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阿羅漢,菩薩的法緣慈

?法緣慈

法緣慈悲,指開悟諸法乃無我之真理所起之慈悲。

開悟證果的聲聞、緣覺、菩薩的慈悲,就是法緣慈悲。

「無我」,就是說雖然我們看到某一個個體,比如有這個桌子、椅子,有這個弘願念佛會的建築物,後面有佛像,前面有攝影機,甚至有在座的各位,但這些是固定不變或者原來就有的嗎?不是。這些是種種因緣和合的,而且分分秒秒、時時刻刻都在變化的,所以這種種本身並沒有一個實在、不變的個體,這就是「開悟諸法乃無我之真理」。

可能很多人會疑惑:既然無我,怎麼還會有慈悲呢?

佛性是無我的,無我之中自然有慈悲,所以對於佛性越加證入,也就是說般若智慧越高的話,慈悲也就越大;相反,慈悲越大越廣,就顯示他對般若(智慧)的證入越加深厚。所以,無我與慈悲是相輔相成的。

並非見聞到每個人各別的苦相。

所以,並不是認定有一個某某,有一個張三、李四,他是什麼形狀,是瘦,是胖,是少年,是年老,在受什麼樣的悲苦等狀況,並不是。

而是立足在一切眾生平等無差別之理上,而向一切眾生所起平等無差別之慈悲,名為法緣慈悲。

「立足在一切眾生平等無差別之理上」:一切眾生平等無差別,這是證悟到空性才有辦法達到。我們眾生都會執著,因此差別就很大,會認為「這是我的父母,這是我的兒女,這是我的親人,所以我對他就有愛心,就會慈悲」;如果是外人,甚至是自己的仇家,那就可能毫不關心,甚至有恨意,所謂「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

法緣慈悲是平等無差別的,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沒有差別,因為沒有差別,所以才平等。

佛法最可貴的是什麼?就是平等,就是無我,如《金剛經》所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所以說「而向一切眾生所起平等無差別之慈悲,名為法緣慈悲」。

諸聖者破吾我相,滅一異相,觀眾生但為五陰假和合而起慈悲。亦即此等眾生,不知我空,妄起慾念,故聖者憐之,令隨意得樂。

這是聖者開悟的境界,聖者看我們眾生只不過是五蘊和合。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色就是我們的肉體,我們的肉體是地、水、火、風所形成的;受、想、行、識就是我們的精神領域,這個精神領域似乎有固定的個性,比如某某人的個性是怎樣的,有某一種思想,或者有什麼興趣、嗜好。其實這些都只不過是受、想、行、識而已,沒有實際的那些東西。這是就五蘊來講。若以六根來講,這個身體是由什麼構成的?是由眼、耳、鼻、舌、身、意所構成的,離開這些因素,就沒有所謂的某某人,甚至就沒有六道了。

眾生都是這些因素的結合,離開這些因素就沒有這個人、這個個體,而這些因素隨時都在改變。譬如我們的身體,細胞時刻都在新陳代謝,都在生老病死,所以沒有一個不變的個體。法緣慈的菩薩就是著眼在五蘊和合之眾生只不過是六根形成的,雖然是五蘊和合沒有本體,但由於眾生迷惑無知,所以就造作種種業,或者行善,或者行惡。即使行善生在人間天上享樂,但惡緣惡果成熟時,又墮落三惡道,到苦的境界去了。菩薩就是悲憫眾生這種現象而起慈悲,這就是法緣慈悲。

也就是說,菩薩所看到的只有這些五蘊六根和合的法,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某某人在那裡受苦,這就是以法為對象所起的慈悲。菩薩這種法緣慈是破了我相,沒有我執;因為沒有我執,所以沒有差別對待,所以說「諸聖者破吾我相,滅一異相,觀眾生但為五陰假和合」。他們觀看眾生,並不是固定不變的眾生,而只不過是五蘊和合,這個五蘊是暫時和合的,因此是假的和合,不是真正有這五蘊,「亦即此等眾生不知我空,妄起妄念,故聖者憐之,令隨意得樂」。

法緣慈悲,系無學(阿羅漢)之二乘及初地以上菩薩之慈悲,又稱中悲。

法緣慈是菩薩的境界,我們凡夫再怎麼有慈悲,也都是以眾生為對象,因為我們還沒有破我執,還沒有證入我空。佛心在哪裡?佛心在眾生身上。眾生苦,佛就跟著苦,眾生樂,佛就跟著樂,所以佛跟我們是同心、同感、同受,這叫「同體大悲」。我們越苦,佛越悲愍,越迫切、焦急地要給我們拔苦與樂。不過,這是一種譬喻形容,因為佛乃不生不滅,已離開苦樂,怎麼會我們苦他也跟著苦呢?所以說是一種譬喻。


推薦閱讀:

TAG:菩薩 | 阿羅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