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兆文化——歷史人物精編之兩漢(一)
約法三章
漢高祖元年十月(此月屬前207年),劉邦率起義軍佔領咸陽,召集關中諸縣「父老」、「豪傑」,宣布廢除秦嚴刑苛法,僅以「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三條為律,深得秦民擁護,史稱「約法三章」。
約法三章
楚漢相爭
劉邦和項羽爭奪全國統治權的戰爭。秦亡後,項羽在諸王並立局面下,自立為西楚霸王,封劉邦等十八王。由於分封不公平,各諸侯又重新爆發戰爭。漢王劉邦乘項羽出擊齊地的機會,搶佔關中,將關東許多戰略要地據為已有,並乘勝率五諸侯兵五十六萬東進,佔領項羽根據地彭城(今江蘇徐州)。項羽聞訊,留諸將在齊,自選精兵三萬回師,大敗劉邦。劉邦聯絡彭越、英布等擾亂項羽後方,斷其糧道,自己與項羽相持澩剛(今河南栄陽東北)、成皋(今河南滎陽縣廣武)之間,同時派大將韓信攻佔齊、趙之地,使項羽腹背受敵。漢高祖四年(前203年),劉、項相約以鴻溝為界,東屬楚,西屬漢。次年,劉邦採納張良、陳平建議,乘項羽撤兵之機,一面自率軍全力出;一面封韓信、彭越為王,促其南下去師,把項羽軍圍困垓下(今安徽靈壁東南)。在四面楚歌下,項羽自感大勢已去,逃至烏江(今安徽和縣東北)自殺。劉邦隨即兼有楚地,即帝位,建立漢朝。
楚漢相爭
鴻門宴
漢高祖元年十月(此月屬前207年),劉邦滅秦,派兵守函谷關。項羽對劉邦搶功先佔咸陽不滿,率四十萬大軍闖關至戲(今陝西臨潼東北),屯軍鴻門(亭名,戲之西南),離劉邦駐地灞上(今臨潼西南)僅四十里,準備消滅劉邦。張良夜訪項羽叔父項伯,經項伯調解,項羽準備取消滅劉計劃。劉邦親赴鴻門拜謝。然項軍內部意見不一,在宴會上謀士范增多次示意項羽殺死劉邦,項羽默然未動;范增又令項莊舞劍,欲刺劉邦,項伯也拔劍起舞,以身翼蔽,此時,樊噲帶劍執盾闖入,數責項羽,劉邦乘機脫險而歸。
鴻門宴
垓下之圍
漢高祖五年(前202年)劉邦與韓信、彭越等合兵,將項羽軍層層圍於垓下。項羽糧盡援絕,夜深人靜,四面楚歌,知漢軍已得楚地,大勢已去。與美人虞姬借酒澆愁,慷慨悲歌。率八百壯士,乘夜突圍南走,行至烏江自刎而死。
垓下之圍
白登之圍
漢初匈奴強盛,冒頓(mo du莫杜)單于不斷攻擾漢朝北邊,並迫使韓王信投降,進而深入內地圍攻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漢高祖七年(前200年)劉邦親率三十餘萬大軍北討韓王信,所率先頭部隊與匈奴遭遇,由於中計冒進,劉邦被圍困於平城白登山(今山西大同東北),達七日之久。後用陳平計策,重賂冒頓閼氏(yan zhi煙織,單于皇后),始得解圍出走,與後續部隊匯合。匈奴亦退兵。
白登之圍
諸呂之亂
指呂后(劉邦妻,名雉)及其親族篡權之禍。劉邦死後惠帝懦弱,呂后直接控制朝政。以殘忍手段害死劉邦的愛子趙王如意及其母戚夫人。惠帝死後,她臨朝稱制,並違背劉邦「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的盟誓,封諸呂子弟為王;令呂台、呂產分領京師南、北軍;安插親信審食其為左丞相。從此,朝政完全為呂氏把持。呂后八年(前180年),呂后病死。相國呂產、上將軍呂祿「矯制以令天下」,妄圖篡奪漢室。齊王劉襄首先起兵討伐諸呂。太尉周勃、丞相陳平以計奪呂氏軍權,並與朱虛侯劉章共同謀劃,一舉誅滅二呂,族滅呂氏。立劉邦第四子代王劉桓為帝,即文帝。
諸呂之亂
文景之治
西漢文、景二帝接受秦末農民戰爭教訓,採取「與民休息」、 「輕徭薄賦」政策,使社會生產得到恢復和發展,土地開闢,人口增加。出觀「京師之錢累巨萬,貫(穿錢的繩)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腐敗不可食」的局面。封建史家譽為「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
黃老之學
即戰國至漢初的道家學派。以傳說中的黃帝、老子為祖師而得名。據班固《漢書藝文志》介紹,這個學派喜用歷史上「成敗、存亡、禍福」的道理,闡發老子「我無為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的所謂「君人南面之術」。這一學說,正適合漢初經濟凋敝,君臣上下要求安定,發展生產,渡過難關的想法。這種觀點在陸賈《新書無為》篇中有所反映,並得到劉邦支持;以後又得到惠帝、呂氏時期的曹參,文景時期陳平等丞相的提倡。他們制定了一系列「與民休息」的政策,大力加以貫徹。特別是景帝母親竇太后大力提倡,並強令景帝及竇氏子弟讀黃老之書,黃老之學一度成為漢初統治思想。1973年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經法》、《十大經》等著作是研究黃老學派的重要資料。
黃老之學
編戶齊民
「編」,指編入戶籍;齊民,指「平民」。《漢書·食貨志下》「世家子弟富人或鬥雞走狗馬,弋獵博戲,亂齊民」。顏師古注引如淳曰:「世家,謂世世有祿秩家也。齊,等也,無有貴賤,謂之齊民,若今言平民矣」。如淳所說的貴,指世家,賤指奴婢之類。因此,編戶齊民,指除世家貴族、奴婢以外的編入國家戶籍的一般平民。
編戶齊民
推薦閱讀:
※馬日拉是誰?
※如何畫人物的鼻嘴
※程曉玥和鄭愷是什麼關係?
※聯話歷代人物之先秦絕響篇(1)——屈原
※你覺得馬思純在《七月與安生》中的表現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