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文人|賀知章:四明狂客,詩酒風流
唐代大詩人中,他的名字也許不是數一數二的,但要是提起他的代表詩作,恐怕沒有人不知道。比如那首《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是詠柳詩中的精品。
再比如那首《回鄉偶書》:「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寥寥二十八字,以看似平靜的口吻寫出人事變遷的無奈、無力之感,千百年來被多少老幼吟誦不絕,流傳不衰,又牽動了多少遊子的思鄉之情!
這兩首千古絕句的作者就是唐朝大詩人賀知章。賀知章八十六歲的時候去世,簡直是古代文人中少有的高壽者。跟很多壯志難酬、仕途艱難的人比起來,賀知章一生的道路走得順遂至極。他少年時代即以詩文出名,三十六歲那年科舉考試高中狀元,授予博士,後來先後做過禮部侍郎、秘書監、太子賓客等官職,一直到八十六歲高齡,他才告老還鄉,很快就去世了。
據說賀知章告老還鄉的時候,受到的待遇在中國文史上極為罕見:唐玄宗帶著太子,率領文武百官,在長安城東門外為他設宴餞行。從玄宗開始,太子及百官,每個人都作詩贈別賀知章。
作為一介文人,能有那樣隆重的場面和浩大的聲勢來告別政治生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堪稱文壇佳話。若不是因為有名士名流風範,若不是聲望隆重德藝雙馨,又有誰能享此殊榮?
不僅如此,據說當時詩仙李白剛好被賜金放還,聽到賀知章告老還鄉的消息後,他當即在半路上賦詩相贈。說起李白和賀知章的交情,那也是一段千古文壇佳話。李白比賀知章小了整整四十歲,兩人是典型的忘年交。
賀知章八十二歲的時候,四十二歲的李白接到玄宗詔書來到長安城。李白早就名滿天下,賀知章一直身居官中此前從來沒有見過李白本人,所以他聽說李白到來的消息後很興奮,當即親自來到玄宗安排李白暫住的紫極宮去看望李白。當李白翩翩然從殿外走進來時,賀知章忍不住驚嘆:真像是謫仙人!
一見李白,賀知章就要見他的詩作,當他看到李白的那首《蜀道難》後,讚不絕口。隨後,賀知章立即派人四處奔走在京城裡的大街小巷,便請京都名流為李白接風。
這裡面又有一個金龜換酒的典故。說是賀知章請李白喝酒,當發現並沒有帶酒錢,他不讓任何人付賬,而是用隨身攜帶的名貴金龜當銀兩抵了酒錢。這等知遇之恩,叫李白如何不感動?
所以兩人儘管隔了四十歲,但卻一見如故,從此成為至交。李白之所以迅速成為長安城的名人,跟賀知章的提攜有很大關係。據說賀知章在玄宗面前盛讚李白。
都說文人相輕,李白和賀知章之間則是惺惺相惜,視為知己。賀知章生性曠達豪放,風流瀟洒,善與人相交,雖身處名利場,但放蕩不羈,好清談,更好飲酒。認識李白後,他更是常常跟李白、張旭等人飲酒賦詩,時人稱他們是「醉八仙」——彼時的賀知章可是一個鬚髮斑白的耄耋老人,還能有如此豪興。
不但「醉八仙」中有賀知章,「吳中四士」中也有他,還有張旭。從賀知章的交友也可以看出其人品必定是豪放不羈的——不僅有李白,還有張旭。張旭是「草聖」,當時大名鼎鼎的書法家。賀知章也是書法大家,書法品位很高,他的楷書、隸書、行書、草書都頗有成就,尤其是擅長草隸。他的墨寶在當時被人們爭相索取、收藏。
賀知章,無疑是唐朝最可敬的大文豪之一,足以名垂千古。
推薦閱讀:
※古訣今解(四)-命身福三方四正
※文吧察賢暨勸學令
※大陸大增,台灣大減,我們的語文記憶要被玩壞了嗎?
※每日一則《子不語》其三,兔兒神
※鍾會字士季,「會」和「士季」有什麼聯繫嗎?春秋時晉國也有個名「會」字「士季」的人,這是巧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