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維摩詰經》講記-20 大虛法師《指月真髓》從菩提心談起

《指月真髓》從菩提心談起

      「爾時長者子寶積,說此偈已,白佛言:世尊!是五百長者子,皆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願聞得佛國土清凈,唯願世尊,說諸菩薩凈土之行。」寶積前邊說偈讚歎完畢,就對佛陀說,這五百位長者子,都已經發了無上正等正覺的大菩提心,換句話說,發了成佛的心。阿耨多羅譯為無上,三藐三菩提即是正等正覺的意思。這個詞不太好翻,所以本經這裡乾脆就直接用了梵文的音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個片語包含有大智慧、大慈悲、大願力、大徹大悟等等意思,意思很廣很多。我們修學大乘佛法,第一個要發的就是這個心。本經這裡,這些長者子,五百長者子和諸位一樣,他們都是因地的菩薩,雖然已經發了心,但是還沒有得到果位,還沒有實證,所以他們希望能聽到佛陀給他們講說一下成佛以後的那個清凈境界,以及諸大菩薩們要怎麼樣修行,才能最終成就偉大的凈土?這兩個問題其實也正是我們想問的,正是很多居士菩薩想了解的。

       這裡提到了發菩提心,讓我想起一件事。我前段時間經過上海的時候,碰到了一個學密多年的居士,他就問我,在我們漢地的大乘佛教體系里,有關於發菩提心的具體修法嗎?他問了這樣一個問題,他後面還說了一些話,那個話里就帶出了一個意思。他言下之意,是我們漢地的佛法更多的談的是理論,修法不夠具體,而藏密呢,則有很多很具體的修法儀軌,所以藏密從一開始就要比漢傳佛教嚴密殊勝得多,他是這樣的觀點。類似的宗派和宗派之間,法門和法門之間比較高下優劣的議論,甚至爭論,這些年來我斷斷續續聽到過不少,似乎我們人類天生就有一種愛比較高下的毛病,即使是在出世間的修行人里。說實話,從我個人的角度,我非常喜歡藏密體系所代表的那種文化風格,那片到處都是瑪尼堆的雪域高原,真正的藍天白雲,聖潔的雪山神湖,開滿格桑花的草原,清澈到震撼靈魂的歌聲,還有那些三步一拜的朝聖者,寺廟裡渾厚莊嚴的誦經聲,等等等等,有太多太多的自然和人文之美,我根本描述不完!當然,這種美很有可能是因為距離造成的。

      講到這裡,我覺得很有必要和你們說一些我個人的觀點,不代表真理,所以是僅供參考。我個人認為,藏傳佛教、藏傳文化絕對是人類歷史上很重要的一筆,絕對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值得我們每個人去了解、去學習。但無須諱言的是,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藏傳佛教里也的確出現過不少反人性、反佛教的垃圾內容,所謂「真理和謬誤並存,魚目與珍珠共舞」,這個問題是修行者必須正視、不可迴避的。那像台灣現代禪的創始人李元松先生,他曾經對此就做過很尖銳的批評,他說:「密教的本質就像是一堆鍍金的垃圾圍繞著一顆鑽石。」這個說法裡面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是他關於「鑽石」的觀點我基本上還是同意的。藏傳佛教的核心思想,在我看來,始終閃耀著佛法的真諦之光,其本質並沒有違背佛陀的了義教言。這實際上正是佛菩薩「妙手補天裂」,因勢利導,永不放棄苦難眾生的智慧之所在。現在網上有一些人,應該說是有很多人想全盤否定藏密,理由充分,措辭激烈,但不免有點矯枉過正了,他們可能恰恰忽略了這點,忽略了佛菩薩「以諸魔為眷屬」的大悲行願,這在本經的後面將會講到。

  所以簡要言之,在藏密體系里,可以讓修行者借鑒參照的地方其實還是有很多的,尤其是大手印和徹卻脫嘎,偉大的大圓滿教法,其方便殊勝之處,的確值得有識者讚歎!但是,我從來不認為藏密金剛乘的教法,就像某些藏密大德說的那樣,是代表了最高深的佛法,是位於小乘和大乘之上的金字塔頂端;我也從來不認為,在大乘了義經典和禪宗見地之外,還有更加超越的密宗大圓滿見。它們充其量是對同一真理高度的不同表達,各有其精彩特色之處,如此而已。說實話,我真沒覺得密宗的大圓滿見有什麼超勝不共的地方。

       一直以來,在我國,佛教大致可以分為三大派系,一是南傳佛教,也就是上座部佛教,主要分布在雲南一帶,信奉小乘的經典,認為修行的最高境界是阿羅漢;第二是漢傳佛教,就是主要在我們漢地流傳的大乘佛教體系,最具特色的是禪宗的「頓悟成佛」和凈土宗的佛力往生;那麼至於密宗密教,原來指的是唐密——唐朝的密宗,但現在更多的是指以藏傳佛教為主的藏密,藏密主要是在西藏、川藏、雲藏,還有青海內蒙一帶流行,他們的廣告口號也很大氣,叫做「即身成佛」。這三者之間的關係,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就像是三兄弟,雖然是同一個老爸生的,但畢竟是三個不同的人,生長在不同的環境、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所以客觀上的矛盾還是有的,存在著互相攻訐的現象。

  小乘的修行者攻擊漢傳和藏傳的佛法不正宗,提出一個了「大乘非佛說」的論調,雖然早在千年之前的印度,這個問題就已經被玄奘大師給立論破除了,但是直到今天都還有不少人蹦噠出來,繼續鼓吹「大乘非佛說」的謬論,也不怕害人害己。至於漢傳佛教,就像是一個老大哥,經常語重心長地教訓南傳和藏傳的兄弟,說你們小乘啊,只樂出離,不敢入世,只想度己不想度人,境界太低,實在是太小家子氣了;你們藏傳的呢,則是烏煙瘴氣,夾雜了那麼多印度教和苯教的糟粕,那些兇殘邪惡的東西很明顯不是佛說的嘛,蒙誰啊!沒曾想藏傳的哥們兒突然大喝一聲跳出來,說你們都閉嘴,我們的教法是老佛爺親自偷偷傳授給我們的,這哪裡是你們能理解的?貓教老虎留一招,那一招壓箱底的幹活,佛陀就只告訴了我們,所以我們才是最牛的,是金字塔的頂端。

       這三種論點,說真的,大家覺得這樣的爭論有必要嗎?以我粗淺的了解,小乘、大乘和密乘,它們其實應該是一個圓來的,不是階梯型,而是一個圓,一個完美的圓,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它們在對機攝眾的方法上,各有巧妙不同而已,實在是不能說哪個比哪個更殊勝,而且我認為,它們三者實際上是互相含攝的關係,任何一個都含攝了其它兩個。我這個觀點可能比較新鮮,要說大乘、密乘含攝了其它或許還比較好理解,要說小乘居然也含攝了大乘和密乘?這可能就有點難懂了。不過這個問題說來話長,以後我們有機會再專題討論,今天就不多說了。總而言之,我比較贊成各大派系之間那種本著慈悲平等精神地互相交流,取長補短;對那種出於滿足微妙自我,妄議法門高下的言談,我就不怎麼感冒了,因為它們只能引發無止境的爭論,破壞佛教的完整,誤導眾生,除此之外,我看不出它們還能帶來什麼好處!那麼,至於你們大家選修哪個法門會比較好,會比較容易有成就,那就要看個人的發心、根器和機緣了,沒有絕對的,你適合修小乘的就修小乘,適合修大乘的就修大乘,適合修密乘的就修密乘。聖人說的好,情人眼裡出西施……但西施眼裡出眼屎啊——你只要抱住西施,把眼屎丟到一邊去就行了嘛,對不對?所以適合你的就是最好的!不要胡亂去攀比,更不要勉強修法,扭曲了自己的心。

      但是,如果站在私人的角度,要我來講的話,我建議你們不妨多多研究一下小乘和大乘的教法,這兩個法脈的純凈度較高,比較讓人放心,藏密的教法有很多地方爭議太大,在具體技術手段上迷霧太多,需要進一步地冷靜觀察,尤其是在男女雙修這一塊兒上,藏密違背佛典,讓人難以理解和接受的問題是最多的,引發的爭議也是最多的。所以謹慎起見,我建議你們還是以漢傳的大乘佛教為主修比較好,在大乘佛法里實際上已經包含了小乘的修法,等你們有了正知正見以後,再去接觸密法也不晚。而且,就算你們要去接觸密法,我覺得你們也應該先接觸一下唐密或台密——天台密宗,這樣做我認為相對要穩妥一些,解脫更有保障一些。在座諸位都是有智慧的人,希望你們能明白師父的苦心。

      回過頭來,我們繼續講菩提心。大乘佛法首重發菩提心,這個大家都知道,不管你是修禪宗、凈土、天台、華嚴,還是修大威德、大手印、大中觀,如果你沒有發菩提心,那麼你想要修得大成就,那基本上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諸位受了菩薩大戒的「菩薩」,你們發菩提心了嗎?或者不說那麼高,我們問基礎一點,你們發出離心了嗎?衡量世間法和出世間法的分水嶺,就是你是否具備了出離心。而小乘和大乘的唯一區別,不在外表,不在於你修的法是四聖諦還是大中觀,而是在於你是否發了菩提心。如果這個發心不搞清楚,如果這個發心不正確的話,那麼即使你一天到晚聽聞的都是禪宗凈土,或者大手印大圓滿,那也不能說明你修的就是大乘佛法了。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有很多自以為是密宗或大乘行者的在家居士,實際上,他所修持的多半還是世間法。因為他之所以發心學佛,只不過是為了自己現世的利益,比如說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長壽,為了升官發財、為了消除一些業障或避免災難。乃至為了能在下一世得到更好的人天福報,等等。具有這些發心的任何修法都只能屬於世間法——世間善法。雖然不能說不好,但既然是世間法,那就連小乘聲聞和緣覺道都比不上,那自然也就談不上是什麼大乘佛法,更談不上是什麼密法了。

       現在無論是漢地還是藏地,無論是在寺廟還是在自家佛堂,都有許多自稱為佛教徒的出家和在家人,忙著燒香、磕頭、放生、修各種加行。很多人沾沾自喜,認為自己天天都在修法,已經很不錯了。但我建議大家最好還是先回過頭來,仔細地觀察一下自己,問一下自己,你學佛是為了什麼?很基本的問題。你是為了什麼才修這些法的?如果你修行的目的,你的發心是為了現世和來世的人天福報,那麼對不起,你修的任何法門都只能算是世間法,不是解脫道。真正學佛,可以說並不是為了求福報,而是要出離生死苦海,不認識這點,是談不上修行的。所以,我們首先要反省的就是前面講的這類念頭,因為正是它們,讓我們從無始以來,至今仍然滯留在輪迴之中,不得解脫。

      舉個例子,比如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它是大乘法,小乘法,還是密法?在這六個字上面,本身並沒有大小乘的區別,發音都是一樣的。那我們關於大小乘的定義是怎麼下的呢?這就跟修行者的動機有關了,跟你為什麼要念佛有關。

       如果你是為了得到世間的名譽、財富、健康、長壽等等,因此而念阿彌陀佛,那麼你修的就只是世間法。如果你念誦的目的是為了自己一個人的解脫,沒有為其他眾生著想,那麼你修的就是小乘法。如果你在念這個六字洪名的時候,既不求世間福報,也不求獨善其身,而是為了天下一切眾生的解脫,為了圓成佛道,那麼這個六字洪名對你來說就是大乘法。如果在念佛的同時,你還具備了了義經典里所講的一切法本凈、一切法本自涅槃的殊勝見解,以這樣的見解去念六字洪名,那就是密法。所以,由於動機、目的和見地的不同,就會導致同樣一句佛號,出現從世間法到密法的各種層次的差別,大家了解嗎?

      在座的諸位菩薩里,可能有很多人都曾經聽聞過密法,甚至接受過灌頂,也有很多人是念佛或者坐禪的。我們不妨回過頭來看一看,當你去接受灌頂時,你是出於什麼心?是出於好奇心?還是覺得接受灌頂後,摸完頭之後,就會有一些前所未有的收穫?你是為了解脫自己的生死,還是為了一切眾生?你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念佛的人也是一樣的,你一天到晚不停地念阿彌陀佛,你為的是什麼?還有,追求開悟的禪修者,你的目的又是什麼?

       或許很多人的目的就是為了自己,這個不能算錯,不能說是錯的,只是心量小了點,所以大家、某些同志也不要不好意思不承認。那麼,只要是為了你自己,那你修的就不能算是大乘佛法。你自以為得到了灌頂,但實際上並沒有。灌頂肯定是要大乘才有的,但因為你沒有那樣的發心,你受的灌頂就不能成其為大乘了。如果不是大乘法,小乘又沒有灌頂一說,世間法中更是不存在這樣的灌頂,那你得到的究竟是什麼呢?我敢肯定,你得到的絕對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灌頂。所以,不管大家修的是什麼法門,都要了解發菩提心的重要性,沒有菩提心,是不可能進修大乘佛法的。

      那麼,回到前面那個居士問的問題,繞了一大圈,在我們漢地的大乘佛教體系里,有關於發菩提心的具體修法嗎?我記得我看過一位著名活佛、著名仁波切的開示,他曾下結論說,顯宗里修學菩提心的方便法很少,而且也沒有具體的儀規。像這種觀點,我認為多少有些輕率。這種觀點,據我所知,在藏密的修行者里還相當普遍哦,有很多人都是這麼認為的。看來在這個世界上,盲目崇拜權威、偏聽偏信、不肯開動腦筋的傢伙的確不少。關於這方面的話題,如果展開來的話,那將會是長長的一大篇,不太適合在這裡談,所以我們只能以後有機會再詳聊了。

       不過我在這裡留下幾個問題請大家思考,這也是我當初反問那位居士的幾個問題:如果我們漢地佛教沒有關於發菩提心的具體修法,那麼,歷代那麼多的祖師大德,他們的大成就有目共睹,那是怎麼修出來的?不可能都是瞎貓撞著死耗子吧?再者,禪宗凈土、天台華嚴等各大法脈的大德,留下了那麼多關於菩提心的精彩論述,為什麼有人就是看不到?還有,講到具體修法,漢地寺廟裡天天念誦的早晚課上,在三皈依里就有「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深入經藏,智慧如海」等等文字,這個還只是三皈依哦,這算不算是發菩提心的具體修法?此外還有四弘誓願,大家都會背的,如果這個都不算是發菩提心的具體修法,那什麼才算?還有《普賢十大願王》,凈土發願文,西方發願文等等,這些千錘百鍊、在心地上用功的修法,難道還不夠具體嗎?

       這裡我不作什麼結論,歡迎大家自己開動腦筋,你們儘管仔細地去琢磨,看看師父說的到底有沒有道理?

  「佛言:善哉!寶積!乃能為諸菩薩,問於如來凈土之行。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於是寶積,及五百長者子,受教而聽。」佛陀在這裡稱讚寶積菩薩能為大家提問什麼是凈土之行、成佛之道,這個問題問得很好,要他們仔細地聆聽,好好地思惟,佛陀這就要為他們解說了。於是寶積菩薩和五百長者子就依教奉行,這個心一下就安靜下來了,準備聽法。

  希望大家的心也同樣安靜下來了,下面就要開講菩薩是如何成就凈土的。我們大乘了義的凈土法門是很難相信、很難了解的,其中的義理精深無比,博大無比。對求生凈土的修行者來說,這一段經文非常非常重要。這個凈土和我們凈土宗的凈土是同一個概念,不過這裡的道理說得要比凈土三經里更透徹,更詳細一些,所以大家要留心聽了。

 

推薦閱讀:

生死事大,無常迅速,思地獄苦,發菩提心
土登翁修堪布:上師如父,道場如母,要有虔誠和恭敬之心
正法:【菩薩願行】 十盡句
印順法師:發菩提心 立四願度

TAG:法師 | 菩提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