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太極拳的盤架
06-01
太極拳的盤架大致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出於養生的需要而盤架,屬養生架。一種是出於力求技擊功夫而盤架,屬技擊架或稱行功架。前一種盤架其規矩要求不太嚴格,甚至可以在不出太極基本原則的前提下,隨意而行,技擊意識不強,練不出技擊功夫,目前流行的健身操式的大眾化太極拳就屬這一類型。 後一種盤架則截然不同,規矩要求極其嚴格,甚至是有一定拳術基礎的人,一趟架子沒調下來即累得大汗淋漓,確是苦功。先輩太極拳家為了在盤架子中求得一定的腿功,每用低架子在八仙桌下行拳。歷來意在技擊真功夫的訓練,在築基階段皆以練到精疲力竭為準。這種盤架,技擊味道很濃,力求技擊招術的路線、運轉、落點以及複雜的變化,細微的動作都要一絲不苟。以技擊交手對抗實用為出發點,側重於內功發勁,招術結合,一舉一動都是為了技擊實戰。無論是技擊散手,還是推手較技,都是憑藉著三分技巧,七分內功,拳不敵法,法不敵功。沒有深厚的內功根基,拳法縱有萬千,仍不能克敵制勝。招法萬而萬法一,內功是根本。所以,求內功是技擊行動盤架的本質。 明白了盤架的兩種類型,就必須根據練太極拳的目的,有所側重,選擇訓練,熟練架式,善於用意,巧於用功。
推薦閱讀:
一、松
小腿、大腿、腰、背、肩、上臂、小臂、手指稱八段,腳腕、膝、胯、腰椎、頸椎、肩關節、肘、手腕、指關節稱九節,俗稱「八段九節」。練習太極拳套路時,必須首先把八段九節真正鬆開,這是學習太極拳的關鍵。這裡要注意,松不是懈。什麼是松、什麼是懈?松,關節是開的。懈,關節是閉合的。懈是人之自然本能,即從上到下堆為一灘。脖頸懈則垂頭,腕懈則垂手,肩懈則垂臂,脊椎懈則弓背,腰懈則身癱,胯懈則身不正,膝懈則立不穩,腳腕懈則無力。如何能松而不懈是練松功的關鍵,太極拳走架,出手時用指端把手臂領出去,而不是用胳臂把手推出去;出腿時用腳趾端把腿領出去。以頭領導全身,是所謂「頭懸」,也叫「虛領頂勁」,好像頭髮懸掛在空中。這種「端領」是靠意識導引,太極拳為什麼練得極輕靈緩慢,其道理就在於此。 拳家說:「肩鬆氣到肘,肘沉氣到手,手心一空氣到指梢」。練太極拳時,力求節節鬆開,全身放鬆,在中樞神經系.統的控制下,能在瞬間將放鬆的肌肉同時一緊,拳經所謂極柔軟然後極堅剛就是這個意思。沒有全身的真正放鬆,就不可能有同時的一緊,這就是太極拳內功勁力作用的原理。 肌肉的放鬆,也是保持平衡的一種因素。因為,肌肉放鬆,則施加到身體上的外力就不能完全傳遞到身體的其它部分上去,這就是所說的放空泄勁。人體上的肌肉跟彈簧類似,如全身肌肉緊張僵硬,則作用在身體局部的外力就可沿其作用線傳遞到全身,這樣就易於被制倒。所以,為了在強大的外力下有效地保持自身平衡,必須使全身肌肉放鬆,這就是「柔能克剛」的基本道理。但在有些情況下,肌肉突然繃緊也可以抵消對方施加的力量,甚至達到使用暗法,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這就是「四字密訣」中「對」法的妙用。如對方拳頭剛到我胸面時,我突然胸大肌緊縮,用內勁直貫對方臂膀,因為對方發力沖拳的臂膀一定是直的、硬的,所以,這一貫勁一定是直達對方力源,即中心點、僵滯處,發落即刻點對,發無不中,對方即被崩彈而出。再如,對方剛要後逼我腿,當他即要用勁時,我立刻搶先崩膝窩,破壞對方的平衡,使其劈叉或仆地(此為太極密腿用法之一)。
各家太極的練法都是從放鬆入手,初學藝入門階段可說是越松越好,松是此時的關鍵,是訓練的核心,運動的靈魂。如能達到松而不散,整而不僵,沉而不滯,周身一家的程度,表明拙力基本已化,入門以松到底的階段已經完成,應向深度進發,即盤調內勁,用意念貫勁,積柔成剛,但外形上還不失鬆柔的表象,以至達到剛柔相濟。緊接著再結合推手向聽勁、懂勁方面追求。所謂聽勁是知彼勁之真假虛實,所謂懂勁則是善於利用真假虛實。如彼欲制我一臂將我推出,我知迅速放鬆,彼若不進,談何引進落空、四兩撥千斤。故欲要引進落空,必須造成假象,使彼感覺已得勢,即俗話說,給他一個拐棍兒,待他一拄上f即已支撐住),則立即抽掉拐棍,使彼在得勢中突然失勢,栽一個大跟斗,這種假象一般多是用「掤」法來完成,拳經日:「擎起彼身,借彼力」即此也。 實際上,鬆柔並不難,難的是「好鋼」能不能恰巧使在刀刃上,運動是否能剛柔相濟。現在社會上練太極拳鬆柔者比比皆是,到處都人云亦云用意不用力、四兩撥千斤,不知其松實則是懈,究其原因,則因失之真正對抗實戰。二、放 放指練太極拳身肢必須放長,以加強全身的彈性。如在行功中力求做到上部虛領項勁,身法端正,下部腰襠勁下沉,貫到足底,猶如大樹的干枝在上升,而根枝在下降。如此練習,應用時即如撬蹺板兒,對方一觸即站立不穩,動大勁時,則如強彈簧,一觸即發。生理學的研究結果也表明肌肉的預先拉長(即鬆柔),能產生反射性肌緊張,而反射性肌緊張為爆髮式收縮創造了條件,爆發勁由此而生。三、輕緩圓活
一趟太極拳,從頭至尾,在輕慢圓勻穩的動作之中,連綿不斷,滔滔不絕。氣勢磅礴,動中有靜,靜中有動,處處貫穿精神,時時生有意境。使外形完滿、協調、空松圓活,虛領頂勁,氣沉丹田,含胸拔背,通脊挺項,沉肩墜肘,掤腕舒指,圓襠襄臀,後突命門,尾間中正。腕隨掌轉,虛實分明,內勁運轉,以意承先。內勁輕靈流利,變化萬端,進而身靈神聚,內外合一,柔中寓剛,圓融精妙。 「由極靜中生出來的動是極動,由極慢中生出來的快是極快」。平日行架,由起至止,須慢慢運行,架式要低,能慢儘管慢,但須內勁貫串,此時慢到十分功夫,則功可上到十分,亦能靈到十分,惟能靈到十分火候,斯對方各方面都跟不上我,反以為我術奇異,是人之恆情也,殊不知此是先難之功效矣。 平日行功走架,又須研究揣摩空松圓活之道,全身好似氣球,又猶如彈簧,靈活自如,無不隨心所欲。四、神氣逼真走架要形象端莊穩重,虛頸頂勁,不偏不倚,中正安舒,氣沉丹田,固守中定,四方轉旋,立如平準,活似車輪。巍然沉靜,神舒體逸,圓活犀利,進退靈動,呼吸深長,神態大方,虛實分明、轉動輕靈,開合有致,蓄而後發,滾捲起落,纖巧精密、悠然松活,沉靜雄渾。
練拳要外形精鍊,內意純中,伸手投足,動必有由,不務招法,但重內勁。嚴禁努氣使拙力,要求從輕鬆、自然、和諧中去追求迅猛剛實的功力。 手如春風楊柳,步如風擺荷葉。輕如楊花,堅如金石。出手軟如棉,落手金剛鑽。意之所向,全神貫注。行拳架式,氣勢磅礴,神意內斂,靜如山嶽,動若江河,虎威比猛,鷹揚比疾,變化猶龍,人莫能測。無人如有人,形態逼真。 總之,如能按要求練習,久之必然氣勢飽滿,內勁雄厚,前進後退,顧盼中定,皆成法度,舉手投足,無不隨心所欲,不但有助於競技能夠得心應手,健身攻效也自在其中。
五、盤架三層意境 初練時,如身在水中,兩足踏地,動作如有水之阻力。第二層則如身在水中,兩足浮起,如泅者浮游水中,能自如運動。第三層則身體輕靈,兩足如在水面上行走,臨淵履冰,神氣內斂,不敢有絲毫散亂,此則拳成矣(此為郝為真先生所記)。六、盤架與推手相輔而行 從盤架的階段性來講,一般要求第一階段松輕慢圓勻。第二階段靈活、沉靜、完整、貫勁積柔蓄剛。第三階段分虛實、調呼吸、求神舒體靜,內勁飽滿。但必須指出,這三個階段最好還是拳架的練習和推手相輔而行,拳架練得純熟細膩、中正圓滿、內外合一、虛實剛柔之後,就可以充分發揮推手的技巧。練拳的同時,再練推手,可將練拳架中得來的方法,纏:繞圓轉、弧形螺旋的技術,運用於對抗性推手實踐,同時又可以檢驗練習太極拳架的正確程度,充實其姿勢和動作。 作者羅名花簡介:女,師從著名武術家張桐和馬賢達先生。現任長 安大學體育部副教授.西安市武術協會委員、陝西省武術協會委員、國家武術一級裁判.武術六段。2006年5月被世界武術聯盟授予教授團教授稱號. 1967年入西安市體育場武術隊訓練.1968年開始系統的專業武術學習.先後獲得1974—1976年西安市武術比賽全能冠軍.l974—1978年陝西省武術比賽全能亞軍、季軍及單項冠軍.l978年2月考入西安體育學院運動系武術班.l981年12月以優秀的成績畢業.獲體育教學學士學位。20多年來一直從事高校武術專項教學和科研工作.曾先後發表論文20多篇,著作5部(合著)。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