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誠為何拋下李清照自己逃跑?

《宋史》里有這麼一個耐人尋味的小故事,說南宋趙構建炎三年(1129年),時任南京市長的趙明誠獲悉御營統制官(守備司令)王亦陰謀叛亂,遂棄城逃跑,連恩愛了27年的老婆李清照也沒顧上帶走,差點兒做了叛軍的俘虜。這個故事的真實性到底有多少,咱們暫且不論,因為宋代文人史家太善於玩弄刀筆誹謗之能事了,如果要做全面考證非一朝一夕之功。單說趙明誠的「逃兵」行為,棄城棄妻,慌不擇路,從中可管窺二人的婚姻狀況,也可對趙明誠之心理作些合理分析,頗能使讀者對當時社會的諸多流弊有所了解。

趙明誠其人,是典型的高幹子弟,是否有紈絝劣跡,現在還沒有統一的說法。21歲的時候,還在當時最高學府的太學讀書的趙明誠,與李清照的哥哥一同遊玩相國寺,認識了年方18歲的李清照,兩人一見傾心,結為夫妻。少男少女,情趣相投,又適新婚燕爾,恩恩愛愛,如膠似漆,於是,才子佳人演繹了一段人間佳話,被當時文壇廣為傳頌。關於趙明誠和李清照的婚姻生活,其間幸福指數到底有多高,趙炎認為,並非如史家常說的「青州幸福十年」,而是非常短暫。趙明誠逃跑時未帶李清照一起走,只是他們夫妻感情早就破裂的一次總爆發。

從性格上來說,趙明誠懦弱而好聲色犬馬,李清照則自視極高,表面是兩人性格互補,其實不然。李清照和大多數女人一樣,嫁雞隨雞,對丈夫滿懷柔情,但趙明誠就難說了。崇寧四年(1105年) 十月,趙明誠做了鴻臚少卿下基層掛職鍛煉,李清照飽嘗相思之苦,寫了著名的《醉花陰》寄給丈夫:「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秋閨的寂寞與閨人的惆悵躍然紙上。趙明誠利用三天三夜的時間寫了五十首竟然無一首是佳作,他是家學淵源的太學生,要說沒有才氣恐無人能信,唯一的解釋就是他在敷衍老婆,沒有用心去寫。大觀元年(1107年)三月,趙明誠的父親去世,遭到蔡京的誣陷,李清照勸趙明誠上表申訴,可趙明誠連屁也沒敢放一個,就慌忙舉家遷出京城,到青州避難去了。以此可見,李清照對丈夫的愛是基於婚姻的約束,在氣節和才華方面,她是瞧不起趙明誠的。而趙明誠心裡也很清楚,新婚後的甜蜜早已在二人的性格迥異中煙消雲散了。

「青州十年」其實並不幸福,趙明誠生活在妻子的光環里心情一直十分壓抑,他把時間和精力幾乎都消磨在了金石、字畫和古玩上,因禍得福,竟完成了《金石錄》的寫作。此時的李清照已經覺察到丈夫在情感上的變化,她一如既往地幫助丈夫勘校文稿、整理題籤,希望喚回丈夫的心,其委曲求全的心態在其時詞作里多有出現。「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倚遍欄干,只是無情緒!人何處?連天衰草,望斷歸來路。」這首《點絳唇》據說是寫於趙明誠去南京之後,實際上是寫於青州生活的第二年。若非倍受趙明誠的冷落,李清照恐怕寫不出這首傳世名作。

北宋末年,經濟文化固然極為繁榮,但政治卻十分黑暗。趙明誠由於父親的案子受到株連,為求自保,只能隱居鄉里。可李清照就不同了,敢作敢為,無所顧忌,所作《詞論》對蘇軾、歐陽修、曾鞏、黃庭堅、柳永等多有批判,著實得罪了不少人,受到廣泛非議。要知道,蘇東坡、歐陽修等既是文壇領袖,也是政治精英,他們的徒子徒孫充斥朝野,李清照這麼做,無疑為趙明誠帶來極大的政治風險。可以說,《詞論》一出,趙明誠休妻之心頓起。靖康二年三月,趙明誠去南京奔母喪,李清照作為正妻,卻未能隨行,說明此時二人的感情已經徹底完了,只不過趙明誠礙於諸多原因不便寫休書罷了。李清照的父親是蘇東坡的學生,與得勢的朝廷保守派頗有淵源,趙明誠再去得罪老岳父,他還想不想活了?

趙明誠守孝未滿,就改朝換代了,南宋小朝廷修改了政治路線,重新起用趙明誠做南京市長,終於可以揚眉吐氣了,他把李清照接到了南京,但夫妻感情並未由此得到改變。不到一年功夫,就發生了王亦的叛亂,「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趙明誠真的自己跑了,讓李清照險些成了王亦的戰利品。經此一事,李清照對趙明誠僅有的一點愛意也就蕩然無存了。南京叛亂平息後,趙明誠調任湖州市長,在赴任途中路過烏江,李清照慷慨陳詞對趙明誠冷嘲熱諷:「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推薦閱讀:

大逃亡,一個智能機器人1小時的出走
為什麼我國的監獄難以逃脫?而墨西哥頭號毒梟華金·古斯曼11日從國家防守最嚴密的監獄第二次越獄卻成功呢?
現實生活里有沒有遇到在婚禮上逃跑的?

TAG:李清照 | 自己 | 逃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