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的新使命:建構大國媒體的必由之路
文丨劉佳佳 來源丨傳媒頭條(ID:cmtt6636)
3月21日,中共中央印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組建中央廣播電視總台,這一改革成為了傳媒人乃至全國人民關注的焦點。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的方案內容、主要職責與成立動因
方案內容:組建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撤銷中央電視台、中國國際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將作為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歸中央宣傳部領導。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對內保留原呼號,對外統一呼號為「中國之聲」。
主要職責:宣傳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統籌組織重大宣傳報道,組織廣播電視創作生產,製作和播出廣播電視精品,引導社會熱點,加強和改進輿論監督,推動多媒體融合發展,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等。
成立動因: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的成立主要是為了加強黨對重要輿論陣地的集中建設和管理,增強廣播電視媒體整體實力和競爭力,推動廣播電視媒體、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加快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堅持正確輿論導向,高度重視傳播手段建設和創新,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
從中央的文件中,我們可以看到,新組建的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貫徹了「新時代、新思想、新目標、新征程、新部署」十九大精神,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承擔了新時代賦予的諸多新的使命,這也與其自身的多重角色分不開。
作為中央主流媒體的國際傳播和國內輿論引導重任,作為廣播電視代表的媒體融合和新型媒體發展任務,同時,它還需要完成作為一個合併之後的媒體組織發展和內部機構改革的目標。
國家維度視角:大國崛起呼喚大國媒體
自誕生之日起,身處國家和社會鏈條中的媒體就被賦予了不同於其他組織的責任和義務。早在20世紀40年代,美國學者率先提出了大眾傳媒的社會責任理論。
社會責任是傳媒作為社會公共媒介必須承擔的義務。因為媒體傳播直接關係到國家的經濟發展、政治穩定和社會進步,對受眾的思想和行動會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作用。對於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而言,尤為如此。
從國際視野來看,一個國家的形象認知和相應的「軟實力」建構,乃至諸多世界知名品牌產品的良好銷售業績,往往得益於其所屬國強大的媒體傳播與大眾文化流行而在目標市場和消費者中形成的文化吸引力與文化認同感。以美國為例,美國擁有世界上最發達的傳播媒介系統。美國媒體涵蓋了所有主要的形式,包括電視、廣播、電影、報紙、雜誌和互聯網。
單從電視媒體來看,就包括全國廣播公司(NBC)、美國廣播公司(ABC)和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的傳統三大電視網以及近年崛起的四大電視網,即福克斯廣播公司(Fox)、聯合派拉蒙電視網(UPN)、華納兄弟電視網(WB)和帕克斯電視網(PAX),還有家庭影院頻道(HBO)和有線新聞網(CNN)兩大有線電視頻道。強大的電視媒體和包括好萊塢、迪斯尼等在內的各類媒體,成為了所謂的「美國夢」和美國強大「軟實力」的最主要力量。身陷西方制裁中的俄羅斯也嘗試建構大國媒體。
2013年底,俄羅斯總統普京下令重組國有媒體,合併老牌通訊社俄新社和「俄羅斯之聲」電台,在此基礎上組建「今日俄羅斯」國家新聞通訊社,構建統一品牌的直接目的是為進一步提升俄羅斯媒體的海外影響力打基礎,幾年下來,也取得了巨大的影響力,成為以電視頻道為主體,互聯網、社交媒體等全面發展的多語種的俄羅斯新型主流媒體。它的經驗雖然不能完全照搬,但對於我國媒體發展也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從歷史視野來看,中國的崛起舉世矚目。中國是文明古帝國的唯一倖存者,世界第一人口大國,擁有著有完整的基礎工業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改革開放40年之後,經濟實力與生產力、政治力、外交力同步快速提升。
中國正在從世界的邊緣走向中心,我們需要更多的國際對話和國際視野,體現在加入WTO、亞投行、博鰲論壇、上海合作組織、高鐵外交、一帶一路等不同時期的重點建設領域之間,更需要與之相匹配的大國媒體。
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同志指出,在向更高目標邁進的過程中,中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表明經過長期努力,我國生產力體系初步形成體系,正從製造大國邁向製造強國。
同時,人民富起來後的需要已從單純的物質文化需要轉向了多元化的需要,這也需要更有傳播力和影響力的大國媒體與之相匹配,以提供相應的社會文化產品,努力在黨的輿論喉舌與老百姓貼心愛看的節目,尋找更多的創新的可能路徑。
技術維度視角:媒體深度融合的創新實踐
在短短的四十年時間裡,中國媒體的發展經歷了國外數百年的歷史征程。在經歷過報紙第一的時代,經歷過長達24年電視第一的時代,現在已進入互聯網第一的時代。
互聯網的發展速度如此之快,超乎想像。互聯網在重新建構了視聽內容生產、傳播與運營的邏輯基礎上,也重構了媒體生態,帶來了諸多新的挑戰。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推動媒體融合發展的重大任務,中央專門印發了《關於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推動媒體融合發展作出深刻闡述,強調融合發展關鍵在融為一體、合而為一,要儘快從相「加」階段邁向相「融」階段,著力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體。這些重要論述,為推進媒體深度融合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自然成為探索融合發展路徑首當其衝的創新實踐者,這既是使命,也是責任。如何更好的拓展主流媒體的傳播陣地?如何提高融合新聞生產的能力?如何更廣泛的應用融合傳播技術?如何融合發展引領新聞傳播的創新?進而實現內容、渠道、平台、經營、管理等深度融合發展,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更好地履行黨中央賦予的職責使命。
機構改革維度:整合是為了回歸初心,為了提升效率
在數十年的快速發展過程中,中央電視台、中國國際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在大部分的時間都處在「旺盛生長」的階段。
成立於1958年5月1日的中央電視台(英文簡稱CCTV)內設24個副局級機構及6個台屬單位,42個電視頻道,529個電視欄目。
1940年12月30日開始播音的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下設了17套廣播節目、4套數字廣播節目以及2套數字電視頻道。
創辦於1941年12月3日的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在全球擁有101家海外整頻率播出電台,在海外建有近百個機構和4115個聽眾俱樂部。
廣播電視媒體作為一個機構和組織,其目的是更有效率的生產和規劃媒體產品,參與制造和規範我們社會中流動的文化價值和信仰。
為了適應不同時代的各種外部因素,機構也一直在不斷的變化中,在廣播電視為主的電子媒體時代,基於垂直領域的節目開發及相應媒介產品的設置、繁多的內部組織架構和高度細分的專業分工代表著那個時代的效率,競爭能力和生命力。
但在互聯網浪潮的今天,中央電視台、中國國際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都置身於一個快速變化媒介生態系統中,對外,採用「中國之聲」,將影響力集中於一點;對內,重新整合既有的各類資源,既是適應新的全球化世界的自然結果,也是主動將影響力延伸到新媒體世界的戰略決策。
推薦閱讀:
※駱家輝:接受新使命
※浮生若派 使命必達
※藏在黨章里的「定海神針」
※弘揚佛法是僧人永恆的使命
※一群知名編劇惡評擺渡人 噴阿里影業糟蹋電影是他們的神聖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