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鑒賞指導2

兩校高三聯考試題

閱讀下列兩首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送魏二

王昌齡

醉別江樓橘柚香,江風引雨入舟涼。

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裡長。

別董大

高適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1)《送魏二》全詩四句都有寫景,一二句和三四句所寫之景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試比較分析兩首詩的作者所抒發的離別之情是否相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①前兩句寫眼前的實景(1分),後兩句寫分別後想像的虛景(未點明是分別後的想像之景,不得分)。(1分) ②《送魏二》一詩表現了作者離別時的惆悵哀婉之情(2分);《別董大》中的離別之情則於慰藉中寄希望,帶有一種豪放健美的色彩(2分) 

北京市西城區2005年高三年級4月抽樣測試

閱讀下面唐詩,完成12—13題。(7分)

春題湖上

白居易

湖上春來似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

碧毯線頭抽早稻,青羅裙帶展新蒲。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注】湖,即杭州西湖。

1.下列各句中對於原詩的理解或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2分)

      A.首聯,作者在滿心的愉悅中對春天的西湖作了集中而又概括的介紹。

      B.頷聯和頸聯,作者將遠望近觀、仰視俯瞰訴諸筆端,對西湖全部勝景作了細緻描繪。

      C.尾聯,作者借「一半勾留」來表達自己對西湖春色的喜愛,對西湖、對杭州的依戀。

      D.全詩以「湖」字開頭,以「湖」字作結;以「湖」為中心,繪出了一幅西湖春景圖。

2.在題寫西湖春景時,為了突出畫面中景物的某些具體特點,作者運用了一些寫作技巧。

      試結合原詩就其中一種技巧的使用效果作簡要說明。(5分)

                                                                                

【參考答案】

1.B(「西湖全部勝景」,概括不當;「細緻描繪」,解說不當)

2.用白描、設比喻、作鋪陳(答出其中一項即可)(1分)

  藉助白描突出景物內容,層次分明;藉助設喻為景物生色:山松似翠,水月似珠,稻如碧毯,蒲如青羅,皆巧極形容,為景增添無限神韻;藉助鋪陳,突出西湖春景的多樣與豐富,表達喜愛之情。(技巧把握正確,援引原詩恰當,解說的意思也恰當,即可)

2005年黃岡市、荊州市高三聯考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完成後面的題目。(6分)

漫 書

司空圖

長擬求閑未得閑,又勞行役出秦關。

逢人漸覺鄉音異,卻恨鶯聲似故山。

  有人評論道:「卻恨鶯聲似故山」,一個「恨」字,出人意表,「無理之極」。你同意嗎?試作簡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看似無理,實在情中。詩人恨鳥不改「鄉音」,就是恨人改了「鄉音」,就是流露出對故鄉的思念。把聽不到「鄉音」之恨,移到不改「鄉音」的鳥的身上。使所抒之情更深更曲,出人意表。讀來頗有神奇之感。(6分)

2005年高考重慶地區信息試卷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早    

齊 己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

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艷來。

明年如應律,先發望春台。

(1)詩人筆下的「早梅」具有怎樣的特點?(2分)

                                                                                 (2)簡要說明第一聯和第三聯運用的藝術手法及其表達作用。(4分)

                                                                                                                                                           

【參考答案】

(1)不畏嚴寒,傲然獨立,幽香四溢,素艷芳潔。(2)第一聯用對比手法,以萬木來反襯早梅不畏嚴寒的品格。第三聯從嗅覺和視覺感受的角度寫出早梅內蘊幽香、外顯素艷的姿色和風韻。

2005年浙江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       孟浩然

山暝聽猿愁,滄江急夜流。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維揚憶舊遊。還將兩行淚,遙寄海西頭。

⑴指出這首詩前兩聯與後兩聯在情感表達上採用的不同手法。(2分)

 

 

⑵請對歷來受到好評的第二聯作簡要賞析。(4分)

 

 

【參考答案】

①前兩聯:借景抒情;後兩聯:直抒胸臆。 ②以景傳情,情景交融:「葉」和「孤舟」的意象,具有飄零的性質,表現了詩人漂泊不定的哀凄之情。而「葉」被風吹得簌簌作響,「孤舟」處於清冷的月色之中。更加強化了孤寂、凄涼、漂泊的情感。

2005年江蘇省通州市第二次高考語文模擬試題

閱讀下面一首詩,回答問題。(6分)

北陂杏花

王安石

一陂春水澆花身,

花影妖嬈各占春

縱被春風吹作雪,

絕勝南陌碾作塵

【注】①此詩系王安石晚年所作。此前詩人親手創立的新法被一一廢止。陂:池塘,這裡指池邊或池中小洲。②占春:佔領春光,指包含濃郁春意。③碾作塵:意即備受踐踏。

評論家說此詩末二句「藝術地寫出了悲壯之情」,請作出賞析。

⑴簡析「悲壯」:                                                             

                                                                              

 

⑵評賞「藝術」:                                                             

                                                                                

【參考答案】

⑴末二句寫花落。北陂落花隨流水而去,花魂無玷。而南陌杏花將被車輪碾碎,變作塵土,其悲可見。作者借杏花抒寫人格: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甚是悲壯。

⑵末二句托物言志,狀物時運用了比喻(「雪」喻落花)、襯托(南陽杏花反襯北陂杏花)等修辭,生動、深刻地表達了心志。

2005高考語文創新模擬試卷

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回答問題。

 

定風波

蘇軾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注】這首詞作於元豐五年(1082),此時蘇軾被貶黃州。

⑴這首詞,寫眼前景,寓心中事,談人生哲理。請結合詞的上片,作簡要賞析。(3分)

                                                                        

                                                                        

                                                                        

⑵比較「獨釣寒江雪」的柳宗元和「悠然見南山」的陶淵明,談談本詞主人公的形象特點。(3分)

                                                                        

                                                                          

                                                                         

                                    

【參考答案】

⑴首句「莫聽穿林打葉聲」,只「莫聽」二字便寫出性情,穿林打葉聲,既是眼前實景,又何嘗不是作者在官場多遭打擊的寫照,「何妨」句是前一句的自然延伸,徐行又吟嘯,增加了挑戰色彩,「誰怕」就更見出作者坦蕩胸懷。「一蓑煙雨任平生」,既豁達,又無奈。人生遭遇挫折,像遭遇風雨一樣自然,不必害怕,順其自然,「山頭斜照」自有到來之時。⑵「獨釣寒江雪」的柳宗元,不畏嚴寒,不懼官場黑暗,傲然獨立,突出的是「孤傲」;「悠然見南山」的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體現出的是「淡泊」;而「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蘇軾,面對挫折打擊,能自我解脫,顯示出的是「曠達」。

北京市海淀區2005年高三年級第二學期期中練習

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1)—(2)題。(8分)

喜外弟盧綸見宿

司空曙

靜夜四無鄰,荒居舊業貧。

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

以我獨沉久,愧郡相見頻。

平生自有分,況是蔡家親。

【注】蔡家親:指表親。

(1)對這首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一二句側重寫荒村貧居的環境,秋夜沉沉,荒野空寂,舊業困頓,左右無鄰。為全詩籠上了一層冷寂悲涼的氣氛。

      B.五句中「獨沉久」三字寫自己長期離群索居,孤獨落寞;六句中一個「愧」字流露出自己處境困窘對盧綸無以為報的心情。

      C.尾聯寫人的一生中與朋友相處總是會有聚有散的,就連親戚間也難以避免。表現出了詩人的達觀情懷。

      D.全詩描繪畫面由遠及近,由物到人;題目雖有「喜」字,但詩中卻喜中含悲,悲中有喜,真切地寫出了自己的境遇和與外弟的情誼。

(2)下面是謝榛的詩論,閱讀並回答問題。(6分)

      韋蘇州曰:「窗里我將老,門前樹已秋。」白樂天曰:「樹初黃葉日,人慾白頭時。」司空曙曰:「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三詩同一機杼①,司空為優。

      【注】機杼:喻指文章的構思和布局。

      ①韋蘇州指唐代詩人韋應物,他被稱為「蘇州」是因他曾作為蘇州刺史。白樂天也是唐代詩人,他名為       ,我們曾學過他的詩有                      。(2分)

      ②詩論說「三詩同一機杼」,請寫出三人的詩句在寫法上的相同點。(2分)

                                                                                

                                                                               

③評者認為三人的詩句「司空為優」,請分析「優」在何處。(2分)

                                                                                

                                                                               

【參考答案】

(1)C(2分)

(2)①居易 琵琶行  賣炭翁(只要是白居易的作品即可,2分,錯1處減1分)

       ②這三句詩都人樹並寫,以景襯情,用樹之落葉來比喻人之衰老。(2分)

       ③司空曙的詩句寫了夜雨、昏燈、黃葉樹、白頭人,形象更加具體鮮明,表現了詩人孤獨悲苦的心境,使讀者感受更為真切。(2分)

哈師大附中、東北師大附中、遼寧省實驗中學2005年高三第二次聯合考試

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完成後面的題目。(6分)

寒食[注]

孟雲卿(唐)

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

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

寒食日獻郡守

張友正(唐)

入門堪笑復堪憐,三徑苔荒一釣船。

慚愧四鄰教斷火,不知廚里久無煙。

   【注】寒食:為了紀念春秋時期的介子推,舊時清明節前一天有禁火、吃冷食的習俗,人們把這一天叫做寒食節。

   (1)兩首詩異曲同工,表達了相同的情感,請簡要分析。(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簡要分析兩首詩在藝術手法和語言風格上各有什麼不同。(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兩首詩分別借「他鄉堪悲」、「貧居無煙」和「三徑苔荒一釣船」、「廚里久無煙」,寫出了生活的貧寒、困頓,藉此表達了寒士的辛酸、無奈和對現實的不滿。(有分析1分,答出情感1分)

(2)孟詩從「花滿枝」寫起,以「樂景寫哀情」(或反襯),語言含蓄。張詩「三徑苔荒一釣船」用白描的手法,直接寫出生活的貧窮,語言直白中不乏幽默詼諧。(4分。手法各1分,語言各1分)

2005年大連市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

閱讀唐代詩人劉禹錫的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始聞秋風

劉禹錫

昔看黃菊與君別,今聽玄蟬我卻回。

五夜颼飀枕前覺,一年顏狀鏡中來。

馬思邊草拳毛動,雕盼青雲睡眼開。

天地肅清堪四望,為君扶病上高台。

(1)此詩「構思獨特」,請從首聯賞析說明「構思獨特」在哪裡。(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詩頸聯堪為「詩骨」,表現了詩人自強不息的豪情、心如砥石的精神和跌宕雄健的風格。這一主旨頸聯是如何加以表現的?(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全詩構思用擬人手法,首聯中的「看」和「我」都指秋風。用擬人的好處:一是物我共知,二是秋風有知有情,便於對話。(擬人手法1分,兩個好處2分)(3人)

(2)①鍊字上,一「思」一「盼」從精神上寫出雄心壯志;一「動」一「開」從動作上寫出蓄勢待發。(2分)

②造意上,秋的背景,襯托「馬」和「雕」,意境肅殺,形象雄健。(1分)

③手法上,「馬思邊草」「雕盼青雲」是比興,是詩人精神的物化。(2分)(5分)

唐山市2004—2005學年度高三年級第二次模擬考試

閱讀下面—首宋問,然後問答問題:(6分)

望江南(超然台·川作)   蘇軾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台上看,早壕春水一城花。煙雨帽千家。

寒食後,酒醒卻咨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注】超然台,作者在密州任上,動工修葺外園北舊台。並由蘇轍命共名曰「越然」

㈠)「煙雨暗千家」中「暗」字,在詞中,起到什麼作用?(2分)

答:                                                                     

(2)詞的下闋蘊涵了詞人十富的情感,試作分析、(4分)

答:                                                                     

【參考答案】

 (6分)

(1)「暗」字即使人想像到煙雨籠罩千家萬戶的陰沉景象,(1分)又為全詞定下抒情基調。(1分)

(2)①因清明節(寒食節)所生的難解鄉愁,②寄情詩酒的洒脫,③仕途坎坷的無奈。

   評分要點:鄉愁、洒脫、無奈。以上三個評分要點。答出一·點1分,答出兩點3分,答出三點4分。

2005年廣州市普通高中畢業班綜合測試(二)

閱讀下面兩首宋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梅花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梅花   陳煥

雲里溪橋獨樹春,客來驚起曉妝勻。 試從意外看風味,方信留侯似婦人。

【注】留侯:漢代名將張良,功高位重,但卻摒棄人間富貴。傳說他有大丈夫的胸懷,又有美如少女的外貌。

王安石和陳煥兩首詠梅詩,都抓住了梅花的同一特徵進行歌詠,這一特徵是什麼?兩位詩人是怎樣藉此抒發他們的情感的?(6分)

【參考答案】

(6分)

傲然獨立的風姿。王安石的「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描寫了嚴冬群芳紛謝,獨有梅花凌寒開放的景象,歌詠了不怕困難、倔強不屈的傲然風骨。陳煥的「雲里溪橋獨樹春,客來驚起曉妝勻。」寫出在深山僻野、人跡罕至的地方,詩人突然發現了傲然特立、寂寞開放的一樹梅花,感到意外、驚喜。抒寫了詩人高蹈自守的襟懷。(意思對即可)

評分標準:特點2分,情感4分(每位詩人的情感各佔2分,其中結合詩句正確1分,具體情感1分。陳詩中答對「驚喜」或「高蹈自守」的意思都可得1分。)

濟寧市2004——2005學年度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試

閱讀下面兩首詩,參照對「其二」的鑒賞,寫出對「其三」的鑒賞。(6分)

塞下曲

盧綸

其二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其三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鑒賞:《塞下曲》六首是盧綸邊塞詩的代表作,這裡選了其中的兩首。它們表現了戍邊將士豪邁壯麗的軍事生活,刻畫出一位武藝高強、英勇殺敵的將軍形象。

其二寫將軍夜巡,誤以石為虎,箭射入石的傳奇故事,表現了將軍的勇武過人。詩一開始就渲染猛虎襲來的緊張氣氛。為將軍誤射作好鋪墊,同時也寫出了將軍的高度警覺性;後兩句寫箭沒石中的情景,以戲劇性的結果烘托出將軍那非凡的臂力和高超的箭術。

其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6分)(其三)寫將軍雪夜率軍追敵的壯舉,突出了將軍殺敵衛國的精神(2分)。詩一開始用月黑之夜大雁被驚高飛,來襯托敵軍潰敗夜逃的情景(2分);三四句寫將軍率領輕騎冒雪追敵,「大雪滿弓刀」這一細節,既寫出了環境的極度惡劣,更突出了將軍的英勇剛毅(2分)

2005年雲南省第二次高三教學質量檢測

閱讀下面宋詩,完成後面問題。(6分)

暑 旱  苦 熱

王 令

清風無力屠得熱,落日著翅飛上山。

人固已懼江海竭,天豈不惜河漢干?

昆化之高有積雪,蓬菜之遠常遺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妒忍身去游其間!

(1)這首詩中最能體現作者思想感情的是一聯?請作簡要分析。(3分)

答:                                                                                                                                               

(2)你認為這首詩在表達上最顯著的特點是什麼?(3分)

答:                                                                                                                                                   

【參考答案】

(1)尾聯。不能攜天下人同往崑崙、蓬萊清涼之地,怎忍自己一人獨亨?願與人民同涼熱、共甘苦,情真意切。(2)答題要點:寫天氣的炎熱,聯想豐富,想像奇特,生動形象;寫對人民的同情,情真意。全詩境界開闊、高遠。(若從其他方面答題,言之成理即可)

2005年福建省達標中學高中畢業班質量檢查

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北陂杏花

(宋)王安石

一陂春水繞花身,花影妖嬈各占春。

縱被春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

【注】①陂(bēi),池。這裡指的是池邊或池中小洲。

     ②這首詩系王安石晚年所作。詩人原先積極推行新法,晚年被迫閑居江寧,眼看著自己親手制定的新法被一一廢止。

  (1)詩的首句怎樣寫出杏花的可愛?

 

 

 

 

  (2)三、四兩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請作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

(1)首句通過一個「繞」字,寫出了春水愛花、惜花、護花、戀花的情景,側面寫出了杏花的可愛。(2分)

(點出「繞」字,1分;分析到「側面表現杏花的可愛」,1分;大意對即可)

  (2)詩人以水邊的杏花自況,縱然被春風吹落水上,仍保持著純潔,遠勝於路邊的杏花,在車水馬龍中被碾碎,化為污濁的塵土。流露出悲壯的情感,表現出堅持自己的理想情操,不願同流合污的精神。(4分)

(點出悲壯的情感和堅持理想情操不願同流合污的精神,2分;能作簡要分析,2分;大意對即可)

北京市丰台區2005年高三一模統一練習

閱讀下面的詩,完成①—③題(9分)

(甲)涼州詞                      (乙)從軍行

王翰                                           王昌齡

葡萄美酒夜光杯,                           琵琶起舞換新聲,

欲飲琵琶馬上催。                           總是關山舊別情。

醉卧沙場君莫笑,                           撩亂邊愁彈不盡,

古來征戰幾人回!                           高高秋月下長城。

①從題材上看,這兩首詩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詩。但是,它們的感情基調不同,甲詩___________________,乙

詩___________________。(3分)

②這兩首詩都是多角度地描寫場面,請說出其中的兩點。(2分)

③「一切景語皆情語」。結合乙詩「高高秋月下長城」一句,談談你的認識。(4分)

 

【參考答案】

(9分)

   ①(3分)邊塞   昂揚悲壯(意氣昂揚)   沉鬱哀愁(情結沉鬱)

   ②(2分)要點:聲音   動態   色彩(答出其中兩點,語意明白即可)

   ③(4分)作者描寫的是「月照長城」的壯闊而悲涼的景象,表達了無限的鄉愁與對現實的憂怨。(意近即可)

遼寧省瀋陽市2005年高三年級教學質量監測

閱讀下面兩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獨坐敬亭山                   江 雪

李白                         柳宗元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注】①敬亭山在宣州,《獨坐敬亭山》作於天寶十二載,距李白被迫離開長安整整十年。②《江雪》大約作於柳宗元謫居永州期間。

(1)古人評《獨坐敬亭山》有云:「兩不厭」妙矣,傳獨坐之神。古人為什麼這麼說,請你作出合理的鑒賞。(4分)

 

 

(2)《江雪》借「漁翁」形象寄託了作者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發了政治上的抑鬱若悶。請分析本詩前兩句「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對塑造「漁翁」這一形象所起的作用。(4分)

 

 

 

【參考答案】

(8分)(1)「兩不厭」用擬人的手法,表面寫詩人與敬亭山相對而視,脈脈含情,實際上,詩人愈是寫山的有情,愈是表現人間的無情,點出「獨」字。從而表達出詩人孤獨寂寞的情感。(2)前兩句用「千山」「萬徑」這樣廣闊的背景作烘托,背景越闊大,「漁翁」的形象就越突出;前兩句「絕」「滅」極寫環境的幽靜沉寂,這與「漁翁」清高孤傲的情感世界也是一致的。

2005年淮安高考語文模擬試卷(二)

比較閱讀下面兩首詩,然後回答問題。清平調 李白

一枝紅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 可憐飛燕侍新妝。

【注】「紅艷露凝香」喻牡丹花。詩人此處借牡丹花未讚美楊貴妃體態豐腴美麗。

賞牡丹 劉禹錫

庭中芍藥妖無格,池上笑蓉凈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1)比較一下李詩中的「枉」、「借問」與劉詩中的「真國色」二者用字煉意的佳妙。(3分)

 

(2)劉詩在標題中首列一個「賞」字,有什麼作用?李詩開頭從「色」、「香」兩個角度寫牡丹的紅艷、濃香,妙在哪裡?(3分)

【參考答案】

 (1)李詩中「枉」與「借問」二詞,貶低神女和趙飛燕,褒揚楊貴妃,人花相映,古今類比,手法極盡變化之妙,跌富有致之勢迴旋其中。劉詩中「真國色」三字,力重干鈞,擲地有聲,牡丹與芍藥、芙蓉相比,雍容華貴,艷壓群芳,才產生「動京城」的效應,神韻畢現。(2)劉詩一個「賞」字,總攬全局,直貫通篇,意境全出。李詩從「色」、「香」兩個角度寫牡丹的紅艷、濃香,單刀直入、開門見山,激發詩人思接千古的浮想,盡現詩人對楊貴妃的讚美之情。

2005屆鹽城市高三第二次調研考試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早寒有懷

[唐]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風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遙隔楚雲端。

鄉淚客中盡,歸帆天際看。

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注】①時作者漫遊在長江下游一帶。  ②襄水,古屬楚國。 ⑴詩人是如何寫出「早寒」的特點的?請結合詩句具體說明。(2分)

 ⑵詩的第二、三聯是如何抒發作者的思鄉之情的?請作簡要賞析。(4分)

 

 

 

【參考答案】

.⑴①樹葉飄落,大雁南飛,通過深秋的典型景物突出「早寒」;(1分)②用「北風—呼嘯渲染「早寒」。(1分)(一層意思點出寒之「早」,一層意思突出「寒」意。合在一起說明也行。)

  ⑵①用「遙隔」兩字表明了作者離家遙遠,不能歸去,透露出思鄉之情。②用遊子淚「盡」他鄉這—典型細節,反映出作者思鄉之情的強烈。③假託家人遙望「天際」的」歸帆」,也在想望著自己的歸去,巧妙地抒發了詩人濃濃的思鄉之情

2005年揚州市重點中學四月語文模擬試題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

碧澗別墅喜皇甫侍御相訪

劉長卿

荒村帶返照,落葉亂紛紛。

古路無行客,寒山獨見君。

野橋經雨斷,澗水向田分。

不為憐同病,何人到白雲!

這首詩聯描寫了怎樣的環境?試結合作品內容簡析其作用。

 

【參考答案】

 (6分)首聯寫出了山村荒涼、夕陽慘淡、黃葉飄飛的景象(2分)。在這蕭索落寞的環境里,作者的心情是孤寂消沉的,為下文突然見到朋友來訪而產生意外驚喜做了鋪墊,創設了意境(4分)。(意思對即可)

2005年江蘇海安高級中學高考語文模擬試卷

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丹陽送韋參軍   

嚴維

丹陽郭里送行舟,一別心知兩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鴉飛盡水悠悠。

⑴本首詩就體裁而言屬於      ,就內容而言屬於       

⑵詩貴凝練含蓄,試品味「兩地秋」的內涵。

答:                                                                 

                                                                         

⑶詩的三四兩句情景交融,寫對韋參軍的深切思念,試簡要分析。

答:                                                                         

                                                                              

【參考答案】

⑴七言絕句;送別詩。

⑵答:詩的前兩句是寫送行。千種離情,萬般愁緒,一齊湧上詩人心頭.「一別心知兩地秋」,「秋」字,表面上寫時令,實際上卻是表達詩人的情緒。蕭瑟的秋景增添了離情別緒。作者還巧妙地運用拆字法,以「心」上有「秋」說明「愁」。所以「兩地秋」是雙關語。

⑶答:「江南」「江北」,既是友人行舟的路線,也是作者目送方向。「望」字傳出思念之神態,憂思綿綿,「日晚」暗示思念時間之久,見出友情之深。「寒鴉飛盡水悠悠」。這一句寫望中所見。秋日黃昏,江面上寒鴉點點,給人增添愁思。可是,就連這使人感傷的寒鴉此時此刻也「飛盡」了,只剩下悠悠江水流向遠方,這一切給人以孤獨、寂靜、空虛的感觸,「水悠悠」包含著無限思念的深情,情景交融,表達作者的悠悠情思。   

啟東市2005屆高三年級第二次調研考試

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野  

杜甫

野老籬邊江岸回,柴門不正逐江開。

漁人網集澄潭下,賈客船隨返照來。

長路關心悲劍閣,片云何意傍琴台?

王師未報收東郡,城闕秋生畫角哀。

【注】琴台,相傳為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當壚賣酒之處,此代指成都。

      王國維曾將詩的意境分為「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他認為「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這首詩的前四句和後四句哪屬「無我之境」,哪屬「有我之境」?試作具體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前四句是「無我之境」,詩人心境寧靜淡泊,完全陶醉於優美的江邊晚景之中,達到了物我兩忘的境界。後四句轉入「有我之境」,無論是雲彩還是城闕,是秋色還是角音,都浸染了詩人哀傷的感情色彩。兩種境界,互相映襯,產生了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2005年4月深圳高級中學高三模擬訓練

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後回答問題。(9分)

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王 維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

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1)首聯寫景有什特點?請結合「轉」「日」進行分析。

答:                                                        

(2)全詩在寫景和寫人之中,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                                                          

(3)詩中「接輿」是指春秋時楚國的一個隱士。「五柳」則是指_________(朝代)大詩人_______,其詩文代表作品有______________(任填一篇)。

【參考答案】

 (9分)(1)首聯寫山中秋景。「轉」和「日」用得巧妙,轉蒼翠,表示山色愈來愈深,愈來愈濃;山是靜止的,著一「轉」字,便憑藉顏色的漸變而寫出它的動態。日潺湲,就是日日潺湲,每日每時都在喧響;水是流動的,用一「日」字,卻令人感覺它始終如一的守恆。寥寥十字,勾勒出一幅有色彩、有音響,動靜結合的畫面。(4分)

(2)表現了詩人隱居生活的閑適快樂。(2分)

(3)東晉(或晉代)陶淵明  《桃花源記》(或《歸園田居》《飲酒》《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3分)

◇附: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鑒賞

《新唐書·王維傳》:「別墅在輞川,地奇勝……與裴迪游其中,賦詩相酬為樂。」這首詩即與裴迪相酬為樂之作。這是一首詩、畫、音樂完美結合的五律。首聯和頸聯寫景,描繪輞川附近山水田園的深秋暮色;頷聯和尾聯寫人,刻畫詩人和裴迪兩個隱士的形象。風光人物,交替行文,相映成趣,形成物我一體、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抒寫詩人的閑居之樂和對友人的真切情誼。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首聯寫山中秋景。時在水落石出的寒秋,山間泉水不停歇地潺潺作響;隨著天色向晚,山色也變得更加蒼翠。不待頷聯說出「暮」字,已給人以時近黃昏的印象。「轉」和「日」用得巧妙。轉蒼翠,表示山色愈來愈深,愈來愈濃;山是靜止的,著一「轉」字,便憑藉顏色的漸變而寫出它的動態。日潺湲,就是日日潺湲,每日每時都在喧響;水是流動的,用一「日」字,卻令人感覺它始終如一的守恆。寥寥十字,勾勒出一幅有色彩,有音響,動靜結合的畫面。「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頸聯寫原野暮色。夕陽欲落,炊煙初升,這是田野黃昏的典型景象。渡頭在水,墟里在陸;落日屬自然,炊煙屬人事:景物的選取是很見匠心的。「墟里上孤煙」,顯系從陶潛「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歸田園居之一》)點化而來。但陶句是擬人化的表現遠處村落上方炊煙縈繞、不忍離去的情味,王句卻是用白描手法表現黃昏第一縷炊煙裊裊升到半空的景象,各有各的形象,各有各的意境。這一聯是王維修辭的名句,歷來被人稱道。「渡頭余落日」,精確地剪取落日行將與水面相切的一瞬間,富有包孕地顯示了落日的動態和趨向,在時間和空間上都為讀者留下想像的餘地。「墟里上孤煙」,寫的也是富有包孕的片刻。「上」字,不僅寫出炊煙悠然上升的動態,而且顯示已經升到相當的高度。首、頸兩聯,以寒山、秋水、落日、孤煙等富有季節和時間特徵的景物,構成一幅和諧靜謐的山水田園風景畫。但這風景並非單純的孤立的客觀存在,而是畫在人眼裡,人在畫圖中,一景一物都經過詩人主觀的過濾而帶上了感情色彩。那麼,詩人的形象是怎樣的呢?請看頷聯: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這就是詩人的形象。柴門,表現隱居生活和田園風味;倚杖,表現年事已高和意態安閑。柴門之外,倚杖臨風,聽晚樹鳴蟬、寒山泉水,看渡頭落日、墟里孤煙,那安逸的神態,瀟洒的閑情,和「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歸去來辭》)的陶淵明不是有幾分相似嗎?事實上,王維對那位「古今隱逸詩人之宗」,也是十分仰慕的,就在這首詩中,不僅仿效了陶的詩句,而且在尾聯引用了陶的典故:

「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陶文《五柳先生傳》的主人公,是一位忘懷得失、詩酒自娛的隱者,「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實則,這位先生正是陶潛的自我寫照;而王維自稱五柳,就是以陶潛自況的。接輿,是春秋時代「鳳歌笑孔丘」的楚國狂士,詩人把沉醉狂歌的裴迪與楚狂接輿相比,乃是對這位年輕朋友的讚許。陶潛與接輿──王維與裴迪,個性雖大不一樣,但那超然物外的心跡卻是相近相親的。所以,「復值接輿醉」的復字,不表示又一次遇見裴迪,而是表示詩人情感的加倍和進層:既賞佳景,更遇良朋,輞川閑居之樂,至於此極啊!末聯生動地刻畫了裴迪的狂士形象,表明了詩人對他的由衷的好感和歡迎,詩題中的贈字,也便有了著落。

頷聯和尾聯,對兩個人物形象的刻畫,也不是孤立進行,而是和景物描寫密切結合的。柴門、暮蟬、晚風、五柳,有形無形,有聲無聲,都是寫景。五柳,雖是典故,但對王維說來,模仿陶淵明筆下的人物,植五柳於柴門之外,不也是自然而然的嗎?

湖北八校2004—2005學年度高三年級第二次聯考

閱讀下面的兩首元曲,回答後面的問題(6分)

[中呂]普天樂

滕賓

①柳絲柔,莎茵細。數枝紅杏,鬧出牆圍。院宇深,鞦韆系。好雨初晴東郊媚,看兒孫月下扶犁。黃塵意外,青山眼裡,歸去來兮。

②翠荷殘,蒼梧墜。千山應瘦,萬木皆稀。蝸角名,蠅頭利。輸與淵明陶陶醉,盡黃菊圍繞東籬。良田數頃,黃牛一隻,歸去來兮。

【注】滕賓,主要活動於元武宗至大到英宗至治年間(1308—1323)。至大年間任翰休學士,出為江西儒學提舉,後棄家入天台為道士。「[中呂]普天樂」是滕賓寫的系列失題小令,這是其中的第一、第三首。

  (1)填空:(3分)

   這兩首小令中的[中呂]是      ,第一首中「數枝紅杏,鬧出牆圍」是從宋祁的詞《玉樓春》「                    」和葉紹翁的詩《遊園不值》「                   」的名句化用而來。

  (2)這兩首小令所描寫的景物雖然不同,但抒發的情懷卻是一致的,請結合原作簡要分析。(3分)

      答:                                                                       

                                                                               

                                                                               

                                                                               

【參考答案】

(1)宮調名「紅杏枝頭春意鬧」「一枝紅杏出牆來」(每空1分)

(2)這兩首小令雖然描寫的景物不同:第一首是春景,第二首是秋景,(1分)但作者通過對自然風光的描繪,對陶淵明生活的傾慕,抒發了一種不追求名利的隱逸情懷。(1分)作者將「蝸角名,蠅頭利」等「黃塵」觀念置於「意外」,表達對官場的厭棄,借陶淵明歸隱園田來抒寫自己「歸去來兮」的浩然歸志。(1分)

湖北宜昌市2005年高三第二次調研考試語文試卷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水檻遣心二首(其一)①

     杜 甫

    去郭軒楹②敞,無村眺望賒③。

     澄江平少岸,幽樹晚多花。

     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

     城中十萬戶,此地兩三家。

【注】①此詩作於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時期。 ②軒:長廊。楹:柱子。 ③賒:遠。

     ⑴填空:(3分)

    這是一首描寫歌詠自然景物的詩歌,根據景物描寫可以判斷,詩人寫的是________時令的美麗景物。作者通過這些景物描寫,寫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草堂環境;表現了詩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⑵中間兩聯是寫景的典範,請具體分析其藝術手法。(3分)

【參考答案】

    ⑴春天;開闊幽靜;優遊閑適(熱愛大自然春天)[每空1分,3分]

    附:作者寫到了澄澈的江水,鬱鬱蔥蔥的樹木,奼紫嫣紅的花朵,細雨中的游魚,微風中的燕子。這些景物描寫讓人看到了春天的美麗。而頭尾兩聯的呼應,寫出的是開闊幽靜的草堂環境,蘊含在字裡行間的是詩人優遊閑適的心情和對大自然春天的熱愛。

    ⑵中間四句承「眺望」而寫景物。視角由遠而近,由下而上,描寫動靜相宜。寫浩蕩的江水是遠景,描樹木花朵是近景。如果說頸聯是寫靜景,那麼頷聯就是寫動景了:魚兒在細雨中歡欣地暢遊,燕子在微風裡傾斜地掠過。「出」、「斜」二字,傳神的描繪出了微風細雨中魚和燕子的動態,是逼肖生動的細節描寫,傳達出的是詩人熱愛春天的喜悅心情。[加波浪線的要點「由遠而近,由下而上」、「動靜相宜」、「細節描寫」,任意答對兩處得3分,答對一處得1分。

江西省重點中學聯考盟校2005年第一次聯考

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後回答問題。 (6分) 

涇  

唐  羅隱

涇溪石險人驚懼,終歲不聞傾覆人。

卻是平流無石處,時時聞說有沉淪。

 徑溪是指今甘肅天水市東南的涇谷水,今名永川河。

  這首詩寓含著—種什麼哲理?談談你的看法。

 答:                                                                          

                                                                                

【參考答案】許多事故往往出於人人自以為安全而失去警惕的時候。(答案靈活,6分)

2005年廈門市高三語文統考試題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秋夜喜遇王處士

王  

北場芸藿罷,東皋刈黍歸。

相逢秋月滿,更值夜螢飛。

(1)   在這首詩中,詩人為什麼要寫「芸藿」「刈黍」等農事活動?

                                                                               

(2)   此詩標題為「秋夜喜遇王處士」,通篇雖無「喜」字,但句句有「喜情」,請從三、四句中選擇一句作簡要賞析。

                                                                                

                                                                              

【參考答案】(6分)

(1)勞動後的輕微疲乏和快意,對田園生活的欣然自適,為下兩句所描繪的「秋夜喜遇」作鋪墊。(3分,恰當分析詩人的愉快心情即可)

(2)三句,寫詩人與朋友在一個滿月之夜偶然相遇。詩人沒有一筆正寫「喜」字,但寓情於景,透過溶溶明月,詩人那種沉醉於眼前美好景色的快意,以及友人相逢的喜悅,都鮮明地呈現在讀者面前。(3分,恰當分析寓情於景即可。)

四句,寓情於景,寫星星點點的秋螢穿梭似地飛舞著,織成一幅幅變幻不定的光的圖案,瀰漫著一種歡快的氛圍,飽含著詩人喜悅的情愫。(3分,恰當分析寓情於景即可。)

2005年天津市十二區縣市重點中學高考模擬聯合測試

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台 城

劉禹錫

台城六代競豪華,結綺臨春事最奢。

萬戶千門成野草,只緣一曲後庭花。

【注】①台城,六朝帝王起居臨政的地方。 ②結綺臨春,陳後主營造的兩座樓閣。

(1)這首詩以「台城」為題,其中蘊涵著詩人怎樣的歷史反思?(2分)

       答:                                                               

(2)結句「只緣一曲後庭花」顯示了這首懷古詩高超的表達技巧,試作簡要分析。(4分)

答:                                                             

                                                                 

                                                                 

【參考答案】(6分)

(1)詩人反思了六朝相繼滅亡的歷史原因:(1分)奢侈豪華,荒淫誤國。(1分)

(2)詩人借用《玉樹後庭花》的典故,(2分)用聽覺形象來代替議論,無邊野草凄涼中,《玉樹後庭花》的樂曲在空中回蕩,使人聯想起當年翠袖曼舞的場面,讓嚴肅的歷史教訓  

化作可聽可感的具體形象。(2分)

評分要點:用典(2分),語言含蓄、委婉(或用聽覺形象來代替議論或將抽象的議論具體化、形象化)(2分)

武漢市2005屆高三年級四月調考語文試題

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後回答問題。(6分)

減宇木蘭花·競渡

(宋)黃裳

紅旗高舉,飛出深深楊柳渚。鼓擊春雷,直破煙波遠遠回。

歡呼震地,驚退萬人爭戰氣。金碧樓西,銜得錦標第歸。

(1)各用兩個字分別概括上下兩闋描寫的內容。(2分)

 

(2)為了渲染竟渡的熱烈緊張氣氛,本詞運用了哪些寫作技巧?試簡要說明。(4分)

 

【參考答案】

(1)上闋:爭渡;下闋:奪標。(大意相近即可,答對一個得1分)

(2)①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如比擬(「飛出」)、比喻(「春雷」)、誇張(「直破煙波」「驚退

萬人」)渲染熱烈緊張的氣氛。

 ②著力對色彩和聲音的描繪。前者如紅色的旗幟,綠色的楊柳,白茫茫的煙波,金碧的樓台;後者如賽船的擊鼓聲和觀眾的歡呼聲。這些都再現了爭勝的英雄氣概和參加盛會的熱烈氣氛。(答對一點得2分,就某—方面賞析到位可得4分。對渲染熱烈緊張氣氛寫作技巧的賞析,答案不只此兩點,如煉宇鍊句賞析亦可。)

2005年佛山市高考模擬考試

閱讀下面詩歌,回答問題。(8分)

洛中訪袁拾遺不遇

盂浩然

洛陽訪才子,江嶺作流人.

聞說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注】江嶺,即大庾嶺,過此即是嶺南地區,唐代罪人往往流放於此。

  (1)填空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個大量寫                 詩的人。唐人將詩歌分為古體詩和今體詩(又名近體詩),今體詩主要包括律詩和       兩種,孟浩然的詩多為律詩。(2分)

 (2)這首詩感情深沉,包含了相當複雜的情緒,是一首精鍊而含蓄的小詩。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運用了哪些表現手法?請作簡要的賞析。(6分)

 

【參考答案】

(1) 山水田園(詩):絕句(2分,每空1分)

(2)全詩以樸實無華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憤懣不平和傷感情緒。用「江嶺」與「洛陽」相對,「才子」與「流人」相對,揭露了當時政治的黑暗,君主的昏庸。「才子」本該受到重用,卻遭流放,由「洛陽」遠放「江嶺」,這是極不合理的社會現實,何況這「流人」還是自己的摯友呢。兩句強烈的對比,突現出詩人心中的不平。用嶺外早開的梅花與北地花開之遲相對比,道出早開的梅花是美,可流放嶺外怎及得留居北地故鄉呢?由「江嶺」想到早梅,從而表現了對友人的深沉懷念。全詩貫穿著兩個對比。用人對比,從而顯示不平;用地對比,從而顯示傷感。結尾一個詰問,使作者的真意更加鮮明,語氣更加有力,傷感的情緒也更加濃厚。

(答出「詩人內心的不平」和「傷感情緒」之意,2分;運用了「對比」1分:「反詰」或反問1分;能正確賞析2分)

吉林省2004—2005學年度高三年級質量檢測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送柴侍御   

王昌齡

流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1)有人認為,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是「正說」,王昌齡的「明月何曾是兩鄉」是「反說」。結合全詩,談談你對「反說」的理解。

       答:                                                                  

  (2)為什麼說本詩的關鍵是「同」字?

       答:                                                                  

【參考答案】

(1)(3分)「反說」是指表面上說自己沒有離別之苦,但實際上恰恰從反面道出了異地相思之情。

(2)(3分)因為「同」字表面是指與朋友風雨同行,實則凸顯了內心對朋友遠離的牽掛。

宣武區2004-2005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一次質量檢測

  13.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完成後面二題。(8分)

裴迪南門秋夜對月[注]

錢起

夜來詩酒興,月滿謝公樓。影閉重門靜,寒生獨樹秋。

鵲驚隨葉散,螢遠入煙流。今夕遙天末,清光幾處愁。

【注】裴迪:錢起、王維的友人,幾人多有詩作唱和。謝公,宋謝靈運,一說為齊謝朓,詩中以「謝公樓」比喻裴迪住處。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1)這兩首詩均以「月」為題,共同描繪了月夜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的特點。(3分)

   (2)清人沈德潛對錢詩中「螢遠」一句的評價為:「月夜螢光自失,然遠入煙叢,則仍見其流矣。此最工於體物。」(《唐詩別裁集》卷十一)「工於體物」,指在寫物方面很見功力。試分析錢詩中「螢遠」一句在「體物」方面的精妙之處。並指出王詩中最「工於體物」的是哪一句,試作簡要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l)靜謐、寒涼[評分標準:本題3分,答對1處只給1分。](2)①「螢遠入煙流」描寫了月下螢蟲遠飛,光亮流逝在清冷的月光和彌散的煙霧中,詩人不僅觀察細膩,且表現出一種惆然自失的淡淡愁緒。通過「螢火」流露「寒意」,在寫物方面確實很見功力。②冷露無聲濕桂花"。「桂花」可看作實指(中庭桂樹)也可視為虛擬(月中桂樹),秋露從天而降,溝通天地,將桂花沁濕,使人在十五的月圓之夜感到冷清,詩人由「露濕桂花」引發「秋思」,在寫物方面亦表現出相當的功力。[評分標準:本題5分,錢詩賞析2分,王詩賞析3分。賦分著眼點在「由物體情」上。對王詩的賞析,「摘句」給1分,分析給2分。]

陝西省咸陽市永壽中學2005屆高三第六次月考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賦得自君之出矣 

 張九齡

自君之出矣,不復理殘機。

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

  (1)這首詩塑造了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2分)

                                                                             

                                                                             

  (2)詩歌的後兩句,詩人採用了哪種修辭手法,這樣寫有什麼好處?(4分)

                                                                             

                                                                             

                                                                             

【參考答案】

(1)塑造了一位因為丈夫遠出久而未歸,內心空虛,無心勞作,日益憔悴的思婦形象

  (只答「思婦形象」扣1分)

(2)詩歌的後兩句採用比喻的手法。寫出了思婦因為日夜的思念,容顏憔悴,宛如那圓圓的明月,在逐漸的減弱其清輝,逐漸變成了缺月。寫得極含蓄委婉,又真摯動人,給人以鮮明的美的感受。(手法1分,內容理解2分,藝術效果1分)

天津市和平區2005屆高三第一次質量調查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對   

杜甫

戰哭多新鬼,愁吟獨老翁。

亂雲低薄暮,急雪舞迴風。

瓢棄樽無綠,爐存火似紅。

數州消息斷,愁坐正書空(1)

【注】(1)原指晉人殷浩憂愁無聊,用手在空中劃字。

   (1)此詩為《春望》同一時期的作品,從全詩看,說說本詩的主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讀第二、三兩聯,作者分別採用怎樣的藝術手法表達內心的感情的?(4分)

第二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這首詩表現了作者對國家和親人命運的深切關懷(深沉的憂思)(憂國憂民)而又無能為力的苦悶心情。(2分)

(2)第二聯通過對天氣、景物的描寫借景抒情(融情於景)表現了時局的混亂和危機,表達了自己對國家前途的憂慮。第三聯採用借代的修辭手法(「樽無綠」「綠」指酒)和以虛寫實的方法,無中生有,以幻作真(「爐存火似紅」),寫出生活的艱辛和作者內心的苦悶。(4分)

天津市河西區2004-2005學年第二學期高三總複習質量調查(一)

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後回答問題。(6分)

訴衷情

陸遊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

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

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州[注]

【注】滄州,水邊,古時隱者所居。陸遊晚年住在紹興鏡湖邊的三山。

古人評論這首詞的下闋,說加點一句中有三個字用得好,你認為是哪三個字?它們好在哪裡?請結合全詞簡要賞析。

答:                                                                                                 

【參考答案】

三個字分別是:「未」「先」「空」。概括力強含意豐厚,流露出壯志未酬、報國無門的沉痛心情。「未」字表達放眼西北,神州陸沉,妖氛未掃的遺恨;「先」字表達回首人生,流年暗度,兩鬢已白的感悟;「空」字寫出了詩人內心的痛苦和失望,以及對朝庭的不滿和憤慨。(意思對即可)

南昌市2004—2005學年度高三第一次調研測試卷

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後回答問題。

題西太一宮   

王安石

柳葉嗚蜩綠暗,荷花落日紅酣。

三十六陂春水,白頭相見江南。

【注】「西太一宮」位於汴京(開封)西南,這首絕句是王安石時 32年重遊西太一宮寫的。

古人評這首詩,認為一、二句的「暗」和「酣」用得妙,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這兩個字的表達作用。

答:

【參考答案】

 「暗」,寫出了「柳葉」之密,柳色之濃(2分);「酣」,把荷花擬人化,令人聯想到美人喝醉了酒,臉龐兒泛著紅暈(2分);「綠暗」、「紅酣」色彩絢麗,境界甚美,並與第四句「白頭」相對照,表現了作者撫今追昔,思念親人的情感。(2分)

宿遷市2004—2005學年度高三年級第二次考試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完成後面的題目。(6分)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李 

樓現岳陽盡,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雲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後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1)詩人筆下的岳陽樓的突出特點是什麼?這首詩抒發了詩人的什麼情感?

   

(2)「雁引愁心去」,在不同的版本里又作「雁別秋江去」,你認為哪一句更好,為什麼?

 

【參考答案】

(1)詩人筆下的岳陽樓最突出的特點是高(1分);情感是超脫愉悅,歡樂豁達的。(言之成理,意思對即可,2分)

(2)「雁引愁心去」更好,一個「引」字寫出了自己的愁緒彷彿被大雁牽引而去,使無形的      愁緒顯得有情。擬人手法的運用,使得整首詩語言形象生動,精鍊傳神。(3分)

天星教育2005屆高三第一次大聯考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登 

杜甫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①浮雲變古今。

北極②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③莫相侵。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父吟④。

【注】①玉壘:山名,在今四川茂汝。②北極:即北極星,喻指唐王朝。③西山寇盜:指吐蕃。④梁父吟:諸葛亮遇到劉備前喜歡誦讀的樂府詩。

(1)全詩寫景抒情的出發點應是哪幾個字?詩中哪一句與之相照應?

答:                                                            

(2)這首詩的主要內容是什麼?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懷?(4分)

答:                                                                            

                                                                                                                                      

【參考答案】

(1)萬方多難。西山寇盜莫相侵。

(2)主要內容:對祖國山河的讚美,對民族歷史的追懷,議論天下形勢,諷喻當朝昏君。

情懷:抒發了空懷濟世之心、苦無獻身之路的憂國憂民的情懷。

甘肅省蘭州市2005年高三診斷考試試卷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任選詩後一題回答。(6分)

送沈子福之江東   

王維

楊柳渡頭行客稀,罟師盪槳向臨圻。

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

【注】罟師:這裡指船夫。臨圻:今江蘇省南京市東北。

   (1)這首詩的體裁是什麼?王維與哪位詩人被並稱為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詩人?這首詩的前兩句包含了哪三重意思?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2)王維的詩,語言生動凝練,描寫細緻傳神,意境清幽淡遠,被宋代哪位作家譽為「詩中有畫」?前人評論這首詩的三、四句說:「工於比喻,善於言情。」你同意嗎?試結合全詩賞析。

答:

 

【參考答案】

   (1)七言絕句或「七絕」孟浩然 前兩句詩包含了三重意思:渡頭的楊柳,是行客途中看到的春景;「行客稀」,點染出旅途中寂寞的環境氣氛,這是行者的感受,也是送行者臨歧念遠的離情;「向臨圻」,表明由江北到江南的行程。這樣,把離人惆悵的無邊春色和黯然銷魂的別情離思完全融合在一起了。(前兩問,每問1分,後一問4分;意思答對即可,若與答案不同而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2)蘇軾 同意。詩人展開奇妙的聯想,將人的情感比作自然界的春色,使景與情妙合無間,即景寓情,不著痕迹。不但寫出了彼此深厚的友情,而且將惜別時微妙的,難以捕捉的抽象感情極其生動地表達出來,成為可見可觸的形象,使人真覺得相思之情充溢於江南江北,可謂「工於比喻,善於言情」。(前一問1分,結合全詩賞析5分。如有不同意前人評論者,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湖南省2005年高考語文模擬試卷

閱讀下面一首元曲,然後回答問題。(6分)

蟾宮曲

九  

張可久

對青山強整烏紗②,歸雁橫秋③,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錯落④,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風白髮,蝶愁來明日黃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陽,數點寒鴉。

【注】①九日:農曆九月九日,中國人素有登高思鄉習俗。②對青山強整烏紗:意為自己勉強登高。烏紗泛指帽子。③歸雁橫秋:應為「橫秋歸雁」的倒裝句式。④金杯錯落:酒桌上觥籌交錯。   

這是元曲作家張可久寫的一首被後人稱為「清而且麗」的散曲。張可久終生仕途失意,故終日沉湎詩酒世界,寄情山水之間。你認為這首曲中揭示主題的是哪一句?「回首天涯,一抹斜陽,數點寒鴉」點染了一種怎樣的氣氛?「翠袖殷勤,金杯錯落,玉手琵琶」的描寫是否與主題有關?

答:                                                                             

【參考答案】

從標題「九日」及全文內容看,本文主題應為重陽佳節,倦客思家,所以「倦客思家」應為表達主題的句子。

「回首天涯,一抹斜陽,數點寒鴉」點染了一種凄涼的氣氛,這種氣氛的

染,有助於思鄉主題的表達。

「翠袖殷勤,金杯錯落,玉手琵琶」是作者回憶從前歌舞昇平的歡樂景象。用從前歌舞昇平的稍縱即逝襯托現實中人老白髮的凄涼,告戒遊子不再留念他鄉,而是「倦思」故鄉。這恰是主題的最好表達。

寧波市2005年高三十校聯考語文試卷

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後回答問題。(6分)

虞美人   

蔣捷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1)古人認為這首詞藝術上的最大特色是「以少總多」,即用典型的小事件貫穿始終,寫出了詩人的整個人生經歷和情感體驗。請結合這首詞的具體內容,對「以少總多」作一簡要鑒賞。(4分)

                                                                            

(2)關於詞中「悲歡離合總無情」一句,有人認為是表達了詩人已達到看破人生世相歸於無情的境界;也有人認為是正話反說,「無情」其實就是「有情」。請談談你的看法。(2分)

                                                                            

【參考答案】

 (1)詩人僅僅通過三次「聽雨」情景的描寫,就把少年的浪漫多情、中年的流離奔波、晚年的悲苦凄涼等人生況味全部表現出來了,文字很少,容量極大,詩人以極少的文字濃縮了一生的命運。 評分要點:答到「聽雨」1分,指出少年、中年、老年的人生況味得1分,答到以極少的文字、典型的情景概括或濃縮了廣闊的人生或一生的命運的可給2分。(4分) (2)考生可任選一種作答,只要言之成理即可。(2分)

◇附:《虞美人·少年聽雨歌樓上》鑒賞

這首詞,層次清楚,脈絡分明。分上、下片看,上片是感懷已逝的歲月,下片是慨嘆目前的境況。從通篇看,它按時間順序,由少年寫到壯年,再寫到老年,寫了三個不同時期的不同環境,不同生活和不同心情,而以「聽雨」作為一條貫穿始終的線索。

蔣捷生當宋、元易代之際,大約在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成進士,而幾年後宋朝就亡了。他的一生是在戰亂年代中顛沛流離、飽經憂患的一生。這首詩正是他的憂患餘生的自述。他還寫了一首《賀新郎·兵後寓吳》詞如下:

深閣簾垂綉。記家人、軟語燈邊,笑渦紅透。萬疊城頭哀怨角,吹落霜花滿袖。

影廝伴、東奔西走。望斷鄉關知何處,羨寒鴉、到著黃昏後。一點點,歸楊柳。

相看只有山如舊。嘆浮雲、本是無心,也成蒼狗。明日枯荷包冷飯,又過前頭小 。

趁未發,且嘗村酒。醉漢枵囊毛錐在,問鄰翁,要寫《牛經》否。翁不應,但搖手。

詞中所寫情事,可以與這首《聽雨》詞互相印證。兩首詞,可能都寫於宋亡以後。不妨想像:作者執筆寫詞時,撫今思昔,百感茫茫,傷時感事,萬念潮生,其身世之哀和亡國之恨是紛至沓來,涌集心頭的。這裡,有個人一生的離合悲歡,又有整個世局的風雨變幻。要把這一切寫進詞里,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比較而言:《兵後寓吳》詞選用的是長調,還有鋪敘迴旋之地;這首《聽雨》詞所用的詞牌《虞美人》,只有五十六字,而竟然容納了這麼長的時間跨度和這麼大的人事起伏,其概括本領是極其高明的。

其高明之處在於:作者沒有用抽象的敘述來進行概括,而是從自己漫長的一生和曲折的經歷中,截取了三幅富有暗示性和象徵性的畫面,通過它們,形象地概括了從少到老在環境、生活、心情各方面所發生的巨大變化。

作者首先選擇了一幅歌樓上聽雨的畫面。畫中展現的只是一時一地的片段場景,但卻啟人想像,耐人尋味,具有很大的藝術容量,使讀者從一滴水嘗知大海的滋味,從紅燭映照、羅帳低垂這樣一個光與色的組合中產生青春與歡樂的聯想,從而想見身在其中的人,並進而推知他的「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情懷。但是,從作者一生看,這個階段是短暫的,好景是不長的。如果把整首詞作為一卷連屬的畫,那麼,這一畫面只居襯托地位。它是對後面的畫面起反襯作用的。俗語說:「若要甜,加點鹽。」有了這樣一個顯示青春與歡樂的畫面,才使後面的畫面更顯得凄涼、蕭索。

這後面緊接著出現的是一個客舟中聽雨的畫面。從取景角度看,前一幅攝取的是樓內近景;這一幅攝取的是舟外遠景。它是從客舟中望出去的一幅水天遼闊、風急雲低的江上秋雨圖,而一隻風雨中失群孤飛的大雁,正是作為作者的影子出現的。他進入壯年後,失去了「軟語燈邊,笑渦紅透」的家庭溫暖,在兵荒馬亂、「萬疊城頭哀怨角」的大環境中,所過的是東奔西走、漂泊四方的生活,懷抱「望斷鄉關」踽踽涼涼的心情。但他沒有直接抒寫那些痛苦的遭遇和感受,只展示了這樣一幅江雨圖,而他的一腔旅恨、萬種離愁卻都已包含其中了。不過,就全詞而言,這還不是作者要展示的主要畫面,也只是起陪襯作用的。

在謀篇行文方面,這首詞是從舊日之我寫到今日之我,在時間上順下來的;但它的寫作觸發點卻應是從今日之我想到舊日之我,在時間上是逆推上去的。詞中居主要地位的應是今日之我。因此,繼以上兩幅一起反襯作用、一起陪襯作用後,詞人接著又讓讀者看到一幅顯示他的當前處境的自我畫像。畫中沒有景物的烘托,只有一個白髮老人獨自在僧廬下傾聽夜雨。這樣一個極其單調的畫面,正表現出畫中人處境的極端孤寂和心境的極端蕭索。他在嘗遍悲歡離合的滋味,又經歷江山易主的巨大變化後,不但埋葬了少年的歡樂,也埋葬了壯年的愁恨,一切皆空,萬念俱灰,此時此地再聽到點點滴滴的雨聲,雖然感到雨聲的無情,而自己卻也木然無動於衷了。詞的結尾,就以「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這樣兩句無可奈何的話,總結了他「聽雨」的一生。

溫庭筠有一首《更漏子》詞,下半首也寫聽雨:「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天明。」万俟詠也有一首以雨為題的《長相思》:「一聲聲,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燈,此時無限情。   夢難成,恨難平。不道愁人不喜聽,空階滴到天明。」乍看之下,兩詞所寫,都與這首《虞美人》詞的結尾兩句有相似之處。但溫詞和萬詞的辭意比較淺露,詞中人也只是為離情所苦而已;蔣捷的這首詞,則內容包含較廣,感情蘊藏較深。這首詞寫他一生的遭遇,最後寫寄居僧廬、鬢髮星星,已經寫到了痛苦的頂點,而結尾兩句更越過這一頂點,展現了一個新的感情世界。溫詞和萬詞的「空階滴到天明」句,只作了客觀的敘述,而蔣捷在這五個字前加上「一任」兩字,就表達了聽雨人的心情。這種心情,看似冷漠,近乎決絕,但並不是痛苦的解脫,卻是痛苦的深化。這兩字,在感情上有千斤分量,而其中蘊涵的味外之味是在終篇處留待讀者仔細咀嚼的。

惠州市2005 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

閱讀下面詩歌,回答下列問題。(8 分)

城東早春

楊巨源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

(1)這首詩的體裁屬於近體詩中的          。(2 分)

( 2)① 「春」的什麼特點使得詩人喜愛不已?( 2 分)② 作者是怎樣寫出「春」的這些特點的?( 4分)

【參考答案】

( l ) ( 2 分)七絕。如答「絕句」給1 分。

(2 )① (2 分)② (4 分)(1)清幽和新鮮。答「清新」也給2 分。「清雅」「 清麗」等可以看作同於「清幽」; 「早」「新」等可以看作同於「新鮮」。只涉及「清幽、新鮮」的一個方面的,給1 分。(2)① 正面描寫和(虛擬、想像)反襯相結合。②柳芽新發,嫩黃的柳眼點綴)枝頭,只有綠意而還沒有變成綠葉,足見春之早(新鮮);想像中的「花似錦」「俱是看花人」熱鬧和惹人心煩反襯了此時柳色只引起了眼光獨到的詩人的關注,足見環境清幽可愛。「正面描寫」(虛擬、想像)反襯」各1 分;結合重要詞句進行分析,2 分。

黃岡市2005年3月份高三年級質量檢測

閱讀下面兩首,然後回答問題。(6分)

清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

(宋)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瓏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注】黃庭堅由於不與蔡京同流合污,以致一貶再貶,此詩是他貶至宜州(廣西宜山)   所作。

①語出《孟子》「齊人有一妻一妾」的典故。齊人每天到墳間偷吃祭余的酒肉,回家

後還恬不知恥地向妻妾炫耀,與達官貴人飲酒。

②晉國介之推甘願燒死在綿山之中,而不願意出山作官。此句意指此。

   (1)第一首詩的作者是誰?是哪個朝代的人?兩首詩在體裁上有什麼不同?(2分)

   答:                                                                            

   (2)這兩首詩都以「清明」為題,它們表達的主旨是否一致?請結合兩首詩作簡要的分析。(4分)

   答:                                                                            

【參考答案】

   (1)杜牧  唐朝 第一首是絕句,第二首是律詩。(2分)

   (2)不一致。杜牧的詩是借景抒情,抒寫了「行人」抑鬱寂寞、想借酒澆愁的苦悶心態。黃詩由清明掃墓聯想到人的生死問題,齊人與介之推的對比,體現了詩人對人生醜惡的鞭      撻,表明自己人生的價值取向。(意思對即可)(4分)

北京市朝陽區2005年高三第一次統一考試

讀下面的唐詩,完成(1)—(2)題。(4分)

上三峽

李 

巫山夾青天,巴水流若茲。巴水忽可盡,青天無到時。

三朝上黃牛,三暮行太遲。三朝又三暮,不覺鬢成絲。

【注】①此詩作於唐乾元二年(759),詩人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途中。

②黃牛,指黃牛峽,是巫峽的一段。

 1.(1)對這首詩的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2分)

   A. 「夾青天」句,既寫出了巫山險峻,遮天蔽日的形勢,也包含著詩人喟嘆青天的形象。

   B. 「忽可盡」兩句,並非說巴水可以行到盡頭,而是寫出了巴水紆曲,舟行遲遲的情心。

   C. 「三朝上黃牛,三暮行太遲」,寫逆水行船十分艱難,夜航充滿艱險,船行也更加緩慢。

D. 「不覺鬢成絲」,寫出詩人因船行緩慢而愁白了頭,包含著時光難度,逆境難熬的感受。

 (2)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2分)

A. 「巫山夾青天」,著一「夾」字,山逼天仄,情趣盎然;「巴水流若茲」,有無奈更有新奇。

   B. 「巴水忽可盡」,著一「忽」字,山回水轉,盡在眼前;「青天無到時」,既寫實又在寫情。

   C. 五、六兩句既用互文筆法寫朝暮趕路,又暗含時間的承續:早起趕路到晚上也沒能走多遠。

D. 七、八兩句情景交融,既在描寫景象,又在抒發感情,從中可體味出詩人悲愁憤懣的心境。

  2.學者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昔人論詩詞、有景語、情語之別,不知一切景語皆情語也。」李白詩里與《上三峽》相映成趣的是《下江陵》(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後者是詩人流放途中忽聞赦書,旋即乖舟東返時寫下的名篇。請就這兩首詩,談談你對詩歌「融情入景」的看法。(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4分)

 (1)(2分)C(「三朝上黃牛,三暮行太遲」,明寫逆水行船艱難,船行緩慢,實際表達的是詩人的感受和心態,就「夜航充滿艱險,就更沒有根據」)

 (2)(2分)A(「情趣盎然」和「新奇」不恰當,詩人的狀況是逆境難熬,情緒鬱悶)

2.(5分)《上三峽》寫於詩人流放途中,詩中描寫巫山險峻,巴水紆曲,舟行遲遲,愁令發白。流放者唯覺逆境難熬,心情憤懣,壯麗風光為之減色。《下江陵》是詩人流放途中忽聞赦書,旋即乘舟東返時寫下的,城高入雲,晨光初燦,氣象開朗,舟行輕快。「一日千里」是詩人心態輕鬆的主觀感受,喜悅心情渲染得淋漓盡致。同一位詩人,同一處景緻,卻氣象迥異,正是「融情入景」的鮮明寫照。(關鍵點:①《上三峽》心境抑鬱,風光減色;②《下江陵》心情喜悅,景象開朗;③同一詩人,同一景緻,氣象迥異;④點明「融情入景」或「景語皆情語」。4分為基準分,以上四處一處1分。某要點答得豐富精彩,酌加1分;語言不通順酌減。)

黑龍江省西北部地區重點中學聯誼會2005年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

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問題。(6分)

野     

杜甫

野老籬邊江岸回,柴門不正逐江開。

漁人網集澄潭下,賈客船隨返照來。

長路關心悲劍閣,片云何意傍琴台?

王師未報收東郡,城闕秋生畫角哀。

【注】琴台,相傳為司馬相如和卓丈君當壚賣酒之處,此代指成都。

王國維曾將詩的意境分為「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他認為「無我之境,

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

之色彩」。這首詩的哪些詩句屬「無我之境」,哪些屬「有我之境」?試作具體分析。

 有我之境:                                            

  無我之境:                                            

【參考答案】

前四句是「無我之境」,詩人心境寧靜淡泊,完全陶醉於優美的江邊晚景之中,達

到了物我兩忘的境界。

後四句轉入「有我之境」,無論是雲彩還是城闕,是秋色還是角音,都浸染了詩人

哀傷的感情色彩。兩種境界,互相映襯,產生了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每點各佔3分)

浙江省杭州高中2004—2005學年度高三年級月考試題

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後回答問題。(8分)

西江月·遣興

醉里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

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只疑鬆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

【注】此詞大概創作於作者廢退閑居之時。

      (1)這首詞選自《稼軒長短句》。稼軒,是南宋      派詞人      的號。詞又名

                         。(2分)

      (2)詞的上闋「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化用了什麼典故?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3分)

                                                                                  

                                                                               

      (3)前人讀此詞有評曰:「味稼軒之詞,詞中有戲」,請結合詞的下闋作簡要分析。(3分)

                                                                                  

                                                                               

                                                                               

【參考答案】

(1)豪放派 辛棄疾  詩餘  長短句

(2)此句化用了孟子「盡信書,則不如無書」的典故。孟子話的本意是說:「古書上的話難免有與事實不符的地方,未可全信。而本詞作者翻用此語,話中含有另一層意思:古書上儘管有許多至理名言,現在卻行不通,因此信它不如不信,這是詞人的憤激之語。」

(3)詞的下闋寫出了一個戲劇性的場面:詞人「昨夜松邊醉倒」,居然跟松樹說起話來。他問松樹:「我醉得怎麼樣了?」看見松枝搖動,只當是松樹要扶他起來,就用手推開松樹,並厲聲喝道:「去!」醉酣神態,活靈活現。詞人性格之倔強也表露無遺。前人評曰:「味稼軒之詞,詞中有戲」真是十分精當。

河北省唐山市2004—2005學年度高三年級模擬考試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台城

劉禹錫

台城六代競豪華,結綺臨春事最奢。

萬戶千門成野草,只緣一曲後庭花。

【注】①台城,六朝帝王起居臨政的地方。 ②結綺臨春,陳後主營造的兩座樓閣。

  (1)這首詩以「台城」為題,其中蘊涵著詩人怎樣的歷史反思?(2分)

       答:                                                                    

                                                                                

      (2)結句「只緣一曲後庭花」顯示了這首懷古詩高超的表達技巧,試作簡要分析。(4分)

       答:                                                                     

                                                                                

                                                                                

【參考答案】

  (1)詩人反思了六朝相繼滅亡的歷史原因:(1分)奢侈豪華,荒淫誤國。(1分)

  (2)詩人借用《玉樹後庭花》的典故,(2分)用聽覺形象來代替議論,無邊野草凄涼中,《玉樹後庭花》的樂曲在空中回蕩,使人聯想起當年翠袖曼舞的場面,讓嚴肅的歷史教訓化作可聽可感的具體形象。(2分)

評分要點:用典(2分),語言含蓄、委婉(或用聽覺形象來代替議論或將抽象的議論具體化、形象化)(2分)

2005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試考前演練 (湖南考綱卷)

16.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卜運算元  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蘇軾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1)這首詞下闋主要運用了一種什麼表現手法?試簡要分析。(不超過40字)(3分)

答:                                                                    

                                                                       

(2)這首詞主要表現了作者怎樣的心境?試簡要分析。(不超過40了)(3分)

答:                                                                    

                                                                            

【參考答案】

(1)托物寓人(或托物寓懷、以物寫人、借物抒情、移情於物等)。下闋借寫縹緲孤鴻的具體形象來表現「幽人」(作者自己),把自己的主觀感情物象化。(3分)(2)表達了作者貶謫黃州時期的孤寂處境和高潔自許、不願隨波逐流的心境。(3分)

湖南師大附中2005年高三年級第六次月考

閱讀下面一首元曲,然後回答問題。(7分)

山坡羊 述懷     

 薛昂夫

大江東去,長安西去,為功名走遍天涯路。厭舟車,喜琴書,早星星鬢影瓜田暮。心待足時名便足。高,高處苦;低,低處苦。

【注】瓜田:邵平秦時封東陵侯,漢初種瓜於長安東門。

(1)簡要描繪出「厭舟車,喜琴書,早星星鬢影瓜田暮」的人物形象。(3分)

答:                                                               

(2)有曲評家認為末了「高,高處苦;低,低處苦「句有警戒意,請說說你的理解。(4分)

答:                                                               

【參考答案】

(1)一個身遊宦海、倦於仕途,轉而心系田園、難捨書琴且滿心苦楚難言的封建老吏的形象。

(2)作者用大實話說出自己難以擺脫名韁利索的痛苦,更向世人發出告戒:知足者常樂,不知足者為功名所困。

◇附:《山坡羊》參考譯文

   長江往東去,長安在西頭,為了功名,江里行船,陸上驅車,宦遊足跡踏遍東西南北路。厭倦了車船奔波勞頓,嚮往著琴棋書畫生活,早早地兩鬢都已斑白,終難功成身退打發遲暮。內心知足時,對功名也就滿足。苦求便是貪心不足。其實,官做大了,有居高位的苦惱;官位低了,有為小吏的痛苦。

2005年泉州市高中畢業班質量檢查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渡荊門送別

李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①本詩主要描繪山水,然而仔細揣摩,作者另有寓意。請簡要分析其寓意。(2分)

答:                                                                     

                                                                         

 ②「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勾勒出荊門的壯闊景觀,與杜甫的「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可比功力。有人認為李白是行舟遊覽,杜甫則是停舟細看。你是否同意這種說法?為什麼?(4分)

答:                                                                         

                                                                          

【參考答案】

 ①作者由所見之景聯想到故鄉水,蘊含著對故鄉深深的眷戀之情。(2分)

 ②同意。李白詩中的「山隨平野盡」(崇山隨著荒野的出現而漸漸消失),「隨』,「盡」寫出了江兩岸景色隨著舟行而不斷變化,可見李白是行舟遊覽。而杜甫詩中描繪的是星空低垂、平野廣闊、月光明朗,大江奔流的境界,可推知這是停舟細看。(4分。不同意,能自圓其說亦可。只回答「同意」或「不同意」而不作分析不得分。)

2005年南寧市高中畢業第一次適應性測試

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鵲橋仙   夜聞杜鵑

陸遊

茅檐人靜,蓬窗燈暗,春晚連江風雨。林鶯巢燕總無聲,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淚,驚殘孤夢,又揀深枝飛去。故山猶自不堪聽,況半世、飄然羈旅。

(1)這首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首詞運用了多種表現手法,試就其中一點作簡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人在羈旅的寂寞孤獨思鄉之情;身世蒼茫、半生飄零的悲涼之情;壯志未酬的惆悵之情。(答出其中一點得1分,答出其中兩點得3分)

(2)答案一:這首詞運用了"起興"手法,先寫杜鵲的鳴叫,從而引出羈旅之人的愁思和感慨。

答案二:這首詞運用了襯托(或反襯)的表現手法,以夜闌人靜,林鶯巢燕無聲,襯托杜鵑的啼鳴,突

出了由杜鵑鳴叫傳遞出來的悲涼。答案三:這首詞運用了借〈寫)景抒情的表現手法,借春夜風雨淋漓,人靜燈暗,鶯燕無聲,唯有杜鵲悲鳴的自然之景觸發身世蒼茫、半生飄零的羈旅之人悲涼、寂寞的情感。(正確指出表現手法1分;簡要分析得當2分,共3分。分析不聯繫詞的內容則不得分,分析不當酌情扣分。)


推薦閱讀:

陳一筠:父母如何指導孩子與異性同學約會?
我和美食有個約會——糖尿病者飲食指導
田園詩鑒賞指導
EMA和FDA生物等效性試驗指導原則要點
給12星座的戳心指導,幫你看清某個人某件事

TAG:詩歌 | 指導 | 鑒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