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里仁第四》原文、注釋、翻譯與解讀
《論語*里仁第四》原文、注釋、翻譯與解讀
本篇重點談論「仁」,「禮」是「仁」的外在表現形式,「仁」是「禮」的核心,本篇章也是整部《論語》的重點篇目,集中地記載了孔子的「仁學」思想。「仁」不但是孔子學說的核心,也是儒家追求的最完美的道德境界。
【原文】4.1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譯文】孔子說:「居住在有仁愛的地方最好。選擇居住環境而不講究仁德,怎麼算是聰明?」
【解讀】安德義解讀認為此章是孔子的環境論,我以為有道理。但我還以為生命成長應該從生命的內在開始,似乎這句話與「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憲問》篇)有關。實際上講的就是人的生命的美好,要以內在的仁德修養為基礎,離開對內在仁德的追求都是不明智的。
【原文】4.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譯文】孔子說:「不仁德的人,不能長久地處於貧困之中,也不能長久地處於安樂之中。仁德的人安於仁道,真正聰明的人一定會實踐仁德。」
【解讀】對一個人而言,仁德的有無決定了他的生命狀態。無論是貧困還是安樂,能夠始終如一的泰然處之的人並不多,始終如一是生命成長之道。「久處」說的就是始終如一,講的是心不被物役的道理。「久處」的概念在佛教中,就是人的定力。能夠做到「久處」是因為心中有仁德,而心中有仁德的人又會安於仁德,其行為就會利於仁德。至此,我們就會明白喜新厭舊、朝三暮四、朝秦暮楚的人往往都是內心缺乏真正仁德的人。「仁」不是小善,而是大善,是一個人生命的定海神針。
【原文】4.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譯文】孔子說:「只有仁德的人,才能真正喜歡一個人,才能憎惡一個人。」
【解讀】此章孔子談論的是仁德的人內心情感的體現。真正具有仁德的人,一定是一個愛憎分明的人。中國的傳統文化更多談論的是人心,是人的品德修養。而仁德有無在有些人眼裡是很難分得清,判斷得明的。仁與不仁的界限實質上就是公與私的界限,仁者天下為公,心中裝著天下蒼生,以老百姓的幸福為己任;不仁的人心中只有自己,沒有他人。因此,仁者與不仁者對好惡的價值判斷就有了區別。仁者所好惡也是天下人所好惡,不仁者所好惡卻不一定是天下人所好惡。這一段《鮑鵬山新讀論語》說得好,仁者的好惡以正義為前提,不仁者心中沒有正義。所以不仁者未必有真愛,但卻常常有刻骨的恨。被不仁者愛的人,未必真可愛;被不仁者恨的人,更未必真可恨——恰恰相反,到有可能是一個正直的人。
【原文】4.4子曰:「苟志於仁矣,無惡也。」
【譯文】孔子說:「如果立志於行仁德,就不會有惡行了。」
【解讀】「仁」是孔子終其一生所追求的理想,說的是人一心向善,惡就會減少,如果一個人一生中奉守仁行,自然就會無惡。錢穆老先生把此章與上一章聯繫起來理解說,仁者的惡也是基於內心的善出發的,所以無惡,也是有道理的。
【原文】4.5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比於是,顛沛必於是。」
【譯文】孔子說:「財富和地位,都是人想要的,不用正當的手段獲得,君子是不願意安此富貴的。貧窮和地位低賤,是每個人都厭惡的,不是因為正當的手段招來的,失去不掉的。君子離開了仁德,還怎麼去成就君子之名呢?君子是連一頓飯的功夫也不能違背仁德的,倉促緊迫的時候是這樣,顛沛流離的時候也是這樣。」
【解讀】此章談的是孔子對財富地位的看法。告訴我們財富和權力地位都是人們想要的,但要「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可以不擇手段。這也是仁者與不仁者在對待財富與權力地位上的區別。君子在於志於仁,所以不僅要養身,更要養心、養德;而小人貪得無厭,是因為小人僅知道肉體快樂,只是一味的養欲、縱慾,不知節制。
孔子還說:「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述而》篇7.12)這是仁者求財、求功名的理智選擇;「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述而》篇7.15)這是仁者對待不義之財的態度;「子張曰:『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其可已矣。』」(《子張》篇19.1)這是得時考慮的標準;「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雍也》篇6.7)這是仁者應該有的定力。
【原文】4.6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 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譯文】孔子說:「我沒有見到過真正愛好仁德而厭惡不仁德的人。愛好仁德的人,會把仁德奉為至高無上;厭惡不仁德的人,他實行仁德的方式就是不讓不仁德的
推薦閱讀:
※《明通賦》解讀(三)
※深入解讀紫微斗數之乙級星
※解讀生肖馬:五行屬火 剛強猛健至極
※四言獨步解讀
※安德義論語解讀4——里仁篇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