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自縊前最後幾天,明朝文官士大夫言笑自若、醜態百出
公元1644年,甲申三月十六,李自成的大軍大破昌平州,自沙河直逼平子門,北京城危在旦夕。身處禁宮的崇禎帝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一日之間,連續三次召集大臣議事,妄圖抓住最後一根救命的稻草。但是大臣的回答就像對他的臨終關懷一樣,蒼白無力,敷衍了事。「輔臣及六部科道等官皆曰無害,藉聖天子威靈,不過坐困幾日,撥雲霧見青天耳。退朝之後諸臣言笑自若。」(陳濟生《再生紀略》)。至此崇禎帝已經明白,在這個偌大的北京城裡,大概真正關心戰局的,只有他一個人:他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孤家寡人了。但他不知道的是,他一向仰為股肱的這些大臣們,已經商量著如何開門迎接新主了。
據清吳慶坻《蕉廊脞錄》記載,「京官凡有公事,必長班傳單,以一紙列銜名。單到(同意)寫知字。兵部魏提塘,杭州人。是日遇一所識長班亟行,叩其故,於袖中出所傳單,乃中官及文武大臣公約開門迎賊,皆有知字。首名中官則曹化淳,大臣則張縉彥。此事萬斯同面問魏提塘所說。....特此事絕奇,思宗孤立之勢已成,至中官相倡率開門迎敵,可為痛哭者已。」這事真算的上中國歷史上最奇葩的事件之一了。本來是開門投降的醜事,卻還依照做官的慣例,鄭重其事的完成自己做為明大臣的最後一次圈閱批示,其無恥的程度真令後人瞠目結舌。
如果羅列明朝滅亡的原因,士大夫的墮落腐朽,應該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做為讀書人出身的他們,喪失了知識階層應有的品質和人格,他們將忠信孝悌掛在嘴邊,將禮義廉恥寫在紙上,卻把功名利祿放在了心裡,把厚顏無恥落實在了行動上。眼看從一個即將沒落的強權中再也獲得不了任何利益,隨即迫不及待的向另一個強權搖尾乞憐。看看這些高官們在李自成進城之後的種種表演吧:兵部尚書張縉彥「率領文武官員,首倡勸進」,太史項煜「獻金求大拜,以管仲魏徵自命」,庶吉士梁兆陽「被賊召見,出語人新主待我甚恭」,庶吉士周鍾「撰勸進表登基詔,獻急下江南策,逢人便說牛老師極為歡賞」,庶吉士魏學廉「獻平浙策,背刺騎驢,為賊驅馳」,周起「掌選得意,對人言宋堂翁待我極好」,國子監丞錢位坤「賊先不用,夤緣赴選,向人言明日我便非凡人」。據說牛金星為了試周鐘的才學,出了題目,讓他寫文章。出的題目竟然是《士臨危授命論》,真不知道這位號為「明代儒宗」的周先生如何下的去筆啊。真是醜態百出,言之令人齒冷。
看來還是崇禎帝有眼光,煤山之上,青幅三尺,了卻殘生,雖然駕崩的有點難看,最起碼眼不見心不煩,不用再看這些臣子們的醜惡表演了。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史可法?
※南明朝廷「乞師日本」:日本為何不願反清復明?
※燕窩這款明朝「網紅舶來品」如何飛進尋常百姓家
※為什麼明朝有這麼嚴厲的刑罰整飭貪官,但貪風卻是越來越嚴重?
※為什麼有人大力鼓吹明朝而辱罵清朝元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