源,就是用以称述万物的来源之意。母能生子,本源能生万物,而万物有了,才会有人们的贪欲和占据。我背弃这个母、背弃这个“有”,也就是想要回到“无”的状态,什么都没有了,无了,还有什么贪欲和占据呢?还有什么可贪欲和可占据的呢?在现代社会来说,“无”,并不是说一样都不要,而是要在思想上把一切财富、物质都看轻,可有可无,一旦有人比我更需要,即可以把一些多余的、不是必需的送给更需要的人。
—————————————————
【注释】1.唯:《左传》:“冀之既病,则亦唯君故。”《老子·二章》:“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管子》:“如地如天,何私何亲,如月如日,唯君之节。”《礼记·表记》:“唯天子,受命于天。”《吕氏春秋·慎行论》:“唯巨石岿然。”这里用为只有、只是之意。
2.与:(yǔ雨)《诗·召南·江有渚》:“江有渚,之子归,不我与。”《诗·小雅·楚茨》:“我黍与与,我稷翼翼。”《诗·小雅·角弓》:“君子有徽猷,小人与属。”《论语·述而》:“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论语·乡党》:“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国语》:“桓公知天下诸侯多与己也。”《孟子·公孙丑上》:“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战国策·魏策》:“与臣而将四矣。”《荀子·强国》:“故凡得胜者,必与人也。”《史记·项羽本纪》:“孰与君少长。”这里用为随从、随着之意。
3.阿:《诗·卫风·考槃》:“考槃在阿,硕人之薖。”《诗·小雅·绵蛮》:“绵蛮黄鸟,止于丘阿。”《诗·小雅·菁菁者莪》:“在彼中阿。”《诗·小雅·无羊》:“或降于阿,或饮于池。”《诗·大雅·皇矣》:“我陵我阿。”《诗·大雅·卷阿》:“有卷者阿。”《说文》:“阿,大陵也。一曰曲阜也。”这里用为大的山陵,大的土山之意。
4.几:(jī基)《左传·昭公十六年》:“几为之笑而不陵我?”《孟子·离娄上》:“子来几日矣?”《韩非子·奸劫弑臣》:“而欲当严天子而求安,几不亦难哉?”《战国策·赵策》:“年几何矣。”《乐府诗集·陌上桑》:“罗敷年几何。”这里表示疑问,用以询问数目的多少之意。
5.何:《易·噬嗑·上九》:“何校灭耳,凶。”《易·睽·六五》:“悔亡,厥宗噬肤。往,何咎?”《论语·述而》:“何有于我哉?”《列子·汤问》:“如太行王屋何。”表示疑问,相当于‘岂’、‘怎’”之意。
6.恶:(wù务)《诗·郑风·遵大路》:“无我恶兮,不寁故也!”《论语·里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孟子·公孙丑上》:“无盖恶之心,非人也。”《荀子·议兵》:“无欲将而恶废,无急胜而忘败。”《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而王弗知恶焉?”《集韵·莫韵》:“恶,耻也。”这里用为羞耻、羞愧之意。
7.荒:《易·泰·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中行。”《诗·周颂·天作》:“天作高山,大王荒之。”毛传:“荒,大也。”《荀子·正论》:“封内,甸服;封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汉书·叙传下》:“偪上并下,荒殖其货。”颜师古注:“荒,大也。”这里用为扩大、开拓之意。
8.央:《诗·秦风·蒹葭》:“宛在水中央。”《管子》:“方六里,名之曰社,有邑焉,名之曰央。”《荀子·正论》:“今人或入其央渎,窃其猪彘。”《礼记·月令》:“中央土。”《说文》:“央,中央也。”《汉书·外戚传》:“惜蕃华之未央。”这里用为中心之意。
9.熙:《书·尧典》:“允厘百工,庶绩咸熙。”《书·舜典》:“有能奋庸熙帝之载,使宅百揆亮采,惠畴?”《诗·大雅·文王》:“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诗·周颂·维清》:“维清缉熙,文王之典。”《诗·周颂·昊天有成命》:“於缉熙,单厥心,肆其靖之。”《荀子·儒效》:“熙熙兮其乐人之臧也,隐隐兮其恐人之不当也。”这里用为振兴、兴盛之意。
10牢:古代祭祀或宴享时用的牲畜。牛羊豕各一曰太牢,羊豕各一曰少牢。《诗·大雅·公刘》:“执豕于牢,酌之用匏。”《管子·事语》:“俎豆之礼不致牲,诸侯太牢。”《荀子·王制》:“宰爵知宾客祭祀飨食牺牲牢之数。”《礼记·王制》:“天子社稷皆太牢,诸侯社稷皆少牢。”又如:牢羞(牛羊等祭祀牲品);牢礼(用牛羊豕三牲宴请宾客之礼);牢具(牲牢之体);牢酒(牢牲和酒)。这里用为祭祀宴席之意。
11.兆:《书·仲虺之诰》:“克宽克仁,彰信兆民。”《孟子·万章下》:“为之兆也,兆足以行矣而不行,而後去;是以未尝有所终三年淹也。”《楚辞·九章·惜诵》:“行不群以颠越兮,又众兆之所仇。”这里用为人民百姓之意。又如:兆民(古称太子之民,后泛指众民、百姓。又称“兆人”、“兆姓”、“兆萌”、“兆蒙”、“兆庶”、“兆众”、“兆黎”、“兆灵”)。
12.沌:《管子·枢言》:“沌沌乎博而圜,豚豚乎莫得其门。”《庄子·在宥》:“浑浑沌沌,终身不离。”郭象注:“浑沌无知而任其自复,乃能终身不离其本也。”《白虎通·天地》:“混沌相连,视之不见,听之不闻。”《集韵·魂韵》:“沌,沌沌,愚也。”这里用为浑沌无知的样子之意。
13.孩:《说文》:“咳,小儿笑也。”潘岳《寡妇赋》:“孤女藐焉始孩。”本义为小儿笑之意。未孩:还不会笑。
14.儽:《六书统》:“儽,凭高众立貌。”这里用为凭高而立之意。
15.馀:同“余”。 《老子·五十四章》:“修之于家,其德乃馀。”《庄子·天道》:“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这里用为闲暇之意。
16.昭:《书·益稷》:“惟动丕应。徯志以昭受上帝,天其申命有休。”《诗·大雅·文王》:“文王在上,於昭于天。”《诗·大雅·云汉》:“倬彼云汉,昭回于天。”《诗·周颂·载见》:“率见昭考,以孝以享。”《管子·心术下》:“日新其德,昭知天下,通于四极。”《礼记·中庸》:“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孟子·尽心下》:“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楚辞·大招》:“青春受谢,白日昭只。”《荀子·劝学》:“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说文》:“昭,日明也。”这里用为明亮之意。
17.昏:《书·大禹漠》:“昏迷不恭。”《书·益稷》:“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昏垫。”《诗·大雅·召旻》:“昏椓靡共,溃溃回遹。”《庄子·在宥》:“远我昏乎?”《吕氏春秋·有度》:“不昏乎其所已知,而昏乎其所未知。”《楚辞·天问》:“昏微遵迹。”《楚辞·屈原·涉江》:“重昏而终身。”这里用为昏聩、糊涂之意。
18.察:《老子·五十八章》:“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楚辞·离骚》:“览察草木。”《吕氏春秋·本味》:“察其所以然。”《史记·魏公子列传》:“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贾谊《道术》:“纤微皆审谓之察。”《说文》:“察,复审也。”这里用为观察、仔细审看之意。
19.闷:《老子·五十八章》:“其政闷闷,其民淳淳。”《易·大过·象》:“泽灭木,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楚辞·九章·惜诵》:“中闷瞀之忳忳。”《说文·心部》:“闷,懑也。”《素问·风论》:“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王冰注:“闷,不爽貌。”这里用为烦闷、不爽快之意。
20.飂:(liu六)《吕氏春秋·有始览》:“西方曰飂风。”《说文·风部》:“飂,高风也。”《广雅·释诂四》:“飂,风也。”这里用为西风之意。
21.食:《易·大畜·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书·汤誓》:“尔无不信,朕不食言。”王引之述闻:“食言者,言而不行,则为自食其言,食者消灭之意。”《诗·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诗·王风·丘中有麻》:“彼留子国,将其来食。”《诗·魏风·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诗·小雅·苕之华》:“人可以食,鲜可以饱。”《管子·君臣上》:“主德不立,则妇人能食其意。”《论语·述而》:“子食於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古今韵会举要·职韵》:“食,吐而复吞曰食;又,消也。”这里用为背弃之意。
第二十一章 有开始,也就会有终结
孔1德之容2,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3兮冥4兮,其中有精5;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6之状哉?以此。
【译文】美好的规律之样式,是以道路为依从的。道路这个东西,是若有若无,若隐若现,恍恍惚惚的。恍恍惚惚啊,其中有形象;惚惚恍恍啊,其中有实物。深远而又深沉啊,这其中有最精微的物质,这个最精微的物质甚是真实,甚是可信的。从当今推及到远古,这个名字没有去掉,可以用这个来观察万物的起始。我怎么知道万物的起始状态呢?就是从这里知道的。
【说明】本章亦是紧接上一章而言,老子重视背弃万物的来源,就是不想要“有”,然而这个“有”却是无处不在的,是若有若无,若隐若现,恍恍惚惚的。这其中有最精微的物质,这个最精微的物质甚是真实,甚是可信的。老子在本章描述了万物的一切规律都是以道路为依从的,这个道路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但它是客观存在的。这个最精微的物质甚是真实甚是可信的。所以,只要生存在这个“有”的世界上,就不可能摆脱“有”的状态;就不可能“无”。既然万物都有起始,都有各自独特的道路,那么,所有的道路就会有一个开始,自然而然,也就会有终结,这就是万物的道路和规律的模式。
——————————————————
【注释】1.孔:《书·伊训》:“圣谟洋洋,嘉言孔彰。”《诗·周南·汝坟》:“父母孔迩。”《诗·秦风·驷驖》:“驷驖孔阜,六辔在手。”《诗·小雅·蓼萧》:“既见君子,孔燕岂弟。”《《诗·大雅·嵩高》:“吉甫作诵,其诗孔硕。”《诗·周颂·有客》:“既有淫威,降福孔夷。”《玉篇·乙部》:“孔,嘉也。”这里用为美好之意。
2.容:《诗·卫风·芄兰》:“容兮遂兮,垂带悸兮。”《诗·大雅·公刘》:“维玉及瑶,鞞琫容刀。”《周礼·考工记·匠人》:“凡为甲,必先为容。”《管子·枢言》:“是以能继天子之容。”《论语·乡党》:“寝不尸,居不容。”《荀子·君道》:“其居乡里也,容而不乱。”《韩非子·喻老》:“夫物有常容,因乘以导之,因随物之容。”这里用为模式,样式之意。
3.窈:(yao咬)《庄子·在宥》:“至道之精,窈窈冥冥。”《史记·项羽记》:“窈冥昼晦。”《说文》:“窈,深远也。”《广雅》:“窈,深也。”这里用为深远之意。
4.冥:(ming明)《易·豫·上六》:“冥豫,成,有渝,无咎。”《易·升·上六》:“冥升,利于不息之贞。”《诗·小雅·斯干》:“哙哙其正,哕哕其冥,君子攸宁。”《荀子·劝学》:“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太玄·达》:“中冥独达。”《说文·冥部》:“冥,幽也。”这里用为很高远,很深沉之意。
5.精:《国语·周语》:“祓除其心精也。”《管子·内业》:“精也者,气之精者也,气道乃生。”《荀子·赋》:“血,气之精也;志,意之荣也。”《吕氏春秋·慎行论》:“天地之精。”这里用为气中最精微的物质之意。
6.甫:《诗?齐风?甫田》:“无田甫田,维莠骄骄。”《诗?小雅?甫田》:“倬彼甫田,岁取十千。”《诗·小雅·车攻》:“东有甫草,驾言行狩。”《玉篇·用部》:“甫,始也。”这里用为起始之意。
第二十二章 对立而统一的辩证法
曲1则全,枉2则直,洼则盈,敝3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4。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5;不自伐6,故有功;不自矜7,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8之。
【译文】周遍才能完全,弯曲才能伸直,低洼才能盛物而满盈,衰败以后则能得到新生,少取则能获得,多取则就迷惑,所以圣人合于一就成为天下的法度、规矩。不固执己见,所以能明白事理;不自以为是,所以能显明;不自我夸耀,所以才会有成就;不自我矜持庄重,所以才能有长进。正因为不跟什么争,所以天下万物都不能和他争。古代所谓的周遍才能完全的话,难道是虚言吗?确实完全都会归附于你的。
【说明】“有”既然是存在的,既然是无法迥避的,那么就要利用“有”来创造出自己良好的生存环境。所以老子在本章描述了有周遍才能有完全,有弯曲才能有伸直,有低洼才能盛物而有满盈,有衰败才能有新生的对立而统一的辩证法。
比如画一个圆,若是不周遍地画完,这个圆则就不完全;只有将这个圆的边线都画完了,这个圆才能是完全的。做事情也是这样,若是不把这件事的方方面面都想到,这件事情做下来可能就是不完全的。
有弯曲才能有伸直也是这个道理,这个世界上任何道路、任何规律、任何东西、任何事情都不可能绝对是直的;有了弯曲才能体现出直的来,没有弯曲,哪来的直呢?
有低洼才能盛物而有满盈,这就更是显而易见的事了,若是都是凸起,怎么能盛物呢?作人做事也是这样,若是锋芒毕露,样样争先,也就不能容纳下他人及任何事情了。只有低洼,谦虚,空,才能容人容物。
万物的道路和规律都是要服从这个宇宙大道的,都是各自有自己的生老病死的。所以衰败以后才能有新生也就是必然的了。没有衰败,永远保持着年轻、青春?那是不可能的。如果没有新陈代谢的调节,这个宇宙早就完了。宇宙、万物、人类就是依靠新陈代谢才能生存下来的。
少取则能获得,多取则就迷惑,这句话很多人懂,但就是做不来;因为事到临头,人们总想贪多,什么都想要,多多益善。其实,事实证明,什么都想要的人,最后什么都得不到。因为这个宇宙、这个世界里,东西太多太多了,一个人是无法完全拥有它们的,而且有很多东西是人们不能要的,比如毒药猛兽雷电洪水,人们能要吗?能拥有它们吗?所以,多取就会迷惑了。
所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就是合于一就成为天下的法度规矩。这个“一”就是“有”,这个合于一就是合于道,合于道的道路和规律;就是合于人的道路和规律。只要做到这个合于一,也就是随从、顺从道的道路和规律,人的道路和规律,而不固执己见,所以能明白事理;而不自以为是,所以能显明;而不自我夸耀,所以才会有成就;而不自我矜持庄重,所以才能有长进。我做到周遍而又完全,正因为不跟什么争,所以天下万物都不能和我争。老子在这里提出的,首先是生存的思想,因为只有生存下来,才能谈得上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道”是“无”,这个“一”就是“有”,既然有“有”,就要合于这个“有”的最基本的法度和规矩,也就能很好地生存了。
——————————————————
【注释】1.曲:《管子·七法》:“若夫曲制时举,不失天时。”《易·系辞上》:“曲成万物而不遗。”《礼记·中庸》:“其次致曲,曲能友诚。”《孟子·告子下》:“五命曰,无曲防。”杨伯峻注:“曲,与《易·系辞上》‘曲成万物而不遗’、《荀子·非相篇》‘曲得所谓焉’、《礼论篇》‘曲容备物之谓道矣’诸‘曲’字同义,有‘无不’、‘遍’之义。”《荀子·王霸》:“儒者为之不然,必将曲辨。” 《韩非子·饬令》:“行法曲断,以五里断者王。”这里用为周遍之意。
2.枉:《管子·牧民》:“廉不蔽恶,耻不从枉。”《论语·颜渊》:“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荀子·王霸》:“是犹立直木而求其景之枉也。”《说文》:“枉,邪曲也。”这里用为不正、斜曲之意。
3.敝:(bi避)《诗·郑风·缁衣》:“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管子·侈靡》:“非人性也,敝也。”《论语·子罕》:“衣敝緼袍,与衣狐貉者立。”《易·归妹·象》:“泽上有雷,归妹,君子以永终知敝。”《礼记·乐记》:“土敝则草木不长,水烦则鱼鳖不生。”孙希旦系解:“孔氏曰:‘土衰敝,故草木不长。’”这里用为衰败之意。
4.式:《书·君奭》:“我式克至于今日休?”《书·立政》:“司寇苏公式敬尔由狱。”《诗·邶风·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诗·小雅·楚茨》:“卜尔百福,如几如式。”《诗·大雅·江汉》:“式辟四方,彻我疆土。”《周礼·太宰》:“九式。”《管子·君臣下》:“国有常式,故法不隐。”《周书·谥法》:“式,法也。”《周礼·典妇功》:“掌妇式之法。”《孟子·公孙丑下》:“使诸大夫国人皆有所矜式。”《说文》:“式,法也。”这里用为法度,规矩之意。
5.彰:《书·皋陶谟》:“彰厥有常。”《书·伊训》:“嘉言孔彰。”《荀子·劝学》:“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吕氏春秋·怀宠》:“义理之道彰。”《说文》:“彰,文彰也。”《广雅·释诂四》:“彰,明也。”这里用为显明、显著之意。
6.伐:《书·大禹谟》:“惟汝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书·大诰》:“乃有友伐厥子,民养其劝弗救?”《诗·鄘风·定之方中》:“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诗·小雅·鼓钟》:“鼓钟伐鼛,淮有三洲,忧心且妯。”《诗·小雅·宾之初筵》:“醉而不出,是谓伐德。”《管子·宙合》:“功大而不伐,业明而不矜。”《老子·三十章》:“果而勿矜,果而勿伐。”《论语·宪问》:“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荀子·仲尼》:“无伐德之色。”《史记·淮阴侯列传》:“不伐己功,不矜己能。”这里用为夸耀之意。
7.矜:《书·旅獒》:“不矜细行,终累不德。”《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礼记·中庸》:“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孟子·公孙丑下》:“使诸大夫国人皆有所矜式。”《荀子·非相》:“矜庄以莅之,端诚以处之,坚强以持之。”《楚辞·刘向(九叹·忧苦)》:“折锐摧矜,凝汜滥兮。”《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后有储主而不属,矜矣!”《大戴礼记·小辨》:“矜行以事君。”《集韵·蒸韵》:“矜,庄也。”这里用为庄重、敬重之意。
8.归:《易·泰·六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易·归妹·辞》:“归妹,征凶,无攸利。”《诗·曹风·蜉蝣》:“心之忧矣,于我归处。”郑玄笺:“归,依归。”《论语·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战国策·燕策》:“樊将军以贫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广雅·释诂一》:“归,往也。”又:《广雅·释诂三》:“归,就也。”这里用为合并、向往、归附、归依之意。
第二十三章 淡然地对待失去
希1言自然。故飘2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3事4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译文】宇宙的相摩相荡的运动说明了自然就是自然而然,所以暴烈的风刮不了一早晨,骤然而来的雨下不了一整天。谁使它们这样呢?是天和地。天和地本身就不能长久,何况是人呢?所以随从和侍奉宇宙大道的人,和同于大道;随从和侍奉客观规律的人和同于客观规律;随从和侍奉失去的人和同于失去。和同于宇宙大道的人,于宇宙大道是很乐于得到这种境界的;和同于客观规律的人,于客观规律是很乐于得到这种境界的;和同于失去的人,于失去也是很乐于得到失去这种境界的。信心不足,难道就有不相信它们的吗?
【说明】本章亦是紧接上一章而言,周遍才能完全,周遍地懂得了宇宙的道路和规律,就能完全知道这个宇宙。而宇宙的相摩相荡的运动说明了自然就是自然而然的,因为天和地本身就是这样的。所以随从和侍奉宇宙大道的人,就能够和同于宇宙大道,才能够乐于得到和同于宇宙大道的这种境界。而得到这种境界也就意味着懂得了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奥秘。
而随从和侍奉客观规律的人,就能够和同于客观规律,才能够乐于得到和同于客观规律的这种境界。而得到这种境界也就意味着懂得了宇宙客观规律和人生客观规律的奥秘。
而淡然地对待“失去”的人,他随从和侍奉失去,就能够和同于失去,才能够和同于失去的这种境界。而得到失去的这种境界也就意味着懂得了失去并不可怕,因为人类所掌握的一切最终都会失去,只不过是早一点和晚一点而已。人类最需要的空气、水、粮食,都是大自然给予的,人们并不是在真正的意义上地拥有它们。如果人类真的要灭绝,拥有几十万吨粮食乃至几十亿吨粮食,又能怎么样呢?这个地球上70%是水,然而人类所拥有的水却是少得可怜,还不到1%。如果连这1%都失去了,人类应该怎样面对这一切呢?
所以,老子之所以提出“失者,同于失”、“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就是希望人们不要太执著于所谓拥有的东西,所谓得到手的东西,尤其是名誉地位、金银珠宝等。上一章就说过“洼则盈,敝则新”,就是说万物的道路和规律都是要服从这个宇宙大道的,都是各自有自己的生、老、病、死的规律的。所以有低洼才能盛物才能有满盈,所以衰败以后才能有新生也就是必然的了。没有衰败,永远保持着年轻、青春?那是不可能的。如果没有新陈代谢的调节,这个宇宙早就完了。宇宙、万物、人类就是依靠新陈代谢才能生存下来的。任何万物都有衰败,衰败了也就是失去了,失去了而又创造出新的来,难道不好吗?为什么非要守住衰败而不放手呢?所以,淡然地对待失去,就会不断得到新的。低洼的满盈了,去掉它,又能再装再盛,衰败的丢弃它,又能成长出新的,才是人生正确的选择。
人们就是由于不相信这些道理,“信不足”,才舍不得放弃、失去,总想抱着已经失去了意义的东西而度过自己的一生。殊不知,要是果断地放弃应该放弃的,就将会得到更好的东西。“焉有不信”?
有大德说,人生是加法,人从一生下来,从两手空空,到不断拥有更多更多的东西。于是乎,好象是满足了,好象是幸福了。而佛教则是减法,从拥有很多很多东西,到不断地减少它们,丢掉一切可以丢掉的,到遁迹山林、到遁入空门,到最后丢掉这个臭皮囊,而终于获得涅槃(正觉的境界,在此境界,贪、嗔、痴与以经验为根据的我亦已灭尽,达到寂静、安稳和常在)。从佛教的这种思想可以看出,人们所拥有的东西都是“成、住、坏、空”的,也就是说都有生、老、病、死的,没有一样东西可以恒久不变,所以放弃它们并不可惜,失去它们也不可怕。
所以,“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这就是从有到无的境界,这就是认为“无”并不可怕的境界,也就是不执著而淡然地对待失去的境界。
——————————————————
【注释】1.希:《老子·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易·系辞上传》:“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广雅·释诂三》:“希,磨也。”《方言》卷七:“希,摩也。燕齐摩铝谓之希。”这里用为相摩相荡运动着的宇宙之道之意。
2.飘:(piāo漂)《诗·小雅·何人斯》:“其为飘风。”《诗·小雅·蓼莪》:“南山烈烈,飘风发发。”《诗·小雅·四月》:“冬日烈烈,飘风发发。”《诗·大雅·卷阿》:“有卷者阿,飘风自南。”《管子·小问》:“飘风暴雨不为人害,涸旱不为民患。”《尔雅》:“回风为飘。”《韩非子·用人》:“飘风一旦起,则贲、育不及救。”《说文》:“飘,回风也。…盘旋而起。”《汉书·蒯通传》:“飘至风起。”这里用为旋风、暴风之意。
3.从:(cóng丛)《易·益·六四》:“中行,告公从,利用为依,迁国。”《书·舜典》:“慎徽五典,五典克从。”《书·大禹谟》:“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诗·邶风·击鼓》:“从以孙子。”《诗·齐风·还》:“并驱从两肩兮,揖我谓我儇兮。”《诗·陈风·株林》:“胡为乎株林?从夏南兮?”《周礼·司仪》:“客从拜辱于朝。”《论语·八佾》:“从之,纯如也,缴如也,绎如也,以成。”《说文》:“従,随行也。”这里用为跟随、随从之意。
4.事:《易·蛊·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书·甘誓》:“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诗·大雅·烝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论语·子罕》:“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孟子·梁惠王下》:“间於齐、楚,事齐乎?事楚乎?”《荀子·臣道》:“事圣君者,有听从无谏争。”《韩非子·存韩》:“今韩事秦三十余年,出则为扦蔽。”《玉篇·史部》:“事,奉也。”作动词,这里用为侍奉之意。
第二十四章 只看得见自己的人不懂得显明
企1者不立;跨2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3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译文】踮起脚跟的人很难立得稳,跳跃着前进的人不能远行;只凭自己的见识就不能明察事物;只看得见自己的人不懂得显明;只会自我夸耀的人不会有功;高傲自大的人不会有长进。这些虽然也挨着大道的边缘,但却是剩饭赘疣,万物都厌恶,所以有道的人不这样做。
【说明】本章亦是紧接上一章而言,“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人都不可能长久地生存下去,再踮起脚跟,再跳跃着前进,就更不能长久了。也就是说,一切违背宇宙大道自然状态的行为都是不可能长久的。比如自见者、自是者、自伐者、自矜者等,都不可能长久。因为这些行为都违背了人的自然本性,是做作的,是故意的,是伪装的。人要自自然然,自然而然地生活,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才能按照人类的道路和规律尽可能地长久地生存下去。
在《易》中有个《贲》卦,贲者,光明照耀而显露也,发抒也。艮为山在上,离为火在下,山下有火,使人能看到山的形状及轮廓,火光使山体能够更加清晰地显露出来。国家如同山体,是需要显露出来给人民看到的,让人民了解的。周文王在看到山下之火使山体明亮显露出来的情形后,认为国家政权也应该显露、发抒於外,让人民都看到,都了解。这样才能使周国扬名于大地,才能团结更多的人民,才能更加壮大周国的力量。如若默不作声,封闭自己,人民不了解你,你怎么能团结更多的人民呢?所以,根据山下有火而使山体明亮的这种情形,我们应该显露、发抒我们的国家的政策方针。
老子显然是继承了周文王《易》中的这个思想,“自是者不彰”,只看得见自己的人不懂得显明,而不会显明、不会显露自己的人也就很笨。如果不显明自己的思想,别人怎么来和同于你呢?只有显明和显露出自己的思想,才能团结更多的人,才能与更多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
【注释】1.企:《管子·侈靡》:“企以仁而谋泄,贱寡而好大。”《说文》:“企,举踵也。”《汉书·高帝纪》:“日夜企而望归。”郭璞《江赋》:“渠黄不能企其景。”这里用为踮起脚跟之意。
2.跨:《左传·昭公十三年》:“康王跨之。”《国语·晋语》:“不跨其国。”《说文》:“跨,渡也。”这里用为超越、越过之意。
3.是:《诗·周南·葛覃》:“是刈是擭。”《诗·小雅·大田》:“既庭且硕,曾孙是若。”《诗·大雅·烝民》:“古训是式,威仪是力。”《老子·二十二章》《马王堆甲本》作“不自视故明。”《乙本》作“不自视,故章;不自见也,故明。”《论语·公冶长》:“听其言而观其行。於予与改是。”《荀子·解蔽》:“是其庭可以博鼠。”杨倞注:“是,盖当为视。”这里用为“视”之意。
第二十五章 一切的一切都应该自然而然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1兮寥2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3,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4,逝曰远,远曰反5。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译文】有个混然而成的东西,先于天和地就存在着的。它无声无形空虚而寂静,它独立存在而不会改变,周遍地行进而不会有危险,可以说它是万物的根源。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只好叫它道,勉强起名就叫它大。大就运行不止,运行不止就广阔辽远,广阔辽远就返回到自己的本源。所以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中有四大,而人类就是其中之一。人类要效法大地,大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就效法自然。
【说明】本章亦是紧接上一章而言,也就是说,一切违背宇宙大道自然状态的行为都是不可能长久的,因为这些行为都违背了宇宙的、人的自然本性。所以人类一定要效法大地,因为大地是效法天的,天是效法道的,道是效法自然的。所以一切的一切都应该自然而然。因为这个自然而然的东西,就是先于天和地而存在着的,是万物的根源,它虽然会逝、会远,然而它会反,会循环往复不止。所以人们不要自见、自是、自伐、自矜,违反宇宙大道和人的本性,也就能回归自然了。
——————————————————
【注释】1.寂:《易·系辞上》:“寂然不动。”《说文》:“寂,无人声。”《四子讲德论》:“寂寥宇宙。”这里用为静悄悄没有声音之意。
2.寥:《庄子·大宗师》:“乃入于寥天。”司马相如《难蜀父老》:“犹焦明已翔乎寥廓。”《汉书·邹阳传》:“今欲使天下寥廓之上。”《说文》:“廫,空虚也。字亦作寥。”这里用为空虚、寂静之意。
3.殆:(dai带)《书·秦誓》:“亦曰殆哉!”《诗·小雅·正月》:“民今方殆,视民梦梦。”《诗·小雅·节南山》:“式夷式已,无小人殆。”《老子·十六章》:“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孟子·万章上》:“於斯时也,天下殆哉,岌岌乎!”《荀子·儒效》:“厌厌兮其能长久也,乐乐兮其执道不殆也。”《韩非子·忠孝》:“此二者,殆物也。”《说文》:“殆,危也。”这里用为危险之意。
4.逝:《书·大诰》:“若昔朕其逝,朕言艰日思。”《诗·邶风·谷风》:“毋逝我梁。”《诗·陈风·东门之枌》:“谷旦于逝。”《诗·小雅·车舝》:“间关车之舝兮,思娈季女逝兮。”《诗·大雅·公刘》:“笃公刘,逝彼百泉。”《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楚辞·九歌·少司命》:“倏而来兮忽而逝。”《说文》:逝,往也。”《广雅》:“逝,行也。”这里用为去、往之意。
5.反:通“返”。《诗·周颂·执竞》:“降福简简,威仪反反。既醉既饱,福禄来反。”《管子·君臣下》:“其从义理兆形于民心,则民反道矣。”《老子·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论语·微子》:“使子路反见之。”《墨子·鲁问》:“三年而反。”《庄子·逍遥游》:“旬有五日而后反。”《孟子·梁惠王上》:“则盍反其本矣。”《战国策·卫策》:“至竟而反。”《战国策·燕策》:“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这里用为返回、回归之意。
第二十六章 有重量的为轻的根基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1。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2重。虽有荣3观4,燕5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6。
【译文】有重量的为轻的根基,寂静的为躁动的主宰。所以君子若是整天在外行走远路就不能离开载物的辎重车辆。虽然炫惑于显示炫耀,安闲却超然而处。怎么一个大国的君主,反而把自身看得比社稷还要轻呢?轻就会失去根基,躁动就会失去主宰。
【说明】本章亦是紧接上一章自然而然而言的,自然而然的状态就是有重量的为轻的根基,寂静的为躁动的主宰。还有一个状态就是人都是有需要的,吃穿的需要,而出远门走远路就必须带上需要吃穿的这些东西,而带上这些东西就必须要有辎重车辆,若是害怕别人或者是人民的议论而轻装前进,就是把自身看得比社稷还要轻,这样做,也就违背了自然而然的状态。而违背了自然而然的状态,也就等于失去了根基和主宰。所谓“万乘之主”只是一个比喻,普通人也是这样,若是把自身看得比家庭、比民族、比国家还要轻,也就是失去了根基和主宰。因为每一个家庭、民族和国家都是要依靠人而生存的。再怎么说,你的家庭需要你,把你当个人看,你就要勇敢地、很好地活下去,至于外人怎么看?随他去!尤其是家里人都很看重你的时候,你就是家庭的根基,你就要爱护自己。爱护好自己,就是爱护家庭。现代人大都不懂这些,以为非要自己拼命,才是对得起家庭,结果,把自己拼倒了,反而拖累了家里人,适得其反。
——————————————————
【注释】1.君:《易·复·上六》:“以其国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书·说命上》:“天子惟君万邦,百官承式。”《书·顾命》:“临君周邦,率循大卞,燮和天下。”《诗·大雅·公刘》:“君之宗之。”《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赏庆刑威曰君。”《荀子·君道》:“有乱君,无乱国。”《荀子·礼论》:“君者,治辨之主也。”《春秋繁露》:“君也者,掌令者也。”《说文》:“君,尊也。”这里用为主宰、统治之意。
2.辎:《管子》:“乡师车辎造修文具,其缮何若?”《左传·宣公十二年》疏:“蔽前后谓之辎,载物必重谓之重,人挽以行谓之辇,一物也。”《字林》:“辎,载衣物车,前后皆蔽,若今库车有邸曰辎,无邸曰軿,軿车有衣蔽,无后辕,其有后辕者,谓之辎也。”《释名·释车》:“辎车,载辎重卧息其中之车也。”《说文》:“辎,軿车前衣车后也。从车,甾声。”这里称为古代一种有帷盖的大车。又称“辎车”。
3.荣:通“荧”。《管子·四时》:“秋行春政则荣,行夏政则水。”《易·否·象》:“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晏子春秋·内篇问上》:“不掩欲以荣君。”《韩非子·内储说下》:“以荣其意而乱其政。”这里用为炫惑之意。
4.观:《书·吕刑》:“罔择吉人,观于五刑之中。”《诗·秦风·小戎》:“维鲂及鱮,薄言观者。”《诗·周颂·臣工》:“命我众人,庤乃钱鎛,奄观銍艾。”《左传·僖公四年》:“观兵于东夷。”杜预注:“观兵,示威。”《汉书·严安传》:“调五声使有节族,杂五色使有文章,重五味方丈于前,认观欲天下。”颜师古注:“孟康曰:‘观,犹显也。’师古曰:显示之,使其慕欲也。”这里延伸为显示、炫耀之意。
5.燕:《易·中孚·初九》:“虞,吉;有它不燕。”《诗·小雅·蓼萧》:“燕笑语兮。”《诗·小雅·六月》:“吉甫燕喜。”《论语·述而》:“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礼记·中庸》:“燕毛,所以序齿也。”《集韵·铣韵》:“宴,《尔雅》:‘宴,宴居,息也。’或作燕。”《字汇·火部》:“燕,宴也。”《汉书·蔡仪传》:“愿赐清闲之燕,得尽精思於前。”颜师古注:“燕,安息也。”这里用为安闲休息之意。
6.君:(jūn军)《易·复·上六》:“以其国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书·说命上》:“天子惟君万邦,百官承式。”《书·顾命》:“临君周邦,率循大卞,燮和天下。”《诗·大雅·公刘》:“君之宗之。”《管子·君臣上》:“是故君人也者,无贵如其言。”《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赏庆刑威曰君。”《荀子·君道》:“有乱君,无乱国。”《荀子·礼论》:“君者,治辨之主也。”《说文》:“君,尊也。”这里用为主宰、统治之意。
第二十七章 “有”和“无”的道理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1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2;不善人者,善人之资3;不贵4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译文】善于行走的人不会在路上留下痕迹,善于言说的人话语中不会有疵病;善于计算的人不会用筹码;善于关闭的人虽然不用栓梢别人却打不开;善于捆扎的人不用绳索别人却解不开。所以圣人常常善于救人,因为在他们眼中没有可以放弃的人;常常善于救物,因为在他们眼中没有可以放弃的物品。这就叫沿袭历来的明白事理的办法。所以善于作人者,如果不善于人们所效法学习的;不善于作人者,而善于利用人们的给济供给的;不崇尚、不重视人们所效法学习的,不爱护人们所给济供给的,虽然说有智慧然而却是大迷惑,这就称为幽深奥妙的道理。
【说明】本章还是就自然而然、顺应自然一直说下来的。既然不以社稷、国家、民族、家庭为重,必然就要失去根基和主宰;那么,以社稷、国家、民族、家庭为重,应该怎么办呢?老子接着举例说,善于行走的人不会在路上留下痕迹,因为不善于行走的人,走路便会留下痕迹,而留下痕迹后,别人就会知道你的行动,从而便会超越你或者是阻拦你,使你达不到目的。
善于言说的人话语中不会有疵病;因为不善于言说的人,话语中就会有疵病,而话语中留下的疵病就会让别人抓住把权,从而利用你所说的错话和语病攻击你,使你达不到目的。
善于计算的人不会用筹码;因为使用筹码便会让别人看见,从而便会知道你所计算的是什么。而知道了你计算的是什么,就会超越你或者是阻拦你,使你达不到目的。如果你是心算,别人就无从知道你所计算的是什么了。
善于关闭的人虽然不用栓梢别人却打不开;因为使用显而易见的或者是普通的栓梢,别人就会想办法打开它,从而使你无法关闭你想关闭的东西。如果你使用无形的栓梢,那么别人就无法打开你所关闭的东西了。现代的锁就是这样,只要有锁,就有人能打开,有再高明的锁,就有更高明的人。如果无锁,那么再高明的锁匠也无可奈何。
善于捆扎的人不用绳索别人却解不开。因为使用显而易见的绳索,别人就会想办法解开它,从而使你捆扎的东西散开。如果你使用无形的绳索而捆扎住,那么别人就无法解开你所捆扎的东西了。
这就是说,要以顺应自然的态度来待人接物,按自然规律行事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这实际上是老子借“有”来说明“无”的奥妙。不行走,又怎么留得下痕迹呢?不言说,又怎么会有语病呢?不计算,又怎么会使用筹码呢?不关闭什么,又打开什么呢?不捆扎什么,又解开什么呢?用现在的话说,我家里有保险柜,小偷必然要想办法打开它,或者干脆把保险柜抬走;如果没有保险柜呢?小偷也就无计可施了。
因为善于作人者,最善于效法学习人们所效法学习的,比如孔子,善于作人,他所效法学习的均是人民大众普遍效法学习的东西,也就是约定俗成的社会行为规范。他删诗书定礼乐,也都是承袭古人留下来的得到人民大众承认的东西。而不善于作人者,比如商纣王,利用人民给济供给的东西供自己奢侈的享受,而终于引起人民的反感和反抗而被推翻。所以,崇尚、重视人们所效法学习的,爱护人们所给济供给的,就是真有智慧,有真智慧;相反,不崇尚、不重视人们所效法学习的,不爱护人们所给济供给的,虽然说有智慧然而却是大迷惑,这就称为幽深奥妙的道理。这也就是“有”和“无”的道理,贪“有”反而会丧失一切,守“无”却能够得到一切。所以,淡然地对待失去,就会不断得到新的。低洼的满盈了,去掉它,又能再装再盛,用多余的财富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根据对等原则,被帮助的人必然也有好的和善的回报,这何乐而不为呢?衰败的丢弃它,又能成长出新的,才是人生正确的选择。
——————————————————
【注释】1.袭:《荀子·议兵》:“因其民,袭其处。”《韩非子·孤愤》:“今袭迹于齐晋,欲国安存,不可得也。”《史记·秦始皇本纪》:“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后汉书·宦官传论》:“汉兴,仍袭秦制。”这里用为因袭,照旧搬用之意。
2.师:《易·师·辞》:“师,贞,丈人,吉,无咎。”《书·皋陶谟》:“百僚师师。”《诗·周南·葛覃》:“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诗·小雅·采芑》:“其车三千,师干之试。”《诗·大雅·常武》:“南仲大祖,大师皇父。”《诗·周颂·酌》:“载用有嗣,实维尔公允师。”《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孟子·滕文公上》:“文王,我师也,周公岂欺我哉!”《战国策·赵策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荀子·正论》:“故凡言议期命,是非以圣王为师。”《史记·秦始皇本纪》:“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法言·学行》:“师者,人之模范也。”《玉篇·币部》:“师,范也。”这里用为效法、学习之意。
3.资:《易·巽·上九》:“巽在床,下丧其资斧;贞,凶。”《庄子·大宗师》:“尧何以资汝?”郭象注:“资,给济之谓。”《战国策·秦策四》:“王资臣万金而游。”高诱注:“资,给。”《篇海类编·珍宝类·贝部》:“资,给也。”《集韵·脂韵》:“资,助也。”这里用为给与、供给、给济之意。
4.贵:《管子·牧民》:“御民之辔,在上之所贵。”《老子·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国语·晋语》:“贵货而贱土。”《礼记·中庸》:“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荀子·大略》:“贵贵、尊尊、贤贤、老老、长长,义之伦也。”《荀子·宥坐》:“因丽节文,非无良材也,盖曰贵文也。”《韩非子·初见秦》:“而民为之者,是贵奋死也。”《吕氏春秋·察今》:“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商君书·画策》:“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这里用为崇尚、重视之意。
第二十八章 人际关系的好坏决定幸福与否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1。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2,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3。为天下谷,常德乃足4,复归于朴5。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无割。
【译文】知道其雄性的,就能守住其雌性的,就能成为天下的空虚;成为天下的空虚,平常的客观规律就不会离去,也就能复归到婴儿般纯真的状态。知道白色的,就能守住黑色的,就能成为天下的法度、规矩,成为天下的法度、规矩,平常的客观规律就不会有差误、差错,也就能复归于“无”的极处。知道其荣耀的,就能守住其耻辱的,就能成为天下的困穷;成为天下的困穷,平常的客观规律就会止住,也就能复归于本质、本性。本质、本性分散了就能成为一切有形体的万物,圣人利用这些万物则就能成为人民的领导,所以大的制度是无法割裂的。
【说明】本章亦是紧接上一章“有”、“无”而言,老子在这里将雄比喻为有,将雌比喻为无,雄雌结合便会产生另外的有,所以知道其雄性的,守住其雌性的,使雄雌不能结合,使“有”、“无”不能结合,就能成为天下的空虚。而成为了天下的空虚,平常的客观规律就不会离去,万物也就能复归到婴儿般纯真的状态。这实际上是在讲希望人类不要调节这个宇宙大道的道路和规律,至于雄与雌的结合,“有”、“无”的结合,就应该随顺大自然自己的调节。人类成就空虚,守住空虚,也就能得到一切。
知道白色的,就能守住黑色的,就能成为天下的法度、规矩,而成为天下的法度、规矩,平常的客观规律就不会有差误、差错,也就能复归于“无”的极处。因为白与黑的结合便会产生出另外许多颜色,使人们面对着五彩缤纷的颜色而不知所措,而这些颜色的产生则会破坏天下的法度、规矩。当然,老子不是色盲,也不是提倡这个世界只需要黑白二色,因为这个世界自诞生以来,就是五彩缤纷的。老子的意思是说,不要人为地再去调节出更多的色彩,因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五彩缤纷的颜色叫人眼花缭乱,使人视觉迟钝;色彩越多就会使人越迷惑。所以,知道白色的,守住黑色的,用简单的色彩也能使人生幸福。在《论语·八佾》中,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为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矣。”子夏将“礼”比喻为少女,其看来很迷人,然而只有质朴才是绚丽多姿的。孔子很能理解子夏的意思,并着重指出,看了色彩斑斓的画后,再看其素色,方能感觉到素色的可贵。而素色就是复归到“无”的极处。由此看来,老、孔的思想是一致的。
荣耀与耻辱是相互对立的,就象有与无一样是对立而统一的。不争那荣耀而守住耻辱,就能成就为天下的困穷,这个困穷不是指个人处境的困穷,而是指万物的困穷,万物都处于困穷的境地,平常的客观规律就会止住,也就能复归到本质、本性。而本质、本性分散了就能成为一切有形体的万物,圣人利用这些万物则就能成为人民的领导,所以大的制度是无法割裂的。
老子以上所分析的,仍然是在探讨有与无的利弊关系。拥有更多更多的,贪有更多更多的,并不能使人生幸福。这些思想用在现代,似乎更有意思,人们现在拥有了更多的科学技术,然而人生幸福吗?究其实,人生的幸福并不在于拥有多少财富,拥有多少科学技术,而是在于人们怎样利用财富和科学技术来使人们的生活状态、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从而使人们获得更好的生存空间,而是在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友好的关系。现代科学技术所生产的导弹、原子弹就说明了这一点,这些先进的科学技术产品不仅不能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反而使人际之间的关系更趋于紧张。而人际关系的好坏,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幸福与否,这个在《论语》里面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因此,老子才在这里说,“圣人用之则为官长”,就是说一切万物都是可以被人们利用的,利用的目的就是改善人际关系使人们幸福,而不是使人们更加紧张和劳累。而万物的利用必须遵循宇宙大道的道路和规律,无法割裂它,因此也就不要去割裂它。
——————————————————
【注释】1.谿:《管子·侈靡》:“陵谿立鬼神而谨祭。”《左传·隐公三年》:“涧谿沼沚之毛。”《尔雅·释水·水注》:“川曰谿。李注:‘出于山入于川为谿也。’”《孟子·公孙丑下》:“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谿之险。”《荀子·劝学》:“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吕氏春秋·察微》:“若高山之与深谿。”《广雅》:“谿,谷也。”这里用为山中出水之溪谷之意。
2.忒:《书·洪范》:“人用侧颇僻,民用僭忒。”《诗·曹风·鸤鸠》:“淑人君子,其仪不忒。”《诗·大雅·抑》:“昊天不忒。”《诗·鲁颂·閟宫》:“春秋匪解,享祀不忒。” 《管子·正》:“如四时之不忒,如星辰之不变。”《易·豫·彖》:“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韩非子·主道》:“闻其主之忒,故谓之贼。”《说文》:“忒,更也。”《广雅·释诂四》:“忒,差也。”这里用为差误、差错之意。
3.谷:《易·井·九二》:“井谷,射,鲋,瓮,敝,漏。”《诗·小雅·四月》:“民莫不穀,我独何害?”《诗·大雅·桑柔》:“人亦有言,进退维谷。”《老子·四十一章》:“上德若谷;大白若辱。”本义为困穷之意。
4.足:《管子·戒》:“宁戚之为人,能事而不能以足息。” 郭沫若等集校:“孙蜀丞云:‘足,止也。足息,犹止息也。’《论语·泰伯》:“启予足!启予手!”《论语·乡党》:“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释之免冠顿首谢曰:‘法如是足也。’”河上公《老子》注:“足,止也。”这里用为“止”之意。
5.朴:(pǔ普)《晏子春秋卷四·内篇问下》:“惑者狂者,木石之朴也。”《老子·三十七章》:“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荀子·臣道》:“若驭朴马。”杨倞注:“朴马,未调习之马。”《荀子·性恶》:“今之人性,生而离其朴。”《吕氏春秋·论人》:“故知知一,则复归于朴。”高诱注:“朴,本也。”《玉篇·木部》:“朴,真也。”这里用为本质、本性之意。
第二十九章 真正的“人权”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1。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夫物或行或随;或歔2或吹3;或强或羸4;或载5或隳6。是以圣人去甚7,去奢,去泰8。
【译文】想要取得整个天下而有所作为,我看他们是不会停止了。天下这个神圣之物,是不可以有所为的,是不可以把执它的。有所作为的人会失败,把执它的人会失去。所以圣人无所作为,故而不会失败;无所把执,故而不会失去。因为天下万物有的或者前行,有的或者后随;有的或者叹息,有的或者自夸;有的或者强盛,有的或者残缺;有的或者施行着,有的或者怠惰着。所以圣人去掉过分的要求,去掉奢侈的需要,去掉骄慢的态度。
【说明】本章仍然是在探讨有与无的利弊关系问题。老子为什么要这样说?这要看当时的历史背景。西周末年,关中因受战争和自然灾荒的破坏而变得十分萧条,力量微弱的周王室已无法再在镐京一带立足。周东迁后,实力大为削弱。全国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见于《左传》的大小国家约有一百二十多个。西周“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一转而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所替代,周“礼”至此时已大为丧失了。殷商王朝是靠“天命”、“神权”来维护他们的统治地位的,周初,周王朝打破了“天命”、“神权”观,以“富家保民”的裕民政策建立了周王朝;但随着周王朝的后代的无能,王族势力逐渐衰微,而各诸侯国的权力与财富的迅速增长,使人们的私欲大为膨胀,因此周初制定的礼乐制度也随之丧失了。私有制的迅速发展,彻底破坏周初的公有制,各诸侯国为了自己的利益,拼命地扩张,都想使自己成为最强大的,取天下而可以为所欲为。这种膨胀的野心促使人们不断地强取豪夺,由于财富及土地来得容易,由于财富使君主们的个人生活更加舒适,故而使他们的欲望不会停止,总想好了还要好,想入非非。
然而,且不说天下万物数不胜数,就是人类也有好几种,有好几百个民族,说着好几百种语言。各民族、各诸侯、各部落、各地方、各个国家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都不相同,所以应求大同存小异,方能使天下人都“安居”而“乐业”;都拥有幸福而安定的生活环境。所以老子认为它是神圣的,是不能让少数人可以有所作为的,而这些少数的人更不可能把执这个天下。如果自不量力,想要对整个天下都有所作为,想要把执整个天下,那必然会失败,必然会失去所有的一切。
再说,天下万物各不相同,就是人也各不相同,此生彼死,此起彼伏,“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少数人怎么能统一这么多人的思想呢?也就是说,人们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所属的人种不同,所属的民族不同,所用的语言表达方式不同,所沿袭的风俗习惯不同,思想以及思维方式就会不同,世界观和价值观念就会不同,怎么能够指望人类的思想能够统一呢?所以圣人去掉过分的要求,不会去妄想统一人类的思想。去掉奢侈的需要,不会只想着自己的享受。去掉骄慢的态度,不会瞧不起别的人,而会在遵从各自不同社会的约定俗成的社会行为规范下,平等地对待所有的人。老子的这种“人权”思想和孔子的一样,是真正的“人权”!因为人人都有权力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天和地没有因为某个人不好,没有因为某个人丑陋而不准这个人生存下来,不论什么样的人,只要出生,都是有权力生存下来的。而且都是平等的!
——————————————————
【注释】1.已:(yǐ椅)《易·损·初九》:“已事,遄往,无咎;酌损之。”《诗·郑风·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诗·小雅·北山》:“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诗·大雅·江汉》:“明明天子,令闻不已。”《老子·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论语·公冶长》:“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己矣。”《孟子·梁惠王下》:“人皆谓我毁明堂;毁诸?已乎?”《荀子·宥坐》:“已此三者,然后刑可即也。”《列子·汤问》:“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广韵·止韵》:“已,止也。”这里用为停止之意。
2.歔:《楚辞·离骚》:“曾歔欷余郁邑兮。”《说文》:“歔,欷也。一曰出气也。”这里用为叹息之意。
3.吹:《庄子·齐物论》:“夫言非吹也。”这里用为说大话,自夸之意。
4.羸:(lei雷)《易·姤·初六》:“羸豕孚蹢躅。”《易·大壮·九三》:“小人用壮,君子用罔,贞,厉。羝羊触藩,羸其角。”《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此其称功,犹羸胜而履蹻。”《淮南子·修务训》:“今剑或绝侧羸文。”高诱注:“绝无侧,羸无文。”《正字通·羊部》:“羸,缺折也。”这里用为残缺、折损之意。
5.载:《易·小畜·上九》:“既雨既处,尚德载;妇贞,厉。”《书·皋陶谟》:“亦言其人有德,乃言曰:载采采。”《诗·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诗·小雅·出车》:“召彼仆夫,谓之载矣。”《诗·大雅·桑柔》:“其何能淑,载胥及溺。”《诗·周颂·载芟》:“有略其耜,俶载南亩。”《诗·周颂·良耜》:“畟畟良耜,俶载南亩。”《周礼·春官·大宗伯》:“大宾客,则摄而载果。”《老子·十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易·坤·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管子·形势》:“虎豹得幽而威可载也。”尹知章注:“载,行也。”《孟子·滕文公下》:“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出疆必载质。”《荀子·仲尼》:“文王载百里地而天下一,桀、纣舍之。”《小尔雅·广言》:“载,行也。”这里用为施行、从事之意。
6.隳:(hui灰)通“惰”。《管子·中匡》:“古之隳国家,陨社稷者。”《韩非子·八奸》:“是以贤者懈怠而不劝,有功者隳而简其业。”《韩非子·六反》:“凡人之生也,财用足则隳于用力,上治懦则肆于为非。”这里用为怠惰之意。
7.甚:《孟子·梁惠王上》:“若是其甚与?”《韩非子·外储说左下》:“相与怨之,遂杀季孙。故君子去泰去甚。”《列子·汤问》:“甚矣,汝之不惠。”这里用为过分之意。
8.泰:《论语·子罕》:“子曰:‘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国语·晋语》:“骄泰奢侈。”《韩非子·外储说左下》:“相与怨之,遂杀季孙。故君子去泰去甚。”《礼记》:“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玉篇》:“泰,侈也。”这里用为骄纵,傲慢之意。
第三十章 物壮则老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故善战者果而已矣,勿以取强焉。果1而勿矜2,果而勿伐3,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居4,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译文】用宇宙大道辅佐君主的人,不靠武装力量逞强于天下,因为这些事情很容易就会有回报。军队走过的地方,紧接着就会荆棘丛生。大的战争以后,必然就会有荒年。所以善于打仗的人只要一有结果就适可而止,不会太逞强的。有了结果而不矜持,有了结果而不会夸耀,有了结果而不会骄傲,有了结果不会停止于所占据的地方,有了结果而不会逞强。因为事物壮大了就会衰老,这就称为不合于道,不合于道的很早便会停止。
【说明】本章亦是对上章的补充说明。“将欲取天下而为之”,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进程,夏启为什么要建立具有国家形态的社会组织呢?在他以前,是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由于获取食物的需要,家庭组织不断壮大,力量不断得到增强,家族与家族间的争斗就不断升级,家庭逐渐成为家族,家族逐渐成为部落,几个部落的联合便具有了国家组织的形态。而由于思想的发展,文明的想要战胜野蛮的,落后的又不愿意让位于先进的,故而以武力征服和反对武力征服便成了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将欲取天下而为之”的大有人在,既有文明的,也有野蛮的。所以,用宇宙大道的道理和规律辅佐君主的人,不靠武装力量逞强于天下,因为这些事情很容易就会有回报。因为人与人之间有一个对等原则,你待我好,我便回报好的,你待我不好,我回报的也就不会好。你侵略了我,或目前战胜了我,我总有一天是要报仇雪恨的。所以靠武力征伐的后果必然就是武力的回报。那么,战争的逐渐升级,必然就会导致荆棘丛生、荒年的发生。
而战胜野蛮的、落后的,必需要使用武力,抵抗侵略和掠夺也必需要使用武力,所以老子认为,所以善于打仗的人只要一有结果就适可而止,不会太逞强的。有了结果而不矜持,有了结果而不会夸耀,有了结果而不会骄傲,有了结果不会停止于所占据的地方,有了结果而不会逞强。也就是说,在使用武力战胜野蛮的、落后的某些人们后,应教导他们停止野蛮的、落后的生活方式,帮助他们走向文明的道路,建立文明的生活方式。
因为根据宇宙大道的道路和规律,事物壮大了就会衰老,而在有了胜利的结果以后,如果自矜、自伐、自骄、继续逞强、不停止于武力和灭绝其他种族部落而占据其土地和财富,那么就会由壮大而走向衰老。这就称为不合于道,不合于道的很早便会停止。因为你的思想如果得不到人民的拥护,人民是不愿意参与战争的。
这一思想在周文王的《易经》中已经体现得很充分了。《易·同人》:同人者,伙伴也,和同也。乾为天在上,离为火在下,天上火下,火在天下。其为同人,乃人们围火而坐,同心、同德、同明、同丽之意;但要想真正和同于人,首先要有宽广的胸怀,能求大同,存小异;要允许别人、别族、别国有不同的生活习惯,思想意识,若限于门户之见,宗派之见,血缘关系,教派中心的话,则就会有憾惜。自汉、唐、宋以至清朝,统治者独尊儒术,排斥工巧之艺,蔑贱经商通货之利,闭关自守,夜郎自大,方导致了我们今天的落后。这其实都是“同人于宗”的弊端,从而使今天的我们不能不扼腕而惜了。
攻战、征伐是“同人”的必要手段,也就是说战争是取得和平的手段。戎族地处偏远,相比于周国来说,是很落后的。他们不事农耕,为求生活便不断侵犯周国,掠夺人与物。周文王不得以,便出兵攻战戎族,以战争为手段,和同于戎族,以绝后患。但周文王深知,光是靠武力战胜是不行的,必须要用“和同于人”的政策、方法,才能达到“同人”的目的。而“同人”的方法便是将周国先进的东西传教给戎族,使戎族人民也能安居乐业。这样,周国便没有了后顾之忧,便可将主要精力用在对付商殷——商纣王了。同人,所揭示的是一种要团结、要和平的精神。卦中六爻所描写的“同”与“争”,是很尖锐的矛盾。通过六个爻的描写,才揭示出“同人”艰难的本质规律。其所追求的广泛“和同于人”的理想,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无疑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
【注释】1.果:实现。凡事与预期相合的称果,不合的称不果。《管子·内业》:“德成而智出,万物果得。”《晏子春秋卷一·内篇谏上第一》:“公乃辞乎晏子,散师,不果伐宋。”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2.矜:(jīn巾)《书·大禹谟》:“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书·毕命》:“骄淫矜侉,将由恶终。”《管子·宙合》:“功大而不伐,业明而不矜。”《公羊传·僖公九年》:“矜之者何?犹曰莫我若也。”《礼记·表礼》:“不矜而庄。”战国策·齐策》:“矜功不立。”《韩非子·说难》:“凡说之务,在知饰所说之所矜而灭其所耻。”《韩非子·说疑》:“不敢矜其善。”《广雅》:“矜,大也。”这里用为自夸、自恃之意。
3.伐:(fá乏)《书·大禹谟》:“惟汝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书·大诰》:“乃有友伐厥子,民养其劝弗救?”《诗·鄘风·定之方中》:“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诗·小雅·鼓钟》:“鼓钟伐鼛,淮有三洲,忧心且妯。”《诗·小雅·宾之初筵》:“醉而不出,是谓伐德。”《管子·宙合》:“功大而不伐,业明而不矜。”《老子·二十二章》:“不自伐,故有功。”《论语·宪问》:“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荀子·仲尼》:“无伐德之色。”《荀子·哀公》:“仁义在身而色不伐。”《史记·淮阴侯列传》:“不伐己功,不矜己能。”这里用为夸耀之意。
4.居:《易·屯·初九》:“磐桓,利居,贞,利建侯。”《诗·唐风·羔裘》:“羔裘豹祛,自我人居居!”《诗·小雅·六月》:“玁狁匪茹,整居焦获,侵镐及方,至于泾阳。”《诗·小雅·祈父》:“胡转予于恤,靡所止居。”《诗·大雅·公刘》:“笃公刘,匪居匪康。”《诗·商颂·殷武》:“维女荆楚,居国南乡。”《老子·二章》:“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论语·宪问》:“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孟子·告子下》:“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荀子·大略》:“不能而居之,诬也。”《广雅·释言》:“居,据也。”这里用为据,占据之意。
第三十一章 帮助与保佑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1则贵2左3,用兵则贵右4。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译文】那武装力量,是不吉祥的东西,万物都是厌恶的,所以有道的人是不愿意使用它的。君子对于占据重视帮助的办法,使用武装力量则重视保佑的办法。武装力量是不吉祥的东西,不是君子应该使用的东西,如果不得已而用兵,也以和顺平淡为上策。即使胜利了也不以为美好,而以为美好的人,是乐于杀人的。那乐于杀人的,就不能实现统治天下的心愿。吉祥的事情是崇尚帮助,凶恶的事情是崇尚保佑。偏将军对于占据是帮助,上将军对于占据是保佑。这就是说,用兵以丧礼来对待。杀人众多,要以悲哀的心情来对待,战胜了对方,要以丧礼来对待。
【说明】本章亦是紧接上一章“不以兵强天下”而言,因为武装力量说到底,是不吉祥的东西。私有制的产生,必然导致对外掠夺奴隶和财物,奴役其他部落;对内则镇压平民和奴隶,这就是用兵的开始。夏代经济以农业为主,阶级、国家的出现,王位世袭的确定,刑法和贡赋制的建立,都引起各方势力的反抗,私有制自此愈演愈烈。因此,使用武装力量也就成了统治者似乎唯一的手段。然而,有的统治者重视帮助的办法,而有的统治者则重视保佑的办法;这两种办法粗粗看来,似乎是一样,但仔细分析,却大不相同。
凡用兵者,均是以打倒和推翻与自己不同政见的人为主要目的。商纣王之用兵,是以保佑人民为口号,实则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土地和财富。周文王之用兵,是帮助人民获得更好的生存空间,帮助人民更好地安居乐业为目的,并不是为了个人的享受和周国的利益。远的不说,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就是打着“大东亚共荣圈”的名誉,以保佑中国人民为由,悍然发动了侵略战争的。纵观中国近三千年的历史,正义的战争都如孔子所说的是“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的战争,也就是说是帮助人民能安居乐业的战争。而非正义的战争,大都是打着保佑人民的口号而进行的掠夺性、侵略性的战争。
帮助,是视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我帮助你,你帮助我,平等对待。保佑,则是用高人一等的态度对待别人,我保佑你,因为我比你强大,你就必须要听我的话,我保佑了你,你就必需要进贡于我,这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所以,老子认为,用平等的关系而进行的战争,是带有帮助性质,因此最终结果是吉祥的。而崇尚保佑而进行的战争,其最终结果是凶恶的,因为不平等。但是,不论什么样的战争,都是以牺牲人的生命为基础的,所以应该以丧礼的态度来对待战争行为。也就是说,我胜利了,打倒和推翻了对人民不利的统治者,然后“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帮助人民重建家园。而不是胜利了便兴高采烈,欢欣鼓舞,自己居高位而不让,甚至比上一任统治者更加盘剥和压迫人民。“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这便是帮助与保佑的根本区别。
——————————————————
【注释】1.居:《易·屯·初九》:“磐桓,利居,贞,利建侯。”《易·涣·九五》:“涣,汗其大号,涣王居,无咎。”《诗·唐风·羔裘》:“羔裘豹祛,自我人居居!”《诗·小雅·六月》:“玁狁匪茹,整居焦获,侵镐及方,至于泾阳。”《诗·小雅·祈父》:“胡转予于恤,靡所止居。”《诗·大雅·公刘》:“笃公刘,匪居匪康。”《诗·商颂·殷武》:“维女荆楚,居国南乡。”《老子·二章》:“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老子·三十章》:“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居。”《论语·宪问》:“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孟子·告子下》:“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荀子·大略》:“不能而居之,诬也。”《广雅·释言》:“居,据也。”这里用为据,占据之意。
2.贵:《老子·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国语·晋语》:“贵货而贱土。”《礼记·中庸》:“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荀子·大略》:“贵贵、尊尊、贤贤、老老、长长,义之伦也。”《荀子·宥坐》:“因丽节文,非无良材也,盖曰贵文也。”《韩非子·初见秦》:“而民为之者,是贵奋死也。”《吕氏春秋·察今》:“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商君书·画策》:“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这里用为崇尚、重视之意。
3.左:《易·师·六四》:“师左次,无咎。”《书·君牙》:“克左右乱四方。”《诗·魏风·葛屦》:“好人提提,宛然左辟,佩其象揥。”《诗·秦风·驷驖》:“公曰左之,舍拔则获。”《诗·小雅·裳裳者华》:“左之左之,君子宜之。”《诗·大雅·緜》:“迺慰迺止,迺左迺右。”《管子·侈靡》:“事左中国之人,观危国过君而弋其能者,岂不几于危社主哉!”《老子·七十九章》:“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墨子·杂守》:“亟收诸杂乡金器,若铜铁及他可以左守事者。”《说文·左部》:“左,手相左助也。”《玉篇·左部》:“左,助也。”这里用为帮助之意。
4.右:古文祐、右实同字。《诗·小雅·裳裳者华》:“右之右之,君子有之。”《诗·小雅·彤弓》:“钟鼓既设,一朝右之。”《诗·大雅·大明》:“保右命尔,爕伐大商。”《诗·大雅·緜》:“迺慰迺止,迺左迺右。”《诗·周颂·我将》:“维天其右之。”《管子·白心》:“左者,出者也;右者,入者也。”《左传·襄公十年》:“天子所右,寡君亦右之,所左,亦左之。”《韩非子·亡征》:“小民右仗者,可亡也。”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今据许书,凡助为右、为佑,神助则为祐。”这里用为保佑之意。
第三十二章 没有人能使道路臣服归顺
道常无名。朴1。虽小,而天下莫能臣2。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3。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译文】道路经常是没有名称的。因为它是最本质的。虽然很小,但天下没有人能使它臣服归顺。诸侯之王如果能守住它,天下万物将自然会服从。天和地相合,就会降下甘露般的雨水,人们没有谁去命令它,但自然分布均匀。制度一经制定,各种名份、地位也就随之确定。名份地位既然已经明确,侯王们掌握它,也就有了分寸。掌握好了分寸,国家也就不会有危险了。譬如说,道存在于天下,就好象溪谷之水流归江海一样。
【说明】本章亦是紧接上一章而言,要辨别用兵的原则,就要遵守道。“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其“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虽小,但天下没有人能使它臣服归顺,诸侯之王如果能守住它,天下万物将自然会服从。就象降雨一样,万物只有服从,而且只有万物需要,上天才会降雨。所以,制度一经制定,各种名份、地位也就随之确定。名份、地位既然已经明确,侯王们掌握它,也就有了分寸。掌握好了分寸,国家也就不会有危险了。这就是“为政”之道。虽然这个道路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但它确实存在,就象溪谷之水流归江海一样有它们各自的道路和规律。
所以,为政者一定要正确地掌握住国家发展的道路的方向和规律,这是老子认为最重要的,因为只有正确的道路才能使人民安居乐业,而只有人民安居乐业了,国家才能长治久安,繁荣富强。也就是说,只有小溪小河的水都流向大海,大海才能长期存在。而只有大海能长期存在,则能保证水的循环利用。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海,那么天空就会没有云彩。想想看,那会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
【注释】1.朴:(pǔ普)《老子·二十八章》:“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荀子·臣道》:“若驭朴马。”杨倞注:“朴马,未调习之马。”《荀子·性恶》:“今之人性,生而离其朴。”《吕氏春秋·论人》:“故知知一,则复归于朴。”高诱注:“朴,本也。”《玉篇·木部》:“朴,真也。”这里用为本质、本性之意。
2.臣:《书·多士》:“比事臣我宗多逊。”《书·康王之诰》:“今予一二伯父,尚胥暨顾,绥尔先公之臣服于先王。” 《管子·法法》:“富人贫人使人相畜也,贵人贱人使人相臣也。”《战国策·秦策》:“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盐铁论·本议》:“匈奴背叛不臣。”这里用为臣服、归顺之意。
3.宾:《书·旅獒》:“明王慎德,四夷咸宾。”《管子·小匡》:“中诸侯国,莫不宾服。”《庄子·说剑》:“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荀子·正论》:“封内,甸服;封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韩非子·十过》:“东西至日月所出入者,莫不宾服。”《史记·五帝本记》:“诸侯咸来宾从。”这里用为服从、归服之意。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译文】能够知道别人的叫智慧,能够知道自己的才是明白事理。能够胜过别人的只能是有力而已,能够战胜自己的才是真正的强大。能够知足的就会富有,坚持不懈的就是有志气。不失去根本的才能长久,身死而精神长存的才叫长寿。
【说明】本章亦是紧接上一章而言,统治人民的人要知道分寸,掌握好国家发展的道路和方向,因此就要能知道自己,战胜自己,才能得到真正的强大。否则只知道别人,只能在力量上胜过别人,那只能算有智慧而已,有力量而已,终是不行的。不明白事理,不明白事物发展的规律,就不能算是有智慧,因此也就不能做到真正的强大。
那么,做到真正的强大以后,是不是就能使天下都臣服了呢?老子并不这样认为。他之所以提出“知足者富”来,就是希望人们,尤其是统治人民的人们,要知足。所谓知足就是对自己个人的生活和享受不要太过奢求,因为“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统治者只有去帮助人民,才能得到天下人民的拥护。若是抱着去保佑人民的态度而欲达到自己的目的,若是只为了自己的奢侈豪华而不知足地掠夺、剥削、压迫人民,人民是反感而终会反抗的,谁也不是什么救世主,谁也不需要什么救世主!纵观人类历史,都是人民自己救自己,自强才能自立,自己的人生道路只有靠自己去走完;若是靠别人背着、抱着、搀扶着走完自己一生的道路,那肯定是不幸福的,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只有对自己个人生活知足而且坚持不懈地用多余的财富去帮助更多的人,只有坚持不懈地走自己人生道路的才就是有志气。
也就是说,善守道的人就会不失其所,不会失去根本的东西。而不善守道的人,就会失其所,失去根本的东西。而失去了根本的东西,怎么还能指望长久呢?这其实也是孔子所说的“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上智就是具有了上等的智慧,而具有了上等的智慧也就是善守道的人,他不会被环境所左右,不会被环境所移动,因此他就能认识环境,改造环境,从而创造出自己良好的生存空间。下愚,就是真正愚蠢的人,根本不懂得环境是什么,因此也不会被环境所影响、所左右。而失去了根本的东西(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善守道的人(自己的人生道路),就会被环境所左右,被环境所移动,也就不能认识环境,更谈不上改造环境,从而也创造不出自己良好的生存空间。这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高明的人引领潮流,中等的人追随潮流,下等的人远远落在潮流后面被潮流抛弃。
第三十四章 不自以为大,所以才能成为最大
大道汜1兮,其可左右2。万物恃3之以生而不辞4,功成而不有,衣5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译文】大道合而又分,分而又合,它是可以支配、影响万物的。万物依赖、依靠它生长而不言说什么,大功告成而不夸耀自己有功,它覆盖养育万物而不作主宰。可以说它小,万物归服于它,而它也不作主宰。可以说它大,因为它始终不自以为大,所以才能成为最大。
【说明】本章亦是紧接上一章而言,也就是说,能够知道自己的才是高明,能够战胜自己的才是真正的强大。老子至此也就说明了我们要遵循宇宙大道的道路和规律,这个大道是合而又分,分而又合的,是可以支配、影响万物的。既然宇宙大道可以支配、影响人类,那么也就说明人类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老子从来没有说过,唉呀,这个宇宙大道就是这样子,我们就听天由命吧。因为,虽然万物依赖、依靠它生长,然而它却不言说什么,大功告成而不夸耀自己有功,它覆盖养育万物而不作主宰。可以说它小,万物归服于它,而它也不作主宰。它既然没有主宰人类的道路和命运,那么人类为什么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呢?可以说它大,因为它始终不自以为大,所以才能成为最大。如果人类也学习宇宙大道的这种精神,大功告成而不夸耀自己有功,养育万物而不作主宰,不自以为大,那么人类也就能成就为最大。
——————————————————
【注释】1.汜:(si是)《诗·召南·江有汜》:“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说文》:“汜,水别复入水也。从水,巳声。”这里用为由干流分出又汇合到干流的水流之意。
2.左右:《书·立政》:“王左右常伯、常任、准人、缀衣、虎贲。”《诗·商颂·长发》:“实维阿衡,实左右商王。”《管子·轻重乙》:“左右不足,友不善于群臣。”《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公以楚师伐齐,取壳。凡师,能左右之曰‘以’。”注:“左右谓进退在己。”《易·泰·象》:“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国语·越语上》:“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唯君左右之。”这里用为支配、影响之意。
3.恃:《诗·小雅·蓼莪》:“无父何怙,无母何恃?”《管子·权修》:“上恃龟筮,好用巫医,则鬼神骤祟。”《老子·二章》:“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公羊传·桓公三年》:“恃有年也。”《离骚》:“吾以兰为可恃兮。”《庄子·徐无鬼》:“恃源而往者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下》:“主卖官爵,臣卖智力,故自恃无恃人。”《战国策·赵策》:“老妇恃辇而行。”《说文》:“恃,赖也。”这里用为依赖、依靠之意。
4.辞:《书·洛诰》:“惇大成裕,汝永有辞。”《书·毕命》:“政贵有恒,辞尚体要。”《诗·大雅·板》:“辞之辑矣,民之治矣。”《礼记·檀弓》:“使人辞于狐突。”《礼记·表记》:“无辞不相接也。”《孟子》:“不以文害辞。”《荀子·正名》:“辞也者,兼异实之名,以论一意也。”这里用为言说之意。
5.衣:《书·武成》:“一戎衣,天下大定。”《书·康诰》:“绍闻衣德言。”《管子·问》:“弓弩之张、衣夹锬、钩弦之造、弋戟之紧,其厉何若?”《易·系辞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说文》:“衣,所以蔽体者也。上曰衣,下曰裳。”这里用为遮盖、包扎、覆盖之意。
第三十五章 大道是用不尽的
执1大象,天下往2。往而不害,安平太。乐4与饵5,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6。
【译文】保持着这种大道的现象,天下的人都会前去归服。前去而不会有害,安全平和而通畅。音乐和美味的食物,能使过往的客人止住脚步。道用语言表述它,平淡无味,看它是看不见的,听它是听不到的,可是用它却用不尽。
【说明】本章亦是紧接上一章而言,人类也就能成就为最大。而成为最大以后,天下的人都会前去归服。而这个道,用语言表述它,平淡无味,看它是看不见的,听它是听不到的,可是用它却是用不尽的。这就是老子对“自明、自强”的人的歌颂,亦是对“天命论”、“宿命论”的反对与批判,并且进一步强调了道的作用。所以,依照老子的思想,人类只要“自知者明”,“自胜者强”,大功告成而不夸耀自己有功,养育万物而不作主宰,不自以为大,那么人类也就能成就为最大。
——————————————————
【注释】1.执:《易·师·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书·大禹谟》:“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诗·郑风·遵大路》:“掺执子之祛兮。”《诗·大雅·皇矣》:“执询连连,攸馘安安。”《诗·周颂·执竞》:“执竞武王,无竞维烈。”《论语·泰伯》:“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礼记·中庸》:“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孟子·告子下》:“君子不亮,恶乎执?”《荀子·强国》:“执拘则最,得间则散。”《广韵·缉韵》:“执,守也。”这里用为保持之意。
2.往:《易·履·初九》:“素履,往,无咎。”《易·蹇·初六》:“往蹇,来誉。”《易·节·九五》:“甘节,吉;往有尚。”《国语·晋语二》:“吾言既往矣,岂能欲行吾言而又爱吾身乎?”韦昭注:“往,行也。”《玉篇·彳部》:“往,行也。”这里用为“前去、前行”之意。
3.太:古“太”“泰”通用。《易·泰·辞》:“泰,小往大来,吉,亨。”《管子·事语》:“帷盖不修,衣服不众,则女事不泰。”郭沫若等集校引尹桐阳云:“女事,女工也,一曰女红。泰,通也。”《广雅·释诂》:“泰,通也。”这里用为通畅、通达之意。
4.乐:(yue月)指音乐。《周礼·保氏》:“二曰六乐,谓云咸韵夏濩武也。”《荀子·乐论》:“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说文》:“乐,五声八音总名。象鼓鞞,木其虡也。”
5.饵:《考工记·弓人》:“鱼胶饵。”《说文》:“饵,粉饼也。”这里用为美味的糕饼之意。
6.既:《左传·宣公十二年》:“董泽之蒲可胜既乎。”《老子·八十一章》:“既以与人,己愈多。”《公羊传·宣公元年》:“既而曰。”《谷梁传》:“既者,尽也。有继之辞也。”《庄子·应帝王》:“吾与汝既其文,未既其实。”《国语·周语》:“薮泽肆既。”《史记·周本纪》:“周既不祀。”这里用为完毕、完了之意。
第三十六章 人际关系中的谋略
将欲歙1之,必固2张3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译文】将要收敛的,必须一定要先胀满它;将要削弱的,必须一定要先强壮它;将要废弃的,必须一定要先推举它;将要收取的,必须一定要先给与它。这就称为微妙的预见。柔弱能胜刚强。鱼儿不能离开水潭,国家最重要的武器不可以让别人看到。
【说明】本章亦是紧接上一章而言,人类想要成为最大,除了必须遵循宇宙大道外,还有许多办法。这就是,将要收敛的,必须一定要先胀满它;将要削弱的,必须一定要先强壮它;将要废弃的,必须一定要先推举它;将要收取的,必须一定要先给与它。
老子这是直接继承了周文王的思想。周文王在《易经》涣卦、蛊卦、蒙卦中曾详细描述了这几种谋略。《易·涣》:涣者,散也。巽为风在上,坎为水在下,风在水上,风吹风散。如果说地上有一滩水,在风大的日子里,这滩水很快就会被吹干。所以古人观此象,就将风吹水散称为“涣”。以后古人又把这种现象引申到,当人心不齐时,也称为“涣”。之所称“涣”,并非偏重立义于涣散、散乱,而是兼从对立的角度揭示“散”与“聚”的互为依存的关系。有聚方有散,无聚又何以有散呢?既然有散,也就必然有聚了。卦辞以君王祭庙设喻,说明商纣王之天下已经人心涣散,难以为继了;周文王就是要趁此商民涣散之机,聚民心于自己。
《易·蛊》:蛊者,迷惑也,诱惑也。艮为山在上,巽为风在下,山下有风。山阻风行,风遇山而迥转四散,前风未散,后风又至,前风迷惑而不知所往也。这种遇山而阻,不知所往之迷惑,体现在人的思想上,是人人都有的;有的是有意去迷惑人,有的是被别人所迷惑,因为人的思想就象是风一样,往来不定,杂念丛生,一遇到艰难险阻,就会茫然而迷惑,这是人类共有的弱点。周文王观察到水上有风而制定了“涣彼聚我”的对敌方针,现在观察到“风遇山阻”的现象,就制定了“迷惑”敌人的方针。意味我要象山一样雄伟壮健,要让别人象风一样遇山而阻,茫然不知所措而迷惑,这样就能达到我的目的。《涣》是针对商纣王以下的官员及人民,而《蛊》卦则直指商纣王,说明了周文王对反殷事业的处心积虑。同时也说明了周文王在反殷事业的过程中,确实动了许多脑筋,采取了许多办法。而这许多办法则说明了周文王是小心谨慎、慎重其事对待反殷事业的。
《易·蒙》:蒙者,蒙盖也,蒙蔽也。艮为山在上,坎为水在下,艮上坎下,山下有水。山下有水,水气蒸腾而上升;上升之水气雾蒙蒙而蒙盖住山体,使山体显得迷离朦胧,从而使人们不能清晰地看到这个山体。因此本卦具有“蒙蔽”之意。此“蒙蔽”乃是周文王针对殷商王朝而言,此时正值周文王积极积蓄力量之时,他除了用“散彼聚我”、“干扰、迷惑‘父、母’”等办法外,他在本卦详细地阐述了“蒙蔽”之意。意即殷商王朝就象是一座山一样,我们所有的人民都是山下之水,我们水气上升,与天之水气融合汇集,聚会、就能蒙蔽住这座光秃秃无草木的山。现在这个光秃秃无草木的山——没有人民拥护的国家政权——选择了我,让我来卫护他,那么,穷尽逝去的往事,我可以告诉大家,我们既然担任了这个卫护他的工作,目前就只能蒙蔽他,不利于用盗寇的方法攻打他(游击战术),那样是打不垮他的;现在我们只能象“御寇”似的采用防御的办法,积蓄我们的力量,等待时机。所以,我们现在只有采取“蒙蔽”的方法,让他放松国家政权,让他更加骄奢淫侈,尽量削弱他的力量,尽量使这座山光秃秃而无草木,才能使他早日崩溃。
从以上三个卦可以看出,要想推翻殷商王朝,打倒商纣王,就必须先要采取蒙蔽、迷惑、涣散、干扰、蛊惑、让他更加骄奢淫侈等种种办法,使其强壮,因为,“物壮则老”,“盛极必衰”,这是宇宙大道的必须规律。依照这个规律,将要削弱的,必须一定要先强壮它;强壮到极点,它也就走向衰亡了。
将要废弃的,必须一定要先推举它;将要收取的,必须一定要先给与它;也同样是这个道理。《蒙》卦九二爻说的就是这个问题。我们不但要“蒙蔽”商纣王,“迷惑”商纣王,涣散殷商王朝的民心,我们还要向殷商王朝交纳、贡献妇女,让商纣王沉醉于酒色之中,不理朝政,我们才能完成我们成家立业的大事。
老子用了很多篇幅来阐述宇宙大道的道路和规律,阐述宇宙大道的原理和法则,其目的其实只有一个,就是为了说明人事的道路和规律,人事的原理和法则。而人事的道路和规律,人事的原理和法则总结起来,则就是人际关系问题。一个人是无法孤立、独立地生存在这个世界、这个社会上的,人与人之间必然要有交往,而人际之间的交往,就必需要遵循宇宙大道的规律和法则。因此,只要能正确认识和懂得宇宙大道的规律和法则,就能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问题。
老子在本章所讲的,即是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四种办法,后人也将它称为谋略,这是一种对敌的办法和谋略。这也就是宇宙大道所揭示的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因为任何事物、任何生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而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要向自己的反面转化。因此,对敌方针就可以采取和利用这种转化,甚至于促使这种转化加快速度,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现代搞种植业和养殖业的人,使用大量激素促进植物和动物的快速成长,就是使用的这个方法。
柔弱能胜刚强,这也是宇宙大道所揭示出来的道理,老子一贯崇尚水,而水是这个世界里最柔弱的物质,似乎谁都可以随意地制服水。然而,就是这个最柔弱的水,战胜了这个世界里最刚强的一切东西。比如山,比如青铜,比如铁,比如人,这些貌似刚强的东西,在水的长时期侵蚀下,都不得不消失败亡。再如刚强的男子汉,也禁不住女性的柔情似水而会沉溺于安乐窝中。
就象鱼儿离不开水潭一样,人也离不开社会,这也是宇宙大道所揭示出的道理,人在这个社会里就必然要与人相处,与人相处就要学会处理人际关系问题,而想要学会处理人际关系问题,就必需要懂得宇宙大道的规律和原理和法则,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问题。
国家最重要的武器不可以让别人看到,这也是宇宙大道所揭示出来的道理,“难得之货,令人行妨”,“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既然“贵难得之货”,既然有了“难得之货”,也就应该藏之秘室,使人不知,否则知而盗之,岂不引起大麻烦?宇宙大道的道路和规律、原理和法则就是宇宙大道的“利器”,它无形无象,无影无踪,人们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这就是宇宙大道的“伟大”之处。如果人类知道了宇宙大道的所有一切,宇宙大道也就不存在了。
——————————————————
【注释】1.歙:(xi希)《老子·四十九章》:“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淮南子·本经》:“开阖张歙。”《淮南子·精神》:“开闭张歙。”这里用为收缩,敛息之意。
2.固:《书·多士》:“惟天不畀允罔固乱。”《左传·桓公五年》:“蔡卫不枝,固将先奔。”《《楚辞·屈原·涉江》:“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荀子·正名》:“名无固宜,约之以命。”这里用为一定要之意。
3.张:《左传·成公十年》:“将食,张,如厕。”《左传·僖公十五年》:“张脉偾兴。”《淮南子·缪称》:“亭历愈张。”这里用为胀满之意。
第三十七章 不欲有所作为天下就会自然端正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1之以无名之朴2。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译文】宇宙大道通常是无所作为而又无所不作为的,诸侯君王们如果能守住这个宇宙大道,万物都将会自己转化。转化而欲有所作为,我就抑制于那没有名称的本质。抑制于那没有名称的本质,其也就不会欲有所作为了。不欲有所作为就会安静,天下就将会自然自我端正。
【说明】本章亦是紧接上一章而言,老子用了很多篇幅来阐述宇宙大道的道路和规律,原理和法则,其目的其实只有一个,就是为了说明人事的道路和规律,以及人事的原理和法则。因为宇宙大道通常是无所作为而又无所不作为的,因此,人们的领导者也应该无所作为而又无所不作为,无所作为就是让万物自己转化,让人自己转化,万物自己转化了而想有所作为,或者人们自己转化了而想有所作为,就要抑制其本质、本性的东西,如果抑制住了其本质、本性的东西,想要有所作为的也就不会有所作为了。这也就是“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的继续发挥。
也就是说,老子认为,对于广大的人民来说,只有空虚人民的思想,不要让人们去仿效商纣王的贪婪与荒淫,填饱人民的口腹,使每个人都能改善生存环境,减弱人民的意志,使人民不贪,强壮人民的筋骨,使人民不弱而能自食其力,自力更生,整个国家、整个天下才能治理好。老子的这种思想并不是愚民政策,而是就人生的终极目的而提出的。人生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快乐而幸福的生活,所以,如何遵循宇宙大道的原理和法则,如何遵循人事的原理和法则,创造出自己良好的生存空间,获得快乐而幸福的生活,则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和懂得的。
——————————————————
【注释】1.镇:《楚辞·九章·抽思》:“愿摇起而横奔兮,览民尤以自镇。”王逸注:“镇,止也。”《潜夫论·爱日》:“治讼若此为务,助豪猾而镇贫弱也。”这里用为抑制之意。
2.朴:(pǔ普)《晏子春秋卷四·内篇问下》:“惑者狂者,木石之朴也。”《老子·二十八章》:“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荀子·臣道》:“若驭朴马。”杨倞注:“朴马,未调习之马。”《荀子·性恶》:“今之人性,生而离其朴。”《吕氏春秋·论人》:“故知知一,则复归于朴。”高诱注:“朴,本也。”《玉篇·木部》:“朴,真也。”这里用为本质、本性之意。
第三十八章 选择回归自然
上德1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2为之而有以为。上礼3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4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5其华。故去彼取此。
【译文】那上面的宇宙有规律的不自以为有规律,所以才有规律;下面的人类认为不能失去规律,所以就没有了规律。上面的规律无所作为而又无所不作为;下面的规律无所作为而有心于作为。那上面的与人相互亲爱有所作为而不有心于作为;那上面的寻求最佳行为方式有所作为而有心于作为。那上面的宇宙的行为规范有所作为而得不到回应,就会伸出手臂来拉住人类。所以人类失去了道路而后才有规律,失去了规律而后才有与人相互亲爱的思想,失去了与人相互亲爱的思想而后才有寻求最佳行为方式,失去了最佳行为方式而后才有社会行为规范。所谓的社会行为规范,是人与人之间尽心尽力和真心诚意都不足了,而成为祸乱的开始。有先见的人,不过是道的虚华、愚昧的开始罢了。所以大丈夫处身于淳厚而不占据于忠信之薄,处身于朴实而不占据于虚华,所以要舍弃浅薄虚华,取用淳厚朴实。
【说明】本章亦是紧接上一章而言,不欲有所作为就会安静,天下就将会自然自我端正。所以那上面的宇宙有规律的不自以为有规律,所以才有规律;若是自以为有规律而顺着自定的规律走,也就不是自自然然了,而不自然也就意味着不是宇宙了。因为宇宙就是这样自自然然地产生,自自然然地有了天和地,天和地形成以后,也就自自然然地生养了万物和人类。它们并不自认为有规律,然而它们确确实实又是有规律的。
下面的人类认为不能失去规律,所以也就没有了规律;老子这是针对地球人类而言的,人类为了规范人类社会的秩序,就想要寻求某种天地的规律来约束人类自己的行为,因此就臆造出许多规律来,因而也就使人类失去了自己自然的本性。而失去了自己自然的本性也就没有规律可循了。因为人为的规律与宇宙的规律,与天和地的规律不会是完全相同的。那上面的规律是无所作为而又无所不作为;下面的规律无所作为而有心于作为。既然是有心于作为,也就不是自然的规律了。
那上面的与人相互亲爱有所作为而不有心于作为;这就与“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是一个意思,而那上面的寻求最佳行为方式有所作为而且有心于作为,就是创造了光、温度、土壤、水、空气等环境,万物就自然而然地依托着这些条件而生长出来,而生存下来。它遵循了宇宙最根本的原理和法则,即:生、老、病、死。万物和人类都要遵守这个原理和法则,这就是宇宙的行为规范,因此那上面的行为规范有所作为而得不到回应,就会伸出手臂来拉住人类,使人类和万物的生存行为不至于太过于违背这个宇宙的社会行为规范。
所以人类失去了自然的本性的道路而后才会有所谓发展的规律,失去了人类发展的规律而后才会有与人相互亲爱的思想,失去了与人相互亲爱的思想而后才会有寻求最佳行为的方式,失去了最佳行为的方式而后才会有社会行为规范。这个所谓的人类的社会行为规范以及现代越来越多的法律,是人类自己尽心尽力和真心诚意都不足了,才创造和建立起来的,所以才成为祸乱的开始。这其实就是描述人类的迷惑,人类到底要怎样发展?是回归自然恢复人类自然本性还是要再创造出更多的法律、更先进的科学技术?这个问题至今仍横亘在人类面前!
有先见的人,不过是道的虚华、愚昧的开始罢了。这个话用在现代似乎更为合适,现代科学家发现了原子、中子的碰撞会产生巨大的能量,于是原子弹诞生了。而原子弹的出现却使得人类关系更为紧张,核威胁、核讹诈成为某些人手中欺压、掠夺别人的王牌。现代科学家发明了冰箱、化学品,然而氟利昂却破坏了大气层,使臭氧层出现了空洞,这对人类的生存就构成了威胁。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难道这不就是老子所说的愚昧的开始吗?
所以大丈夫处身于淳厚而不占据于忠信之薄,处身于朴实而不占据于虚华,所以要舍弃浅薄虚华,取用淳厚朴实。老子所希望的其实也就是回归自然,既然再先进的科学技术只能使人类的生活得到快捷和舒适而不能使人幸福,那么,宁愿选择回归自然的幸福。当然,要做一个纯粹的自然人还是做一个社会的自在人,后面将作进一步分析。
——————————————————
【注释】1.德:《易·讼·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诗·邶风·日月》:“乃如之人兮,德音无良。”《诗·卫风·氓》:“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小雅·谷风》:“忘我大德,思我小怨。”《诗·大雅·思齐》:“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老子·十章》:“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易·坤·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蒙·象》:“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论语·为政》:“子曰:‘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庄子·天地》:“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德何如可以王矣?”《荀子·劝学》:“荣辱之来,必象其德。”《韩非子·扬榷》:“德者,核理而普至。”这里用为客观规律之意。
2.义:義: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因此是指合宜的道德、行为。也就是符合行为规范的行为。《书·皋陶谟》:“强而义。”《书·立政》:“兹乃三宅无义民。”《诗·大雅·文王》:“宣昭义问,有虞殷自天。”《老子·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论语·学而》:“信近於义,言可复也。”《礼记·大学》:“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礼记·中庸》:“义者,宜也,尊贤为大。”《孟子·粱惠王上》:“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荀子·劝学》:“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管子·五辅》:“义有七体。七体者何?曰:孝悌慈惠,以养亲戚;恭敬忠信,以事君上;中正比宜,以行礼节;整齐撙诎,以辟刑僇;纤啬省用,以备饥馑;敦懞纯固,以备祸乱;和协辑睦,以备寇戎。”《二程遗书》卷十八:“问:敬、义何别?曰:敬只是持己之道,义便知有是有非。顺理而行是为义也。”义在古代被解释得较含糊,其主要含义有道德、行为、道理、情谊、义气等等。如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义正辞严、义愤填膺、义薄云天等,至现代,义就被单纯地理解为义气之类的了,一提起义字,就想到为朋友两肋插刀之类的“义气”。通过对《论语》及对孔子思想的理解,通过对孔子“仁、义、礼、智、信”这五个相互关联词的意义,“义”应该理解为,人际之间最佳的行事方式。而这个人际之间最佳的行事方式是什么呢?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本性,只要不偏离自己的道路,就自然会出现最好的状态。高明的人既不会偏离自己内在本性所固有的道路,也不会造成他人偏离他自己内在本性的道路。义,就是要人在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寻求到一种最佳的行事方式。所以“义”应该理解为,人际之间最佳的行为方式之意。
3.礼:《书·皋陶谟》:“天秩有礼。”《书·仲虺之诰》:“以义制事,以礼制心,垂裕后昆。”《诗·鄘风·相鼠》:“相鼠有体,人而无礼!”《诗·小雅·十月之交》:“曰予不戕,礼则然矣。”《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易·大壮·象》:“雷在天上,大壮,君子以非礼弗履。”《管子·五辅》:“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等,贫、富有度。凡此八者,礼之经也。”《韩非子·解老》:“礼者,所以情貌也。”这里专指为礼法、礼节等级社会的典章制度;传统习惯、规定社会行为的规范之意。
4.扔:甲骨文字形,象以手牵引或投掷东西的样子。《老子·六十九章》:“执无兵;扔无敌。”《广雅·释诂一》:“扔,引也。”这里用为牵引,拉住之意。
5.居:《易·涣·九五》:“涣,汗其大号,涣王居,无咎。”《诗·唐风·羔裘》:“羔裘豹祛,自我人居居!”《诗·小雅·六月》:“玁狁匪茹,整居焦获,侵镐及方,至于泾阳。”《诗·小雅·祈父》:“胡转予于恤,靡所止居。”《诗·大雅·公刘》:“笃公刘,匪居匪康。”《诗·商颂·殷武》:“维女荆楚,居国南乡。”《老子·二章》:“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论语·宪问》:“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孟子·告子下》:“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荀子·大略》:“不能而居之,诬也。”《商君书·算地》:“故为国任地者,山林居什一,薮泽居什一,溪谷流水居什一,都邑蹊道居什四,此先王之正律也。”《广雅·释言》:“居,据也。”这里用为据,占据之意。
第三十九章 要明白和懂得道路和规律
昔之得一1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2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3。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贞而贵高将恐蹶4。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毂。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译文】自古以来得到“有无结合”的:天得到“有无结合”就清明了;大地得到“有无结合”就宁静了,神得到“有无结合”就灵验了;两山之间的深谷得到“有无结合”就充盈了;万物得到“有无结合”就生长了;诸侯君王得到“有无结合”就可以为天下问蓍了。推而言之,假如天不能清明,恐怕就要破裂;假如大地不能宁静,恐怕就要崩溃;假如神不能灵验,恐怕就要消失;假如两山之间的深谷没有这样充盈,恐怕就要枯竭;假如万物不能生长,恐怕就要灭绝;假如诸侯君王不能问蓍,而其宝贵而高高在上的地位恐怕就要被挫败。所以贵必定要以贱为根本,高高在上的必定要以下面的为基础。因此诸侯君王谦称自己为孤、寡、不毂,这莫非不是以低贱为根本吗?难道不是吗?所以追求荣誉必定得不到荣誉。因此既不要求琭琭晶莹象美玉,也不要求珞珞坚硬象石头。
【说明】本章亦是紧接上一章而言,有规律、无规律,这个规律既不能说是有,也不能说是无;说有,但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说无,它确实又存在着,因此老子把这个有与无的结合称为“一”。天得到“有与无的结合”就清明了,因为天确实是有规律的,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这个规律,但天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而运行的。如果天没有规律,那么天就将是混混沌沌而杂乱无章的了。如果天是混混沌沌而杂乱无章的,就不可能分得出天和地,也就不可能有万物和人类的存在了。因此,天按照一定的规律运行后,天和地就分得清楚了,天和地分清楚后,万物和人类才能生存在这个世界上。
大地也是这样,大地得到“有无结合”就宁静了,也就是说,大地诞生的时候,一开始是没有规律的,但逐渐它顺应了宇宙的规律而有了自己的规律,于是它按照自己的规律运行后,就宁静了,万物和人类就依托于大地的条件而得以在这个大地上生存。
神得到“有无结合”就灵验了;这个“神”,并不是一般我们认为的具有意志的神灵,而是指这个天地间具有神奇、神秘性质的事物。很多神秘现象、怪异现象,是大自然的奥秘,是大自然本身的规律问题,从古至今都有,有许多神奇、怪异现象是现代科学都无法解释的,所以老子在这里只提出了它们而没有解释它们。
两山之间的深谷得到“有无结合”就充盈了,这实际上是在说水的问题。水在这个天地间也是很有规律的,自从这个大地上有了水之后,水就充盈于天地间,既没有依赖外星球的供应,也没有向外星球输送;它只是在这个天地之间按照宇宙的规律和自己的规律而运行着,养育了万物和人类。按照现代科学家的解释,如果没有水,这个大地上也就不可能有任何生物。水既然是按照宇宙的规律而有了自己的规律,人类就应该了解水的规律,从而更好地利用水资源为人类服务,而不是破坏水的运行规律,从而最终丧失水资源。
万物得到“有无结合”就生长了,万物也就如同水一样,按照宇宙的规律而有了自己的规律,从而也就在这个大地上生存下来了。既然生存下来,也就有了生、老、病、死的规律,然后反反复复地诞生和死亡。并且逐渐形成一条生物链,即彼此相互利用生存环境。
诸侯君王得到“有无结合”就可以为天下问蓍了,人类既然诞生在这个大地上,作为宇宙中特殊的一员,人类从自然界中摄取物质营养,采用的是一种能动的方式,不但直接摄取自然界中的现成物质,而且利用自然界中原有的物质原料,创造自己所需要的新式物质,由此就形成了他的独特属性,这就是思维与精神。这种能动的方式即是劳动,劳动产生智慧并推动智慧的发展,由于劳动的需要而构成人类社会,社会的存在引发出社会意识。人类既然有了思想和情感和精神,就想了解生存着的这个宇宙、这个世界,并由主观走向了客观。他要在生活的实践中不断思考,不断探索,寻求生存的方法。由此,人类的存在便不再是自然的了,这其中有了主观因素的支配,由自然而然地活着,变成了为了逃避危险而活着,为了求得安全而活着。由于人类的发展,人们不可能一开始就了解所生存的这个宇宙、这个世界的神奇性,人们便借助于问蓍的方法,于是一些勤于思考的人便发明了占星方法以及问蓍方法。根据现有的一些较原始的民族部落的情况来看,其占统治地位的往往都是一些巫师,或是自称能与上天、鬼神沟通的人。他们均是以此为借口,而拥有了统治人民的权利。所以侯王——这些人世间的统治者——便承担了为天下问蓍的责任。问蓍的目的则是为了求得整个人类的安全,或是整个部落的安全。
因此,老子推而言之,假如天不能清明,恐怕就要破裂;假如大地不能宁静,恐怕就要崩溃;假如神不能灵验,恐怕就要消失;假如两山之间的深谷没有这样充盈,恐怕就要枯竭;假如万物不能生长,恐怕就要灭绝;假如诸侯君王不能问蓍,而其宝贵而高高在上的地位恐怕就要被挫败。所以贵必定要以贱为根本,高高在上的必定要以下面的为基础。老子所说的这些就是宇宙的运行,以及万物和人类的发展规律问题。因为只有遵循宇宙的运行规律,以及遵循万物和人类发展的规律,人类才有可能继续生存下去。
因此诸侯君王谦称自己为孤、寡、不毂,这莫非不是以低贱为根本吗?难道不是吗?所以追求荣誉必定得不到荣誉。不论这个“誉”解释为荣誉也好,名誉也好,作为侯王,责任只有一个,为人民求得安居乐业。人类如何才能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上求得生存?不知道经过多少年代的探索和思考,人们终于意识到只有依靠群体生活;不但抗击天有不测风云的自然灾害,抗击其它生物的侵害要依靠群体,而且种植和创造生活资料也必须要依靠群体。因此群体生活便成了人类生活的保障,并由此而产生了群体意识。人们为了自己的生存需要,就要维护群体,为群体的利益而活着而劳动,而付出自己的热血和生命。这就是人类由自然存在向自觉存在而迈出的关键性的一步。所以老子在这里强调了“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的辨证思想。
因此,作为人类的领导者,既不要求琭琭晶莹象美玉,高高在上,让人们宝贵,也不要求珞珞坚硬象石头,顽固不化,领导者就是要引领和指导人们更好地生活,使更多更多的人们能够安居乐业,才算尽到自己的责任。
老子在本章所揭示的是,“道”是“无”,这个“一”就是“有”,然而这个“有”却又是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的,因此它又是“无”。因为这个时候的“有”,只是一个观念,它什么属性也没有,所以又可以说它是“无”;“无”是由“有”推导出来的,但它却又是对“有”的否定;但这个“无”已经不是纯粹的“无”了,不是什么也没有的“无”,而是“有”中之“无”,“无”中之“有”。说到底,这就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的“有”;这个“有”就是宇宙大道有一定的道路和规律,万物及人类也有一定的道路和规律。只要明白和懂得了这些道路和规律,只要掌握和得到了这些道路和规律,人们就能自然而又自在地生存在这个世界上。
——————————————————
【注释】1.一:《管子·兵法》:“明一者皇,察道者帝,通德者王。”《老子·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老子的概念里,“道”是“无”,这个“一”就是“有”,然而这个“有”却又是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的,因此它又是“无”。因为这个时候的“有”,只是一个观念,它什么属性也没有,所以又可以说它是“无”;“无”是由“有”推导出来的,但它却又是对“有”的否定;但这个“无”已经不是纯粹的“无”了,不是什么也没有的“无”,而是“有”中之“无”;因此,“有”与“无”合成了一体,在逻辑上称为“合”,这个“合”就是“一”。在这个“一”,即“有”与“无”的统一体中,既可以说是“有”,又可以说是“无”,“有”可以变为“无”,“无”可以变为“有”,变就是“合”的结果。
2.谷:《易·困·初六》:“臀困于株,木入于幽谷,三岁不觌。”《书·尧典》:“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老子·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尔雅·释水》:“水注谿曰谷。”《墨子》:“为大川广谷之不可济,于是利为舟楫。”《公羊传·僖公三年》:“无障谷。”《楚辞·招魂》:“川谷径复。”《说文》:“泉出通川为谷。”本义为两山之间狭长而有出口的低地,往往包含一个流域之意。这里用为水的一切源头之水之意。
3.贞:《易·乾·辞》:“乾,元,亨,利,贞。”《周礼·春官·天府》:“季冬陈玉,以贞来岁之嫩恶。”郑玄注:“问事之正曰贞。”又《太卜》:“凡国大贞,卜立君,卜大封。”郑玄注引郑司农云:“贞,问也,因有大疑,问于蓍龟。”王树冉《周易释贞》认为:“《易》为卜筮之书,《三易》掌于太卜,《周易》凡言‘贞’者,皆‘占’之假字。‘贞’上从‘卜’,其义可知。贞、占一声之转。”《管子·五行》:“不诛不贞,农事为敬。”《说文》:“贞,卜问也,从卜,贝以为贽。”按《周易》卦爻辞中的“贞”字,旧说为“正”、“固”之义,细考之,实不足说明《易》之原义。在现代大量出土的甲骨文中,每占必书贞人之名,其行贞问卜之意非常明确。故这里用为问蓍之意。
4.厥:(jué掘)“蹶”的古字。《诗·大雅·抑》:“颠覆厥德,荒湛于酒。”《吕氏春秋·尽数》:“处足则为萎,为蹶。”《史记·孙吴传》:“蹶上将军。”这里用为摔倒,挫败之意。
第四十章 人生的规律靠自己掌握
反1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译文】循环往复是宇宙大道的运动,柔弱是宇宙大道作用的体现。天下万物产生于这个“有”,“有”又产生于“无”。
【说明】本章亦是紧接上一章而言,老子所揭示的“道”是“无”,而“一”就是“有”与“无”的结合。这个“有”就是宇宙大道有一定的道路和规律,因此万物及人类也有一定的道路和规律。因为这个时候的“有”,只是一个观念,它什么属性也没有,所以又可以说它是“无”;“无”是由“有”推导出来的,但它却又是对“有”的否定;但这个“无”已经不是纯粹的“无”了,不是什么也没有的“无”,而是“有”中之“无”,“无”中之“有”了。说到底,这就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的“有”;这个道路和规律是循环往复的,既生既灭而又不生不灭的;也就是说,宇宙运行的规律是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它就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变化,这个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变化就是返回其本源,而返回其本源后又重新生起。如此循环往复。宇宙既然有这么一个规律,万物及人类遵照宇宙的这个规律,因此也有相同的“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规律。万物和人类运行的规律是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它就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变化,这个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变化就是返回其本源,而返回其本源后又重新生起。因此,这就是“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再说白一点,就是天下万物和人类衍生于宇宙产生了自己的规律后,才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并成长下来的,之所以有了万物和人类,就是因为宇宙有了自己的规律,之所以宇宙有了自己规律,就是宇宙的本性和本源所决定的。这也就是三十八章所说的,“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宇宙有规律而不自以为有规律,所以才有规律之意。也就是说,宇宙运行的规律来源于宇宙自然的本性和本源,没有什么救世主在操纵着宇宙的运行规律,因此人类也应该效法宇宙的这个本性和本源,自立自强,不靠什么救世主,也不靠什么神仙皇帝,不自以为有规律,所以才能够有规律,人生的规律靠自己掌握。这其实就是打破了自夏以后所产生的“天命论”和“宿命论”的思想。
——————————————————
【注释】1.反:通“返”。《诗·周颂·执竞》:“降福简简,威仪反反。既醉既饱,福禄来反。”《管子·君臣下》:“其从义理兆形于民心,则民反道矣。”《老子·二十五章》:“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论语·微子》:“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墨子·鲁问》:“三年而反。”《庄子·逍遥游》:“旬有五日而后反。”《孟子·梁惠王上》:“则盍反其本矣。”《战国策·卫策》:“至竟而反。”《战国策·燕策》:“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这里用为返回、回归之意。
第四十一章 只有道善于开创并成就万物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译文】上等的知识分子听说了道,就努力去实行;中等的知识分子听说了道,将信将疑;下等的知识分子听说了道,就哈哈大笑。不被嘲笑就不足以成为道。所以古人公开提出说:“明明白白的道路好象很暧昧,前进的道路好象在后退;平平常常的道路好象很乖悖违戾,抵触而不一致;上面的规律好象很困穷,很大而显著却好象埋没了;很多的规律好象还不够,公开提出的规律好象被轻视嘲笑;本质很真实的规律好象有所改变;大的地方没有角落;大的器物最后才能完成;大的声音很难得听到;大的现象是看不见形体。”宇宙大道幽隐而没有名称,只有这个道,善于开创并且善于成就万物。
【说明】本章亦是紧接上一章而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个宇宙的道理,很多人不懂,说给他们听后,上等的知识分子就努力去实行;所谓上等,就是指谦虚好学,勤奋努力的人。他们意识到只有了解、懂得了这个宇宙、这个世界,知晓了宇宙运行的道路和规律,万物成长的道路和规律,人类才能更好地生存在这个世界上。
中等的知识分子且将信将疑;原因是,这种人虽然勤奋好学,但往往自以为是,因为他们只相信自己,认为自己是天下最聪明最有智慧的人,他们认为“人定胜天”,天是没有意识和情感的,而人有意识和情感,所以人是最伟大的。
下等的知识分子听说了道,就哈哈大笑,他们只能看到眼前的东西,只相信“眼见为实”,只要能使他们个人的生活舒适满意,他们根本不需要了解和懂得什么是道,什么是道的规律和法则。用现代的话来说,能找到钱,就是实现了人生的价值。他们没有意识到人是必须依赖群体而生存的,他们总把自己看得高人一等,他们不是为群体的利益而活着,而是为了自己而活着。
然而,不被嘲笑也就不足以成为道了。因为道的道理太大了,下等人只有儿童的智力,怎么能懂得呢?所以古人公开提出说:“明明白白的道路好象很暧昧,前进的道路好象在后退;平平常常的道路好象很乖悖违戾,抵触而不一致;上面的规律好象很困穷,很大而显著却好象埋没了;很多的规律好象还不够,公开提出的规律好象被轻视嘲笑;本质很真实的规律好象有所改变;大的地方没有角落;大的器物最后才能完成;大的声音很难得听到;大的现象是看不见形体。”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宇宙中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独特的运行的道路。每天的日出日落,月盈月亏,四季的交替,植物的生长、发芽、开花、结果,动物的出生、成长、死亡等等都各有其独特的道路。大自然由许多小自然构成,诸如人与动物,作物和树木,山与泽,水与火,风与雷,天与地等,这些存在物就构成了宇宙。凡此不同的存在物都有自己的道路,就象大自然的情况一样,各自遵循自己的道路。普遍性的大道路由众多的小道路构成,一切此类小道路都有其自然之道路要遵循,从开始到成熟最后到终点。然而这些道路都是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的,也就是说,是嗳昧的。死亡是为了新生,所以前进的道路好象是在后退;因为任何道路都不可能是笔直的、顺畅的,所以平平常常的道路好象很乖悖违戾,抵触而不一致。上面的规律好象很困穷,很大而显著却好象埋没了;这是因为人们看不到这个嗳昧的道路和规律。很多的规律好象还不够,公开提出的规律好象被轻视嘲笑;这是因为人们不懂得这些道路和规律。所以他们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认为本质很真实的规律好象有所改变。大的地方没有角落,那是因为这个地方太大了,从而没有角落。比如天,谁能说它的角落在哪儿?大的器物最后才能完成,这是因为它太大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所以它最后才能完成。在我们这个世界上,人类所能听到的声音并不是最大的,现代科学技术发现,我们人类周围还有一种次声波,很大;当然,宇宙还有其宇宙的声音,这个宇宙的声音才是最大的声音。我们人类听不到,并不代表宇宙是无声的,所以大的声音很难得听到。同理,大的现象是看不见形体,那是因为我们人类的视力有限,天的整体形象有谁能看见?不能因为我们看不见天的整体形象而否认天有形象。
所以,老子总结说,宇宙大道幽隐而没有名称,只有这个道路,善于开创并且善于成就万物。因此,不承认这个道路是不行的!
很抱歉,此处以下资料正在整理中,敬请关注!
第四十二章 损下方能益上,损小而能益大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毂,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译文】这个宇宙大道产生出了“一”,即有与无的结合,有与无的结合便产生出了二,二便产生出了三,三便产生出了万物。万物依靠着阴气而合于阳气,空虚着自己而以便为了和同。人们所厌恶的,唯有孤独、寡助、不善美,而诸侯王公却以它为自己的称呼。所以一切事物损害它而有益,或者有益了而又要损害它。别人所教导我的,我也用来教导别人。强迫掠夺的人不得其穷尽。我将要把这些作为施行教育的总纲。
【说明】本章亦是紧接上一章而言,宇宙大道幽隐而没有名称,只有这个道,善于开创并且善于成就万物。因此,不承认这个道是不行的!因为这个宇宙大道产生出了“一”,即有与无的结合,有与无的结合便产生出了二,即有与无的分离,有与无各自成为纯粹的有与无,纯有和纯无,这便称为二。
纯有即是形成了物体的形态,纯无即是形成了纯粹空虚的空间,纯有和纯无结合便产生出了三,这个三就是我们看得见的宇宙。宇宙于是便产生出了万物。万物依靠着阴气而合于阳气,空虚着自己而以便为了得到和同,万物与万物和同了,形成了彼此需要的一个生物圈、生物链,因此万物就得以生存在这个宇宙里。
人们所厌恶的,唯有孤独、寡助、不善良美好,而诸侯王公却以它为自己的称呼。诸侯王公之所以这样,便是想损害自己而欲有益于人民。老子的这个思想,也是来源于周文王。《易》里有个《损》卦,损者,毁也,坏也,伤也。艮为山在上,泽为水在下,艮上泽下,山下有泽。山下的泽水日夜长流不息,不断侵蚀着山体,破坏着山体,毁坏着山体。其实,我们现在也知道,水对山体的毁坏是经常见到的,山上的水土流失,泥石流,水流的冲刷使山体不断剥落等等,都可以称为“损”。这是一幅自然之景象,周文王将它挂出来,并从中悟出,山下有泽之“损”,乃自然之规律,山体虽然遭到一些毁坏,但这对于山体是有好处的,它使山体去掉了一些不好的东西,累赘的东西,促使了山体的新陈代谢。而国家,就犹如一座山一样耸立在泽水上,泽水就是人民;有了泽水,整个山才能郁郁葱葱,繁衍生化各种动、植物,有了人民聚集在山的周围,国家也才能发展壮大,生气蓬勃。虽然泽水对山体有一定的毁坏,伤害,但并不意味着人民会毁坏国家;而国家的建立,是由很多具体的人在组织、操作,这些人当中,当然是良莠不齐的,鱼龙混杂的,就犹如山体上不好的东西,累赘的东西,这些东西就必须要靠泽水的冲刷,才能让我们去除掉这些东西。如果依靠自然之规律,当人民毁坏掉一些不好的下层官僚时,我们就应该感到庆幸,这就是“损”的真正意义。
历史发展到殷商末期,已是私有制盛行之时。私有制的迅速畸形发展,使得人们的贪求欲望越来越大,尤其是商纣王的荒淫无度,酒池肉林,使得很多中下层官僚仿而效之,自己的财产不够,于是便向人民横征暴敛,拼命收刮,弄得民不聊生。就在这种情形下,周文王认为“损”才是有益的,损下而益上,毁坏掉不好的,才能保持住国家的政体。从而表明损下方能益上,损小而能益大,上益而后能自损而益下,上下相互益之,国家才能强盛,才能最后克殷而王天下。所以,如果不懂得这些损下方能益上,损小而能益大,上益而后能自损而益下,上下相互益之的道理,强迫掠夺的人不会得其穷尽,也就是说不能与其他万物和同。而不能和同于人民,和同于万物,也就是自取灭亡了。
第四十三章 能守住柔弱的才叫做强大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译文】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能够跑在天下最坚强的东西的上面。无形的东西能够穿透没有间隙的东西,因此我认识到无所作为是益处的。不言说的教导,无所作为的益处,天下很少有人能够做到。
【说明】本章亦是紧接上一章而言,万物空虚着自己而以便为了得到和同,这个空虚自己,就是使自己成为柔弱的。而天下最柔弱的东西是什么呢?是水!老子在第四章就说过,“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这个“渊”字,应该依《易·乾》的解释,理解为我们这个地球的大气层之意。渊是大气层,在老子看来,这个大气层也是由水构成的,只不过它是无形的水。然而这个无形的水却可以转化为有形的水,雨、雾、露、雪、云、雹、霖、霁、霈、霏、霓、霜、霞、霾等天空里的这些无一不与水有关连。而所有这些东西无一不是驰骋于天下之至坚的,也就是说,是在地球坚硬的大地上面存在的。而且这些东西都能够穿透那些我们人类认为没有间隙的东西。
而水,之所以化成雨、雾、露、雪、云、雹、霖、霁、霈、霏、霓、霜、霞、霾等,是无意识作为的,而它们的这种无所作为却给万物和人类带来了很大的益处。因此,上层统治者的心胸也应该要象这个又深又广又空的大气层一样,象水一样,将有形转化为无形,又将无形转化为有形,才能吸取和净化和转化人们的思想。
然后,老子总结说,象这个又深又广又空的大气层一样,象水一样的不言说的教导,无所作为的益处,天下很少有人是能够做到的。为什么做不到呢?就是因为人们不懂得“天下之至柔”,能够“驰骋天下之至坚”。人们一昧地追求刚强与强大,似乎只有刚强与强大能够压倒别人,制服别人。却不知“至坚”的上面驰骋着“至柔”的水,看似没有间隙的东西仍然被无形的空气(水)穿透。因此,貌似刚强,貌似强大,实是不足取的。想要做到真正的强大,就要做到“万物负阴而抱阳”,“守柔曰强”,阴是柔,阳是刚,阴与阳是对立的矛盾体,柔弱与强壮也是对立的矛盾体,如果不能将阴与阳、柔与强统一起来,那是永远强壮不起来的。所以能守住柔弱的才叫做强大。
第四十四章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译文】名誉与身体哪一样亲近?身体与财物哪一样占得多?得到与没有哪一样困难?过分的爱就必定要有大的耗费,多多地收藏必然要导致什么都没有。所以知道满足就不会被埋没,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危险,就可以保持长久了。
【说明】本章亦是紧接上一章象这个又深又广又空的大气层一样而言,象水一样的不言说的教导,无所作为的益处,天下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人们之所以做不到,是因为人们把名声看得过于重了,把财物看得过于重了,把得到看得过于重了,把爱看得过于重了。名誉与身体哪一样亲近呢?当然自己的身体与自己最亲近,若是没有了身体,拿名誉名声来干什么呢?
身体与财物哪一样占得多?当然财物多,天下的财物数不胜数,不计其数,而自己的身体只有一个。这一个身体怎么可能拥有天下的财物呢?
得到与没有哪一样困难?当然得到要困难得多,要想得到任何一样东西,都必须先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没有付出就不可能得到任何东西。而要想没有就简单得多了,我不要,我就没有,我没有任何东西,我就不必付出任何代价,不付出代价也就没有困难了。
过分的爱就必定要有大的耗费,人类自从有了理性和意志以来,就产生了情感,因为理性使人类自身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类,是一个需要普遍联系的整体,而“爱”的情感就是把个人与个人连成一个整体的纽带。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存在着一个对等原则,即,只有彼此相互的爱,才能使人与人之间建立起相互亲爱的关系。如果光是你爱我,而我不爱你,是建立不起相互亲爱的关系的。而爱,则必须要有一定的付出,即我付出我的爱,才能得到爱的回报。如果光想要别人来爱我,而我任何东西都不付出,那是任何爱的回报都得不到的。所以要想去爱一个人,或者是爱很多人,就要付出代价;而过分的爱,需要付出的代价就更大。因此要懂得,保持住一定的爱就行了,如果需要更多的爱,就必然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多多地收藏必然要导致什么都没有,在第三章里老子就说过,“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正因为你珍视那些难得的宝贵的财物,才有人想来偷盗,因为他没有而又想拥有。如果你不珍视它们,视它们为平常、平凡之物,那么人们也就不会去珍视它并且去偷盗它了。所以多多地收藏那些难得的宝贵的财物,就会有人来偷盗,就会有人来抢劫,就会有人甚至用光冕堂皇的理由将你消灭,从而使那些难得的宝贵的财物属于他自己。
所以知道满足就不会被埋没,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危险,就可以保持长久了。因为宇宙,天和地并没有收藏什么,并没有爱什么,并没有得到什么,也没有想要什么名誉名声,所以天是很长时间存在着的,地也是很久的时间存在着的。天和地之所以能够长时期地存在,就是因为它们创造的一切都不是为了自己,故而能够长时间生存。
所以圣人效法天和地的这种精神,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后面而能首先感受到天和地的原理和法则;把自己置之度外而能够生存。不正是他们没有考虑自己的个人利益吗?故而他们能够生存下来而且自然而然也就能够获得利益了。
第四十五章 清净才能为天下正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译文】大的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时,好象是有缺陷,但它的作用却是不能遮盖得住的。最充盈的东西好象是空虚的,但它的作用却是不会穷尽的。最直的东西好象是弯曲的样子,最灵巧的东西好象是很笨拙的样子,最善于辩论的人好象是很不会说话。安静胜过躁动,寒冷胜过炎热。只要清清净净的就能成为天下正道。
【说明】本章亦是紧接上一章而言,作为一个人,不要去贪名誉地位,不要去贪财物,不要去贪得到,不要去贪爱,不要去贪藏,清清净净的就能成为天下的正道。因为,大的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时,好象是有缺陷,但它的作用却是不能遮盖得住的。只要踏踏实实地去做好你的工作或事业,尽管这个工作或事业不能尽善尽美,但只要你认真踏实地作了,你总会成功的,而且这个工作或事业所产生的作用,是任何东西都不能遮盖得住的。这也就是“有为”,但这个“有为”不是逆天而行的“为”,而是顺天意,顺民意,顺其自然的“为”。
最充盈的东西好象是空虚的,但它的作用却是不会穷尽的。这是老子又用地球大气层来比喻,说明“有为”的道理,得与失的道理。
最直的东西好象是弯曲的样子,最灵巧的东西好象是很笨拙的样子,最善于辩论的人好象是很不会说话。因此,我们认识事物,不能只看表面,要看到事物内在的、本质的东西。因为事物的表面情况往往与它本质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仅仅看到事物的表面情形就下判断,就决定事物的发展规律,那肯定就要犯错误了。
因此,安静胜过躁动,寒冷胜过炎热。只要清清净净的就能成为天下的正道。这个所谓的“清净”不是指我们行为上的“无为”,而是指心里的清净。也就是说,不要去贪名誉地位,不要去贪财物,不要去贪得到,不要去贪爱,不要去贪藏,就是清净!清净才能为天下正,才能成为天下的楷模。而这个清净,也就是天的清净,大气层的清净,大地的清净。我们人类只有效仿这个天地的清净,才能“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第四十六章 罪恶发生的原因就在于欲望太多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译文】天下太平的时候,驱使马匹以施肥治田。天下大乱的时候,连军马都在郊野生育。罪恶发生的最大原因就在于欲望太多;灾祸发生的最大原因就在于不知足;过失错误发生的最大原因就在于想要得到。所以知道满足的这种满足,就经常是满足的了。
【说明】本章亦是紧接上一章而言,不要去贪名誉地位,不要去贪财物,不要去贪得到,不要去贪爱,不要去贪藏,就是清净!清净才能为天下正,因为人之有欲望,就想要满足欲望,这些欲望换句话说就是需要;需要吃、需要穿、需要爱、需要名利地位等。而人的这些需要一般来说是没有止境的,是无法满足的。而获得更好的东西,即可以满足人们身心的愉悦;于是人们的欲求心就越来越强。而人的所有欲望统而言之,即是寻求快乐。无论是财富、名誉、地位、情爱的求得,都是为了满足心中的快感。以至于到现在,再高明的科学技术也满足不了人们的欲望。而欲望(包含着贪求、贪婪、渴望、热望、贪恋、恐惧、挫折感、自负、烦恼、愤怒、焦虑以及寻求欲、获得欲、享受欲、贮藏欲、消费欲等)却得不到满足,除了极少数人似乎能得到满足外——不论是狂喜的满足还是恬静的满足——人们都不会突然中止自己的欲求,好了还要想好,然而大部分人的欲望都是得不到满足的。虽然有些有短暂片刻的满足,但那只是瞬间的满足,转瞬间即象泡沫一样消逝在广大的欲海中,人们又开始新的欲望的渴求,有了新的期盼,希望拥有未来的意向。然而快乐和幸福却是稍现即逝,难得长久的,长时间留给人们的只有痛苦的追求和感受,因而快乐就越来越少了,因此人们就越来越痛苦。
因为人们都不会中止自己的欲求,于是便有所作为,有所行动;而这有所作为,有所行动,如果违背了大自然的道路和规律,就会导致灾祸的发生;因此灾祸发生的最大原因就在于不知足。比如砍树,是为了制作更多更好的房屋与家具,然而大面积的砍伐,也就导致水土流失、洪水泛滥和破坏了空气的净化功能。
过失错误发生的最大原因就在于想要得到,想要得到也就和有欲望一样,是难以满足的,于是便有所作为,有所行动;而这有所作为,有所行动,如果违背了大自然的道路和规律,也就会导致过失和错误的发生。当然,人的一生,孰能无过?既然是自强不息的一生,既然是努力奋斗的一生,就要有所作为,有所行动。然而,如果这些有所作为,有所行动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是为了人民大众,就算是有了过失和错误,也能得到人民的谅解。如果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和想要得到某些东西,那么,有了过失和错误,人民就是不会谅解的,大自然也是不会谅解的。
所以,天下太平的时候,驱使马匹以施肥治田。这是因为统治者没有太大的个人欲望,能够满足于人民的安居乐业,不去想得到什么;因此,大量的牲畜便用来发展生产。
天下大乱的时候,连军马都在郊野生育。这是因为统治者总想满足自己个人的欲望,得名得利得土地得财物得到一切都还不知足,总还想要得到什么;因此便不惜发动战争,去掠夺、去剥削、去侵略别的国家和人民,以使自己比别人更富有、更豪华、更奢侈、更强大,所以连年战争,使得军马都在郊野生育了。
所以知道满足的这种满足,就经常是能满足的了,也就不会有连年的战争发生了。人们只要能和平相处,用军费来发展生产,人民都是能够得到安居乐业的。如果自己贫穷而想靠掠夺别人、别国,或者掠夺大自然来使自己富裕,来满足自己的私欲,那么罪恶、灾祸、过失和错误就会出现,就会发生。而罪恶、灾祸、过失和错误一旦出现和发生,人的这一生肯定也就是不快乐、不幸福的一生了。
第四十七章 知足是对生活知足而对学习不知足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译文】不出门户,就能知道天下?不往窗外看,就能见到天的道路?这种人就离天道越远,其智慧就越少。所以圣人不必经历就有智慧,不必眼见就能心明,无所作为就能成就一切。
【说明】本章亦是紧接上一章而言,知足就是一样都不学习,凡事都不努力了吗?不出门户,就能知道天下?不往窗外看,就能见到天的道路?这种人就离天道越远,其智慧就越少了。所以,所谓的“知足”,并不是“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而是要象圣人一样,圣人之“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是因为他已经懂得了天道、明白了一切事物发展的规律,他知道人类在这个世界上发展的顶点,所以他不妄想,不想入非非。他的“知足”是立足于懂天道的“知足”,而不是仅有了一口饭吃,一袭衣穿,一间屋住的“知足”。
《论语·先进》中有一节,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无所不说。”意思是说,凡是孔子所说的一切,颜渊都认为是正确的,伟大的,在颜渊的思想深处,什么都是孔子的,这样他就失去了自己的思想,没有了自己对人对事独特的看法和思考。因此,他也就是对孔子没有帮助的人。所以,人一定要树立起自己的思想,树立起自己对人对事都有独特的看法和思考,才能创造出自己的幸福生活,否则,一旦离开了老师,面对无奇不有的大千世界,他将无法适应、无法面对,更没有办法走自己的路,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而孔子作为一个老师,一个领导者,他不喜欢只听到一片赞扬声,不喜欢人人都顺从他而没有反面意见。他希望有人能提出不同的意见以便于他不断地改进自己,改进自己的学术思想。否则,陶醉在一片赞扬声中,自己就会怠懈,就会不思进取了。这种谦虚的思想,渴求不断上进的思想,是很值得我们后人学习的。而颜渊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做法其实是错误的,他的这种“知足”,其实就是满足了个人私欲的“知足”,而不是孔子“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知足”。孔子之“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的不求富贵,并不是孔子“知足”了,而是孔子欲求上进的“不知足!”
历史发展了两千多年直到现在,许许多多的人常拿老子的这个“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来安慰自己,实则大错特错!老子是指人们的生活需求不要太过奢侈和豪华,“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但思想上、学习上则要“为学日益”,要不断地拼搏向上、努力奋斗,才能如圣人般“清静为天下正”!
联系前后几章来看,后人将《道德经》断章分节而取意,实不可取。如一气贯之,来理解老子的思想,才是正确的。因为只有圣人才是不为而成,为学日益的,才是对生活知足而对学习不知足的。
所以圣人不必经历就有智慧,不必眼见就能心明,无所作为就能成就一切。为什么圣人不必经历就有智慧了呢?不必眼见就能心里明白呢?因为圣人好学,《论语·为政》中,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有些人学是学了,但没有对所学的东西进行思考,人云亦云,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也就是说,没有自己的思想,自己不会思考。而没有自己的思想则就不能做一个君子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个君子绝对要被弄糊涂。然而光会思考则不学习也就更危险了,因为他一天到晚就在那里想呀想呀,异想天开,总想创造出比身边现实更好更好的东西,而不去认真踏实地学习,更不会以史为鉴,这样的人能干出什么事呢?什么也干不成,而且还很危险。因为他的思考、想法都是脱离历史发展与现实的。圣人、君子既然学习了前人留下的经验教训,就不会再去重蹈覆辙,也就是说不必再去亲身经历了。不象现代的人,不学习古人留传下来的知识,什么事情都要亲自去干一干,尝一尝,难免要碰得头破血流。而在很多事情上都碰得头破血流之后,才能总结出经验教训,但是这样却把自己的一生(青春和血汗)都浪费了。比如火,古人告诉我们,火不能摸;可是我们不学习古人的经验,非要自己亲身经历一下,去摸火,结果被烫伤被烧伤,才知道火不能摸。所以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社会行为规范,就是告诉我们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为什么我们不去学习而非要自己亲身经历呢?
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译文】致力于学习而日渐有益,致力于道则是日渐减少有所作为。减少之又减少,以至于减少到无所作为。无所作为而无所不作为。夺取天下就是顺其自然不生事,如果想要有什么事,就不可能取得天下的。
【说明】本章亦是紧接上一章而言,为什么要“损”呢?老子在四十二章里说过:“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意思是说,损下方能益上,损小而能益大,上益而后能自损而益下,上下相互益之,国家才能强盛。所以,圣人致力于减少自己个人的需要,减少之又减少,以至于减少到无所作为。无所作为而就无所不作为了。这又是回到第二章所说的“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了。因此,老子的这篇文章,确实是一气呵成,首尾相扣的。
夺取天下就是顺其自然不生事,如果想要有什么事,就不可能取得天下的。这句话其实也是第二章所说的“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天和地生育养育了万物,但从来没有说自己就是开天辟地的大英雄,也没有把万物据为己有。天下万物依据宇宙大道的原理和法则,该怎样生长就怎样生长,该怎样死亡就怎样死亡。除了人类,万物中没有谁想把其它东西据为己有。而只有人类却异想天开,想把万物都据为己有,甚至于想把天地都据为己有。这个想把什么都据为己有就是“有事”,正因为人们占有了某些东西,于是便害怕失去;把每一样自然而然产生的雷电、洪水、地震都看成是上天的惩罚而害怕不已。因为每一样东西都是要依照宇宙大道的原理和法则而有自己独特的道路,有自己的生、老、病、死的规律的。所以,万物都不占据,也就无所谓失去了。人类占据了许多许多东西,于是便害怕失去了。而有了想把什么都据为己有的思想,那是天、地、万物都不会答应的。天、地、万物也都如水一样,不会埋怨人类的自私,也不会要求人类的回报,也不会与人类争什么,也不会对人类求全责备,也不会因为人类对它的污染而有意识地对抗人类,也不会有意识地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而是人类破坏了天、地、万物的自身净化功能。因此,我们人类就等于自己破坏了自己的生存环境,也就会逐渐丧失了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的“有事”,也就导致我们人类最终不能得到天下。
第四十九章 为什么总想要回报呢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译文】圣人常常没有私心,他是以老百姓的心为自己的心。假如是善良的人,我是善良地对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亦是善良地对待他;这样的规律就是善良的。假如是守信的人,我是守信地对待他;不守信的人,我也是很信任地对待他;这样的规律就是信任。圣人之在天下,收缩着自己,为了天下而归向浑朴之心,老百姓的视听都集中在圣人身上,圣人把他们当成应该养育的婴孩。
【说明】本章亦是紧接上一章而言,圣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因此而没有私心,他是以老百姓的心为自己的心的,老百姓想什么,圣人也就想什么,善待和信任所有的人。这与孔子的“爱人”其实就是一回事。《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所谓“爱人”,就是尽自己的可能去爱护一切人。我们经常谈到伟大的母爱,一个母亲爱护自己的子女,那个爱是深藏在她的心中的,没有人知道,她也不需要别人知道她的这种爱。所以,圣人、君子对人民之爱,也应该是这种伟大的母爱。这与佛教的“大慈悲心”亦是同理。与“上帝与我同在”也是一个道理。
那么老子为什么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呢?因为天和地没有说,啊,我这里条件很好,快来吧!也没有说,我不愿意你来,因为你会对我们构成威胁!万物在这个世界里出生、成长,完全是自由的,只不过要遵循这个宇宙最根本的原理和法则,即:生、老、病、死。因此,天和地对万物对人类没有什么仁爱不仁爱的思想,人类要生要灭,全在于人类自己。如果人类执意要破坏人类自己的生存环境,天和地也不会阻拦。圣人的仁爱也不会表现在对某人的出生和死亡上,因为他知道这个宇宙的这一切,洞察并能理解这一切,知道万物生命的全过程,所以他不会对某个具体的人表示出仁爱。此生彼死,彼生此死,生生死死,生死流转,皆是人类的必然,因而圣人只会对全人类、对万物的存在表示出他的仁爱和信任。遵循这些善良和信任的规律,也就是圣人、君子的人生最高境界。
假如是善良的人,我是善良地对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亦是善良地对待他;这样的规律就是善良的。假如是守信的人,我是守信地对待他;不守信的人,我也是很信任地对待他;这样的规律就是信任。圣人之所以是圣人,君子之所以是君子,就在于他们突破了人与人之间的“对等原则”。不是以怨报怨,以仇恨对待仇恨,而是以德报怨,以直报怨,以公平正直的行为来对待怨恨和恩德。这样的规律才是正确的!
圣人之在天下,收缩着自己,这与上一章所说的“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亦是同理。损,减少,也就是收缩,收缩自己,也就是为了天下而归向浑朴之心。
老百姓的视听都集中在圣人身上,圣人把他们当成应该养育的婴孩。这句话很明显的表明了圣人就是以“母爱”来对待所有老百姓的。而“母爱”,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是不求回报的。
所以老子提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就是提倡人们效法天地和圣人,少说点、少来点计算。我生育养育帮助了你,就要计算一下划得来划不来?那么天和地生育养育了人类和万物,人类应该怎样来回报天和地的恩德呢?如果人类不回报,又怎么对得起天和地呢?母亲生育和养育了儿女,是否也计算过划得来划不来呢?然而天和地并没有要求人类和万物的回报,母亲也没有要求儿女们必须回报,至于儿女们是否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全在于他们是否懂得人的规律,成长的规律,以及是否懂得人的责任及义务。那么我们在做事时,为什么总想要别人的回报呢?如果懂得规律的人,自然会知道回报,因为回报后会得到更多的关爱和帮助。而不懂得规律的人,也就不知道回报,不回报,从此也就得不到关爱和帮助了。
第五十章 不同的道路决定了不同的人生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译文】人出世为生,入地为死。能够生存下来的占十分之三,属于夭折的占十分之三;人之为了生存,因为从事各种活动而陷入死地,亦占十分之三。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他们为生存而生活得太优厚了。而听说善于养生的人,在路上行走不会遇到犀牛和老虎,参加军队也不用披坚执锐;犀牛没有办法对他使用角,老虎对他没有办法伸开爪子,士兵对他没有办法用锋刃。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他还没有进入死亡之地。
【说明】本章亦是紧接上一章而言,老子用了很多篇幅来阐述宇宙大道的道路和规律,阐述宇宙大道的原理和法则,其目的其实只有一个,就是为了说明人事的道路和规律,人事的原理和法则。人类的出生入死,各不相同,各有各的道路和规律,即使人与人之间有相同的生活道路,其规律也不一样。如果人与人之间有相同的生存规律,然而他们的生活道路必然也不一样。
而生活道路的选择,全在于各人自己。不同的道路、不同的规律,也就决定了不同的人生。所以“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所以“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因此,安静胜过躁动,寒冷胜过炎热。只要清清净净的就能成为天下的正道。这个所谓的“清净”不是指我们行为上的“无为”,而是指心里的清净。也就是说,不要去贪名誉地位,不要去贪财物,不要去贪得到,不要去贪爱,不要去贪藏,就是清净!清净才能为天下正,才能成为天下的楷模。而这个清净,也就是天的清净,大气层的清净,大地的清净。我们人类只有效仿这个天地的清净,才能“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才能“以其无死地”。所以,善于养生的人,生活上知足,就会少去行为,就少有灾祸,也就少有死亡了。拼命地去追求过多的享受,也就会短命夭折了。
第五十一章 幽远而深厚的天地客观规律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7,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译文】道路产生之,规律容纳之,万物成形之,形势成就之,所以万物没有不尊崇道路和重视规律的。道路之所以受尊崇,规律之所以得重视,是在于它们没有什么所谓的命运,而且常常是自然而然的。所以道路产生了,规律容纳了,生长了发育了,平均了厚重了,养育了倾覆了。生长而不占有,有所作为而不矜持,成长起来而不来主宰万物,这就称为幽远而深厚的天地客观规律。
【说明】本章亦是紧接上一章而言,人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生存道路和规律,因此就不存在什么所谓的命运问题。人类的出生入死,是宇宙之道路产生之,规律容纳之,因此万物成形之,形势成就之,而且常常是自然而然的。所以道路产生了,规律容纳了,生长了发育了,平均了厚重了,养育了倾覆了,等等,都是自然而然的。也就是说,宇宙——天和地有了自己的道路和规律后,人类和万物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而且人类和万物也都依据宇宙的道路和规律有了自己各自不同的道路和规律。天和地生长了万物,发育了万物,平均了万物,厚重了万物,养育了万物,倾覆了万物和人类,所有这些都是自然而然的,没有谁在掌握和决定人们的命运和万物的命运。是人类自己和万物自己掌握和决定自己的命运。
天和地生育并养畜了人类和万物,生长而不占有,有所作为而不矜持,成长起来而不来主宰万物,这就称为幽远而深厚的天地客观规律。依照这个规律,人类和万物自己也应该生长而不占有,有所作为而不矜持,成长起来而不来主宰其它万物。这也就是三十八章所说的,“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宇宙有规律而不自以为有规律,所以才有规律之意。也就是说,宇宙运行的规律来源于宇宙自然的本性和本源,没有什么救世主在操纵着宇宙的运行规律,因此人类也应该效法宇宙的这个本性和本源,自立自强,不靠什么救世主,也不靠什么神仙皇帝,不自以为有规律,所以才能够有规律,人生的规律靠自己掌握。这其实就是老子自周文王之后又一次打破了自夏以后所产生的“天命论”和“宿命论”思想。可是我们现代人总想主宰其他人,总以为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社会体制是最好的,因此其他人应该听命于我。而普通老百姓在单位上,在家庭里也是这样,总想主宰他人,总以为自己的思想最正确,因此不断地“好为人师”,强迫别人听从自己。这难道不是违背了天地的道路和规律了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道路,都是自己走自己的人生道路,为什么非要强迫别人走你认为正确的道路呢?任何一个政府、宗教、党派、团体,或者任何一个家长,都只能宣扬自己的宗旨、政策,而不能主宰、强迫别的人。
第五十二章 回复到心明眼亮的境界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译文】天下万物都有个开始,这个开始就是天下万物的根本——母。既然知道了根本——母,就可以知道万物的本身——子。既然知道了万物的本身——子,就要复回去守着万物的根本——母,这样终身才没有危险。堵塞住泽水的通道口,关闭住房屋的门,那样终身就不能连续不断了。打开泽水的通道口,成就自己的事业,那样终身就不会停止。能观察到细微的叫做明白,能守住柔弱的叫做强壮。用这样的光亮,回复到明亮的境界,不给自己留下祸殃,这就叫做因循常道。
【说明】本章亦是紧接上一章天下万物都有个开始而言,而这个母,就是天下万物共同的根本所在。人类如果占有万物,有所作为而矜持倨傲,成长起来而主宰其它万物,那么其它万物也就将和水一样丧失自身净化的功能,失去自己的道路和规律,从而使人类自己等于破坏了自己的生存环境。
堵塞住泽水的通道口,关闭住房屋的门,那样终身就不能连续不断了。水流都各自有着自己的道路,但水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即流动,连续不断地流动,那才是真正的水。人也是这样,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即活动。人不走动,也就成了死人。所以人与水都是同样,要连续不断地动,才能很好地生存。因此,如果堵塞住泽水的通道口,使其不能流动,或者关闭住房屋的门使人不能走动,那么,失去了连续不断的性质,还叫什么水呢?还叫什么人呢?其实,世界万物,包括宇宙本身,都是在连续不断地运动着,活动着,任何一样东西如果停止不动了,也就是老子形容的“归根曰静,静曰复命”了,也就是说,死了!我们常说:“生命在于运动”,因此,只有打开泽水的通道口,使泽水能通畅地流动;打开房屋的门,使人能够进出,只有成就自己的事业,使自己能不停地奋斗;那样终身就不会停止了。而只有不停止,“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才能得到真正的长久。
能观察到细微的叫做明白,洞察细微,人们才能认识到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对立的统一。因此老子以为,只有从最原始的微观世界来掌握宇宙大道,才能够知道宇宙万物的原始原因,才能够知道宇宙万物的纲领、头绪和要领,才能驾驭现今的具体事物,才能真正懂得“爱民治国”的道理。
而能守住柔弱的才叫做强壮,柔弱与强壮是对立的矛盾体,人们只知道要强大,不知道要柔弱,如果不能将柔弱与强壮统一起来,那是永远强壮不起来的。老子在第四十三章里说过:“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柔弱能胜刚强,这也是宇宙大道所揭示出来的道理,老子一贯崇尚水,而水是这个世界里最柔弱的物质,似乎谁都可以随意地制服水。然而,就是这个最柔弱的水,战胜了这个世界里最刚强的一切东西。比如山,比如青铜,比如铁,比如人,这些貌似刚强的东西,在水的长时期侵蚀下,都不得不消失败亡。“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用这样的光亮,回复到明亮的境界,不给自己留下祸殃,这就叫做因循常道。这样的光亮就是知识的光亮,用知识打开被金钱物欲蒙蔽住的心灵,才能回复到心明眼亮的境界。而只有心明眼亮才能认识事物,认识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才能懂得怎样适应这个世界,这个环境,才不会跌跟头、撞南墙;从而才能使自己很好地生存下去。这就叫做遵循宇宙大道。
第五十三章 无私的给予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是为盗夸。非道也哉!
【译文】使我凭借着常道而有了知识,行走于大的道路,唯有给予使人敬服。这个大的道路甚是无状无象,因而有的人好走门路。朝廷大为修治,田地甚是荒芜,仓库甚是空虚。穿着华丽的服装,佩带着锋利的宝剑,满足于精美的饮食,财货多多有余;这就是强盗的奢侈。而不是宇宙大道啊!
【说明】本章亦是紧接上一章而言,用这样的光亮,回复到明亮的境界,不给自己留下祸殃,这就叫做因循常道。“袭常”就使我凭借着常道而有了知识。而走在宇宙知识的这个大道上,认识到是天和地的无私给予、水和火的无私给予,以及万物对人类的无私给予是最叫人敬服的。这正是尼采所推崇的“赠与的道德”(gift-giving virtue),也是弗洛姆(Erich Fromm)所赞赏的“给予的道德”。人们只要能利用这一切,并且善待这一切,就能创造出自己良好的生存空间,就能快乐而幸福地生活。
这个大的道路甚是无状无象,然而有的人好走门路,总嫌大自然的这一切还不够,还想再创造出什么新的东西来。比如朝廷大为修治,使得田地甚是荒芜,仓库甚是空虚。官吏们穿着华丽的服装,佩带着锋利的宝剑,满足于精美的饮食,财货多多有余;这其实就是强盗的奢侈,是强盗似的对大自然的掠夺,对其他人的掠夺和剥削。而不是宇宙大道啊!
老子在这里想强调的是,人的幸福生活其实并不复杂,并不需要太多的物资财货,只要能稍微克制一下欲望,减少一点欲望,利用创造出来的剩余价值,象天和地一样,象水和火一样去无私地帮助别人、给予别人;那么,幸福的感觉就会满盈于心中了。而有了这种幸福的感觉,才是走上了真正的宇宙大道,才是真正符合人生的真谛。天和地既然都没有嫌弃人类和万物,人类怎么能嫌弃其他人呢?怎么能嫌弃万物呢?当然,某些人或者是某些物对你不好,于你没有利,但并不能说明他或它对你的生存环境没有用。万物的作用不是我们现在就能完全了解的,完全能弄懂的。依照对等原则,我们厚待他或它,他或它也就会回报于厚待。如果是嫌弃他或它,他或它也就会回报于嫌弃。彼此嫌弃,就会引发斗争,而斗争就会破坏我们的幸福生活。
第五十四章 修养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译文】善于建设者其建设的东西不会动摇,善于合住者其合住的东西不会脱离,做子孙的祭祀祖先时时不会停止。用这些道理来修养自己的身心,其规律是纯真的;用这些道理来修养家庭,其人生规律就会有闲暇;用这些道理来修养一个乡,其规律就会久长;用这些道理来修养一个邦国,其规律就会更加丰厚;用这些道理来修养天下,其规律就会遍及天下。所以要用自身的修养来观察自身,要用家庭的修养来观察家庭,要用一个乡的修养来观察这个乡,要用一个邦国的修养来观察这个邦国,要用天下的修养来观察天下。我怎么能知道天下的情况呢?用的就是这个办法。
【说明】本章亦是紧接上一章而言,也就是说,这个大的道路甚是无状无象,然而有的人好走门路,总嫌大自然的这一切还不够,还想再创造出什么新的东西来。这些都不是宇宙大道,不是人类的正道,那什么才是真正的宇宙大道呢?老子接着说,善于建设者其建设的东西不会动摇,这就是说基础打得好,建筑出来的东西就不会动摇。基础打得好,所学的知识就不会丢掉,所建构的学问就不会垮塌。如果一个学问基础不牢固,或者说没有得到人民大众的认可,这个学问必然是很容易就可以动摇的。
善于合住者其合住的东西不会脱离,人生有许多东西是需要合住的,只要有好的办法,被合住的就不会脱离。比如订合同,双方都诚信守信,这样的合同会脱离吗?
做子孙的祭祀祖先时时不会停止,这其实就是表明“孝”和遵循、继承历史的经验问题。
用这些道理来修养自己的身心,其规律是纯真的;这就是因为遵循了宇宙大道的道理和规律,遵循了“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的道理,并且用这些道理来修养自己的身心,所以,其规律是纯真的。
用这些道理来修养家庭,其人生规律就有闲暇;用这些道理来修养一个乡,其规律就会久长;用这些道理来修养一个邦国,其规律就会更加丰厚;用这些道理来修养天下,其规律就会遍及天下。这是由己而推及人,也就是后来儒家所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渊源。孔子的思想从这里来,子思、孟子等人的思想也是从这里来的。
所以要用自身的修养来观察自身,要用家庭的修养来观察家庭,要用一个乡的修养来观察这个乡,要用一个邦国的修养来观察这个邦国,要用天下的修养来观察天下。看一个家庭文明与否,发展与否,看一个乡文明与否,发展与否,看一个邦国文明与否,发展与否,看全天下文明与否,发展与否,就要看其领导人的修养程度。
我怎么能知道这些情况呢?用的就是这个办法。
第五十五章 事物发展壮大了就会衰老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译文】蕴含的规律如此之深厚,尤比于纯正而天真无邪的儿童。这样的儿童毒虫不刺他,猛兽不伤害他,凶猛的鸟不抓他。他虽然筋骨柔弱但拳头却抓得很牢固,他还不知道雌雄两性的结合但小生殖器却能勃起,这是因为精气产生了。他整天哭叫但喉咙却不哑,这是因为和谐协调之气旺盛。知道这个和谐协调之气就叫做认识了规则,知道了和谐协调之规则就叫做明智。丰饶富裕的生活就叫做有灾祸,欲念支配精神就叫做逞强。因为事物发展壮大了就会逐渐走向衰老,这就称为不合正道,不合正道则就会早早地停止了。
【说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首在于个人的修养,然后由个人而推及而带动家庭、乡、邦国、天下。那么人生的规律也就能遍及天下。这个人生蕴含的规律如此之深厚,尤比于纯正而天真无邪的儿童。老子为什么要用儿童这样来比喻呢?因为儿童的私心私欲还没有发展起来,儿童们虽然亦有欲望,但不是很自私,不会损人来利己。既然不损别人别物,那么别人别物也就不会来损他。所以毒虫不刺他,猛兽不伤害他,凶猛的鸟不抓他。他虽然筋骨柔弱但拳头却抓得很牢固,他还不知道雌雄两性的结合但小生殖器却能勃起,这是因为精气产生了。精气的产生就是欲望的萌发,而这个萌发的欲望却不会损及他人。他整天哭叫但喉咙却不哑,这是因为和谐协调之气旺盛。所以知道这个和谐协调之气就叫做认识了规则,知道了和谐协调之规则就叫做明智。丰饶富裕的生活就叫做有灾祸,儿童也有吃穿的欲望,但他们的这些欲望很容易就能满足,因为他们还不知道丰饶富裕与简陋粗食的区别,只要能吃饱,便会满足。既然满足了,也就不会去索取更多更好的东西。既然不会去索取很多其实并不实用的东西,也就不会引来灾祸。而成年的人,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与诱惑,在吃穿基本上都能满足的情况下,还想要去索取更多更好的其实并不实用的东西,因而也就引来了灾祸。因为欲念支配精神就叫做逞强。这句话用现代来说就叫做“攀比”,过多的欲念就是攀比心理的根源。因炫耀与歧视而出现攀比心理,因攀比而出现了逞强,因逞强就会引来事物的发展壮大,因事物的发展壮大就会引来灾祸。这就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而事物发展壮大了就会逐渐走向衰老,鲜花开得繁盛了就会凋谢,月亮满盈了就会亏。所以人们发展事业,不要太过于追求圆满与壮大,很快、很容易就圆满与壮大了,就称为不合正道。因为事物的发展都是循序渐进的,花儿提前开放就会提前凋谢,儿童提前成熟就会提前衰老,所以不循序渐进就是不合正道,而不合正道则就会早早地停止了。所以个人的修养,则在于“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第五十六章 智慧的有与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译文】有智慧的人不会夸夸其谈,夸夸其谈的人没有智慧。堵塞住泽水的通道口,关闭住房屋的门,挫败其逞强的锋芒,解除人们的纠纷,和谐协调共同的光亮,混同于共同的尘世,这称之为幽远而深厚的和同之智慧。所以智慧不可以得到就能使人们相亲相爱,智慧不可以得到也能使人们疏远,智慧不可以得到就能使人们有利,智慧不可以得到也能使人们相害,智慧不可以得到就能使人重视,智慧不可以得到也能使人们卑贱。所以智慧这个道理为天下所重视。
【说明】本章亦是紧接上一章而言,不循序渐进就是不合正道,而不合正道则就会早早地停止了。所以有智慧的人不会夸夸其谈,而夸夸其谈的人没有智慧。因为夸夸其谈的人不会循序渐进,所以就不合正道;那么对夸夸其谈的人怎么办呢?那就是堵塞住泽水的通道口,关闭住房屋的门,挫败其逞强的锋芒,解除人们的纠纷,和谐协调共同的光亮,混同于共同的尘世,这称之为幽远而深厚的和同。因为只有如此和同,才能使夸夸其谈的人学会怎么样才能有智慧,才能使他们走上正道。
而智慧不可以得到就能使人们相亲相爱,这个问题老子在第三章里谈到:“使夫智者不敢为也。”在第十九章里也谈到:“绝圣弃智,民利百倍;”意思是说,有智慧的人,也就是喜欢动脑筋的人,而喜欢动脑筋,则能想出种种办法使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得到更多的享受。然而,自己得到享受的同时,别人却没有,这就引起了别人的嫉妒和憎恶。为了平息这些嫉妒和憎恶,于是不得不产生伪诈。而伪诈和欺骗则不能长久,于是人际关系亦趋于恶劣。因此要丢掉那些包含着贪求、贪婪、渴望、热望、贪恋、恐惧、挫折感、自负、烦恼、愤怒、焦虑以及寻求欲、获得欲、享受欲、贮藏欲、消费欲等的智慧,就能使人们相亲相爱。
然而智慧不可以得到也能使人们疏远,因为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在于在遵守共同的社会行为规范(礼)下,寻求到最佳的行为方式(义),如果不懂得这些,没有一定的智慧,也就不可能使人相亲相爱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会疏远了。
智慧不可以得到就能使人们有利,这就和前一章举的例子一样,儿童们虽然亦有欲望,但不是很自私,不会损人来利己。既然不损别人别物,那么别人别物也就不会来损他。所以毒虫不刺他,猛兽不伤害他,凶猛的鸟不抓他。正因为你珍视那些难得的宝贵的财物,才有人想来偷盗,因为他没有而又想拥有。如果你不珍视它们,视它们为平常、平凡之物,那么人们也就不会去珍视它并且去偷盗它了。这就是有利。
然而智慧不可以得到也能使人们相害,商纣王“酒池肉林,使男女相裸逐于其间”的享受,是人之常情,任何人只要有了这个条件,都会如此。但由于自己没有这个条件,便想要创造这个条件,于是,争夺与掠夺便开始了,斗争和战争便开始了,人们的思想就更混乱了。这就是使人们相害。
智慧不可以得到就能使人重视,“物以稀为贵”,得不到的必然也就使人们重视,一旦得到也就不珍惜了。既然重视它,就要为之努力奋斗,而努力奋斗的一生,则是人的幸福的一生。
然而智慧不可以得到也能使人们卑贱,因为自身条件的限制,人们有许多东西是得不到的,也是不可能得到的,因而就会使人们产生自卑心理。而自卑心理又能使人们破罐子破摔,再也不能学会奋斗,学会努力,从而使自己就一直处在卑贱的地位。所以有了智慧,就可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就能创造出良好的生存空间和生存环境。
所以,有智慧、无智慧这个道理、这个问题为天下所重视。从本章起,老子就一再谈到智慧问题,直到六十五章,才对智慧问题作了结论。
第五十七章 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译文】以公正的方法治理国家,以奇巧的方法用兵,以不生事端的态度取得天下。我怎么知道这个道理的呢?就是这样:天下的忌讳越多,人民就越是贫困;人民的锐利武器越多,国家越昏乱;人们多有技巧,稀奇古怪的东西就越多;法律命令越是显著周密,盗贼就越多。所以圣人说:“我无所作为,老百姓就会自然转化;我爱好清净,老百姓就会自然公正;我没有什么事,老百姓就会自行富裕;我没有欲望,老百姓就会自然朴实。”
【说明】有智慧的人是以公正的方法治理国家,言下之意就是,没有智慧的人则不能以公正的方法治理国家。公正这个问题,自私有制发展以来,日渐突凸,夏桀、商纣之灭亡,西周诸君之衰落,俱是不公正的私有制畸形发展的结果。自周武王灭殷一统天下,分封而建立诸侯邦国后,由于国泰民安使得物产日益丰富,又由于有了商纣王“酒池肉林,使男女相倮其间”的榜样,人们逐渐追求起豪华奢侈的生活方式来。然而豪华奢侈的生活需要强大的物资供应,这些物资从哪里来?于是各诸侯邦国就开始隐瞒新开的私田,隐瞒税赋,接着就开始夺取邻邦的可以生产财富的土地和劳动力。掠夺、侵略、剥削于是就愈演愈烈,以至于谁的武装力量强大,谁就能富裕;谁能富裕而其武装力量就更为强大。由于武装力量的频繁使用及武装力量的控制权掌握在很多没有智慧的人的手中,不公正问题也就更加普遍了。
虽然治理国家需要用公正的办法,但老子认为,用兵可以用奇巧的方法。也就是说,可以用不公正的方法用兵。战争的目的是制服或消灭对方,因此在战争过程中,就能采取奇巧的方法,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然而,战争并不是取得天下的唯一手段,要想取得天下,就必须以不生事端的态度取得天下。这实际上就是完全否定了西周以来的诸侯邦国之间的所有战争行为。因为所有的这些战争行为,无一不是诸侯国君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进行的。而不生事端以取天下的方式是什么样的呢?老子没有说,但从老子全篇的内容来看,应当是夏启、商汤以及周武王等人的方式。即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私欲而是为人民安居乐业而推翻前任统治者的方式。
天下的忌讳越多,人民就越是贫困;这是直指自殷商王朝以来“尚鬼神”的迷信思想而言的。虽然周文王打破和推翻了殷商王朝的“天命观”和“宿命论”,建立了祖先崇拜(即以人为本的思想)的祭祀仪式,但这种“天道观”到西周晚年遭到动摇。由于当时社会动乱,灾祸频仍,人们对天和祖先的神圣性产生了怀疑。“尚鬼神”、“天命观”和“宿命论”等迷信思想仍活跃在民间,影响和左右着那些缺少智慧的统治者。由于“尚鬼神”,人们日常生活不得不有许多忌讳,因为人们占有了很多东西,于是便害怕失去;于是便把每一样自然而然产生的雷电、洪水、地震都看成是上天的惩罚而恐惧害怕不已。而由于恐惧害怕,人们便不得不停止许多可以使自己富裕和幸福的活动。而统治者为了更好地剥削和压迫人民,故意宣扬封建迷信思想,使人民不敢反对和反抗他们的统治,因此,人民就越是贫困。
人民的锐利武器越多,国家越昏乱;这是由于意识到只有强大才能富有,只有富裕了才能更强大,因此人们都舍“仁、义”而崇尚武力,自己不思生产劳动,而是靠掠夺和剥削来使自己富裕,由此而国家更昏庸混乱。
人们多有技巧,稀奇古怪的东西就越多;老子这是指战争武器而言,为了减少自己的牺牲和消灭更多的敌人,人们不得不发明更多更巧的武器,比如刀剑、戈、戟、驽箭、车战钩援、临冲等攻城工具等,战争中使用的青铜器远远多于农业生产中的工具。
法律命令越是显著严密,盗贼就越多,老子这是指春秋时代当时的社会混乱情形而言的。西周初期,由于“礼”——社会行为规范的作用,人民安于劳动生产,故法令不多则不严密;只要安心于生产,上交赋税,人们也就相安无事。春秋时期经济以农业为主,阶级、邦国的出现,王位世袭的确定,刑法和贡赋制的建立,私有制自此愈演愈烈。而私有制的产生,必然导致对外掠夺奴隶和财物,奴役其他部落;对内则镇压平民和奴隶。因此,包含有刑罚的“礼”的内容也就至为广泛,从奴隶主贵族的起居生活到国家的政治、军事、法律制度都有了详细的规定,对平民和奴隶也更有严厉的规定。而由于私有欲的膨胀,社会动乱加大,奴隶主贵族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为了剥削和压迫人民,相应的法律制度也就越来越多,而人民不甘于被剥削和压迫,便不得不以个人的力量来反抗暴虐的统治。这就是盗贼多有的原因。
所以圣人说:“我无所作为,老百姓就会自然转化;我爱好清净,老百姓就会自然公正;我没有什么事,老百姓就会自行富裕;我没有欲望,老百姓就会自然朴实。”
第五十八章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译文】如果这个国家的政事烦闷,这个国家的人民就淳朴厚道;如果这个国家的政事很明察,这个国家的人民就有缺损;灾祸是依倚着福气而来的,福气里面又伏藏着灾祸。怎么能知道它的究竟呢?这个没有正常的标准,因为正常的可以变为反常的,善良的可以变为妖邪的;人们之迷惑这个问题,时间已经很久了。所以圣人有地方而不将它割裂,品行方正而不暗昧,公正正直而不放纵放肆,明亮而不耀人眼目。
【说明】老子在第十六章里说过,万物虽然芸芸而不同,但都要重复地回归到它们的本原。回归到本原的就叫“静”,“静”就叫做反复重复的变化趋势。反复重复的变化趋势就叫做“常”,知道这个平常、正常的规律和现象就叫做明白事理。不知道这个平常、正常的规律和现象而妄作,就会有凶。知道这个平常、正常的规律和现象就能容纳一切,而能容纳一切才能坦诚公平;坦诚公平对待一切才能做到周全。也就是说,静的对立面就是动,有静才有动,有动亦有静。动与静对立而统一。万物就是这样动而归静,静而生动地反反复复地运动着,存在于这个充满着动静结合的世界上。所以懂得这个反复重复的变化趋势,也就不会迷惑了。如果这个国家的政事烦闷,就说明这个国家的人民就淳朴厚道;这个意思就是说,统治者们没有什么政事可处理,所以就感到很无聊,因为人民安居乐业,种植贡赋,相安无事。
而如果这个国家的政事很明察,这个国家的人民就有缺损;俗话说:“水清则无鱼。”一个国家的政事太过于明察秋毫,人民没有隐私可言,也就很难得生活了。人的生活靠隐私和公开这两方面组成,没有隐私的生活也就是缺损的生活。没有自己的思想也就是缺损的思想,有谁愿意过这种生活呢?
所以,认识到“察察”的问题,就没有“缺缺”,就没有灾祸了。而灾祸是依倚着福气而来的,福气里面又伏藏着灾祸。怎么能知道它的究竟呢?这个没有正常的标准,老子之所以提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个祸福互相转化的辩证命题,其目的就是在于说明“闷闷”和“淳淳”、“察察”和“缺缺”的关系。因为“闷闷”看来似乎不是好事情,但它所表现出来的情形却是很好的;而“察察”看来似乎是很好的事情,但它所表现出来的情形却不大好。这就是“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的辩证和转化的关系。
所以圣人有地方而不将它割裂,自夏启立国,就是诸侯分封制,春秋时期的社会大混乱就是由于诸侯割据而形成的,老子深刻地认识到这个问题,才提出了“是以圣人方而不割”的思想。老子的这个思想被后来的秦始皇认识到,所以他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彻底改变了封建制度。
圣人品行方正而不暗昧,公正正直而不放纵放肆,明亮而不耀人眼目。老子这是追述前代圣人的言行,与孔子的“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乃是同一思路。
第五十九章 一开始就要心存爱护怜惜之念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译文】治理人民和侍奉天道,没有什么比得上爱惜。而唯有爱惜的方法,则是提前担任一定的责任;而提前担任一定的责任就是不断地积聚规律。不断地积聚规律则没有什么不能完成,没有什么不能完成则是没有什么比得上知道其极限。没有什么比得上知道其极限然后就可以治理国家。而有了国家的根本,就可以长久。这就称之为根深蒂固,长时期产生而且长久处理政事的道理。
【说明】本章亦是紧接上一章“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而言,圣人“方而不割”,就是爱惜,好好的一个地方,为什么要割裂开来,分成我的、你的、他的呢?好好的一份家产,为什么也要割裂开来,分成我的你的他的呢?小的东西如果不爱惜,那么大的东西也就不会爱惜。这就是老子在第十三章所说的:“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以重视我的这个身体的态度来重视天下,如此便可以委托于天下;以爱护自己身体的态度来爱护天下,如此便可以托付于天下。这便是“治人事天,莫若啬”的道理了。自己的身体能割裂吗?当然不能。当然,这个爱惜不仅仅是爱护自己,它还包含着爱护人民;既然是侍奉天道,也就是爱护天下,爱护天下的一切。而爱惜还包含着尊重,不仅要尊重人民,尊重天道,天道的规律,还要尊重天下万物。
那么,怎么样才是爱惜的方法呢?怎么样才能做到爱惜呢?这就是提前担任一定的责任;也就是说,爱惜不仅仅是嘴上说说而已,要承担一定的责任才能做到爱惜。而承担一定的责任,还不是在出了事之后,在别人不爱惜之后才来承担责任;而是要提前,老早就承担起爱惜的责任,才能保护好所要爱惜的东西。治理人民和侍奉天道,更是一开始就要心存爱护怜惜之念,才能真正地做好。否则,出了事再来检讨、抱歉,那就晚了。
而提前担任一定的责任就是不断地积聚规律,所谓积聚规律,就是积聚知识,按照天、地、万物的规律办事,多做好事。这就是说,爱惜不是严刑峻罚,不是统治管理,而是服务和帮助。换句话说,治理人民和侍奉天道,就是不断地积聚知识,按照天、地、万物的规律办事,多做好事,服务和帮助于人民,才是有“德”之人,不按规律办事,就是无“德”之人。
而不断地积聚则没有什么不能完成,既然是不断地积聚规律,按照天、地、万物的规律办事,多做好事,服务和帮助于人民,那还有什么不能完成和克服的呢?没有什么不能完成则是没有什么比得上知道其极限,既然能完成和克服一切,当然也就知道一切事物的极限了。所以,没有什么比得上知道其极限然后就可以治理国家。而有了国家的根本,就可以长久。这就称之为根深蒂固,长时期产生而且长久处理政事的道理。
第六十章 君子以正位凝命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译文】治理大的国家,就好象是煎炒小小的新鲜的菜肴一样。以天道监视和治理天下,那些所谓的妖魔鬼怪都不灵验;不只是妖魔鬼怪不灵验,其灵验的也不会伤害人;不只是其灵验的不伤害人,圣人也不会伤害人。因为两者互不伤害,所以他们的规律就交合而归在一起了。
【说明】本章亦是紧接上一章而言,老子还认为,处理政事,或者治理大的国家,就好象是煎炒小小的新鲜的菜肴一样。他这是继承了周文王《易》的思想,《易》中有一个鼎卦,是说,鼎者,调也,去旧而调新也。离为火在上,巽为木为风在下,风吹木燃,木燃火旺.火旺而烹饪也。“人以食为天”,人类的生存离不开食物所养,而食物的加工则离不开燃木起火。无木则无火,无火则就无法加工食物,所以卦以木、风、火为契机,特定名为“鼎”。烹饪食物这样一件小事,能在《周易》上占了一个卦,粗略看来,意义不大;但仔细推敲,却见其含意深远。吃,在人类生活中占有最重要的位置,人类的生存、生长繁衍,是靠食物的供给,有了食物的营养,人们才能生长、壮大、并孕育后代。《尚书大传》:“食者,万物之始,人之所本者也”,“食,殖也,所以自生殖也。”人类的饮食往往在总体上构成一时代一地区的社会经济动态直观和人们消费水平高低的表征;《古史考》:“古者茹毛饮血,燧人氏钻火,始裹肉而燔之,曰炮。”《管子·轻重戊》:“黄帝作钻燧生火,以熟荤臊,民食之无兹胃之病,而天下化之。”应注意到,在夏商时期,饮食已经与政治观念和等级制度纠合一体。《尚书·洪范》列“食”为“八政”之首,其呈现的社会功利取向与价值观,很具有“明贵贱,辨等列”的显而易见的“礼政”内容。因此可以想象,若是食物原料本质不好,锅不好,柴不好,火不好,风不好或是其他某个因素不好,或者是没有经过学习或是学得不好,这小鲜是烹不好的。由此而可见“食”之重要,可见食物加工之“鼎”之重要了。所以《周易》的作者并不认为煮饭做菜是小事情。而五百年后的老子,亦是读懂了这个卦才说出“治大国若烹小鲜”之语。与之同期或稍后的《易·象传》也是读懂了这个卦才提出“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的原则来。而这个“正位凝命”,与孔子的“正名”原则和“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思想完全一致。所谓“正位凝命”,就是君子在烹煮食物的这种事情上,应正其位,让会做的来做;即使是让不懂的人来做,也要正心诚意,象模象样地,专注集中精力来做好一件事。因为位正则事顺,位不正则事不顺,“名正则言顺,名不正则言不顺”。故而“治小鲜”要“位正”,“治大国”就更要“位正”了。“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老子这句话还有一个意思,小鲜,基本上是指小锅炒鱼,如果翻来复去折腾,鱼就会全部煮烂,没办法吃了。政事也忌讳翻来复去折腾,多折腾几回,人民就糊涂了,就失去了对领导人的信任。
所以,“位正”后,以天道监视和治理天下,那些所谓的妖魔鬼怪都不灵验了;这与老子在第五十七章里所说的“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是同一意思。这说明的就是,那些所谓的妖魔鬼怪其实是不存在的,你懂了道,信任了道,并遵循道,尊重道,按道路的规律来处理政事,还会有什么妖魔鬼怪呢?既然没有什么妖魔鬼怪,又有什么灵验的呢?就算有什么妖魔鬼怪,他们也是要遵循天道的规律,既然要遵循天道的规律和法则,他们又有什么可灵验的呢?
因此,不只是妖魔鬼怪不灵验,就算其灵验的也不会伤害人;不只是其灵验的不伤害人,圣人也不会伤害人。所谓的“灵验”,是指天灾人祸的降临,而天灾,按照老子的理解,就是宇宙道路的自然规律。“飘风、骤雨”是大自然自然而然发生的,也就是说,所有的一切自然灾害基本上都是宇宙大道按照自己的规律发生的,并不是某人得罪了上天,而上天对人类的惩罚。只有人类恣意破坏自然环境而造成的自然灾害,才不是大自然自己的道路和规律。所以,就算其灵验了是伤害,也不是有意识的对人类的伤害。而圣人也不会伤害人,亦是指某些人的瞎猜妄想,我们现代有很多人做了错事就赶快祈求菩萨保佑,希望菩萨不要来惩罚自己;其实菩萨只是泥塑木雕的,就算有菩萨、有佛,他们也是满腔的大慈悲心,只会爱惜、爱护人类,哪里会来惩罚人类呢?菩萨、佛、圣人不是贪官污吏,拜拜他们,烧点香,送点钱,就保佑你?不烧香、不送钱、不拜他们,他们就不保佑你?就要惩罚你?老子一再强调天的道路和规律、万物的道路和规律,就是说明一切的一切都是各自有自己的道路和规律的。
既然两者互不伤害,也就是说,天不是有意识伤害人,大自然亦不是有意识伤害人;因此,人也不应该去伤害天,亦不应该去伤害大自然,所以他们的规律就能交合而归在一起了。交合而归在一起也就是“皆谓我自然”了。如果人类有意识去伤害天,有意识去伤害大自然,那么,天的道路和规律、大自然的道路和规律受到破坏,它们自身循环和净化的功能被破坏,它们也就会危及到人类的生存环境了。
第六十一章 做强做大的目的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译文】大的邦国就象是往下流淌的水,处在天下雌柔的位置,处在天下众水的交汇处。那雌柔的常以安静战胜雄性,是因为以安静才能够处下。所以大的邦国以谦下对待小邦国,则能够取得小邦国的信任;小邦国以谦下对待大邦国,则能够取得大邦国的信任。所以或者是以谦下取得信任,或者是以谦下而被信任。大的邦国不过是想兼顾养育人民,小的邦国不过是想加入并侍奉大国。这样大国小国都满足了自己的愿望,但大邦国还是宜为谦下。
【说明】本章亦是紧接上一章而言,天不是有意识伤害人,大自然亦不是有意识伤害人;因此,人也不应该去伤害天,亦不应该去伤害大自然,所以他们的规律就能交合而归在一起了。所以老子认为,大的邦国就应该学习天道,以天对人的态度来对待小国。因为大的邦国就象是往下流淌的水,处在天下雌柔的位置,处在天下众水的交汇处。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历史,在古代,不象现在有户籍户照身份证制度,人民的迁徙完全是自由的,哪个国家好,就可以迁往哪个国家定居。就以周文王为例,在实行了“怀保小民”的政策后,不少国家都是举国来投,《史记·殷本纪》:“西伯归,乃阴修德行善,诸侯多叛纣而往归西伯。西伯滋大,纣由是稍失权重。……至盟津,诸侯叛殷会周者八百。”据史书所载,仅春秋时期在长期的相互混战之中,不少小国被强国所吞并,见于《左传》的就有一百二十余国,由此可见国家之多。而大的邦国之所以能成其大,是因为人民众多。之所以人民众多,是因为人民都信任其统治者的政策,因此愿意到这个大国来定居。所以,一个国家的政策好坏,常常决定着国家的前途命运。因此大国在拥有了众多的人民后,更应该以谦下的态度来对待人民,来对待小国。
那雌柔的常以安静战胜雄性,是因为以安静才能够处下。所以大的邦国以谦下对待小邦国,则能够取得小邦国的信任;小邦国以谦下对待大邦国,则能够取得大邦国的信任。或者是以谦下取得信任,或者是以谦下而被信任。“天下之交也”,也就是说走到一起来了,所以他们的规律就能交合而归在一起了。
大的邦国不过是想兼顾养育人民,所谓的“谦下”和“兼畜”,就是说,大的邦国就应该学习天道,以天对人的态度来对待小国,来对待人民。天和地都从未说过,我这里很好,快来吧!也从未说过,我不愿意你们来。天和地创造出人类适宜居住的环境,人类就在这儿出生成长了。因此大的邦国也应该这样,创造出良好的社会环境,良好的政策,那么人民就会踊跃而来。人民踊跃而来,国家就会发展壮大。
小的邦国不过是想加入并侍奉大国,在第三十九章里,我们曾经讨论过,经过很多年代的探索和思考,人们终于意识到只有依靠群体生活;不但抗击天有不测风云的自然灾害,抗击其它生物的侵害要依靠群体,而且种植和创造生活资料也必须要依靠群体。因此群体生活便成了人类生活的保障,并由此而产生了群体意识。人们为了自己的生存需要,就要维护群体,为群体的利益而活着而劳动,而付出自己的热血和生命。这就是人类由自然存在向自觉存在而迈出的关键性的一步。这一步的迈出,人类社会就出现了小邦国乃至大邦国。而国家组织的建立,则是人们共同的需要。因此,国家的发展壮大,则是人民生活的保障。
这样,大国小国都满足了自己的愿望,也就是说,满足了人民需要依靠强大的群体共同抗击天有不测风云的自然灾害,抗击其它生物的侵害,而且共同种植和共同创造生活资料的愿望。
但大邦国还是宜为谦下。老子的这最后一句话,含义相当深刻;从商纣王到老子此时,已有五百多年,这五百年间,因为自己做强做大而得意忘形,而骄奢淫侈的统治者数不胜数。而所有这些得意忘形、骄奢淫侈的统治者,无一不被人民所抛弃,无一不被上天所抛弃。因此,老子认为,只有谦下才是统治者的唯一出路。就现在市场经济来说,一个企业做强做大,不是坏事,但做强做大的目的则应该是为了更多的人能够团结起来,共同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而不是为了个人的一己之私,更不能得意忘形、骄奢淫侈。否则,就是自己走上灭亡的道路。试想,如果大部分人都不购买,或者都买不起你的产品,你再强大也必然要垮台。
第六十二章 只有自己求自己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1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译文】所谓的道路,乃是天下万物的奥妙所在。善人视之为珍宝,不善的人也被它所保护。美好的语言可以在公共场所受到尊敬,美好的行为也可以加在人的身上,人再怎么不善良,这个道路怎么能抛弃呢?所以一个国家要立天子,设置三公;这些人员虽然有捧着玉璧在先驷马在后的礼仪,其实还不如进入天、人所谓的道路中。古代之所以重视这些天、人的道路是为什么呢?不是说有求就有得,有罪就可以免,所以被天下所重视。
【说明】本章亦是紧接上一章而言,大的邦国就应该学习天道,以天对人的态度来对待小国。这个天的道路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真是天下万物的奥妙所在。因为天下万物没有一样东西没有自己的道路,懂得并掌握了这些道路,就是“知识”,就能懂得人生;利用它来对待人生,来对待小国,必然就能获得成功。所以,善人把它视为珍宝,即使是不善的人也被它所保护,因为天并没有嫌弃什么人。老子所说的这个“道”,就是“善”的道路。
所以美好的语言可以在公共场所受到尊敬,这个美好的语言就是表明天道,以谦下的态度来对待人民,来对待小国。如果是不美好的语言呢?当然也就不会被人民所尊敬,不会被小国所尊敬了。所以美好的行为也可以加在人的身上,既然以谦下的态度来对待人民,那么来投奔的人民当然也就是良莠不齐了,而对待品行不好的人怎么办呢?用美好的行为教育他们。老子看人,并没有把人看死,而是认为,用美好的行为加诸于人,这些人都是能够转变成好人的。
所以这个“善”的道路怎么能抛弃呢?一个国家要立天子,设置三公;这些人员虽然有捧着玉璧在先,驷马在后的礼仪,其实还不如进入天、人所谓的道路中。因为礼仪最终还是虚的,不如美好的语言可以使人民信服。古代的人之所以重视这些“善”的道路是为什么呢?自从周文王破除殷商王朝的“天命观”之后,人们已普遍认识到,求天并不是说有求就有得,有罪就可以免;许多有求的得不到,有罪的不能得免,只有自己求自己,自强自立才行,所以这个道理被天下所重视。
第六十三章 想要品味首先要无味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译文】想要有所作为就要先无所作为,想要做事就要先无事,想要品味首先要无味。无论或大或小或多或少,都应该采取回报怨恨以规律的方式。企图做困难的事情要从容易的地方着手,想做大的事情要从小处着手;天下困难的事情,必定是从容易的地方开始的,天下很大的事情,必定是从小处开始的。所以圣人始终不去干什么大事,所以才能干成大事。随便允诺就很少有诚信,以为很容易就会很困难。所以圣人把事情看得都很困难,因此最终就没有困难了。
【说明】本章亦是紧接上一章而言,古代的人之所以重视天道,就是因为认识到了天道,而认识了天道以后,也就懂得了天道的规律。那么,这个规律到底是什么呢?就人世人生的规律而言,想要有所作为就要先无所作为,这个意思就是,想要做事就要先无事,想要品味首先要无味。因为只有首先是没有任何味道,才能判定其它什么味是什么味;如果一开始就是五味杂陈,那也就什么味都辨别不出来了。而人类无论做什么事情,或做什么大的事情,首先就是要思考,要判断,时机是否成熟,别人做过没有?我应该怎样做?思考成熟后才能去做。这个思考和判断的过程就是无事,就是不生事端。如果不思考、不判断就开始着手做事,这事情必然是做不成功的。这是老子对《周易》思想的传承。《易·乾·初六》:“潜龙,勿用。”意思是说,整个冬季是龙星潜藏的时期。故喻象为“潜龙”。其言勿用,非竟不用也;不得其时,不在其位,故蛰而不腾,潜而不现,韬光隐晦;一旦时机成熟,形势许可,就要步步进展,以达“飞龙在天”之境界。也就是说,季节不到,时机不成熟,就不要有所作为。中国古代一直是以农业生产为经济基础的,农业收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命脉。而农业收成的好坏,不是由农业生产资料及生产力来决定的,也不是由“神”来决定的,而是由“天”来决定的。自然灾害的频繁,自然灾害的不可抗拒性,使从夏朝至殷代末的周人认识到“神”不是万能的,“神”也决定不了人的命运,“神”更决定不了农业收成的好坏。只有正确地认识“天”的糜常,“天”的变化规律,“天”的运行法则,才能“敬天保民”。周文王将宇宙法则秩序的神性思维完全变成了天道法则的理性思维,变成了形而上学的纯粹存在形式,不论这种思维存在形式是多么神秘,多么变幻莫测,甚至若恍若惚、若有若无,但它都不是虚妄的,仍然是宇宙本体,仍然是宇宙法则。而人类,只有认识了这个宇宙法则,才能不断地兴旺发达,才会有进步。
天和地并没有因为人类对它的怨恨而回报怨恨,它照样刮风下雨,用光和热,用水和土地养育人类和万物。因此人类也应该以万事万物的规律来回报怨恨。这其实也是《易·乾·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的意思。这个意思是说,东方苍龙七宿已可以观测到角、亢、氐、房等宿了,但越是容易观测到时,也就要越仔细观测。因为苍龙七宿中无论角、亢、氐、房、心、尾、箕哪一宿之星大明或是变暗,都将预示着不同的变化,尤其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此时但若能振建不巳,修德勤业,朝夕慎行,而勤观天象,及时掌握天道变化,才能有对灾难来临的充分准备。如果自然灾害还是来临了,我们人类也还要“报怨以德”。若是放任心欲、物欲,暗夜相欺,以怨报德,必有危也。
因此我们做事,企图做困难的事情要从容易的地方着手,想做大的事情要从小处着手;天下困难的事情,必定是从容易的地方开始的,天下很大的事情,必定是从小处开始的。所以圣人始终不去干什么大事,所以才能干成大事。随便允诺就很少有诚信,以为很容易就会很困难。所以圣人把事情看得都很困难,因此最终就没有困难了。如果平常把小烦恼都解决了,哪里还有什么大烦恼、大痛苦呢?
第六十四章 无所把持就没有失去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也。
【译文】事情在其安定的时候容易维持,在其没有预兆之前容易谋划。在其还是脆弱的时候容易消融,在其微小的时候容易分散。要有所作为就要在这个事情还没有之前,要想治理就要在动乱还没有发生之前。因为再怎么大的合抱之树,也是由小苗苗生长发育而成;九层的高台,也是由泥土纍叠、积累而成。再怎么远的路,也是从脚下迈步开始。有所作为者都要失败,有所把持者都要失去。所以,圣人无所作为就没有失败,无所把持就没有失去的。人们做事,常常在接近成功的时候失败了,如果做事慎重对待结果如同慎重对待开始一样,就会没有失败的事情了。所以圣人最大的欲望是没有欲望,不重视那些难得的财货;不把学问当作学问,以恢复众人所犯的过错,以辅助万物的自然生长,而不敢有所作为也。
【说明】本章亦是紧接上一章而言,圣人把事情看得都很困难,因此最终就没有困难。因为事情在其安定的时候容易维持,维持现状一般来说要比改革改变现状容易很多,比重新创业要容易很多。现在的人大都是采取维持现状的方式,也就是顺其自然的方式。因为要想真正另外换一种生活方式,那是要下很大决心的。
而很多事情在其没有预兆之前容易谋划,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想入非非”,事情在没有预兆之前,当然随便怎么想都是可以的。因为事情一旦发生了,就将会按照其独特的道路和规律,随顺着环境的改变而发展,就不会按照个人的意志而发展了。
很多事情在其还是脆弱的时候容易消融,很多事情在其微小的时候容易分散。如果事情做强做大了,也就不容易消融和分散了,这就是天的道路和规律。
所以,要想有所作为就要在这个事情还没有发生之前,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就会依照天的道路和规律,而产生自己的的道路和规律,而这些都不是人类所能把握得住的。
要想治理就要在动乱还没有发生之前,这个道理很多人不懂,认为动乱还没有发生,怎么治理它呢?我们这个世界里,万物的每一条道路都不是平坦笔直的,而是充满了崎岖和曲折;而每一条道路的规律也是多变的,它不仅仅是万物由出生而成长,到成熟然后死亡,在这个过程中,亦充满了崎岖和曲折。因此,每一个事物产生后,就会有平安和动乱的不同的道路和规律。那么,既然知道每一个事物都有不同的道路和规律,也就可以在其动乱还没有发生之前来治理它,或者说,来纠正它的道路和规律。现代基因学研究就是走的这条道路,知道了某个基因可能导致疾病的产生,就可以预先去掉或者治疗这个基因,事物也是同样道理。所以,每一个事物的发展过程,它的道路和规律变化,都是可以从一开始就知道的。比如一株小苗破土而出,我们就可以知道它是什么树,然后根据这里的土壤、环境、空气、阳光等情况,就可以断定它将来是一棵健康的树或者是一棵有病的树。
因此,有所作为者都要失败,有所把持者都要失去。这是指万物的道路和规律随顺着自然的法则,所以它们就有了自己的不同的道路和规律。如果人类想要改变这些,想要有所作为,是很难成功的。再比如基因学研究,知道了某个基因不好,可能导某种致疾病,但不能随便或轻易地去掉它。因为这个世界里所有的万物的形成都有一条生物链,说大的,每一个生物都是彼此相关联的;说小的,每一个基因也是彼此相关联的。去掉某一个基因,也许就会导致其它基因受到影响,从而使整个个体受到影响。因此,有所作为者就要失败。再说,万物的道路都有生、老、病、死的过程,人类能把持得住吗?比人类寿命长的,人们把持不住;自己都死了,还把持什么?比人类寿命短的,人们也把持不住。所以,有所把持者也要失去。
所以,圣人无所作为就没有失败,无所把持就没有失去的。人们做事,常常在接近成功的时候失败了,原因就在于没有“慎终虑始”,如果做事慎重对待结果如同慎重对待开始一样,就会没有失败的事情了。所以圣人最大的欲望是没有欲望,不重视那些难得的财货;不把学问当作学问,以恢复众人所犯的过错,以辅助万物的自然生长,所以就不敢有所作为了。这与《易·坤·六二》的“直方大,不习,无不利”的思想也是一致的。不去调节大地、万物各自的道路和规律,没有什么不利的。
第六十五章 在人类发展过程中,有一个愚昧阶段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多智。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1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2矣,然后乃至大顺。
【译文】古代善于遵守道路的人,不是以明白的道理对待人民,而是让人民自然愚昧。因为人民之所以难以治理,就在于有很多智慧。所以,以智慧来治理国家,是国家的祸害;不以智慧来治理国家,是国家的福气。知道了这两者的道理,就是知道了囤积的方式。时常知道囤积的方式,就称为知道幽远而深厚的规律。幽远而深厚的规律很深,很远,是与万物共同归返的,然后才能达到顺畅的境界。
【说明】本章亦是紧接上一章而言,圣人之不敢有所作为,是因为完全懂得了万物的道路和规律的崎岖与曲折和多变化,是因为懂得了万物彼此相依而不可贸然调节的道理,所以他们不是以明白的道理对待人民,而是让人民自然愚昧。老子的这个思想,直到现在都多有人反对,认为这种愚民政策实不可取。其实是我们没有弄懂老子的思想。万物都有一个发展过程,人类也不例外。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必然有一个愚昧阶段,人类不可能从一诞生起就是聪明的、有智慧的。虽然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了,但我们并不能认为我们现在就已经走过了这个愚昧阶段。相比于大自然的奥秘来说,现代科学技术还很幼稚,远远没有了解大自然和人类自身的奥秘,怎么能说我们很有智慧呢?只不过与其它动物相比,人类的智慧确实是要高一些。然而某些动物的某种智慧比人类要高,我们还没有弄懂它们,又怎么能认为我们比它们聪明呢?而人类想要摆脱和超越这个愚昧的阶段,并不是短时期就可以办到的。相比于地球历史来说,人类有史以来的这五千年,只是一霎间。如果以地球历史比喻为一天二十四小时的话,人类这五千年历史只是一分钟。所以,在绝大部分人们还处在愚昧阶段的时候,就不能提倡以智慧来治理国家和人民。
从第五十六章起,老子其实一直在谈智慧问题,作人要有智慧,作一个统治者更要有智慧。而人民之所以难以治理,就在于有很多所谓的智慧。所以,以智慧来治理国家,是国家的祸害;因为这个所谓的智慧,相比于宇宙大自然的智慧来说,仍然是愚昧的。所以,用愚昧的智慧来治理国家和人民,必定也是愚昧的,是有害的。而不以智慧来治理国家,是国家的福气。这就是前面所说的圣人之不敢有所作为,是因为完全懂得了万物的道路和规律的崎岖与曲折和多变化,是因为懂得了万物彼此相依而不可贸然调节的道理,所以他们不是以明白的道理对待人民,而是让人民自然愚昧。而人类却不可能永远愚昧下去,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人类通过劳动,自自然然的终究要走过愚昧的智慧这个阶段,从而才能真正拥有智慧。
知道了这两者的道理,就是知道了囤积的方式。人类的智慧从哪里来的呢?是通过劳动而逐渐增长的,知识的囤积,就是智慧发展的必然过程。任何东西,任何事物,如果没有囤积的过程,是不可能发展起来的。《周易》里面有个《屯》卦,屯者,聚集也。坎为水为云在上,震为雷在下,云不集则雷不生,云集而后有雷鸣。因此,要想有所作为,必须仿效天上的云一样迅速集结,将自己的力量聚集在一起,力量聚集后方能产生一定的威势。人,是要群居的、群聚的,作为一个单独的人,在这个大地上,在这个社会上,力量显然是很弱小的。作为一个部落、一个诸侯邦国、甚至一个民族,相对于大自然来说,力量也是弱小的。因此,要想在这个大地上很好地生存,必须要有强大的力量。即使作为个人,也必须身强力壮,才能进行生产劳动,而只有知识上的屯积与丰厚,才能真正解放生产力。因而,认识到这个屯积过程也就很重要了。
时常知道囤积的方式,就称为知道幽远而深厚的规律。也就是说,人类要在知识屯积的过程中要走相当长的一段路,才能真正拥有智慧,这就是人类发展的规律。只有认识到这个规律,才不会用所谓的愚昧的智慧来治理国家和人民。那么,怎么治理国家和人民呢?用什么来治理国家和人民呢?老子在一开篇就说过:所以圣人处理事情好象没有什么作为,实行不用语言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方法。万物自己生长而从不说自己就是开始,生育而不据为己有,有所作为而不依赖、依靠什么,大功告成而不占据什么。
这个人类发展的幽远而深厚的规律很深,很远,是与万物共同归返的,然后才能达到顺畅的境界。而达到这个顺畅的境界后,才是人类真正幸福的一天。
第六十六章 必须把自身的利益放在后面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译文】江海之所以能成为百谷之水总汇的地方,是因为它善于处在低下的地位,所以能成为百谷之水总汇的地方。所以圣人想要居于民众之上,必然用言语表示谦下;要想成为民众的先导,必须把自身的利益放在后面。因此圣人居于上位而民众不感到有负担,处在前面而民众不感到有妨害。所以天下的民众乐于拥戴而不厌弃他。因为他不与人民相争,所以天下没有人和他争。
【说明】本章亦是紧接上一章而言,只有认识到这个人类发展的幽远而深厚的规律很深,很远,是与万物共同归返的,然后才能达到顺畅的境界。这就是因为圣人的智慧高于普通人民的缘故,他懂得天地和万物的道路和规律,就好比江海之所以能成为百谷之水总汇的地方,是因为它善于处在低下的地位,所以能成为百谷之水总汇的地方。所以圣人想要居于民众之上,就必然要用言语表示谦下;要想成为民众的先导,就必须要把自身的利益放在后面。
因此圣人居于上位而民众不感到有负担,处在前面而民众不感到有妨害。因为他没有用所谓的智慧来治理国家和人民,所以天下的民众乐于拥戴而不厌弃他。
因为他不与人民相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和他争。老子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为什么呢?普通的君王想的是要比一般民众过得更好,拥有得更多,生活中各方面都要与普通人相争,因此而增加了民众的负担,他的那种智慧就只能称为愚昧的智慧,人民因此而讨厌他。就如夏桀、商纣莫不如是。老子在第八章里说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擅长并利于万物的生长而不会与万物相争;它常常处于人们所憎恶的地方,故而它隐微于宇宙大道。如果争着要为自己的生存而努力,为自己比他人生活得更好而相争,也就违背了宇宙大道的原则。所以老子希望上层的统治者应该要擅长象水一样,擅长并利于万物的生长而不会与万物相争;常常处于人们所憎恶的地方,才能够符合于宇宙大道,也才能真正治理好国家和人民。
第六十七章 慈爱能使人勇敢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译文】天下的人都说我所说的这个道路很大,好象不象个道路。正因为这个道路太大,所以好象就不象了。若是相象,这个道路时间长了也就会细小了。我有三件宝,我掌握并珍惜它们。一件称为慈爱,二是称为俭朴,三是称为不敢先于天下而有所作为。慈爱能使人勇敢,俭朴能使人交际广泛,不敢先于天下而有所作为,能使人成器并成长。今天的人们舍弃慈爱且尚勇,舍弃俭朴且交际广泛,舍弃退让且争先恐后;这是死路啊!这个慈爱,用到战争上面必然会胜利,用到防守上面必然能坚固。天将救护人类,就以慈爱来卫护人类。
【说明】本章亦是紧接上一章而言,圣人懂得天地和万物的道路和规律,因此,说到这个天地和万物的道路的问题,天下的人都说我所说的这个道路很大,好象不象个道路。然而这个天地和万物的道路确实可以称为道路,但它不是平常意义上的道路。老子在这里拉回到一开篇就说过的话,“道可道,非常道”,因此,说到道路的问题,就不能用平常意义上的道路来理解万物各自不同的生长、成长道路。由此而看出,“道可道,非常道”,决不是可以“说道”之意。而是所说的这些道路都是可以作为道路的,但这并不是平常意义上的道路。
因此老子补充说,正因为这个道路太大,所以好象就不象了。若是相象,这个道路时间长了也就会变得细小了。正因为这个道路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不是人们平常走的具体的道路,所以它就不会象具体的道路那样会因为时间长久而变得细小。
那么,在这个人生的道路上该怎样行走呢?老子说,我有三件宝,我掌握并珍惜它们。一是称为慈爱,二是称为俭朴,三是称为不敢先于天下而有所作为。慈爱能使人勇敢,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例子,为了保护自己心爱的人,或是以仁爱之心对别人,人们往往能奋不顾身,舍己救人。
俭朴能使人交际广泛,一个生活俭朴的人,往往也就能蓄存得住财富,而他将这些财富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其交际也就广泛了。当然,如果俭朴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收藏癖,那只是自私,而自私的人交际也就不可能广泛了。
不敢先于天下而有所作为,能使人成器并成长。这就是前面所说的“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意思,要想成为民众的先导,必须把自身的利益放在后面,如果争着要为自己的生存而努力,为自己比他人生活得更好而相争,也就违背了宇宙大道的原则。
今天的人们舍弃慈爱且尚勇,这是老子对春秋时代当时社会的混乱情形的批判,人们之尚勇,就不是慈爱人民了,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和个人利益,或是为了自己小家庭的利益,或者是“乡愿”的地方利益。这与孔子的“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乃是同一思想。因为,勇,就是敢于去拼、去斗、去抢、去利用万物、去掠夺万物、去剥夺万物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权力。也许就有人会说,既然如此,那我就不要勇敢拼搏了,不要努力奋斗了?当然不是,老子提倡的是人们不要舍去“慈爱”,要在“慈爱”的基础上,努力奋斗、勇敢拼搏。这个慈爱是对万物的慈爱,慈爱再来利用,利用而且还要慈爱。不是当今时代的不计后果的利用万物。
舍弃俭朴且交际广泛,这也是老子对春秋时代当时社会的混乱情形的批判,人们的交际交往,在于能互相帮助、互助合作,共同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然而,人们为了使自己比别人更强大而满足一己之私,就用金钱和财物来引诱其他人来为自己卖命,这就是舍弃俭朴而且交际广泛了。
舍弃退让且争先恐后,这也是前面所说的“争”,普通的君王想的是要比一般民众过得更好,拥有得更多,生活中各方面都要与普通人相争,因此而增加了民众的负担,他的那种智慧就只能称为愚昧的智慧,人民因此而讨厌他。就如夏桀、商纣,莫不如是。因此老子警告说,这是死路啊!为了争得一点点利益,就走上了死路,这难道不是愚蠢的智慧吗?
所以统治者如果以慈爱来对待人民,国家的命运就能长久。如果用“勇”、用“争”来对待人民,就是走向死路!上天都是用慈爱来救护人类,用慈爱来卫护人类,人类怎么能用杀戳来对付人类呢?如果我们现代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也来与人民争什么,人民会答应吗?正因为他们不与人民争,人民才喜爱他们,信任他们。
第六十八章 谦虚、平等、慈爱对人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也。
【译文】善于作将帅的人不轻易动武;善于战斗的人不轻易发怒;善于胜敌的人不轻易随从;善于用人的人对人谦下。这就称之为不争的规律,这就叫做利用别人之力,这就叫做配合天道,是自古以来的准则。
【说明】本章亦是紧接上一章而言,既然以慈爱来对待人,那么,即使是善于作将帅的人也不轻易动武;因为战争的目的一是侵略,一是抵抗侵略。侵略不是慈爱,抵抗侵略也要怀着慈爱的态度,不以杀人为目的。如果在抵抗侵略的战争中也失去了慈爱之心,那就与侵略战争一样了。
而且,善于战斗的人不轻易发怒;这是因为人一发怒就容易冲动,就容易失去理智,而失去理智则就可能失去慈爱,也就不可能取得胜利。
所以,善于胜敌的人不轻易随从;这个随从有两个意思,一是“穷寇莫追”,这里面包含的还是慈爱,既然对方败了,跑了,也就不要赶尽杀绝了。另一个意思就是“善胜敌者”对于战斗的发展过程自有主见,不会轻易听从别人的意见,随从别人。
善于用人的人对人谦下,老子在前面用了大量的篇幅论述了大自然和水的低下性质,也就是要人学习谦虚、平等、慈爱对人。这与孔子关于君子和小人的论述完全一致。《论语·子路》中有一段: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所有这些都称之为不争的规律,这就叫做利用别人之力,这就叫做配合天道,是自古以来的准则。只有遵循这个准则,才是真正的善为士、善战、善胜敌、善用人者。
第六十九章 慈爱之心是“宝”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扔无敌。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译文】用兵的人有句话:“我不敢主动进攻而是以逸待劳,亦不敢前进一寸而是后退待敌。”这就称之为想要行动却没有行动,想要奋臂却没有臂膀可举,想要拿兵器却没有兵器可拿,想要牵引、拉住敌人却好象没有拉住一样。灾祸的发生就是过于轻视敌人,轻视敌人几乎就会丧失我所珍视的东西。所以在敌对双方兵力相当的情况下,悲愤的一方就会获得胜利。
【说明】本章亦是紧接上一章而言,这里面包含的意思其实也就是前面所说的抵抗侵略也要怀着慈爱的态度,不以杀人为目的。就战争实践来说,这种以逸待劳、后发制人、以退为进的战术思想,是很合理的。
其实这些对敌策略,是表面与实质的不同,是对立而统一的辩证法,前面曾说过,“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因为,“物壮则老”,“盛极必衰”,这是宇宙大道的必然规律。依照这个规律,将要削弱的,必须一定要先强壮它;强壮到极点,它也就走向衰亡了。将要废弃的,必须一定要先推举它;将要收取的,必须一定要先给与它;也同样是这个道理。“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灾祸的发生就是过于轻视敌人,轻敌就是骄傲产生了,骄傲之产生,也就不会有慈爱、俭朴、不敢为天下先的思想了。
所以在敌对双方兵力相当的情况下,悲愤的一方就会获得胜利。这个悲愤,其实也就是描述的慈爱亲人的心情所导致的感情爆发,没有慈爱之心,怎么会悲愤得起来呢?哪里来的“哀”呢?而用兵用得再好的人,也不可能让士兵们“哀”,只有抵抗侵略的战争的性质是正义的,人们才会悲愤,才会“哀”!所以,不论是对待战争,或者是对待任何事情,都要抱着慈爱之心,这就是老子的“宝”。
第七十章 真理和圣人都是朴素无华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译文】我说的话很容易就能知道,很容易就能实行。但天下没有谁能够知道,没有谁能够实行。我说的话是尊崇效法而来的,每一样事情都是有主宰的。因为唯有无知,所以不了解我。知道我的人太少了,仿效我的人就重视。所以圣人穿着粗布短衣,其实怀里却藏着美玉。
【说明】本章亦是紧接上一章而言,不论是善为士者,善战者,善胜敌者,善用人者,都是以慈爱、不争、谦下为宗旨,我说的这些话很容易就能知道,很容易就能实行的。然而天下没有谁能够知道,没有谁能够实行。这是为什么呢?这其实就是缺乏爱心,缺乏“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的谦下精神。我说的话是尊崇效法而来的,因为每一样事情都是有主宰的。这就是天的、地的、大自然的、万物的道路和规律。因为唯有无知,所以不了解我。知道我的人太少了,仿效我的人就重视表面的东西。所以圣人穿着粗布短衣,象普通老百姓一样,其实他怀里却藏着美玉。
真理就和圣人是一样的,其外表很是朴素无华,但其内在却是丰富多彩的。所以只重视表面的东西,也就会失去真正的美玉了!
第七十一章 没有了问题也就没有了忧虑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译文】知道了却以为不知道,值得崇尚;不知道却以为知道,值得担忧。圣人不担忧,是以其担忧着担忧。因为唯有担忧着担忧,所以不担忧。
【说明】本章亦是紧接上一章而言,“吾言甚易知,甚易行”,但为什么“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呢?就是因为有很少一部分人知道了却以为不知道,这是因为圣人和真理的外表往往是朴素无华的,他们认识到了真理,自由自在、自自然然地生活着,没有用所谓的智慧来吹嘘自己,这是值得崇尚的。然而很多人不知道却以为知道,也就是说用所谓的愚昧的智慧来度量人世,度量大自然,度量天和地;这就很值得担忧了。
圣人不担忧,是以其担忧着担忧,他担忧着人民的担忧,而从不担忧自己。因为唯有担忧着人民的担忧,所以不担忧。后来的“先天下之忧而忧”,也就来源于此了。孔子也说过:“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意思是说,有了智慧,什么问题都可以参透悟出,还有什么疑惑的呢?!这个智慧不是我们一般所说的聪明,聪明即是耳聪目明,耳朵听得到,眼睛看得见即是聪明。聪明的人并不能说就有智慧,智慧是人的理解能力、洞察能力、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都比较强,能够很快很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洞察问题的来龙去脉,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人类自诞生以来,这个宇宙的一切就都是人类所思考的对象,人们疑惑这个宇宙,也被这个宇宙所迷惑;于是人们不断地思索,想要了解这个宇宙的秘密。有智慧的人了解这个宇宙就是这个宇宙,就是这样,所以他不为这个宇宙的现象所惑、所担忧,而没有智慧的人则迷惑于这个宇宙的现象而不知所措,总以为有个有意志的神在主宰着一切,因此而担忧。“杞人忧天”就是一个例子。然而,如果能做到与人相互亲爱,与其他每个人都能相互亲爱,也就没有忧虑了。也就是说,在与每个人都能相互亲爱的情况下,当你出现了任何问题,所有人都会帮助你,能得到所有人的帮助,你还有什么问题呢?没有了问题也就没有了忧虑。
第七十二章 “无为”所以才没有抑制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译文】人民不畏惧法则,那么大的法则就要出现。不要亲近他们所占据的,不要抑制他们所生产的。因为唯有不抑制,所以才没有抑制。所以圣人自己有智慧却不显露出来,自己爱护自己却不重视自己。所以去掉“法则”、“抑制”而取后者。
【说明】本章亦是紧接上一章,圣人不担忧,是以其担忧着担忧,他担忧着人民的担忧,而从不担忧自己。他担忧着人民的什么呢?自从人类开始群体生活以来,人类社会就有了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社会行为规范,即法律、法度、法则之类的“礼”。然而自夏启立国后,私有制迅猛发展,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统治者所制定的法律、法度、法则就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酷。使人们有了越来越多的压抑,人民在严刑峻罚下越来越难以生存,所以才有商汤之推翻夏桀,才有周武王推翻商纣。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不再迷信于天,迷信于神,逐渐对自己有了更多更强的信心,因而人民也就逐渐不畏惧法则了。然而,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便要制定更多的法则来压迫、抑制人民,使人民更多更好地为他们服务。人们占据了一点土地,而统治者却要收归国有;人们想生产一点自己需要的,而统治者却要抑制。
因此老子希望统治者不要去亲近人们所占据的,不要去抑制人们所生产的。实际上老子就是希望统治者让人民去自力更生、自耕自食、自由发展,不要过多地去管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和行为。因为唯有不抑制,“无为”,无所作为,老百姓才能有所作为,“无为”所以才没有抑制。而没有抑制,人民才能自由自在地生活。而唯有自由自在的生活,才能算是幸福的生活。
自夏启、成汤建国以来,统治者大多是有所作为的,他们总认为自己比人民聪明,比人民有智慧;他们总想利用严刑峻罚使人民服服贴贴,安于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而他们自己却是“酒池肉林”地奢侈腐化、淫乱堕落。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导致了一次又一次的人民的反抗。所以圣人自己有智慧却不显露出来,爱护自己却不重视自己。圣人的这种作为,就是“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因为唯有这样,整个国家、整个天下才能平平安安。而唯有平平安安,社会才能发展、才能进步,生产才能繁荣,人民才能幸福。
所以去掉“法则”、“抑制”而取后者,就是少来点严刑峻罚,少压迫和剥削人民,人民平安地繁衍生息,国家才能更强大。
《周易》里面有个《井》卦,“井”就是法,周文王从法度的软弱开始讨论,逐步深入,层层剖析,勇于承认小邦周的法律确实存在缺陷,需要治理。但其中心思想乃是法律对全民的透明,因为只有人人知法,懂法,守法,并且上下相互诚信,法律才能起到管理社会的真正作用。并通过展示水井“养人”的种种美德,譬喻君子应当修养自身,惠物无穷。一方面赞扬水井定居不移、不盈不竭、反复施用的特性,描绘出守恒不渝、大公无私的“君子”形象;另一方面强调法度的透明性与不可背弃;承认了法规自有的弊病以及法度的治理和修建。老子正是继承了周文王的这个思想,才提出了不抑制人民的“无为”。只有统治者无所作为,人民才能有所作为。
一个国家,一个企业,如果领导人有为,就会制定越来越多的法则让人服从,按照他的思路去有为。而这些法则也就会使人们越来越感到压抑,一切按领导人的法则办,从而也就丧失了自己的发展、创造能力。
第七十三章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译文】勇于冒昧者则好杀戳,勇于不冒昧者则能得活。这两者,或有利或有害,天都有所厌恶。怎么知道这个道理呢?天的道路,是不去争然而能善于胜,不言说然而能善于回应,没有人召唤它而它能自己来,宽裕舒缓而善于谋划。天的道路象张网,这个网广大无边,虽然稀疏却不会有错失。
【说明】本章亦是紧接上一章而言,老子谈的还是慈爱人民的问题。勇于冒昧者则好杀戳,既好杀戳,也就没有慈爱。然而,自夏启立国以来,好杀戳者皆能取得统治地位,皆能得到荣华富贵,这不能不叫更多的人仿而效之,是以战争愈演愈烈,杀人越来越多。
勇于不冒昧者则能得活,这是说善于退避躲藏之人没有死于相互杀戳之中。但这两者,或有利或有害,天都有所厌恶。怎么知道这个道理呢?天的道路,是不去争然而能善于胜,不言说然而能善于回应,没有人召唤它而它能自己来,宽裕舒缓而善于谋划。所以老子认为,靠杀戳以取得天下是不行的,但靠退避躲藏而让杀戳者随心所欲也是不行的。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你越退避躲藏,他就越要杀你。所以为人,就应该学习效法天的道路和道理,虽然不争但能取胜,虽然不说但对某些行为有回应,虽然没有人召唤但能挺身而出,虽然行动缓慢却善于谋划。这就是说,就象水一样,水没有因为人类对水的污染而有意报复人类,但水失去了自身净化能力后,就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
因为天的道路象张网,这个网广大无边,虽然稀疏却不会有错失的。也就是说,违背了自然规律、违背了天的道路和规律,自己也就会走上死路了。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戕,夫代大匠戕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译文】人民不畏惧死,怎么能以死亡来使他们畏惧呢?假若能使人民经常畏惧死亡,而为怪异者,我就抓起来杀掉他,还有谁敢作怪呢?经常是有专门杀人者杀人的。如果代替专门杀人者杀人,就等于代替木匠去砍树木,如果有代替木匠去砍树木的人,很难有不伤到自己的手的。
【说明】本章亦是紧接上一章而言,勇于冒昧者则好杀戳,但靠杀戳能使人民畏惧吗?不能!靠杀戳以取得天下是不行的,人民不畏惧死,怎么能以死亡来使他们畏惧呢?所以统治者应该以慈爱来对待人民。
然而很多统治者不愿意用慈爱、不争、谦下的态度对待人民,而是借用天、地和大自然的神秘现象,装神弄鬼来威吓人民,使人民经常畏惧死亡;老子这段话这要从殷商王朝的“尚鬼神”说起,能够祭祀自己的祖先,是在周朝以后开始的。夏人尚神,殷人尚鬼,尤其是殷朝。原始先民对大自然的客观物质世界及人类本身缺乏认识,相信“万物有灵”,是出于依赖和畏惧心理,因此乃有了多神崇拜的形式,由此而产生了原始自发宗教信仰。但至夏商时代,早先的信仰系统已趋规范化和制度化,与王权的建立和强化相对应,社会生活中逐渐产生了一个比原有诸神更强有力的大神,即超自然色彩的“上帝崇拜”。这个“上帝崇拜”的出现,是原始自发宗教向早期人为宗教过渡的分水岭,也是社会形态变革和人间关系在宗教领域的反映。商代上帝的神性,有较大的权威,为管理下国和自然的主宰,具有超自然的色彩,是商朝统治阶级政权利益的直接保护神。因此,商王所崇拜的上帝鬼神也就成为诸侯方国所崇拜的上帝鬼神。而商王统治诸侯方国的惟一而且有效的方式是神权统治,其统治的方式是内服的众臣和外服的侯甸男卫都没有祭祀上帝鬼神的权力,甚至连自己的祖宗神也只能靠商王在祭祀先公先王时配飨。至商朝末期,“天神不通”、“民神不杂”的局面被彻底打破,神权从神秘走向开放,从贵族走向民间,祭祀权也从小邦周始而普及了。到了老子所在的春秋时期,有知识的人一般都不迷信鬼神了,但仍然有一些人利用鬼神迷信思想来蛊惑人民的思想,从精神上摧残人民,使人民畏惧。对这种人,老子的态度很明确,“吾得执而杀之”,抓起来杀掉!看还有谁敢作怪?!
关于杀人这个问题,自古以来经常是有专门杀人者杀人的。那就是为维护社会治安而惩罚犯了大罪的人而专门设立的刽子手。除了刽子手可以杀人外,其他任何人都是不可以杀人的。所以勇于冒昧者则好杀戳,或有利或有害,天都有所厌恶。
如果代替专门杀人者去杀人,就等于代替木匠去砍树木,如果有代替木匠去砍树木的人,很难有不伤到自己的手的。老子为什么就杀人这个问题反复讨论呢?原因就在于老子一直提倡的“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这是老子对春秋时代当时社会的混乱情形的批判,人们之尚勇,已经不是慈爱人民了,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和个人利益,或是为了自己小家庭的利益,或者是为了维护自己小邦国的利益,或者是为了维护自己宗教团体的利益。所以老子一再强调,“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所以统治者如果以慈爱来对待人民,国家的命运就能长久。如果用“勇”、用“争”来对待人民,就是走向死路!上天都是用慈爱来救护人类,用慈爱来卫护人类,人类怎么能用杀戳来对付人类呢?
第七十五章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译文】人民之所以饥饿,是因为要上交的食物和贡税太多,所以人民饥饿。人民之所以难以统治,是因为在上层的统治者有所作为,所以人民难以统治。人民之所以轻视死亡,是因为在上层的统治者追求生活奢侈优厚,所以人民轻视死亡。而唯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的人,才是高明于重视自己生命的人。
【说明】本章亦是紧接上一章而言,在讨论了杀人的问题后,老子继续向深处探讨杀人的原因。人民为什么越来越“勇于敢则杀”?是饥饿。人民之所以饥饿,是因为要上交的食物和贡税太多,所以人民饥饿。上古的统治者是为了使人民安居乐业,使人民能幸福地生活而服务和帮助人民的。由于服务和帮助人民,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顾及到自己的生产,因此每家每户都抽出一点粮食来供给领导人,以及相关的组织机构。这个约定俗成的行为延续下来后,逐渐形成了一种贡赋制度。然而后来的统治者却利用这种贡赋税收制度,高高在上,由服务和帮助人民而转向剥削和掠夺人民,由满足大众的幸福而转向满足于自己的私欲。由于生活方式的不平等,使得你争我夺演成你死我活,社会于是越来越混乱。人民之所以难以统治,就是因为在上层的统治者有所作为,所以人民难以统治。上层统治者的有所作为,其绝大部分是为了他们自己,不是为了人民大众,因此人民也就不满意他们的统治。人民之所以轻视死亡,是因为在上层的统治者追求生活奢侈优厚,所以人民轻视死亡。死,其实每一个人都是不愿意的,然而活着却是受苦受难、受制于人、受制于自然灾害,挨饿挨冻被侮辱,既然如此,宁愿死去。而如果人民大众基本上都能安居乐业,有温饱的生活,谁又愿意死呢?因此,生活的质量问题决定于生死问题,统治者生活质量很好,当然“贵生”,老百姓生活质量太差,当然也就“轻死”,“不畏死”了。
而唯有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的人,才是高明于重视自己生命的人。老子这句话和“无为无不为”一样,其实都是针对统治阶级而言的。作为人民的统治者、带头人、领导人,如果不考虑自己的生活质量,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而只为人民着想,那么他必定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如果人民都拥护他,他还会担心自己会饿死吗?还会担心自己生活得不好吗?而那些只顾自己生活优厚、奢侈的统治者、带头人、领导人,由于得不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人民终究就会奋起反抗,最终会使他们死无葬身之地。
第七十六章 柔弱胜坚强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译文】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之后身体就僵硬了。草木生长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脆弱的,死了之后身体就干枯了。所以干硬的东西属于死的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生长着的一类。因此用兵来显示强大就会被消灭,树木强壮就会被折断。所谓强大者其实是处于下位,而柔弱者处在上位。
【说明】本章亦是紧接上一章“轻死”、“贵生”而言,统治者们为了追求更优厚奢侈的生活方式,不得不变本加厉地掠夺和剥削人民。而掠夺和剥削人民,又要依靠强大的武装力量。而强大的武装力量又要耗尽他们的资财。这就是因为他们不懂得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之后身体就僵硬了;草木生长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脆弱的,死了之后身体就干枯了的这个道理。因为人与人之间都有一种攀比心理,你强大了,我要比你还强大。如果我比你弱小,但我也要想办法使你不强大。而军队则是靠无数的人民组成的,供养军队也是一个相当大的问题,所以一旦军心涣散,或是供需失调,所谓的强大也就不堪一击了。比如,树木强壮就会被折断,这是因为人们喜爱强壮的树木,好用来做房屋的梁柱。所以,真正的强大不在于表面上的坚硬、坚强,而是在于似有若无、惟恍惟惚的、柔弱的天道。老子在四十三章里说过:“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而天下最柔弱的东西是什么呢?是水!老子在第四章就说过,“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也就是说,柔弱的水是在地球坚硬的大地上面存在的。而且这些东西都能够穿透那些我们人类认为没有间隙的东西。人们一昧地追求刚强与强大,似乎只有刚强与强大能够压倒别人,制服别人。却不知“至坚”的上面驰骋着“至柔”的水,看似没有间隙的东西仍然被无形的空气(水)穿透。因此,貌似刚强,貌似强大,实是不足取的。想要做到真正的强大,就要做到“万物负阴而抱阳”,“守柔曰强”,阴是柔,阳是刚,阴与阳是对立的矛盾体,柔弱与强壮也是对立的矛盾体,如果不能将阴与阳、柔与强统一起来,那是永远强壮不起来的。所以能守住柔弱的才叫做强大。因此,所谓强大者其实是处于下位,而柔弱者处在上位。当然,老子并不是说,要人们不要强大。自私有制诞生以来,人们就意识到,只有依靠强大,才能获得更多更好的生活资料。就拿个人来说,身体不强壮,就不能劳动,而不能劳动,则就很难生存下去。就国家而言,如果不强大,就会被别的邦国欺侮和掠夺。就企业来说,如果不强大,就会被别的企业压倒或兼并。所以,人们为了生存,必须要做强做大。然而,就人类社会来说,真正强大的是大自然,并不是人类自己。因此人类必须要效仿大自然的柔弱,才能使人类自己强大。如果仅仅是因为要获得一块更好的土地,要获得更多的财富来满足自己个人的贪婪之心,即使做强做大了,相比于大自然来说,也是很渺小的。而只有依靠人类团结的强大,才能与真正强大的大自然抗衡。
之所以老子提出的这个命题,就是希望人们不要仅仅为了自己的家庭、家族,为了自己的企业,为了自己的民族,为了自己的国家而排斥和打击别的家庭、家族,别的企业,别的民族,别的国家。人类只有团结起来,共同一心,使世界上每一个人都能安居乐业,人类才能做到真正的强大。就象《易·坤·上六》所说的:“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周文王将人比喻为龙,将大地比喻为荒野、旷野。人类生存在这个大地上,本来就是很艰难的,但还要相互战斗,相互争夺,实在是不可理喻。人类的相互关系,血缘关系,如果追根究底,应该是幽远、深厚而美好的;但由于人类私心的膨胀,占有欲的扩张,人类便开始了相互的战斗、相互的争夺。从争夺人类赖以饱腹的食物开始,到争夺财产,再到争夺可以生产财产的土地,人类的私欲失去了限度,变得荒淫而可怕。人类只有很好地相处于这个大地上,才能在这个大地上很好地生存,要象大地一样凝聚、凝结而牢固,才能象大地一样长久地生存下去,否则,人类将会在相互战斗、相互争夺中自取灭亡。这五千年来,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各个国家的人们,均是以愚昧的智慧,以武装力量相对抗,爆发的战争不计其数,从而延缓了人类发展的进程。因此,在自己做好、做强做大的同时,老子希望用慈爱、用不争、用不敢为天下先的原则,共同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孔子也说过,“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也就是希望人们在自己立起来的时候也帮助别人立起来。那样,人类便能更快地走过这个愚昧的阶段,而真正具有大智慧。
第七十七章 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译文】天的道路,就象一张弓拉开一样,高了就压抑一下它,往下了就往上举举它。有多余的就减去它,有不够的就补足它。天的道路,是损掉有多余的而补充不足的。人的道路,就不是这样了,他们减损不足的来奉侍有多余的。谁能把有多余的来奉侍天下呢?唯有遵循道路的人。所以圣人有所作为而不矜持,事情做成功后不自居,他是不想表现出自己的才能。
【说明】本章亦是紧接上一章“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而言,是说天的道路是有一定的法则的,这个天的法则就是所谓强大者其实是处于下位,而柔弱者处在上位。因此老子接着补充说,天的道路,就象拉开的一张弓一样,高了就压抑它,往下了就往上抬它。这就是天(大自然)保持生态平衡的法则。
这个法则还包括,有多余的就减去它,有不够的就补足它。老子在四十二章里说过,“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也就是这个意思,但这里就更明确地说明了这个道理。损下方能益上,损小而能益大,上益而后能自损而益下,上下相互益之,天道才能昌盛。因此人们也应该保持人道的生态平衡。而人的道路就不是这样了,他们减损不足的来奉侍有多余的。老子这还是针对统治阶级而言,上古的统治者是为了使人民安居乐业,使人民能幸福地生活而服务和帮助人民的。然而后来的统治者却利用这种贡赋税收制度,高高在上,由服务和帮助人民而转向剥削和掠夺人民,由满足大众的幸福而转向满足于自己的私欲。也就是说,他们依靠所谓强大的武装力量,剥削和掠夺越来越贫穷的人民百姓,使他们自己的财富越积越多。
谁能把有多余的来奉侍天下呢?唯有遵循道路的人,圣人!他们已经认识到,个人积蓄那么多财富其实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只会引起别人的嫉妒与窥视,所以就可以把多余的用来奉侍天下人民了。
第七十八章 能承受耻辱,才能是主人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译文】天下没有什么比水更柔弱的了,而能够摧毁坚强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胜过水,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来替代它。弱之所以能战胜强,柔之所以能战胜刚,天下人没有不知道的,但没有谁能够做到。所以圣人说:“承受了国家的耻辱,才能称为是这个国家的主人;承受了国家的灾祸,才是天下的君王。”正面的话好象反话一样。
【说明】在阐述了天与人的道路后,老子回过头来又谈到水的问题。在老子看来,大气层是由水构成的,只不过它是无形的水。然而这个无形的水却可以转化为有形的水,雨、雾、露、雪、云、雹、霖、霁、霈、霏、霓、霜、霞、霾等天空里的这些无一不与水有关连。而所有这些东西无一不是驰骋于天下之至坚的,也就是说,是在地球坚硬的大地上面存在的。而且这些东西都能够穿透那些我们人类认为没有间隙的东西。因此,天下没有什么比水更柔弱的了,而能够摧毁坚强的东西,没有什么东西能胜过水,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来替代它。
弱之所以能战胜强,柔之所以能战胜刚,天下人没有不知道的,但没有谁能够做到。因为很多人都是以愚昧的智慧来做事,都想以强大的力量来战胜比自己柔弱的人,而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所谓的强大和坚强,其实只是表面上的,只能是暂时的,而不可能是永远的。因为真正强大的力量在于人民,在于民心。夏桀不强大吗?商纣王不强大吗?结果都被推翻了。所以,如果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才是真正的强大。而想要得到人民的拥护,则要依照人民的意愿,上益而后能自损而益下,上下相互益之;就要无所作为,就要慈爱、不争、不敢为天下先;所以圣人处理事情好象没有什么作为,实行不用语言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方法。不崇尚、尊崇贤能,使人民不去争什么功名利禄;不珍贵难得的财物,使人民不去为盗;不显露出引起人民欲望的意愿,使人民的思想不被搅乱。用“无为”的原则,则没有处理不好的事情。才能真正治理好天下,才能真正使人类强大。
所以圣人说:“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这句话来自于《易·恒·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意思是说,不恒久地遵循宇宙运行的客观规律,作为一个国家来说,是要承受羞辱的。问蓍,有遗憾。老子转述的这个承受耻辱和灾祸,实际上就是说,统治者要承担起责任。因为只有能承担起责任的人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如果是一个害怕承担责任的统治者,凡事都要怨天尤人、诿过于人,那么他的下属、他的人民最终都要逃离他的。因为很多事情的发生都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是某个人所能影响和操纵的。因此埋怨和求全责备于别人,无济于事情的改变。所以,事情发生后,统治者能承担起责任来,就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孔子在这个问题上更有发挥。《论语·子路》中有一段: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意思是说,君子之和平共处的原则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即在他们手下做事很容易,因为君子有较宽广的胸怀,奉行的是“仁、义、礼、智、信”的原则,能够原谅并理解每个人能力的大小,还能根据每个人能力的不同而量才使用。他们不在乎你是否讨他们的欢心,他们只在乎这件事做得怎么样。而小人们同样的原则则是体现在讨他们喜欢上面,你尽心尽力做事,做好了,他认为你比他强,他不高兴,便百般挑剔;若是做得不好,他则会破口大骂,求全责备,要求与他们一样。然而你要是用不正当的方式讨他欢喜,却又容易了,比如用金钱用女人用小恩小惠等等。他们在乎的是个人心情的高兴与否,而不在乎这件事做得怎么样。这种人是决不会承担一点点责任的。孔子这段对君子与小人的刻画,真是入木三分,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我们仍能深刻地感受到这些君子与小人的存在。正面的话好象反话一样,听的人要会听,要会想,弱之所以能战胜强,柔之所以能战胜刚,这些话早就有人说过,天下人没有不知道这个道理的,但没有谁能够做到。就是因为人们听了而当耳边风,听了以为是反话,没有想清楚,没有弄懂这里面的道理,所以就没有人能做到了。
第七十九章 人情与国家的关系
和大怨,必有馀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译文】协调了大的怨恨,必然还会遗留小的怨恨。怎么样才可以为善呢?所以圣人拿着帮助别人的契约,而不责备于人。有规律地掌握管理契约,没有规律地掌握管理田税,天的道路不分亲疏,经常随从着为善之人。
【说明】本章亦是紧接上一章而言,既然要承担责任,那就要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不仅要化解矛盾,还要化解人们之间的恩怨。如果协调了大的怨恨,必然还会遗留小的怨恨。怎么样才可以为善呢?所以圣人拿着帮助别人的契约,而不责备于人。用通俗一点的话说,就是借贷人与债权人的关系;古代的借贷手续是将借款契约刻之于木,剖为左右,以便分执,至日后再相合以为符信。左契即为负债人所立,交债权人收执。一般债权人到了日期,便要拿着契约找负债人讨要。而圣人如果借了钱给别人,虽然也立契约、签合同,但他到了日期,却不去讨要。意思就是,你如果还得起就还,圣人可以再拿这笔钱去帮助另外需要钱的人;如果你还不起,圣人也不催讨,等你什么时候能还了再还。当然,那时候的人不象现在的人缺乏诚信,所以能这样做。其实现在也有这种情况,在相互信得过的朋友之间,有些甚至连契约也不要的。朋友实在还不起了,也就算了。这种行为,就是与人为善的行为,圣人的行为。
有规律地掌握管理契约,是说这种借贷关系基本上属于个人行为,可以按照对方做事的规律灵活掌握。没有规律地掌握管理田税,是说这种行为属于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不能按照对方的做事的规律灵活掌握,该上交了就必须上交。也就是说,圣人不因为你上交不了国税就任由你拖欠,这是两回事,个人之间可以讲人情,但个人与国家之间就不能讲人情了。
天的道路不分亲疏,经常随从着为善之人。也就是老子在第五章说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与地不会对某个人表现出仁爱,圣人的仁爱不会表现在对某人的出生和死亡上,因为他知道这个宇宙的这一切,洞察并能理解这一切,知道万物生命的全过程,所以他不会对某个具体的人表示出仁爱。此生彼死,彼生此死,生生死死,生死流转,皆是人类的必然,因而圣人只会对全人类、对万物的存在表示出他的仁爱。这就是老子的平等思想。国家也是如此,国家的仁爱不会表现在对某人上,国家的仁爱是对全国的人民,不分亲疏。如果分了亲疏,这个国家也就危险了。
在《论语·为政》中,孔子也曾经说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是说,为政之道,就是要用典范榜样平等对人,人民因此会勉励自己而没有耻辱感。为政之道之所以要认识客观规律,就是要用平等的社会行为规范对人,即使有了羞耻的行为自己也会度量、衡量的。由于没有正确理解周文王、老子、孔子的这些话,官僚特权思想一直延续到现在。正是因为这种官僚特权思想,才致使绝大部分人民群众心理产生不平衡,从而导致了社会的混乱。只有用平等的社会行为规范对人,尽量消除官僚特权思想,为政者服务和慈爱人民,不与人民相争,才能真正地解放生产力,使社会得以进步与发展。
第八十章 人类还处在“愚昧的智慧”阶段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译文】小小的国家少少的人民,即使有效率很高的器具也用不着?使人民重视死亡而不向远方迁移?虽然有船只车辆,却没有办法乘坐;虽然有穿盔带甲的兵士,却没有地方陈列他们。使人民回复到结绳纪事的时代而使用?能够美味食物,华丽衣服,安心于住宅,乐于各地方的风俗?邻近的国家可以看得到,鸡和狗的叫声可以听得到,可是人民到老得死去了,也不相往来?
【说明】本章亦是紧接上一章“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而言,国家的仁爱不会表现在对待个某人上,国家的仁爱是对全国人民的,不分亲疏上下。如果分了亲疏上下,这个国家也就有危险了。
老子这一段议论以问句居多,首先我们来看“小国寡民”,自夏启立国,就是诸侯分封制,到西周初期,周成王更是大肆分封诸侯,春秋时期的社会大混乱就是由于诸侯分封割据而形成的,老子深刻地认识到这个问题,才提出了“是以圣人方而不割”的思想。意思就是圣人有地方而不将它割裂,好好的一个大地,自分封建立诸侯邦国后,就被割裂得支离破碎,因此而形成混乱。如果不割裂它,不分封建立诸侯邦国,还是周朝天子一统天下,那么,社会也就不会这样混乱了,人们也不会这样好杀、好争、好斗了。老子这虽然是对周朝统治的维护,但也是对当时社会的批判,是对西周以后周朝君王的无能的批判。虽然说老子的思想有一点理想化,但不能不承认老子的这个批判是正确的。老子的这个思想实际上就是顺应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潮流,并被后来的秦始皇认识到,所以他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彻底改变了封建制度。就象《易·坤·上六》所说的:“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周文王将人比喻为龙,将大地比喻为荒野、旷野。人类生存在这个大地上,本来就是很艰难的,但还要相互战斗,相互争夺,实在是不可理喻。人类的相互关系,血缘关系,如果追根究底,应该是幽远、深厚而美好的;但由于人类私心的膨胀,占有欲的扩张,人类便开始了相互的战斗、相互的争夺。从争夺人类赖以饱腹的食物开始,到争夺财产,再到争夺可以生产财产的土地,人类的私欲失去了限度,变得荒淫而可怕。人类只有很好地相处于这个大地上,才能在这个大地上很好地生存,要象大地一样凝聚、凝结而牢固,才能象大地一样长久地生存下去,否则,人类将会在相互战斗、相互争夺中自取灭亡。这五千年来,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各个国家的人们,均是以愚昧的智慧,以武装力量相对抗,爆发的战争不计其数,从而延缓了人类发展的进程。因此,在自己做好、做强、做大的同时,老子用慈爱、用不争、用不敢为天下先的原则,用“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为原则,希望共同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
在第三十九章里,我们曾经讨论过,经过很多年代的探索和思考,人们终于意识到只有依靠群体生活;不但抗击天有不测风云的自然灾害,抗击其它生物的侵害需要依靠群体,而且种植和创造生活资料也必须要依靠群体。因此群体生活便成了人类生活的保障,并由此而产生了群体意识。人们为了自己的生存需要,就要维护群体,为群体的利益而活着而劳动,而付出自己的热血和生命。这就是人类由自然存在向自觉存在而迈出的关键性的一步。这一步的迈出,人类社会就出现了小邦国乃至大邦国。而国家组织的建立,则是人们共同的需要。也就是说,老子已经很懂得了大邦之所以能成为大邦的道理,因此,国家的发展壮大,则是人民生活的保障。因此,老子决不会提倡“小国寡民”,让人类回复到结绳纪事的时代去的。
人们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发明了很多生产工具,“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岂不是太愚蠢了吗?生产工具的发明,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为了生产劳动,人们逐渐摆脱了愚昧,走上了文明的进程。至今人们还在为提高生产力而努力奋斗,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类会越来越有智慧,最终能使生产力高度发展,让人类面向整个宇宙。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这是殷商时期神权统治的迷信思想的桎梏,至春秋时期已经对人民没有约束力了。因为人民“轻死”了,之所以“轻死”是因为“以其上求生之厚”。死,其实每一个人都是不愿意的,然而活着却是受苦受难、受制于人、受制于自然灾害,挨饿挨冻被侮辱,既然如此,宁愿死去。而如果人民大众基本上都能安居乐业,有温饱的生活,谁又愿意死呢?因此,生活的质量问题决定于生死问题,统治者生活质量很好,当然“贵生”,老百姓生活质量太差,当然也就“轻死”,“不畏死”了。既然“轻死”,“不畏死”,人民自然要“远徒”,走到别的地方去,走到别的国家去了,去追求美好的幸福生活了。所以“使民重死而不远徙”在当时的社会来说,是不可能的。《周易》里有个《遁》卦,说的就是小邦周大迁移的事。遁者,迁也,移也,援也。乾为天在上,艮为山在下,乾上艮下,天下有山。山是地球地壳的隆起部分,是由土、石构成的较大的堆积物。在石器时代的古人们之所以喜欢居住于河流的近旁,并不仅仅是为子饮水的方便;河谷中林木畅茂,禽兽繁多,可以狩猎以肉食为主食,尤其是河谷中的土壤多是冲积层土壤,肥沃而疏松,当人们逐渐知道农业耕种以后,他们便利用原始的石制农具,在这些土地上开始从事植物的耕作、栽种。在那个时代,就是极原始、极粗放的种植也是可以有所收获的(参看《易·离》卦的“刀耕火种”)。古代人们选择河谷附近作为他们定居的处所,正是他们善于利用自然的一个例证。然而,正是他们的粗野耕种,对河谷两岸林木的肆意砍伐,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致使水灾频频,水患暴虐。有识之士看到了这些情况,认为这会招来大自然的报复,而对那些只图眼前利益的小人们劝说不通,于是只好举家、举族迁移,往山上去寻觅更好的居住环境,这便是遁卦的由来。“就北方来说,像太行山上昔阳县的一些山村,农民们就经常在山顶及山腰的洞内及附近地方拾到古代的石器和陶片(见1955年《文物参考资料》第七期“文物工作报导·山西昔阳县发现古代石器”条)。而河南洛阳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西营庄和凤凰台就在邙山之上,而凤凰台更在邙山的顶部(见1955年《考古通讯》第五期“考古简讯·洛阳邙山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条)。至于象山西壶关县海头村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就很特别,不但附近没有河流,即较远的地方也找不到河流。而河北承德平顶山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却位于极高的山顶上,四周是陡峭的断崖(见郑绍宗《解放以来热河省考古的新发现》)。由这些情况来看,古代人们的居住地由河流旁边向更远的地方逐渐推移,乃是人口增殖后必不可免的结果。渭水河旁的原上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就可作为证明。那些遗址所在地距离河流较远,土壤可能不如河谷的肥沃;虽然如此,古代的人们还是一步步向更远的地方移动。等到人们发明了凿井的方法,不必再完全依赖河流和水泉等地方的自然水源,人们选择居住的地方就有了更多的自由。古代的人们就是这样利用自然,更进一步克服自然的。靠着这样的努力,人们活动的地区因而更广泛的扩大起来。”(见史念海《河山集》)
随着春秋时期人际交往的频繁,舟车已经相当普遍,“虽有舟舆,无所乘之”?人民既然已经发明了舟车,如果不能使用它们,哪为什么发明它们呢?何况舟车带给人们的快捷与舒适,怎么能够让人们舍去不用呢?
“虽有甲兵,无所陈之”?陈列出甲兵,乃是显示出力量,而这种力量则是表现出人民的意志,不仅是对敌对国的显示,而且是对大自然的显示。如果没有地方展现出来,要甲兵干什么?
历史发展到春秋时期,再“使民复结绳而用之?”显然是不可能的。对这个显而易见的事实,作为一个思想家的老子,不可能看不到,不可能不了解。既然老子很懂得天的道路和规律,很懂得大自然的道路和规律,也就很懂得了人类的道路和规律。人类发展的道路是不可能后退的,“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老子·十章》)?显然不行!任何一个人,都必然要依照宇宙大道的原理和法则而出生而成长而衰老而死亡,再怎么“专气致柔”,也不能返回到婴儿的状态。因为事物壮大了就会衰老,这就称为不合于道,不合于道的很早便会停止。太阳升到最中,必然要西斜,月亮到了最圆后,必然也要渐亏。宇宙大道的规律是永远向前的,不可能倒退。这一点,周文王在《易·乾卦》中也讲过:“亢龙,有悔。”意谓青龙七宿之星到了一定时期,都会降下,不可能保持不变。
“小国”能使“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显然也不能!在第二章里老子就说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既然“皆知美之为美,……善之为善”,怎么又能使“小国”里的“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呢?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认为这也是不可能的。在十三章里老子说过:“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既然可以“托天下”,怎么又能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形态去呢?在三十五章里老子还说过:“执大象,天下往。”保持着这种大道的现象,天下的人都会前去归服。前去而不会有害,安全平和而通畅。音乐和美味的食物,能使过往的客人止住脚步。在四十六章里老子还说过:“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如果是“小国寡民”,怎么能指望天下各国都能统一有道呢?老子在四十八章里紧接着又说:“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在老子看来,夏启、商汤、周武皆是以无事取天下者,而夏桀、商纣却是“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者。因此,统治者“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纵观整部《道德经》思想脉络,这些都是说明老子已深刻认识到“小国寡民”实不可取。历史发展到春秋时期,农业生产逐步扩大,农产品的交换、生产资料的交换,使得商业逐渐发展。因此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日渐频繁,想要保持住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无异是异想天开。
这两千多年来,老子思想一直被误解,实在是人类的悲哀。尤其是本章,被后人描述为老子理想的乌托邦社会,意谓老子想使人类回复到原始生活状态。其实这是老子对当时出现的某些思想的批判,也就是说,有人对诸侯封建割据寻找理论基础,提出了“小国寡民”的说法,而老子则极力反对,“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这是不可能的!就象老子在十九章里所说的“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有人提出了“圣”、“智”、“仁”、“义”、“巧”、“利”等问题,老子认为都不可取,所以才说断绝那些所谓神圣的以及弃掉所谓的智慧,人民就会得到利益百倍;因为就人类的发展道路来说,人类现在还是处在“愚昧的智慧”阶段。只有走出这个阶段,人类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大智慧。
第八十一章 真实的语言不华美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译文】真实的语言不华美,华美的语言不真实。善良的人不大会巧辩,巧辩的人不善良。有智慧者不获取,能获取者没有智慧。圣人什么都不积蓄,他尽量为了别人,而自己就越富有;他尽量给予别人,而自己就越丰富。天的道路是利于万物而不会残害,圣人的道路是有所作为而不去争夺。
【说明】本章亦是紧接上一章批判“小国寡民”而言,既然是“小国寡民”,那么这个小国的国君也就是把土地和人民争夺来的,争夺来使自己独立了,也就成了一个诸侯小国。而为了使自己的行为合情合理合法,这些人就寻找了很多理论或者是编出了很多理由,理直气壮地为自己的封建割据辩护。所以老子在此提醒人们,真实的语言不华美,华美的语言不真实。善良的人不大会巧辩,巧辩的人不善良。这个意思孔子也十分明确地提到过:“巧言令色,鲜矣仁!”意思是说,满嘴花言巧语的人,也就是没有真正学问的人。《易·系辞下传》:“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所以“巧言令色”的人必然不能使人相亲相爱。他嘴上说的是一套,而心里想的却是另外一套,天知道他想的是什么!他态度上好象很仁义,但是假的,是表面上的,他心理必然不健康,心态必然不平衡,所以他不可能和别人相亲相爱。这就是“鲜矣仁”。
有智慧者不获取,能获取者没有智慧。博字在很多时候被用为大和多的意思,凡学问大和多,就称为博学。凡慈爱人民大和多,就称为博爱,这与“获取”之意有相通之处。大和多是怎样来的?是获取来的,不论是学问、慈爱或者是财物,只有获取后才有大和多。老子在第二章就说:“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紧接着又说:“不贵难得之货”,意思也就是不要去获取。因为圣人什么都不积蓄,他尽量为了别人,而自己就越富有;他尽量给予别人,而自己就越丰富。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不去获取,不去把持,不去占据,不去重视那些难得得到的财货。因为一旦获取了、把持了、占据了、重视了那些难得得到的财货,其他人就会窥觑、窥欲、窥瞰、觊觎、伺机图谋你所获取的、所把持的、所占据的、所重视的东西。而如果不获取、不积蓄、不占据所谓的财货,得到以后尽量为别人服务,尽量给予别人,别人因此也就会为你服务;而很多人都在为你服务,你就等于富有了。看看统治者,身无分文,但却拥有一个国家,走到哪里都不会为了自己的衣食住行而操心。这才是真正的富有!
所以老子最后总结说:天的道路是利于万物而不会残害万物,圣人的道路是有所作为而不去争夺。因为争夺了也就是获取了,也就是占据了,而获取了、占据了一些,也就会失去另外一些。因此“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圣人效法天的道路,利于万物而不会残害万物,“为无为,则无不治”也。
本章乃全篇之末,乃是对全篇的总结,为什么要用“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来结尾呢?从一开始,老子就在阐述道路的问题,不仅太阳、月亮,天上那数不清的星辰都有自己的道路,每天的日出日落,月盈月亏,四季的交替,植物的生长、发芽、开花、结果,动物的出生、成长、死亡等等都各有其独特的道路。凡此不同的存在物都有自己的道路,各自遵循自己的道路、自己的规律。普遍性的大道由众多的小道构成,一切此类小道都有其自然之道要遵循,一切道路都有各自的规律要遵循,从开始到成熟到最后的终点。因此,说到道路的问题,就不能用平常意义上的道路来理解万物各自不同的生长、成长道路。说到名称问题,就不能用平常意义上的名称来理解万物。
天和地既然有道路,有规律,大自然既然有道路,有规律,人类生活在这个天地间,生活在这个大自然间,就必须要懂得这个天地和大自然的道路和规律,而只有懂得了这些道路和规律,才能知道人类的道路和规律,才能知道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道路和规律。我们每个人都要走自己的人生道路,而每个人的生活道路都不是相同的,其规律亦是不一样的,有的曲折,有的平坦,有的艰难,有的苦难,各不一样。而走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或快或慢,或停下来休息,甚至不走了,或者越轨了,全在于个人自己。至于道路上出现的绊脚石、大山、河流、沟坎等困难,也是由自己去克服。至于道路上出现的财富、名誉、地位,也要看自己是否会辨别,是否去获取、去占据。当然,老子并不是说有了财富、名誉、地位而弃之如敝屣,或置若罔闻、置之度外,老子的意思是说,如果你的人生道路上有了这些,你就应该善于利用这些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因此老子用了五千余字来说明这些道理,旨在说明的就是,一个人如果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获取了、占据了财富、名誉、地位,就等于停留在你人生道路上了,就耽误在人生道路的中途了,也就等于背上了一个硕大的包袱,那你就永远走不到人生的终点目标,也就永远完不成人生的任务和责任,也就永远不会懂得人生的真谛。因此老子用“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用“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来说明这个问题。
用孔子的话来说就是:因为每一个人都是必须生活在人群之中的,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决定了生活的幸福与快乐与否;与自己身边的人保持着友好关系,生活就愉悦而轻松了许多;身边如果都是仇、怨之人,这种生活必然也就很痛苦了。国与国之间亦是如此。因此,怎么样才能使自己生活得更好?使自己身边的人生活得更好?使更多的人们生活得更好?这就是:学习而且时常调节自己,然后用智慧(智),用真心诚意的态度(诚信),寻求一种最佳行为方式(义),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礼),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仁),从而创造出良好的生存空间以及良好的生存环境,以使自己和别人都能获得幸福而快乐。
老子与孔子的思想基本上是一致的,仁爱、慈爱、诚信是他们的共同点,用真正的智慧而不用愚昧的智慧也是相同的,老子的“俭”、“不争”、“不敢为天下先”即是最佳行为方式,老子所阐述的道路和规律问题究其实也就是行为规范的问题。只不过老子从更高的层次、更广泛的角度表达出宇宙的行为规范、天和地的行为规范、大自然的行为规范和人类的行为规范,这就是“道”与“德”,道路和规律。因此,认清了宇宙的道路和规律,也就懂得了自己人生的道路和规律,从而能在自己人生的道路上,少碰钉子,少撞南墙,少被绊倒,少犯错误、少越轨。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人类的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人们对于整个自然界、社会和人的思维的根本观点的一种学识体系,哲学所关注的根本问题就是人类心灵与心灵、心灵与物的问题,即人类怎样认识大自然的问题。人类自从开始思维以来,首先就是对神奇的大自然的思考,由于解释不了神奇多变的大自然,于是就产生了鬼神崇拜乃至于宗教崇拜。自从周文王起,人们就开始破除鬼神和宗教崇拜,揭开了大自然神秘的面纱,重新认识大自然,使神秘的大自然不再神秘。而老子则把天、地、万物、人类的道路和规律作了系统的描述,使人们知道了天、地、万物的道路和规律,从而认清了人们自身的道路和规律,从而认清了自己的使命。这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创举,是人类摆脱愚昧,走上文明历程的里程碑,假如人们至今还不理解周文王、老子、孔子的思想,那就真要倒退了。
推薦閱讀:
※地震了,先救兒子還是先救老母?
※用金錢來換取你的話語權來扭曲事實,或是封口,你會做出什麼選擇?
※如何看待 Fenng 微博中關於「吸毒」的言論?
※人類的道德一直在進化嗎?
※如何培養兒童的同理心?
TAG:道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