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薦:家庭秩序不可錯位
孩子的世界和成人的世界要分開。孩子只需要做孩子,大人處理大人的麻煩。父母之間關係親密,兒女自然得自由。
家庭秩序不可錯位
文=李雪
夫妻關係是家庭關係中的「定海神針」,如果不把夫妻關係擺在家庭關係中的首位,必然會出現各種扭曲的後果。而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父母為大,父母的重要性大於妻子。女人在婚姻關係中經常會感覺自己不被丈夫重視,情感缺失,於是有了兒子之後,自然地將情感全部寄托在兒子身上,母憑子貴。
這樣,兒子在家庭關係中不再是單純的孩子,而被母親推上了「男人」的位置。這種錯位,一方面讓兒子感覺自豪,「看我多重要,媽媽愛我勝過爸爸」;另一方面也會使兒子不能安心做孩子,而要承擔母親對父親的感情需要,內心不堪重負,心理學上稱為「被吞沒」創傷。這種創傷會導致兒子成年後對女人情感冷漠封閉,因為一旦對女人打開心靈,就會重新體驗到童年的沉重。如果兒子在和母親的關係中學會了討好母親、哄母親,他可能看上去特別體貼關心女人,對女人溫柔有加,但若確立了關係,女人就會發現,他其實恐懼真正的親密,情感越來越封閉,不願意跟女人有太多情感互動。這種男人,表面上可能很尊重女人,在乎女人的感受,但骨子裡卻有很深的「厭女症」。
更可怕的是,母親的情感錯位會讓兒子陷入「亂倫焦慮」當中。亂倫焦慮不一定要真的發生亂倫事實,只要母親把對丈夫的情感寄托在兒子身上,黏著兒子,對兒子比對丈夫更親近,就會激發兒子的亂倫焦慮。
這種焦慮讓兒子無法成長為一個真正的男人,所以「媽寶男」[1]通常缺乏男人味,個性軟弱,又封閉。而且,嚴重的亂倫焦慮會影響男性性功能,有嚴重亂倫焦慮的男人,在性功能上通常有不同程度的障礙。
家庭中父親的角色缺位,比如長期出差、早逝,或者父母關係非常冷漠惡劣,父親在情感上嚴重缺位,這些情況下,母親對兒子的佔有慾、控制欲可能變得非常強,等同於母親在和兒子戀愛。等兒子長大,戀愛結婚了,妻子反而相當於第三者。婆婆半夜潛入卧室親吻兒子,甚至在兒子新婚之夜強行與新婚夫婦待在新房,都是在向兒媳婦宣示自己「正室」的地位,讓兒媳婦退居二房。
這樣的亂倫情結,兒子也是受害者,那為何大多數「媽寶男」卻不肯向母親宣布獨立,還是要和母親糾纏在一起呢?兒子在意識上的原因大多是:媽媽辛苦養大我不容易,孝順是最基本的道德底線,我要補償給媽媽幸福的晚年。這些意識上的理由若仔細推敲,其實並不成立,任何人的媽媽養大孩子都付出了很多,給媽媽幸福晚年不一定非要和媽媽住在一起,尤其是當婆媳衝突很大,住在一起誰都不開心,何談「幸福」一說?
那真正的原因是什麼呢?是「媽寶男」心理尚未斷奶。不是「媽寶男」不想斷,而是他在嬰幼兒時期得到的愛實在太少。母親看上去溺愛兒子,其實她不一定有真愛的能力。尤其在嬰幼兒時期,母嬰之間愛的聯結可能非常少,有的只是實際上的分離,比如早早斷奶,媽媽就可以去上班了。也有媽媽一直陪在兒子身邊,但是內心乾枯冷漠,和孩子沒有情感呼應,孩子的感受依然是「被拋棄」。
在心理諮詢中,這樣的來訪者很多:全家就這麼一個兒子,所有人都說他是被溺愛長大的,但兒子的真實感受是「我是一個人長大的,我感到自己內心寒冷孤獨」。所以,在「被吞沒」創傷的背後,是更嚴重的「被拋棄」創傷,這是所有恐懼的根源。
內心孤寒的孩子,情感上一直卡在嬰兒時期,渴望得到母親全然的關注和愛。兒子稍微大一些,夫妻情感非常匱乏的母親開始在物質照料上過度為兒子付出,整天和兒子黏在一起。兒子似乎又找到了嬰兒時期缺失的母愛,像嬰兒一樣被照顧,連內褲都是媽媽洗,媽媽恨不得把飯都喂到兒子嘴裡。對「被照顧」的渴望,加上早期「被拋棄」的恐懼,兒子確實難以在情感上離開母親,無法成為一個真正的男人,獨立走向新家庭。
一方面是情感極度孤獨的婆婆對兒子的佔有慾,一方面是恐懼「被拋棄」的兒子對媽媽的依戀,兩者合力,就像雙重鎖鏈。這種關係很難破除,除非「媽寶男」自己渴望自我認識、心理成長,自願從病態的糾纏關係中走出來。不幸的是,覺得這種關係大有問題的通常是女人,男人很少認識到這是嚴重的心理問題。
如果女人嫁入這樣的家庭,一定會感覺很痛苦。最重要的是,反思自己為何選擇這樣的男人。選擇這種男人的女人,通常是童年被忽視,對得到愛和重視缺乏信心的女人。只有反思自己,自我成長,才能從關係中解脫出來,否則即使再婚,可能也是相似的劇目重演。
父母之間關係親密,兒女自然得自由。但如果夫妻關係疏遠,也切忌把兒女當作伴侶的替代品。父母把兒女當作替代品有幾種表現方式:
1. 向兒女述說夫妻關係中的矛盾;
2. 向兒女述說工作中、生活中的麻煩、壓力;
3. 鼓勵兒女替代伴侶來陪伴自己,希望兒女的世界以自己為中心。
孩子都天然地渴望為父母排憂解難,同時又沒有排憂解難的能力。若父母向孩子傾訴成人世界的麻煩、苦難,必然給孩子造成巨大的無力感:「我居然沒有能力替父母排憂解難。」這種無力感會伴隨孩子一生,使得孩子今後也沒有平和理智的心態面對生活中的困難。
孩子的世界和成人的世界要分開。孩子只需要做孩子,大人處理大人的麻煩。如果孩子為父母感到擔心,父母可以告訴孩子:「我們大人之間的事情會自己處理,請你放心。」這樣,孩子會有踏實的安全感,能夠專心發展自己,同時學習到父母自我負責的態度。
[1]媽寶男:網路用語,指的是什麼都聽媽媽的、認為媽媽什麼都是對的、一切以媽媽為中心的男人。
李雪
專業心理諮詢師,從事心理學研究近十年。創辦「初心心理」,從精神分析心理學的角度,詳解母嬰關係對人一生性格、命運的影響。
作為心理學專家,李雪的獨特之處在於「去臉譜化」,把專業知識性感地表達出來,是一種難得的能力。她勇於袒露自己,用輕盈而深刻、溫暖而尖銳的文字,向讀者彰顯真相。
推薦閱讀:
※張曉波: 暴力世界的秩序危機——電影《教父》系列的倫理解讀
※和老闆做朋友,是好主意還是冒險
※秋風:論國民精神秩序之重建
※政治秩序重構 倫理學的春天或已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