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明史緣何說 「傳庭死而明亡矣」!

明史緣何說 「傳庭死而明亡矣」

孫傳庭(1593年-1643年),字伯雅,又字百穀,一字白谷,孫傳庭,字伯雅明末名將、兵部尚書、督師,代州振武衛(今山西代縣)人。性沉毅,多籌略。受命擊流寇,誘引農民軍至黑水峪,大破之,擒殺闖王高迎祥。後破流賊無數,因反對楊嗣昌方略,屢為其陷害。與洪承疇合剿李自成,設伏大破之,自成以十八騎遁,關中賊悉平。後清軍南侵,入援京師,與楊嗣昌論事不協 被誣入獄。嗣昌敗,再獲啟用,督秦兵救援開封,柿園之役先勝後敗。欲固守潼關,為崇禎所逼出戰,敗死,明隨之亡。(傳庭死,明亡矣)

在孫傳庭的一生中。鎮壓農民起義構成了他軍旅生涯的主要內容,其起點始於崇禎八年(1635年)。這一年的秋天,孫傳庭出任驗封郎中,後又越級升為順天府(今北京市)府丞。崇禎九年(1636年)再擢為右僉都御史。此時,以整齊王為首的農民起義軍正雄據商洛(今陝西商州市、洛南縣一帶)之地,嚴重地威脅著明朝在陝西的統治,陝西巡撫甘學闊多次鎮壓失利,陝西士大夫請薦孫傳庭督秦,孫傳庭遂於崇禎九年三月巡撫陝西。

孫傳庭到任後,令副將羅尚文率明軍進擊商洛地的起義軍,並誅殺了整齊王。不久,農民起義軍又在關中地區展開鬥爭,孫傳庭在陝西周至的黑水峪之戰中鎮壓了起義軍中勢力最強的高迎祥部,並俘殺了闖王高迎祥。當陝西的起義軍屢遭挫折之際,活動於河南的起義軍馬進忠、劉國能等17部進兵渭南。孫傳庭急忙聯絡河南明軍對起義軍進行圍追堵截。崇禎十年(1637年)初,馬進忠等部再渡西折入陝,進襲商州、洛南、藍田等地。孫傳庭率部與各路明軍以優勢兵力接連打擊了起義軍聖世王、瓜背王、一翅飛、鎮天王等部,才使關中以南地區趨於平定。

崇禎十五年(1642年)五月,李自成第三次包圍了開封,崇禎帝連催孫傳庭火速出關入豫。孫傳庭則上疏回復:「兵新募,不堪用」。但心急如焚的崇禎帝不加理會,只是逼迫孫傳庭儘快救援開封。孫傳庭只得起兵馳援,於九月底進抵潼關。時恰逢大雨連下數十日,河水驟漲,李自成遂決黃河馬家口段,水灌開封。就在孫傳庭的援軍剛出潼關之時,李自成早已揮軍南下,撤離了成為水鄉澤國的開封,於是孫傳庭便揮軍直趨南陽。李自成與羅汝才合兵西進,與孫傳庭的陝西軍交戰,並在郟縣大敗之。孫傳庭率殘部逃至鞏縣,由孟塬進入陝西。

孫傳庭敗回陝西後,決心死守潼關,以扼京城之上游要地。當時明軍因在郟縣之戰中損失慘重,補充了許多新兵。根據這種情況,孫傳庭制定了不宜速戰,開墾屯田,修繕兵器,儲存糧食的戰略方針。為對付李自成強大的騎兵,增強明軍的火力和防護能力,孫傳庭特地趕製了三萬輛載有火炮的「火車」,這種「火車」行進時可抵禦騎兵的衝擊,駐紮時則可環陣拱衛。崇禎十六年(1643年)五月,明廷授孫傳庭為兵部尚書,並加督河南、四川、山西、湖廣、貴州及江南、江北七省軍務,令其迅速兵出潼關。此時,李自成已相繼殲滅了明軍數支主力,久經戰陣,兵強馬壯。孫傳庭深知與如此強大的對手交戰必是凶多吉少,不由得頓足嘆息:「奈何乎!吾固知往而不返也,然大丈夫豈能再度對獄吏乎!」表示了寧死疆場的決心。八月十日,孫傳庭師出潼關,最初在汝州、靈寶、唐縣(今河南泌陽)、郟縣連勝起義軍,但襄城一戰遭到慘敗,他逃回陝西。

起義軍繳獲了孫傳庭的帥旗,士氣大振,一鼓作氣,乘勝攻破潼關。孫傳庭與監軍副使喬遷高策馬大呼,戰死陣中。但是孫傳庭的屍體一直未找到,以至後來崇禎帝對其下落產生了懷疑,始終未追封加謚於他。孫傳庭之死,對李自成的起義軍來說,關中唾手可得。同時,明廷再也沒有可以同李自成相抗衡的悍將勁旅了。

推薦閱讀:

一年從六品做到正部的官員有哪些?
明史-3-朱高熾/朱瞻基/朱祁鎮
清朝與大明水火不容,清修的《明史》可信嗎?
明史被篡改的面目全非嗎?

TAG:明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