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柿肥葉紅十三陵

        北京的暮秋之風非常強勁,霜降一過,昌平十三陵的柿子黃紅肥碩,墜滿枝頭,鮮艷可人;漫山遍野的紅葉,紛紛攘攘,亮色放彩,染得山川火紅一片。現在是探訪十三陵的最好季節,一年的美都聚集到了這時。    明十三陵,中國明代十三個皇帝的安息之地,現在是世界文化遺產,中外遊人到北京,多會到此一游。   十三陵坐落於北京昌平天壽山麓,總面積一百二十餘平方公里。自永樂七年(1409)五月始作長陵,到明朝最後一帝崇禎入思陵止,其間230多年,先後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雖叫十三陵,但現在能看的只有長陵、定陵和昭陵,其餘的十個皇陵,人們只是聞其名而不見其影。   十月之末,趁著最後的秋色,余先後花三天時間,從最遠的泰陵開始,逐個探訪了現在尚未開放的其餘十座皇陵。各個皇陵都緊扃大門,但仍可從高處和圍牆四周或殘垣斷壁間,窺其現在之大概風貌。   爬山下溝,攀崖走幽, 探訪完這十座大小不同,形制有異,大多破爛不堪的皇陵,令人感慨頗多:皇帝有明有昏,也有富有窮;國運有衰有盛,有強有慫;大臣有賢有佞,有奸有忠;子孫有敗有成,有孝有渾。而百姓則各個老實忠誠。 十三陵自建成至今,只有思陵被盜,其餘十二陵地下玄宮完好無損,這全賴明代時就有的護陵守衛人員。明代有神宮衛,清代有護陵部隊,這些護陵人的後代,在此繁衍生息,世代延續,就有了現在的泰陵村、康陵村、德陵村等等村落。十三陵保留至今,他們功莫大焉!

十三陵建築的布局    每座皇陵建築都採用前方後圓的格局,據說取之中國古代哲學天圓地方之意,且大多坐北朝南。從前往後的建築依次是:石橋、碑亭、外羅城、陵門、祾恩門、祾恩殿、明樓、寶城、地下玄宮。   《明史》對十三陵的建築格局有這樣詳細的描寫:「凡山陵規制,有寶城。長陵最大,徑一百一丈八尺。次永陵,徑八十一丈。各陵深廣丈尺有差。正前為明樓,樓中立帝廟謚石碑,下為靈寢門。……明樓前為石几筵,又前為恩殿,恩門。殿惟長陵重檐九間,左右配殿各十五間。永陵重檐七間,配殿各九間。諸陵俱殿五間配殿五間。門外神庫或一或二,神廚宰牲亭,有聖跡碑亭。諸陵碑俱設門外率無字。長陵迤南有總神道,有石橋,有石像人物十八對,擎天柱四,石望柱二。長陵有神功聖德碑,仁宗御撰,在神道正南。南為紅門,門石牌坊一。……」這是從後往前的介紹。

泰陵

明泰陵位於昌平筆架山之東南麓,這裡又稱「施家台」或「史家山」,是明朝第九位皇帝孝宗朱祐樘及皇后張氏的合葬陵寢。明孝宗是一個有作為的皇帝,其即位後努力剷除憲宗時期朝政腐敗狀況,驅逐奸佞,勤於政事,勵精圖治,任用賢臣。使明朝再度興盛,史稱「弘治中興」。因病英年早逝,享年36歲。明孝宗在位十八年,不封貴妃、美人,只有張皇后一個女人,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只有一個女人的皇帝。

明泰陵是在明孝宗去世後才開始修建的。泰陵修建歷時十個月,四個月時玄宮落成,將孝宗葬入陵內。 泰陵在康熙時有的建築即已殘壞,乾隆時曾修葺陵園建築。

  螭首龜趺碑

碑是十三陵建築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個陵宮前都有一座螭首龜趺的碑,叫作陵碑。十三陵的陵碑除了長陵有字外,其餘的陵碑都無字,故叫無字碑。為何無字?據說是因為皇帝功德太大,無法書寫。另外一塊是立在明樓上的刻有皇帝謚號的碑,也叫聖號碑。

這是泰陵的無字碑。

  祾恩門和祾恩殿只剩廢墟。仔細看看明樓和筆架山最高峰的中軸線。

已經頂著站了好多年的古柏

修葺過的明樓骨架還在

斑駁的外宮牆

幾年前拍的泰陵明樓上明孝宗的謚號碑。

三棵怪異的古柏應該是陵園之物

皇帝陵的柿子我也嘗一嘗。

康陵 明康陵,位於金嶺(又蓮花山或八寶蓮花山)東麓,是明朝第十代皇帝武宗毅皇帝朱後照(年號正德)和皇后夏氏的合葬陵寢。  建陵用了一年時間,總體布局沿襲前制,呈前方後圓形狀,佔地2.7萬平方米。明末,康陵曾遭燒毀,乾隆年間曾被整修。

幾年前拍的明武宗的謚號碑

經過修葺的祾恩門

通往寶頂的南宮牆邊的小路,在高處能看到陵園內的大概。

  康陵有許多現在還鬱郁蓊蓊,生機勃勃的古樹,村中有一棵樹齡800多年的銀杏樹,四五個人都抱不過來,人們稱為「帝王樹」。因此,人們常說「先有銀杏樹,後有康陵宮,再有康陵監」。這棵伸出宮牆的銀杏樹,年代也不短,仍給人一種蓬勃向上的感覺。

明樓與寶牆

明茂陵之無字碑

茂陵

明茂陵,位於裕陵右側的聚寶山下,是明代第八位皇帝憲宗純皇帝朱見深(年號成化)和王氏紀氏邵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寢。 茂陵建築在清初保存尚好,清末,祾恩門因年久失修已經倒塌,民國年間,祾恩殿又被拆毀。

在宮牆外拍到的修葺一新的明樓

裕陵

明裕陵,是明朝第六位皇帝英宗朱祁鎮和皇后錢氏周氏的合葬陵寢。位於天壽山西峰石門山南麓。

通往裕陵的老石橋和路旁掛滿柿子的小路

  祾恩門

這是十座皇陵中,唯一掛有「祾恩門」匾牌的大門。祾取「祭而受福」之意,恩取「罔極之恩」之意,意思是到這裡祭祀就可以得到先帝的護佑,恩德是沒有極限的。

明十三陵原先都有祾恩門和祾恩殿,祾恩殿就是所謂的享殿,主要是謁陵時用來舉行祭祀儀式的地方。嘉靖十七年(1538),明世宗來天壽山祭祀,改稱享殿為祾恩殿。現在只有長陵的祾恩殿是完好的,其它十二陵的都沒有了。

從大門縫中看,除了明樓和新修葺的寶牆,其它建築都沒有了。

慶陵

明慶陵,位於天壽山陵內黃山寺二嶺南麓,是明朝第十四位皇帝光宗貞皇帝朱常洛(年號泰昌)和皇后郭氏王氏劉氏的合葬陵寢。 慶陵建造歷時四個月。耗銀150萬兩。陵寢總體呈前方後圓形。佔地約2.76萬平方米。

祾恩門、祾恩殿全無,而明樓和寶城還很耀眼。

這是第一進陵園的後門,正在修整。

通往二進陵園的古石橋

隱約可見的明樓、荒蕪蒼涼、闃無人跡的小路。

二進陵園大門

西南外牆下的排水道和排水溝,很有年代感。

獻陵

明獻陵,明朝第四位皇帝仁宗昭皇帝朱高熾(年號洪熙)和皇后張氏的陵,位於天壽山西峰之下,長陵的旁邊。 獻陵比較簡樸,其神道從長陵神道五空橋北分出,途中只建有單孔石橋一座,路面為中鋪城磚,兩側墁碎石為散水。其祾恩門僅為三間,陵殿配殿神廚均各為五間,不追求奢華,故前人在述及明陵時有「獻陵最朴,景陵最小」之說,它為此後的明陵建築樹立了楷模。

景陵  明景陵,位於天壽山東峰(又名黑山)之下,是明朝第五代皇帝宣宗章皇帝朱瞻基(年號宣德)與皇后孫氏的合葬陵寢。陵園佔地2.5萬平方米。

  此陵看守得很嚴,什麼都拍不到。看護的人說,除了明樓,裡面什麼也沒有了。

永陵

明永陵,位於天壽山陽翠嶺南麓,是明朝第十一代皇帝世宗肅皇帝朱厚熜(年號嘉靖)及陳氏方氏杜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寢。

永陵大約經過7-11年的經營,規模宏大,規制僅次於長陵,而其祾恩門面闊五間則與長陵相等,其後僅定陵與之同制。

寶城上長入牆縫的古柏

德陵

明德陵,是明朝第十五代皇帝熹宗折皇帝朱由校(年號天啟)和皇后張氏的合葬陵寢。

朱由校泰昌元年(公元1620)九月六日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天啟。天啟七年(1627)八月二十二日去世,享年23歲。

皇后張氏,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李自成農民軍入城時自縊。順治元年(1644),清王朝將她葬入德陵。

  通往明思陵的田間小路,雜草叢生,枯葉遍地,少有人往。

思陵

明思陵,約建於1642年,本是崇禎寵妃田貴妃之園寢。明朝滅亡後,李自成命人將明思宗及皇后周氏合葬于田貴妃墓,順治改墓名為思陵。思陵成為明十三陵中唯一一座帝後與妃嬪合葬之陵。 思陵也是十三陵中唯一被盜的陵墓,陵園建築也被破壞得最厲害。

祾恩門、祾恩殿全無,怎麼也看不到其它皇陵都有的明樓。看看這個破舊的門,就可知道思陵的寒酸!

與其它皇陵不一樣的石碑。

左看右看就是修了兩道高高的外牆

思陵的樹也很怪異

從牆外拍到的只露出碑尖的陵內石碑

第一太監墓  思陵門前西南有一條小道,走100米左右,就可看到被人們稱為中國第一太監的王承恩的墓。   王承恩(?-1644),明末崇禎朝司禮秉筆太監。崇禎十七年(1644)三月十九日早晨,崇禎帝朱由檢弔死在壽皇亭之東側的槐樹上, 王承恩陪伴崇禎弔死在旁邊的海棠樹上。 清順治帝在為崇禎皇帝發喪的同時,為王承恩修墓立碑,並將他葬在崇禎帝思陵門外,讓他守護皇陵。   現存的王承恩墓保留仍然比較完好,墓只剩一個直徑6米的土堆,卻完整地保留了三通石碑。

清順治皇帝為王承恩樹碑立傳。


推薦閱讀:

明十三陵為什麼全是無字碑?
明十三陵 隨拍
十三陵之長陵~定陵
孫殿英為何只盜清陵,卻放過明十三陵,馮玉祥道出其中緣由。

TAG:十三陵 |